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中道指指的是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道指的是什么? 比较普遍的解释是:可以用言语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那么真的是这样解释吗?这种解释是否过于浅薄? 老子的道,全文五千字出头中共出现过七十四次,为了叙......接下来具体说说
通过反复学习研读我明白了儒家所讲的道就是中道中庸,但中无定体,随时而在,也就是说中是处于变动不居之中,这就需要随时处中,比如说一个人在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的,不偏不倚的,这就是“中”,但喜怒哀乐各种感情总是要发露出来的,发出来要有节度,无过无不及这就是“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遵循的规律,人人追求中和,达到中和的境界,社会才能和谐,社会与自然才能和谐。天下才能太平无事,中和使天地各在其位,各在其位万物的生长才能茂盛。
人分圣人、贤人和一般人。俗称君子和小人,孔子说君子能(中和)中庸,小人违背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能做到合度适中,小人不知修养,任意妄为,或好走极端,不知适可而止。或不知当进既进,萎缩不前。
儒家把中庸视为*高较好的德行,因此说中庸是很难把持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合度点,在动静无为中做到恰到好处,确实是很难的事。
哪到底有多难呢?孔子说:“天下国家是可以治理的。”其实不然,治理好天下国家并非很容易,历史上很多诸侯国失去国家就是例证,还说:“权利和俸禄是可以辞让的,闪着亮光的快刀是可以踩踏而过的,但中庸确实不容易做到的”。做到中庸是需要“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毅力和勇气才行。
01
“道”的诠释
在学习中国古典哲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词:“道”,它看似简单,却又充满神秘气息。
古往今来,无论哪个学派,它的思想源泉,都离不开对“道”的诠释。这篇文章,我们就来专门来聊聊在中国古典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道。
说到“道”,熟知《易经》的人会立刻想到那句提纲挈领、统率全篇的“一阴一阳谓之道也”,而读过《道德经》的则会把道看做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其实,“道”这个字,在很早以前就被赋予了很多含义,承载了很多内容。
在先秦时期,道家和儒家并没有那么清晰的区分,他们都讲道,不仅儒家和道家都讲道,兵家也讲道。甚至佛教在汉朝刚传入中国时,也讲道,后来才创造了佛家专有名词“佛法”。
02
何谓道也?
那什么是道呢?
《易经.系辞上传》中讲道: “一阴一阳谓之道也,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
意思是道不可偏执,世间万物没有*存在的物质和精神,两者之间必然相辅相成,互相结合,互相**,一阴一阳,不是将对立矛盾的双方统一起来,而是将它们互相调和,达到均衡存在的状态,这就是“道”的作用。
道能够使世间万物一直互相平衡有序地发展下去,发挥各自的本性,不走极端,顺其自然。
老子在《道德经》的靠前章之中,也破天荒地提到道的概念。
他认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意思是能够使用用语言描述出来的道,就不是“常道”,能用语言陈述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道”与“名”只是一种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常道、常名、的“常”,凡夫俗子是看不到的,“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想要观察到它们的奥妙,就要学会怎样体会无的状态。要 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从“有”中去认识“道”的端倪。 “无”和“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具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很幽深、极远极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这些主张有些类似今天佛教使用的“无我”“无有”“灭自我、证实相”的概念。但要知道《道德经》可是在佛教未传入中国之时就*存在了。可见老子的宇宙观和世界观是何其通透。
儒家也讲道,但 儒家更多讲的是社会人伦之道 。即儒家的道,更多提倡天下为公,劝诫君子要有使命感、责任感和分寸感,特别是对行的重视,儒家认为知行并重,但行要比知更重要。
孔子一生的追求也是为了求道与弘道,从他的言论中就可以看出。孔子说: 朝闻道,夕死可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 。
这段话出自《论语》“仁”篇。“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唯有仁者爱人,这就是他一辈子奔走呼号的*治理想。可见孔子对诸侯能否采纳他的仁政思想很是看重。所谓 “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里的‘闻’字,是跟《出师表》中 “不求闻达于诸侯”里的‘闻’字一个意思。指的是:出名即被统治者重用。
整段文字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有朝一日达成了自己一直坚持的理想。实施了自己的*治主张,那么他就算立刻死去也是值得的,人是能够把大道发扬光大的而不是大道把人发扬光大。所以君子要潜心致力于根本的事物,确立了根本,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也就随之产生了。
专门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道德哲学书籍《中庸》,一书中也提到了“道”,在孔子看来 “中庸之道”是非常难以企及的境界 ,他曾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意思是掌握真正的中庸之道,是非常难以企及的境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意思是 中庸是天下的大道根本。它并不是现在世人所理解的圆滑、或是简单的折中,而是一种超脱的思维,是一种面临任何事情都能权衡利弊之后,找到恰如其分的处理方式。它的真实含义是劝诫人们无论何时都要掌握安身立命所需要使命和分寸感以及平衡之道 。
何谓平衡之道?拿我们中国人的常说的“亡国和亡天下的言论”来举例,就是 不要去研究套路,去抓住讲套路背后的那个不套不路的核心,也就是事物能量是在变动中达到平衡的规律 。
抓住能够保持平衡的本质,只要核心不变,能够维持大方向、文化根源稳定,不论改朝换代皇家跟谁姓,不管你是什么*治体制、无论是封建奴隶,还是中央集权,只要底蕴还在,百姓一样会自行调和,保持守中,在动荡中寻得生存与谋生之道。
所以你看,中华人民在5000年文明史中,特别是 近代150年中受到各种屈辱、颠沛流离、风波困顿,虽然有短暂的追逐西方的民主自由,但最终解决问题还是回归到原有的东方逻辑上 。
即回归到努力抓住事物能量是在变动中达到平衡的规律,在动荡中求生存发展。
也正是这套逻辑使得中国经济开始腾飞,在世界经济体中越来越有话事权。以至于现在西方世界反而掉过头来开始研究中国学。
《孙子兵法》中也提到过对“道”的定义,始计篇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意思是:军事和战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生死存亡的核心问题,忽略这一点的国家和民族,都会有亡国灭种的危险。“道”,就要令民与上同意,上下一心、同命运共生死,形成**的“势”。
孙子的“道”论,是“治道”、“人道”和“战道”三者的统一体,点睛之笔在于:“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意思是作战的方式有点像水,水运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向下奔流,作战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的地方而攻击敌人的弱点,水因地形而制约它奔流的方向,作战则根据敌情而决定取胜的方针。
所以作战没有固定的方式,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03
道的本源
由此可见,中国古典哲学中对于道的解释,表面上看是多种多样,形形色色,让人捉摸不透,实质上统一的指向就一个, 即所谓的道,万变不离其宗,归究本质就一个字“ 变 ” 。
理解了变,再去抓住不变的核心,即事物能量是在变动中达到平衡的规律,就构成了“道”。
正所谓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
任何事物都有甘苦之分,只有尝试过才会知道;天下的道路都有平坦坎坷之分,只有自己走过才会明白。人生也没有固定的方式,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就叫做道。
道可道,非常道--道指的是什么?
比较普遍的解释是:可以用言语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那么真的是这样解释吗?这种解释是否过于浅薄?
老子的道,全文五千字出头中共出现过七十四次,为了叙述方便,先把(老子)关于道的重要表述列在下面:
道可道,非常道。(靠前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第四章)
故几于道。(第八章)
功成身退,天之道。(第九章)
执古之道。(第十四章)
是谓道纪。(第十四章)
保此道者不欲盈。(第十五章)
天乃道,道乃久。(十六章)
大道费。(第十八章)
唯道是从。(第二十一章)
道之为物。(第二十一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强之字曰道(第二十五章)
故道大。(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道常无名。(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为。(第三十七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
道生一。(第四十二章)
见天道。(第四十七章)
道生之。(第五十一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第七十三章)
综观《老子》,“道”有五种含义:
1.混沌未分的原始状态:“有物混成”“道之为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自然界的运动:“*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3.道是最原始的材料:“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4.道是肉眼看不见,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
5.道又有事物规律的含义:“天之道”“人之道”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有三个道,现在我们尝试解说一下:
靠前个道:指的是事物的道理和规律。
第二个道:运动,引申为实践。
第三个道:存在天地之前道,即产生天地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
总结:事物的道(规律)可以被发现并利用道(规律)来指导客观实践;这个道(规律)不是我真正想要说的那个道,我所要指出的道是存在天地之前的道,即产生天地的基本物质和能量。
以上就是股票中道指指的是什么?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