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新东方股票什么时候上市的?又传新东方赴港上市

中概股回归上市已经不再令人惊讶,只是作为耳熟人详的新东方,仍会在市场中激起涟漪。8月10日,有消息称,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简称“新东方”)谋求在香港二次上市,募资在10亿美元左右,......

俞敏洪新东方股票什么时候上市的

当俞敏洪还是北大老师的时候,他发现了自己的商业头脑,他利用自己的商业头脑顺利建立了自己的新东方。11980年,三次高考失利的俞敏洪终于在母亲的压力下,考入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接下来具体说说又传新东方赴港上市

站着说话不腰疼,新东方用13年才赴美上市,俞敏洪赚的是快钱吗?

前几日,俞敏洪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并附上文字:“教培时代结束,新东方把崭新的课桌椅,捐给了乡村学校,已经捐献近八万套。”

值得一说的是,俞敏洪老早就为新东方制定了一个原则,新东方账上的钱,必须能够满足,如果有天新东方突然倒闭,或者说突然不做了,账上的钱必须能够同时退还所有学生学费,并且能够支付所有员工的离职工资。单凭这一点,俞敏洪就获得了无数网友们的力挺。

诚然,新东方来到了时代的十字路口,新东方退出教培,可以看作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新时代的开启。俞敏洪的一下站成为了网友们关注的焦点。

俞敏洪新东方股票什么时候上市的?又传新东方赴港上市

有人说,新东方要做直播,俞敏洪要步罗永浩的后尘;有人说,新东方要回归大学生市场,专注于做出国留学、四六级考试等培训;有人说,新东方要搞职业培训,做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最后有媒体给出了俞敏洪的下一站,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将开启直播带货,与几百位老师一起直播助农。注册信息显示,新东方已成立全资控股的东方优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销售鲜肉、禽蛋、水产品、新鲜水果蔬菜等。

怎么说呢?直播电商是近几年最大的风口,直播带货赚不赚钱,只是看看罗永浩就知道了。罗永浩本人就说过,自己因为带货,差不多偿还了近6个亿的债务。由此可见,当下直播带货确实很赚钱。

俞敏洪新东方股票什么时候上市的?又传新东方赴港上市

在俞敏洪带着新东方团队敲定直播带货之后,却有媒体出来指责新东方。该媒体表示,新东方如果只是从一个挣快钱的行业跳到另一个挣快钱的行业,恐怕不是最佳示范。

俞敏洪新东方股票什么时候上市的?又传新东方赴港上市

嗯,俞敏洪是一个赚快钱的人?其实看看新东方的成长经历就知道了,新东方很早就是教培领域里的龙头公司,但俞敏洪用了13年,才成功带领新东方在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这样的俞敏洪,赚的是快钱吗?

再来看看俞敏洪有关国内互联网公司的言论,俞敏洪曾说过,“中国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利用了国人喜欢娱乐八卦、喜欢买买买的低级趣味,利用人性的丑恶来挣钱,没有哪一家公司,创造了影响或者改变全世界的科技产品。”

由此可见,赚快钱是太多人的梦想,但显然不是俞敏洪的梦想。再怎么说人家也是北大的高材生,在财务上早就实现了自由。

俞敏洪新东方股票什么时候上市的?又传新东方赴港上市

话又说回来了,即便是俞敏洪带着新东方赚快钱,春公子相信大部分网友们也是会支持的。

为何呢?新东方目前有11万名员工,后面更是11万个家庭,如果新东方宣告破产就会有33万个百姓面临生活的危机。

又传新东方赴港上市?募资至少10亿美元,俞敏洪持股超13%,疫情下净利单季降七成

俞敏洪新东方股票什么时候上市的?又传新东方赴港上市

中概股回归上市已经不再令人惊讶,只是作为耳熟人详的新东方,仍会在市场中激起涟漪。

8月10日,有消息称,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简称“新东方”)谋求在香港二次上市,募资在10亿美元左右,不过,新东方对上市传闻不予置评。

今年以来,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不少在美股上市多年的中概股筹谋回来上市,如京东和网易今年相继回香港上市。

对于新东方,早在今年6月初,就有外媒报道,新东方和好未来两家美股上市的中国教育龙头,考虑在香港上市。

同时,新东方旗下子公司——专业教育在线平台新东方在线(1797,HK),已在去年3月登陆港交所,成为在线教育靠前股,目前市值352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受今年疫情影响,作为教育龙头的新东方不少线下培训机构关停,2020财年第四季度净利润1320万美元,下降69.5%。不过,2020财年全年净利润4.1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七成。

新东方被传赴港上市,俞敏洪持股超13%

据悉,新东方将在香港谋求第二次上市,募资约10亿美元,将聘请美国银行、瑞士信贷和瑞银作为赴港上市承销商。对于赴港上市传言,新东方表示不予置评。

作为国内教育龙头公司,新东方于1993年成立,目前以语言培训为核心,拥有短期培训系统、基础教育系统、文化传播系统、科技产业系统、咨询服务系统等多个发展平台。

新东方于2006年9月7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中国大陆首家海外上市的教育培训机构,目前市值约222亿美元,持股5%以上股东包括:靠前大股东新东方董事会执行主席俞敏洪持有21199600股,占已发行普通股比例 13.43%;第二大股东Davis Selected Advisers, L.P.持有10241402股,占已发行普通股比例 6.49%。

依托新东方的师资力量和教育学资源,新东方还孵化了旗下专业在线教育网站——新东方在线,去年3月28日,新东方在线在港上市,成为“港股在线教育靠前股”,今年以来,受疫情刺激线上业务量影响,新东方在线今年股价大幅上涨106%,目前市值352亿港元。

今年业绩受疫情波及,第四财季净利下降近七成

今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造成的线下培训机构大量关停,对目前以线下培训为主营业务的新东方还是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

数据显示,新东方2020财年第4季度(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净收入超7.98亿美元,同比下降5.3%;运营利润1030万美元,同比下降86.7%;净利润为1320万美元,同比下降69.5%。

据统计,新东方2020财年第4季度学生报名人数约258.56万人,同比下降6.2%。截至2020年5月31日,学校和学习中心总数达1465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增211家(2019年同期学习中心的总数为1254家),与上季度相比净增49家。截至2020年5月31日,学校总数为104家。

新东方董事会执行主席俞敏洪表示,“正如之前所预料,疫情自3月起在全球的大爆发,及国内线下学校复课时间推迟等不可控因素,为我们的第4季度带来了持续挑战。”

此外,由于疫情在全球肆虐,国家关系复杂多变,不少家庭学生取消或推迟了留学计划,给新东方留学业务也带来了明显的影响。例如,新东方海外备考业务净收入在第4季度同比降低约52%。

俞敏洪表示,进入春季学期后,新东方继续通过自主研发的OMO(online-merge-offline,即线上线下融合)系统将课程转移到小型在线直播课程,目前退班率已经趋于稳定并回到正常水平。

不过,就新东方本身而言,教育行业尤其是民办教育等行业发展政策得到明确,龙头教育公司业绩增长良好。

7月28日,新东方公布2020财年全年业绩,营运利润和净利润都取得较好增长。2020财年内,新东方全年净收入约35.79亿美元,同比增长15.6%;运营利润3.99亿美元,同比增长30.6%;归属于新东方的净利润为4.13亿美元,同比增长73.6%。

中概股回归进行时

尽管新东方对赴港上市消息不予置评,但是今年以来,中概股回港上市已经不再稀奇。

今年以来,相继有包括网易和京东等互联网科技巨头成功回港上市,给中概股二次上市提供了非常好的示范效果。

同时,传出消息回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越来越多,包括百胜中国、世纪互联、携程、搜狗等传出或正式表达了私有化回归港股的信号。

业内人士认为,中概股密集回归港股上市,与当下相关政策鼓励和复杂多变的国家关系有密切关系。

一方面,港交所与内地关系密切,中概股回归港股管理沟通更为便利,加之原有已经上市的互联网科技巨头如阿里巴巴、京东和网易等上市获得资本认可。

尤其以阿里巴巴为例,2019年在香港二次上市,超额认购40余倍,以每股176港元发售,融资额达到1012亿港元,成为港交所成立以来募资最大的一单IPO。

今年6月17日,京东集团公布在港上市的招股结果,不管是香港公开发售还是国际发售部分均获得超额认购,成为今年以来香港市场的募资王,募资约298亿港元。

另一方面,今年4月,中概股瑞幸咖啡被曝出恶劣的财务造假丑闻,使得中概股出现信任危机,类似于爱奇艺和跟谁学等遭遇美做空机构质疑,美国监管部门也在制定政策,提高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和持续保持上市主体地位的门槛。

俞敏洪:扔掉北大“铁饭碗”,开始新东方的创办

当俞敏洪还是北大老师的时候,他发现了自己的商业头脑,他利用自己的商业头脑顺利建立了自己的新东方。

1

1980年,三次高考失利的俞敏洪终于在母亲的压力下,考入了北京大学西语系。

在北大学习4年后,凭着自己的本事毕业后便留校任教。

那个时代能够当老师,对很多人来说是铁饭碗,当然对俞敏洪来说也是如此。

如果不是以给行政处罚,或者他真的如他所说的那样,留学回来后继续在北大任教,早上读读书,在未名湖畔散步,过着舒适悠闲的生活。

那样的话,中国便少了一个商业大亨,而多了一位答疑解惑的人民教师。

1980年俞敏洪考入北大,那时出国留学还没有兴起,到1986年,大家都想着要到国外去读层金。

那时的俞敏洪已经毕业,也已经结婚,还有个稳定的工作,对目前的工作还比较满意。

但是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出国留学,他也急了眼,想着自己也应该出国留学考个博士,再回来报答母校,给母校更好的效率。

眼看着他已经考过了雅思和托福,就等着美国助学金的发放,但是刚好他有事,错过了。

等他再回来已经是半年后,那也意味着他失去了助学的机会,想要留学只能靠自己。

但是当老师一个星期才上8个小时的课,本来不多的钱,还要日常开销,哪里有钱出国留学。

2

都说“人挪活,树挪死”,想要出国留学的俞敏洪还真是想到了赚钱的方法。

当时因为出国人,已经有部分人开始了培训机构,专门帮助大家考过雅思和托福,而这个对于英语专业加上考过雅思和托福的俞敏洪来说不是难事。

他应聘到校外的培训机构兼职做培训老师,结果一个月有了一两千的收入,是自己正式工资的十几倍。

拿到钱的俞敏洪嗅到了培训的商机,参加培训班能够赚到更多的钱,但是如果自己单干不是能够赚到更多的钱?

这个农村老师小伙行动力极强,说干就干,在北大成立了一个托福训班班,利用自己北大教师的身份加上北大的招牌,还真招到了二三十个学生来上课。

这个应该是俞敏洪培训生涯的靠前次招生,其实还是很成功的。

由于他的课上得好,他的学生也愿意帮他宣传,所以生源还是有保障的。

但是,因为他是北大的老师,又没有证照,相当于“无证经营”,这个生意只能偷偷做。

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他做得风生水起的培训抢占了学校另一些老师的资源。

原来,北大英语系老师自己在北大成立了一个培训机构,成为了那些老师的业余收入来源,蛋糕就这么大,学生就这么多。当部分学生跑到俞敏洪那里上课的时候,另一边的学生肯定要减少。

所以北大的领导就找俞敏洪谈话,说他是北大的老师,不能跟北大的老师抢生意。

大家都是凭本事吃饭,为什么就说自己抢了生意,况且就算自己不做,也不能进北大的那个培训班讲课,不能讲课就不能更多地赚钱,不能赚到钱就不能去出国留学。

3

就这样,俞敏洪还是坚持要办自己的培训班。

当你动了一部分人的奶酪时,你就成为了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俞敏洪因为不愿意放弃这个经济来源,所以领导也是横竖看不对眼,矛盾有了,冲突就会发生。

那次冲突爆发,北大给俞敏洪一个行政处分。这个行政处罚不仅被贴在了北大当时著名的三角地,贴了整整一个月,也用高音喇叭播了大概一个星期从此俞敏洪成为了北大的名人,不过却是不光彩的名人。

行政处分就行政处分吧,至少还有铁饭碗,还是能办自己的培训班,对这点俞敏洪还能接受。

但是因为一个行政处罚,他在北大的待遇很多地方都落了下风:分房子轮不到他,派人出国没有他的名额。

而且还有人说:“你看,某某没被处罚,跟你同样的资历,都没出国进修,怎么能轮到你呢。”

一气之下,想着与其在北大拿着低工资,还处处被挤压,还不如自己出去办培训班,乐得自在。

于是他向北大递交了辞职报告,扔掉了这个人人羡慕的铁饭碗,找了一辆三轮车,拉上自己全部家当,开始了自己的培训之路。

4

可能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在脱离北大的光环和荣誉后,他利用自己的商业头脑和嗅觉将培训班办得有声有色。

当时已经有很多比较成熟的机构,而且这些机构很多都是清华、北大的老师,自己单打独斗,要怎么才能在培训行业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

前期招生就是难题,因为自己再不能拿北大做招牌,而且当时为了省钱,他住在一个相当偏僻的地方,用他自己的话说:“学生走到这里来交钱都会觉得上当受骗,转身就走。”

那时还没有互联网,消息的传播没有现在便捷,只能靠发传单宣传。

在竞争激烈中,他找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先用免费试讲,凭借自己的才华吸引了一批学生,这些学生听课之后再口口相传,最后他的生源也越来越来。

可以说,培训的前期招生是靠着自己的专业能力加个人魅力得来的。

当时免费试听这个方式,很多人不愿意做,但是俞敏洪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做,毕竟没有正式工作,这样还更锻炼自己的能力。

凭着良好的口碑,和不断变强的能力,他的培训班从二十人变成四十人、100人、500人,越做越大。

5

在1986年,能够有个铁饭碗,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代表稳定、有保障。

如果不是那次处罚,俞敏洪会不会成为新东方的创始人不得而知。

也许是一个称职的老师,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受到了学校的表扬。

又或者是,因为他自己办的培训班很火,学校拉他入伙,然后出国读博。

但是,没有如果,他走上了一条创业的道路,也许这条路更适合他,这个办了半辈子出国留学的人,自己终究没有留学。

以上就是俞敏洪新东方股票什么时候上市的?又传新东方赴港上市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