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票多少一股值小米的估值能达到多少
接下来具体说说
小米汽车,拉不动股价
作者 | 瀚 星
封面来源 | 摄图网
如果从小米官宣造车后的推荐交易日起持有小米集团的股票,那么截至2023年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投资者将浮亏59.16%,同区间的恒生科技指数跌幅为52.78%。
在科技互联网大潮退去之时,入局造车并没有在资本市场拉小米一把,甚至连一丝水花都没有激起。
最近一次关于小米造车进展的新闻发生在本月初。一汽富维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正在与小米汽车进行业务沟通,多家分子公司已经进入小米汽车的采购组,小米靠前款车型报价完毕,当日小米股价小幅上涨1.28%。
事实上,资本市场对小米造车这件事一直态度“冷淡”。
造车被雷军视为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或将重构小米这家公司的估值逻辑。而今,距离小米的靠前款车上市还有不到一年时间,但近期国内外券商对小米的研报中,却依然少有机构能为造车业务给出估值。
券商分析师陈维(化名)对雪豹财经社表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小米造车对外公布的细节太少,并且作为小米的全资子公司,小米汽车没有对外的融资记录,因此造车业务缺乏估值锚点,难以建模。“但行业里也有一些观点认为,目前小米的股价已经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其造车前景的预期。”
在2021年的个人年度演讲中,雷军提到自己曾经有过一个疑问:“为什么资本市场就是不认可我们(小米)呢?”
产生这个疑问的时间节点是2019年9月,那时小米的营收和市场份额还在增长,但股价却较*高点的24港元跌至仅剩三分之一,对比发行价几近腰斩。但随后,小米的股价开始一路走高,在2021年1月达到34港元的高点,雷军对资本市场的疑问在那一刻短暂地消散了。
两个多月后,小米带着10年100亿美元的预算高调进军新能源汽车赛道。花旗银行在随后的一篇研报中表示,在电动车子公司的估值计入小米综合估值之前,市场可能会给小米带来更高的估值。
但事与愿违,更高的估值并没有发生。官宣造车后的推荐交易日,小米的股价在盘中一度翻绿,收盘时仅小幅上涨0.59%。
此后,每当市场上传出与小米造车进展相关的消息,二级市场总是反响平平。从靠前辆工程车下线,到雷军首次公布小米自动驾驶技术,再到车型、资质、报价等相关消息的流出,都没能显著拉升小米持续走低的股价。
截止到2023年7月10日,官宣造车两年零三个月,小米的股价从26.35港元跌至10.66港元,跌幅达到59.39%,超过同期恒生科技指数7个百分点。在此期间,小米还进行了多轮回购,仅2023年前6个月的回购金额就超过5亿元。
中金公司研报数据显示,小米官宣造车后的推荐季度(2021年Q2),在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港股Top 100中,小米集团的持有基金数为45,排名第6。
而到了2023年Q1,小米已经在这份榜单中跌落至第83位,持有基金数仅为6。
与此同时,只有少数几家券商对小米的汽车业务进行了估值。高盛在2022年年初给予了小米造车340亿元的估值,约合每股1.6港元,在小米集团股价中的占比不足十分之一。
华泰证券在今年年初的一份研报中给出的估值更加保守,预计到2024年,小米汽车业务的估值约为143亿元,对应每股0.6港元,仅占小米集团整体目标估值的3%。
在雪豹财经社统计的10余家海内外头部券商近期与小米相关的研报中,其估值的核心仍然是手机与IoT业务,造车被视为一个业务子集,很少被纳入到整体估值中去。“甚至业内一些观点认为,现阶段对小米造车的估值应该为负。”陈维对雪豹财经社表示。
他认为,如果小米汽车被拆分出来单独上市,它也许会是一个千亿市值的公司,但现阶段它只是小米集团中一个持续烧钱的业务,并且在短期内看不到盈利的可能性。
当前券商们给出的小米未来两年市盈率(PE)大部分在20倍以下。从估值逻辑来看,小米更接近苹果,它依然是一家硬件制造商。
特斯拉年度净利润超过100亿美元、市盈率达到80倍,并不适合作为尚在起步阶段的小米汽车的估值参照物。
华泰证券在研报中选取了“蔚小理”(蔚来、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作为小米汽车的估值锚点,由于这三家造车新势力并未实现全年盈利,依靠市盈率的相对估值方法对它们并不适用,因此采用了市销率(PS)进行估值。
市销率由总市值除以销售额得出,通常用于对持续亏损企业的估值。根据Wind一致预期,2024年蔚来、小鹏、理想的市销率将分别达到0.96、1.06、1.16。
对于有明确销售额数据的蔚小理来说,采用PS进行估值相对容易。而对于还未正式发售的小米汽车而言,销量和售价均是未知数,很难用类似的方式得出相对合理的估值。
此外,蔚小理在上市前均进行了多轮融资,融资金额也可以用来作为估值锚点。但小米汽车是小米集团的独资公司,雷军也曾公开表示小米汽车业务不需要对外融资,这加大了资本市场对小米汽车的估值难度。
除了难以进行估值外,在小米官宣造车的时间节点,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已趋于理性,这可能也是小米造车没有受到市场热捧的原因之一。
2024年上半年才能问世的小米汽车,将面临一片竞争红海。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3.4%至688.7万辆,2023年增速将收窄至50%以下,2024年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
当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各个价位区间的赛道都开始变得拥挤,年初特斯拉率先开启的价格战又加速了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的进程。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2021年的蔚小理市销率均值还接近10,到2024年将跌至仅有1.06,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资本市场对小米汽车的预期也会大打折扣。
在雷军的构想下,入局新能源汽车可以帮助小米打造从个人设备到智能家庭、智能办公,再到智能出行的全链路生态,而这三者分别对应了小米的手机、IoT和汽车业务。
在小米汽车的期权变现方式设计上,也在常规的上市变现通道外,设置了主体未上市,员工依然可以按照约定的业绩里程碑,将手中的汽车期权兑换成同等价值的小米限制性股票单位。
陈维认为,上述种种迹象表明,短期内小米汽车分拆上市的可能性不大,它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小米集团的一个业务板块存在。而在新车正式发售之前,这个业务板块还不足以改变小米的估值逻辑。
小米集团的股价下跌了41%!2018年7月,小米集团在港股上市,发行价17港元,现在股价10港元附近,3年股价下跌了41%。10港股是小米股价的最大的心理支撑位。
小米的业绩不好吗?2021年净利润220亿元,跟2020年基本相当。小米最大的问题是营收从2000亿元级跃升到3000亿元级,净利润增幅没有跟上。雷军为什么要这样做?有几个原因:
1、客观上来说:成本上涨侵蚀了利润。2、通过利润换取更多市场份额。小米看上去名声很大,但是小米是一家仅成立12年的公司,需要夯实公司基础。我们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小米的经营逻辑。小米是一家怎么样的公司?
2021年,小米手机出货量1.9亿部,世界排名第三。看上去小米是一家跟苹果一样的手机公司和科技公司。但是仔细来看,小米更像是沃尔玛和谷歌的融合体。
小米之于沃尔玛
小米的公司使命是“感动人心,价格厚道”,承诺手机和硬件消费品的综合净利润不超过5%。2021年小米实际综合净利润小于2%。
小米使命
这一点几乎就是照抄沃尔玛的经营理念,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前提下,带给客户价格足够低廉的商品。
这有两点好处: 一方面是以价格优势筑牢企业的护城河,阻止山寨企业带来的经营挑战。 另一方面:手机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市场,小米的低端手机本身业务利润并不高,利润率提升的上限比较低,中高端手机面临于苹果手机的激烈竞争,空间并不大。 小米通过降低手机和硬件的利润率提升的品牌形象和筑起的护城河获得的长期收益会远大于短期净利润的损失。
沃尔玛成立满60年,是世界范围内的零售巨头,市值超过2.7万亿人民币。 价格优势永远是大众消费品最大的优势。小米要成为一家长期经营的公司,这一步走得非常的好。
反观华为手机,从几年前的世界第二,现在跌出了手机出货量前五的厂商的梯队。华为手机坠落之快超乎想象,快的就跟他崛起的速度一样。华为手机的崛起和坠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跟爱国之情绑定得太深了,以至于给人一种错觉,华为手机是中国民族手机的代表,买华为手机就是爱国。
国内的企业常常主动或者被动地使用这种营销手段,毕竟这种爱国情绪会在短期内给企业带来产品销量的大增,促进公司业绩和利润的提高。比如以前的健力宝,近几年的鸿星尔克等等。
这种营销手段当然也有负面效果,当一家公司使用了这种增益巨大的BUFF后,经营管理层就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改善公司的经营和提升产品。 增益BUFF结束后就是显露出企业虚弱的身躯。
反观小米是一家非常商业化的公司,也是非常平民化的公司,就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供质廉价美的电子产品。
小米之于谷歌
小米很大一部分利润来源是互联网服务,包括互联网广告、游戏和小米的金融小贷。除去小米的金融小贷,几乎就跟谷歌和facebook的营收来源一致。
谷歌和facebook从互联网获取足够的多的用户,而小米从手机和硬件入手来构建自己的用户海,这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的绝招。
扎克伯格
小米的用户数量高达5.09亿户,这个数据非常惊人。俄罗斯人口才1.45亿人,全世界人口过亿的国家才14个。而美国的信用卡巨头运通公司,发展近百年,其全球客户数量还不足1亿人。
小米的用户体量可以说是世界级的大企业了。而互联网广告和游戏的收入毛利率能高达70%。这就相当于小米用手机和智能硬件作为入口导流,通过互联网增值服务来生产利润。
随着小米的用户数量的增长和稳定性的提高,后续的利润会源源不断地增长。这就相当于小米建设好了一座金矿,每年都可以躺在金子上赚钱了。
金矿
这种经营思路和美国的谷歌和facebook如出一辙。 小米虽然是中国的公司,但是他的基因里刻着的是美国公司的商业经营理念。
小米正转变成一家跨国公司
小米集团在港股上市,代码是01810,注册地点是加曼群岛。这当然不足以说明小米是一家跨国公司,很多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都是这么干的。
2021年小米的海外营收占比为49.8%,营收达到1636亿元,这不仅仅是在国内生产手机和智能家居设备。更多的是体现在逐步在其他国家建立公司和设立工厂。
小米海外市场
小米在全球14个国家手机出货量排名靠前,在全球62个国家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五,这几乎是全球三分之一的国家数量。当然我也相信小米产品以后会在更多的国家销售。 从一般跨国公司的经验来看,60多个国家有产品和业务算是迈入了大型跨国公司俱乐部了。当小米的手机和智能家居在100多个国家销售时,那就算在大型跨国公司俱乐部站稳脚跟了。
小米员工的比例
小米海外员工数量和比例也在逐步上升,占比接近10%。印度是小米最重要的海外市场,员工人数也较多,其他东南亚国家也有不错的基础。尤其是欧洲国家的员工人数大幅的增加。在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小米采用经销商模式销售手机。在欧洲国家小米会借助电信商销售手机。这也是跨国公司常用的初期国际化经营策略。
小米的经营业绩和未来
小米2021年经营业绩
2021年小米营收3283亿元,净利润220亿元,净利润率6.7%。2020年小米营收2458亿元,净利润130亿元,净利润率5.28%。看上去净利润率不高,也就是和传统大型制造业国家相似。
实际上小米2021年的增长非常惊人!我们看到小米的净利润率同比提高了1.42%,提升幅度高为27%。营收同比提高了33%,净利润同比提高了惊人的69%。
小米的快速增长还能持续吗?从两个方面看。
1,小米和苹果、三星的竞争。 在国内低端手机市场和海外未发展国家来看,小米已经在攻城略地了,占优!在已发展国家和高端手机市场,苹果和三星占优,但是小米已经构成了挑战。经过多年之后,最大的可能是全球范围内小米、苹果和三星在高端手机市场三足鼎立。
乔布斯
2,小米的巨大用户数量将给小米带来持续的互联网增值收入。 小米手机正逐步构建成自己的生态体系,这种生态体系是苹果和谷歌的综合体。而且小米可以在国内从事金融小贷服务,这是独有的优势。
所以小米将会继续稳定地增长,小米的成功是纯粹的商业上的成功。
小米的估值
小米集团的市值为2372亿元人民币,苹果公司是17万人民币,仅为苹果市值的1.4%。小米的市盈率为11.7倍,市净率为1.65倍,股价为11港元。
雷军
小米的估值和股价为什么这么低?因为现在小米的估值是按制造业企业来计算的。比如三一重工的市盈率就是11倍。另外一个原因是港股市场的容量太小,中国股市整体低迷,不能说是熊市。再一个原因是受到国内互联网政策的调整影响。
以上就是小米股票多少一股值小米的估值能达到多少?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