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点是牛市起点什么意思
昨日A股大涨,不少股民信心大涨,甚至是分析师也是如此,分析师甚至喊出了4000点,方正电子团队的谭郡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我应该是全网第一个喊4000点的人吧,相信相信的力量”,再......接下来具体说说默默回顾一下4000点才是牛市起点
“把投资者骗得好惨”,一位坚持炒股的大爷这样说。
时间过得真快,仿佛人民日报昨天刊文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实际上已经过去近十年。
这十年,见惯了各种股市黑嘴,特别是机构黑嘴,他们用数据、图表和各种分析,把投资者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连网信办、证监会亲眼目睹了这十年的黑嘴怪相后都坐不住,准备重拳出击。主管部门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建立健全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压缩股市“黑嘴”、非法荐股活动网络生存空间,切实维护清朗网络空间和社会和谐稳定。
黑嘴鸟
这个时候,很有必要回顾4000点才是A股牛市开端的人民日报刊文。文中金句频出,句句指向A股已经开始走强迎接牛市。
“一个年GDP总量10万亿美元的国家,其*治稳定、社会安全、经济稳健、目标明确;这样经济体中的蓝筹公司难道不应该修复其在资本市场的合理估值吗?如果这都算泡沫,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资产才不算泡沫?” 牛得热血沸腾。
“如果你把人民币想象成美元,把中国的银行看作是美国的银行,那么目前中国银行的市盈率仍然偏低,价值仍然被低估。” 牛得只剩下价值投资。
“当前国内资本市场的火热,也是市场对于上述变化的正常反应和判断。” 牛得红红火火。
“如果将A股看作‘*梦’的载体,那么其蕴藏的投资机会是巨大的。但是,如果把A股市场当作赌场,那么世界上任何一个赌场都是危险的。” 牛得机会巨大,躺平放牛。
随后经过一年,上证指数从刊文时的4400点下跌至2016年2月的2600点,2018年4月下跌至2400点。2020年3月收至2600点,2022年10月收至2800点。
......
一晃过去将近十年,连4000点的影子都没看见,黑出了新高度。
某证券研究所电子团队分析师谭珺,在朋友圈发文“我应该是全网靠前个喊4000点的人吧,相信相信的力量”,并配上了上证指数走势图。 随后,其所在的 证券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启动合规调查和问责。
为何分析师喊出4000点会受到这么大的关注呢?4000点距离现在3200点的位置,其实也就是20%左右的涨幅,指数上涨20%左右应该不是太不可思议的事情。
归根到底,还是投资者在A股市场亏损严重,10年前就是在3000点左右徘徊,如今10年过去了,A股还是在3000点附近。2022年,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国内的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国际形势更是一片混乱,俄乌冲突导致国际原油价格飙升,欧美多国通胀创下几十年的新高。
在此大背景下,有分析师喊出4000点,也难怪被股民们讥讽为“信口雌黄”了。但其实这不正是股市上涨的标志吗?就是大多数人看跌的时候,反而是股市大涨的时候。股市的涨跌,事实上和经济形势并无绝对的联系。假如2022年牛市来了,并不是一件意外的事。
一、经济形势差,反而让股市充满了机遇。 经济形势差,毫无疑问提振经济是头等大事,因而各种经济刺激措施不断出台,货币供应也会相对宽松。这为股市上涨,创下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A股个股调整充分。 很多个股在经历2021年年末和2022年上半年的大幅下跌后,调整充分,投资价值凸显,此时是很好的介入时机。
三、房地产投资几无价值,资金选择余地有限。 按照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投资房地产才是投资回报*高的领域,但目前房价实在是太高了,即使在一线城市,房地产投资几无价值,因为接盘侠也买不起了。
那么不投资房地产,资金选择余地也非常有限,投资股市是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一个活跃的资本市场,不仅符合个人利益,也符合国家利益,股市的融资对于企业发展壮大的作用不用多提,个人投资者在股市盈利也会促进消费市场的复苏。
客观来看,2022年经济形势严峻,但正因为如此,各种经济刺激措施会不断出台,反而这会促使股市不断上涨,假如经济能够因此快速复苏,那么2022年A股迎来牛市,并不是天方夜谭。
昨日A股大涨,不少股民信心大涨,甚至是分析师也是如此,分析师甚至喊出了4000点,方正电子团队的谭郡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我应该是全网靠前个喊4000点的人吧,相信相信的力量”,再次印证了一句话“一阳改三观”,前两个月还忧心不已,担忧A股再创新低,现在刚回血一点,4000点都不是梦了。
A股确实是需要信心,三四月份A股太缺乏信心了,股市的下跌都不需要理由了,任何消息都可以解读成利空,指数不断创新低,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关口,一度冲向2800点,最大调整幅度23%,创业板指数甚至冲向了2100点,最大调整幅度40%,科创50指数跌破了1000点,最低跌至853点,指数从高点腰斩。科创板和创业板这次调整幅度已经可以和大级别的熊市相比较。
4月底以来,股市持续反弹,上证指数反弹13%,不仅收复3000点,更是站上了3200点;创业板指数反弹20%,站上了2500点,科创50指数更是反弹30%,不仅收复1000点,更站上了1100点。新能源车、锂电池、光伏等板块是反弹的主力,这几个板块也是本轮调整的主力,现在反弹也最积极。
缺乏信心,当然是需要恢复信心的,但是不能过度盲目,在股市中的过度自信是会吃大亏的,上一个含4000点的人在哪里?结果如何?2015年4月21日,某报喊出了著名的“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2个月后上证指数确实涨到了5000点,但是也迎来了2007年以来的第二大股灾,上证指数最后从*高点下跌了49%,要不是国家队出手,跌幅会更大。创业板更惨,从4000点的位置一直跌到1185点,下跌了70%,下跌时间更是长达三年多,慢慢熊市套牢了多少股民。
说到底还是太年轻,4000点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如果说3000点是A股下线的信仰(虽然这次这个信仰也破掉了),那么4000点是股民心中的痛,32年的A股历史上仅有两次站上4000点,无一例外均是以惨跌收场,并非是4000点有魔咒,而是4000点太沉重。
上证指数均是以传统大蓝筹为主,这一点无法改变,哪怕现在有了科创板,里面有了半导体这种当前代表着*高产业技术水平的企业,但是和传统大蓝筹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以行业板块划分,A股中市值超过2万亿的行业板块仅仅11个,分别是银行、电力设备、饮料制造、半导体及元件、证券、电力、保险及其他、化学制品、计算机应用、国防军工以及石油加工贸易,合计市值39万亿,而当前沪深两市的总市值是80万亿,也就是说这11个行业板块占据了A股50%的市值。
而这11个行业板块中,仅有半导体及元件以及计算机应用算是新兴产业,其余9个行业板块均是传统行业,上市企业基本是传统大蓝筹,但是半导体和计算机应用两个行业板块的市值仅仅5.7万亿,占A股总市值的比例仅仅7%,备受瞩目的锂电池和光伏也属于电力设备行业,再加上电力设备的7.3万亿市值,也才13万亿市值,占整体市值不到20%。
这就是现实的尴尬,传统行业的影响力依然不是新兴产业能够抗衡的,至少在市值上是如此,A股市值大于5000亿的企业有17家,仅有宁德电池和比亚迪两家制造型科技企业,其余15家均是金融、电信、石油、煤炭、电力和白酒企业。
现实就是,金融、电信、石油、煤炭以及地产这些传统企业的估值非常低,一直起不来,新兴行业的企业虽然估值高,但是净利润规模太低,宁德时代去年净利润159亿,比亚迪甚至不到100亿。从营收上来讲,规模也偏低,比亚迪去年营收2161亿,宁德时代1300亿。
要靠这些新兴企业去拉指数太难了,也就只能拉拉创业板这种市值不高的,比如宁德时代1.1万亿市值,占到创业板总市值的10%。
而上证指数原本就是以金融、电力、石油和电信为主,比重比其他指数更高,上证指数要上4000点只能是依靠大蓝筹,新兴产业当前并不具有这等实力,如果硬要拉,那么也是小马拉大车,最后的结果是:小马累坏了,车子也没动。
新兴产业要真做大,从市值上超过传统大蓝筹,那么营收要在当前的规模上再扩大三到五倍,比如宁德时代当前的营收是1300亿,那么未来需要超过5000亿,比如比亚迪当前的营收不到2200亿,那么未来需要上万亿,比如中芯国际当前的营收才356亿,未来起码要上2000亿。我们的光伏产业虽然领先全球,但是绝对量还是低了,龙头隆基股份2021年营收才800亿,净利润也才90亿,等到营收能够站上3000亿,甚至5000亿,才真正能顶A股的半边天。
这很难吗?是很难,但是这是国际一线的水平,比亚迪是要对标丰田和特斯拉的,对标丰田的销量,2021年丰田全球汽车销量1038万辆,而比亚迪为73万辆,丰田最近一年的营收是1.6万亿人民币,市值1.8万亿人民币,特斯拉2021年营收为3600亿人民币,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0%(比亚迪一季度同比增长63%),市值4.9万亿人民币。
再来看芯片巨头台积电,2021年营收3600亿人民币(今年一季度增长35%),净利润超过1300亿人民币,市值3.2万亿人民币,中芯国际是我们当前最强的芯片企业,营收还不到400亿,净利润刚过百亿,差距甚远,英特尔2021年营收超过5200亿人民币,市值1.2万亿人民币。
这些新兴企业的营收规模在当前的基础上再增长3到5倍,那么那个时候A股站上4000点完全不是问题,甚至5000点都有可能,这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不是两三年就可以做到的。
以上就是4000点是牛市起点什么意思?默默回顾一下4000点才是牛市起点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