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的微软股票到现在值多少?

Windows 1.0发布时间:1985 年 11 月20日当全世界还在黑漆漆的命令行里工作时,微软就已经考虑基于图形化 UI 的下一代操作系统,于是 Windows 1.0 震......

2001年的微软股票到现在值多少

014年4月8日(农历2014年3月9日),微软历史上最“长寿”的操作系统XP正式“退休”。2014年4月8日是微软Windows XP操作系统“服役”的最后一天。接下来具体说说

微软Internet Explorer 6.0在22年前的今天发布 市场份额一度高达90%

本月早些时候,我们谈到了微软于 1995 年推出的靠前款网络浏览器 Internet Explorer 1.0。这是一个相当简陋的浏览器,但微软很快就在当年晚些时候更新了它,推出了 2.0 版本,随后又在 1996 年推出了 3.0 版本,1997 年推出了 4.0 版本,1999 年推出了 5.0 版本。

2001年的微软股票到现在值多少?

2001 年 8 月 24 日,也就是 22 年前的今天,微软发布了 Internet Explorer 6.0,这比公司的下一代消费者操作系统 WindowsXP 上市还要早几个月。从现在起,我们将把这款浏览器称为 IE6,它迅速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2004 年的市场份额一度高达 90%。

然而,IE6 的发布可能是微软掌控浏览器市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开始。这要归功于三方面的发展,而这三方面的发展又是相辅相成的。首先,在 IE 发布了六个主要版本之后,微软基本上决定退一步,不再像过去 IE 版本更新那样迅速地开发和发布 IE6 的主要功能更新。

由于缺乏积极的开发,IE6 发现了许多严重的安全漏洞。据当时的 ZDNet 报道,2004 年,安全研究人员在浏览器中发现了许多问题。黑客利用这些漏洞,通过访问受感染的网站来感染 IE6 用户的电脑。这些安全问题让 IE6 可以通过这些网站直接向个人电脑下载恶意软件。

2004 年 6 月,微软网页浏览器的这些漏洞变得如此严重,以至于美国政府不得不发布警告,要求个人电脑用户在没有采取某些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不要使用 IE6。卡内基梅隆大学美国计算机应急准备小组(US-CERT)的一篇存档文章描述了这个问题: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IE) 无法充分验证由网络服务器重定向的框架的安全上下文。攻击者可利用此漏洞在不同的安全域中评估脚本。通过使脚本在本地机器区进行评估,攻击者可以利用运行 IE 的用户的权限执行任意代码。

微软随后发布了补丁程序试图纠正这些问题,但 US-CERT 还建议 IE6 用户禁用浏览器中的 Active 脚本和 ActiveX 控件,或者完全使用其他浏览器。

这一建议促成了第三个进展,即Mozilla在Netscape遗产的基础上发布了Firefox浏览器。这款免费的开源浏览器于 2004 年 11 月发布,与 IE6 浏览器相比,它具有很多新功能,安全问题也较少,因此很快就成为流行的替代品。

因此,微软再也没有像 2004 年 IE6 的巅峰时期那样占据网络浏览器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几年后的 2008 年,Google推出了 Chrome 浏览器。

微软 IE 6 的崩溃

2006 年 10 月,在 IE6 发布五年多之后,微软终于发布了 Internet Explorer 7.0。然而,几年后,微软这款漏洞百出的浏览器仍被世界各地的许多人使用。2011 年,微软发起了一项名为"IE6 倒计时"的营销活动,呼吁用户在 IE6 推出 10 年后停止使用这款老式网络浏览器。该活动最终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

当然,现在随着微软推出 Edge 浏览器,IE 品牌本身已被彻底淘汰。浏览器乃至整个主要软件产品的更新也已超越了 2004 年的水平,新功能和漏洞修复的发布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得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高速宽带网络的兴起。

微软历代操作系统,你用过多少?

1. Windows 1.0

发布时间:1985 年 11 月20日

当全世界还在黑漆漆的命令行里工作时,微软就已经考虑基于图形化 UI 的下一代操作系统,于是 Windows 1.0 震撼登场。Windows 1.0 的设计,花费了 55 位开发人员整整一年时间。尽管以现在的眼光看,当时的它是那么地简陋不堪。但正是这个版本,奠定了今后 Windows 的很多基础 —— 控制面板、菜单、窗口化操作、多任务切换。特别是 256 色和鼠标的引入,直接将人们引入一个新世界,一个与以往 DOS 完全不同的世界。

不过与想像中的欢呼不同,由于 Windows 1.0 只是 DOS 下的一款软件,每次进入还要去 DOS 里执行一条命令。大家普遍对这种“套娃”式操作不太感冒,再加上当时几乎为零的 Windows 软件,Windows 1.0 并未取得成功!

2001年的微软股票到现在值多少?

2. Windows 2.x

发布时间:1987年12月9日

两年后,微软推出了新一代操作系统 ——Windows 2.0。与前一代相比,新系统充分利用了 Intel 286/386 处理器所带来的高速度,以及大内存所拥有的程序间通信优势。特别是图形功能的引入,让 Windows 首次实现窗口叠加效果。也正是从这个版本开始,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为 Windows 开发软件,Windows 的市场占有率靠前次有了大幅提升。

2001年的微软股票到现在值多少?

3. Windows 3.x

发布时间:1990 年 5 月22日

随着硬件与显示技术的长足发展,Windows 3.0 首次引入 32x32 像素的 16 色图标。改动是立竿见影的,新图标让 Windows 终于不再灰头土脸,颜值上有了很大提升。Windows 3.x 由 3.0、3.1、3.2 三个子版本组成,每一版都有着令人难忘的看点。比如 3.0 完善了内存管理技术,3.1 增加了多媒体与网络支持,3.2 首推简体中文版。也正是从这个版本开始,Windows 开始真正走进国人的视线。

2001年的微软股票到现在值多少?

4. Windows 95

发布时间:1995 年 8 月24日

真正让 Windows 惊鸿一瞥的,是 1995 年发布的 Windows 95。与以往不同,这是微软推荐不再依赖于 DOS 的*视窗版本。在 Win95 中,开始菜单被首次推出,并在随后的 20 多年间逐渐成为 Windows 的标志。

不过作为一款 16 位与 32 位混合系统,随着 Win95 而来的,还有后来大家所熟知的“死亡蓝屏”(BSOD)。之后微软陆续推出了 Win95-A、Win95 OSR2 等修正版,除了增加 IE4.0、USB、FAT32 等功能支持外,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改动,就是提高了 Win95 的稳定性!

2001年的微软股票到现在值多少?

5. Windows 98

发布时间:1998 年 8 月31日

Win95 万人空巷的场景令微软激动,3 年后,它的续作 ——Windows 98 也来了。继承了 Win95 的图形界面与操作逻辑,Win98 在功能与细节上进行了更多优化。举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如果说 Win95 是给整个系统搭了一个框架,那么 Win98 就是在这个框架上开始慢慢雕琢。

Win98 是微软首款专门针对 Internet 开发的操作系统,因此在它的界面上,你能看到很多与之相关的功能模块,比如 Internet Explorer、Outlook Express、Microsoft Chat、NetMeeting。甚至它还专门开发了一个活动桌面(Active Desktop),能够让用户在不打开浏览器的情况下,直接查看网站内容。

除了网络功能外,Win98 也创造了很多靠前。比如靠前个支持多显示器、靠前个支持 USB(Win95 OSR2 后期也增加了 USB 支持)、靠前个支持 DVD 播放……。与 Win95 相比,Win98 在硬件支持上更为出色,用户可以很方便地连接键盘、鼠标、音响、打印机、扫描仪等硬件。也正是由于 Win98 的这一特性,使得其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仍能统治个人电脑市场。甚至微软也不得不为它破例 —— 延长 Win98 的技术支持两年!

6. Windows 2000

发布时间:2000 年 2 月17日

与前面提到的 Win9X 不同,Windows 2000 是微软 NT 产品线的一部分,即商用操作系统。Win2000 分为专业版(Professional)、服务器版(Server)、高级服务器版(Advanced Server)、数据中心版(DataCenter Server)四个版本,是微软首次针对同代操作系统进行细分。

尽管面对商用,但 Win2000 还是吸收了当时很多家用操作系统(Win9X)的特性。比如动画弹出菜单、全新图标设计、多媒体支持、Internet 支持、自动更新等,有些方面甚至不输于同期的 Windows Me。此外其在商业领域也积极拓展,完善了存储服务、文件加密、NTFS 5、活动目录(Active Directory)、域、远程计算等功能。正是这种“左右通吃”的策略,让 Win2000 无论在家用客户(主要是一些对系统稳定性比较看重的极客)还是商用客户那里,都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并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服务器市场的标配。

7. Windows Me

发布时间:2000 年 9 月14日

尽管 Win2000 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看点,但毕竟不是一款家用操作系统。彼时的微软,还在为 Win98 无穷无尽的“蓝屏”所困扰,迫切需要一款全新的家用系统转移一下压力。在这个大背景下,Windows Me 诞生了。

“Me”是英文“Millennium Edition”的缩写,也就是“千禧年(2000 年)”的意思,但微软显然没有为这款“跨世纪”版本准备太多猛料。和 Win98 一样,WinMe 也是一款 16 位/32 位混合操作系统。尽管去除了 DOS 实模式,整体架构上优于 Win98。但由于驱动等方面的原因,其系统稳定性依然不够理想。

WinMe 继承了 Win2000 的 UI 设计,使得其在外观上相比 Win98 更具时代感。WinMe 大幅优化了多媒体功能,比如升级了 Media Player、增加 Movie Maker、提供原生 USB 即插即用等,很多在当时都是十分超前的。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网友记得那款经典的“太空军校”游戏,可谓承载了无数人童年的欢乐。

当然 WinMe 的问题也不少,首先是硬件配置要求高,许多原本能流畅运行 Win98 的电脑,在换装了 WinMe 后开始出现卡顿现象。其次硬件厂商的不给力,让 WinMe 的蓝屏甚至比 Win98 还严重。而最后压垮它的稻草则是游戏,WinMe 对很多老游戏不兼容,这让当时的电脑用户十分不满。最终 WinMe 成为“史上最短命的 Windows”,微软也没有为其推出后续版本。

8. Windows XP

发布时间:2001 年 10 月25日

或许是 Win2000 的成功让微软喜出望外,抑或是 WinMe 的惨败令巨人坐卧不安。总之在 2001 年 10 月,微软发布了首款纯 32 位桌面操作系统 ——Windows XP。WinXP 加入了一套全新的 Luna(月神)图形界面,与之前的 Win9X 和 Win2000 都不相同。WinXP 首次使用双列菜单,为之后的 Windows 开始菜单奠定了基础。WinXP 提供了更好的 WiFi 支持,并且加入网络 QoS 安全机制,令网络管理更为容易。同时它也是微软首款内部集成防火墙、远程桌面、文件还原、自动错误报告、NTFS 等功能的家用系统。可以说 WinXP 在技术上的改变,绝不亚于当年的 Win95。

尽管 WinXP 内置了多项系统功能,但由于软件设计的不合理,初版中仍然存在很多漏洞。其中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利用 RPC 漏洞大肆传播的冲击波与震荡波病毒,那个曾经令无数用户胆寒的自动关机界面,至今仍让人余悸。除此之外,WinXP 也对电脑硬件提出了更多要求,和现在一样,当时的人们普遍也对 XP 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但随着 XP 补丁包(SP)的陆续推出,以及电脑性能的井喷,这些问题后来都已经慢慢消失,WinXP 也成为继 Win98 之后又一款霸占桌面的“系统神器”!

9. Windows Vista

发布时间:2006 年 11 月30日

Windows Vista 是微软史上开发时间最长的一款操作系统,从上一代 WinXP 算起,整整历经了 5 年时间。五年磨一剑,Vista 的诞生也是惊叹世人。Aero、高光、阴影、反射、毛玻璃、3D 界面、小工具侧栏……,与 XP 相比,其在界面上的改进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以至于当时的很多媒体都将它称作“豪华游轮”。

当然豪华游轮的代价也是十分明显的,其对硬件的严酷要求(特别是显卡、内存),几乎超过了以往所有版本。而大家现在普遍热议的 Win11 对 TPM2.0 的要求,与当年的 Vista 相比,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Vista 同样开创了很多先河。其倡导的“毛玻璃”不仅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整个操作系统市场。同时 Vista 在很多技术上的进步也令人侧目,这就包括首次集成 IPv6、增加 SuperFetch 预加载机制、内置 DirectX 10、提供混合睡眠(Hiber Sleep)、升级 Windows Mail、增加窗口搜索栏、内置语音识别、提供用户账户控制(UAC)。

10. Windows 7

发布时间:2009 年 10 月22日

由于 Vista 过于超前的硬件要求,以及部分功能设计上的欠缺,其市场表现极不理想。于是微软推出了它的改进版 ——Windows 7。Win7 在继承 Vista 炫酷外观的同时,对之前一些老问题进行了集中修正,比较明显的就是系统资源占用、UAC(用户账户控制)、GDI 加速、SuperFetch,其结果使得 Win7 无论在系统流畅度还是用户体验上,均比 Vista 有了大幅提升。此外由于相隔两年,待 Win7 面世时,市场中的主流电脑配置也有了大幅提升,种种这些都促使了 Win7 在用户口碑上的飞跃。

细节方面,Win7 的变化同样明显,IE8、网页加速、库、任务栏进度条、新版媒体中心、Ribbon 大范围引入、更强大的防火墙……,更加丰富也比 Vista 更务实。

11. Windows 8

发布时间:2012 年 10 月26日

出于触控以及未来多端协同方面的考虑,微软打算推出一款全新的操作系统替代 Win7。这款系统和以往不同,需要同时满足键鼠和触控两种操作逻辑,于是磁贴应运而生。Windows 8 是微软首款搭载磁贴的操作系统,而且创新性地以滑动的方式进行人机交互。

磁贴不仅出现于主屏,也应用在各种应用软件上,这种特殊的软件被称为 Metro 应用。与传统的安装方法不同,Metro 应用必须通过微软应用商店搜索和下载。同时为了方便触控,文件资源管理器等传统模块,也开始大范围换装 Ribbon UI,种种这些使得 Windows 8 看上去与以往大不相同。

凡事有利也有弊,磁贴的加入虽说是 Windows 历史上一次比较大的尝试,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传统用户的操作习惯。一个最明显问题,就是桌面的进入与关机,就要比之前繁琐很多。而且由于取消了传统开始菜单,键鼠用户不得不在偌大的开始屏幕中查找想要的内容,更不用说那些早已习惯的可以大幅提高效率的右键操作。

在 Win8 遭遇了历史上最大一次冰点后,微软发布了它的改进版 ——Windows 8.1,专门针对键鼠用户进行了优化。比如开机后可以直接进入桌面、桌面左下角依旧显示“开始”图标、磁贴可以缩小为图标大小、开始屏幕内置了传统模块入口等。但总体而言,它和 Win8 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特别是此时的 Win7 依旧壮年。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用户宁可坚守 Win7,也不愿尝试更新的 Win8/8.1。

平心而论,Win8/8.1 系列还是增加了很多当时最新的软硬件技术。比如推荐支持 3D 打印的操作系统、首次支持视网膜(Retina)高分辨率显示器、首次加入儿童角功能、首次原生支持 USB 3.0、首次内置 Hyper-V 虚拟化技术、首次增加 Windows To Go(将系统安装到 USB 设备中)等。不过由于零售市场不买账,使得 Win8/8.1 更多还是出现在 OEM 机器中。

12. Windows 10

发布时间:2015 年 7 月29日

尽管作为推荐多平台操作系统的 Win8/8.1 遭遇滑铁卢,但微软显然没有在这条路上放弃。2014 年,一款全新的综合型操作系统 Windows 10 诞生。Win10 加入了很多全新设计,比如新版开始菜单、通知面板、个人语音助理(Cortana)、虚拟桌面、桌面搜索栏、时间线(Time Line)、平板模式等,有效解决了之前 Win8/8.1 所遭遇的种种问题。同时在 Win10 中,Metro 应用(Win10 称为 Modern)不再以全屏形式出现,而是和传统 Win32 一样采用标准的窗口化样式,这样既满足了键鼠用户的习惯,也兼顾了触屏的操作体验。

除了功能上的进步,Win10 还首次推出“即服务”概念,即 Windows 不再作为单独的操作系统,而是定期以云更新的方法引入新功能。这样做的效果立竿见影,用户只要通过简单的系统升级,即可获取新功能,而非繁琐的手工安装。正是在这种机制的影响下,Win10 在 6 年多迭代时间中,已经进行了多次重大改进。无论是外观还是细节功能,都与初代有了很大提升。最关键的是,这种机制让 Win10 能够更加及时地响应市场和用户方面的变化,这是以往版本所无法做到的。

当然作为微软现阶段最新一版操作系统,Win10 在新技术的支持上也是十分完善的。云服务、智能移动设备、自然人机交互、文件无缝传递、生物安全识别、原生支持 NvMe 固态硬盘等,统统奠定了其桌面市场的地位。不过在 Win10 后期,频繁的更新所带来的 Bug 频出让用户怨声载道。特别是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 UI 分裂问题,更是火上浇油。

13. Windows 11

发布时间:2021 年 6 月24日

出于对新型工作模式的考虑以及 Win10 表现的不满,微软于 2021 年 6 月 24 日发布全新一代 Windows 11。与 Win10 相比,Win11 带来了很多令人心动的变化。首先是 UI,新版除了解决现版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外,还创新性引入很多全新的设计,如全新资源管理器、全新设置面板、全新通知中心、全新操作中心、全新虚拟桌面、全新应用商店等,让整个系统看上去焕然一新。

其次 Win11 对触控方面的改善也十分明显,除了体现在全新的平板模式上,也包括对传统资源管理器、上下文菜单、开始菜单、设置面板、操作中心、窗口布局器等的改进。不光是为了美化,而是考虑如何更好地均衡触屏与键鼠用户。

开放性也成为 Win11 的一大特色,发布会上,微软演示了在 Win11 中直接运行安卓应用。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我们将可以在无其他软件辅助下,直接运行手机应用,来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缩减了电脑与其他智能设备间的差距。

最后小工具的回归也可看作是微软效率工具的一次重生,在新版小工具面板中,我们不仅可以像手机负一屏那样,随意编排天气、路况、日程、待办,也可任意挑选自己感兴趣的资讯,组建资讯中心。

《历史上的今天》 2014年4月8日微软操作系统XP“退休”

2014年4月8日(农历2014年3月9日),微软历史上最“长寿”的操作系统XP正式“退休”。

2014年4月8日是微软Windows XP操作系统“服役”的最后一天。今日之后,微软将正式停止对Windows XP系统安全更新,不再修补XP系统的安全漏洞。

最“长寿”操作系统“退休”

2001年8月24日,微软公司正式发布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文全称为视窗操作系统,零售版于2001年10月25日上市。如今已经服务用户13年,成为微软历史上最“长寿”的操作系统。

依靠这款操作系统,微软加强了自身在桌面操作系统领域的“霸主”地位。同时也让Windows XP成为很多中国用户心中的经典。

然而随着微软推出更新版本的操作系统,微软对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支持力度不断降低。2008年6月30日,微软停止Windows XP销售;2009年4月14日,微软停止Windows XP的技术支持,包括新的IE、DirectX、MSN等微软服务不能在Windows XP上使用;2013年11月,微软发布了一款Windows XP操作系统“死亡倒计时工具”,用于计算离2014年4月8日Windows XP终止服务还剩多少时间。

2014年4月8日,Windows XP操作系统正式“退休”。

现在微软在台式机操作系统领域地位仍然稳固,不过市场份额有所下滑。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Net Marketshare的统计数据显示,微软今年3月份在台式机操作系统市场的份额为89.96%,这也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微软在该市场的份额首次跌破90%。

专家提出三点建议

金山网络安全专家李铁军(微博)此前在《科技不怕问》栏目中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对于现在仍在使用XP操作系统的用户来说,需要一些综合的方案来保护系统安全:

1、继续使用可升级的安全软件,安全软件会降低系统被攻击的风险。

2、对于没有接入互联网又必须使用Windows XP的,可以禁用或限制使用USB设备,内网部署杀毒软件,只启用必须的系统服务,不需要使用的服务全部用安全策略禁止启动。使用软件限制策略,只允许运行管理员确认过的应用软件。

3、需要接入互联网,又做不到第2条中提到的安全策略,应该尽可能升级到Windows 7或Windows 8系统。

Windows XP 发展回顾:

2000年:Windows XP的前身Windows Whistler开始研发。

2001年:微软发布Windows XP。

2002年:微软推出Windows XP SP1补丁包。

2004年:微软推出Windows XP SP2补丁包。

2005年:微软发布支持64位处理器的 Windows XP。

2007年:Windows Vista发布,随后微软首次提到停止XP发售的计划。

2008年:4月,微软推出XP SP3补丁包,并宣布这是为XP的最后一次升级。同年6月30日,微软停止XP销售。

2009年:4月14日,微软停止Windows XP的技术支持。10月,Windows 7操作系统正式上市。

2013年:微软宣布Windows XP将于2014年4月8日停止服务。

2014年:4月8日,服役13年的Windows XP正式“退休”。

以下是微软中国发布的声明原文:

感谢大家对微软XP退休的关注。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我们在这里做四点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已经安装XP的电脑仍然可以在4月8日以后使用。

第二,微软中国已经采取特别行动,与包括腾讯在内的国内领先互联网安全及防病毒厂商密切合作,为中国全部使用XP的用户,在用户选择升级到新一代操作系统之前,继续提供独有的安全保护。

第三,数据显示,70%的中国XP用户,在过去13年中没有选择使用微软定期推送的安全保护服务,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XP退休带来的影响有限。尽管如此,微软与众多国内厂商即将推出的这一系列安全措施,仍将在这些用户选择升级到新一代操作系统之前提供保护。

第四,这款长达13年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需求,不足以应对层出不穷且变化多端的网络安全威胁。新一代的操作系统在网络环境下,其安全程度大幅提升。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XP的喜爱和不离不弃。说再见总是很难,但千里相送终须一别。在大家选择升级到新一代操作系统之前,我们与包括腾讯等在内的国内领先互联网安全厂商,仍将对你不离不弃,护你左右。

在35年前的今天,1984年4月8日(农历1984年3月8日),中国自行研制的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以上就是2001年的微软股票到现在值多少?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