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晴雨表是什么定义的?迷失的晴雨表快回来吧

易会满重提“晴雨表”,让迷茫的市场中人不由得既多了几分惊喜,又平添了几分烦恼。眼看着经济形势如此艰辛地在为稳6而挣扎,即使在坐7望9的时代也没能怎么牛一把的股市,在现在这种状态下还能够再重新牛起来吗?晴雨表功能在中国股市的失灵,与其说是测不

关于股票晴雨表是什么定义的很多人还不了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一听到这个话题,就能够引起争议。前一段时间与一个小伙伴讨论过这个话题,存在正反方观点。小伙伴持反方观点,A股市场并不能体现市场经济的情况,“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用在A股市场并不恰当。接下来具体说说迷失的晴雨表快回来吧

证券市场“千古之谜”:股市是不是经济的晴雨表?

股票晴雨表是什么定义的?迷失的晴雨表快回来吧

一个冷笑话透露出投资者对股市的又爱又恨。A股近30年的历史,如果按照20年为一代人计算,也已经快走过一代半人的历史了。

经过一轮轮牛熊更替,股价涨跌,我们惊奇的发现:有些股,爸爸在10年前买的价格,我现在还可以用爸爸当年的价格去买进。

前一段有人翻出 199 4年的报纸,当时预测20年后A股指数要涨到27000点。

然而,虽然过去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是全球所有国家中,增长最快的国家。但是这种快速增长背后并没有体现在不断创新高的股市。2019年A股指数,比2009年十年前的水平还低。

关于这一点,有许多不同讨论。有人说,你把指数拉到1996年500多点的水平,过去二十几年也涨了5倍,和美国差不多。也有人说,美国历史上也有一段时间指数没怎么涨。

事实上股票市场到底是不是经济的晴雨表,这个问题不仅仅出现在中国,也在许多其他国家出现。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个视角。

作者:点拾投资

来源:雪球

长期驱动股票回报的因素:企业分红!

股票市场的长期回报由两个关键指标决定:企业的分红率和企业盈利的增长。从价值投资教科书的定义看,价值投资就是预期回报完全来自资产本身的现金流和盈利。

从简单的逻辑出发,当经济高增长的时候,企业盈利的增长也会更快,股票市场就应该表现很好。当经济低增长甚至衰退的时候,股票市场企业也低增长甚至负增长,股票市场就会表现很差。

由于和增长速度相关性很高,股票市场大概率在经济不好时,表现更差,在经济好的时候,表现更好。从这个逻辑出发,那么应该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股票市场表现较好?

作为A股投资者,我们肯定会举双手反对这个逻辑。经济增长更快的中国,股市过去十年处于震荡向下,表现远不如经济增速不如美国。

事实上,基于对于大量的数据分析,我们也发现经济和股票市场表现的相关性,变得越来越弱。如果看1900到2013年,21个国家的股市表现,会发现名义GDP增速和股票市场表现是正相关的。但是我们选取 198 7到2010年的45个市场数据,会发现名义GDP增速和股票市场表现居然没什么相关性。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对股票市场的回报率做一个更加量化的归因分析。我们对所有国家的股票回报归为三个因素:分红率,估值变化和美股分红的增长(Dividend Per Share Growth)。

美国沃顿商学院的杰里米西格尔教授在《股市长线法宝》中列举了一个案例:假设 180 2年,三个美国人手里各有一美元,他们基于各自的风险偏好做出了完全不同的投资决定,靠前个人害怕风险,购买黄金作为保障;第二个人愿意承担一定风险,买了风险相对较小的债券;第三个人胆大包天,购买了风险较大的股票。那么,长期投资的结果会如何呢?

如果长期持有,到了2006年,扣除通胀影响后,1美元的黄金价值1.95美元,1美元的债券价值1083美元,1美元的股票价值75.52万美元。同样的本金,只因为选择投资标的不同,最终的结果天壤之别。如果啥都不做, 180 2年的1美元现金,到2006年的真实购买力只有0.06美元,贬值了99.4%,无异于坐吃等死。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股票市场年化的回报率为8.4%,其中大约三分之二的回报来自股票分红。如果再对21个市场从1900到2013年的回报率进行一个分析,结果更让人震惊。这些国家的算数平均年化回报率为4.54%,而他们的算数平均股票分红率为4.35%。分红率解释了96%的股票回报率。

为了再次验证企业分红对股票市场回报所产生的影响,几位经济学家选取了 199 7到2017年MSCI全球股票市场的43个国家区域股票市场样本。这些数据全部来自公开的MSCI和Factset数据。

这些国家在21年的平均年化分红率是2.9%,而他们股票市场回报率为4.7%。可以说,企业分红驱动了大约60%的股票上涨因素。相反,估值的变化长期看非常少,对股票市场年化回报率驱动为负贡献:-0.3%。并且有55%的股票市场中,过去21年估值是被压缩的。

对于估值变化的研究,也解释了另一个问题:股票市场周期性特征。从这些国家长期估值变化看,基本上估值变化不会很大。但是短期一两年的估值波动比较大。所以,估值的波动解释了市场自身波动的来源。这一点和巴菲特说的“市场先生”理论非常类似。估值的变化,是市场的一种风险因素。在低估值的时候,会向上回归;在高估值的时候,会向下回归。而周期最重要的因素是:均值回归。

经济增长和股票回报的不相关

我们理解了股票市场回报率主要和企业分红率相关。随着经济的增长,企业盈利也会更加快速增长,他们赚了更多的钱就会分给股东。有了这样一个大致的思维框架,我们就来看看全球各国的股票回报率和其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下面这两张图是对全球43个市场从 199 7到2017年的年化回报率进行统计。这里面用了两个不同的图,靠前张图对应人均GDP增速,第二张图对应了名义GDP增速。但是这两张图得出的结论都是惊人相似:大部分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股票市场回报率和经济增长并不相关。中国是一个特别突出的案例,经济增速是最快的,但是对应了最低的股票回报率!

股票晴雨表是什么定义的?迷失的晴雨表快回来吧 股票晴雨表是什么定义的?迷失的晴雨表快回来吧

经济增长对于所有人来说什么许多国家股票持有人并没有完全享受到经济增长的红利呢?事实上,我们已经在开头部分对股票市场回报率做了归因分析。全球股市回报率主要来自企业分红。如果经济增长最终没有体现在企业分红的增长,那么大概率就无法给持有人带来回报。

我们看下面这张图就会更加清晰!

股票晴雨表是什么定义的?迷失的晴雨表快回来吧

那些股票市场表现不佳的国家,往往对应非常低的每股分红增长。我们看到中国虽然人均名义GDP年化增长从 199 7到2017年之间在9%左右,远超任何国家。但是这个过程中,中国股市的每股分红是负增长的!经济高速增长,并没有对应企业分红增长,甚至企业分红还减少了。

股票稀释:A股指数走熊的核心因素

好了,我们来回答开头那个问题:为什么从指数的角度看,美股持续走牛,A股震荡向下?背后的原因就是股票增发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美国股票市场,是全世界股票回购最积极的。过去几年因为特朗普减税,美股在2018年的股票回购创了新高。通过股票回购或者是企业分红,美股持有人享受经济增长的红利,指数不断创新高。事实上,过去25年,美股在大部分单一年份都是上涨的!

而中国市场,恰恰是另一个极端。中国股市是 199 7到2017年股票稀释最严重的市场,导致了指数长期表现不佳。从MSCI中国指数从 199 7到2017年的统计发现,成分股从 199 7年的28只增长到了2017年的 150 只。更让人震惊的是,MSCI中国指数流通市值从 199 7年的50亿美元增长到了2017年的1万亿美元左右。20年流通市值增长了200倍,大幅稀释了股票市场的回报。

MSCI中国指数年化的股票稀释影响为24%。这意味着,假设估值不变,你需要每年得到24%的每股收益,才能维持股票不变背景下,股票不出现下跌。这个背后有各种各样的因素。比如有许多中国股票一上市就是巨大市值。当年的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IPO,就是当时全球最大的IPO。

我们从一个A股投资者角度出发,也能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公司动不动就是增发,市值的增长并不是靠估值或者每股收益的提升,而是靠增发对市值的增厚。我们总是认为股票价格=每股收益X市盈率。不过许多A股是通过不断发股票,把市值做大。

同时由于发行制度的因素,许多公司都是在景气度高点完成上市。上市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什么空间留给二级市场投资者,甚至在这些公司被加入指数之后,股价就开始下跌了。此外,中国和美国市场在融资渠道上也完全不一样,一个是间接融资另一个是直接融资。这也导致许多上市公司把A股作为其“融资渠道”。再往大一些说,人性的善恶在中国市场更加会被放大。许多公司公司管理层想的并非好好把企业经营下去,给持有人创造价值,而是想通过什么“故事”把股价做高,最终在高位完成减持。

所以这就回到了股票市场的“初心”,下面这张图用了NetBuyBack(净回购)和股票市场回报率的关系。我们看到,两者相关度就非常高。如果把净回购剔除,相关性就大幅减少。而我们的A股市场,净回购一直是负的。公司从资本市场融资的金额,远高于股票分红以及回购。

股票晴雨表是什么定义的?迷失的晴雨表快回来吧

那么一定有人会问,你写了半天是不是说,A股市场回报率低,不要投资股票了? 恰恰相反,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研究给大家一个更好的视角:你应该回避什么股票。

回到价值投资的定义,我们买入这个资产是基于其长期现金流的折现。当我们理解A股指数表现不佳的原因后,也给我们带来几个显而易见的决策行为:

不要去买现金流不好,需要持续融资的公司。既然A股指数长期下跌的原因是融资带来的稀释效应。那么我们先去做简单的回避。那些需要融资,或者中长期现金流并不好的公司,可以坚决进行回避。相反,拉长时间看,A股市场那些大牛股,往往都是现金流很好。他们真正将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回报给了持有人。

迷失的“晴雨表”快回来吧

易会满重提“晴雨表”,让迷茫的市场中人不由得既多了几分惊喜,又平添了几分烦恼。眼看着经济形势如此艰辛地在为稳6而挣扎,即使在坐7望9的时代也没能怎么牛一把的股市,在现在这种状态下还能够再重新牛起来吗?

晴雨表功能在中国股市的失灵,与其说是测不准理论在作怪,不如说是股市本身的运行机制太久地脱离了常规所致。只要股市真的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那么进入股市的优质上市公司越多,股市也就越是有可能一举两得:上市公司通过股市的融资功能获得发展再生产所需要的充裕资金,投资者通过上市公司的盈余分配得到丰厚的投资回报。显然,这种融资投资两不误的机制,不仅是支持股市成为经济发展晴雨表的基础,也是股市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不断健康发展的前提。而这也正是以往的人们对新兴的中国股市曾经不止一次地寄予过厚望的理由之所在。可惜的是,中国股市在其此前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却并不是这么去做的。

2019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融资总额合计10791.92亿元,其中*发合计1400.48亿元,占总融资额度比例的12.98%;增发合计5287.68亿元,占总融资额度比例的49%;配股133.87亿元,占总融资额度比例的1.24%;优先股1650亿元,占总融资额度比例的15.29%;可转债1660.4亿元,占总融资额度比例的15.39%;可交换债合计659.5亿元,占总融资额度比例的6.11%。随着科创板注册制的推进,未来A股的新股发行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和融资总额的进一步上升,势必将是大概率事件。上市公司如此近似于竭泽而渔地热衷于融资圈钱,无非是因为在重融资轻回报的这个市场里任何一种融资方式几乎都不需要还本付息。如果上市以后没搞好,非但大股东不妨套现走人,剩下一个壳资源还可以翻来覆去炒它几个回合,最终即使不得不退市,给股市所留下的也不过是一地的垃圾和泡沫。中国股市的这种状态尽管在管理层说来,不妨也可以说是“从融资端和投资端同时入手”的两手抓,然而毕竟由于一手抓得紧而另一手则抓而不紧等于不抓,目前这种已经形成趋势的新股发行和再融资势必依然还将继续方兴未艾,而投资者翘首以待的投资者回报也就必然还将是一如既往的竹篮打水一场空。在这种情况下,凭什么去指望什么牛市甚至史无前例的大牛市呢?

市场经济的晴雨表,就是股市!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一听到这个话题,就能够引起争议。

前一段时间与一个小伙伴讨论过这个话题,存在正反方观点。小伙伴持反方观点,A股市场并不能体现市场经济的情况,“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用在A股市场并不恰当。

当然,我是持正方观点,A股就是经济的晴雨表,“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用在A股上,十分恰当。

相信,很多读者也是持反方观点,认为A股并不是经济的晴雨表,并不具备晴雨表的功能。原因也有很多:

1、A股出现下跌的时候,经济增速依旧保持中高速发展,这与“晴雨表”的作用不符合。

2、A股出现大幅上涨的时候,经济还是保持一定速度的发展。

3、A股常年累月的处于底部横盘震荡之中,但是经济仍旧向好,存在差异化。

所以,综合来综合去,A股就不是经济的晴雨表,不具备反应、呈现的作用。

但是,个人并不这么认为,认为A股具有晴雨表的功能,“股市就是经济的晴雨表”。原因也有很多:

1、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都是其经济体经济的晴雨表,不仅仅是我国;

上市公司来自于哪里?难道是凭空想象的吗?并不是。而是来自于市场,是因为公司做得足够优秀,才在一级市场融资成功,来到了二级市场。

既然上市公司来自于市场,那么反应的难道不是市场经济?所以,上市公司业绩的好与坏反应的就是市场的强与弱,相对股市能够反应经济。

2、A股大盘指数,也就是上证指数的编算方式与其它经济体股市存在不同。

股票晴雨表是什么定义的?迷失的晴雨表快回来吧

上证指数的采取样本编算方式是怎样的?不是成分股采样编算的方式,而是将沪市的A股+B股所有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方式进行编算。最后呈现的是上证指数。

也就是说,上证指数的涨跌,呈现的就是整个市场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涨跌。如果这样的编算方式还不是经济的晴雨表,那么还有什么方式才算呢?美股?

说到美股,提出来讲一讲。美股道琼斯工业指数属于成分股指数,也就是将美国本土最为优质的几十家上市公司进行采样,然后通过一个计算方式进行编算。并不是与A股一样采取的所有上市公司样本进行编算。

所以,大家看到的是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其实是最为优质的几十家美国企业的采样编算后的指数,而不是美国股市的平均水平呈现。

这就好比一场赛跑,A股派出了所有运动员,高达几千名。但是美股只派出了最为优秀的几十名运动员。而最后的评判标准呢?取平均值,那么肯定A股会输。

所以,美股呈现的其实是优质的一面,而A股呈现的是平均水平。

要从编算方式的角度讲,A股是不是经济的晴雨表?绝对是的。

3、影响股市的因素很多,贴合经济周期看得更加清晰。

影响股市涨跌的因素有:国际形势、经济周期、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者情绪等。可以说每一个经济体股市的演变,都是与这些因素有着莫大的关系,A股也是如此。

如果将A股与经济周期贴合在一起看,能够看得更加清晰。经济周期有:衰退、萧条、复苏、繁荣四个阶段,如果贴合A股如何是怎样的呢?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世界经济危机到来,A股也受到了影响,出现下跌,熊市。

2009年,虽然在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影响下,呈现了股市大反弹,但是从阶段上看2009年至2013年则为,萧条阶段。而在这段时间内,市场经济也确实为企业倒闭数量高峰值区、失业率较高期。

2014年之后呢?经济开始复苏,股市也迎来了牛市上涨。

将经济周期与股市涨跌联系在一起,更能够凸显股市晴雨表的作用。

以上就是股票晴雨表是什么定义的?迷失的晴雨表快回来吧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更多请关注壹榜财经其它相关文章!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