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某医院。
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突然从病房传来,只见骨瘦如柴的陈金英死命抓住丈夫已冰冷的手,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几度昏厥。
果真是麻绳专挑细处断,苦难偏找可怜人啊!
2077万的巨债已够让陈金英焦头烂额,苦不堪言,偏偏丈夫又在她外出摆摊时,狠心撇下她,驾鹤西去。
彼时,她多希望时光能够倒流,能陪丈夫出去旅游一回,或者至少伴他走完最后一程人生路。
只是,从此再也没了机会……
在场的人,见状无一不动容,潸然泪下。
“申请破产吧,不然,这2077万你要还到猴年马月,再说如今你已80多岁了……”
然而,陈金英却直起并不挺拔的腰杆,边抹眼泪边斩钉截铁地回绝。
垂暮老人了,本该颐养天年,儿孙绕膝,缘何她却欠下如此巨债,疲于奔命?时光得回到18年前……
2003年,走过20载的兴华公司已是家响当当的企业,而彼时年已73岁的陈金英不仅买了两套房,更是当地身价过百万的风云人物,堪称神话。
名利双收让满脸皱纹的她笑逐颜开,容光满面。
随着产品知名度不断上涨,国外的订单也纷至沓来。
俗话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眼看产品供不应求,陈金英果断决定筹钱扩大生产规模,哪怕是借贷也在所不惜。
更重要的是,她想打造一条由原料到成品出售的生产链,如此便可以形成一体化经营。
2004年3月,陈金英经过千难万苦,成功筹到了1600万巨款。
有了巨款在手,她决定将新厂房落脚在丽水阁开发区,大名鼎鼎的浙江飞雁羽绒服制品厂旁边。
“飞雁”是业内佼佼者,它的前身是浙江首家羽绒服加工厂——丽水羽绒厂。
那时,陈金英满怀希望“兴华”能够和邻居“飞雁”齐驱并驾,一路向前。
时光如梭,一年后,两栋占地约6000平方米,每栋4层楼的崭新厂房平地而起。
为了让工厂别具一格,陈金英不惜重金打造门头。
只见一块高大明亮的落地玻璃伫立在门口的正中央,一对古色古香的陶瓷大花瓶分别站在两旁。
在花瓶中间,陈金英还特地摆放一尊展翅高飞的雄鹰,寓意“鹏行万里”。
站在宽敞的厂房内,听着机器转动的声音,看着100多个忙碌的工人,陈金英心满意足。
2006年,工厂的业绩再创新高,总营业额迅速飞涨,更是创下年破千万的销售量。此时,陈金英乘势追击,连续开了几家分店,成为了业内翘楚。
除夕夜,她和家人在新工厂里围坐在一起,边吃团圆饭,边畅想美好未来。那时,家人们都为当初反对她经商而感到羞愧。
随着新年钟声的响起,全家人举起酒杯祝愿兴华羽绒厂在新年里再创辉煌。
不承想,这次团圆家宴,竟成为了家人们的最后一次“狂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服饰的要求越发挑剔,而兴华羽绒厂因款式老旧导致销售量出现下滑。
反观飞雁羽绒厂,不仅与时俱进,还高薪聘请设计师设计时尚款式,更是出天价请明星代言。
眼看着飞雁羽绒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吞噬兴华羽绒在市场上的资源,工厂利润大幅度缩水,股东们就纷纷撤股。
本就举步维艰的工厂更如雪上加霜,岌岌可危。
奄奄一息的工厂拖到2011年已是病入膏肓,欠巨债2077万,回天乏力。
面对这笔巨债,陈金英感到晕头转向,仿佛脚踩棉絮。
摆在眼前的两条路要她做抉择:
一,申请破产;二,承担2077万债务。
其实,陈金英不是没有动摇过,她也想尽快摆脱烂摊子。
但是,一翻看到本子上记录的借款数据,陈金英就感到心里沉甸甸的。
她深知,每一笔笔借款里藏着的,不仅仅是人家的血汗钱更是他们对自己的信任。
一番思想斗争后,老人最终决定拼死也要把债务给担下来。
为了不让家人受牵连,陈金英把分给子女们的股份都要回来,独自一人承担。
风萧萧兮易水寒,80岁的陈金英,从此走上了漫无尽头的还债路。
可她毕竟已年老古稀,该如何还债呢?
陈金英是将新建的厂房以900万的低价转卖出去,然后又卖掉了名下的两套房,硬是想方设法还清了1800万。
尽管如此,她还负债277万。此外,积压在仓库里的2万多件羽绒服也是个大问题。
这时,又有人劝她干脆申请破产算了,如此可以避债,但陈金英依旧不为所动。
她先用东挪西借来的10万元,租了间20平米的平矮房,然后带上丈夫和积压的羽绒服一起搬了进去。
为了打开销路,陈金英挪着颤颤巍巍的脚步,出去搞推销拉业务。
为了多卖一件衣服,她顾不得天寒地冻,起早摸黑出去摆地摊。哪怕生病了,她也不愿在家休息一天。
为了尽快还清债务,她节衣缩食,常常是青菜和馒头将就三餐,衣服更是缝缝补补,舍不得添件新的,恨不得一分掰两半花。
儿女们见状心疼不已,凑钱给她生活费,可她立刻用来还债。
然而,有些债主担心高龄的她随时会离开人世,因此常上门讨债。
每逢佳节,他们尤为催得紧,甚至做出一副不还钱就撒泼打人的架势。
巷子里,鞭炮声噼噼啪啪在响,邻居家满是欢声笑语。
唯有陈金英,无助地躲在门后,听着咣当的踢门声和谩骂声,一次次品尝世态的炎凉。
有一次,她只得把家里唯一一笔钱,还是外孙给的2000元,拿来抵债。
但也有些债主对年事已高的她心生怜悯:“钱还不上就算了,不用勉强。”
可陈金英在感激的同时,却无比坚定地回答:“做人要讲诚信,钱是一定要还的”。
彼时,她心里就只有一个声音:不管再苦再难,一定要想方设法把债务还清。
是呀,人无信不立。
陈金英一直在秉持这个行为准则,踏实做事,诚实做人,而这一切都跟她深厚的家学渊源有关。
1931年寒冬,陈金英出生在浙江丽水一个中医世家里。
耳濡目染,她对博大精深的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盼望自己日后也能像父辈那样济世救人。
心有所向,终至所归。
24岁那年,陈金英如愿成了医生,在莲都区老竹畲族镇卫生院工作。
她不仅在业务上埋头研究,更是尽心尽责为病人解除痛苦,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时光如白驹过隙。
1984年,陈金英28年的工作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惬意休闲的生活正拉开了序幕……
没想到,怡然安逸的日子反而让53岁的她如坐针毡,创业的念头油然而生。
然而,家人一致认为她应该安享晚年,而不是“瞎折腾”,因此反对声不绝于耳。
但陈金英偏是个不折不扣的行动派,一旦决定做一件事,九头牛也拉不回。
凭借着多年的专业知识和行医经验,她敏锐地发现:
但凡上了点年纪的人,身体都会有些许抱恙,因此她突发奇想,设计一款既方便携带又可以装药的护具。
这种护具由羽绒做填充,既柔软又保暖,对腰部和肩颈不适的人来说是一款理想的护具。
然而知易行难。
但凡与药品相关的行业都得具备相关的资质,陈金英的愿望落空。
俗话说,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定会为你打开了一扇窗。
很快,陈金英又觅到了商机。
她发现,市面上的羽绒服又轻又暖和,但价格昂贵,只有年青人才会买。
至于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都舍不得多花钱,仍穿着又厚又臃肿的羽绒服。
因此,陈金英脑海里冒出一个为老年人生产轻薄羽绒服的念头。
虽然对羽绒服行业一窍不通,她却无所畏惧。
瞒着家人,陈金英不仅偷偷拿出3000元开了个小作坊,招聘几个工人和一个裁缝干起来,还注册了“兴华羽绒制品有限公司”。
她制作的羽绒服物美价廉,深受老年人欢迎,小打小闹的生意从此开始乘风破浪,一飞冲天。
只是,世事难料。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繁华景象如绚丽多彩的烟花般,转眼即逝,留下了无尽的余恨。
丈夫的离世让陈金英肝肠寸断,痛不欲生。
就在大家都以为她从此会萎靡不振时,她竟坚强地站了起来。
她佝偻着背,迈着蹒跚的步履,依旧为还债奔波劳累。
有时她累得实在不行,就抚摸着和丈夫的合照,跟他说说心里话。
身处谷底,肩负巨债,可陈金英心中依然有大爱,坚持做慈善公益。
其实从1996年开始,她就一直在做慈善,哪怕后来债务缠身,依然不懈。
据部分记录显示,陈金英所捐出去的钱和衣物总计已过百万。更难得的是,只要一有空,她就给周围的老人免费看病,甘之如饴。
许是,苍天也不忍心让诚信守善的她,继续饱受命运的磋磨。
2015年,陈金英的事迹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当地妇联,慈善机构,甚至陌生人等纷纷施以援手,这让陈金英感激涕零。
善良守信人,天不负。
2019年,除了亲戚的30万,其他的债款陈金英已一一偿还。彼时,她已将近90岁。
2021年2月5日,陈金英把最后一笔欠款7万元如数还给了侄子。
心中的千斤重担,在她把侄子的名字从本子上划掉的刹那,顿时化为无有。
陈金英露出了久违的笑容,2077万的债务在10年后,终于被90岁的她还清了!
风是那样轻柔,阳光是那样清亮,而陈金英的笑容在阳光中显得格外灿烂。
2021年11月,陈金英被评为“全国十大守信人物”,还被授予“道德模范”的称号,成为了“最美浙江人&浙江骄傲”。
她的故事犹如一剂强心剂,让负债累累的罗永浩瞬间热血沸腾,他激动地表示,要做“男版陈金英”。
岁月无情,却也多情。
如今,陈金英虽已91岁,却依旧老当益壮。
精神矍铄的她仍在“折腾”,为了可以帮助更多人,她准备参加中医资格证考试。
陈金英年过半百创业,收获了财富也尝遍了苦楚。尽管如此,驼着背的她依然挺直脊梁,完美诠释了诚信和坚强的意义。
她用行动告诉了我们:只要有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而诚信则可以让一个人走得更稳、更远。
漫漫人生,人在旅途,难免会遇到坎坷和荆棘,但请相信风雨过去定是彩虹现。
而荣誉永远只属于那些坚韧不拔、永不言弃、诚实守信的人。
最后,衷心祝愿陈金英老奶奶余生岁月静好,健康无虞。
-END-
作者:凯瑟蓝
编辑: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