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知乎的时候看到这么一个求助,毫不夸张地说,99%的理赔纠纷都是由于没有如实告知!
然而,尽管我们和不少同行一直孜孜不倦地强调健康告知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投保操作中,不少人并不是“故意”隐瞒告知,而是真的忘了自己看过的病、做过的检查、用过的药物。
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一聊,买保险的时候万一真的忘记自己看过什么病,会不会导致隐瞒告知而被拒赔?有没有解决方案?
这个话题算是给小伙伴们“温故知新”了,健康告知是保险公司为了审核投保人的健康状况,在承保之前问的一堆健康问题,只有通过了才能买上。
(守卫者5号重疾险健康告知)
但健康告知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身体异常和就诊情况都要说清楚,遵循“有限告知”的原则,也就是问了才答,不问不答。
不然别说我们记不清楚,估计保险公司的投保系统同时处理那么多消息,是要崩溃的。
进行健康告知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时间】。
以范例健康告知为例:
第2条询问的是最近6个月出现的严重症状,那我们就只要追溯这半年的身体情况即可,更早之前的就不用管了。
第3条询问的是过去2年的检查异常和1年内的连续服药,同样的按要求的追溯即可,超出追溯期的不用告知。
第4条询问的是曾经或目前有没有确诊的病症,那就要追溯过去所有的涉及情况。
如果担心自己会搞错,也是可以拿着体检报告找我帮忙~
常规来说,一般人的既往病史和用药情况会藏在以下3个地方:医保卡、医院和体检中心。
医保卡
如果看病买药的过程中,(无论是本人还是他人)使用过医保卡,都可以在上面查到相关的就医、购药等使用明细。
这个方法对有医保卡外借史的人特别重要!!!
具体要怎么查询?有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小编更推荐线上~
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国家医保局开发的“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
登录后绑定医保卡,在首页点击“消费记录”,就可以查询该医保卡的所有消费记录。
这么一对照,就知道了自己(这张卡)去过哪些医院了,再去相应的医院打印病历即可。
线下的操作也是比较简单的。
只要带上身份证和社保卡,到当地的社保中心服务大厅,找到大厅里的自助办理机器就可以查询和打印了。
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在大厅直接问协助的工作人员。
医院
近些年来随着医院信息化的推进,基本所有的正规医院,都会保留患者的就诊记录,包括病历、诊断情况、用药清单、住院小结等等。
带上身份证、医保卡或者医院的诊疗卡,到曾经就诊的医院的自助办理机器或者服务窗口就可以查询和打印。
如果不是特别久远的就诊或检查记录,也可以通过关注医院官方的微信公众号,验证身份以后,一般在个人中心能查到过往各种详细的记录。
但能否直接查询到报告,还是得看医院的具体情况,建议查询之前可以打一下医院的电话问清楚,以免白跑一趟。(没错,经验丰富的小编当年查就诊记录的时候也白跑过好几趟)
体检中心
体检中心算是最容易通关的了,尤其是单位每年有体检的小伙伴,一定要记得是在哪家体检中心做的检查,通过个人身份证信息,登录app、微信公众号基本就能查到。
实在不行,跑一趟也是能解决问题的,当然去之前还是建议打个电话咨询清楚哦~
说句实在话,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隐瞒了告知,都有可能引发后续的理赔纠纷。
这时候的最佳的解决方案就是补充告知。
但补充告知有一个大大大前提就是:
所补充告知的内容,一定是当时投保健康告知有询问到,但没有告知。
那些不触发健康告知询问内容的就诊情况或体检异常,是不需要补充告知的。
常规来说,补充告知通常有3种方式:打客服电话、去柜台或者承保公司的微信公众号办理。
不同的保险公司,办理的方式和需要准备的材料都会稍有所不同,但一般都需要投保人本人办理,然后提供身份证原件、保险合同变更申请书以及相关的病历和检查报告。
小编曾经有过补充告知的经验,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拨打了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告知要办理补充告知业务以后,保险公司会通过邮件发送一份《保全审核通知书》,里面详细说清楚这次补充告知需要准备什么材料,也会告知补充时限。(这期间可能涉及多次的补充材料和进一步检查,反正小编来来回回整了有3次)
随后按指引提供材料后,保险公司会进行审查,通过后会以邮件/短信的形式给出补充告知后的核保结论。
补充告知不一定会“维持原判”,跟常规投保一样,也会出现“标体”、“加费”、“除外”、“拒保”四种核保结论,这主要取决于补充告知的疾病的严重程度。
但是!必须要提醒大家的是,“补充告知”的核保要求理论上是会比正常进行健康告知要严格的。
一是因为当初投保的核保条件大概率比现在的宽松,而补充告知是按当前的标准核保。
二是因为是“补充告知”是“额外补充”,谨慎的保险公司担心会有别的情况,自然审核也会更加严格。
说了那么多,其实也是想让大家了解到,尽管现在有各种方法可以查询以前的病历、体检报告、用药清单等信息,但一旦没有保管好,把细节忘了,后续再想起来就会涉及补充告知,就有可能出现被拒保的风险,保险不仅白买,还会亏钱,确实是得不偿失。
所以,还是提前保存好自己的病历和检查报告,找到专业人士协助告知,才是最佳做法。
至于找谁来协助,当然是我啦~
我是蜗牛君,让你买对保险少花冤枉钱。
如果这篇内容对你有用,欢迎转发支持。
任何关于保险的问题,现在就可以私信我,一对一给你实用建议,帮你买对保险不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