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银行再怎样创新发展,信贷业务始终是银行的传统核心业务,也是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
即使小伙伴们刚开始没有机会从事信贷业务,
也要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信贷业务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在银行业的长期职业发展。
其实,即使在银行从事同业投资,还是投行业务,
你会发现,银行信贷业务的那套思维和方法论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底子。
和大家分享银行的信贷业务有一定的难度,
原因在于,相对于资本市场的各类债券而言,信贷业务实际上是一个非标准化的业务,
各行有各自的信贷习惯性用语,信贷业务链条上的各部门职责也会有所差异,
有些情况下可能会引发一些歧义,
因此,关于信贷业务我更多地是进行一般性的介绍,实务中大家以各行的标准为主。
之前我们提到信贷业务分为表内信贷和表外信贷。
像贷款、票据贴现、透支、押汇等业务发生时,银行会真金白银地把钱给出去,这类业务叫表内信贷。
像信用证、保函、贷款承诺,银行只是给出了在一段时间内的保证义务或付款义务,叫表外信贷。
不管是哪一类信贷业务,业务流程主要分为授信和用信两个阶段:
先授信,后用信。
刚入门的小伙伴可能比较难以理解“授信”,
不着急,我们通过梳理业务流程,就明白怎么一回事了。
实务中,在授信和用信之前还会有一个评级的环节。
就像企业发行债券,也需要评级一样。
企业发债进行评级,是由第三方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来出具评级报告,
而信贷业务的评级是银行自己做。
各家银行会有一套自己的内部评级模型,
客户经理在系统里录入企业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系统就会生成对企业的评级。
信贷业务的评级也分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只有评级达到了银行最低的准入标准后,才会进入到后续的授信和用信的环节。
好,我们来看看授信和用信的具体流程。
一个企业有了融资需求,就会找到银行的客户经理申请授信,
客户经理受理后,开始对企业进行尽职调查,
说白了,就是对企业进行全方面的了解,以及判断企业融资的真实意图。
实务中,客户经理会去企业现场走访,然后去查询企业征信、工商信息、法院信息,以及企业的财务信息、银行流水等等,
通过收集并分析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后,形成尽职调查报告,提交信贷审批部门。
各家银行都会有一套标准化的尽职调查方法,我们后续再展开。
信贷审批部门受理后,会有专职的审批人员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提交贷款审查委员会,简称贷审会。
贷审会是信贷业务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委员会的主任和成员组成。
主任一般由分管授信审批业务的行领导担任,
成员是授信审批部门、风险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法务合规部门等部门的负责人。
贷审会的人数一般是奇数,以五人或七人为主,贷审会进行投票表决,过三分之二即可审批通过。
贷审会审批通过后,会形成一个决议,即给予XX企业多少授信额度和授信期限。
所谓授信,就是银行决议表态了,我愿意给XX企业多少额度,愿意在这个额度内承担信贷风险。
重点在“愿意”,算是一种承诺。
通过了授信审批,相当于拿到了用款的额度,未来银行就会在这个授信额度内进行资金的发放。
关于贷审会,稍微多说一点,
我们说贷审会是信贷业务的最高决策机构,那“最高”体现在银行机构的哪个层级呢?
贷审会可以分为总行贷审会和分行贷审会,有些还有支行贷审会。
最终授信的流程是走到总行贷审会还是分行贷审会,看各家银行的制度规定。
像小型银行,因为网点少,本身业务量不会太大,为了控制风险,
在分行层面不设贷审会,把最后的审批权集中到总行层面,由总行贷审会审批。
而中型或大型银行,业务量太大,因此会根据金额的不同设置审批权限,
某个金额之下由分行贷审会审批;某个金额之上经过分行贷审会,最后还要通过总行贷审会审批。
主要还是看各家行自己的规定。
好,授信审批后,
下一步,真正从银行拿到钱的环节就是用信。
用信,就是放款;
这里的放款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包括发放贷款、办理票据贴现,还包括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等等。
即使企业拿到了授信审批文件,最终也不一定能实现用信。
怎么理解呢?
通常,授信审批决议里会有这么几项内容:
授信金额、授信期限、信贷产品(是固贷还是流贷或者其他)、产品定价(这笔业务的利率)、风险缓释措施(增信措施),还有放款条件等。
在实操业务中,贷审会的决议有时候还是比较复杂的,企业想要完全满足放款条件也不是很容易。
放款的主要操作部门就是放款中心。
放款中心的同事会根据资料清单一一核对放款所需的材料,同时还会根据授信审批决议的放款条件、增信措施核对这些工作都有没有做到位,
只有全部的前置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才会实现放款,也就是授信业务的出账。
不同的信贷产品,审核的着重点会不一样,
像固定资产贷款,主要会看项目的资本金是否同比例到位;会审核监理单位提供的工程监理报告,工程到什么进度了,是不是该支付这么多钱了;需要办理抵质押的,抵质押的手续,抵质押合同都办好了没,等等;
像流贷或者票据,主要关注采购合同和发票,审核购销合同是否有真实的贸易背景,识别发票的真伪等等。
放款中心的同事,都需要练就火眼金睛,有时候还要懂点工程上的专业知识。
放款以后,企业就算真正拿到了钱,
企业算完事了,而银行的一笔信贷业务还远远没有结束,
银行进入了这笔业务的贷后管理阶段。
从贷款发放到贷款收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客户经理需要按季度开展贷后管理,形成贷后管理报告。
各家银行都有自己的一套贷后管理流程。
简单而言,就是需要客户经理每季度去企业进行实地的贷后检查,收集财务报表,通过财务数据来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
如果是固贷,还要去工地看看项目建设运营情况,是不是正常开工;
如果是流贷,看看银行流水,资金用途是否合规,有没有可疑的地方;
除了定期的这些工作,平日里还要时常关注该企业的市场风声。
贷后管理要做得好、做得实,其实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
如果在贷款存续期里,真的出现了问题,就需要交给资产保全部门去进行催收、处置等工作了。
好了,今天先粗略地介绍一笔信贷业务的流程。
实务中,一笔信贷业务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庞大的体系,
相信有多年信贷业务经历的小伙伴,会深有体会。
虽然,银行对信贷业务的每个环节制定了详细的业务规则和标准,
但在实践中,客户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五花八门,
在授信到用信的环节,不可避免会发生许多的变化,
如何在变化的基础上实现当初的授信前提条件,也需要经历多部门沟通、协调,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的复杂过程。
刚入手信贷业务的小伙伴也不用着急,在实践中学习就是较好的方法,
多向前辈请教,多自我总结。
好,就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