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上市公司配股规定最低配股价格是多少
宁波银行的配股方案终于公布了。11月23日收盘以后,宁波银行将向投资者每10股配售1股。配售费用用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配股价格为每股19.97元。公告发布时间是11月18日晚间。接下来具体说说碧桂园配股
配股的意思是上市公司根据公司发展需要,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和相应的程序,向原股票股东按其持股比例、以低于市价的某一特定价格配售一定数量新发行股票的融资行为。简单的说就是配股会引发股价的下跌,已经被套的情况下,选不选择配股,需要根据自己持有股票具体的情况来分析。如果选择配股的话,以低成本的价格购入股票,虽然股价下跌了,但是手里持有的股票增多,自己的成本价格也降低了,股票如果开始反转,利润会比较可观。但是股票继续下跌,亏损也会加大。所以需要自己综合判断,目前拥有的股票是否具有长期持有的可能。
首先需要明白自己被套的位置,是属于低位、中间、还是高位。如果是低位的情况下,等股票在上升趋势之中,可以通过每一次的回调加仓来降低自己的成本价,等趋势形成开始上涨会很快解套。如果是中间位置,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然后中途再判断是否继续持有。如果处于高位,且自己没有通过减持来控制自己的损失,可能需要果断止损,来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
市场情绪依旧低迷的时候,碧桂园做出了一个让投资者颇为意外的动作。
7月27日早间,碧桂园公告称,拟通过配售筹资28.2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4.35亿元)。承配人认购股份合计8.7亿股,每股股价3.25港元。相比7月26日收盘价的3.72港元/股,此次碧桂园配售融资的价格折价了12%。
资本市场上一向对公司配售的动作不太“感冒”,因为这会稀释现有股东的权益。
让投资者疑惑的是,上个月月中,碧桂园公告,将用现金一把赎回年内到期的6.8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88亿元)美元债,且此次偿付完成后,碧桂园年内已无到期美元债。境内债方面,年内还剩两笔可回售债券,合计金额为40亿元。
为何才过一个半月,碧桂园却要配股融资了?很多投资者也将碧桂园这次配股,与此前融创配股联系在了一起,认为这是风险的前兆。
受此影响,7月27日,碧桂园的股价收盘跌15.05%,碧桂园服务也连带着跌了21.97%。好不容易反弹两天的地产板块,也熄火了。
回看过去,当时融创配股的目的是增厚自身的现金流,增强自己过冬的能力。只不过后来市场的发展,有些超过孙宏斌的预料。
碧桂园方面于7月27日回应华尔街见闻,称公司此次配股是为了降低自身的负债率。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公司在境内外公开市场的债券回购,持续减少公司债境内外的债务规模。
并且,碧桂园方面强调,此次募资获得多倍覆盖,发行股数从 8.4 亿股增发至 8.7 亿股。
华尔街见闻了解到,随着近期行业销售回暖,一些基本面基金以及长期跟踪碧桂园的投资人以及现有股东,一直密切留意碧桂园的最新发展,并寻找机会支持碧桂园。
也就是说,碧桂园的这次配股,是此前很是谨慎的机构、股东看到行业开始回暖,认为公司股价处于低位,是个可以入场的时机了。并且这也能够在不增加负债的情况下,优化碧桂园的债务结构。
只不过,在场外的投资者看来,这不是个好时机。
从7月初至7月22日,不到一个月时间,碧桂园股价从4.8港元/股跌至最低3.1港元/股,跌幅超36%。这主要是市场信心不足,而非公司财务基本面突然生变。
比如说,在当下美元债融资停滞的背景下,房企频频被评级机构调低评级;近期各地停贷风波,让投资者在6月情绪改善后,又锤向谷底。
不光是碧桂园,龙湖、万科、金地等以往一直被认为是稳健派“好学生”的几家房企,股、债在过去一个月里均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跌。甚至碧桂园部分中长期债券的价格被砸至30美分,与其他出险房企债券价格也没啥差别了。
不少机构投资者对华尔街见闻表示,选择卖出这些优质房企的股、债,将债券砸到近乎违约的价格,并非是认为这些房企就会违约,而是受到委托人或者内部风控的持续压力。当下这个市场也根本看不清楚。为了规避风险,只能卖出。
眼下市场对房企融资,尤其是民营房企融资,也总会带着一副有色眼镜去审视:不融资,认为公司被机构抛弃;融资少了,认为公司得不到机构支持;开始融资了,又认为这是因为公司缺钱了。
从去年房企陆续风险出清至今,整个市场进入一个非理性的状态。民营房企的信用,已然跌落在谷底,摔得粉碎。
但对碧桂园等房企来说,往年一、二季度是发债最重要的时期。随着境外机构投资者对中国民营房企的风险规避,美元债市场已经停滞,也很难用以往的低成本利率发债了;境内发债虽已开阀,却远未能解渴。
对房地产这样一个依赖资金流的行业来说,债券需要偿还、经营需要支出,这只能依靠经营回流的现金以及融资。但眼下几乎没有融资,全靠经营回款。当下的市场环境里房企很难有安全感,也只会让更多房企陷入债务的漩涡。
正如一名国际投行主管对华尔街见闻所说,对房企来说,眼下恢复融资能力至关重要,没有一个企业可以不靠融资成长。
也是由此,当有机构在市场情绪低迷之际,愿意和碧桂园绑定在一起,为其提供融资,市场应该理性对待。
此前,也有包括旭辉董事局主席林中在内的管理层,还有碧桂园总裁莫斌等高管,以及其他房企管理层,都用真金白银回购自家债券、增持公司股份,表示愿意与公司继续走下去。
这些来自房企高管的信心,以及机构的信心,是眼下支撑地产行业最珍贵的东西。这些信心,不应该被辜负。
宁波银行的配股方案终于公布了。11月23日收盘以后,宁波银行将向投资者每10股配售1股。配售费用用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配股价格为每股19.97元。公告发布时间是11月18日晚间。11月18日收盘价为38.12元,19.97元的配售价格相当于是打了五二折。
有些人觉得配股是利空,想要赶紧把宁波银行的股票卖掉。他们的理由是配股带有强制性,无论投资者是否接受配股,股价都是要除权的。假如除权前股价基准是39元,那么除权后的股价大致应该是(39*10+19.97*1)/11=37.27元。
这对满仓投资者可能是一个不好的消息。假如你有100手宁波银行的股票,为了让自己不吃亏,那就需要准备1000*19.97=19970元。如果不参与配股,那就意味着将会有(39-37.27)/39=4.44%的资产凭空消失。
这种利空情绪确实存在,但宁波银行的配股规则再加上其公司质地,我觉得宁波银行的配股更是利好。
宁波银行的配股价格还是非常诱人的,低至原价的52%。一般来说,配股的价格都是原价的七折左右。这次的价格也算是给足诚意,如果不出意外,6.01亿股,120亿元的目标应该很容易就完成。
近乎五折的价格中规中矩,既能吸引愿意配股的老股东,又能一定程度上保护未配股者利益。
配股价格高,老股东投资的积极性就不高,很有可能无法按照原定计划募集120亿。配股价格低,老股东投资的积极性就会比较高,但是对于不愿配股或是因为某些原因错过配股的人来说,损失就会比较大。
配股价格核定适当,对于增强股东粘性,维持股价稳定上涨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宁波银行此次配股比例为10配1,这个比例其实是比较低的。在A股历史上一共有1011次配股,涉及333只股票。
比10配1比例还低的只有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是每100股配7股,工商银行是每20股配1股。
与宁波银行一样,采用10配1比例的只有8家,其中有两家还是银行,分别为中国银行和2000年以前的平安银行。
配股比例*高的是城投控股,1股配3股,配股时间是1993年。
历史上进行配股的银行股一共有11只,共14次,平安银行独占3次,招商银行2次。
在进行配股的银行中,配股比例*高的银行是江苏银行和2000年11月份配股的平安银行,配股比例均是10配3。在A股历史上选用10配3的一共有530次,超过总次数的一半。
总体来看,银行板块的配股都是相对保守的。宁波银行的这次配股比例在银行板块都不算高,较低的配股比例并没有为老股东增加太大的负担。如果真想参与配股,只需要在配股前卖出5%左右的股票就有足够的资金参与配售了。
较低的配股比例能够让中小投资者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可以泰然自若地参与配售,分享公司发展的红利。
公司质地好才是老股东愿意参与配售的最关键因素。如果公司业绩不行,即使配股价格再低,配股比例再高,我们也不会参与。
因为明知道这是一艘破船,现在还强行让我们延长行程,我们肯定会选择跳船求生。投资者不参与配股,还想保住自己的利益,那就只能在配股前卖掉股票。大家都卖,股票肯定会大跌。
宁波银行的三季度业绩表现几乎可以摘得银行板块的桂冠了。截至9月30日,宁波银行的总资产为19076.76亿,较去年上涨17.27%。三季度宁波银行归属股东净利润为47.88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39.67%;宁波银行不良率为0.78%,较去年末下降1个bp,拨备覆盖率为515.3%,较去年上涨了971bp。
总资产规模近2万亿,却还有着近20%的增长,这在银行业是少有的。净利润增速达到近40%,却还能保持不良率在0.78%,在银行业,这种业绩是绝对的靠前名。
宁波银行昨日公布配股方案,今日股价大涨,这至少说明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继续在宁波银行这艘船上的。
配股虽然是带点强制意味让老股东出钱,但宁波银行给出的配股价格也确实是很不错,近乎五折的价格比较诱人。除此以外宁波银行的配股比例还是非常低的,没有让老股东有太大的压力。最为重要的是宁波银行的业绩水平非常高,这是一家正在快速成长的银行。
宁波银行的配股更多地是在给老股东发福利,这完全没有任何利空的因素,市面上的证券公司也对宁波银行进行密集调研,给出的评级结果也都是*高级:买入。对于宁波银行的老股东来说,继续持有,参与配售是较好的投资方式。
以上就是我国对上市公司配股规定最低配股价格是多少(碧桂园配股)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