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腾讯股票每股多少钱
文/十界出品/节点财经10月24日,市场上有传言称,“中国移动收购腾讯部分股权,实现腾讯部分国有化”。对此腾讯方面向观察者网回应称,该消息不实。在股价方面,昨日(10月24日)港股......接下来具体说说
过去20年GDP年年上涨,楼市也上涨了不少,股市基本上稳步不前。很多人每过一段时间听见3000点保卫战,财经节目,股民就已经麻木了,中国股市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怎么老是涨不上去。日本股市东京股市超过30000万点,也有可能超过90年代*高点。有些股民甚至拿了10年股票,股票还是没有涨,投到楼市都已经涨了好几倍。为什么股市还是起不来的原因在那里。我常说的3000点,指的是上证指数,它是由成分股。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腾讯,京东,阿里巴巴,百度,美团,网易,小米等,这些超级大盘股,他们在这20年利润增长惊人,但是没有在上海交易所上市。我们来看一下腾讯的股票。腾讯在2004年6月18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当初上市交易价格为3.75元,现在经过复权以后在2023年5月21日,每股价格为1814.330元,现在的交易为333.20元每股,这是因为中间有分红拆股,经过复权以后就知道这些实际涨了多少。从当初的小企鹅长大成为了超大企业是中国上市公司市值*高的公司31947亿,从上市到现在涨了484倍。在2004年你买一万元腾讯的股票已经市值484万元。
网易上市,网易作为初代的互联网企业,在2000年7月15日美国上市15.313元每股上市,在2009年2月18日股价为71.32元每股,在2023年5月21日为1886.227元每股,这些股价都是经过复权以后,跟上面一样,这些有分红拆股导致的,从上市到现在网易涨了123倍,从2009年2月18日到现在21.8倍。
这些股票好像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用的,但是我们却享受不到发展带来的成果。这些股票都不在上交所上市。
我国在2023年我国才实行注册制。以前我国开始很多的股票都是审核制度,要上市的企业实在是太多了,加上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对企业上市非常严格。以前要在最近三年营收超过3亿元,最近三年利润要超过3000万元,最近一期无形资产不能超过20%,光是这些数据还不能上市,还要经过评估,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很多优质的互联网根本不能上市,因为谁都不知道将来市场会怎么样。80,90后都知道,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刚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亏损,而且亏损很严重。都是为了市场份额,烧钱抢占市场,例如京东烧钱建立物流基础设施,公司扩张阶段基本上迅速做大规模,资金很短缺,而且急切的想上市。在当时是不符合上市规则的,而且排队几年才能上市,很多企业根本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而且公司连年亏损上市不可能。基本上都只能在香港,或者美国上市。
那个时候叫互联网企业是在2012年以后,移动互联网迅速崛起的,那个就是2g网络,就只能打打电话,听听音乐,而且那个时候流量特别贵,视频远远没有现在普及。移动互联网想要快速做大市场,必须大量钱,上市融资是较好的路径,就算亏损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也能接受。在这个过程当中,基本上短短几年烧掉几百亿元,非常烧钱,当年首次使用外卖一分钱,吃25元东西。还有首次一分钱坐网约车,你就知道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只有在短时间做大规模,做大知名度,才能市场上脱颖而出,很多公司互相竞争,在短短的一年的时间分出胜负,小公司由于融资不到位,很快被淘汰。留下来的基本上也就几家企业。以前的团购市场百团大战,最后也就留下来2家外卖,网约车也就剩下几家。竞争激烈,前所未见。
审核制度,导致大量有潜力的公司没有在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上市。审核制度也让股票上市一票难求,就出现了炒垃圾股的历史,因为很多企业想要上市,要么排队,要么收购已经上市公司,由于st股会被退市,而且买下来价格便宜,垃圾股经常因为收到消息,股价猛涨,很多民营企业就通过借壳上司。但是在今年注册制出现,炒垃圾股也会成为历史。
现在在美国,香港地区很多股权制度不一样,出现了很多同股不同权。也就是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京东的AB股,创始人在公司经营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当然只是经营权,但是分红还是同股同权。这样既能让创始人融到更多的权利。国外谷歌,Facebook都是如此。所以这些创始人更愿到这些地方上市,这样自己拥有更多的投票权,现在我国上证交易所,深圳交易所还是同股同权。
我国在最近20年,超级大盘股中国石油在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发行价格16.7元,首日上涨到了48.42元,市值80456亿元,后面又加入上证指数成分股,直到现在2023年5月21日现在7.53元。主要还是上市的时候流通股少,很多股票有打新的习惯,股票就是拿来炒的,机构出完后,就一直不停的下跌,上证指数可想而知。一下就透支了很多年的股价,就一路下跌。我国是较多散户较多的国家,太多了,在国外很多都是专业投资机构,在国外投资机构更看重长期,你爆炒大盘股,机构大量抛售,导致没有人敢大量炒超级大盘股。但是中国情况不同,很多人追高,只想短期致富。也出现了游资炒股,散户追高,过后一地鸡毛。只要是新股,都要炒,打新就出现了,买到就是赚到,很少亏钱的。
我们看一下上证指数成分股的前10股,是哪些企业,市值,市值是5月21日
贵州茅台,市值21349亿元,白酒企业。
工商银行,市值17963亿元,银行企业。
中国石油,市值13781亿元,银行企业。
农业银行,市值12669亿元,银行企业。
中国银行,市值12247亿元,银行企业。
农业银行,市值12669亿元,银行企业。
中国人寿,市值11758亿元,保险企业。
农业银行,市值12669亿元,银行企业。
招商银行,市值8562亿元,银行企业。
中国石化,市值7685亿元,石化企业。
很多都是银行,白酒,保险等传统企业,很难有增长空间,要他们上涨很有限。
最近10年宁德时代在2018年6月11日30.17元,到现在的418.17元,也是进攻复权以后的计算,毕竟有分股分红,上涨了13.86倍数。比亚迪在2011年6月13日上市价格22元,到现在5月21日股价经过复权后260.43元每股,上涨了11.83倍。
当然比亚迪,宁德时代属于深圳交易所,不计入上证指数。
阿里巴巴,美团,京东,腾讯除了上面的一些原因,还有品牌度的原因,在金融中心上市,更容易让自己知名度更高,这样去国外投资,别人一看是致命上市公司,更能让人相信。因为我国很多企业在海外都有投资。
我们熟悉的中国烟草公司,中国华为,国家电网,大疆无人机,抖音集团等优秀企业,不缺钱根本没有上市,所以发展的红利,很难分享到。
腾讯的员工股权激励已经持续了20余年,无论是从员工人效还是公司业绩增长速度来看,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本刊特约作者 袁杰/文
腾讯控股(00700.HK)2022年年报披露,公司全年耗资约337亿港元回购了1.07亿股股份,然而最近一年来,公司在持续回购股份的同时,隔三差五的也会发布增发新股用于员工的股权激励的公告,这引起了很多投资者的不满。
有投资者吐槽腾讯每年股权激励增发的股份比回购的股份还多,频繁的股权激励肥了员工,损害股东利益等等。
基于此,笔者查阅并统计了腾讯自2004年上市以来近20年的所有股权激励方案和增发股份数量,深度解析一下股权激励对于股东是好事还是坏事。
盘点历年股权激励
目前最常见的股权激励工具有: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RS)、限制性股票单位(RSU)等,这些工具通常会被公司同时使用。
其中股票期权是指激励对象被授予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本公司一定数量股份的权利。而限制性股票和限制性股票单位本质上是期权受到监管制约后的产物,无授予价格限制,有助于补充员工薪酬,所有员工都适用。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过户时间不同,限制性股票是在授予时就将股票过户给员工,但是股票的出售或转让受到限制。而限制性股票单位在授予日公司承诺授予股票,但只有在激励对象满足特定条件时才将股票过户给员工。
显然限制性股票单位更符合企业的利益,因此其已经成为国外上市公司权益化薪酬的主要工具。
腾讯自成立以来,共实施了8期购股权计划(股票期权)和3期股份奖励计划(RSU)。这也是目前全球各大互联网科技公司诸如Meta、谷歌等普遍采用的组合激励方式。
腾讯实施的8期购股权计划(股票期权)中,其中5期是集团层面的,3期是子公司发行的。
2001年购股权计划是上市前的股票期权计划,其余都是上市后实施的股票期权计划。目前集团层面只有2017年购股权计划还在有效期内,其余4期已经届满结束。此外3个子公司层面的购股权计划都在执行中。
我统计了已经结束的3期购股权计划中的最终行使比例,除了上市前实施的2001年计划外,其余两期实行比例都在90%左右。也就是说有10%的股份因为员工离职等各种原因最终未行权,被公司注销。
我还统计整理了腾讯官网能查到的最早的自2009年至今的所有用于购股权计划的新发行股份数据。
可以发现,过去14年间,除了2013年没有新发行股份,腾讯控股每年都会有1-5次发行新股用于购股权计划。但是自2022年开始发行新股的次数和数量都在减少。
我还按年度统计腾讯历年股票期权发行数量,由于2014年腾讯进行了一次1拆5的拆股,为了对比方便,我对2014年前的发行数量进行了相应调整。可以看出,腾讯自2017年发行股票期权数量达到顶峰,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最近两年的发放数量与2009/2010年大致相当。
同时我也统计了腾讯总裁刘炽平历年获得的股票期权数量,基本上每年平均获得股票期权300万股左右,2020年和2022年未获得可能与业绩未达标有关。
在向公司高管和核心员工发放股票期权的同时,腾讯自上市以来还发布了3期受益面更广的股份奖励计划。
该股份奖励计划到底是RS还是RSU,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之前的内部信中也予以了确认,就是限制性股票单位(RSU)。目前除了2007年RSU计划已经结束外,其余两期也都在执行中。
我也统计整理了腾讯官网能查到的最早的自2008年至今的所有用于股份奖励计划的新发行股份数据。
可以发现,在2020年之前,公司基本上是一年集中发行奖励新股一次,但2021年之后变为年内多次发放,且数量也有所提升。
按年度统计的腾讯历年发行的RSU股票数量,由于2014年腾讯进行了一次1拆5的拆股,为了对比方便,我对2014年前的发行数量进行了相应调整。
可以看出,腾讯自2016年发行RSU股票数量达到顶峰,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最近两年的发放数量明显增加,2023年截至4月份发行的数量已经超过上年的一半。
由于腾讯采用了购股权计划(股票期权)和股份奖励计划(RSU)相结合的组合股权激励方式。所以我再将两者汇总统计分析一下。
可以看到,腾讯在过去10多年时间内在持续使用股权激励,其中股票期权的使用在近5年来呈现逐步下降趋势,更多的采用了激励力度更大,覆盖面更广的受限制股票单位。
其中很多投资者吐槽的2022年新发行股份较多的问题,从绝对值来看确实是近几年*高的,考虑到近几年来腾讯公司员工数量也大幅增长的情况,那么人均获得奖励的股票数量又如何呢?
经过统计发现,2022年人均获得奖励的股票数量为618股(以360元股价计算,约合20万元/人),处于最近6年来的中等位置,并未出现滥发股票的情况。
从员工人效看值不值
股权激励更多是作为员工薪酬包的组成部分,投资者吐槽公司滥发股票,侵害股东利益,其实本质上可以归纳为一个问题,就是给员工发这么多薪水值不值?
怎么看值不值呢?一方面当然可以从公司营收和利润的长期增长来看,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员工人效”这个指标来观察一下。
2009年,腾讯控股总股本18.2亿股(前复权为91亿股),截至2022年底,出于股权激励目的共增发新股5.74亿股(经前复权调整),总股本增长6.3%。同一时间段内,公司归母净利润由18.2亿元至1887亿元,增长36.6倍。
也就是说过去14年,全体股东让渡了约6.3%的股份给受激励的腾讯高管和员工,换取的是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增长36.6倍。
虽然不能把腾讯业绩增长全部归结到对员工的股权激励上来,但是作为互联网高科技行业,人的因素占很大比例这点毋庸置疑。
员工人效方面,腾讯年报分析时有过统计,2020年初腾讯员工人数为6.4万人,2021年腾讯员工总数11.3万人达到历史*高,首次突破10万人大关,2022年公司开展降本增效举措后,员工人效开始触底回升。
也可以通过横向比较一下各大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员工人效。
拼多多不足9800人就带来了1306亿元的营收,人均年创收1332.7万元,效率惊人,妥妥的人效之王。而腾讯人效511.6万元,排名第二,给的股权激励高,人效也是比较高的。
苹果公司16.4万员工创造了2.7万亿元营收,人均创收1654万元,应该是全球人效*高的规模以上企业了。Meta的人效也有927万元,接近腾讯的2倍。中美公司在人效方面整体差距显著。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遭遇增长的瓶颈,各大公司相互抢地盘,随之带来的就是员工人数快速飙升,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变得“规模不经济”。
张一鸣在一次采访中表达了对于规模激增的担忧:“公司还叫今日头条的时候,Android和iOS各两名开发,却能做20多个应用……我也不清楚现在很多项目为什么要那么多人。”
10多年前腾讯员工只有2万多人,马化腾在致全员信中谈到的:要克服大公司病、重塑小公司精神。现在公司员工已经突破10万人,希望小马哥为首的管理层能够积极向国外优秀同行学习,为股东带来高质量的增长。
复盘公司历史回购
如何看待腾讯一边回购股份,一边又大手笔的进行增发股份用于员工股权激励?这是两码事,没有关联。
我统计查询了一下近10年来腾讯回购的股票数量,和增发的新股做个对比。
近10年中只有5年进行了回购,2022年无论是回购的金额还是回购时间都远大于其余几次回购,并且回购股份1.07亿股,也远高于增发的6698万股。
如前文所述,腾讯的员工股权激励已经持续了20余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回购只有管理层判断股价出现低估时才会进行回购。
此外,广发证券曾对腾讯历史回购和股价表现做过统计,腾讯自上市以来总共有 7 次重要回购,多出现在宏观环境或者行业遭遇利空之后的暴跌之时。通常腾讯股价在回购时期表现平淡,但在回购半年和一年后经常会有出色的表现。腾讯第二次到第六次回购期间股价的涨幅平均值为-1.84%,回购开始半年和一年后的涨幅平均值为 28.64%和50.8%。
腾讯的回购对后续股价走势有良好的指示意义,主要原因也不难理解,公司本身就是互联网行业最大的风险投资方,投出了多家“独角兽”企业,对公司的价值有着清晰的认知和判断,所以经常能够在估值低位时回购股票。
最新的一轮回购从2021年8月份开始,截至2023年4月份还在继续,历时已经1年8个月。我预计腾讯股价在500港元以上时可能停止回购。让我们拭目以待这次回购结束后股价如何表现。
文/十界
出品/节点财经
10月24日,市场上有传言称,“中国移动收购腾讯部分股权,实现腾讯部分国有化”。对此腾讯方面向观察者网回应称,该消息不实。
在股价方面,昨日(10月24日)港股恒指低开1.95%,收跌6.36%,报15180.69点。腾讯股价跳空低开,盘中最低下探至211.6港元。昨日港股收盘,腾讯收跌11.43%,录得206.2港元。
今日(25日)香港恒生指数开盘涨0.4%,恒生科技指数涨1.18%。腾讯控股低开2%,随后跌破200港元,为2017年3月以来新低,随后腾讯收复部分股价跌幅。
今年10月17日,“茅台市值超过腾讯位列靠前”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有媒体报道称,据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中国企业500强总市值约为63.27万亿元,贵州茅台超过腾讯控股成为三季度市值*高的企业,总市值2.35万亿元,阿里巴巴仍旧位列第三。
10月19日,腾讯重回市值靠前宝座。
在此前的2021年2月,腾讯控股的股价曾来到每股758.9港元的历史*高点,市值超过七万亿港元。相较于历史高点,目前腾讯港股股价已经下跌了72%,市值蒸发了五万亿港元。2022年以来,港股市场上腾讯控股股价一路走低,截至24日收盘,2022年累计跌幅已达53.27%。
资本市场上跌跌不休,腾讯也大手笔的进行了回购。自2021 年下半年以来,腾讯控股一直在不断地回购自己公司的股份,比如 10 月 14 日,公司又耗资 6.02 亿港元回购 238 万股,截至目前,腾讯年内已回购 75 次,回购总金额达 238.8 亿港元。但是,二级市场上腾讯的股价,仍然喋喋不休。
财报显示,腾讯控股今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双下滑。实现营业收入2695.05亿元,同比下滑1%;净利润420.32亿元,同比重挫53%。
不过这不意味着腾讯没有盈利能力了。
从2010 年到 2021 年的年底的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从 2010 年到 2021 年,腾讯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 2010 年的 123.19 亿增长到 2021 年有 1751.86 亿,增长了约 15 倍,其中 2020 年*高达 1941.19 亿,说明腾讯的现金盈利能力极强。
从2010 年到 2021 年,腾讯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从 2010 年的 120.15 亿增长到 2021 年有 1785.49 亿,增长了约 15 倍,其中 2020 年*高达 1819.55 亿。在 " 投资购买 " 科目里,从 2012 年的 5.57 亿增长到 2021 年的 1076.07 亿。这说明腾讯每年在花大量的钱去对外收购与并购。
公告显示,腾讯将于11月16日公布三季度业绩。然而,市场各券商对腾讯控股未来业绩增长并不看好。
中信证券、天风证券等券商发布研报,预计公司三季度营收净利或将同比下滑1%及3%左右。但部分外资投行对腾讯的业绩更为看淡,投行Jefferies(杰富瑞集团)预计公司收入同比减少3%至1378亿元。净利润可能下滑4%至304亿元。
然而,一些资管机构却在今年三季度加仓腾讯控股。如摩根资管旗下中国股票基金“摩根基金-中国基金A(累计)-美元”9月对“腾讯控股”的持股数量环比增加8.22%,期末持仓市值达4.59亿美元;欧洲太平洋(601099)成长基金连续两个季度增持腾讯控股,该基金在三季度末持股数量相较于二季度末增加55.7万股,持股数量环比增加4.32%。
以上就是2007年腾讯股票每股多少钱?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