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熔断机制是什么意思?科普A股熔断机制为何必须废除

015年12月23日,证券时报 市场稳定是各种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夸大某种技术措施的作用,恐怕是种误读与误解。  今年9月初,三大交易所推出在股票和期货交易中分别建立熔断机制的方案......

a股熔断机制是什么意思

很多股民不知道“熔断”是什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  “熔断”这个词,最早起源于保险丝。当电路发生故障或异常时,电流过载可能会烧毁电路,这时保险丝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从而......接下来具体说说科普A股熔断机制为何必须废除

科普:A股熔断机制为何必须废除?

熔断机制是2015年12月4日由上交所、深交所等提出的股市政策,它出现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股市交易的风险,然而实行了以后,适得其反,所以在实施了七天以后便废除了。

a股熔断机制是什么意思?科普A股熔断机制为何必须废除

熔断机制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并于2016年1月8日暂停。现在已经取消了。

为何要取消?

理由一

受A股市场特殊性影响,熔断机制起不到稳定作用,反而会助涨助跌。

熔断机制在我国证券市场羊群效应的背景下,不但起不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反而会助涨涨跌,频繁引发市场的**,这是由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决定的,并非散户都是喜欢追涨,都是喜欢投机,这个特殊性就是大家都知道我们手中买的股票基本都是垃圾,根本就不值那个钱,不过是一种投机的筹码,所以大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基本都缺乏持股的坚定信心,一旦风吹草动,羊群效应立马显现,而所谓的熔断恰巧可以和这种羊群效应结合起来,放大杀跌的威力,因为一旦熔断,市场就没有交易的机会了,所以说熔断机制在现有市场的背景下,不但起不到应有的稳定作用,反而起到破坏作用!

理由二

熔断机制和涨跌停板T+1互相叠加重复。

大部分国家的证券市场均采用的是T+0的操作模式,也就是只要你买入,觉得不对,是给你改错的机会的,但我们为了降低投机性,已经剥夺了当天投资者买入后改错卖出的权利,这基本就是一种熔断,你无法交易,同时在涨跌10%的时候,理论上已经剥夺了买家或卖家的权利,如果剧单封死跌停,你已经被“熔断”了,无法卖出,那么在这些紧箍咒的规则下,再加上一条5-7%的熔断机制,几乎要把投机的上涨和下跌空间封死,如此在磁吸效应下,市场非常容易滑向5%-7%,这是熔断机制的重复性,自然要取消,规则出现叠加,只能是加剧市场的动荡!

理由三

熔断机制在暴涨暴跌中将成为单边噩梦。

如果未来市场暴涨后,突然有利空出台,这是必然会发生的情况,比如上证再次涨到6000点,突然出现下的熔断,那么证券和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将全部即刻丧失,即使没有杠杆,融资的杀跌盘,私募基金的止损盘,股票获利盘出逃,恐慌盘割肉,市场第二天开盘就再次熔断,第三天再出现熔断,买家和卖家都无法在一个区域中交易,交易空间全部变成落体式的空白,一旦利好政策出台,市场即刻变为上涨熔断,这样的市场大起大落,投资者如何参与,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将构成巨大的恶劣影响,严重阻碍证券期货期权市场的发展!

理由四

被空方利用帮助其无风险套利。

在专家看来,在利空消息的作用下,一旦沪深300跌破3%,空方就会利用磁吸效应,花少量的资金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股指砸至5%,一旦熔断的恐慌弥漫开来,失去思考的投资者就会被空方牵着鼻子走,不计后果的抛售股票反而成就了空方的“好事”。

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同济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石建勋表示,熔断机制的本意是非常好的,可以提供时间让市场冷静,让投资者从市场价值的角度去考虑下一步的操作,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这一制度同时也给予了空方无风险套利的机会。

理由五

熔断机制使得场外资金不能进入,限制了反弹发生。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分析师朱斌则指出,由于熔断期间停止交易,场外资金不可能再次进入,场内持股者也不可能再卖出,因此当天的走势就被单向固化,市场越来越呈现单边波动的特征。加上市场上涨下跌幅度稍微放大时,投资者记忆将助推“熔断”的自我实现,未来暴涨暴跌,熔断机制被反复触及可能会成为市场常态。

理由六

A股熔断阀值设置值得商榷。

纽约证交所最新的熔断机制中,标准普尔指数单日下跌7%或13%,若发生在9∶30至3∶25之间则暂停交易15分钟;单日下跌20%,发生三级熔断提前收市。一级和二级熔断每个交易日只能触发一次。

英国的熔断机制主要针对个股交易。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当英国FTSE100指数成分股涨跌超过动态参考价格3%或者静态参考价格8%,则实行5分钟集合竞价,即“自动终止执行期”。

韩国股市的熔断阀值设立为韩国股票综合指数较前一天收盘价下跌了10%或10%以上,并且这种下跌持续了一分钟,股票交易暂停十分钟,个股涨跌幅限制为15%。韩国熔断机制每天只实施一次,在下午2∶20以后不再实施。如果股票市场出现暂停交易的情况,期货合约停止交易20分钟。

由此可见,这些熔断阀值都要高于目前中国设立的熔断阀值。然而,由于中国股市已经设有涨停板,因此有机构人士建议,将目前5%、7%的阈值合并为6%的单阈值,在阈值触及后暂停15至30分钟交易时间,不设置休市阈值。

关于A股历史上的熔断

2015年12月23日,证券时报 市场稳定是各种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夸大某种技术措施的作用,恐怕是种误读与误解。

今年9月初,三大交易所推出在股票和期货交易中分别建立熔断机制的方案。经过三个月的酝酿,在对熔断持续时间进行部分修改以后,宣布将从明年1月份起正式实施。从此,中国资本市场继新股交易之后,有了涉及全市场的熔断机制。

有人说,建立了熔断机制,相当于给市场安放了一个“安全垫”,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这话既对又不对。说对,是因为当市场突然出现异动,广大投资者又搞不清楚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的时候,对市场交易实施熔断,也就是暂停买卖,能够让大家从亢奋或者恐慌中冷静下来,比较从容地对市场走势作出一个判断,避免盲目追涨杀跌,客观上的确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记得在2013年8月,由于某券商在自营的高频交易中发生“乌龙指”事件,导致市场瞬间大涨,不少投资者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盲目杀入,结果损失惨重。如果当时就有相应的熔断机制,那么也许就可以避免此类状况的发生。实际上,熔断机制本身就是海外市场为应对市场异常波动而建立的,那里普遍没有涨跌停板制度,在推行程序化交易之后,一度时常因为出现交易差错引发市场大幅度波动。为防范此类风险,就研究实施了熔断机制,即当指数、期货合约或个股价格等偏离均值到一定程度后予以熔断,目的是让投资者“清醒”一下。不过,那里的初次熔断时间一般只有5分钟,而境内三大交易所最先是设计为半小时,现在改为15分钟,应该说还是比较长的。

显然,熔断机制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它可以在市场处于极端状况时,强行中止交易,以避免此种情形的进一步蔓延,实际上也就是以牺牲流动性来换取市场的暂时稳定。这对于因为偶发事件所导致市场异常波动是有作用的,这个时候由于信息不对称,多数投资者处于不了解真相状态,熔断能够让由此所导致的异常行情被阻止。但是,如果是市场出现了强烈的趋势性走势,单边大涨或者大跌,那么这个时候熔断机制就没有什么作用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都看到了股市要涨或者要跌,在涨跌5%以后熔断,但这不会改变趋势,只是会继续累积动能,于是恢复交易后就很容易会直奔7%的阈值。到了7%当天交易停止,那么下一个交易日就还会继续这种单边走势。因此,在本质上不过是把涨跌的时间段拉长。在理论上,在这过程中,趋势还往往会因此而被强化。

现在新股上市,实际上就遇到了这种问题,由于股价不能一步到位,于是就来多个涨停板,以致后来所达到的价位,远远超出一步到位状态下可能达到的位置。回想今年6、7月间的股市大跌,那时如果有熔断机制,能够阻止暴跌行情的出现吗?恐怕未必,大量融资盘要离场,今天因为熔断走不了,那么明天就一定还会要走。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以综合性的措施“救灾”,单靠一种技术手段,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说熔断机制是“安全垫”,在遇到趋势性走势时,显然是无用的,并不能真正保护投资者。

中国资本市场还很不成熟,需要在各方面加以改进,包括进行良好的制度建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类似熔断机制这样的技术性制度安排,虽然对于稳定市场有积极作用,但绝对不是万能的。市场的真正稳定,是各种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夸大某种技术措施的作用,动辄封其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利器,恐怕是种误读与误解。当年股改时,都说完成了股改市场就成熟了,各种弊端都会迎刃而解,实际情况又怎么样呢?因此,对于熔断机制,在看到其有望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也不应予以夸张的描述。

难以忘怀的两次熔断

记者:中国证券市场30年历程中,很多场景令人记忆犹新。四年前的2016年1月,中国证券交易首次推出熔断机制,但靠前天就触发“熔断值”。作为当时的中国证监会主席,你是否依然印象深刻?

肖钢:

当时推出熔断机制的目的,在于设置“冷静期”,防止市场过度反应。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熔断机制。1月4日是新年推荐交易日,也是A股熔断机制实施的靠前天。早上一开盘,沪深两市各指数都小幅低开,受境内外多种利空因素影响,大盘从上午10点开始快速走低。到中午收盘,上证综合指数最大跌幅达4.04%,创业板指数跌幅达5.68%,熔断基准指数——沪深300跌幅达4.01%。

午后一开盘,13时12分,沪深300指数跌幅触及靠前档5%的熔断阈值,沪深两市及股指期货暂停交易15分钟。之后恢复交易,大盘呈现加速下跌态势,22分钟后,沪深300指数跌幅触及第二档熔断阈值7%,交易暂停直至收盘。

记者:很多股民说,熔断机制让人失去了反应的时间。

肖钢:

对于一个以散户为主的市场来说,很多人还来不及做出反应,很多证券公司一时间被询问熔断机制的客户刷屏。与此同时,一些有经验的投资者嗅到了流动性风险。当熔断阈值临近时,他们担忧无法卖出的风险,因而加速卖出,甚至抛出所有的筹码,“逃命”为上。

以往在没有熔断机制的时候,市场大跌时会有短线游资入场抄底,但熔断导致交易暂停,无法在跌停板上捡漏,抄底资金也不能进场。

记者:出人意料的是,第二第三天股市持续飘红?

肖钢:

市场总是变幻莫测。在经历首日熔断后,投资者似乎很快忘记了昨日的惊恐。始料未及的是,到了1月7日,市场恐慌再现,沪深300指数开盘即大跌,开盘价相比前一日收盘价下跌了59个点,跌幅为1.67%。9点32分跌至3467点,9点33分左右指数有所回升,升至3478点。

事后看,这是当日唯一的“逃生”机会。此后自9点35分起出现断崖式下跌,到9点42分就触及下跌5%的靠前级熔断。9点57分恢复交易后,沪深300指数继续瀑布式下跌,仅3分钟就触及下跌7%的第二级熔断,交易暂停直至收盘。

记者:两次熔断中间只隔了两天,所有骂声都指向你们,证监会怎么面对这个局面?

肖钢:

舆论一片哗然,散户投资者骂声一片,业界内外质疑,批评声压倒一切,原来支持熔断机制的人士都哑口无言。

证监会紧急开会讨论,主要有两套方案。一套方案是暂停实施熔断机制,另一套方案是修改完善熔断机制。例如适当提高熔断阈值,拉开两档阈值间距,靠前档由5%提高到6%,第二档由7%提高到9%;再如,改变第二档阈值触及后即停止交易的规定,允许继续交易直到收盘。

经反复比较,大家一致倾向于靠前套方案。主要考虑到对熔断机制的任何修改,都需要时间更改技术系统,只有暂停实施才可能从1月8日开始生效。两套方案都有弊病,最终决定采纳了靠前套方案,于1月8日暂停实施熔断机制。

熔断机制失效的深层原因

记者:熔断机制之所以失灵,是因为它没法让市场冷静下来?

肖钢:

熔断机制未达预期效果,反而因“磁吸效应”加剧了市场恐慌。触发5%的靠前档阈值并进入“冷静期”后,市场并未冷静下来,而是在“冷静期”结束恢复交易后,更加迅速地“逃离”,放量成交、跌幅扩大,加速股指触发第二次熔断。

触发熔断的两个交易日中,市场整体丧失了大量交易机会,两市交易额分别约为5962亿元和1880亿元,大大低于前20个交易日日均7830亿元的交易额,交易制度限制了市场流动性。跌停股票数分别为1318只和1334只,千股跌停的情况并未因“冷静期”而改善,反而由于市场的熔断预期导致流动性加速丧失。

此外,基金公司的赎回压力也明显增大。1月7日A股触及5%熔断阈值后,由于担心交易受限,基金早盘集中卖出以保证流动性应付赎回,进一步加重市场抛压,形成恶性反馈。

记者:事后有没有讨论过,熔断机制失效的深层面原因?

肖钢:

我国熔断机制失效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首先,“磁吸效应”叠加涨跌停板,客观上影响了市场流动性。1996年12月实行至今的10%涨跌停板制度,本质上类似个股熔断机制,指数熔断机制实施后,A 股市场实际上形成了股指和个股双层熔断机制。两种机制都会带来“磁吸效应”,而且指数熔断机制的“磁吸效应”更大。

其次,熔断机制的风险参数偏严。我国指数熔断机制的两档阈值分别为5%和7%,5%熔断阈值是期望市场在“冷静期”后可以恢复正常交易,7%熔断阈值是为在极端异常情况下终止交易,防止恐慌蔓延,真正触发的情况较少。

什么是“熔断”,你经历过熔断吗?

a股熔断机制是什么意思?科普A股熔断机制为何必须废除

很多股民不知道“熔断”是什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

“熔断”这个词,最早起源于保险丝。当电路发生故障或异常时,电流过载可能会烧毁电路,这时保险丝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从而起保护电路安全运行的作用。

那回到金融市场,熔断被赋予了相似的含义。“熔断”,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暂停交易的措施。

2016年1月1日,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指数,采用5%和7%两档阈值,正式实施熔断机制。2016年1月4日,A股遇到史上首次“熔断”。两市双双低开大跌,并于13点13分超过5%,引发熔断,三家交易所暂停交易15分钟,恢复交易之后,沪深300指数继续下跌,并于13点34分触及7%的关口,三个交易所暂停交易至收市。2016年1月7日,沪深300指数跌幅扩大至5%,再度触发熔断线,恢复交易仅3分钟,沪深300指数再度快速探底,最大跌幅7.21%,二度熔断触及阈值。4天4次熔断,也是创了世界证券市场的纪录。2016年1月8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决定暂停实施 “熔断机制”,以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熔断政策作为史上最短命的政策,在A股这个已经有了10%涨跌停板制度的背景下, 弊远大于利。熔断机制有一定“磁吸效应”,即在接近熔断阈值时部分投资者提前交易,导致股指加速触碰熔断阈值,像磁铁一样被吸引,起了助跌的作用。

以上就是a股熔断机制是什么意思?科普A股熔断机制为何必须废除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