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以案说险服务案例,保险代理退保案例

案例简介今年3月,张阿姨突然接到自称为某保险公司的客服来电,表示张阿姨在公司投保的保险产品收益太低,保障不全面,近期会上门免费协助进行产品升级。随后该客服添加了张阿姨微信,并上门面见张阿姨。在客服专业指导下,张阿姨签署了一份产品升级协议,并...
保险以案说险服务案例,保险代理退保案例


案例简介


今年3月,张阿姨突然接到自称为某保险公司的“客服”来电,表示张阿姨在公司投保的保险产品收益太低,保障不全面,近期会上门免费协助进行产品升级。随后该“客服”添加了张阿姨微信,并上门面见张阿姨。在“客服”“专业”指导下,张阿姨签署了一份产品升级协议,并提前支付2000元的升级费用,“客服”告知产品升级需1-2个月的时间,待产品升级成功后会送达新保单合同。几天后,张阿姨收到保险公司来电,沟通核实其向银保监局投诉的问题,张阿姨一脸茫然,明确自己从未进行投诉。经保险公司提醒,张阿姨回想起前几天与公司“客服”签署的产品升级协议,经认真阅读后发现该协议实质为“代理维权(即委托投诉全额退保后再投保新保险产品)”的协议书,此时张阿姨才知上当受骗。


保险以案说险服务案例,保险代理退保案例

近期,类似的案件常有发生,是第三方代理退保组织为达到营利目的的新手段。在这里,提醒广大保险消费者:

1.代理退保招数多,保持警惕别上当。代理退保从起初的怂恿消费者写信投诉、代投诉模式,已发展到线下有组织团伙的线上线下相配合新模式,通过签署不对等协议,利用消费者风险意识薄弱、维权经验不足、对页数多且内容专业的合同材料不会仔细研究的特点,诱导消费者“入坑”。

2.保护个人信息,警惕遭受不法侵害。非法代理退保组织通常会在签署相关协议材料时收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利用收集到的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信用卡开办或在网络平台进行担保贷款等,通过收取高额的手续费,甚至节流套取资金,最终导致消费者遭受贷款公司不停催债和经济损失。

3.正确认识金融产品,树立理性消费理念。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凡可以免费,或者要提前收取手续费、咨询费、服务费的活动都要谨慎对待。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和理财理念,按需购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对于金融产品或服务有疑问的,可及时联系金融机构服务热线咨询了解,与金融机构产生纠纷时,可以与金融机构协商解决。对于协商结果不满意的,可以通过向行业的纠纷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也可以通过诉讼或仲裁方式维护正当权益。

保险以案说险服务案例,保险代理退保案例

(供稿:消费者权益保护部)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