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保本基金?

基金篇——34、保本型基金真的保本吗?简要了解保本型基金保本型基金主要是将大部分的本金投资于固定收益的投资工具,比如定存、债券和票券等,让到期时的本金加利息大于等于初期的本金;而将......

什么是保本基金

保本基金是一种风险很低的基金品种,在所有现有的基金产品中,保本基金的投资风险是最低的,这是因为保本基金保障了投资者持有基金到期能够获得本金保证。什么是QFII?QFII是 “合格境......接下来具体说说

一文读懂保本基金的前世今生,现在还有保本产品吗?

什么是保本基金?

2018年最后一个月,保本基金密集到期转型。而在未来10个月,最后的50只存量保本基金都将陆续到期,这一产品正在走完它人生中的最后一段路。

编辑 | 缪欣欣 诺亚财富品牌市场中心

进入12月以来,多只保本基金发布基金转型公告。

12月5日,招商安弘保本混合基金发布公告,基金的靠前个保本周期到期,管理人无法为基金转入下一保本周期确定担保人或保本义务人,不能满足继续作为避险策略型基金运作的条件。根据基金合同,决定转型为非避险策略型的混合型基金“招商安弘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

12月4日,国泰新目标收益保本混合也发布公告称,靠前个保本期于2018年12月3日到期,基金变更为非保本的“国泰多策略收益灵活配置混合基金”。

至此,国泰新目标收益保本、招商安弘保本混合基金成为2018年处置的72只保本基金中的成员。

据《中国基金报》不完全统计,一批成立于2015年下半年、2016年上半年股市调整期、保本周期为2~3年的保本基金即将在2018年底——2019年上半年密集到期,保本基金进入收尾处置阶段,而保本周期到期日最晚的汇添富保鑫保本即将在2019年9月30日到期。

届时,曾经号称“进可攻退可守”的保本基金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保本基金的保本原理是什么?

保本基金的保本原理是什么?

通常来说,保本基金经常使用一种恒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技术(CPPI)来操作。

这种技术的基本思路是将大部分资产(比如90%的资金)投入固定收益证券,以保证保本周期到期时能收回本金;

同时将剩余的小部分资金(10%的资金以及利息)乘以一个放大倍数(杠杆)投入股票市场,以博取股票市场的高收益。

从而达到资金投资的市场不论如何下跌,绝对不会低于其所担保的价格,实现其保本作用。

保本基金的前世今生

中国靠前个保本基金,始于2003年6月7日成立的南方避险增值基金。之后众多公司也相继发布了保本基金,在中国起起伏伏的市场中,保本基金凭借其稳健的投资特点,赢得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

当时很多基金公司都搬出巴菲特的三条军规来做标语:靠前,保住本金;第二,保本本金;第三,时刻牢记前两条。

什么是保本基金?

尤其在2016年的A股市场在遭遇了年初的熔断后,偏股基金步履维艰的同时,保本基金却因其“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特征而大放异彩。

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共有93只保本基金发行成立,数量超过了此前数年成立此类产品的总和,其基金通常几天就能结束募集,动辄数十亿元的首募金额令其他类型基金艳羡不已。

不过,保本基金数量的暴增也为“刚性兑付”埋下了隐患。

2017年2月,证监会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一度突飞猛进的保本基金迎来严格监管:

以后再没有“保本基金”这种产品,只有“避险策略基金”,并且要求基金公司向投资 者披露,保本基 金并不能完全保本,此外还对保本基金的募集规模提出了严格限制。

没了保本理财是件坏事吗?

新规发布后,保本基金陆续停发,现有的保本基金到期后,也面临着转型或者清盘的选择。

很多投资者也许会非常不理解,小公司刚兑不靠谱我们能理解,对于大的银行、券商、信托也要打破刚兑,为什么呢?

其实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刚兑的本质并没有变:某一款产品投资失败后,管理人(银行/证券/信托)会以自有资金、或其他项目的盈利来填补亏空。

短期看确实起到了稳定的作用,可长期却潜伏巨大的系统性风险,而且资金盘越大,影响的人越多。当管理人(银行/证券/信托)资不抵债、完全没有兜底能力时,系统就会彻底崩盘。

另一方面,由于保本基金太火了,有些公司为了赚管理费拼命做大规模。一旦亏损缺口过大,基金公司填不过来,可能就破产了。

所以证监会提前防范风险,划清界限,这也是为了避免基金公司no zuo no die,拿“刚兑”吸引投资人。

会给我们投资者带来哪些影响?

随着保本基金的逐渐退出,理财市场的保本时代也将随之结束。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除了踏踏实实的银行储蓄之外,其他的理财产品都将面临着浮动收益的变化。

估计有些投资者会觉得市场风险太大了,以后是不是只能老老实实地做储蓄,免得遭受亏损?其实这种担忧真的没有必要。

既然要收益,就必然会承担相应的风险,人生如此,金融市场也是如此。只要规划好资产配置,就可以在市场中获取稳定长期的回报。

风险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风险的一无所知。所以,我们在投资理财时,首先要对投资风险有个清楚的认知,从而有效的规避风险;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财产品;主动提升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家庭资产配置。

保本型基金真的保本吗?在什么条件下不保本,简要了解保本型基金

基金篇——34、保本型基金真的保本吗?简要了解保本型基金

保本型基金主要是将大部分的本金投资于固定收益的投资工具,比如定存、债券和票券等,让到期时的本金加利息大于等于初期的本金;而将孳息或小部分资金(一般低于20%)投资于股票以及设定在选择权等衍生性金融工具上,以此赚取投资期间的市场利差。

那么保本型基金真的保本吗?不一定,主要参考以下几方面:

一、看清保本型基金的保本承诺。

保本型基金从购买形式上可分为认购保本和申购保本,而在现有市场上所有的保本基金中大部分都是认购保本承诺。也就是投资者只有在基金募集的时候进行购买,才能享受保本的待遇,而在基金的募集期过后的开放期进行申购的不在保本条例中。

所以保不保本,首先要看清保本基金的保本条款,到底是认购保本还是申购保本。

什么是保本基金?

二、看清保本条款中的保本比例。

保本基金的保本大致可分为“完全保本但不保息”、“完全保本及保障利息”以及“只保障部分本金及固定利息收入”三种。

如是第三种“只保障部分本金及固定利息收入”,那么就要看清条款中的保本比例,比如有些保本基金的保本额度是本金的80%,有些保本额度是本金的90%……

三、保本型基金对本金的保证有一个“保本期限”。

保本型基金的保本期限通常为三年,有的较长的为五年。如投资者在未到期进行提前赎回,那么将不保本,甚至可能收取昂贵的赎回费用,以做惩罚。

总结:保本型基金保本要看保本型基金的保本条例,但也不是说保本额度越高越好,风险与收益总是成正比,保本额度与投资收益成负相关的关系。

即高的保本额度意味着低投资收益,因为为了控制风险,投资于股票以及设定在选择权等衍生性金融工具的比例会很小,甚至没有;相反如果保本额度低,相应的获得较高投资收益的机率也大,但相对的风险亦被放大。而对于投资者的选择,要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出发,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保本型基金。

什么是保本基金?

保本基金是一种风险很低的基金品种,在所有现有的基金产品中,保本基金的投资风险是最低的,这是因为保本基金保障了投资者持有基金到期能够获得本金保证。

什么是QFII?QFII是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作为一项制度,它指的是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允许经核准的外国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的监管和限制下,把外币**为人民币,并通过专门账户投资于当地证券市场;投资者的资本所得与股息等获利经批准后方可汇出我国。

什么是QDII?QDII是一项投资制度,设立该制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开放资本账户,以创造更多外汇需求,使人民币汇率更加平衡、更加市场化,并鼓励国内更多企业走出国门,从而减少贸易顺差和资本项目盈余”,直接表现为让国内投资者直接参与国外的市场,并获取全球市场收益。

2007年以来,基金的开户数每日都在刷新着记录。从前需要好久才能售完的新基金,现在仅仅一天便告售罄。如今,市场俨然已经进入了一种疯狂的状态。

然而,基金毕竟不是包赚不赔的买卖,更非短期暴富的捷径。要在基金上赚钱,必须摆正心态,学会理性投资,市场越是疯狂,你就越应该冷静。买基金,感情用事要不得。

相信很多人都曾碰到这样的情形:当基金净值下跌时,赔了钱的你必然天天盼着它能够迅速止跌回升,然而,由于你害怕会亏损更多,所以常常没有等到基金净值回升便匆匆地赎回止损了;而当买入的基金上涨,你正在赚钱时,却又担心已获得的收益受到损失而匆匆地卖出了基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其实,这是由人类易感情用事的天性造成的。无论对谁来说,当自己的资金处于危险之中时,为了能够保证它们的安全,他的感情因素便会发生作用。

众所周知,投资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心理博弈,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想取得投资的成功是非常困难的。然而,很多基民缺乏的往往就是过硬的心理素质,一旦股市动荡,他们轻则会担心不已,严重一点的马上割肉止损。

这一切,多是源自人类对“利”追逐的天性。只因为看到别人买的某只基金涨得快,自己的基金涨得慢,就根本不做任何研究便抢着购买,完全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怎样。运气好,或许能获得不错的收益;运气不好,收益便在这一买一卖中白白地流失了。

感谢阅读。

以上就是什么是保本基金?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