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最早叫什么?

指南针,又称指北针,是用于指示地理方位的一种装置。它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成就之一,对于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指南针的指针本来是指向北方的,可人们......

指南针最早叫什么

美国思想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授,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接下来具体说说

为什么叫指南针,不叫指北针?它的起源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 ,其主要的构造原理是用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端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辨识方向,指南针为世界航海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指南针最早叫什么?

在没有发明指南针之前,人们对大海充满了无尽的向往和渴望,却又因其浩瀚无边而畏缩不前。自从有了它之后,人类开始频繁出海,探索大海的奥秘。

指南针最早叫什么?

然而让人费解的是它的指针明明可以同时指向南北朝向,却为什么叫指南针而不叫指北针呢?它的起源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指南针最早叫什么?

谈到指南针的起源, 人们往往想到了神话故事中轩辕皇帝战蚩尤中所提到的指南车。据考察,在《文献》中记载,指南车是由上古黄帝轩辕发明制造的,在涿鹿一战中蚩尤利用妖法使军士们迷失了方向,轩辕皇帝便做指南车用来让士兵辨别方向,这种说法在西晋崔豹的《古今注》宋代刘庶的《通鉴外界》,南朝沈约的宋书于《福志》中都有记载。

指南针最早叫什么?

人们常把指南车当成磁性指南工具, 实际上指南车是运用机械原理来进行指南用途的,在学术《文献》中也经常被人们所弄混。如认为鬼谷子中的司南是磁性指南工具,实际上历代鬼谷子中的司南从前后文看都是说指南车,如宋书、李治、唐、李善柱、文选中《左思》、《吴都》、《赋太平》、《御览车》、《布寺》等。

司南最早出现大概是在战国时期,它是由一块天然的磁石所制成的,它的外观犹如一把长勺,很像北斗七星的形状,它在平整的地盘上可以自由旋转,不过其一旦静止,勺柄就永远朝向南方,因此人们便将其称为司南。

指南针最早叫什么?

目前,传统的观念一致认为指南针最早出现是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外观就像一把汤勺,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不动的时候,勺柄就会一直朝向南方而不做改变。

指南针的指针本来是指向北方的,可人们为什么叫它“指南针”?

指南针,又称指北针,是用于指示地理方位的一种装置。它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成就之一,对于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指南针的指针本来是指向北方的,可人们为什么叫它“指南针”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科学内涵。事实上,指南针的发明和演变历经数千年,而它之所以得名“指南针”,也是因为经历了多次重大的技术革新和文化变革。

最早的指南针是由古代中国人发明的。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古代埃及人就已经使用磁石制成了简单的指南针,用于辨别方向。然而,这种指南针的精度较低,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真正改变了指南针的历史的,是古代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公元9世纪以后,中国的科学家和工匠们开始探索如何提高指南针的精度和稳定性。他们发现,将磁石磨成细粉,然后与金属粉混合制成指南针,可以大大提高指南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种指南针被称为“水浮南北”,是当时最先进的指南针技术。

然而,即使是“水浮南北”指南针,也存在着一个重大的缺陷:由于地球的自转和磁场的干扰,指南针指向北方的方向并不是绝对稳定的。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调整指南针的方向,以确保其准确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中国人又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将指南针安装在一个可以旋转的支架上,使指南针的指向可以随着地球的自转而自动调整。这种指南针被称为“指南车”,成为了中国古代海上航行和陆地探险的必备工具。

“滔滔迷所往,莫望指南针”,走近宋代“大发明”之一——指南针

美国思想家培根说: “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授,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三种改变了世界的发明中的一种,也是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指南针。指南针的发现,不仅是我国古代学者的巨大成就,也是改写了世界航海历史的里程碑。那么,指南针到底为何如此神奇,又在当时取得了哪些荣誉,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指南针的发现和发展

古人的智慧无论是在何时,都从未让我们失望过。他们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无论放在何时,都值得我们学习。指南针的发现和发展,正是归功于先辈们的刻苦钻研。

指南针从人们开始有需要指向物的想法到传入西方再到技艺纯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变化,它的研发,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的宝贵财富。

  • 最早的指向仪器——司南

我国关于指南针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非常久之前。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发现了磁石这种神奇的矿物石。磁石,不仅带有吸铁性和指极性,还可以被轻易地打造成各种形状。由于它的这种特性,人们就想到了可以利用磁石来指明方向。 为了指向的稳定性和明确性,人们把此时打磨成勺状,放在地盘上用以指示方向,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向仪器——“司南”。

司南呈勺形,搁置在刻有天干地支和二十四方位的铜制地盘上。想要使用司南指明方向的时候,就微微转动勺把,然后安静地等待勺把静止,完全静置之后,勺把所指向的方向就是南方。 “司南”极具设计感,但是美观有余,适应性却不够出色。

虽然可以指向,但是由于其本身磁性弱,加上地盘材质也有诸多限制,勺把与底盘之间的摩擦力又较大,所以其指向效果并不随人意,还有着非常巨大进步空间。也正是因为如此,司南的应用范围并不广泛,但作为最初被发明的指向性工具,司南依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指南针使用的一大进步——人工磁化方法的发现

指南针技术真正的腾飞,还要从北宋时期算起。北宋时,人们创造了人工磁化的方法,用天然磁石摩擦细小的钢针,然后利用磁场的原理,使得钢针变得更具有磁性。 人工磁化方法的发现,是指南针研究领域的一大进步,它不仅解决了先前“思南”的磁性不够和指向性不够明确的弊端,还设计的更加精妙。磁性强、使用简便、指向准确性高、稳定性更强等特征,都在人工磁化方法被研究出来后,在指南针运用领域被一一实现。

北宋科学家沈括对指南针很有研究,他发现此针“ 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指南针在指明方向的时候,常常会往东偏一点,并不是指向确切的南方。是世界上最平发现这就是指南针领域的难题——磁偏角。

沈括是世界上靠前个发现磁偏角的人。他还在他的著作,被誉为古代百科全书,享誉古今的 《梦溪笔谈》 中记载了指南针安置的四种方法,前两种方法统称为支承法,虽然安置简便,可操作性也很强,但是稳定性较差,所以并不被经常使用。后两种方法虽然稳定性高且指向性明确,但是对于周边环境有很高的要求,放置起来十分不便。

总而言之,这四种方法各有千秋,有好有坏,可以根据人们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放置方式,以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

图为漂浮法指南针

指南针在航海事业上的应用

文章开篇我们也有提到,指南针的发明对于航海业的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毫不客气地说,古代航海业的发展,很大一部分,都是仰仗着指南针在海洋上的出色指向表现。

也正因为航海业对于指向性工具的迫切需要,指南针的研究才能如此迅速。 所以说,航海业的发展和指南针的研发,应该可以算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漂浮法指南针最先应用于航海事业,因为它不受航船荡摇的影响,所以可以很好的适应航海环境,为船员提供很好的方向参考。 为了使得指南针的指向性更加精确和稳定,人们在漂浮法指南针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良,将漂浮法指南针与当时的方位盘联成一体,就成了定向更加精确的“水罗盘”。

有了更稳定的罗盘,海域的探索就不再是无稽之谈。宋元时期的航海家们,利用着罗盘,重游已探索海域,开辟未知海域,乘风破浪,记载下航线(当时叫“针路”),绘制成了一张张精确的航海图,为航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科学的保证,更为后世学者对古时航海业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一手资料。

宋朝学者朱彧,对于航海和指南针的研究十分关心。作为成书于北宋的 《萍洲可谈》 的编者之一,他在书中记录过这样一段史料,这段文字,也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最早的的文字记载。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船员们都对地理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夜晚行船时,他们依靠星星来辨别位置;白天行船时就根据太阳来判定方位;在没有日与星的坏天气,唯一能依靠的,就只有指南针了。

我们可以对这段文字作以下解读。从文字中不难看出,在北宋时期,人们只是在阴雨大雾天,不见太阳或者星星的时候才使用指南针。 说明这时候指南针的技术并未纯熟,还无法彻底取代天然的指向标志,也就证明了此时的指南针应用仍旧处于早期阶段。

到了南宋以后,局面完全被颠覆,即使万里无云,船员们也依赖于指南针的导航了,船员们不再根据太阳和星星来判定所在位置,航海事业也就不会再受天气和环境的影响,使得航行速度和安全性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航海业的发展,也变得更加迅速。

古时人们出海,总是会在海船上配备专人负责监视指南针,这些人担任着引导员的角色,因为大家都知道,航海航线的偏差,可是会要人命的,这也间接体现了指南针的重要性,毕竟 “毫厘之差,生死系焉”

指南针的传播及其对世界发展的意义

指南针在我国得到了很好反响之后,就开始了其向海外传播的道路。约在12世纪末,指南针跟随着航海家们的船只,到达了阿拉伯,阿拉伯人很快地就意识到了指南针的强大作用,想方设法的把指南针带进了自己国家的航海领域。 就这样,指南针以中国为起点,把阿拉伯作为踏板,走向了当时航海业最为强大的欧洲诸国。

西方科学家们在原先指南针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改进,发明了用一个支轴的尖端顶在针的中部,使磁针平衡旋转的旱罗盘装置。 这样一来,指针就完全不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携带也更加方便,也更加坚固,不易毁坏,变得更加适合在长时间的海上航行过程中使用。

除此之外,旱罗盘的发明对西方航海业有着非凡的意义,正是它的使用,使得欧洲探险家的远洋航行成为可能,使得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不再困难,是之后郑和下西洋,哥伦布新航路的开辟和**发现的前提条件。

曾经有学者预估道:如果没有指南针的普及,世界航海业可能会倒退几百年,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把指南针列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16世纪时,旱罗盘又重新传入我国,旱罗盘体小精致,便于携带,十分受当时我国的船员们的喜爱,所以适用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

总结

看完这篇文章,你是否对指南针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指南针不仅对航海业有着非凡的意义,它同时也对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作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瑰宝,是我们必须牢记于心中的不可遗忘的历史。

华夏文明的昌盛,使得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内心都萦绕着骄傲,希望我们都能如古人一般,保持对未知的探索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宋史》

《梦溪笔谈》

以上就是指南针最早叫什么?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