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嘉银金科(JFIN.US)近日发布了2022年Q2业绩,实现收入8.12亿元,同比增长64.9%,股东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100.2%,净利率按季度同比继续提升至31.3%。上半年,该公司实现收入13.23亿元,同比增长58.4%,股东净利润3.99亿元,同比增长81.4%,净利率30.2%。
另一方面,Q2期间该公司贷款促成交易规模创下转型以来新高,达到135亿元,同比增长138.4%,平均借款金额为8939元,同比增长49.4%,客户保持高度粘性,复借率保持在67%以上的水平。该公司CEO严定贵表示,强劲的业绩核心在于公司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优化借款人基础及扩大持牌机构合作伙伴网络。
实际上,作为最早转型为金融科技的头部公司,嘉银金科在不断创下盈利新高的同时,最为重要的资产质量也在不断优化,逾期率持续下降,同时基本消除坏账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在今年发布了首份ESG报告,迎接市场新的投资理念。
促成交易规模,两年实现5倍增长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嘉银金科单季业绩创下新高,按季度看,2022年Q2收入为8.12亿元,股东净利润2.54亿元,分别是2020年同期的3.3倍及6.26倍,净利率也由16.7%提升至31.3%,提升了14.6个百分点。该公司上半年净利率为30.2%,按年持续提升,较2020年度提升10.74个百分点。
而业绩增长的核心原因是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该公司于2019年开始转型,2020年Q3完成金融科技平台转型后,凭借平台技术优势以及庞大用户优势,合作机构不断增加,贷款促成交易规模也在逐步发生质的提升。2020年Q2,该公司贷款促成交易规模为22.4亿元,而2022年Q2为135亿元,两年时间增长超过了5倍。
贷款促成规模不断提升得益于两大要素:一是合作机构队伍的壮大,截至二季度末,该公司已拥有持牌金融机构合作伙伴46家,另有45家正在洽谈中,尤其是全国性金融机构,于今年Q2促成交易金额已占总促成交易金额的70%以上;二是市场规模的扩大,平台累计服务借款用户几千万,针对小微企业市场,累计也超过了24.77万户,共辐射31个省和368座城市。
实际上,该公司作为金融科技佼佼者,最重要的是对金融机构的科技赋能作用,因此特别重视技术研发,通过“数据+技术”投入,获得用户增长,并通过覆盖各区域市场获取更多的用户资源,持续提升金融科技品牌影响,进一步吸引金融机构的合作意愿。在技术平台下,该公司已形成了良性的资金供需循环生态。
技术优势明显,赋能市场空间大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嘉银金科自成立起就专注于金融科技硬实力研发,截至目前已发布九大自主研发科技智能平台,涵盖资金管理、风险管控、智能营销和客户服务等多个业务流程。2022年Q2,该公司研发费用为0.54亿元,同比增长69.3%,研发费用率6.7%,研发增速低于收入水平主要为研发成果化加速。
该公司通过自研智能平台强大数字化及风控能力,不仅扩大了与持牌金融机构的合作规模,也增强了借款用户对平台的粘性。数据显示,该公司平台的逾期率不断下降,今年上半年61天至90天逾期率从Q1的0.53%下降至Q2的0.44%。而技术平台在赋能金融机构的同时,也在提升内部运营效率,推高盈利水平。
“极融”是嘉银金科旗下金融科技输出机构,市场已覆盖海内外。“极融”的目标合作机构群体正逐步迈向全国性大型金融机构,在第二季度贷款促成规模中,就有70%出自于该群体。此外该公司也在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已有3家金融机构在新的合作模式下合作,还有6家机构正在合作洽谈中。
坚定可持续理念,投资前景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嘉银金科在今年发布了首份ESG报告中,描述了公司在合规运营、技术创新、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理念和规划,使监管部门、股东以及场外投资者得以更全面地了解公司可持续发展动态。实际上,去年底开始金融科技公司纷纷重视并陆续发布了自己的首份ESG报告,包括陆金所、信也科技、马上消费金融以及360数科等。
ESG报告是财报之外的数据,涉及社会、环境以及公司治理。在往年,大部分投资者因过分关注业绩而忽视这些报表外的内容,然而随着ESG投资理念不断深入,投资者及上市公司都开始重视对其的披露。据了解,截至今年5月底,国内泛ESG公募基金存续产品共844个,产品净值总规模达到约1.26万亿元。
嘉银金科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同时制定嘉银“碳中和计划”,以2021年为基准年,通过分步实施、渐行改*,引领绿色低碳运营理念,在2050年前实现公司全价值链碳中和。在社会层面,多年来坚持开展公益助学活动,累计已走过11个省,捐助全国14所学校,在抗疫救灾上也多次捐助履行社会责任。
综合看来,嘉银金科业绩不断创新高,凭借金融科技优势,合作金融机构群体不断扩大,尤其是大型金融机构。该公司正在尝试和金融机构新的业务合作模式,通过技术平台提升内部效率,推高盈利水平。考虑到嘉银金科Q2的强劲业绩,叠加其在Q3贷款促成交易规模140亿-150亿元的目标,都给市场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