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是怎么买入几亿股票的巴菲特是怎么成功的?

股神巴菲特现在已经家喻户晓,他领导的伯克希尔公司从创立至今,52年市值增长了5万倍,现在股价高达25万美金一股。有人计算过,如果你在巴菲特刚收购伯克希尔的时候买入1万元股票,现在的......

股神巴菲特是怎么买入几亿股票的巴菲特是怎么成功的

闻名于世的股神巴菲特就是一个诱人的磁场,吸引了无数的人围绕在它的身边。他有着富可敌国的财富,他说过的“金句”都能上“头版头条”,甚至有人愿意支付上百万美元的代价,只为与他共聚一餐。接下来具体说说

起底巴菲特赚钱之路!其实他是卖保险的

最近真是忙到抓马。

视频审核通过了,稿子没来及发,今天补上。

最近市场大跌,我反而比较淡定,坐等买点。

我们A股下行空间有限。

只是不上不下,来回震荡,比较磨人。

美股承包了这一季的剧本,上蹿下跳,不是ICU,就是去蹦迪。

现在外资一天几十亿上百亿地流出,倒不是因为吓破了胆。

而是很多机构,在美股那边是加杠杆投资的。

他们快要爆仓了,所以卖出我们这边相对稳定的蓝筹股,去补保证金。

爆仓降维解释一下:

比如你有100万,只能买100万的股票。

但行情好的时候,难免忍不住追涨。

于是你抵押手里100万的股票,再去找券商借100万买入,这就上了一倍杠杆。

当股价大跌,200万的市值跌到了120万。

假设平仓线是120%。

如果不补保证金,就会被强制卖出,冷酷无情,立即执行。

券商保全了本金,但是你就血本无归了,这就是爆仓。

这轮下跌大血洗的主要是富豪。

89岁的巴菲特,见证5次熔断,只要他身体好,或许还会看到八熔八耻。

根据巴菲特持仓公布的数据,这轮下跌里他管理的基金亏损了800多亿美元。

有网友说股神不行了。

那就从我的角度,不同视角分析一下。

巴菲特真的会血亏吗

全球只有一个巴菲特。

作为价值投资的掌门人,他的投资理念被奉为圭臬。

市面上分析他的书数不胜数,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

疫情引爆了全球恐慌情绪,股灾席卷全球,在所有人脸上都来了一巴掌。

连股神巴菲特也没有逃过。

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 ————这是巴菲特的名言。

大家忙着抛售出场时,他出手了,上个月就开始抄底。

2月27日,买入976507股达美航空股票。

3月3日,他又增持纽约梅隆银行股票至8900万股。

但是显然,下手过早,10天之内,美股4次熔断。

股神这次抄底,几乎被拦腰斩了。

在这二师姐提醒大家,美股还在调整,散户不要去抄底,不要去抄底。

他的股票仓位其实不低。

他是左侧交易者,逆势加仓,也就是下跌的时候加仓,而且他的交易操作是用年为单位来算的。

现在疫情是破局的关键,疫情数据继续攀升,导致大部分人担心美国经济下滑,引发了深层恐慌。

美联储现在下场治病,开出了解除流动性风险的药方,货币和财政政策一起抓。

比如无限量货币宽松政策,也就是大开闸门不限量印钱。

但是治标不治本

治本需要他们重视疫情,什么时候疫情控制住了,民众的预期才会好转。

但我们把时间拉长,虽然短期波动,抄底后跌了。

但市场恐慌总会过去,市场回来了,他还是赚的。

因为他是在下跌过程中加仓,而且他靠卖保险有持续现金流进账,等市场回来,相比做趋势交易的,他的收益反而更多。

而且具体操作中, 巴菲特不一定是买普通股,有时是入手优先股

解释一下,交易所就像个二手市场,你在里面买卖股票,入手的是普通股。

但作为机构投资者,可以买入优先股。

简单理解就是进可攻,退可守,安全性高于普通股。

优先股可以约定固定利率,哪怕股价下跌,也能享受上市公司偿付的利息。

如果上市公司破产、清算,优先股能够排在普通股前面分钱。

比如说1989年,巴菲特花3.58亿美元买入美国航空的可转换优先股(可以换成普通股票或者公司的债券)。

但是之后美国航空发展不顺,处在破产的边缘。

后来等到了英国航空的注资才活了过来,被套了9年之后,巴菲特才拿回本息。

如果是我们普通人,一旦被套,根本撑不了这么久,结局可能就是倾家荡产。

很多人称呼巴菲特股神,但这只是表象。

好比很多人以为他是靠炒股走到今天,但并不是。

其实他是卖保险的

他的主要财富并不是靠投资股票,而是持有优质公司的股权,赚公司经营收益。

他的伯克希尔靠卖保险起家,有了现金流,就能物色一些能下蛋的母鸡。

在它们便宜的时候注资入股,占有这只鸡的所有权,只需要等这些母鸡下蛋就可以了。

并不是靠母鸡在市场上的估值赚钱。

那么他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呢?

很多人羡慕巴菲特的业绩,归因为他的投资理念,但并没有这么简单。

每个人、每个公司、甚至每个国家的命运,都是时代的产物

我们身处市场,不能只看市场谈论市场。

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他。

天时是美国这几十年繁荣的经济发展 ,如果延伸说,就要从二战以后开始谈。

美国是二战里最大的受益国,战后美元逐步建立了全球世界货币的地位。

从此美元在全世界流通,美国向全球输出商品和文化,也带动了国内的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美元和黄金解除绑定,从此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可以去剪全世界的羊毛,也带来了长达几十年的全球性通货*胀。

这段讲起来就很长了,就不在这说了,有机会再谈。

就连他自己也说,“我认为在个人财富的累积上,社会才是真正的幕后功臣。

如果我身在孟加拉或秘鲁,所有的才智都将无用武之地。”

所以个人的财富和国家的命运、兴衰荣辱息息相关

这次新冠肺炎席卷全球,中国已经企稳,开始援助其他国家。

我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抓住了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机遇。

我们有巨大的人口红利和消费市场,未来会重点发展科技。

所以我们未来可期。

在这轮全球股灾里,欧美市场至少跌去了三分之一,A股回撤15%左右。

而且我们股市杠杆资金相比2015年已经下降了80%

股神巴菲特是怎么买入几亿股票的巴菲特是怎么成功的?

所以说下一个十年,我们这边风景独好,完全有可能引领风骚。

回到巴菲特这边, 地利就是他出生在美国的白人家庭,中了卵巢彩票

把时间拨到1930年,巴菲特出生在奥马哈。

相当于我国的一个四线城市。

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父亲是国会议员,曾经做过股票经纪人。

到了10岁,父亲决定带他去纽约见识一下,不是去游乐园,而是去了华尔街的证券交易所。

在交易所里,他看见了屏幕上滚动的数字,看到了形形色色的股票。

相比别的孩子,他跑赢了起跑线。

话说你十岁的时候在干嘛呢?

11岁他买了人生中靠前支股票,16岁靠炒股赚了5.3万美元。

注意一下,这是70多年前的5.3万,它的购买力绝不等于今天的5.3万。

1945年,5万美元能够买一架战斗机。

如果用黄金来算,当年一盎司黄金是35美元,现在是1490美元,它的购买力等同于今天的226万美元。

股神巴菲特是怎么买入几亿股票的巴菲特是怎么成功的?

小小年纪就赚到了一个美国人一生的收入。

而这个年纪的我们,还在课堂打瞌睡,逃课上网吧。

人和就是他自己的商业模式、投资观念、管理理念,加上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可以说无人能够复制

20岁的巴菲特去了哥伦比亚商学院。

本来他申请的是哈佛商学院,但是面试的时候没被人家看上,被拒了。

后来才去的哥大,但也许这就是缘分,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那个人,就是他的老师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

这也是巴菲特后来一直坚持的投资理念。

关注公司长期价值增长能力,和公司一起成长,运用复利的力量,收获公司的价值。

毕业后,巴菲特进了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上班。

当时巴菲特才26岁,就已经展现出了投资天赋。

经过几年的积攒,到了30岁,有了靠前个100万美元。

当年的100万也不是今天的100万。

按赚钱能力,年轻时期的巴菲特可以说是万中无一。

有了资本的巴菲特开始搜捕猎物,开启创业之旅。

伯克希尔就是他较好的作品

不过最初的伯克希尔是一家纺织厂,巴菲特收购它,可以说是年轻气盛的失败案例。

当年伯克希尔经营状况不好,原来的股东用低于净资产价格出售股票(净资产就是除了负债之外的钱)。

巴菲特一看,先买入它的股票,之后再清算卖出,不就能赚差价吗?

这一招是捡烟蒂投资,好比你捡到别人丢了的烟头,虽然不卫生,但还能再免费抽一口。

于是他下手买入伯克希尔的股票,不过被原来的实控人西伯里注意到了。

西伯里不愿意了,联系了其他股东,用高于巴菲特的价格先把股票买到手。

其他股东一看,西伯里出高价了,自然要求巴菲特提高价格才愿意卖出手里的股份。

所以,这就提高了巴菲特的收购成本。

搞价格竞争,最后谁都得不到好处。

于是两人约定,巴菲特以11.5美元的价格将股票卖给西伯里。

谁知道临到最后,西伯里反悔了,只愿意出11.375美元。

于是年轻的巴菲特怒了,不计成本大量买入股票。

到了1965年,巴菲特拥有了伯克希尔的70%的股份,控股的他毫不费力炒掉了西伯里。

最后的结果就是,巴菲特得到了一家快要倒闭的纺织厂。

他不忍心辞退工人,只能硬着头皮砸钱买新设备,结果还是一地鸡毛。

管理这家厂子,耗费了他几年的时间。

看到没,股神一旦选错了方向,也有不灵的时候。

这时候较好的方法就是及时止损

他停掉了原来的业务,思考什么才是好生意,究竟什么才是好赛道。

终于想出来了,就是去卖保险。

其实不论中美,能开保险公司卖保险的,才是真正的大佬。

因为卖保险收的保费,能够长期白用

只要提前算出险率,保险能卖出去,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可以说一本万利的买卖

这种白用的保费,专业说法叫“保险浮存金”。

而且他主要卖车险,相比其他分红类的寿险或者理财险,资金成本更低。

为什么呢?

比如你一年交3万买了份养老年金险,但是保险公司要在未来给你返钱,需要保险公司投资后,在将来返给你收益。

这就考验保险公司的投资水平,如果投资水平差,加上保单里承诺的收益过高,最后保险公司还赔了。

但是巴菲特开的保险公司,主要做财险,不承诺到期返钱,只要测算好赔付率,都是有的赚的。

只要他保险卖的好,比如这个村的居民都买了他的车险,隔壁村也买了,销售规模上来了。

但是理赔率事先算好了,随着销售规模上涨,他的边际成本是不断下降的。

所以我们看伯克希尔下面保险公司的财报,他的资金成本很低,有时候能够做到零成本。

这才是他能够不断买入的关键。

具体的资金成本,讲起来要聊好久,任泽平团队有篇相关分析写的很清楚,感兴趣的自己去看。

此后的伯克希尔在他的打理下,从一块废铁变成了一只一直能下金蛋的**鸡。

我们看一下巴菲特怎么手持仙女棒,搭建出一个保险王国的。

方向对了,一切都很顺

1967年巴菲特先后收购了国民火灾及海事保险公司和它的姐妹国民保险公司,正式踏入了保险业。

伯克希尔的净资产很快增长了近1倍,股价迅速从19美元涨到66美元。

1976年巴菲特又看上了盖可保险(GEICO),保险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2020年全球最具价值500大品牌榜里,盖可保险排在第176名。

从伯克希尔的财报可以看到,这家保险公司给巴菲特提供充足的现金流,是资本后宫得宠的那个。

之后巴菲特又看上了再保险业务,把通用再保险公司收入囊中。

再保险公司解释一下,它是保险公司身后的保险公司

股神巴菲特是怎么买入几亿股票的巴菲特是怎么成功的?

一旦保险公司拿不出钱赔偿客户,再保险公司可以挺身而出,掏钱帮保险公司赔付。

有了这两大嫔妃稳坐后宫,伯克希尔自此成为保险领域名副其实的王。

到了1999年,伯克希尔进账143亿美元保费,占公司总营收的59%,彻底成功转型成保险集团。

它重点卖车险和意外险,源源不断收保费,只要算好赔率、控制价格,保证利润,就有不断的现金流进账。

巴菲特利用这笔充足的现金流广招秀女,扩充后宫。

也就是拿它撬动并购杠杆,用小钱换大钱,收购了一批优质公司,涉及到衣食住行各类行业。

比如他买的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富国银行、喜诗糖果等等。

公司的主要业务,逐步发展到保险为主,铁路运输、公用事业和能源业务为辅,以及投资并购三大版块

股神巴菲特是怎么买入几亿股票的巴菲特是怎么成功的?

整个业务呈发散式向外扩张,所有的子公司都是他的现金奶牛。

两军对战,粮草先行。

左手卖保险,右手买公司。

保费收入可以看作是粮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在巴菲特的对战中,后方有足够的保障,可以说他是卖保险起家。

加上他坚持的价投原则,知行合一,好公司,好价格,加上自己身体好活得久,才成为今天的投资大师。

截止到今年2月份,伯克希尔的股价从原来的66美元暴涨至34万美元。

1965-2019年,伯克希尔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20.3%。

股神巴菲特是怎么买入几亿股票的巴菲特是怎么成功的?

(数据来源:伯克希尔2019年财报)

但是标普500的增长率是10%,远远跑赢市场平均水平。

如果你在1964年把1美元交给巴菲特,它今天就变成了大约2.74万美元的收益

他其实挺累的,操的心并不少。

今年2月份巴菲特写给股东的信中,伯克希尔的股票投资规模大概占公司总资产的30%。

也就是股票投资在他的商业帝国里只占30% (股票只有2480.27亿美元,总资产8177.29亿美元)。

所以巴菲特不只是炒股,他更是一个创业者或者企业家

除了自己的伯克希尔,几十年兢兢业业管理之外,收购的公司里,他也曾多次亲自下场创业。

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大刀阔斧推进改*,扫清管理层或者竞争层面的障碍,扭转公司经营层面。

该出手时痛下杀手。

比如他入手的 登普斯特机械制造厂

当时机械厂因经营不善,股票便宜的不行。

1961年,巴菲特直接买了70%的股票,成为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自己上位当董事长之后,就把之前的总裁克莱德请出了公司,稳坐靠前把手。

不过他不擅长 处理这种琐碎事,于是他就找来了助手—哈里·博特。

这小子铁血手腕,直接关闭大量厂房、批量裁员、清理库存来降低成本。

厂里每赚到一分钱,他就拿去给巴菲特投资股票和债券,最终给他带来了230万美元的盈利。

到了1963年,巴菲特觉得赚的差不多了,决定卖掉这家工厂。

他没考虑接手方将如何处理这家工厂,这个举动引发当地居民的不满。

居民担心饭碗丢了,怨声载道,骂声一片。

毕竟他买下这座工厂时,员工就遭遇过一次大裁员,很多人失去了工作。

短短两年,可能又要经历一次,没能受得住,一时间他被全镇的人唾弃。

所以股神年轻的时候,也不是个善茬。

资本天生就带有掠夺性,赚到的收益是血腥道路上开出的花

还有个比较血腥的案例,就是 布法罗晚报之战

他收购一家纸媒(布法罗晚报)之后,为了争抢市场,挤兑竞争者。

和当地另一家同行打起了价格战,一起赔钱经营,这是一场长达5年的拉锯战。

靠着自己手里的现金,巴菲特撑到了最后,终于熬死了竞争对手,并在当年一举收回了成本。

自此以后,他垄断了这个地区的报纸产业,这家公司也给他提供了丰厚的现金流。

不管是投资,还是商业竞争,本质都是资源的重新分配,自然少不了争斗和火拼

最后留下的那个,享有了分配权和定价权

我们生活里吃的用的,你买入的每一件商品,你看到的每一条信息。

翻过的每篇文章,看到的每个视频,打过的每款游戏,粉过的每个爱豆,刷过的每个影视剧,甚至骚扰过你的每条广告,哪个不是呢?

我们接触的海量的信息和商品,经过了重重竞争,才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包括我们每个人,在生命最初的时候,也是同自己上亿个兄弟姐妹竞争角逐后,才有机会呱呱坠地、降临世间。

说了这么多,国内有人能复制他的模式吗

其实我们这也出现过类似手法。

比较典型的就是姚老板。

2015年拉开资本大戏的 宝能万科之争 ,背后就是保险公司的身影。

在当时也惊动了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三巨头。

姚老板艺高人胆大,除了用自家前海人寿的保险资金之外,还用了银行的资管计划,加了多倍杠杆买入万科股票。

但是买入股票后,万科管理层不乐意,双方正面杠起来了。

也就是王石和姚老板撕逼。

加上新闻报道和上市公司的披露机制,才让我们有机会全程吃瓜。

当时舆论一边倒,说姚老板是野蛮人、害人精。

但时过境迁,最近A股下跌,证监会喊话保险公司下场救市场。

现在来看,姚老板又成了价值投资者了。

只能说生活充满玄学。

当年那场争斗里,可以说险象环生,主要是姚老板上杠杆了。

万科复牌后,股价如果继续跌下去,姚老板可能就要爆仓了。

就在危机关头,恒大的许老板杀进来,赶了个晚集,也大量买入万科股票,没让它继续跌下去。

后面又是地方国企、央企、保险公司的多方缠斗,最后的结局是王石出局。

姚老板押对了万科,股价上涨,分批减持套现离场,至少赚了上百亿。

这是目前来说比较接近巴菲特的模式了。

老爷子一步步踏过商业丛林,经过激烈竞争后走到今天。

从机智少年到赌气青年,历经荣辱,走过荆棘,穿越陷阱和诱惑,才变成了今天理性又温和的老人。

我从他身上学到的不止是大家传颂的投资理念,而是他和95岁的芒格,两个人经历这么多风雨,现在依旧淡定平和。

他们年轻时候经历的陷阱,比我们多得多。

其中的任何一个,我们如果遇到了,很多人可能从此一蹶不振就此躺平了。

他们两个老人,在股东大会上,5个多小时,全程滔滔不绝,这精神状态超过了大部分的年轻人。

相比金钱,健康的身体、历经沧桑后的睿智,这些才是他们最大的财富

我们如果好好吃饭,少熬夜,多读书,自己也能有这些身体和认知上财富。

有了健康的身体,未来的几十年,希望我们也能慢慢变富。

期待你我,经历岁月和考验磨砺后,也依旧平和,依旧热爱生活。

这期改了又改,不多说了,多年以后或许会有新的想法。

慢就是快

股神巴菲特是如何炼成的?揭秘巴菲特财富人生的3个贵人

股神巴菲特现在已经家喻户晓,他领导的伯克希尔公司从创立至今,52年市值增长了5万倍,现在股价高达25万美金一股。有人计算过,如果你在巴菲特刚收购伯克希尔的时候买入1万元股票,现在的收益是10亿美元

巴菲特很多时候把自己的成功归咎于运气,但在这运气背后,却是给了他思维和投资能力上的极大提高,在这些成长背后,有三个人对巴菲特的成长最为关键,帮助他从股市入门到精通,最后形成成熟的价值投资体系

一、巴菲特的父亲

巴菲特的父亲是一名股票交易员,曾经当过议员,但由于特立独行而且轻视*治,导致他在官场上并不待见,所以在财富方面,并没有给巴菲特太多的支持

他给巴菲特主要有两点重大影响:

· 思维层面:以身作则教巴菲特特立独行的“进取型人格”

· 股市方面:从小带他接触华尔街

我们先来说说思维层面的影响, 如果没有思维层面的影响,后续也不可能在乱象的股市中有大成就

“进取型”人格是心理学的表述,与“表现型”人格相反。

它们的明显区别是,表现型的关注点在外部,从外部寻求认可,而进取型的关注点在内部,从自身的进步寻求认可

纯粹的“表现型”人格指的是自身的行为全部为了获取关注和赞赏,关注点在于表现,让自己看起来很厉害,让别人觉得自己很牛逼。那么哪些领域能获取到关注,他们就会往哪里去。比如说某些人即使在不熟悉的领域也总是喜欢高谈阔论,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展示自身的专业。还有些生活并不富裕的人为了面子,会买豪车和大房子,背后咬着牙承受高额负债,但在别人面前却表现的极其有钱。但是表现型也非常脆弱,一旦表现不好,就会恼羞成怒,他们的关注点完全在别人的看法上,而不是在自身的成长上。我相信你身边肯定有这样的人

纯粹的“进取型”人格的特点是不会随大流,不会过多的关注外部世界,关注点在自身的成长上。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不爱表现,非常低调,甚至对很多事物都不感兴趣,他们专注于自身的成长,只要有进步,那么就是巨大的快乐,外界怎么看并不重要,我们自己能清楚自己进步多少。这样的人往往不起眼,但是在该他们出力的时候,却是异常靠谱。与表现型人格比起来,进取型人也许不爱表现,但是他们的能力,绝对比大部分表现型人的能力要更强

我们格局商学的赵正宝老师有一次会见了雪球大v 关善祥老师,80后,他就是一名典型的“进取型”人。他从本金30万开始,通过投资十年获取了百倍收益,操盘上亿的家族基金,他的目标是活到120岁,把家族基金经营到百亿规模,并通过传承后代,把家族基金发展到万亿规模。他目前与我们合作开展商业游学,进行价值投资的知识普及。赵老师在靠前次和他聊天的时候,赵老师问了他很多问题,关于投资的,关于人生的,但是聊完之后,发现他对赵老师问的问题很少,赵老师能感觉到他的专注,对投资以及人生的专注,但是对大部分对他来说无关紧要的事情,不会关注。他即使拥有上亿资产,但是穿着还是普普通通,他的关注点完全在个人的投资能力成长上,而不是像很多表现型人任何事情都想了解,只是为了在别人面前表现的很厉害

巴菲特的父亲也是一位明显的“进取型”人,也因为如此,他的*治生涯并不如何成长,有一次霍德华带着巴菲特看一场球赛,主持介绍现场的知名人士,每喊到一位全场就会响起热烈的掌声,但是喊到巴菲特父亲名字的时候,却全场寂静,他站了起来,巴菲特从他的姿态里能够看到,虽然官场上父亲并不受待见,但他也不怎么在意。特立独行的正确,这是父亲教给巴菲特重要的一课,在后期的投资中,巴菲特也完全不受市场的影响,坚持自己特立独行的正确

以美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过程为例,当时互联网和高科技高速发展,出现了很多大牛股,但是巴菲特没有投资任何高科技股,那一年他的收益非常低,市场上开始在嘲讽巴菲特的时代已经过去,巴菲特也不公开反驳,只是有一次公开建议股民,互联网泡沫很大,希望大家警惕。但是这也被媒体拿来嘲讽巴菲特的素材,认为巴菲特因为没有获利,恼羞成怒。然而没过多久,互联网泡沫破灭,大量股民亏损严重,很多利用杠杆的,甚至破产跳楼。

这种特立独行且正确的“进取型人格”,让巴菲特受益终身。大部分人一开始都是表现型人格,但也许你也应该修炼成为“进取型人格”,并把这种人格,教给你的后代

父亲对巴菲特的第二点影响是带他了解了华尔街,巴菲特从小就发现自己对这些股市的数字特别感兴趣,从小就受到了启蒙,而父亲给巴菲特的一次生日礼物,就是带他去华尔街见了高盛集团的传奇CEO温伯格,这次见面也对巴菲特意义重大

二、巴菲特的老师

巴菲特的老师是格雷厄姆,他不仅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而且还被称为华尔街教父,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股市大师,出版了《聪明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两本大作。他擅长从数字和理性方面分析公司,并找到投资标的,获取收益。巴菲特在格雷厄姆身边获得了成为一流投资人的系统性训练,并学会在海量的资料里面寻找投资机会的办法,这套方法让巴菲特受益终身,也是伯克希尔早期的投资逻辑

除了科学系统的分析股票方**之外,他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了两点:

· “烟蒂”思维

· 资产配置的艺术

烟蒂 指的是抽完烟后剩余的那部分,有的人会称之为烟屁股,基本上就等于说废弃的垃圾,有的人还会丢地上踩一踩,但是有的烟蒂,还是可以继续抽的。股市里也有这些有价值的“烟蒂”公司,在别人看不起的垃圾公司里,格雷厄姆就非常擅长在海量的垃圾烟蒂里,找出有价值的烟蒂,点上烟,抽两口,榨取最后一点价值。这让我想起“橡树资本”的创始人霍华德-**,他被称为华尔街秃鹫,他创立“橡木资本”就是投资那种别人看不起的“垃圾债券”,但是却依靠这种“垃圾债券”,称为资产上千亿美元的财富管理公司

这套“烟蒂”方法让巴菲特在股市里如鱼得水,他能找到大量便宜的公司,尤其是在自己刚开始本金不大的时候,通过这种寻找便宜公司让他赚到了很多钱,本金从几十万美元到上千万美元

资产配置的艺术 也是巴菲特获取长期收益的关键,如果你是奶牛户,当你把一头奶牛的牛奶越挤越少的时候,你会怎么办?答案就是寻找下一头能产大量奶的奶牛。在投资中也是如此,当投资的这家公司没有太大价值的时候,立刻拿从这家公司获得的利润,去投资下一家公司。这样就不会受到行业周期的影响,因为任何行业都必然从赚钱到利润降低,最后亏损倒闭的情况

格雷厄姆靠这种方式赚了巨额财富,比如说在当时他收购了一家煤矿企业,当时煤矿行业已经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开始在走下坡路,格雷厄姆投资这家公司只是为了获取这家公司的大量现金,这些现金被格雷厄姆拿去投资另外一个在当时属于高利润的行业——内衣企业,这也让格雷厄姆获取了高额的收益

巴菲特把这套资产配置的艺术用的炉火纯青,尤其是他收购了3家保险公司,利用保险公司大量的现金,进行收购市场上高利润的行业,进而获取了高额利润。李嘉诚也曾经利用这套法门,在通过房地产赚取大量现金后,买入保险公司,借助保险公司的大量现金,进行投资高利润的其他行业,最终掌握了大量的高利润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巴菲特的黄金搭档

我们这已经是第三次提到查理芒格了,查理芒格和巴菲特是在一次朋友介绍后认识的,在他们朋友眼里,他们两个非常像,思维和投资方向都有很类似的方面,于是他们俩见面后确实一见如故,并在后期展开合作,成为了交往了50年以上的黄金搭档。

巴菲特说:“没有查理芒格,伯克希尔没有今天”

查理芒格即使和巴菲特很像,但是查理芒格也是给了巴菲特很多的投资思维的改变,他并不是一个巴菲特的复制品,而是对巴菲特的补充

查理芒格对巴菲特最大的影响是对格雷厄姆“烟蒂”投资法的补充,巴菲特的父亲带他入门投资,格雷厄姆带他从入门到专业,但是查理芒格让他从专业到成熟,最终开创了价值投资的成熟阶段

在伯克希尔的资产已经在几十年前达到数百万美金的时候,巴菲特遇到了一个天花板,因为“烟蒂”理论是格雷厄姆在经济大萧条的时候研究出来的,市场上有大量的便宜公司,而且格雷厄姆的“烟蒂法”始终对于市场有一种悲观的情绪,但是在经济大萧条之后的几十年里,经济一直蓬勃发展,很多公司市值和股票不断发展,甚至垃圾公司的便宜股价也开始涨幅,运用“烟蒂”理论,很难找到便宜的公司,而且当时自己持有的现金已经达到数百万美金,再投资便宜的公司,就有点大象吃蚂蚁的感觉,但是投资高估的好公司,明显也不是明智的选择

也就是说“烟蒂理论”比较适合经济大萧条,甚至金融危机的时候运用,而且适合小资产的时候运用。但是到了经济繁荣,投资金额也越来越大的时候,就会开始变得不大适用

在此之前,芒格就已经提醒过巴菲特这套理论的缺陷,也只有到了遇到天花板的时候,巴菲特才真正意识到问题所在。而查理芒格当时已经懂得分析公司的管理层、品牌的地位、市场的认可度、专利等无形的资产,巴菲特跟格雷厄姆学习的是纯理性的数据分析,而在芒格身上,才开始真正懂得分析好公司的无形价值

巴菲特公开表示:好的投资就是寻找有一流管理的一流生意,这一点芒格很早就理解了,而他自己确实一个迟钝的学习者

这也是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成熟阶段,通过这套方法,巴菲特实现了从数百万美元到到现在的4000亿美元

这也是我们价值投资经常讲的,投资就三点:

· 好行业

· 好公司

· 好股价

四、总结

对巴菲特影响深远的三个关键人物:

· 父亲——培养他特立独行的进取型人格,从小接触股市

· 格雷厄姆——系统化学习投资理财,“烟蒂”思维与“资产配置”的奶牛艺术

· 查理芒格——寻找一流生意的好公司,完善价值投资法

【转发文章有奖励】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也为了咱们《格局投资指南》节目的成长,我们决定给铁杆粉丝赠送格局商学院投资理财内训书籍和学习资料。

具体奖励如下:

1、同学们帮忙转发、收藏,送格局商学院投资理财内训秘籍电子书一本。

2、文章的评论前20名,送格局商学院投资理财内训秘籍电子书一本。

股神巴菲特的传奇人生:成功在30岁,成就在60岁之后!

闻名于世的股神巴菲特就是一个诱人的磁场,吸引了无数的人围绕在它的身边。他有着富可敌国的财富,他说过的“金句”都能上“头版头条”,甚至有人愿意支付上百万美元的代价,只为与他共聚一餐。这一切不光是财富的魅力带来的,还有他终身做慈善的决心。这么不一样的巴菲特,到底拥有着怎样传奇的人生境遇呢?

一、志当存高远,万丈高楼平地起。十岁的巴菲特就在心里埋下了“尽快致富”的志向,并以此为目标不懈的努力着。却在自己实现了一方富豪的梦想之后,他又把成功的指标**成列另一个标杆,“被多少人喜欢”并“保持可爱”的人生信念,这让如今的巴菲特在公众的眼里,看起来就是一个“慈眉善目、乐呵呵的老爷爷”的可爱形象。纸媒业兴盛年代里,巴菲特把骑自行车在社区送报纸的差事,当成了一门生意来做。

不仅仅让巴菲特经历了一种人生历练,更难能可贵的是由此开发了巴菲特的财富路。有了以送报为媒,搭售日历、可乐、口香糖等小商品的开始。也就有了以后的各种小生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16岁的巴菲特积累了5.3万美元的财富,这对当时的小小少年而言,是一笔不小的积蓄了。

二、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的过往便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巴菲特的“人生转折点”,申请哈佛商学院被拒,求学路上最大的一次“投机”失败。他的自以为是并没有让他如愿以偿。他所大谈的股票投资经,并没有吸引面试官的目光,反而被发了拒绝信。从此,他领悟了一些东西,19岁读完了《聪明的投资者》,21岁付费上了戴尔、卡内基的公众演讲课。最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结识了精神导师本杰明.格雷厄姆,从此走在了价值投资的路上。

一个陷入困境的的纺织厂,因巴菲特的一时赌气买进的价格太高了。意识到这个错误之后,巴菲特舍弃了纺织厂业务,逐渐将此业务剥离了。转而投资了其他的企业并买下了别的产业的股票,比如美孚石油等,其中令巴菲特收益翻倍的可口可乐最为成功。原计划投资的13亿美元的投资成本,直接翻倍成价值1650亿美元,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巴菲特高价买回的伯克希尔,受到了投资者们最冲动之下的惩罚,买错了。假如当时他买入的是一个好的保险公司,而非垂死挣扎的纺织企业的话,巴菲特所在的控股公司会比现在的价值高2倍。

三、成功在30岁,成就在60岁以后。30岁,巴菲特如愿成为百万富翁。经历股灾之后的巴菲特,在50岁时实现了净资产上亿的。60岁之前净身家高达38亿美元,此后逐年累积。如此说来,巴菲特30岁的身家是富翁的起点,是成功的典范。而60岁及其以后的身家则是成功的积累,各个领域成就的进一步挥发,他富可敌国的财富就是最完美的佐证材料。四、股市箴言尽显“股神”之本真面对自己对股市的判断,巴菲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以上就是股神巴菲特是怎么买入几亿股票的巴菲特是怎么成功的?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