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改革
接下来具体说说曾积极倡导推进股份制等经济体制改革
厉以宁是“改*先锋”奖章获得者。厉以宁多次说,他这一生主要是两个身份,一是经济学研究者,二是经济学教师,两者都是他所爱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逝世 享年92岁。
文|《财经》记者 冯奕莹 张云
编辑|杨秀红
2023年2月27日晚,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2岁。
业界评价,厉以宁是“改*先锋”奖章获得者,亦是经济体制改*的积极倡导者,同时还是一位教育家。
厉以宁为中国经济发展与改*贡献了大量重要的思想,是中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理论的学者之一。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理论,并对“转型”进行理论探讨,这些都对中国经济的改*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骄傲,就是我们参加了改*,这是我自己可以得到安慰的。”2017年,87岁的厉以宁最后一次以全国政协常委的身份出席全国“两会”时表示,“改*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代新人应该要义无反顾地投身改*。”
厉以宁去世后,追思者众。曾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的张维迎在朋友圈撰文称,厉以宁老师代表了中国经济学的一个时代。厉老师千古!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如是资本创始合伙人管清友表示:“厉以宁先生是中国改*的推动者、践行者,股份制的倡导者,在理论的引入、创新和实践的总结、突破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没有厉以宁先生,我们在很多领域可能还处于摸索和犹疑当中。”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认为:“厉教授这代学者有两大贡献:一是在国内普及现代经济学教育,影响了很多经济学学生;二是倡导市场化常识,‘吴市场’‘厉股份’等说法即源于此。现在都能理解无论国有还是民营,通过股份制来组织产权形式是高效也基本上是唯一能成立的方式,但当时提这一点还是有很大争议的。”
厉以宁教授,祖籍江苏仪征,1930年11月出生于南京。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资料员、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系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等职。
厉以宁是中国最早提出股份制改*理论的学者之一,参与推动中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主持起草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
1980年,厉以宁提出“股份制”。彼时的中国正在探索改*开放,厉认为可以组建股份制公司,减少国家的投入,也能为解决就业问题开辟新道路。1986年,厉以宁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我国所有制改*的设想》一文,此后又多次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大声疾呼,从此得到“厉股份”的称号。质疑声一直伴随左右,但他不卑不亢:“排除那些扣帽子式的所谓‘争论’,正常的学术争论是学术繁荣的必由之路。”
1997年,股份制正式写入了党的十五大报告,这是中央正式文件对所有制理论作出的重大修正。
从1988年到2003年,厉以宁当了15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他当时最关心的是国有企业改*,包括股份制的推进和《证券法》的制定。
1998年12月,由厉以宁担任起草组组长、历经六年酝酿的《证券法》,在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1999年,《证券投资基金法》起草小组成立,厉以宁任组长。2003年10月,《证券投资基金法》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刊文称,厉以宁曾表示,证券界和经济学界在《证券法》通过以后,把股份制改*的深化作为新的研究课题,这被证券界和经济学界称为“中国股份制第二次改*”。
“中国股份制的第二次改*是如何把国有大企业的非流通股变为流通股。具体的做法是:非流通股持有者应该给流通股持有者一定的补偿,以取得流通股持有者同意将非流通股转为流通股。”厉以宁说。
从2003年开始,厉以宁又当了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工作重点转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的确权和扶贫。2003年10月,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以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为主题组织调研组,由厉以宁任组长,赴广东、辽宁等地调研。2004年,17页的《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建议》连同厉以宁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一同被送到*务*。2005年,*务*《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问世,即著名的“非公经济36条”。厉以宁笑称自己为“厉民营”。
2018年,*中*、*务*授予厉以宁“改*先锋”称号,并颁授他“改*先锋”奖章,称他为“经济体制改*的积极倡导者”。在获得这项褒奖时,厉以宁表示:“作为读书人,总有些正心、齐家、改善人民生活的想法,这是我坚持至今的动力。”
厉以宁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与改*做出突出贡献,他还是一位教育家、学者兼诗人。
大学毕业后,厉以宁曾20余年无缘讲台。1955年,厉以宁大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留在北大经济系工作。他在经济系的资料室从事编译工作,一干就是20年。他后来回忆道:“我在资料室工作的这段经历,使我获益不少。它是我大学毕业后的又一个知识积累阶段,它使我在大学所学的东西得到了进一步充实,视野进一步拓宽。”
改*开放之后,厉以宁多年的积累有了用武之地,他开始了教学生涯。在未名湖畔,厉以宁的名字日益成为学生们头脑中的“关键词”。厉以宁的经济学讲座成为学生们心中北大风度的代表。
北大官微文章称,每次上课,厉以宁必定会提前10分钟到教室,在黑板上写下一堂课中主要涉及的几个问题,即课程的大纲,讲课时往往开门见山。“非常讲究逻辑和条理,同时又深入浅出,生动形象。他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往往从大处着手,以逻辑和分析见长,条分缕析,抽丝剥茧,引人入胜。”
时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办公室农业处处长刘焕性于2019年撰文回忆,“厉以宁很善于讲故事。在北大的课堂上,他经常用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将深刻的经济学原理讲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常常让我这个历史专业出身的学生很是钦佩和汗颜。”
厉以宁多次说,他这一生主要是两个身份,一是经济学研究者,二是经济学教师,两者都是他所爱。
厉以宁因为在经济学以及其他学术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而多次获奖,其中包括“孙冶方经济学奖”、“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证书”、“金三角”奖、国家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奖(个人*高奖)、第十五届福冈亚洲文化奖——学术研究奖(日本)等。1998年,他荣获香港理工大学授予的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他还曾多次被邀请到国内外多所大学与科研机构演讲。
厉以宁著述颇丰且涉及领域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官网列举了他的部分主要著作,其中有个人专著20部、个人文集18部、合著15部、主编29部、诗词散文集3部。
其主要著作包括:《中国经济改*的思路》《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改*与股份制》《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经济学的伦理问题》《转型发展理论》《论民营经济》等。
厉以宁还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创立者,在《兼容并蓄终宽阔》一书中,北大教授曹凤岐回忆了在厉以宁的支持和带领下,创立光华管理学院的过程。1994年9月18日,北京大学与光华教育基金会签定合作办学协议书,工商管理学院改名为光华管理学院,厉以宁任院长。
2015年,在庆祝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成立30周年时,作为学院首任院长的厉以宁回忆了光华管理学院与之一道完成的与国家建设有关的十件大事:呼吁提高了教育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奠定产权改*的重要地位、主导《证券法》的起草、参与起草出台了“非公经济36条”和“非公经济新36条”、主持贵州毕节扶贫开发、提出“梯队推进战略”的区域发展新思路、参与了股权分置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又能够适应世界潮流的现代工商管理的教育体系、参加了林业的改*和正在进行中的中国经济的低碳化。
厉以宁不仅是一位学者,还是一位诗人。自1947年在故乡仪征写下靠前首诗起,厉以宁70多年来吟诗填词1400余首。他写的是中国古典诗词,诗循格律,词遵词牌。在商务印书馆2018年出版的《厉以宁诗词全集》中,收录了其创作的1416首诗歌。
厉以宁在大学毕业时,曾写下一首《鹧鸪天》自勉:溪水清清下石沟,千弯百折不回头。兼容并蓄终宽阔,若谷虚怀鱼自游。心寂寂,念休休,沉沙无意却成洲。一生治学当如此,只计耕耘莫问收。
小新按:
2018年是改*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立10周年。十年来,CF40从零起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型智库道路。今年,CF40发起“中国金融四十人看四十年”系列活动,以组织系列讲座及出版书籍等形式,纪念改*开放40周年。
“中国金融四十人看四十年”系列讲座为金融公益项目,旨在回顾40年改*开放的历程,并探讨进一步深化改*开放的路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姜洋、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姜建清、*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等发表主题演讲。
与此同时,CF40面向学术顾问、成员等约稿,并出版《中国金融四十人看四十年》一书。该书对40年来我国在金融体系改*、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货币与财政政策、金融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深入思考与经验总结,是献礼改*开放40周年的一部力作。本书由CF40常务理事会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和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主编,将由中信出版社于今年10月正式出版。
下文为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理事长、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世福资本(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姜建清为《中国金融四十人看四十年》所撰写的文章。该文回顾了国有银行股份制改*的历程。
2018年是中国改*开放40周年。从1979年开始,在邓**“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要求的指引下,中国的金融体系,包括中国银行业,尤其是国有银行,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改*历程,取得了巨大的变化和成就。
2017年7月,全球银行业权威杂志英国《银行家》公布了2017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国共有126家银行上榜,较2016年新增7家。按一级资本排名的前十大银行中,中国的银行和美国的银行各占四席。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以2812.62亿美元的“一级资本”连续第五年位居榜首,利润、市值和资产也居榜首。将时针拨回20世纪,谁又能想到中国的银行业从“技术上破产”,通过改*转型发展,成功跻身全球银行业的前列。40年来,尤其是股份制改*的近20年来,国有银行积累了丰富的改*经验,实现了凤凰涅槃,这一巨变完全可以载入世界金融史册。
股改是我国国有银行改*的辉煌序章, 也是没有退路的“背水之战”和“一场输不起的改*”
中国国有银行的改*起步于1979年。波澜壮阔的中国经济改*是国有银行改*的大背景和大基础。4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金融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整个发展历程中,出现了三次重大的转折。
靠前次转折是金融与财政的分离,改变了以往“大财政、小银行”的模式,国有银行开始成为国民经济改*发展融资的主渠道,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逐渐建立并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中国经济改*开放取得的成绩,与金融改*的推进密不可分。改*开放前夕,我国经济十分困难,甚至处于崩溃的边缘。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发展经济首先面对的难题是“钱从哪里来”。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国仿照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生产由国家计划决定,投资由财政拨款解决,形成了所谓“大财政、小银行”的体制。改*开放初期,放权让利、分灶吃饭使计划经济体制下被压抑的创造力释放出来,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随着各种“放权”“让利”举措的实施,财政收入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下滑,由1978年的31.1%减少到1980年的25.5%,1985年的22.2%,1990年的15.7%。随着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下降,居民分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上升。1978年,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为33.9%、11.1%和55.0%,1990年,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变为21.5%、9.1%和69.4%。居民储蓄存款随之大幅度上升,城乡储蓄存款余额由1978年的201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7034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占国家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存款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1990年的51%。财政资金供给能力的减少使原来依赖财政投资的模式不可持续,所留下来的空缺,就需要转向银行融资等途径。动员、引导储蓄向投资**,建立有效的银行融资机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项。
由于财政的资金供应能力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资金的迫切要求,银行的作用凸显,逐渐替代了财政的地位。原来由财政负责安排的对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拨款,在1982年比1978年减少了64.5%,1979—1982年,工商企业增加了700多亿元流动资金,其中有82%是由银行贷款供应的,只有18%是财政拨款增加的。自1979年银行开办了靠前笔技改贷款后,1979年银行正式确立了技改贷款的信贷计划与资金规模,此后逐步介入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和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从1981年起,国家重新调整了宏观的投融资体制和管理制度,实行了“拨改贷”改*。1983年,又改*了企业流动资金管理制度,把国有企业的流动资金由原来的财政、银行两家管理,改为由中国人民银行一家管理。银行改*成为金融改*的起点,农、中、建三大国家专业银行相继从计划经济下“大一统”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体系中破茧而出。1983年9月,*务*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84年1月,中国工商银行单独成立,承担原来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一个“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以国家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真正的银行”的组织体系在改*中逐渐形成。此后,国家专业银行迅速成长壮大,十几年间资产和营业网点十倍、百倍地增长,充分发挥了聚集、动员社会资金和撬动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形成了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资本动员模式和社会资金融通渠道,成为社会固定资产融资和社会生产资金的主要提供者,担负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重要职责,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金融与财政的分离,使银行的筹融资等功能得以恢复和强化,保证了中国改*转轨时期社会资金链和资本链的延续,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血液”,成为中国改*发展奇迹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撑。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1.89万亿元,至2016年达到74.36万亿元,增长了204倍;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132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2937亿元,至2016年达到15.96万亿元,增长了139倍。银行存款从1978年的1155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1.39万亿元,至2016年达到150.59万亿元,增长了1302倍;各项贷款从1978年的1890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1.75万亿元,至2016年达到106.6万亿元,增长了563倍。可以说,没有金融的快速发展,没有银行信贷的快速发展,就没有改*开放的今天。但是,金融是“双刃剑”,在中国金融承担着经济发展重任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40年来,中国的金融也多次遇到重大风险,所幸通过艰难的改*,涉险过关。
第二次转折是市场化、法制化改*,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断进步。这是国有银行改*的必由之路,也是绿色国企和银行经营“软约束”、实现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银行业的发展规律是逐步认识和深化的,国家不断发挥银行的杠杆作用,扩大货币投放和信贷规模,推动经济增长:初期银行业也通过增设机构、放权让利、扩大业务范围和改*资金管理,来搞活金融、搞活经济。但是,“微观搞活”和“宏观稳定”往往是一对矛盾。在改*开放后的十几年(1978—1990年),信贷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38%,经济增长率达到14.6%。信贷的过度投放,虽然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但也导致市场流通的货币过多。通货膨胀根本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当然在中国还有结构失衡的原因。1992年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但由于经济体制中深层次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过热现象又一次出现。国家力图通过国有银行控制信贷规模,但是,各种拆借市场和中心、信托公司、信用社和基金会的账外的违规经营,又成为最早的影子银行。国家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治理整顿金融秩序、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的过快增长,从1994年开始相继实施了财税、金融、外汇外贸、计划、投资、流通体制和国有企业等领域的大力改*;实行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房地产业分业经营,银行与各种自办经济实体脱钩;成立了三大政策性银行,初步分离了政策性金融业务和商业性金融业务,规范金融行为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相继出台。1996年,国民经济扭转了高通胀局面,物价涨幅回落到较低水平,顺利实现“软着陆”,且在此后保持了20多年通货膨胀较低水平的宏观金融环境。
从金融发挥融资主渠道、实施“拨改贷”和“银行统管流动资金”后,银行贷款替代财政资金,对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国家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增强国有企业预算约束,通过还本付息强化企业算账意识,抑制投资冲动。但原来期冀的改变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投资拨款“软约束”并没有如愿实现,国有银行无力实现对国有企业的贷款“硬约束”,相反成了国家对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双重软约束”。财政提供资金的压力最终变成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压力和资产质量压力。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加速转型,外部经济环境急剧变化。虽然《商业银行法》颁布后,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性质靠前次得到了法律上的确立,但是,在经济的实际运行中,国有银行仍然无法摆脱政府行政性配置资金的体制惯性。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深入,银行承接了大量转制成本,积淀、演变并最终体现为银行的不良贷款。加上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和信用文化的严重缺陷,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包袱日益沉重。据统计,到1996年,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20.4%,其中,逾期贷款占11.4%,呆滞贷款占7.7%,呆账贷款占1.3%。五年间不良贷款增加了近4倍。当时还没有采用严格标准的国际会计准则,实际的不良贷款数额更高。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央更加重视金融风险。三年来治理、整顿金融秩序暴露出来的银行坏账堆积、财务亏损、经营财政化、风险不能自担等问题,使*中*和*务*对银行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997年底中央召开靠前次金融工作会议,国家着手重点解决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随后主要采取了四大措施:一是财政发行2700亿元特种国债,补充国有银行资本金;二是实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彻底搞清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底数;三是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1999年和2000年剥离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1.4万亿元(1999年中央财政收入仅1.14万亿元),走出化解国有银行风险的重大一步;四是成立金融党工委,建立国有银行系统党委,屏蔽地方政府对国有银行的不当干预。这为此后国有银行实行股份制改*做了思想和基础准备。
第三次重大转折是以产权为核心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使中国大型银行涅槃重生,翻开了中国金融业改*发展的新篇章。
1999年,靠前次剥离国有银行不良资产1.4万亿元后,四家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存量仍然居高不下。2002年底,按照“一逾两呆”分类为1.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1.4%;按照五级分类为2.0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6.12%(工行为26.01%、农行为36.65%、中行为25.56%、建行为15.28%)。资本金缺口巨大,四家国有银行资本金总额7494.38亿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4.27%。同时银行内控管理依然不足、信贷结构失衡、风险控制薄弱,基层机构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现象依然突出,普遍没有建立和落实对分支机构内控制度的检查和评价制度。
2001年中国“入世”,市场开放后各界对国内金融机构竞争前景普遍担忧,银行体制改*滞后问题引起关注。中央在2002年召开了第二次金融工作会议,决心要在“入世”过渡期结束前,彻底解决国有银行的问题。这时,中央形成共识,要想让国有银行在剥离不良贷款的同时真正做到自担风险,必须从改变产权制度入手。正是在第二次金融工作会议上,国家确定了国有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实现市场化的路径。第二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金融体制改*提速。理顺产权关系、推动政企分开、强化管理改*被列为三大目标,国有银行股改上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降低不良资产被作为三大任务。同时决定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将金融监管改*作为金融改*任务的重中之重。这次会议后,大型银行股份制方向确定,改*大幕拉开。
大型银行股份制改*的“攻坚战”
中国商业银行的改*路径选择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并没有现成的模式、案例可以仿效。改*开放几十年来,中国商业银行的渐进改*一直没有停步,如采取完善法律法规、剥离政策性银行业务、消除地方政府干预、理顺金融财政关系、新设银行引入竞争机制等外部改*措施,进行商业化改*、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完善财务约束、改*人事制度、剥离不良资产、注入资本等内部体制机制改*,推动国有银行逐步走上市场化、商业化道路。然而,银行“软约束”的经营体制尚未真正实现市场化转换,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也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国有银行改*的效果仍不乐观。与国有企业改*进程中的争议类同,国有银行的问题并不仅仅在于科学管理不够,而是存在更为本质的体制机制问题。要引领国有银行朝着市场化、现代化的方向走得更远、更踏实,还需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改*。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先行进行的股份制改*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开辟了国有企业体制改*的新路,也增强了国有银行股份制改*的信心。2002年,时任中国银行行长**,克服种种困难,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使中银香港成功重组上市,为国有银行股改上市蹚出了一条新路,对如何处理不良资产、弥补资本缺口、引进战略投资者、估值定价及治理和管理体系再造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02年,国有商业银行综合化改*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研究重点在于探讨和解决可能影响国有银行股份制改*和长远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包括股份制改*、法人治理结构、解决历史包袱、动态资本金补充、加强内部管理、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和外部环境配套。2002年,时任央行行长戴相龙同志牵头组织撰写并向*务*报送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综合改*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通过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完善国有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其中,方案最核心、也最具有争议的问题是如何处置四大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在1997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国有银行资本金(实际资金没有到位),1999年又剥离了银行1.4万亿元(含国家开发银行的1000亿元)不良贷款后,不到三年时间这份综合改*方案提出要再剥离不良贷款9700亿元,加上消化账面非信贷损失约4700亿元,合计需要1.44万亿元。如何解决改*成本是个难题。当时,由于中央财政紧张等种种原因,再走财政拨付改*资金、承担改*成本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2001年,国家财政收入仅1.89万亿元,中央财政收入1.03万亿元,已经捉襟见肘。刨除必要的开支后,还有财政赤字2517亿元,如何能承担如此巨额的银行业改制成本?况且后来的改*实践证明,这个改*方案对改*成本估计的计算远计不足。在改*方案酝酿过程中,也有人提出国有银行自身逐步消化不良资产和损失,估计消化周期需10年甚至20年,这与改*所处环境和改*目的不适应。有人提出再用1999年和2000年向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发债以剥离不良贷款的方法,但是,涉及巨额特别国债的发行,要列入财政预算、扩大财政赤字,可能性不大。巨大的改制成本使首套方案最终搁浅。
史无前例的中国特色国有银行股改方案
2002年11月8日,党的**胜利召开。**在总结十五大以来经济体制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的总体方略。其中,国有企业改*问题依然是重中之重。**报告指出,“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除肯定股份制改*的方向外,更强调了股份制改*的必要性。**精神既坚定了国有银行推行以股份制改造为核心的综合改*的信心,也增强了国有银行加快实施股份制改*的紧迫感。
2003年5月,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行长带队向*务*汇报了第二次的改*构想和实施方案。与2002年央行提出的综合改*方案相比,新的实施方案重点为争议的焦点问题,即处理不良资产和增补资本金的钱从何而来的问题,要找到全新的解决途径。其中,不良资产是最大的金融风险,对不良资产包袱沉重的国有银行实施财务重组,将涉及重大资源运用,并将决定中央银行今后五年的工作及政策走向。如果主要大型金融机构都“带病经营”的话,将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从而影响金融功能的发挥和稳定,进而影响经济改*成效和经济增长。因此,国有银行改*,不仅仅是某几个银行自身的事情,还需要国家层面给予充分和必要的投入。针对可以动用的国家资源,包括财政资源、国有资产资源、央行资产负债表资源和外汇储备资源,方案创造性地提出用外汇储备解决国有银行股份制改*资源的问题。当时国家外汇储备的投资渠道相对较窄,利用国家外汇储备为国有银行注资,既可拓宽外汇储备的投资渠道,又有利于使所有者多元化。2003年12月16日,*务*批准设立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向中行和建行注资225亿美元。关于不良资产剥离处置问题,1999年首次剥离时是按账面价值将不良贷款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因而是一次政策性剥离。新的改*方案中提高了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化程度,以拍卖方式定价销售给资产管理公司,相对应的中央银行再贷款也能收回来。这是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央行资产负债表救助国有银行的推荐成功案例。
除了财务重组模式的创新之外,公司治理改*是这次国有商业银行改*的另一大特点。这次改*是要建立一个规范的股份制公司治理结构,重在机制转换,涉及股份公司治理架构、内控机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审慎会计准则、中介机构作用等多个方面,是一次更为全面和彻底的改*。通过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进一步改善股权结构,真正接受市场的监督和检验,是这次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的深化和升华。
2003年12月,国家对中、建两行进行了注资,国有银行股改上市的帷幕正式拉开。立足各自股份制改造的不同特色,在国家外汇注资等系列政策支持下,通过财务结构重组、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及公开发行上市等先后几个阶段,四大国有银行相继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开始了改*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交通银行在深化股份制改*道路上实现了新跨越。2005年6月,交通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2007年5月在境内A股上市。
2005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2006年成功回归A股市场。2006年6月和7月,中国银行也先后在香港H股和境内A股成功上市。2006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成为在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同时上市的靠前家金融企业,创全球有史以来IPO(首次公开募股)最大规模。2010年7月,农业银行先后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再创全球IPO规模之最,至此国有银行股改上市画上了圆满句号。
当时,我作为工商银行改*的亲历者和操盘者,感触颇深。工商银行经营规模大、不良资产压力重,并没有进入改*的靠前梯队。但是,如果不能抓住机遇进行改*的话,工商银行将会错过机会,在新一轮竞争发展中非常被动。为了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工商银行在财务重组和改制中进行了创新。工商银行获得了汇金公司150亿美元的注资,并保留了财政部的1240亿元资本金。将损失类资产2460亿元出售给财政部,财政部通过分期付款方式进行购买,会计处理上表现为工商银行对财政部的债权(应收款);债务偿还的制度安排是双方共同建立“特别共管基金”账户,将财政部持有工商银行股份的分红、工商银行每年上缴所得税以及不良资产处置回收的现金等,专项用于偿还财政部对工商银行的债务款项。结果,不到五年时间就偿还了全部2460亿元的债务。“特别共管基金”账的设立,既减少了工商银行重组改制的成本,又促进了工商银行股份制改*的顺利实施,实际上是利用国家信誉和财政能力,为国有银行深化综合改*、推进股份制改造赢得宝贵的时间。同时,这也为其他国有银行的财务重组与股份制改造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
股改后的大型商业银行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发展道路,以优异的成绩向国家和社会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
回望过去40年国有银行的艰辛改*历程,股份制改*是国有银行在荆棘与磨砺中蹚出的一条道路,可能也是最合理的选择。但时至今日,对于国有银行股份制改*的认识仍不完全一致,甚至不时出现国有银行股改“贱卖论”的论调,我们这代经历者和见证者更有责任和使命把这段历史说清楚。
对于国有银行股份制改*是否成功的判断,应该建立在历史比较、动态和全局化的分析基础上。简单估算,对比股改前的两次剥离和汇金注资等财务投入数据,以及股改上市后到2017年末所创造的净利润、为国家上缴的所得税和营业税等利税总额作为财务贡献,尚未包括股改过渡期内通过利润消化的历史包袱,工、农、中建四行的财务贡献是财务投入的2.66倍,已经远远超过当时的财政投入。除了商业银行直接创造的财务效益外,包括不良资产核销和处置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更是“一把钥匙开两把锁”,大大推动了国有企业卸重负、去杠杆和处理大量“僵尸企业”。国有银行股改建立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重塑了国家与国有银行的关系,巩固了大型商业银行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地位,夯实了大型商业银行的经济造血功能和金融体系稳定器的职能,为中国之后几年成功抵御金融危机、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通过股改上市,国有银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实现了从质量洼地到质量高地的转变,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从股改前的20%左右下降至2017年的1.56%,拨备覆盖率从不到30%提升至171.5%,资产质量状况极大改观,风险管理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实现从行政约束到资本约束的转变,资本成为约束大型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新载体和新工具。2005—2017年,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净额从1万亿元增长至8.66万亿元,增长了7倍;同期风险加权资产规模仅增长5.1倍,资本充足率从11.2%提升至14.6%。资本约束让大型商业银行走上了一条高效集约、收益风险平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从规模导向到盈利导向的转变,2005—2017年,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年创利规模从1226亿元增长至9800亿元,增长了7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7%,创造了盈利增长的“黄金十年”;2005年以来,五家大型商业银行累积分红超过2.4万亿元,占同期累积实现净利润总额的29.8%,为国家和其他广大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实现了从单极支撑到多元驱动的转变,2005—2017年,五家大型商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到22.7%,高于同期净利息收入增速9.8个百分点,占比由7.9%左右提升至18%;实现了从本土经营到全球拓展的转变,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在境外共计建立了1200多家机构,基本构建起覆盖六大洲和全球重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境外网络布局,境外盈利贡献总体提高。同时,大型商业银行对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支持力度也明显提升,在“一*一*”沿线20多个国家共建立了160多家分支机构,为“一*一*”建设搭建起通畅的金融桥梁;实现了从仰望对手到全球领跑的转变。至2017年末,五家大型商业银行的利润总量超越同期花旗集团、汇丰控股、美国银行、摩根大通、三菱日联、法国农业信贷、富国银行七家行利润规模的总和,工商银行更是连续数年蝉联全球最赚钱的银行。
同时,国有银行股改锤炼锻造出一大批专业的商业银行家,为国内国际金融改*提供了一套成功的范例。中央汇金公司先后对光大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三家保险类机构、银河证券等七家证券类机构进行了改*与重组,使一大批国有金融机构完成了市场化改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国有银行的改制,没有走苏联、东欧等国家大规模私有化、外资化的道路,而是在坚持国家控股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市场化改*道路,为国际提供了银行转制和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国有银行改*需要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和推动战略转型
重温国有银行股改历史,我们能够从中总结提炼出一些经验和规律,对于指导未来中国金融改*具有重要意义。*中*、*务*的领导推动和英明决策是保障金融改*成功的基本前提,也是国有银行股份制改*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金融改*必须与经济发展趋势相配套,“入世”后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黄金期,为国有银行股改上市和治理结构的市场化造营造了宽松而有利的宏观环境。
创新是驱动金融改*的根本动力,也是破除发展瓶颈、顺利推进改*的手段,需要进行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手段创新。国有银行40年的改*历史就是一部创新史。金融改*必须抓好市场化机制构建这个核心,在完成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公开上市的改*三部曲的同时,国有银行将精力集中于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致力于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内控机制的完善,使股改后大型商业银行实现了优良的经营业绩。改*“操盘手”和实践者的担当务实是决定金融改*落地成效的关键要素,一代代金融从业者为国有银行股改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艰辛的努力,在中国金融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股改上市并不是国有银行改*的终点,它只是大型商业银行改*的新起点。股份制改*不可能解决大型商业银行面对的所有内外部矛盾,其本身也需要不断深化。同时,我们处于全球经济金融急速变化的时代,面对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周期、行业周期、科技周期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大型商业银行还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改*任重而道远。大型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需要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独特道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充分发挥“三会一层”公司治理架构作用;要处理好市场化薪酬机制与“党管干部”原则之间的关系,完善激励机制,有效激发正能量。深入研究统筹支持实体经济与推动金融创新的关系,坚持实体经济本源,规划和推进创新,把握好创新的质与度,增强大型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坚定不移抓好风险管理,强化和创新风险管理的理念、制度、方法与工具,及时识别和化解各种风险,保持资产质量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成为稳定中国金融行业的“定海神针”。稳步推进国际化、综合化、信息化改*,贯彻“一*一*”倡议,顺应中国经济和企业“走出去”的需要,深入推进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统筹应用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顺应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化趋势,稳步推进综合化经营,统筹好服务客户和控住风险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发挥好大行担当与行业规范的作用;顺应互联网信息**的大潮,深入推进数据化银行建设,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与模式,提升服务效率和管理效率,加大金融科技创新力度和控制好金融科技风险。这些既是对股改以来大型商业银行转型三大任务的延续与推进,又是大型商业银行在新时期、新起点向更高层次目标转型改*的时代要求。
新金融评论
聚焦新金融,*家、专业,尽在新金融评论。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hanghai Finance Institute,SFI)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专业智库,致力于新金融和国际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7月14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hina Finance 40 Forum,CF40)举办, 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战略合作。研究院在国内率先提出新金融概念,并积极开展相关研究,逐渐形成了以新金融和国际金融为特色的研究道路。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等机构于2015年10月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中心是北京大学的二级机构,挂靠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心致力于开展数字金融、普惠金融、金融改*等领域的学术、政策、行业研究,向社会提供权威的研究分析,为行业发展提供专业的理论指导,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政策参考。
此外,为纪念我国卓越的世界经济学家浦山先生,并推动我国国际金融与新金融的研究和发展,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于2016年7月发起成立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并与中国世界经济学会战略合作,联合主办浦山奖。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小新!
以上就是股份制改革(曾积极倡导推进股份制等经济体制改革)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