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乳品集团是国企吗?

0月23日,熊猫乳品(SZ300898)盘中大涨20%达77.52元,触发涨停,换手达55.51%,成交额10.6亿元。不过,即便熊猫乳品股价一路走高,但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尚未解除......

熊猫乳品集团是国企吗

作为国内炼乳第二大品牌,熊猫乳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熊猫乳品”)在挂牌新三版3年之后,向A股市场发起了冲击。熊猫乳品是一家“浙江老字号”企业,主要运营“熊猫”牌系列炼乳产品......接下来具体说说

熊猫乳品转主板,“依赖症”是主要风险

熊猫乳品集团是国企吗?

创意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11月19日,国内炼乳第二大品牌熊猫乳品公布转股最新进展称,公司于11月12日向证监会报送了IPO申请文件,并于11月16日领取了申请受理单。

招股书显示,熊猫乳品近年业绩平稳,但产品种类单一、销售区域过于集中、对大客户过于依赖等问题为其埋下了经营风险。此外,熊猫乳品早在2002年就设立海南子公司跨界做椰汁饮料业务,但至今仍未弥补累计亏损。

分析认为,熊猫乳品转板可能源于新三板流动性差,但从新三板跳到主板并非一种捷径。近年来国内炼乳产销量平稳,熊猫乳品未来业绩增长空间或有限。

从国有控股变为家族企业

招股书显示,熊猫乳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熊猫乳品”)建于1995年,主要从事浓缩乳制品的生产、销售,2015年5月挂牌新三板。在20多年里,熊猫乳品历经多次股权转让和增资,最终从国有控股转为李作恭及其两个儿子李锡安和李学军的家族企业。

1995年12月,国有控股企业浙江省粮油食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澳华乳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作恭,现已注销)和自然人应子才共同出资设立浙江熊猫乳品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1%、46%、3%。

2003年7月,澳华乳品将所持46%股权以1元/注册资本的价格转让给李锡安。2007年12月,李锡安又将该部分股权转让给定安澳华实业有限公司(李氏父子控制)。2010年7月6日,东日股份竞得浙江粮油所持熊猫乳品42%股权,后于2012年4月将股份全部转让给澳华实业,后者持股比例增至72%,成为熊猫乳品新控股股东。

截至2018年6月30日,熊猫乳品的实际控制人为李作恭、李锡安和李学军,直接或间接合计持有53.84%的股份。股权结构显示,熊猫乳品前十大股东中,有6名为李氏父子及其旗下公司和亲属,李氏家族实际控股比例达70%以上。

熊猫乳品在招股书及既往财报中多次提示,目前李氏父子3人持股比例较高,且李作恭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李锡安担任董事、总经理,李学军担任董事、副总经理。招股书因此提示,控股股东仍可对公司决策实施重大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控股股东控制不当风险。

炼乳业务存多重“依赖症”

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统计,2016年熊猫乳品炼乳产品销售规模仅次于雀巢,是国内市场第二大炼乳品牌,主要客户包括香飘飘、蒙牛、达能、江中食疗等。熊猫乳品此番冲击IPO拟募资6.21亿元,正是用于苍南年产3万吨浓缩乳制品生产项目、济阳二期年产2万吨浓缩乳制品项目及营销和应用中心建设。

2015年-2017年,熊猫乳品营收分别为3.66亿元、4.09亿元、5.34亿元,净利分别为7391.63万元、8553.4万元、8691.25万元。尽管业绩平稳,但增长已呈放缓趋势。受压缩贸易产业规模、加大主营炼乳销售及成本控制影响,熊猫乳品2015年、2016年净利分别增长314.64%、15.72%。到了2017年,熊猫乳品净利仅增长1.61%,扣非后净利更是下降了3.48%。2018年前三季度,熊猫乳品营收和净利仅分别微增1.77%、7.65%。

熊猫乳品在招股书中坦承,公司主要产品为炼乳,奶油、奶酪等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产品种类相对单一的风险。2015年-2017年,浓缩乳制品收入占其营收比重均在67%左右,如果未来炼乳市场规模萎缩、价格下降或无法维持现有市场份额,则将对熊猫乳品收入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销售区域过于集中以及长期对大客户香飘飘的依赖,也成为熊猫乳品招股书重点提示的风险。2015年-2017年,熊猫乳品华东和华南地区的收入占熊猫乳品同期营收74%以上,其他地区的收入占比均未超过10%。

近3年来,香飘飘连续跻身熊猫乳品前两大客户的位置,熊猫乳品向其的销售金额占公司浓缩乳制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50%、14.57%、16.29%,且呈逐年增长趋势。熊猫乳品提示,如果未来香飘飘自身经营发生不利变化或选择其他炼乳供应商,也将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熊猫乳品招股书提到,2012年-2016年我国炼乳产量和消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在4%左右。乳业专家宋亮表示,目前国内炼乳产品主要流向食品加工、烘焙、餐饮等渠道,增长较平稳。未来熊猫乳品业绩难有较大幅度增长,其转板可能主要源于新三板流动性较差。

子公司椰汁业务持续亏损

主营炼乳之外,熊猫乳品还于2002年设立子公司海南熊猫乳品有限公司,试图发展椰汁饮料等业务,但业绩并不理想。2017年、2018上半年,海南熊猫净利分别为-90.13万元、41.56万元。

熊猫乳品在既往财报中坦言,子公司业务整体表现不佳,其中海南熊猫相关业务仍未弥补累计亏损。该业务竞争压力较大,渠道开发费用高,公司正在进行市场开拓,考虑电商平台等新销售模式,未来能否扭亏为盈仍存不确定性,或存在投资失败风险。截至2018年6月30日,熊猫乳品已对海南熊猫进行了180万元的投资减值准备。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熊猫乳品官网目前仅展示了一款“南沙椰子汁”,但在各大电商平台均搜索不到该产品。据中国质量网报道,熊猫乳品董事长李作恭曾在2012年10月率南沙椰子汁饮料事业部营销团队赴上海参加中国品牌策划大师叶茂中的培训班,探讨“南沙”品牌战略,但目前来看此番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南沙椰子汁”属于区域性品牌,行业内鲜有听说。目前椰汁市场已告别“跑马圈地”时代,进入平缓发展期,全国性品牌主要有椰树、特种兵、椰泰、欢乐家等。除椰树尚可称为椰汁“老大”外,其他品牌均属中小规模,且整体市场规模基本固定,因此留给熊猫乳品的机会并不多。此外,由于“南沙椰子汁”品牌力不强,且无法通过高定价来消化电商配送产生的高成本,因此其试水电商渠道“并不靠谱”。

除跨界植物蛋白饮料外,熊猫乳品还分别持有浙江辉肽生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26.09%的股份,以及苍南民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5%的股份。不过招股书显示,上述两家公司目前也均处于亏损状态。

对于熊猫乳品IPO前景,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除IPO硬性要求外,还要看公司所处行业和潜在风险,如公司治理结构、业务*性等。不过,从新三板跳到主板并非一种捷径,“该有的程序还是会有”。

对于转板及业务发展等问题,熊猫乳品董秘办工作人员11月23日回复新京报记者称,相关负责人不在,可将问题发至邮箱,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其回复。

熊猫乳品靠炼乳上市,还会靠炼乳远航吗?

熊猫乳品集团是国企吗?
熊猫乳品集团是国企吗?

10月23日,熊猫乳品(SZ300898)盘中大涨20%达77.52元,触发涨停,换手达55.51%,成交额10.6亿元。

不过,即便熊猫乳品股价一路走高,但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尚未解除。比如,产能利用率较低、客户较为集中、对单一供应商较为依赖以及对区域市场倚重等问题一直伴随着熊猫乳品。

熊猫乳品集团是国企吗?

上市之路坎坷

不久前,熊猫乳品终于上市成功成为浙江省第500家境内上市企业。上市首日,熊猫乳品股价大涨,开盘价为44.4元/股,盘中*高冲到88元/股,收盘报62.15元/股,涨幅为476.53%,总市值达77.07亿元。

因以炼乳为主营产品的熊猫乳品被称为“炼乳靠前股”。回顾熊猫乳品上市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

早在2015年6月16日,熊猫乳品曾挂牌新三板。一年后,即2016年10月11日,熊猫乳品向浙江证监局报送上市辅导备案材料,与中信建投签订IPO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上市进程。

2018年熊猫乳品向证监会报送IPO申请文件,计划冲刺上交所主板。

然而,在2019年1月,熊猫乳品突然宣布IPO“撤单”决定暂缓上市。彼时,熊猫乳品方面解释称:“基于经营发展战略需要,经过审慎研究,公司决定调整上市计划。”

时隔一年多,在2020年2月,熊猫乳品再次向深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次终于成功过会。

从新三板转战到IPO,这也不得不说,熊猫乳品对资本市场的执着,而这其中主要是主业浓缩乳制品的发展需求。

招股书显示,熊猫乳品二次IPO共拟募集5.5亿元。其中,3.20亿元用于苍南年产3万吨浓缩乳制品生产项目、2.13亿元用于济阳二期年产2万吨浓缩乳制品项目、1977.05万元用于营销中心项目。相较于靠前次IPO,熊猫乳品募集资金由6.21亿元减少至5.5亿元,调低了约10%。

熊猫乳品冲刺IPO无外乎是希望借助资本力量,推动企业规模化、多元化发展。

熊猫乳品集团是国企吗?

“李氏父子”成最大受益人

资料显示, 熊猫乳品创建于1995年,主要从事浓缩乳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乳品贸易,通过拳头产品“熊猫”牌炼乳,成为国内炼乳市场中份额仅次于雀巢的品牌,供应客户包括香飘飘、蒙牛、达能等国内知名乳制品相关零售企业。

据招股书披露的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2011年-2019年,国内炼乳市场的产销量都在不断提升。2011年,炼乳行业的生产量与消费量分别为14.60万吨和14.78万吨,到了2019年,国内炼乳行业的产销量分别达到19.20万吨和22.40万吨。

从发展至今,熊猫乳品历经多次股权转让和增资,最终从国有控股转变为李作恭及其两个儿子李锡安、李学军掌握的家族企业。

熊猫乳品在招股书及既往财报中多次提示,目前李氏父子3人持股比例较高,且李作恭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李锡安担任董事、总经理,李学军担任董事、副总经理。

据悉,上市之前,三人合计持股比例53.99%。其中,李作恭、李学军通过定安澳华持股40.65%;李学军直接持股7.55%,通过宝升投资间接股0.15%;李锡安直接持股5.65%。

上市之后,安定澳华的持股比例稀释至30.48%,为靠前大股东;李学军和李锡安的直接持股比例为5.66%和4.23%,李氏三父子的身家仍然不少,成为大赢家。

与雀巢“争夺”市场?

作为国内炼乳领域的领军企业,可以说熊猫乳品炼乳产品销售规模仅次于雀巢,是国内第二大炼乳品牌,但依旧存在产能利用率较低、客户较为集中、对单一供应商较为依赖以及对区域市场倚重等问题,即使上市,这些问题尚未解除。

经调查发现,在2018年,熊猫乳品炼乳销售规模位居雀巢之后,是国内市场第二大炼乳品牌。在招股说明书中,熊猫乳品也将雀巢等企业列为主要竞争对手。

但不难发现,雀巢是属于综合类的企业,而熊猫乳品在规模上不足以与其抗衡。其主要营收来源于浓缩乳制品,相关资料显示,2016-2018年度以及2019年1-9月,熊猫乳品浓缩乳制品销售收入分别为2.77亿元、3.62亿元、4.51亿元以及2.83亿元,占公司整体主营业务收入的67.98%、67.95%、75.15%以及69.52%。

纵观整个乳制品行业,发展较好的乳业巨头的产品品类都比较丰富,不会过度依赖某一类产品。过度依赖某一个产品意味着企业面对的风险就越大。

而熊猫乳企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近几年不断开发市场,与雀巢直接争夺市场。

除浓缩乳制品产品外,熊猫乳品近两年投资新建了奶油和奶酪生产线,陆续推出了稀奶油、马苏里拉奶酪和儿童奶酪棒等新产品,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线,只是目前的效果还不太明显,品牌的知名度并没有打开。

“上市”是一把双刃剑

很多企业都把“上市”当做终极目标,因为通过上市,企业可以募集到资金,用于企业扩产、上马新项目、投入研发等支出。正是因为上市有这些好处,所以不少企业挤破头都想着上市。这也是熊猫乳品为什么一直坚持走上市之路的原因。

对于此次上市的成功,熊猫乳品方面表示,本次发行及上市,一方面能够为公司实现业务增长目标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搭建资本市场股权融资平台,为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另一方面,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大幅提高公司的生产能力,使得公司能够抓住行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市场机遇,焕发老字号新活力。

目前,“熊猫”牌甜炼是乳熊猫乳品主打产品,且有不同包装形式的甜炼乳产品,如易拉罐、桶装、软管和条包等包装。

其次,还有“熊猫”牌淡炼乳包括全脂淡炼乳和调制淡炼乳和奶酪棒、马苏里拉奶酪和高熔点奶酪以及稀奶油。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浓缩乳制品实现营收4.33亿元,占比72.03%,毛利率25.96%;乳品贸易实现营收1.60亿元,占比26.61%,毛利率2.72%;其他产品实现营收819.74万元,占比1.36%,毛利率-0.10%。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上市成功后资本之路也并不好走,如果只想投机取巧,不在产品上深耕、投入不够,这对未来发展并不利,如是这样还不如不去走上市这条路。例如科迪乳业、辉山乳业上市后以惨败收场。

不过,一直不上市也有其弊端,会使得经营数据不够透明,以及没有股东的制衡,容易产生企业治理结构落后或权力腐败等情况。

熊猫乳品冲刺A股 多重依赖症待解

作为国内炼乳第二大品牌,熊猫乳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熊猫乳品”)在挂牌新三版3年之后,向A股市场发起了冲击。

熊猫乳品是一家“浙江老字号”企业,主要运营“熊猫”牌系列炼乳产品,主要客户包括香飘飘(21.600, 0.76, 3.65%)、蒙牛乳业、达能乳业、江中食疗等公司,其在国内炼乳市场的销售规模仅次于雀巢。

熊猫乳品兴于炼乳,其风险亦在于炼乳产品较为单一;其倚重于香飘飘等大客户,亦有依赖大客户之隐患;同时,熊猫乳品于2002年跨界布局椰汁业务,但16年来却仍未能弥补累计亏损;其拟收购东营安和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营安和”)51%股权,弥补公司在生产链上的空白,却在IPO之际以失败告终。

熊猫乳品在回复时代周报记者采访中表示,未来公司将丰富产品体系,实现以炼乳为核心,奶酪、奶油等浓缩乳制品多元发展的产品结构。

老字号炼成记

“熊猫牌”产品最早可以追溯到62年前。1956年,“熊猫牌”由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开发设计,并于1957注册了商标,主要用于炼乳的出口。

1990年,“熊猫牌”商标转让给国有控股企业浙江省粮油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粮油”)。1995年12月,浙江粮油和李作恭创立的浙江澳华乳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华乳品”)以及自然人应子才,共同出资设立浙江熊猫乳品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1%、46%、3%。

此后,熊猫乳品进行系列股权转让,其中 2010年经历了由国有控股**为民营企业的大转变。2010年7月,浙江粮油退出熊猫乳品,将42.00%股权及其所有的熊猫乳品类系列商标所有权以1721.17万元转让给了浙江东日(7.400, -0.03, -0.40%)(600113.SH)。

不过,浙江东日接手后,熊猫乳品的业绩却每况愈下。2年之后,浙江东日将股份全部转让给李作恭父子控制的定安澳华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定安澳华”)。至此,定安澳华持股比例增至72%,成为熊猫乳品新控股股东,熊猫乳品迎来李作恭时代。

随即,李作恭对熊猫乳品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公司很快便实现扭亏为盈。2013年和2014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928.53%、249.83%;2015年,熊猫乳品登陆新三板,成为炼乳行业龙头企业。

熊猫乳品也先后被评为“浙江老字号”和 “驰名商标”。根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统计,2016年公司炼乳销售规模仅次于雀巢,是国内市场第二大炼乳品牌。

2018年11月12日,熊猫乳品向证监会报送IPO申请文件,并于11月16日披露招股书,拟于上交所主板上市,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10.290, -0.03, -0.29%)。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熊猫乳品的实际控制人为李作恭、李锡安和李学军,直接或间接合计持有53.84%的股份,且李作恭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李锡安担任董事、总经理,李学军担任董事、副总经理。股权结构显示,熊猫乳品前十大股东中,有6名为李氏父子及其旗下公司和亲属,李氏家族实际控股比例达70%以上。

多重依赖症

招股书显示,2015–2017年,熊猫乳品营收分别为3.66亿元、4.09亿元和5.3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392万元、8553万元和8691万元。

熊猫乳品颇为依赖炼乳产品,但其发展风险亦藏于炼乳产品结构。招股书显示,2015–2017年以及2018年1–6 月,浓缩乳制品实现收入分别为2.43亿元、2.76亿元、3.61亿元、1.9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6.60%、67.83%、67.64%以及73.36%。

熊猫乳品在招股书中坦承,公司主要产品为炼乳,奶油、奶酪等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产品种类相对单一的风险。未来,如果炼乳产品市场规模萎缩,炼乳产品价格下降或者公司无法维持现有的市场份额,将会对公司的收入规模产生不利影响。

对此,熊猫乳品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公司将继续挖掘在炼乳生产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炼乳产品的多元化、休闲化、差异化;并将进一步完善产品种类,开发符合各类消费者口味的其他浓缩乳制品,培育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群。

除了产品较为单一,熊猫乳品也存在经营区域相对集中的风险,招股书显示,华东和华南市场是熊猫乳品目前重要的市场,公司2015–2017年以及2018年1–6月在华东和华南市场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72亿元、3.03亿元、3.98亿元以及1.89亿元,分别占公司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74.63%、74.46%、74.67%以及72.99%。

熊猫乳品也较为依赖前五大客户。2015–2017年及2018年1–6月,公司对前五名客户营业收入总额分别为1.3亿元、1.46亿元、1.94亿元及7530.42万元,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5.55%、35.64%、36.30%及29.02%。

其中,香飘飘为熊猫乳品的重要客户,2015–2017 年,公司向香飘飘的销售金额占公司浓缩乳制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50%、14.57%以及16.29%,呈逐年增长趋势。

对此,熊猫乳品也在招股书中坦承,如果未来香飘飘自身经营情况发生不利变化或者香飘飘选择其他炼乳产品供应商,导致其向公司的采购金额减少,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熊猫乳品存在上述问题,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并不是太大的问题,熊猫乳品面临的问题在于其中长期发展战略是否清晰和正确,因为随着炼奶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其未来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不容有失。

跨界失利

纵观熊猫乳品的发展历程,其在主营炼乳之外,也在尝试跨界布局椰汁饮料业务。

早在2002年,熊猫乳品成立子公司海南熊猫乳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熊猫”),发展椰汁饮料等业务。不过,熊猫乳品此番跨界并不理想。海南熊猫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净利分别为-90.13万元、41.56万元。此外,截至2018年6月30日,熊猫乳品已对海南熊猫进行了180万元的投资减值准备。

对此,熊猫乳品在2018年半年报中称,其子公司业务整体表现不佳,其中海南熊猫椰汁饮料业务竞争压力较大,渠道开发费用高,仍未弥补累计亏损。熊猫乳品坦言,公司目前正在积极进行市场开拓,未来该业务能否扭亏为盈仍存不确定性。

在朱丹蓬看来,椰汁饮料行业的竞争已然是红海,熊猫乳品布局的成功率并不大。

除了跨界布局椰汁饮料业务,熊猫乳品也打算拓展上游业务。日前,熊猫乳品发布公告称拟收购东营安和51%股权,弥补公司在生产链上的空白。公开资料显示,东营安和主要生产和销售全脂乳粉、调制乳粉、脱脂乳粉,也是熊猫乳品的前五大供应商之一。

不过,就在熊猫乳品提交招股书不久后,该项收购以失败告终。11月26日,熊猫乳品发布公告称,经过多轮谈判,双方在转让价格等关键条款上未达成一致意见,公司最终决定终止此次收购事项。

对此,朱丹蓬认为,熊猫乳品收购东营安和主要是想布局常温市场和大众市场。因为炼奶产品大部分直接用于工业用户,熊猫乳品在大众市场的曝光率、覆盖率和影响力是不足的,其想通过收购来扩大熊猫乳品在民用市场的影响力。“不过,和布局椰汁业务一样,熊猫乳品目前尚不具有这样的实力。”

对于终止收购东营安和事宜,熊猫乳品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这不会对公司战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公司未来的重大收购或重大事项都会按规定及时披露。熊猫乳品亦在招股书的未来发展规划中表示,通过收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利于公司纵向整合资源,降低采购、销售成本,提高生产经营的稳定性。

对于未来发展,招股书显示,熊猫乳品计划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3100万股,募集资金6.2亿多元,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包括投资建设苍南年产3万吨浓缩乳制品生产项目、济阳二期年产2万吨浓缩乳制品项目及营销和应用中心建设。

实际上,熊猫乳品本次IPO也与其想要摆脱产品单一有关。熊猫乳品表示,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对公司现有产能的扩充和现有产品的丰富。本次发行完成后将提升公司炼乳产品的产能,扩大市场份额,并新增奶酪、奶油生产线,使公司成为多元化乳制品供应商。

·END·

(来源:时代周报)版权声明:“新消费”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010-88890472

新消费

由《中国经营报》快消连锁版组打造

挖掘消费行业新趋势、新机会与新模式

以上就是熊猫乳品集团是国企吗?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