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持股比例多少算控股很多人还不了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中芯国际是在A股和H股两地上市的公司,其总股本有79.01亿股,由流通股本和限售股本组成。流通股本总共有70.58亿股,限售股本有8.43亿股。流通股本又可以分为流通A股和流通H股,前者有10.96亿股,后者有59.62亿股。接下来具体说说创始人持股比例占多少比较好
作者:李利威 摘于《一本书看透股权架构》(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4)靠前章p13-p17。
要控制公司,拥有更高的持股比例肯定是最简单粗暴且最有效的办法。到底股东拥有的持股比例达到多少可以牢牢地控制公司呢?这首先需要我们了解不同持股比例所代表的含义。为了便于按图索骥,我们将公司分成4类:有限公司、非公众股份公司、新三板公司和上市公司。本篇文章我们来分析市场上最受到关注的上市公司,由于篇幅较长,上市公司部分我们将通过两期内容分享,本期是上期。
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我国内地的证券交易所包括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
国际知名证券交易所有: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香港交易所(HKEX)、纳斯达克(NASDAQ)、伦敦证券交易所(London Stock)等。本节主要讨论A股上市公司。
从投资端角度来看,由于投资上市公司股票的门槛很低,所以投资者众多。从融资端角度来看,企业IPO的门槛较高,上市公司相对比较优质。所以,上市公司的股票流动性要远远好于新三板公司。表1-4列示了上市公司股东常见持股比例所代表的含义。
表1-4 上市公司股东常见持股比例含义
1、 重大事项通过线(67%)
上市公司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者在1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的,应当由股东大会做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由于企业申请A股上市,需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25%以上,所以理论上,实际控制人要想在公司上市后拥有67%的表决权,在上市前需拥有接近90%的表决权。
但是由于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多数为财务投资人,并不会出席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所以,在实务中,大股东想控制上市公司并不需要拥有67%这么高的持股比例。
2、 实际控制认定线(30%)
投资者为上市公司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或投资者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为拥有上市公司控制权。
3、 要约收购触碰线(30%)
当投资者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时,将被证监会认定为“拥有上市公司控制权”。因为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极好,投资者可以很容易地购买或抛售公司股票,所以大部分投资者并不会通过出席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只会选择“用脚投票”。
因此,上市公司认定实际控制人的标准要比非上市公司低很多。另外,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收购人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时,继续增持股份的,应当采取要约方式进行,发出全面要约或者部分要约。以要约方式收购上市公司股份的,收购人应当编制要约收购报告书,聘请财务顾问,通知被收购公司,同时对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做出提示性公告。
4、 *发公众股比线(25%)
企业申请A股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而且公开发行的股份需要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例外情况为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
5、 权益变动报告线(20%)
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0%但未超过30%的,应当编制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并进行披露。
6、 科创板激励上限(20%)
科创板上市公司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0%。
科创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这些产业,科创板给予了更包容的上市条件,而且对上市后股权激励的限制也给予了放宽。
比如,科创公司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的价格,允许低于市场参考价的50%,而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授予价格原则上不得低于下列价格较高者:
①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1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50%;
②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20个交易日、60个交易日或者120个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价之一的50%。
又如,科创板上市公司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0%,而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比例不超过10%。
很多初创公司朋友对于股份分配还是比较迷茫。
大部分创业公司失败都是因为合伙人矛盾引起的,所以股份分配特别重要。
随着融资金额不断增长,创始人的持股比例也越来越少。
但具体每一阶段释放多少合适呢?
在创业初期,公司发展还不是很稳定,创始大股东占股67%以上,也就是要大于公司整个股权的2/3,这个叫做绝对控制权。
也就是说所有的事大股东说的算,创始人一股独大,这样可以增加企业的决策效率。
第二,当企业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创始人占股至少51%以上,公司逐步走上正轨。
肯定要分出去一些股份给管理团队。
这时候创始人如果占有1/2以上,叫完全控制权,大部分事情你说了算。
第三阶段是投资人要进来,同时公司有更多的合伙人也要进来。
在准备上市之前,至少保留1/3以上,也就是要占股34%以上,意味着对于重大事件有否决权,你不想干嘛就不干嘛。
一票否决权包括,公司成立、合并、转向经营,股本结构变动、董事会变更、股份类别变动、利润分配、优先股及或持有人权利义务变等等,当然重大事件里面也可以自行约定。
如果公司以后上市了,国内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基本平均保留10%~15%左右的股份。
中芯国际 是在A股和H股两地上市的公司,其总股本有79.01亿股,由流通股本和限售股本组成。流通股本总共有70.58亿股,限售股本有8.43亿股。
流通股本又可以分为流通A股和流通H股,前者有10.96亿股,后者有59.62亿股。限售股本全是限售A股,由三部分组成:国有法人持股2.64亿、境内法人持股4.55亿、境外法人持股1.24亿股。
流通股本 是指公司已发行股本中在外流通但未被公司收回的那部分股本。用大白话来说,就是可以在证券市场里自由交易的那部分股本。
限售股本 不是指不能流通的股本,而只是在一定时间内不能流通而已。过了这段时间后,就可以流通了。这个过程叫做“解禁”,即解除禁制。
比如,小筑有一家上市公司A,股本总数有20亿股。最开始的时候,能够自由交易的股本有5亿股。剩下的15亿股需要在接下来的几年逐步上市流通。“5亿股”就是流通股本,“15亿股”就是限售股本。
国有法人股 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国企、事业单位持有的股份。它的来源有两部分:一是自己出钱买的;二是依照法律规定取得的。
境内法人股 是指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持有的股份(境内是指大陆,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地区)。它也被称为社会法人股。
境外法人股 是指适用外资法律的公司法人所持有的股票。其中,适用外资法律的法人包括外商、港澳台商等等。
靠前大股东是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是港交所的全资附属子公司。它持有42.83亿股的中芯国际股票,持股比例高达54.22%。
第二大股东是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相关权益人。该公司简称“中国信科集团”,是国有独资公司,属于央企。它持有9.32亿股中芯国际的股票,持股比例为11.8%。
第三大股东是鑫芯(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持有中芯国际8.05亿股,持股比例为10.19%。
第四大股东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中芯国际1.27亿股,持股比例为1.61%。
第五大股东是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一家管理新加坡外汇储备的国际投资机构。其持有中芯国际1.1亿股,持股比例为1.4%。
中芯国际的前三大股东持有公司绝大部分股票,其持有股本加起来有60.2亿股,占到了中芯国际股本总额的76.21%。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加起来则是79.22%。
以上就是持股比例多少算控股?创始人持股比例占多少比较好?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更多请关注壹榜财经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