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诞生多少亿万富翁破产
科创板开业的第一天,造就了125个亿万富翁。飙升最快的安集股份,一天暴涨400%;市值最高的中国通号,已经突破千亿;身价上涨最快的华兴源创实控人陈文源,一天多出了142亿的纸面财富......接下来具体说说
科创板开业的靠前天,造就了125个亿万富翁。
飙升最快的安集股份,一天暴涨400%;市值*高的中国通号,已经突破千亿;身价上涨最快的华兴源创实控人陈文源,一天多出了142亿的纸面财富——相 当于每过一分钟,他名下就多出一套北京三环的房子。
作为一个关注科技的写作者,我是很高兴看到科创板崛起的:这一批企业中,有研究医药器材的,有做芯片刻蚀的,有做高铁的信号控制系统的,有做超导材料的,有做军工红外设备的……每一个拿出来数数,都是一身的黑科技啊!
大家可能还记得,之前蛋蛋姐写过“川普优选”荐股名单:华为、大疆、海康威视……凡是被川普制裁的科技公司,都是有真材实料的,制裁之后股价不降反升,堪称股市奇迹。
我曾经一度以为,有能力让川普害怕的科技公司,只有那么几个了。没想到,这次科创板开市,一口气冒出来这么多潜力股。
也许,十年后的“川普优选”荐股名单,比川普个子还要高。
但是,也有人唱衰。
我身边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科创板就是韭菜的收割场”、“科创板不过是又一个失败的创业板”、“科创板离纳斯达克还差了三十年”……
科创板开市之后,有人唱反调唱得更高兴了。他们觉得,这些科技公司的实力并不硬,顶多算二流公司。
比如做氢能源的亿华通,不但成本比电、乙醇更高,而且核心的电堆技术依赖进口;
比如做胶囊胃镜的安翰,一次胃镜需要千元以上,比普通胃镜贵了三倍不止。
其实,我能够理解唱衰者的心情。从2009年创业板开市,再到中小板、新三板,“中国的纳斯达克”喊了十年,但是我们还是没等到。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创业板最大的科技公司是贾跃亭的乐视。
中国股市也疲软了十年之久,不少股民成了被套牢的韭菜。看到科创板开市,他们难免有几句冷嘲热讽。
为什么我们想做纳斯达克,却没有苹果和微软这样牛逼的企业?
为什么纳斯达克之路这么难,我们还是坚持要开设科创板?
只有真的读懂了纳斯达克,才能读懂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
纳斯达克的称霸,对于中国来说,影响很大。
大家都知道,有一些公司,从高管到员工都是中国人,但是同样的产品卖给中国人比美国人贵一倍,一有风吹草动就急吼吼地把生产线搬出中国。
这种公司,中国人叫他们“买办企业”,但是他们对外标榜自己是“国际公司”。
他们还真的没错,因为他们的持股股东是美国人为主的国际资本。资本只认利益,不认祖国。
在我们看来,你的地是中国的,利润是中国人给的,当然要亲中国人;但是在他们看来,我凭本事从中国人口袋里掏的钱,凭什么要还?
对于买办企业,我们除了抵制它的产品,似乎也没什么办法。我们能做的,只是阻止小企业变成“美帝良心”。
较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留在中国上市。用中国人的钱,养活中国良心企业。
但可惜,中国的科技企业,大多远走海外融资了。
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是日本软银集团。腾讯的大股东是来自南非的MIH集团。百度注册于开曼群岛,最大的股东是美国的德丰杰风险投资商,并且美资持有51%以上的股份。
选择美国,选择纳斯达克,是因为这里融资环境比国内宽松,对于盈利、公司规模、资产数量等等要求不多。
如果强行让他们留在国内上市,就是掐死他们的水源;如果送他们去美国,就是把科技未来拱手相送。
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家又一家中国科技公司,成了黄皮白心的香蕉人。
在昨天《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公司的入选数量靠前次超过美国。在顶尖强者的较量中,美国已经后劲不足了,但是他们依然有一座靠山——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市场。
只要纳斯达克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创业板,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全球创业公司来美国上市,让美国人从全球经济里分一杯羹。
那么问题来了——纳斯达克,宁有种乎?
2
时间回到二十世纪中期,硅谷附近聚集着不少来自附近高校的学生,带着实验室里面的最新技术寻求创业。
这些人,这些小微企业有个共通的特点:没钱。
当年可没有PPT能让你在大礼堂向下面的投资人吹牛逼,你得拿着资料去认认真真拜访投资人,聊聊公司目前的盈利情况,未来的发展目标什么的。
纽交所的上市要求颇为高贵冷艳:市场价值为4千万美元,并拥有2000位股东。
对于这些小微企业来说,很多公司员工都不到2000人,去哪儿给你找2000位股东?
纽交所,是科技公司可望不可即的存在。
这时,由全美证券商协会建立的纳斯达克出现了。
早期的纳斯达克只是个“股票报价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数据交换网络,可以自动同步股价,同时允许小微企业在上面进行股权的买卖。那时的纳斯达克,根本算不上一个“交易所”,不但没有挂牌标准,甚至连一套统一的上市标准都没有,基本上只要你想上,你就能上。
标准简直低得恐怖。
当年的纳斯达克简直成了垃圾股的代名词。在这一堆垃圾股中,有一家很小很不起眼的,叫英特尔。
当时,创业三年的英特尔公司根本没办法达到纽交所的上市标准,只好于1971年挂牌纳斯达克。那年,英特尔一共筹集了820万美元,用于后续产品研发。
之后的半年里,这支股票无人问津。但是那年年底,奇迹发生了。
英特尔发表了世界上首款商用微处理器:Intel 4004。简单的来说,就是电脑的CPU。
在此之前,微处理器技术被控制在美国军方手上,被用于F-14雄猫战机的数据计算。产品一公布,英特尔的邮箱就被全世界纷至沓来询问的信件塞爆。
沾英特尔的光,纳斯达克也火了。大家惊奇地发现:原来这些垃圾股里,是有“金子”存在的!
纳斯达克一时成了投资家的新焦点。
苹果在上市之前也穷过,甚至差点儿破产。游说了众多富翁之后,乔布斯磕磕绊绊地筹集了资金,1977年发布了个人电脑APPLE Ⅱ,三年后,于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发售当天,股票被迅速抢购一空。苹果市值达17.78亿美元,造就了包括乔布斯在内的四名亿万富翁。
此时,外界对纳斯达克的评价也变为了: “亿万富翁的温床” 。
1986年,纳斯达克又迎来了另一位重量级明星: 微软。
上市前一年,微软刚刚推出了windows 1.0 初版系统,风头正劲。上市首日,微软21美元开盘,27美元收盘,市值蹿到五亿美元。
同年,世界顶尖企业级软件公司甲骨文登录纳斯达克。
到了互联网时代,思科、雅虎、亚马逊等企业相继登录纳斯达克。纳斯达克正式成为互联网企业眼中的“香饽饽”,正式成为公司上市选择。
1998年到2000年,是高新技术企业最为疯狂的两年。纳斯达克指数(股票价平均价格指数)从1571.1暴涨到5048.6,涨幅高达220%。曾经辉煌的纳斯达克,让无数企业成就了晚上暴富的美梦。
那时恰好也是国内互联网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去纳斯达克上市淘金,成了每一个互联网人的梦想。
中华网是靠前家在纳斯达克登陆的中国概念股,上市当天股价飙升335%。
后来的巨头,从百度、盛大,到近两年的京东、爱奇艺、B站,纳斯达克的镰刀,收割了一代又一代的互联网大佬。
整个2018年,我国赴美上市企业高达48家,远超2017年的24家和2016年的10家。其中29家选择纳斯达克,19家选择纽交所。
3
纳斯达克的月亮,真的更圆一点吗?
其实,纳克达斯有一点从来没变过:它80%的股票,仍然是没什么流通性的僵尸垃圾股。
过去30年间,纳斯达克退市近15000家公司,上市近13000家,纳斯达克股票总数从5000家降到不到3000家。
纳斯达克能够成功,是因为它收割了微软、Intel、谷歌,还有全世界创业明星企业排着队给它递申请书。
纳斯达克一枝独秀的时候,其他地方的创业板一片冷清。
就说香港吧,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看纳斯达克红红火火,也有模有样地学了一个港股创业板。早在世纪之初,他们就喊出了“东方纳斯达克”的口号,可到现在,384家企业中,306家企业股价跌破发行价,379家换手率低于1%。
香港学到了纳斯达克的制度,但是说到底,还是缺明星企业。全世界的好苗子,都被纳斯达克割走了。
这就成了恶性循环:没有创业苗子——创业板不发达——创业苗子加速外流——创业板更加难搞。
要想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就一定要付出比纳斯达克强十倍的努力。
建好科创板,只是靠前步。我们需要一点耐心,等一个足够引爆科创板的现象级企业。
毕竟最近几年,纳斯达克的中国概念股混得越来越差了。
爱奇艺、B站上市首日就破发;每到中美贸易战的关键节点,中国概念股就会被人开刀,集体暴跌。
最懂中国公司价值的,当然还是中国人。
2016年,360的周鸿伟决定退出纽交所,重回A股。
他说:“80亿美元的市值,并未充分体现我们的公司价值。”
就像张国荣曾经说过,自己为什么不去好莱坞发展:
我和在座各位一样,算是薄有名气。亚洲是这么大的市场……大家都是实力派,我觉得我们这些人应该自强,拍出国际水平的作品……我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我在香港是哥哥,不会去那里做杂工。
尾声
科创板第二天收盘,不复靠前天开盘的辉煌。25支股票里21支都下跌,总成交额从昨天的485亿萎缩到了228亿。
应该慌吗?大可不必。
开市当天,所有人靠着尝鲜的劲,把股票推到了虚高的地位。现在的波动,只不过是市场在博弈。
科创板开市前五天不设涨跌停,就是把公司的价值交给市场去判断,让他们杀出一个结果。
博弈的结果,不思进取的公司败退出局,掌握了核心科技的公司加冕为王。
纳斯达克用了十五年才等来一个英特尔,咸鱼翻身做主人。留给科创板的路,一定还有很长。
关于科创板的所有报道,我最喜欢FT中文网的这一句:
伟大不是一天建成的
西方人常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他们还有一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中国一定会崛起,也一定会拥有自己的纳斯达克。那些嘲笑科创板的人,就和2012年以前嘲笑中国没有诺奖得主的人一样。
莫言会有的,屠呦呦也会有的。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天。
科创板开业的靠前天,造就了125个亿万富翁。
飙升最快的安集股份,一天暴涨400%;市值*高的中国通号,已经突破千亿;身价上涨最快的华兴源创实控人陈文源,一天多出了142亿的纸面财富——相 当于每过一分钟,他名下就多出一套北京三环的房子。
作为一个关注科技的写作者,我是很高兴看到科创板崛起的:这一批企业中,有研究医药器材的,有做芯片刻蚀的,有做高铁的信号控制系统的,有做超导材料的,有做军工红外设备的……每一个拿出来数数,都是一身的黑科技啊!
大家可能还记得,之前蛋蛋姐写过“川普优选”荐股名单:华为、大疆、海康威视……凡是被川普制裁的科技公司,都是有真材实料的,制裁之后股价不降反升,堪称股市奇迹。
我曾经一度以为,有能力让川普害怕的科技公司,只有那么几个了。没想到,这次科创板开市,一口气冒出来这么多潜力股。
也许,十年后的“川普优选”荐股名单,比川普个子还要高。
但是,也有人唱衰。
我身边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科创板就是韭菜的收割场”、“科创板不过是又一个失败的创业板”、“科创板离纳斯达克还差了三十年”……
科创板开市之后,有人唱反调唱得更高兴了。他们觉得,这些科技公司的实力并不硬,顶多算二流公司。
比如做氢能源的亿华通,不但成本比电、乙醇更高,而且核心的电堆技术依赖进口;
比如做胶囊胃镜的安翰,一次胃镜需要千元以上,比普通胃镜贵了三倍不止。
其实,我能够理解唱衰者的心情。从2009年创业板开市,再到中小板、新三板,“中国的纳斯达克”喊了十年,但是我们还是没等到。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创业板最大的科技公司是贾跃亭的乐视。
中国股市也疲软了十年之久,不少股民成了被套牢的韭菜。看到科创板开市,他们难免有几句冷嘲热讽。
为什么我们想做纳斯达克,却没有苹果和微软这样牛逼的企业?
为什么纳斯达克之路这么难,我们还是坚持要开设科创板?
只有真的读懂了纳斯达克,才能读懂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
纳斯达克的称霸,对于中国来说,影响很大。
大家都知道,有一些公司,从高管到员工都是中国人,但是同样的产品卖给中国人比美国人贵一倍,一有风吹草动就急吼吼地把生产线搬出中国。
这种公司,中国人叫他们“买办企业”,但是他们对外标榜自己是“国际公司”。
他们还真的没错,因为他们的持股股东是美国人为主的国际资本。资本只认利益,不认祖国。
在我们看来,你的地是中国的,利润是中国人给的,当然要亲中国人;但是在他们看来,我凭本事从中国人口袋里掏的钱,凭什么要还?
对于买办企业,我们除了抵制它的产品,似乎也没什么办法。我们能做的,只是阻止小企业变成“美帝良心”。
较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留在中国上市。用中国人的钱,养活中国良心企业。
但可惜,中国的科技企业,大多远走海外融资了。
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是日本软银集团。腾讯的大股东是来自南非的MIH集团。百度注册于开曼群岛,最大的股东是美国的德丰杰风险投资商,并且美资持有51%以上的股份。
选择美国,选择纳斯达克,是因为这里融资环境比国内宽松,对于盈利、公司规模、资产数量等等要求不多。
如果强行让他们留在国内上市,就是掐死他们的水源;如果送他们去美国,就是把科技未来拱手相送。
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家又一家中国科技公司,成了黄皮白心的香蕉人。
在昨天《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公司的入选数量靠前次超过美国。在顶尖强者的较量中,美国已经后劲不足了,但是他们依然有一座靠山——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市场。
只要纳斯达克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创业板,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全球创业公司来美国上市,让美国人从全球经济里分一杯羹。
那么问题来了——纳斯达克,宁有种乎?
2
时间回到二十世纪中期,硅谷附近聚集着不少来自附近高校的学生,带着实验室里面的最新技术寻求创业。
这些人,这些小微企业有个共通的特点:没钱。
当年可没有PPT能让你在大礼堂向下面的投资人吹牛逼,你得拿着资料去认认真真拜访投资人,聊聊公司目前的盈利情况,未来的发展目标什么的。
纽交所的上市要求颇为高贵冷艳:市场价值为4千万美元,并拥有2000位股东。
对于这些小微企业来说,很多公司员工都不到2000人,去哪儿给你找2000位股东?
纽交所,是科技公司可望不可即的存在。
这时,由全美证券商协会建立的纳斯达克出现了。
早期的纳斯达克只是个“股票报价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数据交换网络,可以自动同步股价,同时允许小微企业在上面进行股权的买卖。那时的纳斯达克,根本算不上一个“交易所”,不但没有挂牌标准,甚至连一套统一的上市标准都没有,基本上只要你想上,你就能上。
标准简直低得恐怖。
当年的纳斯达克简直成了垃圾股的代名词。在这一堆垃圾股中,有一家很小很不起眼的,叫英特尔。
当时,创业三年的英特尔公司根本没办法达到纽交所的上市标准,只好于1971年挂牌纳斯达克。那年,英特尔一共筹集了820万美元,用于后续产品研发。
之后的半年里,这支股票无人问津。但是那年年底,奇迹发生了。
英特尔发表了世界上首款商用微处理器:Intel 4004。简单的来说,就是电脑的CPU。
在此之前,微处理器技术被控制在美国军方手上,被用于F-14雄猫战机的数据计算。产品一公布,英特尔的邮箱就被全世界纷至沓来询问的信件塞爆。
沾英特尔的光,纳斯达克也火了。大家惊奇地发现:原来这些垃圾股里,是有“金子”存在的!
纳斯达克一时成了投资家的新焦点。
苹果在上市之前也穷过,甚至差点儿破产。游说了众多富翁之后,乔布斯磕磕绊绊地筹集了资金,1977年发布了个人电脑APPLE Ⅱ,三年后,于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发售当天,股票被迅速抢购一空。苹果市值达17.78亿美元,造就了包括乔布斯在内的四名亿万富翁。
此时,外界对纳斯达克的评价也变为了: “亿万富翁的温床” 。
1986年,纳斯达克又迎来了另一位重量级明星: 微软。
上市前一年,微软刚刚推出了windows 1.0 初版系统,风头正劲。上市首日,微软21美元开盘,27美元收盘,市值蹿到五亿美元。
同年,世界顶尖企业级软件公司甲骨文登录纳斯达克。
到了互联网时代,思科、雅虎、亚马逊等企业相继登录纳斯达克。纳斯达克正式成为互联网企业眼中的“香饽饽”,正式成为公司上市选择。
1998年到2000年,是高新技术企业最为疯狂的两年。纳斯达克指数(股票价平均价格指数)从1571.1暴涨到5048.6,涨幅高达220%。曾经辉煌的纳斯达克,让无数企业成就了晚上暴富的美梦。
那时恰好也是国内互联网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去纳斯达克上市淘金,成了每一个互联网人的梦想。
中华网是靠前家在纳斯达克登陆的中国概念股,上市当天股价飙升335%。
后来的巨头,从百度、盛大,到近两年的京东、爱奇艺、B站,纳斯达克的镰刀,收割了一代又一代的互联网大佬。
整个2018年,我国赴美上市企业高达48家,远超2017年的24家和2016年的10家。其中29家选择纳斯达克,19家选择纽交所。
3
纳斯达克的月亮,真的更圆一点吗?
其实,纳克达斯有一点从来没变过:它80%的股票,仍然是没什么流通性的僵尸垃圾股。
过去30年间,纳斯达克退市近15000家公司,上市近13000家,纳斯达克股票总数从5000家降到不到3000家。
纳斯达克能够成功,是因为它收割了微软、Intel、谷歌,还有全世界创业明星企业排着队给它递申请书。
纳斯达克一枝独秀的时候,其他地方的创业板一片冷清。
就说香港吧,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看纳斯达克红红火火,也有模有样地学了一个港股创业板。早在世纪之初,他们就喊出了“东方纳斯达克”的口号,可到现在,384家企业中,306家企业股价跌破发行价,379家换手率低于1%。
香港学到了纳斯达克的制度,但是说到底,还是缺明星企业。全世界的好苗子,都被纳斯达克割走了。
这就成了恶性循环:没有创业苗子——创业板不发达——创业苗子加速外流——创业板更加难搞。
要想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就一定要付出比纳斯达克强十倍的努力。
建好科创板,只是靠前步。我们需要一点耐心,等一个足够引爆科创板的现象级企业。
毕竟最近几年,纳斯达克的中国概念股混得越来越差了。
爱奇艺、B站上市首日就破发;每到中美贸易战的关键节点,中国概念股就会被人开刀,集体暴跌。
最懂中国公司价值的,当然还是中国人。
2016年,360的周鸿伟决定退出纽交所,重回A股。
他说:“80亿美元的市值,并未充分体现我们的公司价值。”
就像张国荣曾经说过,自己为什么不去好莱坞发展:
我和在座各位一样,算是薄有名气。亚洲是这么大的市场……大家都是实力派,我觉得我们这些人应该自强,拍出国际水平的作品……我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我在香港是哥哥,不会去那里做杂工。
尾声
科创板第二天收盘,不复靠前天开盘的辉煌。25支股票里21支都下跌,总成交额从昨天的485亿萎缩到了228亿。
应该慌吗?大可不必。
开市当天,所有人靠着尝鲜的劲,把股票推到了虚高的地位。现在的波动,只不过是市场在博弈。
科创板开市前五天不设涨跌停,就是把公司的价值交给市场去判断,让他们杀出一个结果。
博弈的结果,不思进取的公司败退出局,掌握了核心科技的公司加冕为王。
纳斯达克用了十五年才等来一个英特尔,咸鱼翻身做主人。留给科创板的路,一定还有很长。
关于科创板的所有报道,我最喜欢FT中文网的这一句:
伟大不是一天建成的
西方人常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他们还有一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中国一定会崛起,也一定会拥有自己的纳斯达克。那些嘲笑科创板的人,就和2012年以前嘲笑中国没有诺奖得主的人一样。
莫言会有的,屠呦呦也会有的。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天。
科创板开业的靠前天,造就了125个亿万富翁。
飙升最快的安集股份,一天暴涨400%;市值*高的中国通号,已经突破千亿;身价上涨最快的华兴源创实控人陈文源,一天多出了142亿的纸面财富——相 当于每过一分钟,他名下就多出一套北京三环的房子。
作为一个关注科技的写作者,我是很高兴看到科创板崛起的:这一批企业中,有研究医药器材的,有做芯片刻蚀的,有做高铁的信号控制系统的,有做超导材料的,有做军工红外设备的……每一个拿出来数数,都是一身的黑科技啊!
大家可能还记得,之前蛋蛋姐写过“川普优选”荐股名单:华为、大疆、海康威视……凡是被川普制裁的科技公司,都是有真材实料的,制裁之后股价不降反升,堪称股市奇迹。
我曾经一度以为,有能力让川普害怕的科技公司,只有那么几个了。没想到,这次科创板开市,一口气冒出来这么多潜力股。
也许,十年后的“川普优选”荐股名单,比川普个子还要高。
但是,也有人唱衰。
我身边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科创板就是韭菜的收割场”、“科创板不过是又一个失败的创业板”、“科创板离纳斯达克还差了三十年”……
科创板开市之后,有人唱反调唱得更高兴了。他们觉得,这些科技公司的实力并不硬,顶多算二流公司。
比如做氢能源的亿华通,不但成本比电、乙醇更高,而且核心的电堆技术依赖进口;
比如做胶囊胃镜的安翰,一次胃镜需要千元以上,比普通胃镜贵了三倍不止。
其实,我能够理解唱衰者的心情。从2009年创业板开市,再到中小板、新三板,“中国的纳斯达克”喊了十年,但是我们还是没等到。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创业板最大的科技公司是贾跃亭的乐视。
中国股市也疲软了十年之久,不少股民成了被套牢的韭菜。看到科创板开市,他们难免有几句冷嘲热讽。
为什么我们想做纳斯达克,却没有苹果和微软这样牛逼的企业?
为什么纳斯达克之路这么难,我们还是坚持要开设科创板?
只有真的读懂了纳斯达克,才能读懂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
纳斯达克的称霸,对于中国来说,影响很大。
大家都知道,有一些公司,从高管到员工都是中国人,但是同样的产品卖给中国人比美国人贵一倍,一有风吹草动就急吼吼地把生产线搬出中国。
这种公司,中国人叫他们“买办企业”,但是他们对外标榜自己是“国际公司”。
他们还真的没错,因为他们的持股股东是美国人为主的国际资本。资本只认利益,不认祖国。
在我们看来,你的地是中国的,利润是中国人给的,当然要亲中国人;但是在他们看来,我凭本事从中国人口袋里掏的钱,凭什么要还?
对于买办企业,我们除了抵制它的产品,似乎也没什么办法。我们能做的,只是阻止小企业变成“美帝良心”。
较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留在中国上市。用中国人的钱,养活中国良心企业。
但可惜,中国的科技企业,大多远走海外融资了。
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是日本软银集团。腾讯的大股东是来自南非的MIH集团。百度注册于开曼群岛,最大的股东是美国的德丰杰风险投资商,并且美资持有51%以上的股份。
选择美国,选择纳斯达克,是因为这里融资环境比国内宽松,对于盈利、公司规模、资产数量等等要求不多。
如果强行让他们留在国内上市,就是掐死他们的水源;如果送他们去美国,就是把科技未来拱手相送。
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家又一家中国科技公司,成了黄皮白心的香蕉人。
在昨天《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公司的入选数量靠前次超过美国。在顶尖强者的较量中,美国已经后劲不足了,但是他们依然有一座靠山——世界上最发达的金融市场。
只要纳斯达克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创业板,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全球创业公司来美国上市,让美国人从全球经济里分一杯羹。
那么问题来了——纳斯达克,宁有种乎?
2
时间回到二十世纪中期,硅谷附近聚集着不少来自附近高校的学生,带着实验室里面的最新技术寻求创业。
这些人,这些小微企业有个共通的特点:没钱。
当年可没有PPT能让你在大礼堂向下面的投资人吹牛逼,你得拿着资料去认认真真拜访投资人,聊聊公司目前的盈利情况,未来的发展目标什么的。
纽交所的上市要求颇为高贵冷艳:市场价值为4千万美元,并拥有2000位股东。
对于这些小微企业来说,很多公司员工都不到2000人,去哪儿给你找2000位股东?
纽交所,是科技公司可望不可即的存在。
这时,由全美证券商协会建立的纳斯达克出现了。
早期的纳斯达克只是个“股票报价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数据交换网络,可以自动同步股价,同时允许小微企业在上面进行股权的买卖。那时的纳斯达克,根本算不上一个“交易所”,不但没有挂牌标准,甚至连一套统一的上市标准都没有,基本上只要你想上,你就能上。
标准简直低得恐怖。
当年的纳斯达克简直成了垃圾股的代名词。在这一堆垃圾股中,有一家很小很不起眼的,叫英特尔。
当时,创业三年的英特尔公司根本没办法达到纽交所的上市标准,只好于1971年挂牌纳斯达克。那年,英特尔一共筹集了820万美元,用于后续产品研发。
之后的半年里,这支股票无人问津。但是那年年底,奇迹发生了。
英特尔发表了世界上首款商用微处理器:Intel 4004。简单的来说,就是电脑的CPU。
在此之前,微处理器技术被控制在美国军方手上,被用于F-14雄猫战机的数据计算。产品一公布,英特尔的邮箱就被全世界纷至沓来询问的信件塞爆。
沾英特尔的光,纳斯达克也火了。大家惊奇地发现:原来这些垃圾股里,是有“金子”存在的!
纳斯达克一时成了投资家的新焦点。
苹果在上市之前也穷过,甚至差点儿破产。游说了众多富翁之后,乔布斯磕磕绊绊地筹集了资金,1977年发布了个人电脑APPLE Ⅱ,三年后,于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发售当天,股票被迅速抢购一空。苹果市值达17.78亿美元,造就了包括乔布斯在内的四名亿万富翁。
此时,外界对纳斯达克的评价也变为了: “亿万富翁的温床” 。
1986年,纳斯达克又迎来了另一位重量级明星: 微软。
上市前一年,微软刚刚推出了windows 1.0 初版系统,风头正劲。上市首日,微软21美元开盘,27美元收盘,市值蹿到五亿美元。
同年,世界顶尖企业级软件公司甲骨文登录纳斯达克。
到了互联网时代,思科、雅虎、亚马逊等企业相继登录纳斯达克。纳斯达克正式成为互联网企业眼中的“香饽饽”,正式成为公司上市选择。
1998年到2000年,是高新技术企业最为疯狂的两年。纳斯达克指数(股票价平均价格指数)从1571.1暴涨到5048.6,涨幅高达220%。曾经辉煌的纳斯达克,让无数企业成就了晚上暴富的美梦。
那时恰好也是国内互联网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去纳斯达克上市淘金,成了每一个互联网人的梦想。
中华网是靠前家在纳斯达克登陆的中国概念股,上市当天股价飙升335%。
后来的巨头,从百度、盛大,到近两年的京东、爱奇艺、B站,纳斯达克的镰刀,收割了一代又一代的互联网大佬。
整个2018年,我国赴美上市企业高达48家,远超2017年的24家和2016年的10家。其中29家选择纳斯达克,19家选择纽交所。
3
纳斯达克的月亮,真的更圆一点吗?
其实,纳克达斯有一点从来没变过:它80%的股票,仍然是没什么流通性的僵尸垃圾股。
过去30年间,纳斯达克退市近15000家公司,上市近13000家,纳斯达克股票总数从5000家降到不到3000家。
纳斯达克能够成功,是因为它收割了微软、Intel、谷歌,还有全世界创业明星企业排着队给它递申请书。
纳斯达克一枝独秀的时候,其他地方的创业板一片冷清。
就说香港吧,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看纳斯达克红红火火,也有模有样地学了一个港股创业板。早在世纪之初,他们就喊出了“东方纳斯达克”的口号,可到现在,384家企业中,306家企业股价跌破发行价,379家换手率低于1%。
香港学到了纳斯达克的制度,但是说到底,还是缺明星企业。全世界的好苗子,都被纳斯达克割走了。
这就成了恶性循环:没有创业苗子——创业板不发达——创业苗子加速外流——创业板更加难搞。
要想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就一定要付出比纳斯达克强十倍的努力。
建好科创板,只是靠前步。我们需要一点耐心,等一个足够引爆科创板的现象级企业。
毕竟最近几年,纳斯达克的中国概念股混得越来越差了。
爱奇艺、B站上市首日就破发;每到中美贸易战的关键节点,中国概念股就会被人开刀,集体暴跌。
最懂中国公司价值的,当然还是中国人。
2016年,360的周鸿祎决定退出纽交所,重回A股。
他说:“80亿美元的市值,并未充分体现我们的公司价值。”
就像张国荣曾经说过,自己为什么不去好莱坞发展:
我和在座各位一样,算是薄有名气。亚洲是这么大的市场……大家都是实力派,我觉得我们这些人应该自强,拍出国际水平的作品……我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我在香港是哥哥,不会去那里做杂工。
尾声
科创板第二天收盘,不复靠前天开盘的辉煌。25支股票里21支都下跌,总成交额从昨天的485亿萎缩到了228亿。
应该慌吗?大可不必。
开市当天,所有人靠着尝鲜的劲,把股票推到了虚高的地位。现在的波动,只不过是市场在博弈。
科创板开市前五天不设涨跌停,就是把公司的价值交给市场去判断,让他们杀出一个结果。
博弈的结果,不思进取的公司败退出局,掌握了核心科技的公司加冕为王。
纳斯达克用了十五年才等来一个英特尔,咸鱼翻身做主人。留给科创板的路,一定还有很长。
关于科创板的所有报道,我最喜欢FT中文网的这一句:
伟大不是一天建成的
西方人常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他们还有一句谚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中国一定会崛起,也一定会拥有自己的纳斯达克。那些嘲笑科创板的人,就和2012年以前嘲笑中国没有诺奖得主的人一样。
莫言会有的,屠呦呦也会有的。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天。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
以上就是科创板诞生多少亿万富翁破产?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