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板块为什么会轮动
自始至终,市场永远是在不断的板块轮动中运行的,从过去十年去看,资金先是涌入高杠杆的大金融、大地产,把几乎所有的银行股市净率,从折扣价拉至一倍以上,又恢复了大基建和国企的合理估值,中......接下来具体说说经济增长和股市板块轮动涨跌的内在逻辑
板块除了走主升浪外,大多数时候都是轮动上涨,板块轮动存在以下规律:
1、板块的轮动都会按照最新的行业景气度变化和国家新出台的产业政策以及主力对未来市场变化和政策的预测进行,不会出现排队轮动的现象。
2、板块轮动的传导现象,即一个板块走主升行情时会带动相关上下游板块及相同类型板块的上涨。比如光伏板块的持续性大涨会带动风电储能等板块的上涨
。3、当各板块轮番活跃过后,会有一次再度轮回的过程,但是此时的持续力度和时间都会减弱,轮动的速度也会加快。在板块轮动的后期,轮动将加大投资者的操作难度,影响资金的参与热情,对大盘的反弹形成负面效应。
4、行情启动初期,确定热点板块有一种简单方法,就是热点板块先于大盘见底,大盘还在大跌时板块已经逆势启动,随后大盘见底上涨,这样的板块容易受到资金追捧走出来,另外,一个板块有个股竞价超级大单封死一字开盘也会带动板块上涨成为热点板块。
5、当行情处于涨升阶段,市场的热点会比较集中,增量资金也大多聚集在几个活跃板块中,从而带动市场人气的不断发酵吸引更多资金进场从而推动行情向纵深发展。
6、行情涨升阶段捕捉龙头板块,可以通过盘面和成交量捕捉热点板块。一般来说在大盘涨幅榜前列,出现某一板块有三只以上股票或者当天三只以上股票底部放量上攻的最有可能成为热点板块。
板块炒作三大规律
1、轮动炒作:主线板块调整,次主线板块表现,大盘股小盘股轮动上涨,具体有可分为强趋势轮动(大涨之后横盘二三天又继续大涨)和趋势回踩波段轮动(主升趋势股回踩10日或20日均线后继续波段上涨),強趋势轮动是快速轮动是板块行情后期,部分个股加速赶顶,通常发生在当下的热点板块中的強趋势股之间,趋势回踩轮动是慢慢轮动是板块行情初期阶段。
2、扩散炒作:主线板块涨升相关上下游板块跟风上涨,龙头个股持续上涨同板块会出现补涨个股。
经济增长和股市板块轮动涨跌的内在逻辑?
为什么股市板块会轮动涨跌?
为什么存在板块轮动?这是所有的投资人必须经常面对的一个现象。而且感到很烦恼的。
总想学巴菲特,做长期投资,但现实却是轮动,总觉得轮动是一种炒作,不符合科学规律,因为好的股票就应该永远涨吗?其实这也是不对的,总是有涨有跌,走三步退两步,只是进一步,好像这才是所有事情的基本发展规律。这里面有内在的逻辑
板块的轮动其实有其深刻的底层逻辑,因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每一个板块都是受益的,这里面的逻辑是什么?
一个国家总是有一些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它往往是一个经济的发动机。比如对美国来说,高科技就是它的发动机,是其优势产业,高科技发展了,就能够改善劳动效率,改善了劳动效率,就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
美国将这些高科技产品(包括高科技的军工装备)通过卖给中国和欧洲等国家就能够获得财富,而中国买了这些高科技的产品,也进一步改进了自己的劳动生产率,这样就有了更多财富,有了财富可能就买房子,买其他的消费品。所以你看在中国,在美国,科技产业发达的地方,比如说硅谷、北京、深圳,那么多高科技公司上市之后,员工和高管获得了很多股权财富以及工资收入,然后就买房子,这些地方的房价就会很高。
买了房子之后,就会带动一些建材、装饰等发展,包括安装家电,然后下游的人就又有了收入等等,这样就会不断循环。
所以,一个国家的经济景气,企业收益的提高,往往是整个上下游,乃至跨板块跨行业都会享受到这种益处,所以,经济的增长、企业业绩的改善往往表现为不同的行业板块是有轮动的。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产业会淘汰掉,因为有了更高级的需求或者产品。
另外,经济增长以及股市板块的轮动也“符合”社会人的进步节奏。
无论上市公司本身还是上市公司的投资人,比如说基金经理,他们在每年或者每半年都会有业绩要求,都会有动力去做一波业绩的,比如说半年度的汇报,年度的汇报,因为年终(年中)的业绩考核也是和大家的切身利益相关的。所以有动力,有压力,也有冲劲儿,去把业绩做上去,无论是实体的上市公司,还是搞证券投资的基金经理、投资人,都是如此。
其实股票的上涨和下跌,你会发现都有属于自己的季节,就像庄稼也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生长,但是他们是在不同的月份,就是说鲜花每一年都会有一个集中盛开的时期,但不同的鲜花有的会早一些,有的会晚一些,大多数是同涨同跌的。同涨同跌的过程中,是有轮动的,有次序的,有涨的高也有低一些的,甚至个别不涨的也有。这是很多事情的发展规律。比如说这个巴菲特买了富国银行,买了可口可乐,他们的股价的上涨往往都是在几年之内,翻个几倍之后,很长时间之内就停留在那儿,就横向震荡波动。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长、人的生长(不是内在成长)都是在短期内爆发,后面就是横向稳定,然后衰老,最终直至周期的结束。
而且再好的股票它的涨跌,它的幅度也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比如说短期内翻一倍,它就会调整调整,或者翻50%翻一倍就会调整调整,它总是在一个恰当的位置就会调整,为什么?涨多了就跌,涨多了为什么一定要跌。是因为有人赚钱了,有人赚钱了,他的要求不高,他就可能就会走,毕竟投资人的预期回报想法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他肯定是要有调整的。
另外,尽管股市前面有天大的好消息,它涨了就会跌一下,在中途它总会休息调整,而不会一步到位,这能理解吗?你从北京乘高铁到上海,中间是不是总会有停留?因为它需要在其他的车站上加油,接人,大家一同共同奔赴目的地。始发站的资金力量实力是不够的,他需要别人来帮助,所以需要中途停靠,把一些不愿意到达目的地的人甩下去,愿意到达目的地的人接上来。这样前进的速度更快(因为有新的资金进来了,新的车票收入)
自始至终,市场永远是在不断的板块轮动中运行的,从过去十年去看,资金先是涌入高杠杆的大金融、大地产,把几乎所有的银行股市净率,从折扣价拉至一倍以上,又恢复了大基建和国企的合理估值,中小概念股的增长预期也被拉满。
在此期间,以茅台伊利等为主的大消费被资金抽血,估值大降,2015年之后,大消费估值持续复苏,直至2020年,估值翻了两倍之多,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们,也是频创新高,大象在空中展翅,这一期间的大消费持股者,赚的盆满钵满,在此五年期间,大金融却躲在角落无人问津,在宏观预期走弱背景下,市净率不断被促销至五折活动价
。
疫情之后,资金在对大消费在完成最后一波冲锋后,开始鸣金收兵,在国际黄金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主力部队又将旗帜插向 资源股、海运、新能源 的山头,以煤炭、隆基、宁德、紫金、海控、比亚迪为据点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这一波板块轮动较为彻底,由于资金攻坚的热点板块较多,对大消费的资金抽离进一步加剧,以中免、海天、恒瑞等为代表的大消费持续新低,互联网巨头们也被击至谷底。
就在前不久,部分主力部队撤出资源股,突然对沉寂多年的以银行为主的大金融及大通讯、大基建、算力AI发起了迅猛的抢筹,硝烟四起,短期的吸金效应极其浓烈,令无数股民忍不住去换仓追股。
板块轮动永不停歇,市场脸色从未停止变化。
以上只是简单梳理了过去十年的一个板块代表的轮动情况,它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事实规律:
* 市场在板块的轮动中运行
* 任何一个板块都很难持续受到青睐
* 板块的轮动周期是以n年为计的,它不以投资者的耐心极限为转移
在长期存量资金增长缓慢或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市场资金就那么多,所以板块的轮动必然会导致资金的抽离和涌入,各板块之间的估值波动起伏就此产生,同时,又由于轮动资金的规律是容易买过头、涨过头,必然会导致被资金抽离的板块会跌过头。
这一点,相信咱们也都感受过,比如之前的大消费医药都涨到了100多倍市盈,大消费融入的资金越多,对其他板块的抽离就会越甚,期间大金融的市净率一度达到三五折,市场就像一台天平,有过度高估的板块,必然会有过度低估的板块,这也是历史亘古不变的规律。
考虑到我们投资者的能力圈是非常有限的,由此, 这也就注定了我们所持仓的板块,不可能一直受到青睐 ,这是注定之事,我们只需在市场轮动资金袭来之时,捂紧抱牢,留下属于我们的那份利润即可,怕就怕小散肚子里盛不下三两金子,资金浪潮扑来,俩点就把你撑跑了。
拿个人来说,主仓就是大消费,2020年之前的过去五年,也正是大消费的牛市时期,巨量资金涌进来,从十几二十倍市盈催化到100多倍,在此期间,受益较多的就是大消费的长持者,个人也很清楚自己当下的利润是如何积累起来的。
同时更清楚,资金不会一直垂睐于大消费,我们的“暴利时代”也终将会暂时冷却, 但这也是在孕育新力量的过程 ,因为板块轮动运行的,资金终将会在某一个时间,发现它的低估,并突然涌向过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低谷期,不断的收集更便宜的筹码,然后待着坑里,傻傻的等待即可。
怕就怕你来回被市场**,哪也呆不住,我知道一人,它的遭遇像极了无数散户的真实写照,它在2015年牛市末期买入银行,持有两年,无收益,之后看大消费涨势不错,买入伊利,买入后立马尝到甜头,赚了50%的收益,吊打两年持仓银行。
在其卖出大消费后,发现伊利又涨了一倍多,在此期间,通读长期主义投资哲学,本来就踏空的他,很快就“悟透”了长期投资
,于是决定买入后坚定持有五年以上,结果股价从顶部腰斩一半,前期的利润很快被反噬,他此时是万念俱灰、彷徨迷茫。
若他在2015年之后,一直持仓银行不动,那加上分红,也有50%以上的收益了,他大概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如今的结果,居然不如那个曾经让他持仓崩溃、煎熬、瞧不起的银行,朋友似乎也有所觉悟,前几天他发我这样一句话:一直待在低估坑里,长期大概率很难亏钱,我真是一个缺乏常识的傻瓜。
我知道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说出这番话,前段时间银行的启动,再次触痛了他的心弦,但这次他似乎像惊弓之鸟一样,已经不敢再去换仓了,我知道,他又进步了。
试问,我们真的有能力去追逐每一个板块吗?那是痴人说梦,根本不现实,你我的学习精力都是有限的,值此一生,能够搞明白某一个行业, 已然耗尽了大半生的精力和思考 ,又岂敢随意言谈新的行业呢?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能发现并看懂某个行业企业的低估,本身就是一种长久的幸运,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有条件、有智慧去读懂的,对这种幸运较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要好好待在里面别轻易出来。
之前在大消费估值正盛之时,有一些老股友也谈到过一个基本的观点,那就是他们想从大消费撤出一部分,投进其他低估的行业,高估换低估,这个逻辑是没有问题的, 但在现实层面很难去操作 ,因为我们懂的行业是有数的,那些看似低估的行业,我们短时间是很难研究透的。
最后发现,这些老股友中,有的把仓位调进了银行,有些买进了低市盈的大基建,有的买进中概股,无疑,从结果去看,他们的调仓是成功的,但试问,人们真的可以在短期就能搞懂某个行业吗?只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从银行财报去看,的确一直向好,市场对市净给的也很低,似乎给到了最坏的预期,但平心而论,我还是不太懂银行的坏账率在未来会怎样演化。
无论怎样,在经历长期的“账面低估”后,撇开投资性资金不谈,投机性资金肯定也是要进来的,仅凭后者就足以能够将股价推高,这一点也并不稀奇。
从历史经验去看, 在没有任何证伪的前提下,任何账面低估的行业,在三五年的周期后,通常都会有一波巨量资金的强力推动 ,难点在于我们投资者的格局和耐心匹配不上板块的轮动周期。
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我总会告诉自己一句话:市场的板块轮动自有它一定周期之规,不以大格局和足够耐心者得之。
何意呢,就是板块的轮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不认识你是谁,更不知道你在哪个位置买入,它不会因为你今天很着急、明天很难过、后天很抑郁,就改变它的运行规律, 我们的耐心只有匹配它的轮动周期,才能够利用它的运转规律。
就拿银行来说,人家本来就是三五年一个大轮动周期,而我们进去一星期,就急得嗷嗷叫,在里面待了一个月,骂了三十天娘,我们以为待了“半个世纪”,也该涨了吧,不好意思,你且等着呢,回头就跟你跌二十个点,此时你不崩溃才怪,等你绝望清仓之际,资金突然暴力拉升,你一追进,人家又继续盘整……你以为是市场故意整你,其实人家压根不认识你,在本质上,无非是你的小耐心跟市场的大轮动周期无法匹配的结果,你激烈的心理活动,更像是**患者杜撰意淫的一出出电影。
所以了解市场的板块轮动周期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我们需要给自己下达多长的耐心命令
, 市场需要我们有多少耐心,我们就应拥有多少耐心, 这是一个成熟投资者的标志。
拿港股来说,由于流动性较差,一个大的上涨和下跌周期至少都为五年,一个小的下行周期至少也有一年,港股的波动是非常生猛的,它是涨时一直涨,涨到你目瞪口呆,跌时一直跌,跌到你怀疑人生,涨跌幅极大,这也是很多人受不了港股的主要原因,但,这就是它的运行规律,天道不可改,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格局和耐心,匹配它的轮动规律,我经常对自己讲的一句话就是: 甭管它怎么蹦跶,先拿它五年再说 ,不是先涨一倍,就是先跌一半,有大波动就有大机会。
问题来了,为何板块总在一直轮动呢, 其本质是市场喜好和观点不断变化的体现 。人们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的,就像很多人,今天又看着哪个帅了,明个又迷上哪个明星了,后天哪个nba球星又拉胯了,谁谁年入百万又把你**了,等等,你瞧,人们的观点和喜好总在发生着变化,在股市中也同样如此, 股市是人性映射在生活中的另外一面镜子。
股市的观点喜好受什么所影响呢?个人总结有以下几点:
1.令人改观的业绩
某个人在某一年工资翻十倍,年入百万,你会羡慕他的职业,会突然觉得他变得很有能力,更帅气,气质也大不一样,反之,当其落魄街头之时,你又会觉得他的行业风险很大, 让我们改观的是他的处境。
以上 我们脸色变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估值变化的过程 ,企业同理,前几年猪周期峰值之时,每个人都对养猪业大为改观,人们突然间意识到养猪原来是这么厉害的行业,也可以这么暴利,周期峰值居然可以持续那么久,一峰改三观,于是资金蜂蛹而入。
之后呢,猪肉期进入低谷,人们看到了持续低迷的低猪价,不禁感叹该行业的不稳定和高风险,资金极速撤离,平心而论,行业变了吗,并没有,变的只是人们的脸色。根据经验,不出意外, 下一波周期峰值到来之际,也正是人们一改三观之时。
2.新兴事物引发的过度乐观的遐想
典型的像直播带货,人们突然惊奇的发现,原来头部直播带货可以如此的暴利,面对这种从未有过的新型模式,人们陷入了无限乐观的遐想中。
由于人们没有见过这种“新兴物种”,所以就缺乏靠谱的衡量标准去预判未来,由此,市场就很难形成一个一致的预期,对未来的遐想空间就打开了,50倍也是它,100倍也是它。
就像最初的互联网公司,当它们发布高增长的财报后,人们惊讶于小小的公司居然可以爆发出如此之大的能量,一改往日之三观,ICO直接转 KTV
, 这种光环效应很容易矫枉过正 ,由过度悲观转为过度乐观。
3.对行业焦虑持续观察后的纠偏
之前一朋友在其女儿出嫁之时,特别焦虑,他一直担心女婿有家庭暴力倾向,但过了五年后,他告诉我女婿其实还不错,愧疚于之前的想法,在过年期间,还开心的送上了几万的家庭补贴红包,我们会发现,在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事情。
股市也是一样, 或许某些行业注定不会出现某个危机,但这并不妨碍市场先生的怀疑 ,市场总会去对某个行业产生某些难以证伪的焦虑,就像我们总会焦虑生活中那些从未发生过的事一样,古人所说的杞人忧天,就在端坐在我们的心头两边。
比如在宏观经济放缓之时,市场总是会加重对银行坏账的担忧,在某个企业发生食品危机后,市场总是会加重对所有关联行业的食品安全焦虑,在中药出现负面舆论后,市场也总是会担忧这种负面舆论对行业的影响……
总之, 市场的焦虑担忧从未停止过 ,虽然这些担忧点可能最终并没有发生,但这并不妨碍市场的担忧存在,人们会无故的焦虑担忧,必须承认,人在本质上就是这样一种物种,但同时, 人类又会反思和纠错 ,就像以上的案例,当人们看到他们的担忧在长期都没有出现时,人们就会纠偏,或许突然在某个瞬间意识到这点,然后告诉自己: 可能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或许自己是真的多虑了。
这一点既是理论上的逻辑,也有历史案例作为支撑,就像1998年山西朔州假酒事件对山西汾酒的打击,酒鬼酒塑化剂事件对整个白酒行业产生的食品安全危机,双汇瘦肉精、三聚氰胺奶粉事件、雷曼投行倒闭事件等,在事件发生后,行业都遭受巨大的影响,人们担心这些事会不会成为常态,但随意时间的推移,行业的持续安定, 给估值的提升缓缓注入了强心剂 ,之前的怀疑焦虑对估值的承压,也开始逐渐得到恢复。
这也是高应收的大基建、高杠杆的大金融,几年一个大的轮动周期的重要因素之一,市场的焦虑担忧总是会在持续的观察及相安无事之后,在偶然的某个时段,会突然弱化甚至消除部分的疑虑担忧。
4.市场对行业预期的观点变化
市场预期的观点变化,是影响板块轮动的最直接因素,但它只是观点变化,不代表市场观点就是正确的。
比如在人口出生率下滑期间,市场通常会给到更悲观的预期,反之,在出生率翘头之后,市场预期也通常会扭转,个人观察到, 现实的趋势是转变观点的最佳**器,这正是人脑所存在的最大bug ,正因我坚信这一点,所以才会等得起、熬得住,因为一旦现实的趋势发生变化,人们会后知后觉突然改变他们“坚定”已久的预期,不要被市场情绪所吓倒,因为它迟早要变过来。
就拿飞鹤来说,市场担心出生率持续下降,焦虑竞争优势、怀疑财务造假,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老人来给出最有力的证明,我相信出生率在未来一定是一个波动震荡趋势,不会一直压制在疫情影响的阴影下,只要基本盘不变,市场先生终归会认识到这一切的,当然,即便一个行业被多数人公认为低估,板块轮动也是需要时间周期的。
这也是任何一个坚守能力圈行事的投资者,都难以逃脱的宿命,无论我们持仓的是何种行业, 总会涨三年、跌三年、又盘三年 ,除非我们精通每一个行业,可以在板块轮动期,提前精准潜伏,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投资中付出学习越多的人,就越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这种轮转,由此复利之轮必然会转动的更快。
老巴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其终生都在不断的阅读学习、迭代认知,从最初的只会买烟蒂股,到如今的石油、航空、黄金资源、银行金融、饮料、游戏、电脑手机、影视传媒,能力圈如此之广,这让他在市场任何时期,都拥有了更多优中选优的机会,越到后期,复利之轮转动的越快。
而那些能力圈较窄的投资者,固然可以通过坚守某一行业,来获得长期的收益,但也必须要认识到它的局限性, 呆坐是一种坚守的智慧,但也是一种认知局限的无奈。
这也是为何个人一直以来都没有停止阅读学习及探索的重要原因,正因经历过,所以才更理解行业研究的不易,它绝非读几本书、看几份年报的问题。
回归现实,我看到的是更多既无知、又浮躁、又充满偏见和阴谋论的小散,浮躁使得他们无心长持,频繁换股,无知使得他们进入一个又一个的深坑。
前期有个朋友看到搜特转债跌破了80,问我的看法,在我看来这是一道难度并不高的低分题,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可以买入的理由,在雪球也谈过,最近得知,他已买入半仓,已深套近80%,问我破产重整的希望……
必须要说,长期去看, 若能只亏20%,起码证明了你具备了绕开亏损80%陷阱的能力 ,这已然不易,对于大部分认知缺乏者来说,长期去看,都要奔着亏损六成以上去的,甚至是毁灭性清仓,这也注定了, 我们普通投资者并非是从零起步,而是从负数起步 ,当我们取得一定的认知经验后,会逐渐将亏损缩窄,直至盈利,这也是为何价投的初级课程,首先教给我们的不是如何盈利,而是如何避免亏损,底层逻辑就在于此。
但很多浮躁的投资者,急功近利地游窜于各个热点之间,他们着急抛弃掉让其煎熬的“老友人”,奔向寄予厚望的“新情人”,殊不知,他们迈向的是更绝望的深渊,对于那些频繁换股的人,我们必须要追问自己,换股真的是更好的选择吗?
而何谓真懂,又何谓装懂呢,我想真正的标准只有一个, 知行合一视为真懂,知行不一则为假懂 ,很多人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讲座,也懂得很多道理,但一到关键时刻就溜,此为假懂,不需要辩驳,股价一跌就怀疑,一涨就乐观,此也为假懂。
我一直认为,那些真懂的人,并非是读过多少书,而是有过多少商业阅历,我们的大脑可以装进并接受无数个彼此矛盾的理论,但真实的商业感受却只有一个。
大部分人受不了下跌,熬不住调整,有何良策,我想较好的境界就是忘记, 不是忘记成本,而是忘记自己 ,因为市场本来就不认识你,更不用说它记住你的成本、在意你的情绪,不管你是否存在、是否参与,市场依然按照它的一定之规运行着,由此,忘记自己是较好的选择,也是*高的境界,在最理想的交易世界中,是不会有情绪的存在和干扰的,投资者过度丰富的内心情绪,只是我们自己做的黄粱一梦,不会有任何反响。
操作方面,整体的主线,依然是利用市场板块轮动产生的资金逃离,造成的超跌, 在低位继续搜集更便宜的筹码 ,抱着“先随便拿个五年再说”的平和心态,把精力继续放在对企业的研究上。
这里简单谈下牧原,为何出栏增加,股价下跌呢,市场的担忧不仅在于猪价低迷多久的问题,而是大幅增多的存栏,是否在周期底部加大对成本的消耗,现金流会不会因此更紧张,毕竟,在亏损预期下,更多的出栏意味着更多的亏损,这也是个人一直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市场可能把问题想的过于严重,牧原的主要问题不是在于猪周期何时反转或是否存在,而是在于现金流在持续超预期的周期底部,还能不能撑得住,若撑得住,那么2000亿,就是极限估值,根据个人测算和对猪企的运营理解,这一点问题并不大,生猪不同于其他存货,在必要时候是可以大批量极速变现的,这点保证了即便在现金流紧张期,也可以以减少存栏的方式来安然度过。
牧原的压力并不小,在周期底部,既要节省和控制管理成本、生产成本,确保现金流的充裕,同时为了下一步的成长,预留出足够的资本支出资金,今年预计还要投入百亿开支,包括屠宰和肉食销售产业链。
对于生猪行业来说,降成本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并不容易,行业内的成本离散度很高,未来成本较高的区域,也有不小的成本下降空间,尤其是新增产能的成本居高不下,这也是未来中短期综合成本下降的主要方式。
以上就是股票市场板块为什么会轮动?经济增长和股市板块轮动涨跌的内在逻辑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