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怎么投资股票
自从疫情爆发到现在,美联储已经累计超发了差不多20万亿美元。本来美元就在走弱,这么一搞购买力更加下降,结果今年全球范围内,除了铁矿石我们国家政策性对冲,造成价格不升反跌,其他大宗商......接下来具体说说5个原因促使中国更加谨慎地投资非洲
从本世纪头十年开始,中国开始在非洲大举投资,对非洲这个落后大陆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现在这股投资非洲的热潮有开始减退的迹象,同时历史投资面临很大的沉没成本。
不得不说,投资非洲确实是一个风险很大的生意。
中国投资非洲,一是因为中非有很好的外交关系,非洲各国一直在国际事务上给予了中国很大的支持。
二是因为非洲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快速增长,催生了对石油和地下矿产的巨大需求,而非洲就拥有这些资源,特别是因为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跨国公司在非洲大陆的持股比例较低,中国可以很容易地压过它们,获得非洲矿产和油田的股权。
这样一来,中国作为股东和债权人,再加上中非友好的外交关系,可以更好地确保关键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因此,中国成为非洲最活跃的非传统贷款人。数据显示,在2000年到2018年间,中国向49个非洲国家提供了1520亿美元的贷款。世界银行估计,截至2017年,中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贷款价值为640亿美元,占双边债务总额的60% 以上。
此外,中国还通过国有企业对非洲进行大量的直接投资。官方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8年,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从78亿美元上升至460亿美元。
从账面上看,中国的投资是物有所值的。根据中国官方提供的数据,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商品贸易从1070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2040亿美元。
但是,非洲投资的风险也开始逐步显露出来。
1、非洲各国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实在不敢恭维,且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
比如,中国投资肯尼亚的最大基础设施项目—— 440公里长的内罗毕-蒙巴萨铁路,将两地通行时间缩短了一半。这个工程中国很快就建好了,以至于被当地人埋怨建得太快了,因为行政跟不上,网上购票和当天投票系统都成问题。
2、非洲的政坛变化莫测,安全形势令人担忧。今年已经有4个国家的前总统下台并且进了监狱。南非还在暴乱,非洲大陆贫困人口太多以至于违法犯罪居高不下。此外还有疫情问题,非洲大陆的卫生条件本来就不好,时不时就会爆发各种传染病。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更是无法控制。
3、中国投资主要是为了 保持获得原材料的渠道,但是要开采、运输就需要投资大量的资金先做基础设施,成本并不低廉。如果中国选择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同样的原材料,很可能不会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
中国希望直接或半直接控制资源将提供更大的安全保障,但一旦中国扩大信贷或直接投资于矿山、油田或道路,它就要听凭接受国、非洲各国政府和*治精英的摆布。中国很难阻止其投资国有化或贷款违约。
此外运输是个问题,因为中国缺乏军事能力来保护其在非洲的矿山和铁路,或者在可持续的基础上护送其商船。
4、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主要是能源、矿产和交通基础设施,在其他方面的投资很少。这些其他方面仍然是欧美的主要投资领域,尤其是欧洲目前仍然是非洲的靠前大外部投资来源。 与在非洲有殖民历史的主要欧洲国家,特别是法国和英国相比,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仍处于早期阶段。
这些西方国家是不愿意投资基础设施的,费钱还不讨好。但是中国修建基础设施对他们扩大早非洲的生意可是大大有利。中国在非洲修建基础设施主要是为了投资能源矿产做准备,同时转移国内过剩产能。这两方面当然都有收获。但是修了交通基础设施,其他方面的投资和生意几近于无,反而利于欧美扩大市场。
5、中国在新世纪投资 非洲大陆的时机,恰逢最近一次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的高峰期,原材料价格飞涨。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后,中国需求减弱大宗商品价格是否还能一直维持高位实未可知。
目前中国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开始逐步调整对非洲的投资。比如最近就推迟了对 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天然气管道的18亿美元的投资。据路透称,中资银行觉得目前在尼日利亚的风险敞口太大,而尼日利亚表示,仍在与中国银行和中国信保就贷款进行谈判。但尼日利亚已开始寻找替代融资,并已开始接洽其他贷款机构。
2000年至2019年,中国向尼日利亚及其国有企业发放了19笔贷款,总价值67亿美元,其中交通运输行业贷款较多,其次是电力行业。
非洲金融科技表现强劲
在经济低迷时期,全球主要市场金融科技领域的风险投资活动已经放缓,但今年流入非洲金融科技的资金总额大概率突破去年的历史峰值。
文丨海投资本
图:FX News Group
2022年初以来,过高的估值和动荡的市场环境让投资者在支持金融科技公司时变得更加谨慎,包括美国、中国、欧洲在内的几个主要市场的交易活动都出现明显降温。与这些传统市场相反,非洲蓬勃发展的金融科技市场正在逆势上涨。
风投总额突破10亿美元
PitchBook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3日,非洲金融科技初创公司已经在151笔交易中筹集12.5亿美元。 而在2021年,非洲金融科技交易数量为190笔,交易价值达15.5亿美元,两项数据均创下历史记录。 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2022年非洲金融科技公司的融资速度已经超越去年,全年投资总额有望再创新高。
近10年非洲金融科技交易数量&价值,截至2022年10月3日,来源:Pitchbook
今年8月,麦肯锡在一份针对非洲金融科技市场的报告中预测,2025年非洲金融科技收入或将达到当前价值的八倍。 2020-2021年间,非洲科技初创公司数量增长两倍达5200家,其中一半是金融科技公司。在受全球经济波动影响较小的非洲,这些初创公司正在颠覆传统金融服务领域。
各类金融服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及占比,来源:Mckinsey
据麦肯锡分析,非洲金融服务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达到10%,到2025年将实现约2300亿美元的年收入(不包括非洲成熟市场南非的1500亿美元)。 金融科技参与者正在为非洲用户带来巨大价值。比传统银行相比,金融科技公司的服务方案资费约降低80%,存储利息约为前者的三倍,而汇款成本将降低六倍以上。
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资费的下降、疫情推动的数字化以及庞大的年轻人口数量都在帮助非洲金融科技迅速发展。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一半以上的非洲人口缺失金融服务,非洲约90%的交易仍在使用现金,金融科技初创公司拥有足够的扩张空间。
成熟市场波动,资本涌入非洲
今年美国、欧洲等主要地区金融科技公司估值经历回调,估值较低且潜力巨大的非洲公司比以往更能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目光。对一些规模较小的投资者而言,非洲公司的估值优势更为明显。
虽然投资步伐减缓,但得益于长年宽松的货币环境,全球风险投资者手中掌握的可投资金(Dry Powder)达历史新高,白话华尔街曾在往期研究《私募股权进入熊市》中提到, 全球私募股权市场积累的可投资金约5500亿美元,其中27%来自三年前筹集的基金,依然存在强烈的投资需求。
近两年内Tiger Global、软银、Target Global、红杉等全球投资者都在非洲的金融科技领域进行了投资。此外一些非传统投资者也正在进军非洲,去年10月,谷歌成立了一只专门用于投资非洲企业的基金,规模为5000万美元;Meta(Facebook)也在去年开展了非洲的投资业务。
海投全球新兴科技基金也投资了位于尼日利亚的财富管理平台RiseVest。该平台为尼日利亚中低收入者提供了低至10美元的美国股票、房地产、固定收益产品投资选择。
独角兽稳定资本信心
非洲金融科技领域不乏成功案例。去年3月,Tiger Global领投尼日利亚支付公司Flutterwave价值1.7 亿美元的C轮融资,帮助该公司成为独角兽。 今年2月,该公司在D轮中筹得2.5亿美元,估值达30亿美元,与去年相比翻了三倍。
独角兽数量的成倍增长增强投资者信心,Pitchbook数据显示,四年前非洲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仅有一家,来自尼日利亚的电商平台Jumia。 今年非洲独角兽数量增长至8家,其中6家来自金融科技领域。包括去年成为独角兽的Flutterwave、OPay、Wave以及今年的KuCoin。
几笔大额交易成为今年非洲金融科技融资的主要来源。 6月,数字支付平台MFS Africa得到Admaius Capital Partners价值1亿美元的股权和债务融资,使其C轮融资规模扩大到2亿美元;9月,加密货币交易所KuCoin以100 亿美元的估值在B轮融得Jump Crypto领投的1.5亿美元。
在CB Insights 10月发布的2022全球最具前景的金融科技250强名单中,有六家公司来自非洲。分别是JUMO(南非,融资总额 2.67亿美元)、KuCoin(塞舌尔,1.8亿美元)、MFS Africa(南非,2.81亿美元)、Opay(尼日利亚,5.7亿美元)、Paga(尼日利亚,3800万美元)、TeamApt(尼日利亚,5800万美元)。
参考资料
1.Pitchbook,Africa's fintech market defies VC downturn2.Pymnts,African FinTechs ‘Least Hit’ by Global Tech Funding Winter, but for How Long?
自从疫情爆发到现在,美联储已经累计超发了差不多20万亿美元。
本来美元就在走弱,这么一搞购买力更加下降,结果今年全球范围内,除了铁矿石我们国家政策性对冲,造成价格不升反跌,其他大宗商品的期货交易价格都已经翻倍,甚至年内看不到下降的趋势。
众所周知,老美自从1991年前后苏联解体,就在印美元这件事上越来越狂野了,甚至在2021年10月正式准备取消联邦政府债务的*高上限,他们准备彻底赖账了。
相反的,我国的金融管制是比较严格的,也就是说流出流入都有监管,我们这篇文章不聊流出的那部分,流入我国的美元,央行都会相应的增发美元等值的人民币。作为一个人中国人你可以很骄傲地跟别的国家的人炫耀,因为全世界敢这么玩的国家只有中国。
美国希望用超发的美元购买中国的工业品,中国却只能用这些美元外汇去国际市场上进口原材料,出口和进口两头都被美国收割一次, 因为期货的锚定货币是美元,不是人民币。
不过从2017年开始,中国和俄罗斯的资源和能源贸易协议中就已经用人民币直接交易了,2021年4月,我国和伊朗也签署了类似的协议。
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我国每年需要的工业原材料实在是过于庞大。
所以说, 破局的关键在非洲。
一.带血的期货交易
实物经济,指的是诸如德国,日本这样的先发工业国通过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占比来拉动国内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
而现在的发达国家早过了这个阶段了,靠前第二产业占GDP百分比不高,金融资本获利,才是*高级的赚钱模式。
美国2020年的GDP占比里,77%是第三产业,低通胀低利率高经济增长,给予了美股和美债非常合适的炒作空间。全世界的有钱人太多了,大型国际财团利用钱生钱的游戏,让金融的产业化的程度已经到了吓人的程度。
著名的国际炒家“索罗斯”,甚至于对主权国家的货币都有做空的胆量和底气,泰国被他整得整个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国家财富缩水60%以上,受到波及的韩国甚至至今都没有摆脱国际货币组织IMF的控制,整个国家财富的90%仍然被大财阀控制。
而做空一个主权国家的信用货币,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国际期货市场上用这个国家的货币兑换美元去大量买入巨量的高价大宗商品。索罗斯当年就是用手上的泰铢疯狂买入黄金等贵金属期货。然后一边利用手上的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储备货币,去兑换国家炒家手上的泰铢,继续购买这些溢价已经被炒起来的期货。
这样不仅如同一个抽水泵一样,把所有市场上的泰铢都变为了期货交易板上的数字,而且将会快速推高泰铢的货币价值,更会造成一种虚假货币繁荣的假象,让整个世界的财团都进来炒泰铢,炒那些已经位于高位的贵金属期货。
这对于泰国整个外汇储备不足200亿美元的东南亚国家来说,因为汇率影响泰国央行不能通过超发泰铢来稳定汇率,真这样做了,就会像津巴布韦一样跌入通货膨胀,所以当年的泰国央行相当于只能通过抛售自己手上的美元来兑换市场上的泰铢,否则整个国家信用货币体系就会崩溃。
然后,索罗斯在高位做空原本已经拉高的贵金属期货,合理释放自己的泰铢,引起其他国际财团抛售贵金属期货,然后原本稀缺的高币值泰铢瞬间充斥了市场,造成泰铢汇率暴跌。
原本泰国依靠低汇率维持的离岸交易,来料加工等出口创汇来维持的经济,由于异常升高的泰铢,瞬间崩盘,整个国家的人疯狂挤兑银行,兑换美元等货币来保值。
期货交易,成了国际金融巨头们搞垮一个国家的工具,一个不得不用的工具。
再说一个离我们很近的例子,记得2020年的原油宝吗,-37美元/桶的期货交易所结算价格,让多少人被清仓离场,甚至走上天台。
没错,期货交易市场上,就是会出现股票市场上都不会出现的负指数。
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这样的资源型国家,为什么敢于和中国互怼,主要就是他们在国际期货交易所,处于一个卖方市场,铁矿石,煤矿,棉花,羊毛和肉类等大宗原料期货交易指数,很多都是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这样的主要产地在控制。
同样的,俄罗斯,伊朗,沙特这样的能源型国家也是牢牢把持着天然气,石油等国际期货交易指数,他们一宣布减产,原油价格就会飙升。
很不幸的是,中国要获取这些原材料,就要被美国人的美元收割两次,同时再被这些资源卖家给赚一次钱,来来回回就赚一个制造业附加值的血汗钱。
中国自从改*开放以来利用巨量的人口红利发展制造业,成为世界工厂,发展经济,但是为什么我们的人均GDP才刚刚过10000美元,而欧美二流国家轻轻松松三四万美元的人均GDP,主要就是我们的制造业附加值低,手里又没有足够的资源。
二.国家储备局的博弈
在世界范围内,敢于兴风作浪而且经验丰富的国际财团多如牛毛多得是。
像中国这样搞实体经济,发展工业太保守了,增值太慢。美国现在彻底摆烂,美元不要钱一样滥发,既然流动性泛滥钱来得容易了,我们也要想办法对付他。
中国在2001年成立国家储备局,因为2007-2008年的粮食战我们就是依靠中储粮储备的粮食战胜了ABCD国际四大粮商。
这几年,真正有**性变化和**性影响的,是商品期货领域。
中国自从改*开放以来的40年,积累了巨量的外汇储备,尤其是2008年为了保住美国金融海啸中的美国,国内搞了四万亿救市,美债买了3万亿。
国储局目前主要的作用就是扮演一个捡漏的角色,就是说,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对国际期货价格低的区间,我们会针对性地购买一批,拉到国内存起来,现在可能不用,过几年这个价格上去了,我们就不买了,用储备的。
为啥今年的铁矿石跳不起来了,就是因为我们国家整合了国内的钢厂,进行限产减产,联合国储局,利用之前疫情铁矿石需求下降的2020年,购买得足够2021年上半年使用的铁矿石,造成今年的铁矿石期货价格暴跌,因为最大的买家中国不买了和第二大买家印度疫情严重,买不起。
中国毕竟体量巨大,短缺的资源还是缺口巨大,国家储备局去年投放的猪肉就是一个反例子,因为猪肉价格上了50元/斤,今年猪肉不到10元/斤,但这还不是国储局的功劳,主要是国际猪肉期货价格处于做空周期,去年赚中国人钱的肉商由于扩产太猛,生猪到了2岁左右就不长肉了,必须出栏,所以国际财团做空猪肉价格你也要卖。
中国这几年只能说是稍作抵抗,因为我们的买单交易量太大了,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很容易暴露,不过还好现在国际期货价格统一了,你一买就是一半实物的量,半年到一年内都生产不出来新的实物原料,那么半年内其价格必定暴涨,我们的邻国印度就深受其害。
中国和印度一样,都是俩冤大头。
这我们必须老实承认,不能粉饰自吹,各种原材料让别人把价格拉上去了,中国方面资金做空没挡住还亏了不少,宣传上也不是对手。
现在中国有了国家储备局,基本上不玩金融花招了,回归到经济本原一看,其实也没特别严重。是亏了些原材料钱,但经济模式没被破坏。生产商买的是一样的东西,原材料涨价中国的综合生产要素还是较好,出口一搞,原材料亏的钱能补回来一些。我们的生产竞争对手更痛苦,规模小,综合素质不行,想要消化原材料高价的影响,不容易。
按照今年的统计,中国方面花多少钱进口原材料,就有四倍的资金在炒对应的期货商品。
三.破局的关键在非洲
2012至2016年期间,中国平均每年向非洲提供基础设施融资115亿美元,2015年达到*高值209亿美元。迄今为止中国参与了非洲逾200个基础设施项目。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已建成和在建项目将帮助非洲新增和升级诸多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总里程约3万公里,铁路总里程约2,000公里,港口吞吐量约8,500万吨/年。
上述的基建项目,中国提供了信贷,资金,人员等全*的投资,可以说就是从头到脚保姆式的建设援助。**就是在做一件让秃子长头发,再卖给他梳子的事
中国这样做,唯一的目的就是后续的资源使用和开采权,中国希望中资企业去非洲帮助当地国家开发资源,然后卖往国内,再从国内运来廉价的工业品卖给非洲人民。
这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非洲欠发达,没有钱也没有技术也没有市场,我们帮助非洲国家,贷款给他们建设,他们用资源抵债,中国获取资源,然后培养一部分当地工人和初级市场,再将国内的工业品产能通过一*一*释放到非洲。
中国在非洲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同时,也在加强制造业、服务业的投资。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民营企业占据了中国对非投资企业数量和金额的70%以上,已经成为对非投资合作的主力军。在非洲打拼的中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协调配合,可以让基础设施充分发挥社会经济效益,满足非洲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需求。
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以外,中国在非洲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也有一定的投入。
但是中资企业的不容易体现在更多方面,在海外投资项目上,不仅和西方投资人面临着一样的商务风险、法律风险、运营风险,还要面对更多的诸如“新殖民主义”、“对非资源掠夺”之类的不实报道和国际舆论压力。
结论
中国想要在本国的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模式下,继续获取全球的领先地位,就不得不面对资源和能源的问题。
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产业升级相适应,中国在非洲国家加大投资力度,提升基础设施的水平。
不仅可以促进非洲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就地**,通过工业园区为非洲带来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培养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有利于非洲的自主和长远发展。
以上就是在非洲怎么投资股票?5个原因促使中国更加谨慎地投资非洲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