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追涨杀跌?探究散户追涨杀跌的原因和股价下跌中散户买入现象

在股票市场中,散户追涨杀跌是一种常见的行为现象。散户投资者指的是相对于机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而言,个体投资者或小规模投资者。他们在市场波动时表现出追涨杀跌的行为特点。那么,散户追涨杀跌的原因是什么以及股价下跌中散户买入现象的背后逻辑?散户追

关于什么叫追涨杀跌很多人还不了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先说结论追涨杀跌不大行✦正文股票亏钱必看的两点:► 长期:反转特点,类似于均值回归+漂移► 短期:惯性特点,涨的继续涨,跌的继续跌数据来源:雪球► “追涨杀跌”本质比较常见的短期交易策略为“追涨杀跌”,这个策略的本质也就是惯性。接下来具体说说探究散户追涨杀跌的原因和股价下跌中散户买入现象

投资者为什么会“追涨杀跌”?“心理学+经济学”诠释了底层原因

为什么绝大多数投资者明明知道“追涨杀跌”是不对的,然而在实际投资操作中却往往会陷入“追涨杀跌”的迷局呢?

这里我引入几个思想实验来解释这个现象:

1.甲方案是肯定会得到900美元;乙方案是90%的可能性会得到1000美元,有1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你会选择哪一个方案?

想必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甲方案拿到900美元走人,而从概率上来说两个方案一样划算。

2.甲方案肯定会损失900美元;乙方案有90%可能性损失1000美元,还有10%可能性没有损失。你会选择哪一个方案?

想必绝大多数人会选择乙方案搏一把,而事实上从概率学上来说,这两个方案也是一样公平的的。

3.如果有人跟你说,“我们来抛硬币打赌吧,正面向上你会赢得1000美元,反面向上你会输掉1000美元”。那么你会接受挑战吗?

有专门的研究小组就这一课题做过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会拒绝这个赌约,哪怕是让你先选,也大多会拒绝参入。

其实这三个思想实验揭示的内核是一样的,那就是比起获得,人们更害怕损失。获得1000美元的喜悦度远没有失去1000美元的痛苦度那么强烈。

在心理学上关于这个现象有个名词,叫作损失厌恶。即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受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接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应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再回到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为什么绝大多数投资者会“杀跌”就很好理解了,因为投资者对于损失的痛苦程度效应远大于获得的喜悦程度效应,于是乎,当出现投资亏损的时候,投资者更容易选择止损。

什么叫追涨杀跌?探究散户追涨杀跌的原因和股价下跌中散户买入现象

那么投资者又为何喜欢“追高”呢?这个就是投资者内心进入了一个“赌徒谬误”,怎么理解呢?

如果你将一枚硬币抛出,连续5次都是正面,那么你潜意识里面会认为第6次同样抛出正面的概率会大一些,尽管硬币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一样。

这种行为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方说某人打牌赢钱了,就会误以为自己手气好,下一次赢的概率会大些,而事实上概率是随机的。

还有某些人玩一些不正规的理财平台,明知道对方是庞氏骗局,但是心理暗示自己只要不接最后一棒,赚了就跑就行,他们相信自己盈利的概率会大于平台跑路的概率。正是这些心理,导致很多人都喜欢追高。

探究散户追涨杀跌的原因和股价下跌中散户买入现象

在股票市场中,散户追涨杀跌是一种常见的行为现象。散户投资者指的是相对于机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而言,个体投资者或小规模投资者。他们在市场波动时表现出追涨杀跌的行为特点。那么,散户追涨杀跌的原因是什么以及股价下跌中散户买入现象的背后逻辑?

什么叫追涨杀跌?探究散户追涨杀跌的原因和股价下跌中散户买入现象

散户追涨杀跌的原因:

- 情绪驱动: 散户投资者受情绪因素的影响较大,他们往往在市场行情走高时产生追涨的心理,希望获得高额收益。相反,当市场下跌时,他们可能感到恐慌和失去信心,导致追随市场下跌而进行卖出操作,从而加剧股价下跌。

- 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 相对于机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散户投资者往往缺乏充分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容易受到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对股票的价值和长期趋势缺乏全面的认知,容易做出盲目的买卖决策。

什么叫追涨杀跌?探究散户追涨杀跌的原因和股价下跌中散户买入现象

股价下跌中散户买入现象的解释:

- 价值投资理念: 散户投资者往往在股价下跌时表现出买入的行为,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倾向于采用价值投资理念。在股价下跌时,散户投资者认为股票的估值较为合理或被低估,看好其长期增长潜力,因此选择买入以获得更高的回报。

- 逆向思维: 一些散户投资者也可能采取逆向思维的策略,即在市场情绪低迷、股价下跌时逆势买入。他们认为市场情绪过度悲观,看好股票价格的反弹潜力,因此抓住低位买入机会。

什么叫追涨杀跌?探究散户追涨杀跌的原因和股价下跌中散户买入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散户追涨杀跌和股价下跌中散户买入现象并非所有散户投资者都会表现出的行为,仅仅是一部分散户投资者的典型特征。在投资中,散户投资者应该谨慎对待市场波动和情绪因素,建立科学的投资理念和风险控制机制。

例如,以某只股票为例,当市场行情走高,该股票价格快速上涨,吸引了一大批散户投资者追涨,希望赚取高额利润。

然而,当该股票价格出现调整或下跌时,一些散户投资者可能感到恐慌和不安,急于割肉止损或追随市场卖出,进一步推动股价下跌。

追涨杀跌——极端理性和极端无知

先说结论

追涨杀跌不大行

正文

股票亏钱必看的两点:

► 长期:反转特点,类似于均值回归+漂移

► 短期:惯性特点,涨的继续涨,跌的继续跌

什么叫追涨杀跌?探究散户追涨杀跌的原因和股价下跌中散户买入现象

数据来源:雪球

► “追涨杀跌”本质

比较常见的短期交易策略为“ 追涨杀跌 ”,这个策略的本质也就是惯性。

惯性效应,也称 动量效应 ,这是杰格迪什和蒂特曼(Jegadeesh and Titman)在1993年首次提出的。

他们将1963-198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按6个月前的收益来排序,划分为10等分,然后与长期反转策略刚好相反,买入涨得较好的那一组,同时卖空亏得最惨的那一组。发现,这个策略每年可以获得高达10%的收益。

这就是著名的惯性效应,诺奖得主法玛甚至把它称为“祖师爷”(granddaddy)级别的异象(Fama, 1998)。

追涨杀跌的股票都是由于人性的使然在作祟! 下跌了恐惧,上涨了怕踏空 ,所以造成了下跌割肉,上涨接盘!

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散户思维和散户心态,因为大部分的散户都是一个短线投机,频繁操作的行为,股市里 散户最大的悲哀也就是不愿意慢慢变富!

►操作一下

简单的来尝试一下追涨的部分,简化各种假设,选择了沪深300,中证500以及中证1000三个指数,从2022/1/1到2023/2/28,当天收盘价是高于上一天收盘价的,就买入1000元,暂时不杀跌,也就是一直持有下去。结果如下图所示:

什么叫追涨杀跌?探究散户追涨杀跌的原因和股价下跌中散户买入现象
什么叫追涨杀跌?探究散户追涨杀跌的原因和股价下跌中散户买入现象
什么叫追涨杀跌?探究散户追涨杀跌的原因和股价下跌中散户买入现象

数据来源:choice,本公众号

可以看到,在不考虑手续费的情况下,三个指数的操作都没有跑赢指数本身。

以沪深300为例,这段区间总共投入131000元,但是持有价值是128841。真的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结果二百五。

► 不要高估自己

在雪球上看到如下的一个ETF轮动追涨杀跌的复盘结果

什么叫追涨杀跌?探究散户追涨杀跌的原因和股价下跌中散户买入现象

数据来源:雪球

这样一套结果看起来还算不错的策略,真正能够从头执行到现在不带走样的,能有几个人?

上面一张图,策略指标中有一项叫做 最大回撤,这是策略执行阶段对执行者的最大考验 。再回过头去看前面三个指数的情况,在频繁操作一波后,不仅没有显著的alpha,还消耗了时间,可能在中间几次一直追涨一直亏的时候,早就忍不住割肉了,哪里还看得到云层上的阳光。

只要连续几周持续跑输大盘,整个人心态就完全变了。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没有赚钱的策略,也不是策略不行,人性使然。

有的时候, 无知也是一种力量 ,极端理性和极端无知都具有非常大的力量,但不幸的是芸芸众生绝大多数都处于中间阶层,认知及人性的短板皆是我们的阻碍。

参考资料

[1] https://zhuanlan.zhihu.com/p/468440896

[2] https://xueqiu.com/1203226319/230085102

你想低买高卖,却总是“追涨杀跌”?

什么叫追涨杀跌?探究散户追涨杀跌的原因和股价下跌中散户买入现象

1、为什么“低买高卖”这么难?

2、择时VS择股,哪个更靠谱?

3、什么是“隔壁老太太现象”?

被福布斯誉为“全球投资之父”及“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的约翰·邓普顿有句名言:“行情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毁灭。”低买高卖听起来似乎并不困难,但操作起来异常艰难。约翰·邓普顿在劝诫投资者理性投资的同时,也充分说明了“踏准节奏”的难度。

在与不少资历较深的基金经理交流时,我们发现,他们中绝大部分人在择时与择股之间取舍时,通常都站在择股这一边。 因为择时的难度似乎比选股大得多,即便是专业的他们也难以完全胜任。择时不仅通常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不一定能有好的成效。上海证券曾在2011年发布的报告《中国公募基金的结构、行为和绩效》显示,70%的基金通过择时获得的超额收益是负数。

如今许多人都喜欢谈论巴菲特,其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每股净资产在过去50多年里年化收益率近20%的成长已经成为了行业神话般的传*。巴菲特在每年股东会或日常报道交流中的言论都能成为不少投资者熟能成诵的经典语录。不少人知道或熟悉他的投资策略,但这些策略简单归纳起来就只有3条: 靠前条是寻找价值被市场低估的股票,第二条是买下这种股票,第三条是耐心持有等它上涨。 巴菲特多次明确表示自己对于择时的弱化,但能够真正理解巴菲特投资策略的精髓并加以实践的人却不多。历史在不断地重复,我们看到,市场暴涨中入市的投资者比比皆是;即使市场后期回暖,这些投资者中有不少人也因为“在风暴中受伤”,失去了对市场的信心。

“择时”这两个简单的字到底藏有多大的秘密?为什么实际操作起来那么难呢? “择时”困境归根到底在于:未来是不确定的,市场是难以预测的。 人们很喜欢请人来为他们预测未来。商业领域的预测同样很有市场,有研究称,古代美索布达米亚的文字记录中有很多如“乌鸦代表市场价格稳定”等关于预测商品价格的资料。

如今也有人对股市预测寄予厚望,我们对于电视里、网络上或者各类媒体上的点评预测应该都并不陌生。然而即便是业内精英对经济趋势进行有根据的分析预判,也无法完美地解读未来。如果在1年年末盘点1年之初的观点,正确率往往不容乐观,有时甚至会南辕北辙,令人跌破眼镜。

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瑞·达利欧在专著《原则》一书中回顾了其人生中最令人难堪的预测失误的瞬间,然后做出了深刻的反省。他说:

那段时间我经常引用一句话:“靠水晶球谋生的人,注定要吃碎在地上的玻璃。”1979年到1982年,我已经吃了足够多的碎玻璃,也懂得了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预知未来,而是知道在每个时间点上如何针对可获得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回应。

他还说:

说实话,预测的价值并不是很高,而且大多数做预测的并没有在市场上赚钱……原因是没有什么是确定的,而且当一个人把所有影响未来的不同事物的可能性叠加起来,以便做出预测时,他会得出各种各样发生概率各不相同的可能性,而不是得出一个可能性很高的结果……

美国证券界的超级巨星彼得·林奇在他的畅销书《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中也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说明“不要预测股市”。作为史上“传*”基金经理之一,他坦言自己没能预测1987年的股市暴跌,他说:“如果说无知总是结伴而行的话,那么置身于同样也没有预测到股市会大跌的一大群给人印象深刻的著名预言家、预测者以及其它投资专家当中,让我感到非常的舒服”。彼得·林奇的幽默和自嘲生动地说明了一点: 在预测这个领域,错误总是难免,我们能做的就是端正对它的态度。

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曾经说过一句话,“市场短期是一台投票机,但长期是一台称重机。”也就是说,短期的择时更像是一种博弈。股市的短期表现,某种程度上是市场参与者买卖价格的结果,就好像在一群人的投票下,产生了“涨”“跌”的表现,有“利多”或“利空”。市场应声而上或应声而下,都体现了这种“投票”结果。对于短期交易的人来说,重点不在于研究资产的实际价值,而在于研究人们的情绪会导致怎样的投票结果,并以此获利。

而称重机则是指股票价格从长期上看,还是会遵从价值的原则,价值就是股票的重量。股价短期可以过分高和低,但从长远看,不会离其价值太远,它有多少价值,就有多少重量。

从这个角度出发, 股市的参与者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人:靠前种人交易的是“自己的心”, 可被称为价值投资者; 第二种人交易的是“别人的心”, 在此被称作趋势投资者。价值投资者眼里,股票的价格取决于公司的质地,公司值多少钱,自己心里有标准,在实际交易时就围绕着这个标准高抛低吸。而在趋势投资者眼里,股票更像是用来交易的筹码,股价的变动取决于对手的想法和市场的供求,跟随趋势是核心交易原则,所以他们追涨杀跌,依靠止损来控制风险。但将投资的得失寄托在“别人的心”上,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为什么想低买高卖,往往会弄巧成拙?这是因为择时需要对抗人性,让你感觉很好的投资时常是错的。 正如查理·芒格所说,人类和旅鼠一样,在某些情况下都有“集体非理性”的倾向。这种倾向导致聪明人产生了许多不理智的想法,做了许多不理智的行为——比如每个机构投资者最害怕的事情就是他的投资实践和大家的不同。

符合想象的是,摆脱从众效应的影响并不容易,尤其是当人们在感觉到困惑、有压力,或者邻居突然暴富了的时候。更有意思的是,“特立独行”所需要克服的障碍不仅仅是心理层面的,而且是生理层面的。《当代生物学》杂志曾发表过一份研究报告,说:当别人说某个东西比你原来想的更有价值时,你就有可能越是看重这件东西,当别人说这个东西没有你原来想的那样有价值时,你眼中这个东西的价值就下降了。更令人惊讶的是,如果你对这件东西价值的评估和其他人所说的一致,那么你脑中专门处理奖励的部分就立马高速运转起来。

正如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杰森·茨威格所说的那样:投资者常常随群而动的原因,从最基本的生物学层面来讲,在于随大流感觉很好。从众不仅让投资者有一种“人多势众”的安全感,而且还能感受到快乐。因而,虽然巴菲特的名言“要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在投资者中被广为传诵,但真正的逆向投资者仍然十分少见。

*思考对于投资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择时上,也体现在“择股”和“择基”上,彼得·林奇曾明确的表示:“如果说有一种股票我避而不买的话,它一定是最热门行业中最热门的股票,这种股票受到大家最广泛的关注,投资者在上下班的汽车上或在火车上都会听到人们谈论这种股票,一般人往往禁不住这种强大的社会压力就买入了这种股票。”

基金同样如此,晨星在过去数年所做的一项研究中明显地证明了这一点,人们不怎么关注的基金的表现很多时候反而超过了人们所喜爱的产品。晨星创始人指出:“违背自己的性格和意愿需要勇气,但是这种勇气是有报酬的。如果你*思考并从被其它人遗弃的市场上寻找便宜货,你就会成为一个好的投资者,这远比按照财经出版物上短暂的吹捧而购买股票强得多。”

这边还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有意思的词,叫 “隔壁老太太现象” 。2015年上半年,当上证综指在短短一个月内从2900点上涨至3400点,很多人却不赚反亏,“满仓踏空”这样的自我调侃成了当时的热门词汇。上海交通大学投资者研究中心发现,投资者在持续牛市中的幸福感和自信程度都会不同程度提升,盲目地高位跟进通常是很多投资者的选择,也是这样的循环引起了短期内市场一波接一波的上涨。

“隔壁老太太现象”指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循环。听闻隔壁老王等人在牛市中狠赚了一笔,邻居老太太也会信心满满、不假思索随同涌入股市。运气好的话,如果老太太跟风还算迅速,牛市还在半山腰,往往还能小有浮盈;但若是不幸接了牛市最后一棒,老太太们恐怕难以避免“满仓套牢”的困境。

诚然,“隔壁老太太现象”这样的羊群效应,是一种投资者面对市场的自我保护,也是人性缺陷的体现。账面金额的增长为许多投资者所过分关注,投资本身也因此成了一场利益游戏。但期盼从周围朋友或网络信息中得到投资小道消息,对得到的信息不加以*思考,从来都不是在市场中生存的法则。

理论上,投资者跟随或模仿其他投资者的成本较低,加之盲目跟随甚至反应过度的可能性较大,往往容易导致市场的剧烈波动,所以出现了“隔壁老太太现象”。 想要避免自己成为这些“老太太”中的一员,除了在股市中保持冷静,还需要学会正视自身对于价格下跌的恐惧。 值得指出的一点是,当大部分人理财意识觉醒,居民储蓄开始流向股市、基金账户时,巨量资金必然会推动股市在短期内较大波动。而目前国内股票市场中小投资者占比仍然较高、投机性较强,投资者本身面临着更大的波动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理财投资除了顺势而为之外,更应从容思考,审慎判断。

最后,虽然盲从预测十分疯狂,但也并不意味着任何分析预判都毫无价值。通过观察预测失误的潜在区间,你可以调整自己的预期,避免做出过分自信的决策;同样,虽然择时是一门技术活,但并不意味着择时都没有价值,尤其是在决策有较大概率获胜的时候。在整个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投资理念和心态,才会有更高的胜率?下一期栏目中,我们将为大家回答这个问题。

以好书叩问投资,寻访“时间的玫瑰”。兴证全球基金响应中国基金业协会 “一司一省一高校” 投资者服务活动号召,全新打造《这样做,迈出投资靠前步》有声书节目,已同步上线喜马拉雅APP,每周三、周五更新,期待您的关注。

追涨杀跌为何演变成“高买低卖”?

追涨杀跌本身而言并没有错,错的是不确定因素太多。在投资中,投资者往往采取追涨杀跌策略,是因为他们认为价格会持续上涨或者持续下跌一段时间,他们理想的状态是“低点买,高点卖”。但是,上涨或下跌到底会持续多久、幅度多大,其实是很难预测的。而之所以大部分人会亏钱,是因为想着“低买高卖”,但是做着做着就变成了“高买低卖”。

通常散户的追涨杀跌画像是:在股票靠前天上涨觉得是诱多,在第二天上涨时还在观望,第三天股价大幅高开已经开始动摇,第四天股价不出意外又是大幅上涨开始后悔不已,第五天封涨停板无法买进着急上火,第六天终于不计成本追进去,此时股价上涨已经乏力,主力拉升出货完毕,然后散户被套。

杀跌呢?靠前次下跌觉得是假的,幻想会涨,谁知道会一直跌呢?最终安心当了股东。为什么会改变交易的初心呢?是因为投资者受到了情绪的控制。从众心理:股票价格越高时成交量越大。也就是说,投资者在高位投资更多,在低位投资更少。

心理账户和持亏倾向:一旦股票(基金)亏钱了就拿着,一旦开始赚钱就马上卖掉(赎回)。损失 1 万块钱对人们的伤害,要远大于得到 1 万块钱获得的喜悦。失控的恐惧:当股票下跌后的价格低于自己的成本价时,恐惧情绪就会打败理性占据上风,认为股价还会继续下跌,未来上涨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了,长痛不如短痛,于是开始以低于买入的价格卖出。

所以,追涨杀跌的时点很难把握,影响价格涨跌的因素太复杂了,而投资者不可能也没有办法将所有的影响因素都考虑进去。再加上没有严格的交易纪律,既可能导致“买在高点、卖在低点”,也会因频繁交易而增加交易成本,降低收益。想减少亏钱的概率就要做到减少犯错的概率,这就不得不提到另一种交易模式——“买入并持有”,具体请详见第六章。

以上就是什么叫追涨杀跌?探究散户追涨杀跌的原因和股价下跌中散户买入现象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更多请关注壹榜财经其它相关文章!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