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占汇丰多少股权
接下来具体说说汇丰平安之争分拆汇丰亚洲业务决议案遭股东会否决
“ 4月18日,平安资管董事长黄勇发表声明建议汇丰从原来的分拆方案调整为战略重组方案。不过,次日,汇丰发言人迅速回应,建议股东投票反对第17和18项决议案。而从投票表决结果来看,面对平安的施压,汇丰取得了暂时的胜利。”
5月5日,汇丰控股晚间披露《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投票表决结果与董事会及下设委员会成员变动》公告显示,由股东提呈的第17及18项决议案遭否决。
据了解,第17项和18项议案由小股东提出,主要内容分别为:要求汇丰承诺将股息恢复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推动管理层定期考虑结构性改*,包括潜在的业务分拆等。
具体来说,在已投票的投资者中,19.78%的票数支持要求汇丰定期报告分拆亚洲业务的可能性,80.22%的票数反对;19.2%的票数支持将股息提高到疫情前的水平,80.80%的反对,两者均未获得通过上述决议所需的选票。
对此,汇丰集团主席杜嘉祺在公告中表示:“我很高兴绝大部分汇丰股东以压倒性票数支持银行的策略,并拒绝再辩论银行的架构。董事会、汇丰同事以至股东们现在可以举步前进, 迈向我们专注服务客户、推动更加强劲的业绩,以及为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的共同目标。”
而对于投票结果,平安资管则表示,尊重汇丰股东的选择。同时,建议汇丰董事会和管理层以开放的心态,虚心来自听取股东的建议,不断改善经营和管理,提高公司价值。
平安目前持有汇丰约8%股份。自2015年起逐步买入汇丰股票起,平安成为汇丰的主要战略投资者,一度位居汇丰靠前大股东。截至2022年末,贝莱德持有汇丰8.27%股权,平安持股8%位列第二。
据悉,近年来,不少中小股东向汇丰管理层建议,要求分拆汇丰亚洲业务在香港注册总部并**上市。
此外,2023年4月以来,平安两度公开喊话希望汇丰对亚太业务战略重组,汇丰董事会则直接表明反对态度。
4月18日晚间,平安资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勇发表了《平安资管公司关于汇丰控股的原则和立场》的声明,针对当前市场上关于平安与汇丰控股的关系以及平安对汇丰的看法进行了回应。
在声明中,平安建议汇丰从原来的分拆方案(spin-off)调整为战略重组方案(strategic restructuring)。“战略重组方案完全可以解决汇丰的顾虑,包括但不限于环球价值、运营成本、法律障碍等问题。”
“为从根本上提升汇丰的市场竞争力,助其改善业绩、提升价值、把握亚洲增长机遇,汇丰有必要推动结构性的战略重组改*。”
不过,次日,汇丰发言人迅速回应,表示不认同这些结构重组方案能为股东带来更大价值,并强调其结论得到第三方财务和法律顾问支持,亦经第三方认证。相反,这些结构重组方案会损害汇丰的价值。
汇丰表示,由平安提出的转变汇丰亚太区业务结构的建议,会严重影响汇丰环球业务策略的成效,并且大大蚕食集团的收益、回报、股息及股东价值,损害汇丰独有的环球业务的定位。
因此,汇丰不能支持向股东推荐这些由平安建议、涉及改变集团结构的方案。建议股东投票反对第17和18项决议案,汇丰应该集中执行目前已见成效的策略,维持现有整合的一体化结构。
汇丰亚洲市场年贡献近80%税前利润,重组或分拆亚洲业务的提议一直在博弈中。此次中国平安首度提出战略重组方案,并对汇丰反对结构性重组的理由进行了反驳
文 | 《财经》记者 丁艳 唐郡 编辑 | 杨芮 袁满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汇丰”,00005.HK)分拆呼声已久,其分拆重组方案因第二大股东中国平安集团旗下平安资管的发声而再度成为市场焦点。
据了解,汇丰将于5月5日在英国召开股东大会(AGM),届时会上将投票表决由小股东提出的两项决议案,其中包括要求汇丰承诺将股息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和推动管理层定期考虑结构性改*(包括但不限于分拆、战略重组和重组其亚洲业务)。
持有汇丰8%股权比例的第二大股东—平安资管明确表达了对上述两项决议案的支持。
4月18日晚间,《财经》记者获悉平安资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勇的一份声明,其认为,有必要推动结构性的战略重组改*,将汇丰亚洲业务总部设于香港并**上市,将为汇丰的所有股东带来诸多收益。
对此一位保险分析师对《财经》记者表示,黄勇虽在声明中并未明确提出战略性重组的具体细节,但方案的核心直指:分拆汇丰亚洲业务。
此前,汇丰个人股东、香港一家投资集团负责人吕宇健(Lui Yu Kin)呼吁分拆该集团,并组织提交了前述两项决议案。
对于上述股东提议,汇丰发言人回复《财经》记者时表示,不认同结构重组方案能为股东带来更大价值,且相关结论得到第三方财务和法律顾问支持。
4月20日上午,就平安资管相关声明,汇丰控股发布正式回应称,“由平安提出、转变汇丰亚太区业务结构的建议,会严重影响汇丰环球业务策略的成效,并且大大蚕食集团的收益、回报、股息及股东价值,损害汇丰独有的环球业务的定位。因此,汇丰不能支持或向股东推荐这些由平安建议、涉及改变集团结构的方案。”
在4月16日举办的首届中国投资者高峰会上,汇丰董事会主席杜嘉祺曾就分拆提议回应道,要求重组或分拆其亚洲业务,会给客户带来一段重大的不确定性时期,员工和股东也会受到干扰。未来几年内,重大执行风险将给该集团带来巨大成本。
而在黄勇看来,将汇丰亚洲业务总部设于中国香港并**上市,将为汇丰的所有股东带来诸多收益。“汇丰管理层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清晰的解释,对此我们表示失望。”
“我们也认识到,结构性重组方案在初期会产生一些增量成本,但应该以开放的态度权衡这些成本与收益。”对此,黄勇在声明中称,管理层不仅拒绝承认提议的任何优势,还夸大了许多成本和风险,包括但不限于: “汇丰集团的购买议价能力将受损”“未来,汇丰亚洲和汇丰之间的交易安排不可能完全抵消收入的损失”等。
黄勇表示,近年来许多汇丰股东向管理层提议,分拆汇丰亚洲业务在香港注册总部并**上市,而平安亦认为该建议值得考虑。
对此,汇丰方面回应,2022年至2023年间,已经与平安就汇丰亚太区业务的结构方案进行了接近20次广泛和高规格的会议,参与的人士包括集团主席、行政总裁及高级管理层。汇丰认为,沟通中“双方就多个事项上和而不同”。同时,汇丰董事会再度重申立场:“董事会相信,汇丰应该集中执行目前已见成效的策略,相信这是最佳、且最稳妥于未来日子继续提升股东价值的方法。因此,董事会建议股东投票反对第17和18项决议案。”
近期汇丰中小股东反复提出“分拆亚洲”,或与汇丰亚洲市场逐渐成为“主战场”有关,其在2022年贡献了近80%税前利润,而汇丰2022年在欧洲区业绩全年亏损4.15亿美元。据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部分中小股东希冀汇丰能把亚洲业务单独分拆出来,这样有利于股价的上升以及获得其他财务收益。
“可以预料的是,公布2022年全年业绩后股东‘分拆亚洲’的要求会更加强烈。”上述资深业内人士如是说。
“2023年5月5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让大家有机会讨论这个议题,也让全体股东就第17和18项决议案表决,为这个议题画上句号。”汇丰表示。
上述声明中,黄勇提到:“平安研究了部分股东提出的分拆方案,也认真听取了汇丰及其他市场专业人士的反馈和意见,我们建议,从原来的分拆(spin-off)调整为战略重组(strategic restructuring)方案。”
无论是哪个方案,都坚持两个原则:靠前,汇丰仍是总部在亚洲的上市银行的控股股东,以维持全球业务线的协同效应;第二,都将为汇丰股东带来巨大收益,包括释放价值、减少资本要求、提升长期效率、缓解地缘*治风险和重新定位竞争局势。
黄勇并未在声明中详述战略重组方案的细节。不过,他提到,近年来许多汇丰股东向管理层提议,分拆汇丰亚洲业务在香港注册总部并**上市,而平安亦认为该建议值得考虑。此外,过去两年,平安资管向汇丰管理层提出了诸多结构性重组建议,包括推动汇丰亚洲业务在香港上市,以及整合汇丰亚洲的所有业务。
一位保险业分析师对《财经》记者表示, 从声明来看,平安方面所提战略重组方案的核心仍是分拆汇丰亚洲业务。
以上就是平安占汇丰多少股权?汇丰平安之争分拆汇丰亚洲业务决议案遭股东会否决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