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从没想过贾乃亮会翻车成这样。
翻到什么程度呢?
网友纷纷去李**的留言区表示“你这婚离得对”的程度。
老实男人、耿直大哥的滤镜一旦破碎,迎来的就是近乎毁灭的反噬。
这一切,还要从一场直播说起……
01
贾乃亮翻车
7月17日,贾乃亮为“趣店”品牌站台。
直播间里,他和趣店的老板罗敏称兄道弟,称他们有多年的友谊,甚至哽咽讲述罗老板的创业史。
“大家不要以为上市公司CEO有多风光,他曾在北京住过十几个地下室。”
直播的主要内容,是宣传趣店的预制菜,与“一分钱买酸菜鱼”的活动。
罗敏号称拿出了几千万补贴带货,10万单酸菜鱼,只要一分钱!
在直播过程中更是每五分钟送出五台iPhone 13,共送出一千台。
最后的结果也十分“喜人”,这场直播连续15小时在抖音带货榜排名靠前,在线观看人数最高一度超过了90万,当天的销售额突破2.5亿。
然而,大众却开心不起来。
大家疯狂抵制罗敏与趣店,为其宣传打call的贾乃亮与同样参与直播的傅首尔,也成为了矛头所向。
“吃人血馒头”“赚钱没有底线”的辱骂,开始向他们冲去。
7月26日,傅首尔发文致歉,称自己没有做好企业背调,接错了一份工作,疏忽又愚蠢。
5个小时后,贾乃亮的道歉也姗姗来迟。
大意,是说他的团队做好了食品品质安全方面的检测,却没有对品牌前身的经历做好调查,同样承认“疏忽大意”。
两人的道歉如出一辙,承认愚蠢无知,但不承认有意为之。
这样的说法,大家并不买账。
“我不相信你不知道他是怎么起家的,只是你以为网友不知道。”
“都称兄道弟了,没了解?”
“我可不信是你失误,你有直播团队,肯定也会调查背景,肯定是给的钱太多了拒绝不了。”
那么,让大家愤恨到无法原谅的“品牌经历”究竟是什么呢?
聊它之前,我们可以先看看另外一件事。
7月18日,在“东方甄选”直播间,罗敏突然现身成为“榜一大哥”。
他直接给董宇辉送上了10个“嘉年华”,却遭到了拒绝。
“虽然我们转型很难,但还是个上市公司,财力还是比较让大家放心。感谢大哥的关注,但是我们不提倡刷‘嘉年华’的行为,不如买点农产品,帮助农民和快递小哥们。”
但显然,这个热度罗敏一定要蹭,接着又送了几个火箭。最后直播间不得不将他拉黑。
罗敏发视频表遗憾:“以后再也看不了董老师的直播了。”
董宇辉回应是导演拉黑,导演小哥大学刚毕业,有一些私人恩怨。并表示听完这些恩怨,觉得拉黑他很合理。
这“私人恩怨”,便是万恶之始。
02
校园贷鼻祖
“趣店”的前身,叫做“趣分期”,是一家网络借贷平台,可以称得上是校园贷的鼻祖。
2014年,两句口号响彻大学生市场。
“不割肾也能买iPhone!”
“零首付,每月288元就能拥有iPhone 5s!”
初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哪里经得住这样的诱惑,他们以为这只是“分期付款”,只是普普通通的“超前消费”,便纷纷跳进牢笼。
然而,一旦落入校园贷的陷阱,人生便是一片灰暗。
网贷广告往往会说:“额度大,可贷20万;放款快,3秒就能到账;利息低,甚至首月0利息。”
前两项或许为真,最后一项却是实打实的欺骗。
每天的利息的确不高,但利滚利、服务费、砍头息加起来,就是一大笔钱。
据湖南都市频道报道:趣分期的逾期违约金非常高,明显高于业内标准。
长沙一个学生,在趣分期上借贷6000元,逾期几个月后,还款金额竟然涨到了13355元,生生翻了一倍多。
大学生每个月靠父母打生活费,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但又半只脚踏入了社会,开始接触一些昂贵而充满吸引力的事物。
将借贷的风吹向他们,打的就是“他们还不起”的主意。
比高利息更可怕的,是暴力催收。
罗敏曾被问到,如果学生还不上钱怎么办?
他大气回应:“凡是过期不还的,一律不会催他们还钱,电话都不会给他们打。不还钱,就当福利送你了。”
信吗?
信了你就惨了。
事实上,还不起贷款的学生,不仅会收到暴力催收短信、恐吓电话,自己的家长也会疯狂被打扰。
为了还钱,大学生们用尽了能想到的办法。
有人拆东墙补西墙。
河南学生小郑,在多个借贷平台上贷款了60多万,全家砸锅卖铁只凑出了六万。按照利息清算,他需要还130多万。
无奈之下,他只能以债补债,借用同学的身份证继续借贷,痛苦分给了同学,他却没有轻松半分。
重压之下,他从天台一跃而下,带着无尽的羞愧结束了生命。
“别给我收尸,太丢人。”
他死了,校园贷依旧没有放过他的同学,悲剧仍在上演。
有人只能用自身的私密性做抵押。
一名大二女生深陷校园贷后,无力偿还全部欠款。
没要够钱的网贷平台,竟然将女生的裸照发到了她父母的手机上。
这样的羞辱之下,女生烧炭自杀,给父亲留了一条短信作为遗言:
“爸爸我爱你,可这一次我真的觉得太累了。还没来得及赚钱好好孝顺你们,如果有下辈子,我再全部还给你。对不起,爸爸,千万照顾好爷爷奶奶。”
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消逝,一个个美满的家庭破裂,谁来为此负责?
03
罪恶永存
校园贷是无耻的。
它坏事做尽,却总能把悲剧怪到学生自己身上去。
都怪学生虚荣,才回去借贷买手机;
都怪学生莽撞,才不知道早早告诉家里人;
都怪学生脆弱,遇到困难就选择自杀。
大学生的确有一定的贪欲,存在一些人性上的弱点,但这不是校园贷“害人”的理由。
校园贷看准了这些弱点,找到了“生财之道”,哪怕代价是无数条鲜活的生命,也满不在乎。
大奸大恶,不外如斯。
“趣分期”能摇身一变成“趣店”继续赚大钱,说到底,还是互联网的记忆太差了。
更要命的,是洗脑的模式看起来十分眼熟 。
趣店预制菜的0首付加盟,很容易让人想到当年的0首付贷款;
“在小区附近开一家门店,每个月轻轻松松就能赚到几千块钱。”又与曾经的“低利息、不催收”相差几何?
我们无法真正定义它是否是真的新型“校园贷”,但无论是什么形式,它都不值得一丁点信任。
好在,这次大众要谨慎清醒得多。
趣店成为了众矢之的,连带着为它站台的明星也一身脏水洗不干净。
贾乃亮们冤吗?
的确,他们不曾参与校园贷害人的过程,也不是趣店的合伙人。
但哪怕只是因为无知,他们就足够被打入地狱了。
他们凭借自身的知名度,将毒瘤再次带到大众面前,完事拿钱走人,不必理会身后事,这不是“大恶”又是什么?
他们大谈创业的艰辛、大卖“带血的酸菜鱼”时,多少人正看着他们,想起自己因为校园贷而逝去的亲人?
受害者连个公道都难以讨到,还有人来大肆渲染校园贷创始人的辛苦,妄图将往事一笔揭过?
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
校园贷是世间大恶,必将时时处于断头台上,永不被原谅。
它所带来的悲剧,我们不会忘,也绝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