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市值多少钱?

贝壳回来了。投资界-天天IPO消息,今日(5月11日),贝壳以介绍方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又一家在美、港双重主要上市的中概股。这一次,贝壳开盘价30港元,目前市值约1200亿港元......

贝壳市值多少钱

马云说过,未来房价会成为白菜价。阿里已进入房产领域,也正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线上卖房,优化交易透明度,减少抽佣环节,房价下降或许会成为一种可能。实际上,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房产经纪......接下来具体说说

贝壳跌落尘埃

作者 | 周智宇

编辑 | 张晓玲

中国房地产长达两年的低迷,让许多之前的大佬跌落,也让很多的资本宠儿黯然失色。两年前无比风光的贝壳,如今几已无人提起。

2020年,刚上市的那几个月里,在一众资本的簇拥下,贝壳市值一度高达6000多亿,是碧桂园、万科两家巨头市值的总和。

然而如今的贝壳,市值从*高点已跌去4000多亿,在1500亿左右已经徘徊了近17个月。

尽管三季报贝壳由亏转盈,但从三季报公布(11月30日)至今,贝壳在美股涨幅仅为8.74%,显示其未能给投资者带来超预期的惊喜。

因为这个盈利,更多是建立在裁员、关店的基础上,并非真实的营业收入提升带来;投资者尚未看到,贝壳模式真正的持续增长力。

上市两年多来,贝壳这个在线房产交易的独角兽,也随着房地产市场跌宕起伏,它身上的明星光环已然褪去,未来的贝壳,要寄望踏实经营和勠力创新,才能杀出一条自己的路。

扭亏为盈背后

三季报有些出乎意料,时隔一年后,贝壳再次扭亏为盈。

三季度贝壳的收入来源仍主要是住房交易。总交易额(GTV)为7371亿元,同比下降11.3%;总体营收176亿元,同比下降约3%。其中二手房收入71.6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75亿元;新房收入77.9亿元,同比下滑31%;家装家居以及新兴业务等收入约为26.5亿元,虽然大幅增长,但占比很少。

在GTV和收入仍降的同时,贝壳实现了盈利。

按照美国非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9亿元,2021年同期调整后净亏损为8.8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同时实现毛利率27%,较去年同期的15.2%大幅上涨11.8个百分点,环比提升了7个百分点。

仔细分析这份财报会发现,贝壳在三季度进行了较多的成本优化动作,其中较多的是裁员、降薪、关店,这是它能够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

在财报中,贝壳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解释,总结来说,就是贝壳在第三季度裁员、关店,大幅压缩了成本。同时调整了收入结构,新房和二手房中利润率较高的项目在增多。

从具体数据来看,今年第三季度,贝壳平台链接的经纪人数量从去年三季度时的52万人下降至约40万人,门店数量也从去年同期的5.39万家下降至今年三季度的4.14万家。

同时则是成本的大幅下降。比如说支付给内部员工的佣金及薪酬,从去年同期的59.68亿元,同比下降约22.29%至46.28亿元;外部的分佣也从去年三季度的76.29亿元,降至56.66亿元,同比下降约25.73%;门店关停也让门店成本从9.97亿元,下降至8.22亿元。

贝壳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彭永东预计,即便市场复苏,从业者回流也有限,未来几个季度里,贝壳的门店和经理人数量会保持相对稳定。

这意味着,贝壳未来要保持持续的业绩增长、实现盈利并不容易。裁员、降薪以及关店带来的成本下降和盈利,并不具有持久性。

中长期来看,新房销售市场仍在下滑,今年可能只有10万亿左右,相比2021年全年18万亿的水准,接近腰斩;存量房交易,每年的规模大概在7万亿左右。

也就是说,贝壳所住房交易的市场从原本30的万亿级,下降到了不到20万亿级。

在“蛋糕”大幅缩小的情况下,即便是市场回暖,贝壳来自房产交易的收入也很难回到前几年的盛况。

仅仅依靠ACN(经纪人合作网络)显然不能带来更多的增量。贝壳管理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从去年开始,贝壳一直向外讲着“第二曲线”、“一体两翼”的故事,租房服务和家装服务是它两个新的增长极。

其中,家装三季度实现收入18.5 亿元,环比大增 81%。其他包括金融业务、居家服务等新业务板块则增长44%至8亿元。

但贝壳目前超过八成收入仍旧来自住房交易,家装业务只占整体收入的10.51%,未来要做大也很难。在贝壳之外,包括万物云、碧桂园服务等在内的物业服务巨头也都瞄准了这块蛋糕,但尚未有一家跑通,实现规模化。

因此, 贝壳的“两翼”部分想要成长为公司的支柱性业务,甚至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仍待时日。

模式未能验证

贝壳,曾经代表了房地产互联网的创新和可能,它的资本化和上市更是强化了这一点,为整个行业带来振奋和希望。

2020年9月,贝壳上市,抛出产业互联网、科技公司的故事,市场和投资者给予极高的热情。

贝壳股价很快超过了地产龙头万科的3000亿,摸高到6000亿,令一众开发商羡慕不已。作为股东的万科、融创,都在中期业绩会上,表达了对“互联网”贝壳的关注。

贝壳的核心业务模式,是房屋交易平台、ACN模式,它讲述的是要通过聚拢更多行业内的经纪人,利用产业互联网的思维,提升开单效率,获取更多收益。

高峰时期,贝壳平台连接的经纪门店数量超过5万家,经纪人超过50万,达到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左晖的目标是,未来扩展到10万家门店、100万经纪人。

然而过去一年,贝壳平台链接的经纪人数量下降了12万人,门店数量也锐减1.24万家。

时至今日,贝壳的收入和盈利模式仍来自于佣金和渠道费/分成,2022年前三季度,来自平台服务费的收入只有47.1亿,占总体营收只有10.72%。

显然,掀开互联网的外衣,贝壳仍然只是一家劳动密集型的中介公司而已。它的盈利模式,从未超越佣金和渠道费。

过去一年,12万经纪人的出走,万家门店关停,都是贝壳在为过去大举扩张的弊病埋单。

对于贝壳来说,未来的路并不好走。新房、二手房天花板已现,所谓的第二增长曲线,也都还是“窄门”,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

并且无论是租房业务,还是家装业务,也都是依赖线下、需要重资产投入的业务,贝壳想要改变这些行业,就和它对中介行业的变革一样,前路漫漫。

布局十多年,贝壳创始人左晖带着贝壳和它的互联网、科技标签,曾经短暂地闪耀了资本市场,也带给了一众开发商在线互联的梦想。

如今,随着新房销售进入10万平台期,行业彻底进入存量时代,租房、家装、采购、社区服务等细分领域都有了互联网化的可能,贝壳仍然有可能,继续引领行业。

也许有一天,蒙尘的贝壳,孕育出璀璨的明珠,可以再次发光发亮。

今天,贝壳市值1200亿:他们排队回香港

贝壳回来了。

投资界-天天IPO消息,今日(5月11日),贝壳以介绍方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又一家在美、港双重主要上市的中概股。这一次,贝壳开盘价30港元,目前市值约1200亿港元。

贝壳市值多少钱?

回想2020年,灵魂人物左晖带领贝壳在美国上市,首日大涨的一幕至今令人印象深刻;但自2021年起,中概股迎来了一段漫长的艰难时刻,市值被严重低估了。兜兜转转,贝壳最终选择了“回家”。

这并非个例。今年蔚来汽车、知乎率先回来,已经完成了在香港的双重主要上市——这种上市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概股公司所采用。上个月,已经完成香港二次上市的B站宣布,在港双重主要上市申请已经得到批准;此前,名创优品也提交申请,计划在香港主板进行双重主要上市……这份名单还会越来越长。

中概股正在排队回香港上市,这是正在发生的一幕,也是前所未有的一幕。

今天,贝壳第二次上市敲钟

市值1200亿

贝壳的故事,依旧要从灵魂人物左晖说起。

1992年,21岁的陕西人左晖从北京化工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开始了最初的北漂生活。刚毕业的左晖先后经历电话客服和市场销售两份职业,尽管兢兢业业地干满了三年,但仍旧没有任何起色。

左晖决定创业。他与两个大学同学一拍即合,每人拿出5万块钱做起了财产保险代理的生意,并且迅速成功赚到了靠前桶金。到2000年前后,随着国家取消福利分房实行市场化,市场对于房产交易信息的需求逐渐加大,左晖隐隐感觉到,做购房服务平台或许是个好机会。

说干就干。2001年11月,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在北京甜水园开出了靠前家店。3年之后,北漂了12年的左晖终于买下了自己在北京的靠前套房子,而此时,链家的店面也发展到了30家。

2018年是一个关键转折点——链家升级为贝壳找房,主要业务为客户提供新房和二手房交易、房屋租赁、房屋装修、房产金融解决方案及其他服务。2019年,贝壳共完成超过220万单交易,总计产生人民币21280亿元的交易总额(GTV),成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交易和服务平台。

在左晖看来,贝壳找房是一个破局者。但在其他同行眼中,贝壳却是实打实的搅局者。2018年6月,贝壳找房刚刚成立两个月,58集团就曾发起真房源誓约大会,联合我爱我家、中原地产、21世纪不动产等,成立了著名的“反贝壳联盟”,这次抗议的焦点就在于贝壳“又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行为。

但贝壳依然快速跑马圈地。2020年8月13日,创业18年的贝壳在左晖的带领下成功在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居住服务平台靠前股。首日开盘,贝壳暴涨87.2%,市值折合人民币约2930亿。

2021年5月20日,左晖病逝,联合创始人、CEO彭永东接替左晖担任贝壳董事长。根据贝壳发布的2021年财报,2021年全年成交额(GTV)为3.85万亿元,同比增长10.1%;营业收入为808亿元,同比增长14.6%;经调整后净利润为22.94亿元。

一年后的今天,贝壳回来了。这一次,介绍上市完成后,贝壳董事长兼CEO彭永东持股占比4.8%,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单一刚持股2.7%,由左晖家族信托最终控制的Propitious Global 持股比例为23.3%,其受益人为贝壳创始人及荣誉董事长左晖的直系亲属。此外,腾讯持股10.8%。

至此,贝壳成为今年靠前家“双重主要上市+介绍上市”的中概股。

市值跌去了一个时代

105家中概股被纳入预摘牌名单

从美股到港股,贝壳的选择堪称当下中概股的一缕缩影。

开年至今,中概股接连下跌的一幕幕历历在目——半数中概股股价腰斩,部分个股甚至遭遇“脚脖斩”,包括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掌门教育、一起教育、每日优鲜、云集、容联云等在内的公司市值与IPO时相去甚远,令人唏嘘。

“短短几天,跌去了一个时代。” 一级市场投资人感慨,昔日的互联网光辉早已消失不见。这些曾经的“中国xxx靠前股”曾满心欢喜去往大洋彼岸,如今时过迁境,美股投资人的偏见和国际环境的影响,绝大多中概股都被严重低估了。

为此,中概股开始了自救。3月22日,阿里巴巴宣布扩大回购,规模从之前的150亿美元扩大到了250亿美元,创下了中概股史上最大规模的回购记录。

随后,唯品会宣布在未来24个月内回购至多10亿美元ADS或A类普通股;微博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回购至多5亿美元的ADS;金山云将在12个月内以ADS的形式回购至多1亿美元的股票;还BOSS直聘、富途证券、迅雷、正康国际....声势浩大。

今年3月8日,SEC公布了首次5家预摘牌中概股,分别是: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和黄医药。至今,这里已经集结了一份长长的名单——京东、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达达、Boss直聘、携程、蔚来、小鹏汽车、满帮、水滴、逸仙电商、欢聚集团、斗鱼、虎牙、华米科技、趣店、蓝城兄弟、万国数据、泛生子、天境生物等等。

目前由于已经超过最终申诉时间,SEC官网上显示包括百度、微博、爱奇艺、富途、搜狐在内的23家中概股公司已经进入了确定摘牌名单,另外105家公司还在“预摘牌”名单中。

不过,即便进入预摘牌名单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退市。3月底,中国证监会国际部负责人回应称,对于一些企业被SEC列入有退市风险的清单,经向美国SEC了解,这是美国监管部门执行《外国公司问责法》的一个正常程序,列入清单的公司是否在未来两年真正退市,最终取决于中 美审计监管合作的进展与结果。

浩浩荡荡的一幕:回香港去

他们都在路上了

IPO江湖变了。

在中概股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的当下,不少公司对于“赴美”意兴阑珊,转而评估改道港股的可能性。眼下,中概股回港潮席卷而来。

如何才能到港股去?简单来说,中概股赴港上市有三种主要方式:其一,通过挂牌方式二次上市,这也是此前互联网公司选择较多的一种途径,例如阿里巴巴、B站等;其二,先进行美股私有化,进而通过港股上市;其三,就是此次知乎将要采用的港美股双重上市。

所谓双重主要上市,简单来说,是指同一家公司在两个不同的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和“挂牌二次上市”有很大区别:

业内人士介绍,采取双重主要上市的公司会同时拥有在两个上市地的同等上市地位,最重要的意义是如果在其中一个上市地退市,并不影响在另一个上市地的上市地位——这也是预防美股摘牌的一个方式。此外,双重上市的公司还可以被纳入港股通名单,进而引入A股投资者,提升股票流动性。

从上市流程来看,双重主要上市回港流程是完整的香港上市申请,而二次上市流程会简化很多,很多香港上市规则都被豁免。但如果公司从二次上市升级为双重主要上市,还须经历复杂的申请和批准流程,存在相当变数。

北京一位券商资深人士向投资界表示,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双重上市和介绍上市是目前 成本最小 的一种上市方式。香港政策允许双重上市地,公司无需改变现有的红筹架构或VIE架构,可以用同样的股权机构来申请双重上市。此外,介绍上市即来港挂牌但不募集资金,如贝壳等公司选择这样的方式,最重要的原因是受市场状况的影响—— 如果在现阶段进行大规模募资,未必能募到心目中的资金,甚至可能会拉低估值。

在此之际,港交所正在敞开更宽广怀抱迎接巨头们回家。从2018年4月正式允许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赴港IPO,时隔三年后,港交所在2021年底再次放宽“中概股回港”门槛,对双重主要上市进行调整,并于2022年1月1日起生效。

因此,我们看到浩浩荡荡的一幕:他们都回来了。

今年3月10日, 蔚来汽车 也是以“介绍方式”正式登陆港交所,当日市值一路上涨到2800亿港元;4月22日, 知乎 成为首家在港交所实现双重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一周之后,已完成港股二次上市的 B站 宣布,公司就建议转换申请收到联交所的确认,预期将在2022年10月3日于香港联交所及美国纳斯达克完成双重主要上市。

更早之前的3月31日,已在美国IPO的 名创优品 也递交了上市申请,计划在香港主板进行双重主要上市。

“回港上市,是这些公司给自己上的 一道安全栓 。”一位美元基金合伙人表示,“被勒令退市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可能会被银行断供,令投资人失去信心,甚至公司也无法再发展。创始人需要为自己找到较好的出路,去香港双重上市就是目前成本代价最低的方式。”

贝壳市值近3000亿:我看到了拼多多的基因和美团的潜力

马云说过,未来房价会成为白菜价。

阿里已进入房产领域,也正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线上卖房,优化交易透明度,减少抽佣环节,房价下降或许会成为一种可能。

实际上,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房产经纪领域,早已一家公司从线下搬到了线上,成为O2O一体化的房产交易服务平台。

它就是贝壳找房,如今成功登陆美股。

贝壳市值多少钱?

贝壳上市,市值达3000亿

瑞幸造假暴雷后,中概股赴美上市风声鹤唳,但总有企业勇往直前,前有理想,后有贝壳。

上周,贝壳找房在纽交所上市敲钟。此次贝壳发行1.06亿股ADS,定价每股20美元,预计筹集21. 2亿美元,成为2018年后最大规模的中概股IPO。

贝壳上市后,大涨87.2%,当日收盘价为37.44美元,市值达422.13亿美元,离3000亿人民币一步之遥。

贝壳市值多少钱?

在贝壳的大股东中,腾讯赫然在列,位居第二大股东。看来中国任何一个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平台背后不是阿里就有腾讯。

在腾讯的加持下,贝壳也顺理成章的入驻微信“九宫格”。做线上业务,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流量,微信满足了贝壳。

当年拼多多依靠腾讯的流量遍地开花,那贝壳的成功也是因为腾讯的流量?说是也是,不是也不是。

贝壳的成功之处在于,将依赖重度服务的线下房产经纪搬到了线上,实现了数字化平台,提升了行业效率,这才是最重要的。

只是拼多多速度被称为业界奇迹,但贝壳找房成立才两年零四个月就登陆场美股,比拼多多更“拼多多”,它是任何做到的?

贝壳市值多少钱?

站在链家肩上的贝壳,饱受质疑

2018年3月,爱奇艺登陆美股,成为当时最大规模的中概股。一个月后,贝壳找房横空出世。有人说,贝壳找房就是冲着上市而去的。

说起贝壳找房,不得不提当时全国最大的房产中介链家。链家是一家有十数年经验的老牌房产经纪公司,其创始人是左晖。

在移动互联时代,不变革就是等死。当时的房产经纪行业由于信息不对称,暴露出很多自毁行业的问题。

贝壳市值多少钱?

左晖意识到了这一点,一直在寻求通过数字化建立标准和规范,实现房产经纪行业“物”的标准化、“人”的职业化和“服务”的规范化改造。

通过长期摸索和不断打磨,2018年贝壳找房横空上线,直指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房产交易平台,志在净化行业风气,提升行业效率。

贝壳上线后,链家作为自营品牌入驻。但创始人左晖的想法是为行业服务,贝壳不能是链家的贝壳。让更多的房产中介进来,大家共享资源和收益。

但在贝壳开放的过程中,遭受到行业的巨大非议。有人说,贝壳是裁判,链家是运动员,你们是一家的。

实际上,从打造贝壳的靠前天开始,左晖就认为贝壳就只是一个足球场,链家可以踢球,大家都可以踢球。

拼多多式的基因,解决信任

贝壳对传统经纪业务最大的颠覆在于实现了利益共享,消除了经纪人的“马太效应”。

作为一个开放式的生态平台,贝壳利用数字化赋能,将流程标准化,把经纪人的合作机制划分了10个不同角色,将工作模块化。

任何一个人只要付出了就会有相应的回报,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举例来说,线下经纪业务,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衡,一单交易,经纪人要么收入为0,要么收入100%。

正因为这样,行业撬单、作假、简单的事复杂化屡屡发生。

贝壳将单个业务模块化后,不仅净化了行业风气,还提升了行业效率。但需要做大才能体现平台价值,做大才能做强。

如何做大?当然是需要更多的中介入驻,但是中介行业靠佣金吃饭,并且彼此为敌,解决信任成了贝壳首要的任务。

这个时候,拼多多品牌向上的打法颇具参考意义。我们知道,拼多多大力补贴苹果手机时,价格便宜得像是假货。有人买了后,左看右看还是不放心,决定退货,拼多多客服一口答应,他觉得是真的。越用越真,尝到好处后,便四处宣扬,于是七姑妈把姨妈也在拼多多上买苹果了。

贝壳的初心遭受质疑,于是左晖把链家所有真房源都放到贝壳里,所有加入的中介,包括直接竞争对手,都可以卖链家的房源。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贝壳上获利的时候,贝壳就成了大家的贝壳。比如某房产经纪公司,试着将烂在手里的一套房放在贝壳上,很快就成交。原本没有收益的东西,因为合作,大家都赚钱了,这就是贝壳要做的事。

王兴的价值观,美团的长期主义

两年有余,在左晖的坚持不懈努力下,贝壳试图通过做大的方式做强。但由于一直亏损,也遭受压力,毕竟转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虽然不断亏损,但营收却增长向好。作为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前期的亏损是无法避免的,前有京东、美团,后有拼多多。

美团亏损十年,但依然活得健壮,因为王兴有“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的价值观。

左晖对走捷径有天然的反感,这一点跟王兴不谋而合,他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难而正确的事”。

格局高的人所展现的哲学思维也是出奇的一致,践行这样的价值观需要坚守长期主义、比拼的是耐力。美团坚守十年,实现了整体盈利,贝壳也可以。

时间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包括质疑。当入驻贝壳的经纪公司们意识到平台的价值后,不断用脚投票。如今贝壳连接260个房地产经纪品牌、门店4.2万家、经纪人45.6万。

鸡蛋从外打破是煎蛋,从内打破是生命。当链家拥有200多亿稳定收入的时候,左晖创立了一个前途未卜的贝壳,从内打破了旧有的行业秩序,我们才看到了一个新生的平台。

贝壳上市不是链家的终点,而是行业的起点。前有“长期主义”的美团,后有拼“本分”的拼多多,在初心的驱动下,腾讯的加持下,均已实现了千亿美金的市值,贝壳的千亿市值不是梦。

以上就是贝壳市值多少钱?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