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人寿怎么样?我们的保单怎么办?

在被接管两年半后,华夏人寿风险处置工作终于迎来了落地时刻。近日,据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华夏人寿目前经营稳定,银保监会已批准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和其他投资人共同筹建瑞众人寿保险公......

华夏人寿怎么样

财联社2月24日电,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已批准筹建瑞众人寿保险公司。新公司设立后,将全面履行华夏人寿合同义务,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及各有关方面合法权益。接下来具体说说我们的保单怎么办

华夏人寿“凉凉”,我们的保单怎么办?

又一次见证历史,华夏人寿要没了!

最新消息: 银保监会官宣已批准 筹建瑞众人寿,新公司成立后,将依法受让华夏人寿资产负债,全面履行保险义务。

本次的通告,意味着 华夏人寿重组完成,正式“改名”为瑞众人寿 。新名字虽然并不是朗朗上口,但其寓意深厚也是显而易见。

在中国保险史上,不少公司被淘汰或者因为股权变更而更名。

保险行业是不断发展的,有进步自然有淘汰。

一、华夏人寿此次“更名”,原因是?

华夏人寿在这过程中,属于被淘汰的一员。

华夏不是改名、换股东或换高管,而是公司直接没了,监管成立新的公司—瑞众人寿来受让华夏的资产和保单。

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实际就等于改名了。

成立于2006年12月,注册资本153亿元。

2014年华夏总资产过千亿,2018年总资产过5000亿元,2020年登上世界五百强第449位

同年,华夏人寿被银保监会接管。同时被接管的还有 天安人寿、天安财险、易安财险

接管华夏人寿的原因不详,只声明触发保险法靠前百四十四条。

通过华夏人寿官网查询可得偿付能力数据: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9.59%;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6.13%。

银保监会规定: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可见, 华夏人寿偿付能力并没有问题 。因此触犯第二点的可能性极大。

网传可能与它的控股公司“明天系”有关,也有人说是因为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以及产品策略激进导致。

二、我们的保单还能得到保障吗?

无论什么原因,对于我们来说,保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才是最重要的。

答案是: 绝对有保障

因为有银保监会存在~

1、举个安邦保险的例子

比如之前暴雷的“安邦系”,资产规模比华夏还大,保单还不是全被接管并持续保障。

由安邦集团发行的1.5万亿元中短存续期理财保险全部兑付。

2014年,安邦集团的注册资本为619亿元,成为保险行业较多注册资本的企业。

当时的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为人保集团(424亿元),中国人寿(282.65亿元)。

可想而知,该企业当时的规模有多大了~

但一切都随着董事长吴小晖被捕而终止。

2017年,原保监会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并在19年出售和谐健康。

由福佳集团斥资190亿将其收购,并持续正常运营至今。

2018年5月,上海一中院判决吴小晖集资诈骗、职务侵占罪名成立。

2020年9月,安邦集团及子公司安邦财险分别宣布解散并启动清算。

其大部分资产和业务由新成立的 大家保险集团 承接。

当初的安邦养老和安邦人寿都变为如今的大家养老和大家人寿。

由安邦承保的保单也都转交给大家集团承接。

可见,保险公司的兴衰并不能让保单失去保障。

之所以有自信这么说,是因为有国家信用背书。

2、保险公司的安全机制

我国保险公司的安全机制让破产几乎不可能发生!

靠前关便是 成立门槛

最低限额都要实缴2亿,这会筛选掉很多没有实力的公司。

第二关是 相关制度

保证金制度/责任准备金制度/公积金制度都保证了保险公司抗风险能力。

第三关是 资金运用监管

监管部门为保证保险公司只做稳健型投资,同时为了防范风险,会对资金运用监管。

第四关是 偿付能力监管

这是银保监会给保险公司每季度运营情况设立的一个及格线!

一旦出现经营风险,银保监会则会接管保险公司。

第五关是 再保险机制

保险公司给自己买的保险,以进一步提高抗风险能力。

保险公司每收取一笔保费,都会拿出一部分交到保险保证基金。

当保险公司濒临破产时,从该基金中拿钱出来保障保单权益。

所以保险公司想破产,真的得“过五关”!

3、真破产的话,怎么办?

退一步说,如果真就破产了,怎么呢?

银保监会发布了修订后的新版《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于2022年12月12日起施行。

若持有财产险、短期健康险、短期意外险,保单利益在5万元内会予以全部救助。

保单利益超过5万元,救助超过超过部分的90%(个人保单)或80%(机构保单)。

若持有长期人身保险,保单会依法转让给其他保险公司或者由监管指定保险公司接收,同时监管会给予保单利益救助。

相当于我们的保单只是换了个公司承保,保单之前约定的权益照旧。

虽然闹得沸沸扬扬,但一切都是监管部门为了保险行业稳定发展,做出的稳定手段而已。

因此,选购保险产品时,我们只需要关注产品本身是否符合自身需求。

保险公司即便出事,还有国家帮我们兜底~

近千个日夜,华夏人寿终于迎来落幕时刻

在被接管两年半后,华夏人寿风险处置工作终于迎来了落地时刻。

近日,据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华夏人寿目前经营稳定,银保监会已批准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和其他投资人共同筹建瑞众人寿保险公司,将依法受让华夏人寿资产负债,承接机构网点及人员,全面履行保险合同义务,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及各有关方面合法权益。

从2020年7月被正式接管,到上周银保监会官宣瑞众人寿受让相关资产负债,华夏人寿这场接管风波在历时两年半后终于落下了帷幕。

被接管以来,华夏人寿的2020-2022三年间的保费收入分别为2565亿元、2549亿元、2218亿元,同时其2019年的保费为2679亿元。总的来看,被接管后,华夏人寿的保费尽管维持相对稳定的态势,但实际上已经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下跌,说明被接管还是对其经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就像安邦在被大家接盘资产负债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华夏人寿未来也将与我们告别,瑞众人寿将迎来全新的开始。

复盘华夏人寿的发展史,从开业之初的业绩平平、连年亏损,到踩着“资产驱动负债”的风口快速发展、一举成为保险行业一匹黑马,再到如今因经营违规而被银保监会接管重组,华夏人寿一面是高歌猛进,一面是冒进之差。

华夏人寿这十年,值得保险人好好探讨。

狂奔的华夏人寿,隐藏的模式巨雷

华夏人寿开业之初,业绩可谓不温不火,从2009年到2013年,5年间经营连续亏损。直到2014年,业绩才逐渐升温,并实现扭亏为盈,之后更是创造了令市场讶异的“华夏速度”——2013年,华夏人寿保费收入为370亿元,位列市场第九;2014年,保费715亿元,上升市场第七;2015年,保费1609亿元,一跃跻身保险市场前四;2016年,保费1815亿元,蝉联市场第四;2017年,保费1753亿元,退居市场第五,但其个险新单标保达到了153亿元,同比增幅超过90%,银保期交211亿元,位居市场靠前,该年度华夏人寿净利润超40亿元。

到了2019年,华夏人寿已经一跃成为当之无愧的保险巨头,其保费收入位列全国险企第4名,仅次于国寿、平安和太保。凭借着保费的连年增长以及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收益,华夏人寿摆脱了连年亏损的困境,成为保险界的一匹“黑马”。

华夏人寿之所以能在短短十年内成为国内寿险市场的巨头公司,与其“资产驱动负债”的模式密不可分。

这种模式具体而言是指,保险公司在投资端上找到资产质量较好、并且能够满足收益需求的项目,之后通过保费的快速增长,获得大量现金流,实现资金的筹集,再做大资产端,运用保险杠杆获取自身收益。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只要投资端的收益能够覆盖承保费用和其他经营支出,公司便可以实现盈利。

而推动保费快速增长的重要法门,便是销售那些在收益上更具竞争力的万能险等保险理财产品。根据华夏人寿历年的保费收入情况可知,万能险在其产品结构中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华夏人寿以万能险结算利率高、追加门槛低等条件,吸引消费者投保,大力推动万能险的发展,也实现了连续亏损之后的连年猛进。

具体来看,2013年是华夏人寿保费收入爆发式增长的开始,当年规模保费收入360亿元,其中,万能险占比高达89.82%。此后两年,华夏人寿万能险业务或持续加码,2014年、2015年万能险占规模保费的比重分别为95.51%、96.68%,2016年占比稍有下降,但也达到75.19%.

由于万能险等中短期存续业务过快发展,潜藏了较大的风险隐患,监管层从2016年开始加严监管,2017年5月,保监会更是出台《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从源头加紧治理,在此大势之下,万能险风光不再,各寿险公司均有调整。在这一年,华夏人寿的万能险业务占比下滑至50%左右。

在中保协官网上,华夏人寿最新的偿付能力披露报告海停留在2020年一季度,当时华夏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3.83%,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0.26%,这一数据虽然在银保监规定的红线之上,但与行业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同时随着明天系的暴雷,华夏人寿被接管也在市场的预期之内。

2020年7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依法对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机构实施接管的公告》,对华夏人寿、天安人寿等6家公司进行为期一年的接管。一年后2021年7月16日,银保监会发布公告,决定依法延长接管期限一年,自2021年7月17日起至2022年7月16日止,但到期后并没有如期结束接管。

今年2月,银保监会宣布批准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和其他投资人共同筹建瑞众人寿保险公司,将依法受让华夏人寿资产负债,华夏人寿这家在我国寿险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寿险公司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我国保险行业四次大型接管事件:稳字当头,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在我国保险业历史上,一共有四次大型接管事件。

2007年5月24日,保监会宣布,由保险保障基金接管新华人寿。保险保障基金花费共计27.88亿元(当时保险保障基金总资产80亿元)购买了隆鑫集团、海南格林岛、东方集团等持有的新华人寿合计38%的股权,成为新华人寿最大的股东。

2009年,保险保障基金在新华人寿风险逐步化解后退出,将持有的新华股权全部卖给了中央汇金公司,结束接管并全部退出。

2006年,中华联合遭遇资金危机,想引进资金无能为力,靠前大股东新*建设兵团选择将所持有的61%的股份转让至保监会。2011年12月,保险保障基金基金两度出手,宣布正式介入并控股中华联合财险,持股比例达到57.4%。2012年3月,保险保障基金入资60亿,持股比例达到91.5%。

从2012年9月到2018年3月,6年时间内中保基金把股份分别卖给了中国东方资产、中国中车、辽宁成大和富邦人寿,完成使命,顺利退出。

第三次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安邦事件,2018年2月23日,中国保监会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接管期限一年。2019年7月11日,银保监会官网显示,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近期,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大家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大家保险集团”),注册资本203.6亿元。

大家保险集团将依法受让安邦人寿、安邦养老和安邦资管股权,并设立大家财险,依法受让安邦财险的部分保险业务、资产和负债。安邦集团将做好存量保单兑付工作,全面履行保险合同义务,切实保障保险消费者及各有关方面合法权益。重组完成后,安邦集团将不开展新的保险业务。

第四次则是我们在本文主要提及的银保监会依法对华夏人寿、天安财险、天安人寿、易安财险等6家“明天系”金融机构实施接管。目前易安财险已被比亚迪全资接盘,华夏人寿将由新成立的瑞众保险吸收,其余几家金融机构如何处置则还需要观察监管下一步的动作。

从历次接管事件来看,监管机构往往能够较为及时的发现保司的经营风险并果断的针对相关保司采取接管动作。而在处置好风险结束接管后,保司不论是继续经营还是进行重组,都能够保持平稳发展,如新华保险在2011年成功上市,大家保险和中华财险在近两年也保持着稳健的经营,可见我国保险行业的监管是有力且及时的。

所以未来瑞众人寿在受让华夏人寿资产负债后,经营上一定是平稳的。

华夏人寿处置方案落地,中天金融“蛇吞象”方案正式破产

随着华夏人寿最终处置方案的落地,中天金融试图以“蛇吞象”模式收购华夏人寿的方案也正式宣告破产。

2023年1月19日晚,中天金融发布公告,预计公司2022年度亏损金额为125亿-13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4.82%-116.64%;所有者权益为-6亿至-20亿元。

中天金融的困境与其豪赌“蛇吞象”意欲收购华夏人寿密切相关。早在2017年11月,中天金融与北京千禧世豪、北京中胜世纪签订框架协议,拟以310亿元收购华夏人寿21%-25%的股权,并且支付了70亿元定金,相当于中天金融近四年净利润的总和。数据显示,2017年,中天金融总资产为762.29亿元,净资产为157.1亿元;而华夏人寿同年总资产已经达到近4800亿元,净资产也达200亿元。

历时近6年,中天金融“蛇吞象”收购仍无结果,70亿元定金被套牢。随着房地产市场“去杠杆”大势来临,中天金融也陷入融资渠道收窄、资金断裂的困境。

2023年1月30日,中天金融继续发布《关于重大资产重组进展的公告》称,收购华夏人寿的股权面临不确定性,并且有定金损失的风险。

而在华夏人寿重组方案官宣后,截至目前中天金融还未发布有关于70亿定金的退还问题,后续我们也会持续关注。

从华夏人寿更名,看保险公司的安全性

财联社2月24日电,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已批准筹建 瑞众人寿保险公司。新公司设立后,将全面履行华夏人寿合同义务,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及各有关方面合法权益。

翻译成大白话:华夏人寿将更名为瑞众人寿,更名后持有华夏人寿保单的客户,保单利益不受影响。

从被接管说起

华夏人寿为什么要更名,出了什么问题?一切要从它被接管说起。

2020年7月,华夏人寿被银保监会接管。

根据保险法第144条规定,满足下面两种情况之一的,保险公司会被接管。

华夏人寿官网2020年一季度公布的偿付能力为130.26%,高于保险法规定的,最低偿付能力100%的要求。因此,华夏人寿被接管是违反了保险法第144条第(二)款的规定。

与华夏人寿同时被接管的,共有四家保险公司和两家信托公司,它们都与“明天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正是它们被接管的原因。

大家别以为被接管的华夏人寿和天安人寿是所谓的“不知名的小公司”,在2019年80多家寿险公司中,两家保险公司的保费规模排名,华夏第4位,天安第12位。

经过2年半的接管期,目前华夏人寿经营稳定,监管批准保险保障基金和其他投资人共同筹建筹建瑞众人寿。翻译成大白话:保险保障基金给华夏人寿注资,同时引入新股东,成立新公司,承接华夏人寿之前的业务。

被接管过的公司

很多人担心,保险公司更名了,自己买的保单会受影响。

咱们先不说理论性的保险法条款,直接摆案例。

其实,在华夏人寿之前,历史上也有别的保险公司被接管过。监管通过保险保障基金注资,帮助保险公司解决了风险。目前被接管过的新华、中华、大家三家保险公司都经营得很好。

  1. 2008年,新华人寿因原董事长关国亮挪用保费事件,被接管。
  2. 2010年,中华联合财险因经营策略问题导致严重亏损,被接管。
  3. 2018年,安邦保险因原董事长吴小晖涉嫌经济犯罪,被接管。2020年安邦集团保险业务由新设立的大家保险承接。

保险保障基金是保险行业的“风险救助基金”,资金来源于保险公司注册资金的一部分,以及我们所交保费的一部分。保险保障基金的运作流程:如果某家保险公司出现了重大风险,监管会从保险保障基金里拿钱给保险公司注资,成为靠前大股东,帮助其解决经营风险。待保险公司渡过风险后,保险保障基金退出股权,同时抽调回之前注入的资金,继续放入保险保障基金中。

一个常见的错误认知

不少从业人员给客户解释保险公司的安全性时,会告诉客户,在国内,保险公司不允许破产,所以你买的保单很安全。

事实是果真如此吗?我们来看看《保险法》是如何规定的。

把保险法第89条、90条和92条的规定翻译成大白话:首先,法律是允许保险公司破产的,但是必须经监管机构批准。其次,不管哪家保险公司申请清算或者破产,监管会指定新的公司接手,消费者的保单权益继续有效。文章第二部分提到的,安邦保险从被接管到解散清算,所有的保单和业务转给大家保险,就是一个保险公司解散,消费者权益没有受损的例子。 所以,无论是《保险法》中的相关条款,还是安邦保险解散事件,都可以看出,即使保险公司破产,消费者也不用担心保单失效、利益受损。

如何看待国内保险市场

新中国的人身保险历史很短,从1982年开始恢复经营,到现在也才41年。目前虽然有80多家人寿保险公司,但大部分都成立时间不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也在所难免。

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公司,像平安、人寿、太平洋,也都是从零开始、从小到大的。它们发展成现在的规模前,也遇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一步步摸索,才有了到今天的规模。

以上就是华夏人寿怎么样?我们的保单怎么办?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