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材,的确是个问题。)
汉字歌是专为少儿编写的识字启蒙歌,显著特点是:聆听跟读,成组识字,同步启蒙,愉快轻松,尽管篇幅不长,但也是按照一本书的格式,或者说是按照一篇论文的格式来编著的,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幼童一开始接触文字载体的时候,就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下面按章节分别解读,回答为什么要这样编写,其中都有那些特点与优势。
序、前言、目录、引言
《汉字歌》虽然是一首儿歌,
靠前,前言。
前言就是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的文字,主要说明基本内容、编著(译)意图、成书过程、学术价值及作者的介绍等。
汉字歌的前言说的是:《汉字歌》是新编汉字教学方案。世上本无神童,只是方法巧妙,兴趣盎然,学以致用。
前言靠前句话“《汉字歌》是新编汉字教学方案。”显然是对《汉字歌》属性的肯定与表达,也就是回答了《汉字歌》是什么。
“世上本无神童,只是方法巧妙,兴趣盎然,学以致用。”意思是说方法很重要,神童并不神秘,把正确并优化的方法持之以恒,人人都可能成为神童。
显然,这个短短的前言,通过“巧妙”二字,间接强调了汉字歌识字方案的独特性和先进性。其目的就是在幼儿识字这件事情上,请人们对这个与众不同的《汉字歌》给予信任,《汉字歌》呢,也一定不负厚望!
第二,序。
序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大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往往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汉字歌》序:横竖撇,点勾折。学汉字,练口舌。一个咏字是规则。
这是对汉字结构特点的归纳性描述,其中,一方面“咏”字在结构和笔画上包含了“横、竖、撇、捺、点、勾、折”这些基本笔画;另一方面,“咏”是咏唱的意思,也就是朗读的意思,而“聆听跟读滚瓜烂熟”是《汉字歌》的靠前学习要领,因此,学习汉字,“咏”字,就是自然而然的最基本最简略的方法和规则。
第三,目录。
目录是指书籍正文前所载的目次,是揭示图书内容的纲领。
《汉字歌》目录:01数数,02五官,03方位,04节日,05姓氏,06亲情,07自然,08环境,09植物,10动物,11职业,12农业,13奋斗,14规则,15科学,16计量,17文学,18艺术,19历史,20楼院,21生活,22哲学,23偏旁,24字组。
《汉字歌》按照系统工程原理作为编写指导思想,以认识字根字(基本偏旁字)为出发点,以启蒙教育并认识相关汉字为纽带,以同旁字字组为识字拓展,所以,编写出24个小节。其中,启蒙教育以广泛知识面为铺垫,潜移默化帮助少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也就是说,汉字歌的第1至第22节,实际上是启蒙歌,第23节是字根歌(偏旁歌),第24节是同偏旁字的字组歌。
第四,引言。引言通常置于论文前面,对论文所涉及的研究进行初步的介绍,通常是一段或数段短文。通俗地讲,“引言”就是文章开篇的引导语、开场白,相当于一首歌曲的前奏,具有承上启下的引导与热身的效果。
《汉字歌》的引言:“日月星,亮晶晶。天地人,精气神。太阳圆,月儿弯。天无先,地无边。”是把人放在宇宙空间位置的角度来展开的。“日月星,亮晶晶。”显然地有那么一点小小的诗意和童趣,是儿歌应该有的味道;“天地人,精气神。”在于表明人与天地的关系,天在上,地在下,人在天地之间,所以,必须敬畏天地,敬畏自然,遵循大自然的一切规律,才能在天地间生存。同时,人作为一种生命体,必须要有精气神,要运动,要劳动,神清气爽,精气足,精神旺,从而健康快乐地生活!
“太阳圆,月儿弯。天无先,地无边。”太阳圆,月儿弯。对应上一句的“日月星,亮晶晶。”体现诗歌特点,突出儿歌特色。随之而来的“天无先,地无边。”虽然比较玩味,但却是时空自然特点在文字歌词上自然而然的衔接。天,是广阔无垠的空间,空间没有先后,只有大小和上下左右,地,地球也,地球没有边缘是根本特性。
显而易见,整个引言,语句不多,诗意浓浓,童趣悠悠,思维开阔,语义敦厚,对儿童成长,有潜移默化的正能量的影响。同时,与第22节启蒙歌末尾的“哪里来,何处去。同甘苦,争朝夕。”前呼后应,使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构成了完美的一体化的寓意深远的美丽画卷。
第1节(数数)
一块田,二亩地。
三间房,四方壁。
五挥手,六顺利。
七孔桥,八面林。
九九归,彩云追。
十百千,万里晖。
数数,是幼儿教育的必然内容,1—10的数数往往也是通过儿歌来进行的。只是过去的那些数数儿歌一般都是面对视野以内的小范围展开。或者掰指头,或者是唱儿歌,或者掰指头唱儿歌同步进行。
儿歌方面比如:一把勺,两口锅,三个人(你我他),四方桌,五盘菜,六个馍,七杯茶,八宝饭,九挂面,十块钱。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打到小老鼠。老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一二三四五,一起数一数。
以儿歌数数的方式,教导儿童识数与识字,无疑是一个愉快并生动有趣的事情,参与度极强,互动性极好,从而能够让孩子们充分获得自信。
《汉字歌》的数数,从一到万,不仅在识数课题上是一个突破,甚至是思想上的一次突破,而且把识数课题,从视角开阔的大范围拓展开来,与前言的中的“天地人”语境一脉相承。
在农村,“一块田,二亩地”那是开门所见,即使是城里的孩子,上公园玩耍,下乡村郊游,都是愉快的事情。可见,歌唱田野、歌唱土地,那是真的深接地气。同时,数数的儿歌,把田地作为目标物来吟唱,其实也就潜移默化地蕴藏了中国农耕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浓厚的文化基因,农耕文明这条思维脉络,将贯穿整个汉字歌。
“一块田,二亩地”显然是一种场景,而且是美丽的,每一个幼童唱这句儿歌的时候,他的心中往往都会出现乡村美丽场景,反复练习,这个美丽场景将凝集在他的脑海中。场景式思维,这对幼童的大脑和记忆是很好的锻炼。
唱了土地紧接着就唱房屋,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何况房屋本开就是长在土地上的,是人类的居所,是家的地方,是安居乐业的场所。三室一厅,这是现在住房方面最基本的配置,每天都在面对,所以,汉字歌数数中的“三间房,四方壁。”就是依据这个思维程式而编写的。
“五挥手,六顺利”人有五个手指,挥手者,劳动也,撸起袖子加油干,而“六六大顺”是中国人的基本愿望。所以,唱五唱六的时候,就这么唱了,好记又好听,更有美好的意义。
“七孔桥,八面林”依然是土地环境中的,只是视野上出现的是绝对的美景了,也无论是春夏秋冬,这个美景,想想就高兴,唱唱就愉快。
“九九归,彩云追”九是实数9,也是虚数多的意思。九九归一,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哲学思想。九九归,确有“很久很久才归”的意思,难得并珍贵,所以,彩云追既是语境上的自然衔接,更有珍惜的语义。九九归彩云追,中国文化美好的一种境界。进一步地,彩云追,是“彩云追月”的三字浓缩,《彩云追月》是广东音乐的著名曲目,因此,音乐艺术的文化基因随之就铺垫在数数的过程中了。
幼儿识数,以前一般都限制在十以内进行,百千万几乎不会考略。《汉字歌》在识数课题上,突破习惯思维,把百千万概念同步推出,让幼童不妨先了解一下。十百千万里辉,是九九归彩云追所及的,开阔的美好视野与画卷,依然是场景式的思维,对益智启蒙非常有意。
《汉字歌》有两个显著特点,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
靠前,《汉字歌》文本没有拼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因为《汉字歌》是让幼童从聆听跟读的方式为前提,然后才看字识字,成组识字。耳熟能详地认字识字是目的,可见,一切其他信息都是干扰,无论图画还是拼音都属于这种其他类,因此,“零干扰”前提下识字认字,这是汉字歌的编写原则,非常重要,这样才会优质高效、实际实用。
第二,《汉字歌》为什么要以扑克牌形式出现?
《汉字歌》以扑克牌形式出现,是反复思考优化筛选的结果。首先,扑克牌形式是一种卡片,具有灵活性。其次,能够把“识数”巧妙地融入其中,三是以扑克牌花色和数字作为存托,让文本的整体结构,特别是图案结构,显得“简洁、漂亮、朴实”但又不失趣味和个性。四是,扑克牌在规格大小方面,恰好适合幼童掌握,从而获得比较好的亲近感。五是扑克牌形式的《汉字歌》,还能够让孩童们发现与创造出许许多多互动娱乐方式的识字游戏,从而在愉快的游戏中识字,在愉快的场景中成长。当然了,扑克牌《汉字歌》是专业扑克牌厂家生产的,采用的是环保材料,优质耐用。
第2节(五官)
第2节(五官)的编写目的,就是让幼童学习人体五官与支体特征相关汉字的同时,一并接收或者说是强化其相关功能的概念。第2节(五官)的内容是:
眼光尖,看天边。
耳朵灵,听见云。
鼻呼吸,畅通气。
牙吃饭,五味俱。
胸脑肺,脾肾胃。
肝胆肠,心坚强。
赤拳握,掌有劲。
两足勤,万里行。
前面的靠前节是数数,接下来的第二节,则是数数的继续,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是从人体器官上逐一认识了解。上一段注重人的头部,下一段扩展到内脏器官和手脚四肢。其中,这样的认识过程,把儿歌的文采和意境,超越了出来。即:
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眼睛,仅仅是一个方面,“看天边”一下子就把境界打开了,一是有利于视力,二是有利于智力,开阔的视野必然利于心胸和智慧。让幼童从小就建立起视野开阔的观念,其意义和境界毫无疑问。
“耳朵灵,听见云。”于上一句“眼光尖,看天边。”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看见天边,又听见云语,多么美妙的童话场景啊。
“鼻呼吸,畅通气。”既认识鼻子,更要从意识上知道鼻子的功能。因为对于幼童来说,鼻孔堵塞,是一种常建现象。特别是那些有匍匐式睡觉习惯的孩子,大人小孩都要引起重视,这是安全原则,不可掉以轻心。
大家知道,幼童的牙齿是在不断生长发育和更新的,让幼牙健康成长的较好方法,就是多咀嚼。那些咀嚼不足的幼儿,其牙齿的发育情况,往往很不理想,这已经是一个现象,必须重视。当然了,多咀嚼必然就能够尝到五味俱全的滋味了,那是一种幸福的感觉。所以,在帮助幼童认识牙齿这个器官时,《汉字歌》就写成了“牙吃饭,五味俱。”这样比较理性的语句。当然,牙吃饭是一个广泛性的概念,包含吃所有的东西,也包括喝水,因为当门牙有缺少时,喝水就会有那么一点点不方便。
进一步地,“牙吃饭,五味俱”的直接效果,就是一定要多咀嚼,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消化吸收,更好地利于幼童健康成长。
“胸脑肺,脾肾胃。”这是六个内脏器官,分别在胸腔、脑腔、腹腔中。
“胸脑肺,脾肾胃。”成句的特点,在于一是“胸脑肺脾”具有相同的月字偏旁(肉旁),二是字组这样排列,前后恰好比较押韵,至于基本功能,那就留给幼童们以后去慢慢体会,慢慢了解,慢慢认识。
“肝胆肠,心坚强。”显然是于上句“胸脑肺,脾肾胃。”并列的器官和语句上的描述。“心坚强”写法上一是于肝胆肠押韵,二是突出一颗坚强的心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心脏不仅要有器官上的物理功能的坚强健康,更要有心理上的坚强勇毅和韧性耐性。既然心是这样的,肝胆肠亦应如此。
最后的“赤拳握,掌有劲。两足勤,万里行。”回到身体的外部。“赤拳握,掌有劲。”是一个肢体状态,在于揭示手的特点。五指平伸即为掌,五指紧握则为拳。显然,无论指伸指握,力量是内涵,力量是王道。
手上有功夫,脚下有足迹。因此“两足勤,万里行。”随之而来。其意在于告诉幼童,我们人的双脚双腿,那是用来走路的,可以走很远的路,将要走很远的路。大家都知道,与“万里行”并列的意思,显然就是“读万卷书”,因为前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诲。显然,让幼童在识字的时候,就开始点滴式储备文化思想的基因,其实并不难。
总之,《汉字歌》五官这节,就是关于四肢五官和五脏六腑方面的内容,特别针对是什么,有什么用而展开,简介明了,通俗易懂,并赋有一定寓意。对每一个孩童自信心和心里素质建设,具有良好的铺垫效果。
第03节(方位)
编写第3节方位的目的,就是让幼童在学习与方位有关的汉字的同时,一并了解其相关物理意义。
首先与大家一起回顾一下第3节(方位)的内容:
上中下,左中右。
里与外,前与后。
头与尾,面与背。
间与旁,阴与阳。
上高山,去西土。
下大海,往东吴。
辨方位,北极星。
相思豆,南国寻。
方位是每一个幼童必然要接触到的生活知识,初步了解方位的概念,或者说是必须学习与方位相关的基本知识。
方位这一节,是数数的另一种方式——数方位,或者说是帮助幼童有序地进行方位辨识,并形成或者说是进一步增强良好的空间感及其辨别能力。
“上中下,左中右。”显然,这是以自己为参照点,从而对方位的一个局部的,但又是整体性的认识。紧接着就是“里与外,前与后”。前与后显然是与上下左右对应,而“里与外”其中的一个方面,恰好与上一节“五官”所描述的外部器官和内部脏器的内容相衔接,也就是通过对比,体现了体内体外的空间概念。当然,“里与外”大一点的空间概念则是室内室外,或者是门内门外。进一步地,还有圈内圈外、院内院外、厂内厂外、国内国外。
“头与尾,面与背。”就人这个参照体而言,是“上与下”对应的另一种描述方式。当然,在针对某一个长长的队伍而言,“头与尾”也是“前与后”的关系。
“间与旁”针对两个物体而言,在什么什么之间,在什么什么之旁,也是对方位的一种区分或判定的描述。比如:那棵树在茶林坡的第七排和第八排之间;六栋在小区花园那颗大樟树旁边。
“阴与阳”作为方位的意思,需要取决于参照物,比如一座山,山的北面属阴,山的南面属阳。比如,衡山之南即衡阳,华山之北即是华阴县。
以太阳出现与否为参照,那么,夜间属阴,白天属阳,这一点,需要站在北极上空观看,就能一目了然地感知昼夜时段,地表当背阴的地球运行中的方位特点。可见,“阴与阳”属于方位的概念与原理,不是每个人都知晓的,所以,《汉字歌》在方位揭示上这样编写,恰好与四句的编写格式协调一致。
显然,这四句描述方位的识字短句,比较押韵,好听好记。
紧接着,描述方位的第二自然段,则是提高到一个境界来看待与认识方位上的“东西南北”这个概念:“上高山,去西土。”如此这般地表述“西”这个概念,在于中国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也就是西部高原、东部平原的特征。西部四大高原其中有黄土高原,而且有《西游记》这个著名小说及其拍成的电影,让小朋友们非常喜欢,所以,就以“上高山,去西土。”来描述“西”这个方位。
“下大海,往东吴”由于“上高山,下大海”是汉语的一个习惯性用语。当然,“上高山,下大海”中的上下,不是方位的上下,是动词的上下,是“去”的意思。
前面既然讲了“去西土”那么,紧接着说“下大海”就非常自然而然,中国的大海在东部和南部,也就是东海和南海,而东部陆地区域在过去古代的一段时间里,曾经称之为吴国,也叫东吴(吴国(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 ),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在三国东部,故也称东吴。)所以,既然前面去了西土,那么紧接着就该往东吴了!既然西土是高山,东面是大海,所以东西这两个方位编写成“上高山,去西土。下大海,往东吴”则比较合适,编写过程中是非常自然而然地信手拈来的,的确,意境寓意都很美。
随之而来,在南北方位的描述方面,也应该要有一定的意境和寓意,所以,脑海里搜索了一下关于“南、北”的那些具有诗情画意的语句,“北极星”和“相思豆”则跃然纸上,当然也最贴切不过了。
综上所述,方位一节,从眼前开始,上中下、左中右,然后,扩展到相思豆与北极星。这种从低到高,从近到远,从景到情的升华,对孩童来说,是从开始识字的时候,就接受到的比较有特色与档次的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知识铺垫。
《汉字歌》描写方位这一节,现在回顾起来,就是思路确定好之后,下笔则有神了,非常得心应手、顺其自然、一气呵成。
第4节(节日)
第4节(节日)是数数的进一步接续,是数节日。顺次数节日的目的,就是要让幼童在了解节日和相关汉字的同时,一并了解相关的中国文化。
首先与大家一起回顾一下第4节(节日)的内容:
过大年,团圆饭。
元宵节,花灯展。
清明时,怀恩感。
端午河,划龙船。
七夕晚,鹊桥会。
中秋夜,赏圆月。
重阳九,金色秋。
冬至节,秦岭雪。
这一节的写作特色是:
靠前,说明是什么节,有什么特点。
第二,从年初开始,顺序到年尾。正好上半年四个节,下半年四个节。
第三,这些节,全都是中国的节日,特别是中国农历的节日,通过突出中国传统节日,目的在于让幼童从小就吸纳与储备中国的文化基因,一并建立文化自信。
当然,这些节中,有农历的阳历节和阴历节之分。
所谓农历的阳历,是以绕太阳公转的日期记录方式,以24个节气为标志。这个阳历,是日晷立竿见影在一年中的阴影长度变化所揭示的,是日晷在每日计时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在北半球,由于太阳在南北高度上的变化,夏至这天,正午时分日晷的阴影最短;冬至这天,正午时分,日晷的阴影最长。
测量节气的圭表
所谓的农历的阴历,是以月亮为参照的日期记录方式,月缺月圆为一个月,一年354天,三年闰一年(加一个月),因为于绕太阳公转的阳历年相比,每年少11天。
靠前个农历节:春节。正月初一,农历阴历新年开始的靠前天,也是新年的靠前个节日。春节,中国的习俗是合家团圆,在外奔波劳累的人们,都要赶回家中,与家人团聚,吃团圆饭,一家人围坐一起聊天交流,其乐融融。春节也称之为过年,年三十是过大年。
因为春节是新年的靠前个节日,所以歌词首先写“过大年,团圆饭。”顺理成章。
当然,农历阳历的靠前天是立春那天,一般都在公历2月4日这天。公历,是国际通用记年的法历,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年的记年方式。
显然,农历,阳历,阴历,公历,这四个关于记年的描述需要逐一区分理解。对于小朋友来说,能够了解一个一个的节日就相当不错了。
第二个农历节就是农历阴历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了。元宵节的特点是白天赶庙会,晚上闹花灯。传统的庙会,是物资商品交易会和文化艺术表演会,具有展示交易交流特点。所以,关于元宵节的歌词,写成“元宵节,花灯展。”恰当不过。
第三个节日是清明节,是农历24个节气的阳历节,一般在公历的4月5日。清明时节,春回大地,万物成长,人们往往要到郊外踏青,特别是要去给自家那些去世了的长辈扫墓,以缅怀他们的养育之恩、抚育之情。清明节,本质上来说,就是中国流传久远的感恩节。感恩父母,感恩父母的父母,感恩列祖列宗,感恩苍天大地。所以,歌词在这里就写成“清明时,怀恩感。”自然而然。
第四个节日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了,是农历的阴历节。端午节的习俗和特点是吃粽子,吃蒜子,吃咸鸭蛋,草药汤沐浴,等等。社会性重大活动就是热闹非凡的划龙船。所以,歌词写成“端午河,划龙船。”以简要概括。
第五个节日是农历的阴历七月初七,叫七夕节,是中国古老的情人节,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千古流传,赞美成年男女间纯洁的爱情,是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一个重要元素。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大致是这样的:传说,织女是天神,而牛郎是凡人。一次,织女来到人间游玩时于湖中嬉水,被一旁路过的牛郎捡走了衣服,两人因此结缘,一见钟情结为夫妇,并生下一男一女。但是人神恋爱是违反天条的,玉帝命令织女必须离开牛郎。牛郎看到妻子被天兵抓走后,立即用扁担挑起—对箩筐,将一对儿女分别放入筐内,紧追织女。眼看就要追上了,但是,一条大河忽然挡在了他的面前,这是王母娘娘用银发髻划出的银河。王母娘娘见他们感情真挚,破例让他们每年七月七日通过喜鹊搭桥相会一次。“牛郎织女”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后来发展成为七夕节。天文观察上,七夕的夜晚,繁星似锦,银河高挂天际。所以关于七夕节,歌词写成“七夕晚,鹊桥会。”由此而来。
第六个节日是农历的阴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中秋之际,桂花飘香,天高气爽,果实累累,一派丰收景象,人们树下品茶,分食月饼,共饮桂花酒,举头望明月,悠闲享人生。中秋节,也是合家团聚的日子。所以,简洁的歌词就写成“中秋夜,赏圆月”,花好月圆际,家和万事兴!
中秋节之后,就是农历阴历的九月九重阳节,是一个敬老的节日。重阳之际,金秋岁月,五彩缤纷,漫山遍野,层林尽染。所以,简洁的歌词写成“重阳九,金色秋。”比较合适,这样就把金秋岁月所有的美景都囊括其中了。
重阳之际,传统上有文人登高赋诗的习俗。其中,1929年10月11日,毛**曾写下著名诗词: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金秋之后就是冬天了,冬天的节日以冬至最具有代表性。冬至的自然特点是白天日照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因为这是太阳最偏南的一天,也是北半球日照耀面积最小的一天。所以,冬至节是农历24个节气的阳历节日。
在冬至前后的时间段,中国南北分界的秦岭山脉,往往开始下雪,是冬天最明显的气候标志。所以,歌词写成“冬至节,秦岭雪。”既有时节特点,也有地域特点,更有气候特点,利于视野拓展,属于多知识点的巧妙集合。瑞雪兆丰年,一年行将结束,新的一年就要到来!
第5节(姓氏)
第5节(姓氏)是数数的进一步接续,数的是姓氏。数姓氏的目的,就是要让幼童在了解中国人姓氏和相关汉字的同时,一并了解相关的中国文化。
首先与大家一起回顾一下第5节(姓氏)的内容:
三横王,共由黄。
文刀刘,弓长张。
耳东陈,木易杨。
加贝贺,广口唐。
口天吴,木子李。
人可何,言午许。
古月胡,禾口程。
双木林,双人徐。
按文献记载,《百家姓》成文于北宋初,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涵盖了现有姓氏的90%以上。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
中国姓氏数量众多,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姓氏历来有百家姓之说,常云:“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中国人见于文献的姓氏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字姓146个。
因此,汉字歌由于每节仅有的48个字的篇幅量,在编写中必须简明扼要,因此,收录其中的代表性特点有三:一是姓氏人口居多的,二是姓氏常见的,三是姓氏便于同音区分的。
《汉字歌》编写姓氏一节时的思路与过程,简要介绍如下:
靠前句,“三横王,共由黄。”王姓,笔画简单,是中国人口数量特别多的姓氏,根据2019年1月公安部发布新百家姓统计王姓人口已达1.053亿,位列新版百家姓靠前位。所以,写在前面。
黄姓,也是人口较多的姓氏,黄姓人口大约2680万。
由于“黄”与“王”发音相近,尤其是南方一些地区,民间语音往往“黄、王”发音几乎相同。所以,黄姓编写在王姓之后。同时“三横王,共由黄。”分别表明了文字的“上中下”结构特性,避免语言交流中告之姓氏时在语音上出现混淆,同时也体现了汉字歌在编写姓氏这节内容时注重文字结构的思路过程。
第二句,“文刀刘,弓长张。”刘姓和张姓也是人口较多的姓氏,其中,中国刘姓人口6460万人左右。中国张姓人口大约9580万人。
刘和张,文字上是左右结构;张与黄,语音上基本押韵。所以,这刘和张这两个姓氏编写在第二句。
第三句,“耳东陈,木易杨。”陈姓和杨姓的人口也比较多,但比刘张人口略少,这两个字也是左右结构。同时,杨与张发音上基本押韵,所以编写在第三句。
陈姓人口大约为5440万,杨姓人口大约为3700万。陈与程同音,杨与阳同音,都是姓氏,所以,姓氏辨认上,需要从字形结构来说明与区分。
第四句,“加贝贺,广口唐。”贺姓与唐姓是常见的姓氏,文字结构上是上下结构,唐与前上几句的黄张杨基本押韵,所以,编写在第四句。
贺姓人口大约220多万,唐姓人口大约1020万。由于“唐”与“黄、张、杨”发音基本押韵,加之“贺”与“唐”在字形上时上下结构,所以,就编写在左右结构姓氏的后面。
第五句,“口天吴,木子李。”吴姓与李姓,在文字结构上属于上下结构,是上一自然段最后一句姓氏之字形结构的相同特点,这样写显然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吴姓人口大约2460万。李姓人口大约1.019亿,数量上也是特别多,编写时为了与后面的姓氏语句押韵,所以编写在第二自然段靠前句。
第六句,“人可何,言午许。” 何姓人口大约130万,许姓人口大约881万。由于“何”与“贺”发音相近,“许”与“李”基本押韵,所以编写上就紧接上句了。
第七句,“古月胡,禾口程。”胡姓人口大约1400万。程姓人口大约660万。显然胡姓也是人口比较多的姓氏,程姓也常见,恰好都是左右结构,所以,编写在列。
第八句,“双木林,双人徐。”林姓人口大约1416万,徐姓人口大约1920万。编写时一是考虑到“徐”恰好与上面的“李、许”基本押韵,而“林、徐”这两个字,在结构上恰好体现有“双”的特点,人们常说好事成双,所以编写在48个姓氏的后部,文章段落于此完美收尾。
中国人的姓氏成百上千,鉴于48字篇幅所限,只能以点带面,很是让人遗憾。诚然,《汉字歌》编写姓氏一节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幼童在启蒙阶段,在开始识字的过程中,一并接收与初步了解具有丰厚底蕴的中国人的姓氏文化。
7、第6节 亲情
第6节(亲情)是上一节姓氏的接续,虽然不是数数了,但数的是感情、亲情,是一个在情感上有温度的内容。了解亲情及其基本的相关内容,对幼童的成长和未来,意义重大并深远。亲情是非常厚重并情感的内容,是有温度的。亲情又是家国情怀的基础,因为亲情从家庭开始,扩展到家族、民族、国家,特别那些出过国的人,更加感受深刻。
在此,首先与大家一起回顾一下第6节(亲情)的内容:
慈母线,游子衣。
三春晖,寸草心。
中秋月,故乡明。
逢佳节,倍思亲。
父母恩,似海深。
亲兄妹,手足情。
子孙小,儿女好。
家和谐,如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