诺基亚股票是6美元一股吗为什么?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时任诺基亚CEO奥利拉的一声不甘成为经典。诺基亚最终宣布将手机业务以73亿美元的价格贱卖给微软,仅为当初*高市值 1151 亿美元的 ......

诺基亚股票是6美元一股吗为什么

大市场,大机会诺基亚又发布新机器了,而且还是一口气发布了6款机器。当众网友认为诺基亚这个厂商准备通过5G市场重新回归的时候,定睛一看却发现推出的手机全部都是中低端机器,甚至使用了很......接下来具体说说

你以为死掉的诺基亚,正在想不到的地方躺赢

时至今日,江湖上还流传着诺基亚能敲开核桃的传言。21世纪初,诺基亚的直板机可谓是巅峰存在——功能多,品质硬,还便宜。部分款式几百的价格,也能让寄宿学校的学生藏在课桌抽屉下,时不时拿出来开一会儿“小差”。然而,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随着手机业务的寿终正寝,诺基亚几乎销声匿迹。 网上有关诺基亚倒台的分析铺天盖地,但是它们没想到的是——诺基亚不但活得好好的,反而有再次崛起的势头。没有了手机业务诺基亚究竟靠什么继续活着?它到底是如何走向重回巅峰之路的?

01

“祖传”的断尾求生技能

2013年9月3日,不少媒体报道了历史性的一幕,曾经的手机巨头——诺基亚将大部分手机业务及部分专利技术 以54亿欧元价格出售给了微软。 除了砍掉手机业务以外,诺基亚还将HERE地图业务以25.5亿欧元出售给德国汽车厂商联盟[1]。

诺基亚将最引以为豪的手机业务切割,被广泛解读为一次走投无路之下的“断尾求生”。

但实际上,断尾求生是诺基亚的祖传技能,此路不通则走别路,遇到危机则立刻跨界,只不过是诺基亚的基本操作罢了。

就像很多人听到的故事一样, 诺基亚成立之初,是卖木材和橡胶的 [2]。

诺基亚股票是6美元一股吗为什么?

卖木材一段时间之后,诺基亚就想着搞些不一样的,从卖木材向化工转型,同时开始发展起电视业务。 1967年的时候,诺基亚已经成为横跨造纸、化工和电视的大型企业 [3]。

到了90年代,西方产业结构升级,低端基础产业转移到了东南亚等地。在欧洲的橡胶和木材产业当时处于淘汰边缘,诺基亚也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3]。

于是诺基亚“祖传”的断尾求生**再次启动,这家企业又 卖掉已经做到欧洲第二的电视机业务,涉足移动通信领域,一举称雄 [2]。

作为手机界恒久的传说,全盛时期的2010年,诺基亚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逼近40%,超过位列第二的三星近一倍。 全芬兰1%人口在诺基亚上班,每年贡献国家GDP的1.5% [4]。

然而商场形势变幻莫测。2008年Android系统横空出世,几乎同一时间,iPhone系列诞生,二者共同掀起了智能手机风暴,手机市场被洗牌,也在夺走诺基亚的客户。

诺基亚股票是6美元一股吗为什么?

诺基亚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其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短短一年的时间,份额就从2010年的33%下降到2011年的14%,市场份额被“腰斩”。更令诺基亚感到焦虑的是,14%的市场份额,远远低于它曾经“俯视”的苹果和三星[5]。

到了2012年,诺基亚市场营销状况进一步恶化,机智的投资者敏锐嗅到危机,纷纷抛售诺基亚的股票,2012年7月底诺基亚股价跌入谷底,股价从巅峰时期的每股31美元,重重砸下到每股1.7美元[6]。多年全公司努力的成果几乎被“清零”。

2013年1月24日晚间,诺基亚宣布,今后将不再发布塞班系统的手机 [7]。诺基亚也因此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

02

“淘金路上卖铁锹的人”

本以为手机巨头就要自此凉透,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看空诺基亚的人们大跌眼镜。

从2016年到2021年,诺基亚全年净利润都在200亿欧元以上[8],远高于许多国内外著名的通信行业巨头。

为什么诺基亚可以快速翻身?

在手机战场上折戟之后,诺基亚先是盘点了一下手上有什么可以赚钱的家当,于是这就出现了上文提到的诺基亚1.7亿欧元卖总部大楼[4]、卖核心业务筹钱的剧情。

经过一系列变卖家当之后,诺基亚再次开启了传统艺能——搞点不一样的。

诺基亚董事长李思拓曾说,诺基亚要成为“淘金路上卖铁锹的人”。移动互联网不但没有击败诺基亚,反而让它找到了自己的新位置。

移动互联网浪潮中,诺基亚将自己定位为网络基础设施的供应商和服务商——既然无法在手机市场和苹果和谷歌竞争,那么就果断退居幕后,闷声发大财。

网络基础设施供应和服务,是诺基亚最重要的营收来源,一度贡献诺基亚87.61%的收入[9]。2015年时,诺基亚就以全方位服务的网络基础设施供应商的身份,跻身全球第二,与华为、爱立信鼎足而三,重返巅峰[9]。

对于一家巨型公司来说,从手机制造商向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商转变,就像是巨轮在狭窄的港口中调头,光靠自己的努力是不行的。这样的情形下,快速转头的策略是依靠外力——收购。

收购诺西通信,是诺基亚变革的重要一步。诺西通信最初是由诺基亚和西门子分别持股。2013年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已成为全球第二大LTE无线接入网络厂商,当年四季度营业利润率达到14.4%[6]。这无疑是块巨大的“肥肉”,危机中的诺基亚当然想把诺西通信完整收入囊中。

上天也终于再次眷顾了诺基亚。根据诺基亚与西门子的合约,2013年合约到期时,诺基亚和西门子必然要有一方完全收购诺西通信[1]。

2013年7月,诺基亚斥资17亿欧元收购诺基亚西门子通信(NSN)的所有股份[1],诺西通信成为诺基亚全资子公司,诺基亚这摊沉寂多年的“死水”开始有活水注入。

随着诺西通信被诺基亚彻底收入囊中,网络业务成为诺基亚的核心业务。然而收购诺西通信还不足以把业务做大做强,诺基亚还需要更强有力的外力进入。于是,收购诺西通信之后,诺基亚一眼就相中了阿尔卡特朗讯。

彼时,4G市场大爆发,爱立信和华为等企业乘势而起,阿尔卡特朗讯这家昔日实力强大的电信软硬件设备及服务的跨国公司,硬是被挤到破产边缘。诺基亚看准时机抛出的橄榄枝[11]。

最终,诺基亚在2016年以166亿欧元的价格,成功“迎娶”阿尔卡特朗讯,丰富了诺基亚在IP、云和光网络上的业务[9]。

这一系列收购之后,诺基亚进一步奠定了全球顶尖的网络基础设施的供应商地位。

03

从技术大牛到5G巨头

卖技术,是诺基亚的另一条财路。

这几年,专利费在诺基亚公司利润占比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到2020年时技术许可业务带来的营收已经占到诺基亚利润的44.7%[10]。

诺基亚的技术资产很丰厚吗?当然。

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作为曾经的通讯巨头,诺基亚手上依然握着大量专利,从2G一直到4G,诺基亚的专利达到3万余项,仅仅研发总投入超过了500亿欧元,研发人员合计超过4万名[7]。

目前,诺基亚已拥有横跨多个领域的完整业务组合,包括移动网络、固定网络、电缆通信、路由器、光网络、*软件、企业服务以及数字化医疗和虚拟现实系列专利授权[12]。

哪怕是业务出售了,诺基亚依然将专利牢牢捏在手里。当年诺基亚将手机业务卖给微软之后,依然保留了大量的专利权,用来收割专利费。这项收入在2016 年时候为诺基亚贡献了22%的营业利润[1]。

跨入5G时代以来,诺基亚又一次靠技术开启了红利期。依托着自2000年以来形成的3500多个对5G至关重要的专利族,占尽技术上的先机优势,并逐渐发力[13]。

2019年,诺基亚5G标准必要专利申请量为1427件,占比13.82%,仅次于华为稳居全球第二位[7]。2021年,根据国际知名专利数据IPLytics发布调研报告显示,诺基亚5G专利数位列世界前五[14]。

这次5G带来的技术和市场变革中,这家企业再次上演“壮士断腕”——诺基亚宣布了6亿欧元削减成本计划,削减多达1万个工作岗位的计划,把钱都用在促进5G领域的投资,重点投资领域包括5G、云技术和数字基础设施[15]。

诺基亚股票是6美元一股吗为什么?

在5G设备及相关设施销售的强势拉动之下,诺基亚在2021年一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达到50.8亿欧元,诺基亚同期的毛利润率从上年同期的36.4%上升至38.2%,这一毛利润率基本与世界排名前列的手机制造商大体相当[16]。

在抢占5G市场的同时,诺基亚也开始超前布局6G。 重回巅峰的欲望再次引领者诺基亚的脚步,诺基亚甚至还在欧盟内部牵头了一个6G领域的旗舰研究计划——Hexa-X项目[17],决心2030年之前实现6G的目标[18]。

功能直板机之后,诺基亚开始试图重回巅峰,引领下一代无线网络发展。

十多年前,诺基亚衰落的时候,曾被评价为“100分的输家”。

就在不断被唱衰的十年中,诺基亚凭借及时的断尾策略和技术积累,正走在重回巅峰的路上。

而这样的剧情,已经在诺基亚上百年的历史中上演了很多次。

诺基亚或许从来不是最聪明的企业,但一定是活得最长的那几个。

诺基亚手机,昔日霸主为何衰落?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时任诺基亚CEO奥利拉的一声不甘

成为经典。诺基亚最终宣布将手机业务以73亿美元的价格贱卖给微软,仅为当初*高市

值 1151 亿美元的 1/16。十多年前,诺基亚还是全球手机的领导者。手机畅销全球,占

据全球41%的份额。可是为什么如今诺基亚手机已经几乎消失在我们的视野呢?主要原

因是犯了三大战略失误。

靠前、目光短浅

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诺基亚的危机随着发布会就已经开始。时任诺基亚CEO的康

培凯却自信满满的说,苹果不会对诺基亚造成任何影响,一来诺基亚专注做手机已经很

多年,二来诺基亚可以满足任何价位和需求的手机产品线,而这是苹果不具备的。但是

他没有看到的是,智能手机的时代其实已经到来了。

第二、选择失误

诺基亚固执地选择用塞班系统。在安卓系统和苹果的IOS系统相继发布之后,谷歌也曾

经邀请诺基亚加入安卓,但是诺基亚也有条件,就是必须享有诺基亚地图导航,音乐等

特殊待遇。而谷歌表示,一切手机厂商同样待遇,不会单独照顾你!于是诺基亚继续使

用塞班系统。如果说苹果的崛起仅仅是给了诺基亚一拳的话,那么安卓系统的崛起则是

给了诺基亚致命的一击。2008年,HTC推出了全球靠前部安卓手机HTCG1,此后三

星、摩托罗拉、LG、爱立信等手机制造商纷纷放弃塞班系统,加入到安卓的队伍中来。

第三、战略混乱

到2008年的时候,诺基亚管理层意识到,对抗苹果流畅的操作系统,才是诺基亚最大的

挑战和最优先的任务。当时诺基亚的塞班系统已经不适应智能手机时代的发展,除了苹

果,几乎所有手机厂商都转向Android平台。诺基亚决定选择和英特尔合作,从零开始

研发Meego。但在2011年,诺基亚又放弃Meego,转而与微软结盟,全面转向Win

phone平台,几乎又是从零开始。

为什么都2021年了,诺基亚还要发布6款低端手机?

大市场,大机会

诺基亚又发布新机器了,而且还是一口气发布了6款机器。当众网友认为诺基亚这个厂商准备通过5G市场重新回归的时候,定睛一看却发现推出的手机全部都是中低端机器,甚至使用了很多消费者压根没有听说过的“紫光展锐”品牌的手机处理器。

在2021年,诺基亚推出中低端机器,是脑子不好使了吗?

诺基亚股票是6美元一股吗为什么?

中低端机器仍是主要需求

对于中国的消费者而言,尤其是喜欢浏览各大互联网平台的用户,经常会感觉,如今中国的智能手机动辄都是四五千以上的中高端机器,好像已经很难看见2000元以内的中低端机器了,百元机则更是少得可怜。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互联网言论始终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中”,互联网上发声的人大多数使用中高端机,不代表广大消费者就没有使用低端机器的需求。

实际上2019年的统计数字就表明,整个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使用超过3000元以上机器的消费者,大概有40%,剩下60%的用户使用的都是3000元以内的中低端机器(按照目前的智能手机价位来看),并且我相信2020年由于经济状况不好,这个数字并不会有明显的改变。 因此对于中国这个互联网发展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有超过5亿消费者购买手机的需求是中低端机。

中国尚且如此,那么发展更落后的东南亚和非洲地区,消费者的需求可想而知。我曾经去过两个相对落后的国家,一个是缅甸,一个是斯里兰卡,在那边你会看见OPPO和vivo的蓝绿广告牌,但更多的是在中国很难看见的诺基亚手机,甚至是只能拨打电话的直板功能机。

因此所谓的低端智能手机卖不出去,只是互联网上的幻觉。

诺基亚股票是6美元一股吗为什么?

除了苹果之外都在造低端机

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十大畅销机型,苹果有:iPhone 11、iPhone SE、iPhone 12、iPhone 12 Pro Max、iPhone 12 mini;三星有:Galaxy A51、Galaxy A21s、Galaxy A01、Galaxy A11;中国厂商仅小米一款:Redmi Note 9 Pro。

这个数据里面我们不难发现,除了苹果占据的5个席位全部都是中高端机器之外,其余的手机全部都是中国消费者很少听到和见到的机型。 其中苹果最偏的iPhone SE 2020款,都要比三星和小米上榜的机器要贵不少。这也侧面证明了苹果为何可以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手机企业,拿走了整个行业超过60%的利润。

全球出货量一直稳居靠前名的三星,依靠的不是Galaxy S 和 Note这种旗舰系列,而是定位跟Redmi一样的中低端机器。 像是上榜的几款A系列机器,也都是售价在100-300美元左右的中低端机器,专门在东南亚和非洲市场售卖,撑起了三星的出货量。

没有上榜的品牌同样也是如此,像是华为表面上跟三星和苹果一样站稳了全球高端旗舰手机市场,但是核心的出货量依旧需要荣耀进行支撑,2021年剥离荣耀之后,华为的市场份额顿时跌到了仅剩4%。

从低端机器切入站稳市场

实际上诺基亚这一次推出的6款机器,定位全部都在中低端产品上,*高端的机器售价不会超过300美元,看起来好像很傻,背后却是很聪明的做法。

目前小米、OV等国产企业,都因为智能手机市场的压力,不得不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高端手机的制造产业中,期望能够站稳高端手机市场,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利润,不至于最终被对手打败。

因此当所有的企业都在冲击高端的时候,中低端机器的市场反而被空缺出来,虽然说利润几乎没有,但至少可以保证出货量,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有出货量就代表可以存活下去。

2020年,诺基亚还是卖出了超过4400万台手机,其中很多都是跟十年前一样的直板功能机。因为市场发展的不平衡,因为依旧有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只有这个消费能力,同时只有诺基亚这样的品牌能够在消费者心中创建如此高的信任度。

以上就是诺基亚股票是6美元一股吗为什么?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