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旗下有哪些上市公司
今天盘中最大的消息就是国资委领导在深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争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表率专题推进会上表示,要继续加大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力度,集团公司要系统梳理未上市和已上市资源,结合实......接下来具体说说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中化”)成立大会5月8日在京举行。中共*局常委、*务*总理李**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扎实做好重组整合、深化改*等工作,不断提升经营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万亿航母,加入战团
据悉,中国中化是由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化工”)联合重组而成。宁高宁任中国中化董事长、党组书记,李凡荣任中国中化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新公司的成立不仅是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为打造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化工企业迈出关键一步,同样顺应了全球化工产业做大做强的趋势:中国中化资产将过万亿元、员工数达到22万,有望成为全球前40强企业。
过往5年,世界化工产业江湖风云诡谲,曾经谁也不服谁的几大巨头几乎同时放下了华山论剑一决高下的念头,纷纷走上了“合家欢”的MOE之路(注:Merge of equals,在国际商界泛指同等体量公司的合并),超大体量的整合重组案例不断出现,彻底搅乱了化工产业的旧有格局。
现在,中国中化也将加入战团,并有望成为最有力的挑战者。
早在3月31日,经*务*批准,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开始实施联合重组,新设由*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务*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新公司,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整体划入新公司,农化业务目前基本完成了重组,石化业务将是新公司业务整合的重点。
这意味着,世界《财富》500强2020年排名第109位、2019年营收达5863亿元的中化集团与排名第164位、2019年营收达4543.46亿的中国化工,将实现兄弟联手。中金公司预测,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合并后的新公司资产过万亿元、员工数达到22万,有望成为全球前40强企业,业务范畴涵盖化工、农业、能源、地产、金融等多个领域,至少拥有16家境内外上市公司。
相较国际化工巨头,“两化”虽体量巨大,却仍然只能算是追赶者,但已经有了些许绝顶高手所追求的“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意味,从“并购之王”宁高宁掌舵,到农化领域先行合并试水,再到已经公开的新公司业务规划,依稀可以看到新航母的未来之路。
农化先行,开好头
俗语云“万事开头难”,但“两化”合并,却“轻松”开了个好头。
3月31日,*务*官宣“两化”合并的同一天,先正达集团的子公司先正达股份公司发布了2020年年报,年报显示先正达股份公司2020年销售收入142.87亿美元,同比增长 5.19%。四大农化巨头中仅先正达股份公司和科迪华保持了正向增长,这意味着其母公司先正达集团甚至有望超“拜耳”夺取全球农化头把交椅。
梳理公开资料不难发现,体量庞大的“两化”合并,导火索与先锋军正是身处农化板块的先正达。
2017年6月,中国化工完成对瑞士农化巨头先正达股份的收购,收购总额高达504亿美元。作为分别在瑞士和美国上市的全球靠前大植保公司、第三大种子公司,先正达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万多名员工。经营数据显示,2016年年底,先正达拥有总资产1334.2亿元,当年销售收入895.3亿元、净利润84亿元。此笔交易完成后,中国化工总资产增加了1.08倍至7846.26亿元,同期总负债增加了88%至4342.39亿元。
由于这一并购之后负债陡增,客观上加速了仍在酝酿中的“两化”重组。在此之前两家央企资产、业务庞杂,且双方合并动力不足,资产重组一度处于“拉锯”状态。这一背景之下,缓解债务压力,推动整合进程和上市融资成为大概率事件。
在先正达集团成立前,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已开始在内部推动一项名为SAS的联盟——Sinochem(中化集团)、ADAMA(安道麦)和Syngenta(先正达)三家共同推动在农化板块的合作与协同,成为先正达集团的雏形。
2020年1月,中化集团、中国化工两家央企旗下的4家上市公司中化化肥(00297.HK)、扬农化工(600486)、荃银高科(300087)、安道麦A(000553)均发布股权变动公告,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相继宣布将旗下农业资产注入新设立的先正达集团,合计总资产约2000亿元,这也意味着“两化”整合率先在农化板块拉开序幕。2020年6月,先正达集团宣布正式重组完成,标志着中国化工与中化集团的农化板块合并成功。
业内人士分析称,通过在农化领域优先进行合并,“两化”管理层可以充分积累整合经验,特别是涉及大量海外资产的整合重组经验,同时,也可以减少下一阶段两化整体合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两化”合并的先锋,先正达已经在农化板块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为“新航母”的远航赢得了开门红。接下来的石化业务整合无疑更为复杂与繁琐,远非“任重道远”四字所能概述。所幸的是,操盘“两化” 合并以及未来管理运营的掌门人,是在并购整合领域早已证明了自己的宁高宁。
“并购之王”,科学至上
在中国中化成立仪式上,宁高宁指出,新公司将以推进化工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为新起点,继续秉承“科学至上”的理念,在所处领域不断创新创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大在高新技术上的长期持续投入,把规模市场优势迅速**为技术产品优势。此外,中国中化将把新公司的成立作为创建国际化产业链和新的商业模式的实践,不仅推进协同整合,做好优势互补,还要真正建立稳定可控、整体创新和效率提升的国际化产业链,同时加强海外投资企业与中国市场和中国研发的融合;并将把新公司的成立作为两家企业整合发展的升级版,实现目标更高、标准更高、效率更高、管理更优,经营业绩更好,实现多种指标上的可持续发展。
业内人都知道,宁高宁是并购与整合资源的高手,早已被冠以“并购之王”的称号。据不完全统计,宁高宁自2004年加入中粮集团后,先后主导了50多起并购,先后涉及五谷道场、蒙牛等公司。2018年7月,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董事长、党委书记,此举被外界认为是中国化工与中化集团合并的标志。
“虽然宁高宁担任两个集团的董事长后,两个集团逐渐思想统一,但是因为中国化工战线太长、板块较多,两家企业的管理、产业链条、企业文化的差异很大,对于重组也构成了一定的阻力。”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
阻力不会因为一个关键人物就烟消云散,但宁高宁的管理能力与整合手段,无疑将极大助力“两化”整合的顺利展开,其中最关键的武器就是创新。
熟悉宁高宁的人都知道,“创新”一直是其最重要的管理理念之一,此次“两化”合并所透露出的公开信息中,创新的决心也无处不在。
“重组后新公司将继续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学至上、知行合一’为理念,坚持全球化、市场化运营模式,致力于打造以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为引领,以基础化工为支撑,以环境科学为保障,科学技术驱动、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一流综合化工企业”,这段国资委关于重组后新公司的战略目标表述,可以看到在管理、运营、业务等多方面合并整合后的创新之处。
对此中金公司认为,“两化”合并后业务涵盖众多领域,有助于提升其在相关领域的全球地位、行业影响力与号召力,同时凭借优秀的供应链辐射能力,有望对行业秩序、产业生态发挥再造作用。而金融市场专家董翔则表示,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一旦完成重组,将在化工业务和农业业务方面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垂直化布局,这有利于提高新集团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和全行业的创新能力。
除了农化板块的先正达,宁高宁以创新驱动“两化”整合重组的操作还没有过多地公之于众,但从这位国企经理人的管理理念与过往战绩来看,结合中国化工与中化集团的巨无霸体量和地位,再加上同根同源的“国”字出身以及趋同的企业文化,对于整合的前景即便最苛刻的分析师也很难看衰。
布局八大领域,全面突破
双剑合璧,准备干什么、怎么干?这是目前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目前,中国中化在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生产基地和研发设施,以及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完成重组后,中国中化还将拥有扬农化工、安道麦、安迪苏、中化国际、鲁西化工、昊华科技、埃肯、倍耐力、中国金茂等16家境内外上市公司。
重组完成后,中国中化业务范围覆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基础化工、环境科学、橡胶轮胎、机械装备、城市运营、产业金融等八大领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化工企业,并在生命科学业务中的农化、动物营养和材料科学业务中的氟硅材料、工程塑料、橡胶助剂等细分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基础化工业务特色鲜明,构建了石油化工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环境科学业务聚焦工业环保,目前正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高端轮胎业务全球领先;塑料机械业务世界一流,并将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强强联合,然后做大做强,是化工行业大势所趋。国际化工龙头重组整合在过去几年愈演愈烈:2017年陶氏与杜邦合并,2019年成为全球第三大化工公司;2018年拜耳收购孟山都成立拜耳作物科学公司,2019财年成为全球最大农化企业;2018年,林德集团和普莱克斯完成合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气体业务供应商⋯⋯
但“两化”整合,目标显然不会只是盯着肤浅的体量“全球靠前”。长久以来,中国是全球最大化工市场,中国化工行业营收、资本开支位居全球靠前,全球市场份额也在持续扩大。但“大市场、小企业”的格局却从未发生过根本性的变化。竞争力差、话语权小、产业链价值低成了中国化工企业无法自愈的顽疾。
2020年宁高宁就曾公开表示,在化工行业,精细化工产品大约有10万种,真正由中国公司自主研发的不到50%,“目前中化、中国化工加在一起,原创和高技术含量产品带来的销售不到30%,需要逐步提高这个比例。”
与此同时,受环保政策的影响,近年来,中国化工企业的营收与利润呈现下降趋势。当前,对国内化工企业而言,淘汰落后产能,以整合和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已刻不容缓。
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在原化工部所属企业基础上组建的国有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化工企业,在世界500强列144位,员工16万名,8.6万名员工位于中国境外。
中国化工的战略定位是“新科学,新未来”,有化工新材料及特种化学品、农用化学品、石油加工及炼化产品、橡胶轮胎、化工装备和科研设计6个业务板块。
中国化工总部设在北京,在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生产、研发基地,并有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有7家专业公司、4家直管单位、89家生产经营企业,控股9家上市公司,11家海外企业,346个研发机构,其中海外150个。中国化工拥有全面的可持续性计划,提升其对环境安全、节能减排的承诺。中国化工是“零排放”管理的领先者,通过发达的管理和技术,最大程度减少污染和碳排放。
中国化工正在实施“十三五”规划,按照“新科学,新未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逐渐由“3+1”产业格局优化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三大产业格局,努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中国化工坚持走国际化道路,逐步扩展海外业务,不断扩大境外投资区域,积极创新境外合作形式,业务量持续增长。
资产评估增值
借 固定资产
贷 资本公积
借 管理费用
贷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抵权益
借 股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商誉
贷 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2 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消
借 投资收益
少数股东损益
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 提取盈余公积
对所有者的分配
年末未分配利润
2 沈阳化工
3 昊华科技
4 风神股份
5 沧州大化
6安道麦A
今天盘中最大的消息就是国资委领导在深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争做国企改*三年行动表率专题推进会上表示, 要继续加大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力度,集团公司要系统梳理未上市和已上市资源,结合实际逐步将现有未上市的优质资产有计划地注入上市公司 ,必要的也可单独上市。要稳妥探索符合条件的多板块上市公司分拆上市,支持有利于理顺业务架构、突出主业优势、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价值实现的子企业分拆上市。要盘活或退出低效无效上市平台,消息一公布不少下属上市公司就涨停,比如长春一东,湘邮科技湖南天雁南国置业等,
央企下属上市公司也比较多,需要大家仔细辨别,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国电南瑞、国网信通、国网英大、涪陵电力、明星电力、西昌电力、乐山 电力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文山电力、南网能源、南网科技(科创板)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华能国际、内蒙华电、新能泰山、华能水电、长城证券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华电国际、华电能源、国电南自、黔源电力、金山股份、华电重工、国电南自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
大唐发电、华银电力、桂冠电力、大唐新能源、大唐环境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吉电股份、东方能源、上海电力、远达环保、电投能源、中国 电力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神华、国电电力、龙源技术、*ST平能、英力特、长源电力、国电科环、莱宝高科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长江电力、湖北能源、三峡 能源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国投电力、国投中鲁、国投资本、中成股份、亚普股份、神州高铁、美亚柏科、华联 国际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华润三九、华润双鹤、东阿阿胶、华润电力、华润置地、华润啤酒、华润水泥控股、华润燃气、华润医药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太阳能、节能风电、万润股份、中环装备、百宏实业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核科技、中国核电、中国核建、中核国际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南国 置业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佳电 股份、哈尔滨电气、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电气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平高 电气、许继电气、中国西电、宝光股份
煤炭、矿冶、黄金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能源、中煤能源、新集能源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天地科技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株冶集团、中国中冶、五矿发展、五矿资本、中钨高新、五矿稀土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色股份、东方钽业、中国 有色矿业
石油化工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石油资本、大庆华科、中油工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石化油服、上海石化、四川美丰、泰山石油、石化机械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中海油服、海油工程、山东海化、中海油服、中海石油化学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中化国际、扬农化工、中国金茂、远东宏信、盐湖股份、鲁西化工;安迪苏、沈阳化工、昊华科技、风神股份、沧州大化、安道麦A、克劳斯、河化股份、荃银高科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化学、东华科技
航天军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卫星、航天机电、航天动力、航天电子、四维图新、航天工程、康拓红外、ST乐材;航天万源、航天控股、亚太卫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航天长峰、航天信息、航天科技、航天晨光、航天发展、航天电器、*ST航通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飞亚达、中航西飞、中航机电、中航光电、成飞集成、天虹股份、中航电测、中直股份、洪都航空、中航电子、贵航股份、中航资本、中航沈飞、中航重机、中航高科、宝胜股份、中航科工、深天马A、招商积余、大陆航空科技控股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中船防务、中船科技、中国重工、中国海防、中国动力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华锦股份、北方国际、北化股份、长春一东、光电股份、北方股份、北方导航、凌云股份、晋西车轴、内蒙一机、中兵红箭、安捷利实业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长安汽车、保变电气、江铃汽车、建车B、东安动力、中光学、西仪股份、长安民生物流、湖南 天雁
机械设备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 公司
中国一重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材、北新建材、中材国际、中国巨石、国检集团、中材科技、天山股份、瑞泰科技、凯盛科技、宁夏建材、洛阳玻璃、祁连山、中材节能、中复神鹰(科创板)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苏 美达、一拖股份、林海股份、国机汽车、国机通用、国机精工、中工国际、国机重装、蓝科 高新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哈焊 华通、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安泰 科技、金自天正、钢研高纳、钢研纳克
以上就是中化旗下有哪些上市公司?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