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管为什么要增持股票
银行股两家银行因窗口期违规交易行为引起市场的关注。其中,厦门银行个别董事于近日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票1万股,但考虑到此前厦门银行披露半年度业绩快报,由此构成了窗口期买卖公司股票......接下来具体说说招行新行长斥资77万增持自家股票
银行板块有6家银行上涨,33家银行下跌,3家银行平盘。在76个行业板块中,银行排名第31,半导体及元件、通信设备、电子化学品领涨,油气开采及服务、石油加工贸易、建筑装饰领跌。上证跌0.16%,深证涨0.13%,创业板涨0.09%,银行板块下跌0.44%,以871.82点收盘。
银行板块高开低走,上午收盘时还有一波冲高,奈何没有冲出水面。就这,中午休市前的一点上涨,也被下午消耗殆尽。
成交量1829万,和前一日相差无几。在前一日的银行股点评中,我就说了,银行板块看似走势不错,其实比较弱,虽然是上涨的,但收盘价低于开盘价。低成交量下的上涨与下跌也是多空博弈的一种手段。高成交量下的低振幅说明了多空在一天内的博弈。现在是多空在多天内分别博弈。你多头唱一天戏,我空头跳一天舞。
从细分板块来看,国有大行上涨0.19%,其余三个,农商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均是以下跌收盘,数城商行跌得较多,跌幅达0.66%。
从个股来看,瑞丰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领涨,除了瑞丰银行有较大涨幅,达到3.34%以外,其余个股涨幅都在0.5%以下。兰州银行、中信银行、西安银行领跌,跌幅在1.45%-2.45%。
瑞丰银行的上涨,最直接的原因是其高管增持消息的利好。瑞丰银行发布公告,瑞丰银行的高管同时也是股东,包括章伟东、张向荣等增持不低于86.76万。金额虽然不多,但这是一个非常强的利好刺激。他们增持的原因是 基于对本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本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同,决定增持本行股份,积极稳定本行股价。
我们投资者其实最怕的就是,高管们拿着高薪,都不愿意投资自己经营的银行,这是对自己经营的银行未来发展没有信心,对银行股价的坚挺没有信心,更不愿意用通过力所能及的行动来稳定股价,提振投资者信心。
除了股东增持这一个利好消息以外,瑞丰银行2022年的业绩表现也是非常不错的,这也是它能够上涨的原因之一。
瑞丰银行2022年营业收入35.25亿,较2021年同比增长6.49%,归母净利润15.28亿,同比增长20.2%。对于一家农商行来说,这样的增速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在业务方面,总资产同比增幅16.63%,总负债同比增幅17.39%,双双达到两位数增长。这样的业务放在整个银行业都是非常强劲的,更何况是对于主打农村金融的瑞丰银行来说。
在2022年多起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下,银行业普遍面临不良承压的现实情况。瑞丰银行逆风飞翔,不良贷款率1.08%,较2021年下降0.1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80.5%,较2021年增加27.6个百分点。
虽然不良贷款率还没有进入到1%以内的优秀行列之中,但是17个基点的下降幅度还是非常优秀的。
单纯着眼于瑞丰银行本身的话,它的业绩表现确实不错,至少进步不小。但坦率讲,在农商行领域,它的业绩表现只能算是中等。尤其是面对江苏那几家农商行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就拿不良贷款率这一个指标来说,常熟银行、无锡银行、张家港行、江阴银行这四家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都要低于瑞丰银行。无锡银行和常熟银行更是低到了行业前列的0.81%。
年报行情对于银行板块的刺激可能是非常弱了,这主要是受到了国际银行业风险的影响,但是对于个股,也许还是有一些机会的。
文|《财经天下》周刊 周末
编辑|姜来
(图源:视觉中国)
招商银行新任行长王良上任仅一周时间,便火速花费77万元增持自家股票,该消息一出,瞬间引发市场关注。其实银行高管增持自家股票本不稀奇,但这是招行年内首次高管增持行为,且数额之巨,让该增持行为引起市场诸多猜测。
今年以来,作为股份制银行的“领头羊”,招商银行的股价遭遇大幅下跌。4月份,受前任行长田惠宇“落马”影响,招商银行股价一度跌到8%以上,失守40元/股的大关。
在行业人士看来,一般而言,股价下行时,高管们为了给投资者信心,会自掏腰包增持股份。王良之所以如此迅速增持,是为了给投资者增加信心,拉动招商银行低迷许久的股价。但实际上,增持行为并未给股价带来大幅提升。截至6月1日,招商银行收报39.51元/股,下跌0.45%。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王良的增持除了有给投资者树立信心外,同时也能通过利益统一和股票绑定,来稳住自己的地位。
据悉,5月26日,招商银行拟任行长王良在二级市场增持招商银行A股股份2万股至27万股。Choice信息显示,此次增持,王良增持的2万股招商银行A股成交均价在38.33元/股,最终成交金额共计76.66万元。
此前,2021年11月23日,时任招商银行常务副行长的王良以51.51元/股的价格,增持了招商银行1万股股票。
(图源:wind数据)
不过在今年4月,原行长田惠宇被抓后,招商银行的股票受到更猛烈的冲击——4月25日大跌8.64%至38.83元/股,之后的股价又在动荡中大跌多次。直到5月10日,招商银行股价一度降到35.36元/股,创下了2021年以来的最低记录,市值也跌破万亿。
彼时的王良也曾为股价大跌担忧。他在4月25日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我们非常着急,与投资者深入沟通交流。招行自上市以来平均营收复合增速19.99%。我们对招行的未来,不仅在于充满信心,也因为招行奠定了更强大发展的基础,包括业务基础、客户基础、管理基础,可以支撑走得更长远。”
其实不止招商银行,今年以来,银行板块整体表现不佳,估值创下历史新低,已有多家银行高管出手维护股价。
截至6月1日,银行业(申万一级)市盈率、市净率分别为5倍和0.58倍,均处历史低位。在此背景下,仅5月份,上海银行、渝农银行、重庆银行、紫金银行等都披露了高管增持的信息。
具体来看,5月7日,上海银行发布公告称,其6位高管将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A股股票,成交价格在6.45元至6.50元区间,合计买入数量为56.5万股,合计耗资*高达367.25万元。
2021年业绩表现欠佳的厦门银行更是出动了9位高管,自4月28日起,厦门银行的全部高管,加上2位监事增持,合计增持24.38万股,耗资141万余元。除高管外,南京银行、重庆银行等银行股东也出手增持稳定股价。
然而,银行高管们的集体出动,依旧未能“带飞”银行的股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表示,疫情期间金融机构在监管引导下发放大量中小企业贷款,一方面可以支持企业短期生存发展,但同时也大幅增加了银行不良增长概率。
银行股
两家银行因窗口期违规交易行为引起市场的关注。其中,厦门银行个别董事于近日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票1万股,但考虑到此前厦门银行披露半年度业绩快报,由此构成了窗口期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另一家上市银行紫金银行,同样存在窗口期违规交易的行为,与厦门银行个别董事的操作动作类似,以增持股票、稳定股价为主,但因与上市公司业绩快报发布时间相差较近,同样构成了窗口期违规交易的行为。
短短几天时间,上市公司先后发生了窗口期违规增持的现象,这一个现象确实引起重视。随后,厦门银行与紫金银行接连发布了致歉的声明,并作出了相应的承诺。以紫金银行为例,将涉及此事项的增持主体禁止交易时间由6个月延长至1年,且相关人员承诺股票解除禁止交易之后,购入股票所产生的收益所得,将会上交公司。
这一次上市银行及高管在窗口期违规交易的行为,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实际上,近年来也经常出现上市银行在窗口期违规交易的现象,只是在当前银行股整体表现不佳的背景下,市场对这一种现象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在上市公司发布半年报前后,在窗口期内银行高管却采取了增持自家公司的股票,这一番操作颇具深意。不过,银行高管在窗口期内违规增持,或者有不熟悉市场交易规则的原因,也可能是看到上市银行自身的投资价值而着急增持,但考虑到窗口期违规增持行为并非主观故意的性质,且相关人员的认错态度良好,所以对此事也不必过于纠结。
为何上市银行高管会着急增持?或者,有稳定上市公司股价的意味,也可能是高管们看到当前银行股已经初具投资价值,通过真金白银增持来表明自己看好公司发展前景的态度。不过,窗口期内违规增持行为并不可取,上市公司高管还是需要认真熟悉交易规则,以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今年以来,A股银行股整体表现并不理想。即使是质量优良的银行股,自高位以来已经出现了40%左右的跌幅,对部分次新银行股,更是自高位出现了50%以上的累计跌幅,显然市场对银行股的态度并不是很友好。
在银行股深度调整的背后,不少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还是比较健康,但今年以来却出现了股票价格与基本面表现相背离的表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或者,从市场资金的角度出发,会产生出不少担忧的因素,尤其是在部分房企债务违约的环境下,市场担心这种不确定风险会延伸至上市银行,并带来一些未知风险。不过,这也印证了一种市场现象,即在下跌的趋势下,市场往往会放大利空影响,却缩小利好的影响作用。
以上就是企业高管为什么要增持股票?招行新行长斥资77万增持自家股票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