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处理马云?

尽管从阿里退休已经2年多,尽管保持着低调,但马云的影响力依旧还在,在国际上,说到阿里,似乎也只认马云。就在近日,马云意外地站上了被告席。据了解,此前将阿里提起诉讼的4名美股投资人,......

为什么要处理马云

接下来具体说说

马云从万人敬仰到跌落神坛,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何都要骂他呢?

这两年啊,马云真是备受指责,但为什么大家都对他这么不满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马云的经历。从搜索马云时能看到,他身上有两个显著的标签,一个是企业家,一个是慈善家。既然他是慈善家,为什么还会遭到如此批评呢?回顾一下,马云曾是众星捧月的焦点,每次参加活动都受到簇拥,粉丝争相与他合影。他的演讲备受认可,每句话都被奉为经典。那么,他是从何时开始失宠的呢?

为什么要处理马云?

我查了一下,群众对他的态度变化始于蚂蚁集团上市被驳回的那个时候,准确来说是在上市前夕。他当时抨击我国金融体系,这一言论一出,跟风的自媒体纷纷改变立场。前一天还在吹捧马云为中国互联网做了多大贡献,下一天就跟着官媒开始指责他导致实体店关门,说他搞垄断,说他是资本家。这是符合事实的,但是如果我们不深思,断章取义,随便评价一个人,那就不中肯了。我们应该客观地分析马云的贡献和过失,看看他为中国经济做了哪些贡献,以及他为何失宠、遭到指责。

为什么要处理马云?

1994年底,30岁的马云决定创业。然而,他并没有料到创业的路会如此艰难,直到35岁才取得成功。在1995年到1999年期间,他先后创立了海博翻译社、中国黄页和国富通,但这三次创业都以失败告终。中国黄页的创立是在1995年,当时他得到一个去美国的机会,在那里靠前次接触到电脑,并看到商机,为后来创立阿里巴巴奠定了基础。

为什么要处理马云?

经历了前几次创业的失败,1999年,马云带领着15人的团队从北京回到了杭州湖畔花园。尽管创业曾失败,但那时他已经通过炒股在湖畔花园买了一套房,也是阿里巴巴的发源地。马云坚持创业,对新公司定名为阿里巴巴,明确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服务对象是中小型企业。当时,他的团队成员都觉得他在吹牛,但马云坚定表示要打造一家中国人创办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互联网公司。

为什么要处理马云?

在严峻的创业时期,马云和蔡崇信一起推动阿里巴巴稳步前行。蔡崇信加盟阿里巴巴后,为公司搭建了现代企业架构,为其国际化发展打下基础。2005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上线,改变了中国人的购物方式。淘宝的成功部分得益于2004年支付宝体系的建立,解决了交易中的诚信问题,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取得了香港新股王的称号。

为什么要处理马云?

然而,马云在2020年的一次金融峰会上的发言成为他失宠的导火索。在峰会上,他公然批评传统银行,嘲讽巴塞尔协议,抨击监管,声称中国金融不存在系统性风险。这一发言在政府背景下的高规格金融峰会上引发轩然大波,各大媒体纷纷发声,批评他危言耸听。随后,监管层迅速采取行动,推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文件,暂缓了蚂蚁集团的上市,对其进行整顿,还进行了反垄断调查,罚款182亿。这一系列措施直接影响了蚂蚁集团的发展,使其陷入严重困境。

已经退休的马云,为什么站上了被告席?

尽管从阿里退休已经2年多,尽管保持着低调,但马云的影响力依旧还在,在国际上,说到阿里,似乎也只认马云。

就在近日,马云意外地站上了被告席。据了解,此前将阿里提起诉讼的4名美股投资人,把马云也列入诉讼对象,要求因为阿里股价下跌造成的损失,而作出赔偿。

本来想低调安静地过退休生活,没想到还是被“盯上”了。

为什么是马云站上被告席?

2021年,4名美股投资人对阿里巴巴发起集体诉讼,要求赔偿他们的损失。从2020年11月,阿里市值达到巅峰后,蒸发了很多,超过7成,如果是在这期间进入的投资者,确实损失惨重。

要求阿里赔偿,但 为什么会将马云也列入被告席呢? 一方面马云已经退休,不担任阿里任何职务,阿里现在的董事会主席兼CEO是张勇,它才是掌门人。按道理来说,阿里出现业绩不佳,市值蒸发,张勇是靠前责任人。

另一方面,看到有人说,阿里最大的股东是软银,马云只是小股东,应该追责软银才对。这个说法就有点业余,软银虽然是最大的股东,但并不负责经营和管理,也没有特别多的话语权。

阿里董事会有10名董事,阿里高管占据了4个席位,数量较多。 也就是说管理层控制了董事会,软银作为大股东,只有一个席位。

其次,在董事会之外,马云还搞了一个合伙人制度,阿里的控制权实际上是掌握在合伙人手里。30多名合伙人都是阿里、蚂蚁集团的高管,而 马云和蔡崇信是永久合伙人。

从这里可以看到,马云虽然退休了,不担任任何阿里职务,但他依旧可以通过自己的永久合伙人身份,发挥重大的影响力。所以,美股投资人才把马云列入诉讼对象。

起诉阿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表面看起诉阿里,是因为股价大跌,造成投资受损。但投资有风险,难道亏了都要找公司赔偿吗?那没有一家能够不被索赔,因为股价总有起伏。

只有上市公司没有准确披露,或者是虚假披露信息,才有可能被处罚 ,比如之前的瑞幸,就因为财务造假,交了12亿元罚款。对于阿里来说,每年都会向美国SEC递交年报,信息公开透明,并没有什么违规的地方。

那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这么多,为什么偏偏选中了阿里?

其实原因很简单,阿里是在美股上市市值*高,全球影响力最大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也就是说阿里是最典型的代表。 一旦诉讼的结果对阿里不利,那其它中概股预计也会遭遇类似的诉讼,这将彻底打击投资者的信心,从而达到打击中概股的目的。

这两年,中概股的日子非常不好过,市值蒸发了很多。 进入2022年以来,美国又将近40家中概股企业列入“预摘牌名单”,已经是明目张胆 打击了。

阿里虽然增速放缓,利润有所下降,但依旧是我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在全球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在电商领域,除了国内市场,在东南亚的最大电商平台lazada,也是阿里的,阿里的速卖通,和世界各国做生意。支付宝10亿用户,在全球就有3亿。

当然, 阿里更大的成就是在技术上,它打破了“IOE”(IBM、Oracle、EMC)三家美国公司在IT架构中的垄断地位 ,其开发的飞天云计算操作系统,成为全球首家非美国公司开发的云计算操作系统。

拿阿里开刀,背后瞄准的却是中概股,可以说是“用心险恶”。

中国企业该怎么办?

面对美国明里暗里的“打击”,中国企业该怎么办? 有人说出了两个建议,一个是私有化退市,一个是回归港股或者是A股等国内交易市场 。这几年,包括阿里、京东、网易等一系列企业确实在港股实现了二次上市,还有像360,分众传媒私有化后,也回归A股上市。

这确实是两条可以走的道路,但并不是长久之计。中国企业想做大,与世界企业同台竞争,还是要走向国际资本市场,毕竟国内的交易市场影响力还是有限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两点, 一个是做大规模, 占据行业领先地位,就不用担心。 另一个是在技术上有所突破 ,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比如华为,虽然芯片上受到了影响,但在5G等其它方面依旧有优势,这才让它遭遇如此沉重的打击,仍然能够坚挺。掌握了技术,才能掌握话语权。

以上就是为什么要处理马云?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