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票,极有可能成为2022年楼市的分水岭。
想必这几天大家都知道了,郑州是推荐实行拆迁房票安置的省会城市。
拆迁有了新路子,既不给现金,也不给安置房。
把补偿款和各种奖励加一块,折成了“房票”。
拆迁户拿着这张凭证去售楼部,票面价值多少钱,就能抵多少房款。
多出来的面值,不退。
不够的部分,自己去贷款补齐。
比如,房子总价是100万,房票价值是120万,那这多出来的20万,是不能折现的,买房的时候直接两清,一笔勾销。
但要是房子总价200万,房票价值120万,中间还差80万,对不起,想办法补齐吧。
另外,房票的有效期,只有一年,过期不候,不能买卖、抵押、非法套现。
想攥着房票等房价下跌再出手,想私下里转让,那得掂量一下,能不能等一年时间。
这一年里,可以在市里跨区买房,而且还不限购,不用等房产证下来,拿着购房合同就能让孩子上学。
没交房之前,还能在自己村里所属的学区上学。
如果选择房票安置方式,补偿金能提高8%,还能额外多给3个月的过渡费。
我查了一下,这份流传的文件,落款日期是6月10号。
事实上,直到6月20号,郑州才发了正式的房票安置办法。
大的安置方案已经确定,接下来,等各个区再补充细则。
虽然郑州的细则还没出,但我找到了郑州隔壁,同样实行房票安置的许昌,是怎么做的,权作参考。
这两天,许昌刚出了正式的房票安置实施办法。
其中提到了几个细节,很有意思:
靠前,早在5月,省里就出了房屋征收的整改工作方案,里面就明确说了:
“针对已征收未开工项目,要通过发放房票等方式货币补偿到位一批。”
之后的5月20号,省里还专门开了视频调度会,专门提出:
各地要学习借鉴郑州和信阳房票安置的经验做法。
注意,这意味着,房票安置,来自更高层级的推动。
第二,这张票,只能买“房源超市”里的房子。
市住建局要建一个“房源超市”,住宅、门面、公寓都能摆上超市的货架。
但是,有非常严格的前提:
1,现房或主体完工。
2,从摆上货架那天算起,6个月内,要具备交房条件。
第三,开发商这边,凭购房合同,房票结算证明,给主管部门打申请,办房票兑现手续。
房子网签备案的两个月内,政府拨给开发商房票金额的60%。
初始登记1个月内,再拨付30%。
交房后,再拨给开发商余款。
现房或者准现房,这一点,蓝白觉得很关键。
一方面,打消了拆迁户的疑虑,不用担心房子烂尾。
另一方面,现房的要求,又筛掉了绝大部分市面上的房源,这必然会削减房票去化的威力。
刚才说了,省里的更高层级,在推动房票安置。
那么,地方上对这个措施,一定是寄予厚望的。
只有站在每个城市自身的立场,才能对房票起到的作用,有更清晰的认识。
在许昌市发布的安置办法里,提到了一句话:
通过实施房票安置,有效化解当前我市存在的征收未安置问题,减轻各区承担的巨额过渡安置费支出压力,减少安置环节,进一步降低我市房地产去化周期。
所以,对地方上来说,房票的意义,不止是去库存那么简单,还有财政、民生问题交织的复杂背景。
有三个好处。
靠前个好处:征收未安置,也就是大量安置房停工烂尾,这个现象各地都有,有的八九年都没住进安置房,管事的人可能已经换好几批了,处理起来很棘手。
第二个好处:这两年,伴随着卖地收入下降,大基建和防疫支出,区县级的财政,是很紧张的。
安置房没交付之前,巨额的过渡费,很肉疼。
第三个好处:去库存,让房企重新拍地,这一条不用多说。
有一点请注意,房票,不是打白条。
道理很简单:钱,不会凭空变出来的。
这世界上,从来没有左脚踩右脚上天的“梯云纵式”永动机。
曾经的棚改货币化,是央行通过PSL向国开行发放贷款。
国开行通过棚改专项贷款,向地方政府发放贷款。
地方政府通过货币化安置向棚户区居民发放补偿款,拆迁卖地后,再偿还国开行贷款,国开行再偿还央行贷款,形成资金流的闭环。
这是典型的货币手段。
现在的房票呢?
从一纸凭证,变成开发商的回款,地方上用一般公共预算,或者政府性基金预算,定向补贴开发商。
释放拆迁户的购买力,拆迁完成,招拍挂卖地,这部分土地出让金再补充财政收入,形成闭环。
这是典型的财政手段。
比起以往大规模兴建安置房,给过渡费的财政手段,房票安置,能省钱,能让苦等安置的村民有家可回。
比起2015-2017年,全国层面强力推进的货币化安置,央行慷慨贷款的货币手段,属于地方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想出来的创意。
当然,房票这个政策能不能见效,还有待观察。
毕竟,当初的棚改货币化,是全国范围内的集体行动,是真金白银的现金,是拆迁户们如狼似虎的横扫售楼部。
现在的房票,是零星几个城市,地方财政掏钱补贴,绕道支持房企回款。
此一时,彼一时。
现在一二线城市的三环外、四环外郊区,三四线城市大量的高铁新城、偏远的产业园区,拆出来的房票价值,又不足以消化巨量的高价库存。
还有上面说的,如果只能买现房和准现房,对摆烂的地产商来说,房票的意义并不大。
除非,扩大“房源超市”货架上的楼盘数量,雨露均沾。
这又会使拆迁户们,对房票的信任感大打折扣,推行起来阻力重重。
后续威力有多大,骑驴看唱本吧。
当然,要说房票没影响,那也不可能。
现在TOP城市宽松的门槛,几乎没有下限了。
像武汉、南京主城限购区补缴半年社保就能买房,外地人花几千块钱,就能换来限购零门槛。
主流30城,6月前两周的成交,已经突破2022年单周成交量新高。
接下来的一年半载,如果再配合拆二代们刷一波“代房券”,会加快量价的恢复。
一二线城市,三季度之后,大概率会回暖。
但从全国几百个地市,几千个县城的视角来看,房地产现在的枷锁太多了。
像2015-2017年那样的历史,我们这辈子,可能只会经历那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