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团体百万医疗保险投保要求有哪些 怎么购买

男生不懂口红色号 ,女生不认汽车 ,而小白买高端医疗,就像男生认口红,女生认车一样高端医疗险产品那么多,业务员各说各家的好,让人选择困难症都犯了 ~高端医疗险到底要怎么选?购买要注意哪几点?90%的人买高端医疗险常见的思想误区,看看这里有没

平安团体百万医疗保险投保要求有哪些 怎么购买

男生不懂口红色号 ,女生不认汽车 ,而小白买高端医疗,就像男生认口红,女生认车一样

高端医疗险产品那么多,业务员各说各家的好,让人选择困难症都犯了 ~

平安团体百万医疗保险投保要求有哪些 怎么购买 高端医疗险到底要怎么选?购买要注意哪几点?

90%的人买高端医疗险常见的思想误区,看看这里有没有你❓

  • 买高端医疗险是为了能去私立医院,住院环境好,不用排队?
  • 我住在三四五线城市,就没必要买高端医疗了?
  • 买了高端医疗,就能买到所有的药或报销所有医疗费用了?
  • 高端医疗险没有保证续保,不如买保证续保20年的百万医疗?
  • 买高端医疗险看性价比,价格越低越好?
  • 高端医疗把我的既往症除外了,没有必要买了?

如果你曾经有过以上这些疑惑或想法,请你一定要耐心看完这一篇,这样再也不用担心被忽悠啦~


误区一:买高端医疗险是为了能去私立医院,住院环境好,不用排队?

很多人买高端医疗险,是为了能够在私立医院就医,享受优越舒适的住院环境,不用像在公立医院那样人挤人、排长队,还能够享受医生一对一,甚至有专属的医疗团队多对一无微不至的医疗服务。

确实,对比百万医疗和中端医疗,高端医疗的的就医范围选择更广。

但如果我们购买高端医疗仅仅是为了以上这些目的,就像曾经网上某位不懂LV的奶奶,背着孙女送的LV包,用它装鲜鱼。

当她提着满是鲜鱼的包包,兴奋地说这个新包包“很防水”,只是“重了点”。

图片来自网络

那我们再思考一下,买高端医疗险真正要解决的什么问题?

是为了能涵盖所有私立医院吗?是为了能在生病的时候预约上医疗领域顶级专家?每个高端医疗险都能做到吗?

国内保险公司近200家,但做高端医疗险的却屈指可数,全球范围内主做高端医疗险的公司也不多。为什么呢?

因为高端医疗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无论是医疗服务网络的建立,还是用于对接医院的医生资源。


在医疗服务网络上,高端医疗主要有3种运作模式

1、TPA(Third Party Administrator for Group Medical Insurance)第三方医疗网络资源供应商

TPA本身不是保险公司,但他们和保险公司合作,例如行业的爱马仕Bupa、国内高端医疗险保额占比最大的MSH,都是属于TPA供应商。

TPA供应商基于自己大数据和精算核保的专业性,由质保公司将定价权、核保权和理赔权下放给他们,但最后赔付风险是有背后的再保公司和前面的质保公司承担的。

2、借助三方TPA网络

有的保险公司没有自建网络,或者在全球个别区域没有覆盖自建医疗网络,因此会通过借助三方TPA公司的医疗服务网络来运作。

例如安盛AXA早期使用中间带的医疗网络,现在高端医疗产品是通过MSH

3、自建医疗网络的保险公司

招商信诺是唯一一家真正实现全球自建医疗网络的公司

早期友邦也是用MSH的医疗网络,后面开始自建;平安集团几个子公司各不一样,平安养老选用MSH,平安健康在国内使用自建网络,但在海外使用第三方。

由此可见,同一家公司在不同地域、不同产品间也可能存在使用不同医疗网络的情况,因此在购买时建议根据希望覆盖的地域,以及相关产品再做选择

例如如果希望覆盖美国的医疗机构,那么选择海外有自建网络、且医疗网络稳定、产品稳定(有历年数据可参考)的产品。

总的来说,有自建网络以及覆盖范围足够广的医疗网络肯定是较好的,但出于成本、效率等各方面原因,选择成熟、范围广的TPA公司合作,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们在选择高端医疗产品时,医疗网络要怎么选?

  1. 看医院列表,合作的较为知名、优秀的医院数量,而不是只看总数量
  2. 只有国内就医需求的,且不在一线城市的,关注地方顶级公立医院的合作数量
  3. 选择全球的,优先选择自建网络或合作的TPA公司资源丰富的

误区二:我住在三四五线城市,没必要买高端医疗?

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人甚至有不少从业人员都会觉得,高端医疗只适合居住在一二线城市的人群购买。

毕竟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是大家都知道的客观事实存在,全国最优的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

住在三四五线城市,且不说私立医院,就是公立医院的特需部和国际部可能都没有,买高端医疗险还有用吗?

其实会有这样的思想误区,根本的原因是在于大多数人购买医疗险,是为了薅日常小门急诊报销的羊毛。

但实际上,医疗险真正的价值,是能够用低保费撬动最优最全的医疗资源,包括:

1、就医效率

当不得不去一线城市就医时,高端医疗的增值绿通服务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挂到号,大大缩短手术等候时间,减少疾病的痛苦,甚至避免病情可能加重的风险。

2、就医品质

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就医也一样,尤其当我们身患疾病的时候,能够住在宽敞明亮舒适的病房,能和顶级的专家医生详细沟通病情,整个就医过程有人协助,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上、治疗康复上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3、就医资源

一旦罹患重疾,国内的医疗技术会比较局限,能够启动海外二诊服务,获得最优的诊疗方案,能够调动全球的医疗资源,得到最有效的治疗,这是高端医疗真正的核心价值。

小额门诊其实我们能够负担得起,3-5万的治疗费用我们也能够承担。

但是一旦罹患重疾,我们更需要的是:

  • 无需托关系欠人情,就可以住进有公立医院主任坐诊的私立病房
  • 可以预约到国内外顶级医生,选择伤害最小、确定性最强的方案
  • 可以获得海外诊疗意见、多学科会诊、甚至得到海外最前沿治疗技术治疗的机会
  • 能按我们想要的、最有效的结果去治疗

是的,我们真正需要高端医疗险解决的是长期、可用、高效的医疗资源

误区三:买了高端医疗,就能报销所有的药或报销所有医疗费用了?

如果有人这样告诉你,那这个人绝对是个“大忽悠”!

高端医疗险中针对医药拒赔的情况不在少数,主要原因如下:

  • 保障范围不含社保外用药
  • 无医生处方
  • 不符合适应症范围
  • 发票出具方非处方执业医院

无论百万医疗、中端医疗,还是高端医疗,都存在有不能报销的药品和医疗费用的情况。

只是相对来高端医疗可以报销的范围会更广,但具体一定要看条款!一定要看条款!一定要看条款!

那么我有高端医疗,为什么医生不能给我开进口药或原研药呢?

首先,公立医院开不出药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靠前,对于海外上市的创新药,到进入医保目录,需经过一定的审批时间,通常有5-8年的时间差;

第二,药价特别贵的药,政府通过灵魂砍价纳入社保目录的集采药,要保证消耗量,药厂才能靠量大续命;另外为了防止医院乱开药、乱开昂贵药物,有药占比的考核限制等等。

第三,非适应症的药,例如:

人血白蛋白:通常在恶性肿瘤和重症后期治疗时,会用来作为营养剂使用,但其适用症是重度昏迷,人血白蛋白在血液中含量低于30g/L等情况,因此作为营养剂使用的话是不能作为医疗险报销的。

Car-T在国内上市的两款药,其适应症是淋巴瘤二期或三期,但实际上治疗白血病效果也不错,但由于不符合适应症要求,因此不能报销。

其次,在私立医院或海外医疗机构治疗,在用药上,没有公立医疗体系的约束,用药和治疗方案选择会多一些。

但为了防范道德风险,或对医疗费用、赔付率把控等原因,也是要根据真实的病症和医生处方,作出的合理且必要的治疗方案,针对适应症来用药。

总结来说,高端医疗可报销的药品范围——“院内药+院外药-部分OTC(及非适应症用药)”,如药品说明书适应症不含罹患疾病,则可能不能报销

误区四:高端医疗险没有保证续保,不如买保证续保20年的百万医疗?

1、关于国内医疗险保证续保的相关监管规定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对保险产品续保有以下要求

①在条款中明确不保证续保

保险公司开发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中包含续保责任的,应当在保险条款中明确表述为“不保证续保”条款。不保证续保条款中至少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本产品保险期间为一年(或不超过一年)。保险期间届满,投保人需要重新向保险公司申请投保本产品,并经保险人同意,交纳保险费,获得新的保险合同。 保险公司不得在短期健康保险产品条款、宣传材料中使用“自动续保”“承诺续保”“终身限额” 等易与长期健康保险混淆的词句。

②定期公布赔付情况

保险公司应当每半年在公司官网披露一次个人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整体综合赔付率指标。其中,上半年赔付率指标应当不晚于每年7月底前披露;年度赔付率指标应当不晚于次年2月底前披露。

③报备为主险,不得捆绑销售

保险公司将短期健康险开发设计成主险产品的,不得强制要求保险消费者在购买主险产品的同时,购买该公司其他产品。 保险公司将短期健康险开发设计成附加险产品的,应当明确告知保险消费者附加险所对应的主险产品情况,并由保险消费者自主决定是否购买该产品组合。 保险公司不得在附加险产品条款中限制投保人单独解除附加险合同的权利

④不得随意停售

保险公司决定停止销售短期健康保险产品的,应当将产品停售的具体原因、具体时间,以及后续服务措施等信息通过公司官网和即时通讯工具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披露告知保险消费者,并为已购买产品的保险消费者在保险期间内继续提供保障服务,同时在保险期间届满时提供转保建议。 保险公司主动停售保险产品的,应当至少在产品停售前30日披露相关信息。保险公司因产品设计存在违法违规等问题被监管机构责令停售的,应当于停售之日起3日内披露相关信息。保险公司应当在披露产品停售相关信息后,以合理方式通知每一张有效保单的投保人。 保险公司对已经停售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应当及时清理注销。保险公司对已经停售产品进行重新销售的,应当向监管部门重新报批或备案保险产品。 保险公司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在公司官网披露前三个年度个人短期健康保险产品停售情况及每一款产品的有效保单数量

从监管角度,要确保产品和行业持续稳定发展,从产品设计报备,到运营过程中的赔付率监管,到营销过程的合规,到产品停售退出市场等各环节均做了一系列要求。

2、高端医疗险为什么没有保证续保条款的产品?

监管要求保证续保的医疗险在产品开发时,必须限制每年的保费涨幅,且在保证续保期内不得更改不利于投保人的条款。

考虑到医疗通胀,大部分医疗险都不会在合同中写下“保证续保”,更何况是可以覆盖先进疗法、前沿技术、创新药等保障的高端医疗。

资料来源:Mercer Marsh《2019年全球医疗趋势报告》

上图为Mercer Marsh出具的《2019年全球医疗趋势报告》中,有关医疗通胀与通货膨胀的对比。从全球范围来看,医疗通胀率都远高于通货膨胀率。

中国内地的医疗通胀高达10.2%,相当于我们现在持有100万人民币现金,10年后这100万现金将贬值到相当于现在的约40万。也就是说,现在花40万的治疗费用,10年后将可能会需要100 万

导致医疗通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高成本药物和生物制剂、新的诊断学和流程、过多安排低价值的健康检查和流程、院期过长、人口老化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慢性病发病率提升等等。


3、保证续保20年的百万医疗险真的那么好吗?有哪些缺点吗?

市面上最长保证续保(写入合同)的百万医疗险产品是保证续保20年,但产品会通过费率可调、续保期额度共享等方式进行了赔付风险控制。

虽然可以做到保证承保20年,但也可能同时面临着20年后无法再续、续保期如果报销额度超过共享额度等缺点。

此外,这几款产品成立时间不长,产品稳定性无历史数据可参考,未来续保稳定性未知

而相对已经在市场上运营十几年的高端医疗险产品,对其出险后是否继续承保、承保后费率是否会调、产品过去每年费率变化、是否存在停售、停售后是否允许转保新产品等情况,至少是有历史数据可参考的。

我已整理了市面上主要的高端医疗险产品,及其近5年来的费率变化情况对比表,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部分高端医疗产品历年续保费率对比

4、各高端医疗险公司历史续保情况对比

①续保实操沿用海外标准

对于在国内运营,实际业务向海外总部汇报的公司,例如Bupa、AXA安盛、Cigna招商信诺、AWC京东安联,执行全球同意续保政策

②历年涨幅相对稳定

从历史数据来看,过往5年有费率调整,但涨幅相对稳定,如MSH、AXA,而这两家公司市面上高医保费占比也较高,通常来说,保司收进来的保费多,容错率和风险承受能力都会更高,保障稳定性越好。

③理赔客户续保时有特殊限制

对发生重疾或理赔的客户续保时,进行限额、加费等情况,如平安、工银安盛、GBG、复星联合。

但总体来说,高端医疗险从历史数据来看,虽然没有保证续保条款,但实操过程中续保稳定性还是比百万医疗险产品要更强一些。

关于续保稳定性参考指标,具体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 产品成立时间较长,产品稳定性好,有历史数据可参考
  • 历年费率调整幅度,是否存在大幅涨费的情况
  • 是否存在对理赔客户单独加费、限额或拒保的情况
  • 产品停售后,是否允许老客户转保新产品

误区五:买高端医疗险看性价比,价格越低越好?

30岁1000元不到就能买到高端医疗,听着挺香,但你知道你错过了什么吗?

我们先从几个挑选指标来看,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可以舍弃的。

1、选择保障地区

从医疗水平来看,截止19年数据癌症5年生存率,中英日美依次是的40.5%、54.3%、65.8%、67.1%。

美国医疗水平全球顶尖毋庸置疑,但费用也是最高的;如预算有限可选含欧洲的,英国水平和美不相上下,但费用只需1/3。

再次是含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的医疗水平也可;再次是大中华地区,港澳台除医疗技术外,个别海外创新技术、创新药物会早于大陆上市。

如购买的医疗险有保障区域限制,则保障区域内未上市的药品基本上是无法报销的。

2、选择保额

高端医疗最重要的就是医疗资源,国内公立普通部看大病大概要花费50-60万,特需部大约200-300万,国际部大约500-800万。

如果想要到港澳台、海外其他国家,低于500万要获取先进疗法、前沿药品、海外治疗真的不太够。

3、选择免赔额、门诊

从控制重大风险角度考虑,小额门急诊、免赔额3-5W的费用一般家庭可以承受,而几百万、几千万的风险,大部分家庭受不起,高免赔额换大杠杆,才是高端医疗的意义。

4、选择特殊疗法

特殊疗法是不同产品的优势,包括减重、重建手术、预防疗法等,但从概率上来说,这方面需求不大,因此预算不够的情况下,这些可以舍去。

5、选择直付网络

相对来说拥有海外自建网络的会更优一些,但如果合作TPA渠道商服务网络范围广,且稳定,也可

但总体来说,大部分外资高端医疗的直付网络差异不大

所以,如果预算有限,要牺牲责任优势来节省费用的,必要时建议舍弃门诊、免赔额、特殊疗法,其次是保障地区。

误区六:高端医疗把我的既往症除外了,就没有必要买了吧?

对于既往症,大部分百万医疗和中端医疗险产品都会予以除外承保处理。

那我们要放弃投保了吗?这些出现既往症的部位往往是我们身体最需要保障的部位呀~

如果除责了,那我们还有必要买医疗险吗?

或者我们换个思路,如果说我的甲状腺现在被除外了,难道我们心肝脾肺肾就不重要了,就不保了吗?

所以,即使个别部位被除外了,我们身体其他部位也是一样重要的,只要能承保都是好的,那么除了被除外,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吗?

其实很多高端医疗对部分既往症都是有机会承保的,只是会给予一定条件的限制。

常见的承保条件有3种:

①你加点钱,我就保

例如行业爱马仕Bupa,对于核保通过的既往症,例如血脂异常、血糖异常等,是可以加费承保。不过具体还是要一单一议,毕竟每个人体况不一样

②可以保,但是保额有条件

MSH经典计划首年既往症保额是7500元,之后每年递增50%,18年后保额可以和住院保额一样,对于有既往症的人来说,相当于提前买了上车的票,保额的复利递增还是非常有优势的。

安盛尚越环球前2年对既往症的保额是1.5万,第3、4年保额是3万,从第5年起,逐年增加7500元。

中间带臻荣耀/臻高端、GBG高端医疗,根据医学核保审核,给一个固定的既往症保额,后期不会调整增加。中间带是一般是4K-1W,GBG择时总保费20%左右为限额。

③抱团取暖,也可以承保

团体险往往健康告知宽松,而且有的还能承保既往症。

此外,还有其他公司的团体高端医疗产品,一般而言,投保人数越多,无论在费率上还是产品定制上都会更有优势。

如果是企业主或是在公司任职的人员,健康情况不理想,又想买高端医疗险的,团单是不错的选择!

分享完6大常见误区,你觉得购买高端医疗险要注意哪几点呢?

如果还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探讨~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平安团体百万医疗保险投保要求有哪些 怎么购买 '的探讨分享,希望大家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如果大家觉得小编的文章不错的话,可以多多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