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行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环球网财经消费资讯综合报道】随着购物中心的高速成长和普及,大量的连锁经营品牌也凭借东风之力高速成长和扩张。近年来,零食量贩店凭借丰富的商品和低廉的价格迅速崛起,并席卷下沉市场,成......

零食行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志强 | 北京报道“休闲零食行业业绩的分化跟公司战略调整密切相关。”盐津铺子(002847.SZ)常务副总经理杨林广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接下来具体说说

用全球视野选A股,国内外零食上市公司的估值、业绩和产业对比

几十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休闲零食的市场规模也水涨船高,达到数千亿!

改*开放前,我国物资供应匮乏,零食主要以糕点等饱腹类食品为主。改*开放后,市场有了较大起色,饼干和糖果等零食大行其道。

进入21世纪。头十年,薯片为代表的膨化食品大兴。第二个十年,坚果炒货又大热,零食行业进入黄金周期。现在到了第三个十年,可谓是多元化发展,百花齐放!

本文 收录全球42家休闲零食行业的上市公司 ,主要有美国、瑞士、法国、韩国、台*和香港等地企业。

下面我们从全球视角看看这些公司的市场估值和业绩情况,以及A股哪些股票值得关注!

零食行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靠前章:全球上市公司整体概况

(1) 市值梯队 。国内外零食相关上市公司的体量差距巨大。

靠前梯队是欧美的企业,市值全面突破一千亿。不少已不是单纯的零食企业,而是综合食品巨头,例如雀巢、卡夫亨氏、达能。

第二梯队以日本、韩国、台*的企业为主,市值大多300-500亿,因为没能实现全球市场布局,所以市值规模有限。福建的达利食品进入这个行列。

第三梯队就是A股的众多企业了,市值大多300亿以内,分布还是挺平滑的。

(2) 市场格局 。欧美零食市场已完成产业集中,呈现出巨头垄断的格局。国内零食市场百家争鸣,虽有向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但行业集中度远远不够。

饼干、巧克力、糖果等 标准化较高的零食品类,基本被外资品牌垄断!国内厂家主导的品类,集中度普遍较低,大多是中国本土特色的风味食品,例如卤味、豆制品、鱼干!

(3) 发展逻辑 。从国外巨头发展历史看出,实现市值瓶颈突破,往往四条路。

一是品类扩张,走向大零食道路。二是企业并购,快速壮大,争取垄断。三是占据大单品,实现规模效应。四是出海拓疆,巨头的海外收入占比非常高。

(4) 地域分布 总感觉国外零食花样比较单调,反观我国地域辽阔,饮食文化多样,零食更是百花齐放。

例如新*的蜜饯干果,内蒙和西*的肉干,湖南和湖北的卤味,广东的腊味,云南和山东的糕点……

第二章:产业发展特点和趋势

(1)跟欧美把零食当正餐或代餐的饮食文化不同,我国零食上不了台面,有时还跟不健康挂钩。所以, 健康养生、品质提升、新鲜原味 ,一直是国内零食市场的发展主线之一。

(2)大部分零食品类同质化严重,所以零食企业 没有品牌做不大 ,但品牌粘度没有调味品行业高。

美国企业大多采用 多品牌战略 , 例如亿滋旗下就有奥利奥、趣多多、优冠等一大堆品牌。但也要看到雀巢就用一个牌子,做到了全球靠前。两种模式各有优劣,难分对错!

国内企业没有倾向,哪个好用用哪个。例如达利食品就是多品牌战略的典型,三只松鼠就是单一品牌的代表。

(3)市场饱和后, 出海开疆拓土 是最佳选择,可惜我国本土零食企业出海成功案例不多!

当前阶段,他们大多走向了上下游垂直整合、零食品类扩张和渠道下沉3条内卷老路,目的无非是掌控议价权、降本增效、收割长尾流量。

(4)靠单一品类容易有瓶颈, 多品类 几乎是必然之路。国内零食公司发展路径,通常从某一品类起家,树立品牌认知后,进行品类扩张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5)零食企业具有明显的 规模效应 ,特别是深加工的零食,更是如此。不少投资者忽略了供应链对零食产业重要性,过于关注产品和渠道。

(6)线上 互联网渠道红利已分光吃尽 ,面对发展瓶颈,良品铺子等企业走上了品牌连锁门店之路。这模式太重了,我持悲观看法,或许商超专柜或店中岛模式更合适一些。

商超是稳健的流量来源;品牌连锁重点在于高转换率;线上电商流量大、但稳定性弱、**率低,还要靠品牌效应引流,获客成本提升。

零食行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第三章:全球市场的估值风向

(1)靠前梯队的全球巨头大多有30多倍的市盈率,低的也有20多倍。同时PEG也较高,大多都是2-3倍。

(2)第二梯队的地区市场龙头估值低了很多,市盈率只有10-20倍。第三梯队的细分市场龙头,估值波动就太大了,全看细分市场景气度。

(3)A股零食上市公司市盈率全面抬升,主要跟去年基本面恶化有关,业绩普遍下滑。正常年份有20-40倍的。

第四章:行业的基本面状况

(1)相对来说,行业排名靠前的 龙头盈利能力要好不少 ,净利率大多有10-15%,其他企业明显跟不上。这是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

(2)拉长时间看,全球大部分巨头的业绩成长性都很一般,每年营收和利润都是起起落落,横着走。整体市场饱和特征明显,所以 投资机会在细分市场,在将起未起的新秀

(3)具有 独特风味或深加工 的细分零食赛道,成长性和盈利性相对较好,例如卤味、豆制品、炒货、深海零食等等 。

(4)那些产品同质化严重,追求原味,口味拉不开差距的细分市场,未来 内卷依然是主旋律 ,盈利面估计好不起来。例如坚果、干果蜜饯等等。

零食行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第五章:A股值得关注的个股

市场结构来看 ,烘焙和膨化食品是休闲零食靠前品类;其次是糖果和巧克力;然后是卤制品、坚果炒货等等;最后是长尾品类,合计份额有三分之一。

好像除了糖果巧克力,其他大品类的零食,我国上市公司都有覆盖。烘焙,有桃李面包、达利食品。卤制品有绝味、周黑鸭、紫燕。坚果炒货,有洽洽、三只松鼠、良品铺子……

细分市场看 ,膨化食品、糖果及巧克力已较为成熟,由外资品牌长期占据,消费者对头部品牌认知度高,新进入者难有突破。坚果和干果蜜饯又因为同质化严重,竞争过于激烈。

所以, 我认为投资方向主要有四点 :一是具有本土独特风味的品类。二是有具有深加工属性,免于表层激烈的竞争。三是具有地域市场特性,我国零食地域性差异较大,单一品牌较难全覆盖。四是具有特定目标群体特征,例如老年人零食,病人健康零食,儿童零食。

(1) 洽洽食品002557 :瓜子品类需求稳固、增长稳健,还带有一些独特口味特性,同时坚果品类引爆第二增长曲线。

2022年,营收增15%,利润增5%,毛利率32%,净利率14%,负债率38%,市盈率22倍。

零食行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2) 绝味食品603517 :卤制食品领先品牌,50%市场在华中和华南。禽类卤制品是主打产品。往年基本面良好,2022年业绩大降,疫情有影响。

2022年Q3,营收增5.6%,利润降77%,负债率26%。2021年毛利率32%,净利率15%。2023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大增。

零食行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3) 盐津铺子002847 :特色是辣卤零食和深海零食,其次还有烘焙和膨化食品。

2022年,营收增27%,利润增100%,毛利率35%,净利率10%,负债率53%,市盈率45倍。2023年Q1营收增55%,利润增82%。

(4) 桃李面包603866 :核心产品是面包和糕点。市场集中东北、华东和华北。成长性好,股息率高。

2022年,营收增5.5%,利润降16%,毛利率24%,净利率9.6%。2023年Q1负债率24%,营收增1.7%,利润降12%。

(5) 有友食品603697 :泡椒凤爪靠前品牌。市场集中在西南和华东,合计有80%。成长性虽一般,但基本面稳健,盈利稳定,股息率高。

2022年,营收降16%,利润降30%,毛利率31%,净利率15%。2023年Q1负债率7%,营收降12%,利润增121%。

(6) 劲仔食品003000 :特色是鱼干零食,占比70%,其次是豆干零食。

2022年,营收增32%,利润增46%,毛利率26%,净利率8%,负债率24%,市盈率47倍,市值59亿。


量贩零食行业兼并收购潮涌现

【环球网财经消费资 讯综合报道 随着购物中心的高速成长和普及,大量的连锁经营品牌也凭借东风之力高速成长和扩张。

近年来,零食量贩店凭借丰富的商品和低廉的价格迅速崛起,并席卷下沉市场,成为了休闲零食板块的新风口。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0年-2022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从4100亿元增长至11654亿元。另有分析指出,目前,中国休闲零食市场中量贩零食店约占4%的份额,2023年将达到800亿,未来提升空间还很大。

从地域上来看,量贩零食连锁品牌主要集中在湖南、四川、江西、浙江等地,并逐步形成多个区域龙头,而湖南无疑是量贩零食店的重要战场,包括有零食很忙、零食优选、爱零食、戴永红、恰货铺子等量贩零食连锁品牌都起源于湖南。而湖南以外,各区域也均跑出有龙头品牌,并正在快速扩张,如江西的赵一鸣、浙江的老婆大人,四川的零食有鸣、福建的糖巢等。

今年以来,量贩零食行业融资事件不断,头部品牌加速扩张,各大品牌之间的兼并与收购态势加剧。

8月9日,零食很忙宣布战略投资恰货铺子数千万元,双方将携手巩固优势区域,共同开发全国市场。此外,零食很忙还陆续投资了河南王否否、陕西喜喜零食等品牌。

而就在同一日,爱零食宣布控股成都本地量贩零食连锁品牌恐龙和泰迪。目前,爱零食在成都门店数已达300多家,四川省门店数超过350家,成为了四川本地量贩零食店第二品牌。

9月19日,爱零食全资收购了贵州胡卫红零食,并将其更名为“爱零食”,这是爱零食继控股恐龙和泰迪后的第二次行业整合行动。

10月,爱零食将目光聚焦江西与陕西,将在江西宜春试点“前置仓+量贩零食”新模式;10月20日,爱零食在陕西西安召开招商发布会,或有更大的战略布局。

福建万辰生物是“四大食用菌”上市公司之一,2022年8月,万辰集团设立南京万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进入量贩零售行业,随后其零食业务不断攀升,食用菌类业务逐渐被“边缘化”。

10月11日,“万辰集团好想来品牌战略超级符号发布会暨合作商大会”在北京召开,万辰集团透露,截至2023年9月底,万辰集团量贩零食零售门店已超3700家,目前已建成22个仓储中心,预计2024年底将建成50多个现代化的仓储配送中心全面赋能加盟店。

老婆大人正是宁波博全旗下在2010年推出的量贩零食品牌,收购完成后将由南京万权全权控股。南京万权则由万辰旗下子公司南京万兴与袁振勤于2023年9月27日合资设立,双方各自占股51%和49%。据悉,合资公司成立后,由袁振勤领导的团队将负责“老婆大人”品牌的日常经营。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去年零食赛道就拿下了至少13亿元的融资额。今年2月,赵一鸣宣布获得来自黑蚁资本、良品铺子联投的1.5亿元A轮融资;零食很忙于2021年4月完成了A轮融资,金额为2.4亿元,由红杉中国与高榕资本联合领投,启程资本、明越资本跟投;此外,邻食魔珐、消闲果儿、零食青蛙、小新很忙等量贩零食品牌也先后获得了融资。

随着量贩零食的迅速崛起,相关行业也嗅到了商机,不少休闲食品企业借此时机,凭借品牌和渠道优势,迅速布局线下店,探索新经营模式,商超企业也纷纷开始直接与休闲零食企业进行合作,跨界零食赛道,开设直营零食门店。

休闲零食企业决胜关键是什么?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志强 | 北京报道

“休闲零食行业业绩的分化跟公司战略调整密切相关。”盐津铺子(002847.SZ)常务副总经理杨林广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休闲零食行业上市公司纷纷交出了2022年成绩单。绝味食品(603517.SH)预计2022年净利润下滑超七成、桂发祥(002820.SZ)出现了亏损的情况。来伊份(603777.SH)、劲仔食品(003000.SZ)和盐津铺子则在2022年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休闲零食行业业绩分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休闲零食赛道的巨头选手而言,在大型商超渠道滞涨的背景下,调整渠道战略、提升运营效率成为休闲零食行业必须直面的挑战。

休闲零食行业的业绩缘何出现两极分化?面对渠道碎片化趋势,休闲零食企业如何转换经营思路,对冲市场风险?

“冰火两重天”,休闲零食企业业绩两极分化

受到疫情反复、行业集中度较低、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影响,休闲零食行业2022年成绩单整体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分化非常明显,不少休闲零食上市公司预计业绩大幅下滑或者由盈转亏。

话题“鸭脖为何卖不动了”引起热议,背后是周黑鸭(1458.HK)、绝味食品、煌上煌(002695.SZ)2022年净利润全线下滑。

2022年,绝味食品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2亿元至2.6亿元,同比下滑73.49%至77.57%;2022年煌上煌归母净利润为3081.6万元,同比下滑78.69%;港股上市公司周黑鸭预计2022年公司净利润不少于2000万元,预计同比下降20%左右。

不只“鸭脖子卖不动了”,三只松鼠(300783.SZ)、有友食品(603697.SH)的净利润也大幅下滑,桂发祥出现了亏损的情况。

1月19日,好想你(002582.SZ)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亏损1.38亿元~1.98亿元,上年同期盈利6163.41万元,同比由盈转亏。好想你表示,2022年受疫情管控影响,导致物流受阻、内地主要红枣批发市场阶段性关停,消费低迷,使得红枣现货和期货价格出现下跌。此外,2022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大幅下降。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发现,首先,休闲零食企业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多为受疫情影响,人流量的下降和各地人员流动的管控措施,使得公司门店的单店收入一直未能恢复;其次,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较大,造成对毛利率的负面影响。

而对于市场战略调整较快的休闲零食企业来说,2022年业绩仍保持较高增长。

盐津铺子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3.01亿元,同比增长99.86%。劲仔食品2022年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46.77%。来伊份预计2022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50万元左右,同比增长约224.18%。

以劲仔食品为例,尽管去年6月因“网购劲仔小鱼干疑吃出蟑螂”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一事,但这似乎并未影响消费者吃“小鱼仔”的劲头。2022年劲仔食品扣非后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0.54%,线上线下毛利率都超过了25%,劲仔食品称“主要是营业收入增长所致”。

“休闲食品企业营收不增长,利润也肯定‘靓丽’不起来。而要做大营收就要求食品企业根据消费市场形势和渠道发展态势,不断优化升级营销战略,持续打磨产品力,不然原有市场份额很容易被新竞争对手侵蚀分化。”杨林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全渠道战略重点如何落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612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8251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6.1%。

面对中国巨大的休闲食品市场,以及渠道碎片化趋势,如何针对客户需求进行线下线上产品差异化销售已成为休闲零食企业进行战略调整的重点。

一位深耕零食行业十余年的企业人士向记者分析称,过去两年,原料成本上升和新渠道冲击对一些全渠道转型较慢的零食企业形成了巨大压力。部分产品走高端路线的零食品牌线下市场由于定价高等原因,被零食很忙、戴永红等零食量贩渠道的低价战略侵蚀分化得十分厉害。

2022年业绩的分化,也让多位休闲零食企业主向记者感叹:传统商超面临客群分流、成本压力等多重挑战,如何与渠道转型共振或为零食企业的突破口,“拥抱全渠道才有未来,传统渠道销售企业加速布局电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2022年业绩同比增长达2倍的来伊份公开表示,公司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始终秉承“做强C端、发力B端”,不断完善业务布局,优化门店结构,加大全渠道业务开展,重点推进加盟业务及社区团购业务的发展,经营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

目前,盐津铺子核心战略也由渠道驱动增长升级为“产品+渠道”双轮驱动增长;公司销售产品和销售渠道实现结构性持续优化,各核心品类通过全渠道拓展实现稳健增长。

劲仔食品2022年业绩预增公告称:“传统流通渠道、现代渠道和线上渠道实现立体式全渠道稳健发展,渠道竞争力加强,品牌力提升,经营业绩均实现了持续增长。”

近期,国盛证券研报指出,从供需两头看每一轮新渠道红利的崛起均会孕育新的投资机遇,而能穿越周期,维持领先,形成品牌的公司,唯有全渠道精耕及不断迭代创新。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中国零食企业分为零售品牌和品类品牌。零售品牌正享受渠道发展红利,而目前以零食很忙为代表的新兴零食系统快速成长,这也为品类品牌等带来增量。品类品牌长期有望诞生大市值公司,国内龙头公司正积极树立综合壁垒。

“零食连锁系统等新渠道可能会成为休闲零食产业未来发展的突出亮点。”盐津铺子董事长张学武曾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零食生产企业围绕供应链,持续做好精益生产、做优产品,零食连锁渠道系统则负责将销售环节、产品性价比做到极致,这本质上就是休闲零食行业去中间化的问题,对于制造型零食企业是巨大商业机会。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6期)

以上就是零食行业上市公司有哪些?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