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基础是国企吗海航的应聘审核流程需要多久
接下来具体说说
2022年2月14日,刚刚收归海南国有旗下不久的ST基础发布公告。
海南机场设施股份(修改后的名称)及控股子公司拟使用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的闲置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同时做出说明: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使用暂时闲置的自有资金购买低风险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是在确保公司日常运营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实施的,不会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的正常开展,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公司收益,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公司不存在负有大额负债同时购买大额理财产品的情形,购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不会对公司未来主营业务、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造成较大影响。
不是说,海航基础破产重整,很缺钱的吗?
从海航基础的公告来看,至少目前的海南机场(即以前的海航基础)并不缺钱。
要知道,在当下的民航业,随便拿个30亿元做理财,还不会对公司现金流造成影响的单位应该没几家。
其实,海航重整两大看点就是航空板块和机场板块的归属。
最终机场板块不出意料的交给了海南省国资企业海发控旗下。
在重整方案中,海发控最终以33亿股,每股对价为 2.59 元,投入资金85亿元,成为海航基础的新的实际控制人。
2021年12月24日,海航集团机场板块的实际控制权,正式移交至战略投资者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
也就是说,海南省国资企业海发控成为了海南机场的新主人。
前一天的12月23日,*ST基础公告,公司拟将中文名称由“海航基础设施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海南机场设施股份有限公司”。
此番改名,曾经的“海航基础”简称将变为“海南机场”。
与此同时,任命了新的高管层,有着丰富机场管理经验的杨小滨担任海航基础董事长。
这是海南本土三家机场回归本源,加快去海航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翼哥一直认为海航基础是海航旗下最有价值的板块。
两大机场是海南机场发展的动力源,免税业务是海南机场业绩的催化剂。
最为关键的是,未来海南机场将是A股市场上独一无二的标的。
即机场+免税+自贸港。
这样的资产,加上海航基础以及旗下机场的经营业绩还是不错的,按照道理,海航基础以及海口美兰、三亚凤凰不至于沦落到破产的境地。
其实海航基础破产原因主要有五大原因。
一是受海航拖累。
和海航系其他公司一样,海航基础也被与海航集团内关联方的资金拆借及往来款金额依然较大,仍存在资金占用;此外还为海航系企业提高大量担保。
二是疫情冲击。
疫情冲击从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海航基础的财务危机,收入同比在减少,债务负担却在不断增加。
三是受限资产较多。
受债务危机影响,加上较多担保,海航基础的受限资产规模非常大。
一旦脱离海航体系,拖累的雷和受限资产的坑都挖掉了,加上新股东注入了85个亿,海南机场完全就是很健康的。
当然,有人问海航基础能涨多少,这很难说,毕竟其股本规模扩张了好几倍。
在海航集团及相关破产重整企业的重整计划被海南省高院批准后,海航旗下三家上市公司 海航控股(*ST海航600221),海航基础(*ST基础600515),供销大集(*ST大集000564) 也陆续公布了完整版的重整计划,更多投资者关注的问题,在各自的完整计划中也一一揭晓。
与 方大溢价40% (以2.8元的价格买下*ST海航44亿股,目前*ST海航股价1.97元)入股海航控股不同的是,海航基础的战略投资人——隶属海南省国资委的 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发控”) , 入股海航基础的成本价只有2.59元/股 (出资85.5亿取得*ST基础不少于33亿股),入股价仅为*ST基础今天收盘价8.45元的30%左右。
很多投资者会问,为何海航基础会“打骨折”卖给战投海发控?海发控真的捡漏了吗?未来海航基础又将如何发展,股票是否会除权?海发控又将给予什么样的助力?
在国内的民航业,同时拥有航空和机场两大业务板块的海航集团,可以说是一个特例,因为相关民航法规曾规定,航空公司不能控股机场。
不过,在重整计划获得裁决批准后,也意味着海航旗下的航空和机场两大业务板块,因为有了不同的买家,从此分道扬镳。
然而,航空板块与机场板块引进的战略投资者非常不同:一个是民企,一个是国企。
这主要是由于机场属于公共基础设施,根据民航局的规定,纳入民用航空发展规划的 国际枢纽和区域枢纽 以及具有战略意义的民用运输机场,应当保持 国有独资、国有控股或者国有相对控股 。
因此,海航集团管理人在3月发布的战投招募公告中就明确指出, 机场板块的战略投资者应为国有控股企业。
这也导致航空板块与机场板块在引战过程中,遭遇了不同的境遇: 航空板块有三家竞购,机场板块则只有一人问津 。
参与海航重整项目的知情人士对航旅圈透露,在机场板块的招募公告发出后,管理人及联合工作组也尝试主动寻找战投,但不少中国排名前几位的机场集团,均表示 愿意作为管理公司参与管理,而不是“真金白银”参与投资 。这主要是由于机场作为公共基础设施, 每年需要耗资百亿进行跑道等设备的维护, 本身很难赚钱,此外,国内也很少有像海航这样跨地区运营多座机场,一般都是当地政府出资建设当地机场。
最终,机场资产占大头的海航基础,还是回到了海南省手中,由海发控“接盘”。对于“打骨折”的入股价,上述知情人士称是 海发控基于对海航基础作为破产企业的股权价值所做的判断 ,以及管理人与海发控的谈判确定,“战投并不是作为财务投资入股,也不会去资本市场进行交易,而是希望通过长期的战略投资以及双方在免税等业务层面的协同, 先把公司救活,再用两年把公司做好 ,未来的价值(市值)也会随之提升。“
上述知情人提到的“业务协同”,与海发控是免税业务的持牌机构有关,而海航基础则在海南有不可或缺的机场等物业,一个是免税运营商,一个是地主, 拥有巨大的协同空间。
此前,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组长、海航集团党委书记 顾刚 在*ST基础的二债会上就透露,重整成功后,海航基础将逐步退出地产业务,围绕 机场及免税商业两大核心业务板块 谋篇布局,未来将成为海南自贸港第二大免税业务参与商。值得注意的是, 顾刚也是海发控的党委书记、董事长。
顾刚表示,如果重整成功,*ST基础将围绕 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三亚凤凰机场免税,打造最大离岛免税商业区 ,同时加快 海口日月广场 周边地块的商业开发,以海口日月广场为中心,打造海南最大的高档商业和免税商业集群。
在 免税业务 方面,目前,海南自贸港共有 10家离岛免税店(其中9家已开业) ,海航基础通过参股、提供经营场地的方式 间接参与了5家离岛免税店 ,已占据海南自贸港免税店的半壁江山。
今年上半年,海口美兰机场一期免税店实现免税品线下 销售金额约21.86亿元 ,同比增长152.67%,随着美兰T2航站楼年底投入运营,免税店面积将翻倍。
而在 机场业务 方面,目前海航基础管理着海南省内海口美兰、三亚凤凰、琼海博鳌等三家民航运输机场,以及宜昌、营口、安庆、满洲里等省外8家机场。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航空市场逐渐恢复, 机场业务已成为*ST基础上半年最大的营收来源 。【相关:】
以上就是海航基础是国企吗海航的应聘审核流程需要多久?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