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少钱可以买基金很多人还不了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开始学习理财知识,购买理财产品。大多数人都有买卖基金的经历,且很难逃出“一赢二平七亏”的宿命。笔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总结出来了三个买卖基金的条件。接下来具体说说各类基金的买入卖出标准
现在网络上常见的资金分配有三种:
100法则--(100-你的年龄)*100%
80法则--(80-你的年龄)*100%
4321法则--40%投资、30%日常花销、20%存款、10%保险
但这几个都不太靠谱。
举个例子,假如你月薪5000,拿30%也就是1500作为日常花销,如果是在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恐怕就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了。
每个人的经济情况不同,理财投资我们强调的是闲钱投资,盲目按照比例可能会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
所以想要知道自己应该投入多少钱进行基金理财,首先你需要算几笔账。
.盘点自己手上一共有多少钱(存量资金)
.计算基金每个月的收入和支出,通过收入-支出的方式算出每个月的结余
.把结余加上存量资金,就是你的所有资产啦
.将所有资产减去3~6个月的生活费、保险配置费用和短期内大额支出,剩下的钱就是可以用来进行投资理财的闲置资金啦。
二、新手小白基金入门必备知识
1. 基金在哪买?
了解了该花多少钱去买基金,大家可能会问了:我到哪去买基金呢?是不是只有支付宝微信这种渠道呢?
当然不是了,目前基金购买渠道主要有三种:基金公司、银行或证券公司和支付宝、天天基金之类的第三方平台。
这些渠道各有自己的优缺点,新手刚开始直接用支付宝买就好啦,操作比较简单,不过千万不要随便相信它首页推荐的基金哦~
像我用得较多的就是支付宝和天天基金,支付宝操作起来很方便,但天天基金的信息多一些,而且还有投资组合。
2. 基金都有哪些类型
虽然我们知道了基金在哪买,但基金的类型有很多,也不是可以随便买的。
·货币型基金
主要投资方向是现金、银行存款或一些短期保本债券等等,我们常说的余额宝就是一种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属于准储蓄产品,门槛低,不收手续费,申购、赎回速度快,适合对收益要求较低,害怕风险,希望资产流动性高,需要用钱的时候可以短期内很快变现的人。
像我们上面说的“3~6个月”的生活费,就可以用来买货币基金,收益率2%左右,赚点零花钱。
·债券型基金
80%以上的资产用于债券投资的基金。大部分债券型基金都会标明投资债券的品种,不同的债券所代表的收益、风险也是不同的,常见的包括信用债、可转债等等。
债券基金收益稳定,风险较低,适合对资金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希望收益比较稳定的投资者,或者是正在考虑为子女准备教育资金,或为将来退休生活准备资金的人士。
1~2年内要用到的钱,就可以买债券基金,收益3%~5%。
·股票型基金
以股票投资为主,至少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股票,也可以理解成你把钱交给基金经理,他帮你来分散购买股票。
股票基金收益在基金种类里相对较高,风险比自己直接炒股小一些,但高于其他类型的基金,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对收益有很高期待,想参与股票市场,但没有股票投资经验、或希望采用更安全投资方式的人。
·混合型基金
同时参与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等的投资,通过组合投资在提高收益的同时分散风险。
混合基金的风险低于股票基金,预期收益高于债券基金,适合不想担股票型高风险,但又不止于债券收益的较为保守的投资者。
亏损与否并不是基金加仓的理由。同样,赚钱与否也不是基金清仓的借口。
那么,什么才是基金买入与卖出的依据呢?
不同基金的买入卖出参考标准并不一样。
按照投资对象划分,基金可以分为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以及股票基金。
对货币基金这种有“准储蓄”之称的基金来说,各产品之间的风险、收益都大同小异。
比如阿里余额宝、腾讯零钱通都是货币基金,这两者每天的万份收益都差不多。
无非是今天我比你多几分,明天你又比我多几分。长期来看,差不到哪里去。
所以,货币基金的买入卖出看的是“ 流动性 ”。谁的赎回额度高,到账速度快,就买那个。
另外,货币基金只适合放零花钱或生活费等这些近期要用到的钱。
如果有大额闲置资金,还是另寻其它投资理财方式为妙。
对债券基金来说,因为其基础资产是债券,所以买入卖出的关键标准是“ 利率 ”。
当利率上涨时,债券基金的潜在收益就会变高;利率下跌时,其潜在收益就会变低。
并且,债券基金潜在收益的变高或变低是通过调整自身价格完成的。
当收益变高时,其价格下跌;收益变低时,价格上涨。
这是因为其基础资产是债券。
在债券发行后,其利率就会以协议的形式固定下来,所以要想收益率上涨或下跌,只能够通过调整价格完成。
这也是“利率与债券价格负相关”的原因。
最近,债券基金大跌,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上涨,从2.65%升高到2.85%,整整上涨了20个基点。
没错,在债券基金买入卖出时,我们的参考标准就是“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
当该收益率大于3.5%时,就可以入手债券基金;小于3%时,就可以出手了。
另外,债券基金有很多细分种类,比如短债基金、长期纯债基金、可转债基金等等。
在这些种类中,建议大家只买 长期纯债基金 。
因为它够纯粹,所以比较稳定,能够给我们带来稳稳的幸福。
对于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最重要的买入卖出标准是“ 同类基金收益率排名 ”。
除了特殊型股票基金(指数基金)外,这两款基金均属于主动型基金,所以赚钱与否看得是基金经理的水平。
如果基金经理水平够高,那自然能赚钱;水平不行,亏钱就很理所当然了。
可我们在网上只能查到基金经理的履历,比如是不是博士、是不是985名校毕业、从业年限等信息。
“高手在民间”,这些信息无法帮助我们一锤定音基金经理的水平,它们只能够作为辅助标准。
那什么才能够一锤定音呢?就是上面所说的“收益率排名”。
我们可以通过基金经理所管理基金的“ 长期 ”收益率情况,来衡量他的水平。
假如其手下的基金收益率不仅能在“ 近一年 ”里名列前茅,还能在“ 近三年 ”排名靠前,更能在“ 近五年 ”霸榜,那这个基金经理的水平就很高了。
一般来说,三者排名均在前100的基金,就值得入手。如果筛选不出来,可以适当放宽标准。
买入要在排名内,排名外时要卖出。
需要注意的是,收益率看得是排名,并非是收益率。
有的可能嫌弃收益率为负或收益率只有几个点,所以“恨屋及乌”,连带着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千万不能这样。
如此,就可能错过那些极度擅长收益“长跑”的基金经理,错过慢慢变富的大机遇。
还有一款特殊型的股票基金,叫做指数基金。
最适合指数基金的投资方式是定投。
“通过长期定投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往往能够战胜大多数专业投资者。”巴菲特如是说。
股神背书,尤其靠谱。
指数基金的买入卖出标准是“ 估值 ”,参考的是市盈率和股息率。
当股息率大于5%时,就可以开启定投;小于3%时,就可以分批清仓;在3%到5%时,耐心持有。
当市盈率小于10倍时,开启定投;大于15倍时,分批清仓;在10到15倍之间时,耐心持有。
切记,上述标准只是通用标准,并不是所有指数基金都适用,比如中概互联指数基金就不能应用上述标准,需要进行调整。
在调整时,可以参考各指数基金市盈率和股息率的“ 中位值 ”。
当目前价位估值在“中位值”的70%以下时,就可开启定投;130%以上时,就可以分批卖出。
如果想更加保险一点儿,可以将标准调整为60%定投、120%卖出。
买入卖出,赚亏不重要。
货币基金,得看流动性;债券基金,国债收益率;
混合股票,收益率排名;指数基金,唯估值是从。
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评论,并分享给你的朋友。
更多投资理念与技巧请关注号主“筑梦投资”。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开始学习理财知识,购买理财产品。大多数人都有买卖基金的经历,且很难逃出“一赢二平七亏”的宿命。笔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总结出来了三个买卖基金的条件。
条件一:选择适合自己的赛道。很多人买基金会陷入三个误区:(1)买很少的基金;(2)买很多的基金;(3)随便买几只基金。买基金从数量来说,7只到10只比较合适。买的太少不利于分散风险,买的太多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所有的基金都是有涨跌周期的,基金数量太多没法进行有效的周期买卖。大家买基金尽量选择优质的基金。优质基金有几个大家共识的特点:(1)成立满五年;(2)有优秀的基金经理;(3)有知名的基金公司做背书;(4)近五年的业绩在同类基金中处于中上等。大家可以参考支付宝(或者其他软件)评选出来的五星基金或者金选基金。
条件二:找到一个参照物。我们在学习物理学中的运动知识的时候,物理老师都会让我们先找到一个参照物。如果我们以汽车为参照物,就会感觉是马路上的楼房在移动。如果我们以马路上的楼房为参照物,就会得出汽车在移动。不同的参照物,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在买卖基金的时候,一定要判断市场是“熊市”,还是“牛市”。理想的买卖条件是“熊市”买入,“牛市”卖出。判断“牛市”或者“熊市”需要有一个参照物。笔者习惯把同期沪深300指数(从元旦算起)的涨跌作为参照物。如果年内同期沪深300指数跌到了负10%以上,就是年内的“小熊市”,是比较好的买入点。如果年内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到了正10%以上,就是年内的“小牛市”,是比较好的买出点。
条件三:确定一个盈利区间。盈利区间指的是在我们盈利了多少钱之后,就需要卖出自己的基金。笔者把自己的盈利区间设置为20%左右,周期为1—3年。笔者会选择在年内沪深300指数跌倒负10%以下,逐步建仓买入自己看好的基金,在年内沪深300指数涨到正10%以上,逐步卖出自己持有的基金。笔者会选择在1—3年的周期里,去获得20%左右的盈利。不贪多、不冒进、稳扎稳打地实现自己财富的保值增值。
以上就是多少钱可以买基金?各类基金的买入卖出标准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更多请关注壹榜财经其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