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牛市中国中车会涨到多少?

1中国中车又双叒叕涨停,就问你服不服!?1月5日,市场热议涨出一个大股灾的时候,中车盘中试探性大涨8%,最终小涨1.3%,先知先觉的资金进场了,当日成交量明显放大。接着好戏上演,第......

未来牛市中国中车会涨到多少

文 | 叶抱一1月14日,中字头股票再次上涨,做多中国似乎成了市场主线。比如今天的中国中车再次涨停,股价从5.24元已经涨到7.63元,市值涨了接近500亿,堪称中国神车。接下来具体说说

上轮牛市旗手“中国中车”罕见涨停,高铁核心资产能否重估?

文 | 金卫

今天(1月6日),中国中车涨停了!

早盘10:30左右,中国中车被大单封涨停,全天没有开板,换手率仅1.4%,成交金额近20亿。截止收盘,报收于5.89元,总市值为1690亿。

未来牛市中国中车会涨到多少?

中国中车的涨停,激起了一代股民的回忆。

“像是又回到熟悉的2015年,只不过中铁二局不再了。”“神车涨停了,是否意味着牛市尖尖角了?”尺度APP中国中车股东群,不少股民对中国中车的涨停争议起来,更多的股民则在怀念2015年那一波牛市中有关中国中车的岁月。

未来牛市中国中车会涨到多少?

中国中车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是全球技术领先的高速动车组研发制造企业,由南车与北车合并而来。

从K线上看,中国中车已经很久没有涨停了。上一次涨停是在2016年11月29日,上一次触及涨停是2017年11月21日,那次触及涨停是借着2017年末一轮行情,,中国中车股价攀升至12.4元,随后不久便步入漫漫的跌途。

真正让中国中车成为一轮牛市符号的是2015年,那一轮,中国中车从最低4元左右起步,*高涨至38元,翻了近十倍。

未来牛市中国中车会涨到多少?

中国中车之所以走出波澜壮阔的涨幅,主要是国企改*重组的契机。

大概是2014年9月,有媒体报道称,国资委正推动南北车合并为一家公司,以避免南北车之间进行恶性竞争,且强强联手后的南北车更有利于中国高铁技术出口海外市场。报道称,南北车合并事宜仍在起步阶段,双方尚未解除和谈判,但南车和北车都已上报了合并方案给国资委。

此后,中国两大铁路设备制造巨头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的传闻迅速散播,但南车和北车均发布公告对南北车合并一事做出辟谣。双方的公告均称,该公司及控股股东未上报有关南车和北车合并的方案给国资委。

3个月后,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于2014年12月30日晚正式宣布,双方以南车换股吸收北车的方式进行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更名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未来牛市中国中车会涨到多少?

中国中车复盘之后连拉六个涨停,股价涨至9.34元。这只是开始,在经过短暂调整后,当年3月中国中车又开启了新一波涨幅,其后更是拉了10个涨停。到4月20日,中国中车见顶时股价达到38.5元,涨了近十倍。

按照合并后总股本287亿股计算,中国中车的总市值*高时达到1.1万亿,超过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加拿大庞巴迪等世界机车制造龙头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轨道制造业“巨无霸”。

当时,中国中车成为超级主力的大会场,每天几十亿的成交,*高峰时有300多亿的成交额,几乎把中国最顶级几大主力悉数吸引过来。龙虎榜上,至今还有机构、游资对决的身影,绍兴路,溧阳路,虹桥均是上亿的买入,如果资金规模不上亿,连龙虎榜都进不去。

2015年4月,中国中车最狂热的时候,连拉五个涨停,由于体量巨大,中国中车被喻为那一轮牛市的旗手。

但好景不长。4月21日,中国中车跳空低开,最后跌停,中国中车也带动整个大盘跳空低开,成为牛市转熊市的标志性事件。

对无数投资者而言,2015年高位买入中国中车成了一场噩梦。即使是2017年那波行情,中国中车也只涨到了12.4元,远远没有解套。今年以来,中国中车一直在6元左右振荡,距离*高峰时缩水了8成。

中国中车在2015年那轮牛市的表现是重估还是泡沫?当时,这个话题引起巨大争议。

当年,经济学家张捷旗帜鲜明,他反对泡沫说,并认为泡沫应该分为良性和恶性,不能简单地以泡沫来说好坏,而且有了泡沫也不一定要戳破它,随着不断地发展,很多泡沫是可以填实的。“很多西方国家,当时被称作是泡沫的网络巨头,随着市场的发展,它的利润都跟上来了,它并不像当初那样是泡沫了。”

未来牛市中国中车会涨到多少?

从近年的财报来看,中国中车至今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每年110亿的净利润,静态市盈率只有14倍左右。最新的2020年三季报显示,中国中车实现营业收入1457.75亿元,净利润67.93亿元,每股收益0.24元,市盈率15.09。近半年内,3家券商给予买入建议,4家券商给予增持建议。

至今,张捷还在为中国中车当年的崩盘感到惋惜,他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还写到:对中国中车这样的中国制造龙头和国家名片,被说成了是泡沫,难道中国中车不比茅台更重要?如果中国中车的股票高企,可以巨额融资、再换股收购,中国中车可以占据全球高铁80%以上的市场 ,中国中车股价长期低迷,对后续研发和开拓市场多少有些影响。“现在特斯拉市值突破7000亿美元,美国会说那是泡沫,会以泡沫之名进行打压吗?”

从业绩来说,中国中车是中国的优质资产,今年以来,机构纷纷加仓核心资产,各种大市值的股票水涨船高,茅台市值达到2.6万亿,中国中车才1600多亿,前者是后者的16倍。

今年以来,市场行情转暖,主要基于机构纷纷重仓中国核心资产,也就是那些大市值的白马股,或许能让人们从市场另一个层次认识中国中车。

中国中车8日暴涨45%:铁树开花还能开多久?

01

中国中车又双叒叕涨停,就问你服不服!?

1月5日,市场热议涨出一个大股灾的时候,中车盘中试探性大涨8%,最终小涨1.3%,先知先觉的资金进场了,当日成交量明显放大。接着好戏上演,第二日悍然涨停,后稍做调整继续上攻。 令人惊诧的是,中车最近2个交易日再度涨停。

(中国中车股价走势图,来源:Wind)

前后8个交易日,中车累计上涨45%。 老股民看到这一切,直呼太梦幻,铁树居然开花了。

瘟车再度变神车,勾起了股民们2015年的诸多回忆。在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这波大牛市中,中车是声名显赫的大牛股。在靠前波攻击中,从5元多干到了14元左右,翻了2倍有余,后略有震荡调整,又是一轮快速暴涨,直接干到了35.28元 。短短半年多时间,中车暴涨超过600%,市值突破1万亿大关,成为当年股民心中的神车,堪比当前的特斯拉。

(中车2015年股价走势图,来源:Wind)

后来,中车接连跌停,一长沙股民4倍杠杆满仓神车赔光本金跳楼,成为当年股市中的重磅新闻,冲击着人们狂热的情绪。很快,A股大盘见顶,开启股灾模式。

(来源:网络)

后来,中车结局太过惨烈,连跌将近6年时间,最大跌幅超过85%,市值从1万多亿跌到今年1月4日的1500亿元,一共蒸发了8500多亿元,跟中石油财富粉粹机相差不大。4日当天,中车股价创下南北车合并以来的历史最低。

南北车合并成中车,是国企重组的成功样板,后来还造就了中国南北船的合并,以及中铁建和中国中铁的重组。 但股价表现太过凄凉,中国神车变成了中国瘟车,直到最近才有点回归神车的味道,但落魄是一定有的。

中车刚创下多年新低,又在短短8个交易日就暴涨45%。背后是什么神秘力量在推动股价爆发,逻辑又是什么呢?

02

1月6日,市场资金轮动效应开始凸显,当天中车收获长年来久违的靠前个涨停板。同一日,前期被疯狂爆炒的白酒、新能源车、光伏崩了一波。我们从酒ETF走势图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

(酒ETF走势图,来源:Wind)

新能源汽车行业同样如此。1月6日,新能源车ETF重挫1.5%,第二天股价反包,第三天赶顶暴跌,接下来短短4个交易日跌幅超过7%。

(新能源车走势图,来源:Wind)

从行业板块轮动来看,市场主力资金在6日当天就已经先知先觉去到低估值行业了。 只不过,以中国中车为首的中字头大蓝筹被主力资金选中了。

在暴涨之前,中字头公司基本跌了5年多时间,跌无可跌,跌出了估值修复的机会。 这是市场切换到这个版块的重要逻辑。

据Wind统计,2015年牛市以来,中国中车、中国电建区间最大跌幅超过85%,中国中冶、中国铁建、中国核建跌幅均超过70%,中国化学、中国建筑、中国交建跌幅均超过60%。

(中字头市场表现统计,来源:Wind)

再看看估值,确实跌到令人发指了状态。 其中,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不足5倍,中国交建仅6.9倍,中国电建、中国化学、中国中冶、中国电建区区8倍,中国中车也只有15倍。

拿中车来说,最近5年估值高位是2018年1月,达到35倍,跌到今年1月5日区区只有15倍,低于多年估值下线区间,存在较大的估值修复空间。如果把时间维度拉长到10年来看,中车*高估值是2015年顶峰的160倍,跌到今年初的15倍,也是10年维度内非常低的估值水平了。

(中车PE走势图,来源:Wind)

中车从2015年牛市滑落,股价一跌在跌,估值PE倍数跌掉了90%,也是有原因的—— 缺乏业绩增长,表现实在是太糟糕了。

2015年,中车营收2419亿元,同比增长9%,归母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增长9.3%,相比于合并前的南北车的业绩增速,下滑了一个大台阶——中国南车201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7.6%,中国北车同期同比增长33%。

从后视镜看,这仅仅是一个糟糕的开始。2016-2017年,中车营收、利润连续2年双双下滑。2018-2019年,业绩恢复增长,但增速很慢,才4%左右。到了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业绩再度变脸,前三季度营收下滑5.7%,归母净利润更是下滑将近20%。

(中车业绩表现,来源:Wind)

再看看核心经营指标,表现确实不佳,令人遗憾。这些年,中车销售毛利率维持在22%左右的水平,毛利率仅有6%左右。最为致命的是,ROE(净资产收益率)从合并之后逐年下滑,简直不堪直视。2015-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ROE分别为12.5%、11.2%、9.14%、9.06%、8.92%、4.93%。 可见中车的盈利能力逐年下降,亦是估值不断下大台阶的重要逻辑。

(中车关键经营指标,来源:Wind)

股价一跌再跌,估值一跌再跌,但终究还是有一个价格。1月5日,中车区区只有15倍,低于当日沪深300整体的16倍(中间包含大量的地产、金融等低估值板块),估值相较于前期疯炒、动不动超100倍的核心资产更具“性价比”。这是板块轮动到中字头的最重要的逻辑之一。

03

不过,市场主力资金眷顾中字头,不意味着这些公司就具备了中长期投资价值。 其实,它们只有短期估值修复机会。

经过暴涨后的中国中车,估值很快从15倍提升到今日的21.5倍,快回到最近5年估值中位线水平。另外,港股上市的中国中车,当前最新市值仅为1100亿港元,当A股高达2600亿港元。这意味着AH溢价100%以上,着实夸张。H股中国中车8日上涨45%,但当前估值倍数不足10倍,离A股的21.5倍还有很远的差距。

(中车H股PE走势图,来源:Wind)

在2021年两会后,沪深两市全面实施注册制或可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A股的估值会港股化,流动性也会逐渐向优质大票集中将是大势所趋。 据统计,A股市值后50%成交额从2016年的33%下降至2020年的19%,未来还有进一步的下降的空间,看看美国、日本、中国香港的股市就知道了。

等这波极端的机构抱团之后,市场未来的主力策略仍然是配置盈利能力强的前景行业龙头。 像中字头这类股票,业绩增速慢,盈利能力弱,负债率高,现金流又不好,继续压低估值,跌跌不休才是为未来的常态。

中字头当前的配置只能是一个防御性策略,不可久留,不能按照价值投资的思维来投资。 看看它们,持续5年跌跌不休的股价表现,其实已经说明了问题。

中字头股票大涨:中国中车市值涨近500亿,重演神车现象?

文 | 叶抱一

1月14日,中字头股票再次上涨,做多中国似乎成了市场主线。

比如今天的中国中车再次涨停,股价从5.24元已经涨到7.63元,市值涨了接近500亿,堪称中国神车。

为什么会涨停?

首先中国中车在国际上可以说有强大竞争力,是全球技术领先的高速动车组研发制造企业,这个是别人无法卡脖子的自己的技术,也是被很多国家认可,后市在欧美国家的翻新基建中有望获得更多订单。

第二点,估值合理,动态市盈率和静态市盈率较低

逻辑面上中欧协议的签订,迎来了利好,技术面,长期下跌趋势的股票,炒作效果较好,迎来了反转。

第三点,作为轨道科技龙头,适合基金机构抱团。

从行业来看,中国中车踏上了轨智能驾驶列车+氢能源电池概念。

无轨列车是未来趋势,因为汽车智能化达到L4后,高速高架都要智能化改造(车路协同),那时列车跟汽车界限不再了,中远途主要出行方式就是无轨列车,比亚迪搞的云轨未来方向也是无轨。

同时这种中远途未来应该都是氢能源电池,氢能源是最适应500公里以上出行的,而且耐低温北方地区畅行无阻。从这个角度看,中车确实未来潜力巨大,而且是带了"智能驾驶"和"氢能源"两个题材。

中国中车在老股民眼里并不一般,在2015年那场大牛市里,是一个象征。

当年中国南车准备并购中国北车,两家企业具有相同的历史背景,它们的业务范围涵盖了从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相关的产品研发到机车的维修,其业务体系构成了一个全流程的机车完整产业链,其是国内外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务领域内的领军者,是受*务*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两个大型中央企业。

在2014 年中国北车的总资产规模达到 1491 亿元,中国南车的总资产达到 1197 亿元。

两个公司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 1881 年清政府时期的开平矿务局生产的中国靠前台机车"龙号"。

1949 年附属于我国铁道部的厂务局继续负责机车的研发和生产。在改*开放后,为了促进新形势下中国机车业的发展,我国正式于 1986 年组建了中铁机车工业总公司,这就是两家企业的前身。

为了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防止中国机车业务垄断的发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拆分中铁机车工业总公司为中国北车集团公司和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并成为国资委直属的两个大型中央企业。

当时,中国南车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对中国北车的并购,在中国南车并购中国北车的短期绩效研究中,投资者对中国南车并购中国北车持有较为乐观的态度,认为这次并购将使得两个企业更好地整合现有资源,结果趁着牛市,股价从5元涨至39元,实现了接近8倍的行情。

以上就是未来牛市中国中车会涨到多少?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