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炒股大赛冠军都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各类比赛炒股冠军总是超短线操作手?

股票市场,尔虞我诈。资金逐利,刀光剑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股票市场是真正的零和游戏,所有的投资逻辑其实都是请君入瓮。价值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投资成功之路,也不是行之有效......

历届炒股大赛冠军都叫什么名字

接下来具体说说为什么各类比赛炒股冠军总是超短线操作手

为什么各类比赛炒股冠军总是超短线操作手?

在股市里,人人都希望能实现快速稳定盈利。成千上万的股民每天都在寻找一年赚数倍的方法,可是鲜有其人能真正找到。与其在黑暗中探索,不如向市场的成功人士取经。因此我们不妨来看看“冠军”到底是怎么操作的?在他们身上能不能找到帮股民实现目标的方法。下面有六位冠军的成功案例,我们先来细细品读。 一、“中原股神”李旭东。

李旭东1999年入市,2000年辞职成为职业股民,2003年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先后做过客户经理、操盘手、投资顾问等工作。他多次在模拟比赛和实战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2006-2007年,他在“大河报实战账户”比赛中创造了15个月100倍收益的神话,被称为“中原股神”。“在我手中,一只股票很少能拿3天,权证几乎不过夜,但交易的成功率在90%左右。”李旭东总结自己的操作特点时说,“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累土,较高的成功率是最终盈利的基础,采用蚂蚁战法积小胜为大胜,将无数只小黑马组成大黑马。”

二、十三冠王“翻倍黑马”。

2008年11月他在东方财富网举办的“股往金来英雄汇”模拟炒股大赛中分别以115%的成绩取得预赛冠军和38.55%成绩取得决赛冠军,摘得雪佛兰新景程和别克林荫大道两辆豪华轿车的金钥匙,这也是他第13次“炒股”比赛的冠军。“翻倍黑马”17岁开始炒股,亏损12年后终成为短线高手,一年间赚回了30倍。“翻倍黑马”的操作风格是“快、狠、准”,每一次交易只赚取三五个百分点,每只股票持有时间一般都是1天,最长的不超过5天。虽然他的风格是超短线,但他最崇拜的是价值投资倡导者巴菲特。他认为巴菲特的理念加上索罗斯的风格是最完美的操作。

三、2011年双冠王“乐者为王”。

“乐者为王”是2011年新浪财经首届交易策略大赛第二赛季冠军和2011年腾讯A股大赛靠前赛季冠军。他在新浪大赛中以10万本金10周净赚23万领先第二名一倍多的绝对优势轻松摘取冠军。“乐者为王”程序员出身,08年1月4日入市,3年时间连续亏损8万元,后来痛定思痛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终于在2011年爆发,取得两项全国大赛的冠军,名震天下。“乐者为王”的大部分操作都是超短线T+1操作。他这样形容自己的操作风格“研究涨停行为比较多,利用短炒情绪来做股票,低点买入,逢高卖出。”

四、2012腾讯A股大赛冠军“股色股香”。

“股色股香”在比赛中其收益在第四天就达到10%,第八天达到20%,最终凭借18.02%的绝对收益从50万选手脱颖而出获得总冠军,相对市场的超额收益更是高达24%。“股色股香”是“80后”,07年入市,刚入市时做价值投资,发现不合适自己,后来改做短线。他的投资风格是选择热点股强势股,被市场关注度大的股票,周期一般在1到5天。

五、腾讯2012中国投资顾问大赛冠军唐小晖。

唐小晖是从93家券商,27家证券咨询机构的近4000名从业人员中脱颖而出,以超越第二名近一倍的好成绩夺冠。唐小晖曾在2009年通过超短线操盘手法取得过12个月收益超过10倍的实战经验,他介绍自己的选股思路和技巧,主要是融合了巴菲特,徐翔,理财专家刘彦斌的成功经验,每次短线出击以“一定不让本金亏损”为目标,通过对市场赢利点趋势分析选择个股,通过个股技术面趋势选择买卖点,日复一日不断重复自己成功的交易案例,改正和总结失败的案例,不断完善超短线趋势交易手法,力争能做到在牛市和熊市中都能持续稳键赢利。

六、第五届中国股市民间高手大赛冠军苏佩雄。

苏佩雄是“80后”,他在2007年“牛市”时入市,08年大跌时被套牢,到2010年初亏损达到六成。2010年苏佩雄清掉自己套牢的股票后,开始研究超短线。从2010年至2013年3年多的“熊市”时间里,他前后投入了4万元本金,通过短线滚动操作飙升至400多万元,翻了整整100倍。在2个月的决赛中,苏佩雄买卖股票超过300次,成绩是盈利57.76%,很多股票都是T+1操作,这一点跟双冠王“乐者为王”很相似,即当天买入的票,第二天就卖出,卖出之后再换股买入,平均持股时间为一两天。

我们来看这六位冠军,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使用了超短线这种风格。李旭东说“在我手中,一只股票很少能拿3天,权证几乎不过夜,但交易的成功率在90%左右”。“翻倍黑马”是“每一次交易只赚取三五个百分点,每只股票持有时间一般都是1天,最长的不超过5天”。“乐者为王”是“研究涨停行为比较多,利用短炒情绪来做股票,低点买入,逢高卖出。”“80后”的“股色股香”的投资风格是选择热点股强势股,被市场关注度大的股票,周期一般在1到5天。投资顾问大赛冠军唐小晖说自己融合了巴菲特、徐翔、刘彦斌的成功经验,每次短线出击以“一定不让本金亏损”为目标。同为“80后”的苏佩雄大部分的交易是T+1操作,平均持股时间为一两天。

为什么这些冠军都是超短线操作手?为什么超短线操作手能轻松超越中长线成为冠军?其实我们从这六位冠军的操作中就能窥探一二。在短时间内要想赚取远超市场的利润,只有超短线能做到。从六位冠军的操作来看,四大原因让他们轻松摘取冠军宝座。

超短线下的资金周转率。以10万本金为例,20个交易日的一次中线交易,相同交易日内,可以较多实现19次T+1完整买卖交易,资金能周转19次。所以与中长线相比,超短线能大大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率,相应的能把握的机会更多。

超短线下的资金复利效应。能让资金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壮大的关键是资金的复利效应。我们不妨假设这些高手一天只能赚一个点,一年250个交易日复利就是12倍。现在读者大概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原股神”李旭东在15个月的时间内能获取100倍的收益了。

超短线下的胜率和盈亏特性。分析六位冠军的操作会发现他们的所有买卖有两个特点:1、盈利次数要远大于亏损次数,胜率都在70%以上,李旭东成功率甚至在90%左右;2、每次盈利获取的收益少则一两个点,多则有超过10个点的,而每次失败的交易亏损一般都在3个点以内,亏损一两个点是比较常见的。这两个特点是每一个成功的短线作手的交易所必备的。也就是说只有“高胜率,大赚小亏”才能保证快速连续稳定的获利。

超短线下的纪律观。六位冠军为何总能做到及时止盈止损,从而不让盈利得而复失,不让亏损继续扩大。因为他们都具有一个成功的超短线股票作手所必不可少的能力——纪律。没有纪律,就会被人性的贪婪、恐慌、后悔和计较所绑架,造成犹豫不决,也就无法保障胜率,更不会创造出神奇的复利效应。纪律表现的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止损,而看一个短线客是不是高手不是看他盈利有多厉害而要去看他止损的境界到底有多高。

中国股票实盘交易大赛冠军启示录

股票市场,尔虞我诈。资金逐利,刀光剑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

股票市场是真正的零和游戏,所有的投资逻辑其实都是请君入瓮。

价值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投资成功之路,也不是行之有效的最佳方案。条条大路通罗马,那些短中线交易神来之笔,和股票实盘交易大赛冠军的精彩瞬间,构建起通往小资金快速做大的桥梁。以示后来人顺畅通过前往成功之门。

这些偏执的观点,却真真切切地存在于股票交易市场之中。神奇的大自然鬼斧神工。大多数投资者的财富魔术般的被转移,神不知鬼不觉。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广告挡不住无数的投资者的进入。

是因为只看到股市鲜亮的红色色彩的一面,涨幅榜上在赚钱效应好的时候都会有100支以上的涨停板股票,而且连板的数量让你目不接暇。如果在其中,龙头股在短时间让你的资金翻倍也不足为奇。这是真实存在的现象让无数人着迷,眨眼之间财富滚滚而来。

开了天目,拿着棒槌当了针。

进了这个市场里才发现自己周围布满了荆棘,所有的资金都是对手盘。你若想从强大的对手那边取胜,真是天方夜谭。夹缝中生存,是自己真实的写照。沙场博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做为弱势群体的中小投资者怎么可能赚到钱呢?

交易天才来自民间。2020年的第二届“最红操盘手”实盘炒股大赛的总冠军“达者达达”,为期6个月,总收益122.21%。独揽40万元现金奖。而且还是女中豪杰。

达者达达,女,80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先后在知名外资企业和中资银行工作。因名字里有一个达字,比赛取名“达者达达”。

初始资金量300万元,6个月变成660多万。在其操盘的风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多为中、短线相结合的操盘手法。擅长低吸、起涨点、抓龙头等。

2020年9月4日开盘即买入豫金刚石,四天斩获99%的收益的超牛实战。

历届炒股大赛冠军都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各类比赛炒股冠军总是超短线操作手?

从K线图发现,起始点在前点四天放量拉升天量后,第五天缩量回踩,第六天阴线缩量,第七、八、九、连续上涨,第九天超过前高,但“量”没有超越,第十天仍小幅上涨,才有了果断介入的操作。结果两个跳空高开不是一字板,最后是技术上卖出的理由。以上是我的朋友们的总结,理解的不知对否?没有人会窥探出她当时真实的内心世界,但非常精准。后来的事情发生了下跌,虽然10月份又创造了新高,从此以后没有了任何机会,直到如今的新名字“金刚退”。

比赛期间参与的“题材股”“顺周期股”有:银邦股份、聚杰微纤、新晨科技、万里马等亮眼的多支牛股。青岛银行、悦心健康,郑州煤电、晋控电力、古月龙山等高风向标的股票,并在仓位上合理配置,降低回撤的风险。使她成为最后的冠军得主。

高手在民间,她没有对手盘,真正的对手盘是她自己。所有的场内交易资金都是她的朋友,帮助她快速致富的帮手。

历史上举办过多次实盘交易大赛,涌现出的交易冠军,独门的交易手法,其心态的考究,变幻莫测的买入卖出,令人难以置信其中的奥妙。

陶永根,1997年首届中国股票交易比赛冠军 ,比赛中没有亏损的投资记录,基本上都是在K线上升期买入,而且全进全出,不是把鸡蛋分散放入多个篮子里的专家所建议。2010年重量组冠军:丁洪波,以413.28%的收益,让众多人膛目结舌。

我读了好多实战盘中的买卖交易的操作。有些确实不可思议。记得有一届比赛选手,重仓介入一支股,突然宣布停牌,可能因重组方案。一星期后复牌,连续八个涨停板,荣获月冠军。由于我沒有认真的记录和备忘,大概如此吧!

小资金快速做大是完全有可能的。中央一台以前有一档节目叫《挑战不可能》,多数认为不可能成功的却让奇人挑战成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江苏卫视每周播出的《最强大脑》这档节目,让我们知道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尤其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超强的计算能力印象深刻。

股票交易天才不是先天就有 ,知识的储备,背后默默的研究付出,不可缺一。知行贯通,找到成功规律并遵守执行。改错纠错不抱幻想。清除一切成功障碍。只做操盘手,不当分析师。

以上就是历届炒股大赛冠军都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各类比赛炒股冠军总是超短线操作手?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