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有哪些?

未来卫星及应用,软件信息服务、风能产业等领域,都很有可能通过颠覆性创新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文|《财经》记者 邹碧颖编辑|王延春2023年上半年,哪些城市、哪些行业的新兴产业更具发展潜......

新兴产业有哪些

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或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的产业领域。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能源安全的需求,新能源产业得到了广泛关注。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接下来具体说说

2023 年值得关注的六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层出不穷,不断涌现。

以下是我认为 2023 年值得关注的六大新兴产业

1、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将是未来的关键技术,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自动化、医疗保健、教育、金融等各个领域。预计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将继续快速发展,推动各行各业的变革。

2、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包括金融、物流、医疗保健等众多领域。未来几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将在各行各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将互联网连接到物理世界的技术,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家庭、汽车、工业等众多领域。未来几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出现更多的物联网应用和创新。

4、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系统的智能和功能来解决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的技术。未来几年,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出现更多的生物应用和创新。

5、新能源汽车: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的趋势。新能源汽车不仅具有更高的能源效率,而且具有更低的碳排放。未来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将成为汽车工业中的重要力量。

6、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将数字和现实世界连接起来的技术,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游戏、娱乐、教育、旅游等众多领域。未来几年,随着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将在各行各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我认为 2023 年值得关注的六大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

上半年新兴产业报告:哪些城市、行业更具潜力?

新兴产业有哪些?

未来卫星及应用,软件信息服务、风能产业等领域,都很有可能通过颠覆性创新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

文|《财经》记者 邹碧颖

编辑|王延春

2023年上半年,哪些城市、哪些行业的新兴产业更具发展潜力?

9月6日,《2023上半年中国新兴产业发展指数》(下称《报告》)在北京大学发布。该报告指出,中国城市新兴产业呈现“积厚成势”和“蓄势待发”两种态势;2023年第二季度,46%以上城市较2022年底实现正增长,67%以上主要城市新兴产业发展指数实现环比正增长。2023年上半年,成都、杭州、广州、天津、武汉、重庆、宁波等城市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具备进一步提升潜力。

此外,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新兴产业发展总指数居全国前列,头部优势明显。《报告》指出,北京自2020年以来长期蝉联榜首,2023年二季度的战新产业中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数量、参与制定国家标准的企业数量、企业专利授权新增数量,均领先于其他城市。2023年上半年,上海、深圳紧随其后,分别录得267.90、237.65,在战新企业质量效益、领域企业、投资吸引等领域实力雄厚。

据悉,《报告》由北京大学中国新兴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四川兴川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编制。该指数报告构建了包括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43项三级指标的评估体系,从总体、行业、城市三个维度剖析了今年上半年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

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产业潜力大

从行业纬度来看,《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九大重点新兴产业总体发展平稳,节能环保产业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从行业一级指标看,发展实力方面,2023年一、二季度,得分*高、涨幅最大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潜力方面,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实现连续两季度增长,其中生物产业指数得分增长最大,其次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支撑指标表现较好,人才支撑有力。

从整体情况看,《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新兴产业总指数比去年底实现小幅增长。一季度,新兴产业发展指数止跌回升,扭转去年连续两个季度的下降趋势,新兴产业发展一季度指数录得142.81,环比上涨2.34%。这背后是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国家新兴产业扶持政策频出,创新利好政策多发,企业信心开始提振。二季度,新兴产业发展指数录得141.19,环比下降1.13%,反映出中国经济向好发展趋势下仍面临内生动力不足、市场需求疲软、市场信心有待巩固等现实情况,亦有各国在新兴产业领域和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加剧的原因。

《报告》指出,二季度,二级指标“6升4降”,其中人才职称指标连续下降,与上半年裁员大潮以及较高的青年失业率有关,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稳定企业预期、提振行业信心仍要持续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尚有所欠缺。

从部分三级指标来看,《报告》指出,2023年上半年,新兴产业注册资本大于5000万元的企业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发展势头迅猛,尤其一季度环比增长21.63%,表明中国对新兴产业的看好与信心。在上半年普遍投资信息不足的形势下,新兴产业领域投资仍被看好。同时,上半年,新兴产业企业研发岗位招聘数量占比先降后升,一季度环比下降22.96%,二季度环比上升17.79%;而新兴产业企业招聘人员新增数量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降11.71%和36.86%,可见研发高位对于新兴产业企业的作用十分重要,但企业缓解就业压力的积极作用没有完全体现。

如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9月6日的发布会上,北京大学中国新兴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郁俊莉表示,今年以来,中国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在锂电、光伏等重点领域,创新不断加快。近日相继召开的中共*局会议,*务*常务会议都指出,要继续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为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举旗定向。

郁俊莉表示,希望通过《报告》能够为新兴产业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为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本次研究采集了大量的企业工商登记信息、专利、法律文书、招投标信息、政策文本等数据,采用统计学与经济计量方法,从微观到宏观,全方位分析了中国新兴产业发展状况。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副所长侯雪表示,希望能通过《报告》挖掘出有望成为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例如通过大数据手段发现,从创新潜力维度来看,未来卫星及应用,软件信息服务、风能产业等领域,都很有可能通过颠覆性创新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这也是此次研究发现的新维度判断。

此次《报告》建议,要“一手抓产业、一手抓人才”。绝大多数新兴产业属于高技术壁垒行业,高层次人才需求非常庞大,多领域还大量存在“用工荒”问题,可适当根据地方产业发展和技术前沿发展超前布局人才战略;加强基础产业工人培育,提升在岗产业工人技能水平和专业性,提供基本的人才储备。

此外,《报告》还建议,加强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诸如围绕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前瞻性、方向性、特色性的建设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同时要梳理、更新、升级现有基础设施;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建设重大技术攻关平台、公共技术创新平台等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如:超算中心、大数据中心、大型实验室等等。

《报告》还建议,持续优化新兴产业营商环境,提振民营主体市场信心。

加强新兴产业区域错位发展,加快形成梯度培育格局,构建形成区域利益分享机制,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环渤海地区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新兴产业强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此外,推动生成式AI赋能新兴产业,创新在企业中的应用场景等等。

介绍几个新兴产业

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或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的产业领域。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能源安全的需求,新能源产业得到了广泛关注。

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多个领域。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生物质能发电在能源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得到了大力发展和应用。新能源的利用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缓解能源短缺问题,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新兴产业有哪些?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成本、储能能力和电网建设等方面。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新能源产业正逐步实现成本竞争力和可靠性的提升,逐渐成为主流能源。

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

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是指利用互联网和计算资源共享的方式,提供存储、处理和分析大规模数据的服务。

云计算技术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访问存储和计算资源,无需购买和维护大量的硬件设备。大数据技术则能够处理海量、多样化的数据,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

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在互联网、金融、物流、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它们促进了数据驱动的决策和创新,提供了高效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生物科技产业

生物科技产业是利用生物学和生物技术来进行研发和创新的产业。生物科技涵盖了生物医药、农业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等领域。

以上就是新兴产业有哪些?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