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进入发展深水区,规模、融资等单一要素已不是评判企业良性发展标准。关注可持续价值,以ESG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三重维度,构成了新时期房企健康度的生命图谱。
今年1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21胡润中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百强榜》,包含了100家最符合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中国民营企业,碧桂园荣登榜单第三位。
于房地产行业而言,“活下去”成为既定命题。碧桂园为何能一直保持可持续性?
事实上,穿越周期的关键是在规则转变之前做好铺陈。在ESG火热之前,碧桂园将ESG事务上升到战略层面。2020年5月成立ESG委员会,对管治架构进行审视、完善。近日,碧桂园发布第12份可持续发展报告,预示着碧桂园已摸索出较为完善的ESG发展之路。
“示范生”融资开闸,ESG风险治理初显成效
良好的现金流是一家企业健康度的根本。碧桂园在ESG公司治理上的可持续性,直接反映在融资层面的顺畅。
民营房企融资难、偿债难成共性。克而瑞数据显示,2022年6-7月,200家核心房企境内外债券合计到期规模约1755亿元,其中,民企到期债务压力巨大。
面对行业困境,碧桂园融资颇具看点。一是并没有发生流动性危机,体现了资金监管及偿债能力。此外,作为首批获得融资信用加持的民营房企“示范生”之一,5亿公司债的落实,体现了其融资能力的可持续性。
碧桂园另一深度融资能力,可通过绿色债券为之佐证。绿色债券通常指将募集资金专门用于支持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产业、绿色项目或绿色经济活动,此类债券具有低利率的特点,但是对房企基本面要求较高。
2021年7月,碧桂园发行2亿美元绿色债券,其利率仅为2.7%,甚至低于国央企发债的利率,降低了碧桂园的融资成本。
在此倒推一个月,全球最大指数公司MSCI上调碧桂园的ESG(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评级,原因是碧桂园在推动绿色建筑方面表现突出。
在绿色融资通道扩开口子,意味着碧桂园融资路径又多了一条,也筑高了它的资金“安全垫”。
为夯实市场信心,碧桂园在票据监管方面开启回购模式。 6月23日,碧桂园提前回购7月到期的美元票据,总额约4.11亿美元。待该笔债券偿付完成后,公司年内到期的美元债悉数偿还完毕。 6月6日,碧桂园因派付末期股息调整两笔可换股债券换股价及看涨期权,体现了资金的调度能力。
碧桂园的融资顺畅离不了ESG中公司风险治理的提前布局。自2015年以来,碧桂园高度重视企业可持续发展,设立可持续发展管治架构,由董事会层面的委员会、管理层面的部门及各业务单位组成。
碧桂园根据“三道防线模型”理论构建风险管控系统,包括流程及业务活动层面的内控(业务过程管控)机制、公司层面风险管控(总部职能与系统管控)机制、风险管控质量保障及监督(内部审计独立监督)机制三道防线,并妥善管理集团面对的可持续发展风险。
此外,碧桂园每年至少实施两次内部控制流程质量自我评估,建立“风控一体化"信息系统。2020年,碧桂园自主构建“碧桂园阳光指数评价体系”,引导各附属公司持续加强廉洁阳光文化建设、关注合规风险、持续提升内控质量。
风险管控的直接效果是,碧桂园的债务结构持续优化,财务稳健性进一步加强。
财报显示,截至去年底,碧桂园共有可动用现金余额1813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469.54亿元,受限制现金仅有343.46亿元。充足的现金流,让其在应对周期性变化时游刃有余。
此外,碧桂园负债率也迎来大幅下降。截至2021年末,碧桂园有息负债下降至3179.2亿元,净负债率45.4%,同比降低10.2个百分点,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共约 790 亿元;同期,不受限制的现金 1470 亿元,从数据上看,碧桂园覆盖短期债务较为从容。
解锁“双碳”绿色密码,夯实长周期产品力
在社会治理层面,ESG体现的是巩固房企风控能力,而在环境层面,企业要将发展与国家对环境的关注链接在一起。
有一项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相当于全球新增建筑总量(61.3亿平方米)的近三分之一,而工程建设每年产生的碳排放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1%。
近年来,国家对“双碳”及绿色建筑的呼吁,意味着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只有变革发展模式,节能减排,才能利好行业及企业。
在这一点上,碧桂园于“双碳”前便开始拓荒中国建筑机器人领域,成立博智林机器人公司,研发应用建筑机器人,辅助工人完成繁重、危险、重复的作业。同时,通过高质量、稳定的施工,大幅度减少了施工的返工率,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降低工业污染排放及碳排放。
以地坪研磨机器人为例,以往工人不仅要被噪声摧残,还要承受粉尘的伤害,而地坪研磨机器人可以边磨边吸,大大提升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粉尘的污染。目前地坪研磨机器人已经被应用在80多个项目,累计研磨面积超200万平方米。
地坪研磨机器人
又比如,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流动制砖车可提供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一站式解决方案,将建筑垃圾直接转化为园林路面砖、植草砖、盲道砖、各种实心混凝土砖等再生建材制品,即产即销,变废为宝,节省建废清运费、砖类建材采购费,减少粉尘污染和运输排放。
截至今年6月底,碧桂园已有26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累计应用施工面积突破1000万㎡,博智林建筑机器人的足迹遍布中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00多个项目。
产品是企业的内核,碧桂园响应国家碳中和号召,变革建筑业减碳模式,加快建筑机器人商用进程,聚焦基于主业的上下游进行精准多元化,打造出第二增长曲线。当ESG的新指标作为企业健康的新准则,无疑让三十岁的碧桂园找到了一条稳健蹊径,焕发全新生机,也给其他房企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样本。(文/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