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经理人指数是什么意思PMI
本周发布了我国2023年10月的PMI数据,借着这个机会,我们来详细聊一聊什么是PMI。PMI的定义?PMI指数的调查、统计、及编制方法财新PMI和官方PMI有什么区别?如何分析和......接下来具体说说
采购经理指数已成为世界经济运行活动的重要评价指标和世界经济变化的晴雨表,建立中国采购经理指数(CFLP-PMI)对于完善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监测体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01
定义
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扩散指数即新订单指数(简称订单)、生产指数(简称生产)、从业人员指数(简称雇员)、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简称配送)、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简称存货)加权而成。采购经理指数已成为世界经济运行活动的重要评价指标和世界经济变化的晴雨表,建立中国采购经理指数(CFLP-PMI)对于完善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监测体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02
调查范围
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从全国抽取820家样本企业进行调查。
03
调查方法
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采用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方法,以制造业行业大类为层,行业样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层内样本使用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
本调查采用联网直报的调查方式对企业采购经理进行月度问卷调查。
04
计算方法
PMI指数计算公式如下:PMI=订单×30%+生产×25%+雇员×20%+配送×15%+存货×10%
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问卷涉及生产量、新订单、出口订货、现有订货、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购进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等11个问题。对每个问题分别计算扩散指数,即正向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的一半。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5个扩散指数(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5个分类指数及其权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确定的。具体包括:新订单指数,权数为30%;生产指数,权数为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为2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权数为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为10%。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逆指数,在合成PMI综合指数时进行反向运算。
美国商业部对PMI与制造业发展趋势和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当PMI大于50%时,预示着制造业经济的扩张发展;而小于50%时,则预示着制造业经济的衰退。50%点为衡量制造业是否扩张或陷入衰退的临界点。而当PMI在一段时间内持续高于42.8%,则预示着GDP的扩张;而当PMI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低于42.8%,则预示着GDP的衰退。
05
季节调整
采购经理调查是一项月度调查,受季节因素影响,数据波动较大。现发布的PMI综合指数和各分类指数均为经季节调整后的数据。
06
重要意义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国际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体系,涵盖生产与流通、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等领域,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建立中国采购经理指数的重大意义在于:
首先是有利于与国际接轨。
目前,已有美国、英国、新加坡等22个国家制定了PMI指数。中国加入WTO之后,正在日益成为世界采购中心与制造中心,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国经济形势如何已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所以是中国需要PMI, 世界也需要中国的PMI。建立中国PMI,将在两个方面与国际接轨:一是调查方法与统计方法的接轨;二是数据的可比性。
第二,有利于国家经济与产业经济的宏观调控与预测。
PMI是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反映经济活动快速的、及时的先行指标。通过PMI,可以及时监测和预测经济与商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趋势,使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走向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第三,有利于指导企业的采购、生产、经营等活动。
视频加载中...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现在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它不仅能及时反映制造业企业运行的状况,还能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这个指数是如何被统计出来的,来了解一下。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PMI,是将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3000家企业作为调查样本,每月月底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企业生产量、新订单、出口订货、现有订货、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购进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等12个问题。
问卷数据收集完成后,将相关答案综合成5个分类指数,根据对经济影响的先行程度,按照权重占比综合计算整体PMI。这5个分类指数分别为:新订单指数,(权数为30%);生产指数,(权数为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为2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权数为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为10%)。
PMI指数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 赵庆河: PMI在我国发布已有十年时间,主要是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本周发布了我国2023年10月的PMI数据,借着这个机会,我们来详细聊一聊什么是PMI。
PMI是宏观经济变化的晴雨表,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
采购经理指数 (Purchasing Managers’Index,简称 PMI) 是 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月度综合性指数 ,涵盖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之一。由于采购经理调查简单易行,科学合理,目前国际上有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编制并发布 PMI 指数。
——国家统计局
PMI指数体系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领域:
在制造业领域,PMI调查问卷覆盖包括生产、需求、采购、库存、销售、就业、配送等维度共13个项目。并组成一个合成指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在非制造业领域,PMI调查问卷覆盖包括需求、库存、采购、销售、就业、配送等共10个项目。但并没有合成指数。通常用代表“业务总量”的指数:“商务活动指数”,来反映非制造业领域的景气程度。
我国PMI采用月度更新的频率,表示环比变化。 样本公司每月25日到28日应提交当月的调查问卷。国家统计局在每月最后一天发布当月的调查统计数据。
基于PMI的计算方式,该指数的荣枯线为50%。 高于50%,表示经济活动比上月有所扩张。反之亦然。
PMI指数是检测宏观经济运行中可靠的先行指标:
我国国家统计局每月末发布当月的PMI报告,发布时间上远远领先于其他的经济指标。
并且,PMI的调查分项中多涉及各类“先行”项目,比如:“新订单是否增加?现有订单是否增加?库存是否降低?”等,均领先于实际工业产值增加、国民经济产值增加。
(一)调查问卷
每月25至28日,被选中为样本企业的采购经理(或相关负责人)需提交调查问卷,基于本公司的实际运行情况如实填写。
调查问卷的每个问题对应一个PMI分类指数。具体指标项目如前所示,不再赘述。以下为调查问卷的截图。
制造业PMI调查问卷
非制造业PMI调查问卷
(二)分类指数计算
基于调查问卷所收集的全部信息,统计每个问题下面各选项的占比,并以此计算PMI分类指数。
PMI分类指数 =
'增加'选项的百分比 × 1
+ '持平'选项的百分比 × 0.5
+ '减少'选项的百分比 × 0
例如,
对于“新订单指数”的问题:贵企业本月来自客户的产品订单数量相比上月:增加/保持不变/减少。
假设在全部样本中,有20%的人认为增加,50%的人认为保持不变,30%的人认为减少。
则 新订单指数% = 20%×1 + 50%×0.5 + 30%×0 = 45%
(三)综合指数计算
制造业PMI调查问卷虽然涉及13个问题,但在合成综合指数时,只使用到其中的5个分类指数。
制造业PMI指数 =
新订单指数 × 30% +
生产指数×25% +
从业人员指数×20% +
(10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15% +
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10%
而对于非制造业PMI指标体系,由商务活动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在手订单指数、存货指数、中间投入价格指数、收费价格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等10个分类指数构成。
但由于没有合成的非制造业综合PMI指数,实际情况中,我们通常用代表业务总量变化的“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来反映非制造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情况。
(四)季节调整
采购经理调查是一项月度调查,受季节因素影响,数据波动较大。为了消除季节因素的影响,保证月度数据之间的可比性,国家统计局按照国际通行方法对所有指数进行了季节调整。
关于国家统计局如何进行季节调整,可以参考官方说明——什么是季节调整? - 国家统计局 (stats.gov.cn)
我们平时从统计局官方网站上看到的PMI数据,已经是经过季节调整后的数据。但观看历史,可以发现,PMI数据仍然存在一定的季节特征。
例如:
整体来看,夏季的几个月里,制造业PMI指数会较为平稳。而春节后的两个月、中秋节前、以及年尾两个月,整体会波动较大,但更偏向于扩张方向。
因此,我们在分析和使用PMI数据的时候,应该对其季节属性保持敏感。
我们每个月在看PMI指数发布的时候,时常会注意到还有“财新PMI”数据的发布,而且有时候它经常与官方(国家统计局)发布的PMI数据存在差异。
那么财新PMI和官方PMI有哪些区别呢?
(一)发布机构的不同
官方PMI,由国家统计局编制和发布。
财新PMI,由市场调查机构IHS Markit编制、财新传媒冠名。在2015年8月之前,该指数由汇丰冠名,因此以前被称为汇丰PMI。2015年8月以后,因财新替代汇丰银行对Markit公司编制的PMI指数进行冠名赞助,于是汇丰PMI变成了财新PMI。
(二)发布时间不同
官方PMI:每月月底上午9点在统计局官网公布当月的PMI。
财新PMI:每月1日上午在财新网公布前一月的PMI。
(三)调查样本不同
调查样本的区别是导致官方PMI与财新PMI数据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
通常,我们普遍认为,财新PMI更贴近于中小型进出口民企,而官方PMI则更贴近于中大型国有企业。
由于样本数量的区别,以及覆盖企业的经营特点(稳定性、灵活性等)的区别,财新PMI通常要比官方PMI的波动幅度更大。
除了以上几点主要区别以外,官方PMI和财新PMI的指标构建方式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如果会分析和解读官方PMI数据,也就能够用同样的方法解读和分析财新PMI。
根据PMI指数的统计和计算公式可知:
下图是一个很好的应用荣枯线分析PMI趋势的例子:
收缩减速 (蓝色部分):PMI小于50,但逐渐向荣枯线靠近,表明经济运行中的收缩成分多于扩张成分,但扩张成分在增加,收缩成分在减少,经济仍处于收缩区间。
收缩加速 (绿色部分):PMI小于50,且逐渐远离荣枯线,表明经济运行中的收缩成分多于扩张成分,扩张成分在减少,收缩成分在增加,经济处于收缩区间。
扩张加速 (黄*部分):PMI大于50,且逐渐远离荣枯线,表明经济运行中的扩张成分多于收缩成分,扩张成分在增加,收缩成分在减少,经济处于扩张区间。
扩张减速 (橙色部分):PMI大于50,但逐渐回归荣枯线,表明经济运行中的扩张成分多于收缩成分,但扩张成分在减少,收缩成分在增加,经济仍处于扩张区间。
(注:由于我国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以下主要关注制造业PMI分类指标之间的关系。关于非制造业PMI各指标间的关系,未来有机会,会在分析每月数据时候展示。)
先从生产经营的逻辑链条来看,代表不同环节的“分类PMI指标”之间应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生产制造过程中,一个最大的流程逻辑链条是:当新订单数量增多时,企业会扩大生产规模(人员、物资),继而生产更多的产成品。
分类PMI指标也很好的印证了这一逻辑事实。
从历史数据来看:
(二)上游的原材料价格也会通过生产制造过程,传导到下游产品价格。
逻辑上来说,当采购量增加、且全球资源产品价格上涨时(可能由于战争、地缘关系、资源国灾害等原因造成),企业的原材料价格指数会随之上涨,在经过生产、制造、加工后,传导到下游的产成品出厂价格上涨。
另外,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供不应求、或者供大于求时,产成品出厂价格可能会为了满足供需关系而发生变化。
从历史数据来看:
原材料价格指数与出厂价格指数完全同频共振。不过产成品出厂价格指数的波动幅度要小于原材料价格指数的波动幅度。这也说明生产制造过程中,会抵消、缓冲一部分上游价格的波动,减缓终端消费品的价格波动。
(三)新订单与新出口订单的关系
在调查问卷中,“新出口订单”选项归属于“新订单”选项下面,前者是对后者的补充。因此,但从调研角度来考虑,大概率这两个分类指数也应该是同频共振、正相关的关系。
从历史数据来看:
也证实了“新出口订单”与“新订单”指数长期同增同减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上半年,“新出口订单指数”远远落后于“新订单指数”。这主要是因为疫情刚开始的前半年里,全球供应链极为混乱,导致我国的进出口受阻。
(四)采购量与进口量的关系
与上一节的订单关系类似,在调查问卷中,“进口”选项归属于“采购量”选项下面,前者是对后者的补充。因此,但从调研角度来考虑,大概率这两个分类指数也应该是同频共振、正相关的关系。
从历史数据来看:
同样的,也证实了“采购量”与“进口”指数长期同增同减的关系。
且由于与“出口订单”类似的原因,在2020年上半年,“进口指数”落后于“采购量指数”。
(五)产成品库存的变化通常是由订单量与生产量共同决定的
根据库存周期理论,库存周期可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被动去库存、主动补库存、被动补库存、主动去库存,分别对应经济的复苏、繁荣、衰退、萧条。
但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从生产经营的角度来看,当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库存就会增加,而当生产量小于销售量时,库存就会减少。
从PMI历史数据来看:
可以发现同样的趋势。当“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增加时,“产成品库存指数”就会降低,意味着企业生产的产品满足不了订单的需求,只好先卖出库存,导致产成品库存降低。
反之亦然。
(注:由于我国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以下主要关注制造业PMI及其组成分类与其他经济指标的关系。关于非制造业PMI与其他经济指标的关系,未来有机会,会在分析每月数据时候展示。)
(一)制造业PMI vs 工业增加值
均为表示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的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与“规模以上:国有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基本保持了一致性。
要注意的是,由于官方制造业PMI的样本特点(国有大中型企业),其与“规模以上:国有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的数据的一致性更高,而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的正相关系数更低一些(此处没有展示出,如有兴趣可去官方网站自行下载数据观察)。
(二)制造业PMI vs GDP
作为制造业大国,GDP的同比增速也与制造业PMI保持一定的一致性。
不过由于我国GDP为:1. 季度更新,2. 且除了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之外,还有靠前、三产业贡献近一半的GDP,3. 再加上GDP为实际值的统计,而不是PMI一样基于调查问卷的样本调查,所以与制造业PMI相比,GDP的变化和趋势更加平缓。
(三)制造业PMI:原材料价格指数 vs PPI
制造业PMI指数下的一个分项:“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与“PPI(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环比”的变化几乎一模一样。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PMI每月发布时间早于PPI的发布时间,用PMI数据来预测每月的PPI,先一步对经济形势有更准确的判断。
(四)制造业PMI:从业人员指数 vs 失业率
制造业PMI指数下的另一个分项:“从业人员指数”与“城镇调查失业率”,特别是“城镇调查失业率:31个大城市”,很高的负相关性。
这同样是因为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制造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在就业市场占据半壁江山。一旦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数减少,城镇失业率必然上升。而且由于官方制造业PMI的调查样本主要覆盖大中型国企,因此与大中型城市的失业率有更高的负相关性。
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经成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观察指标之一。尤其是其月更、早发布、先行特征,使其备受关注。
本文仅简单介绍了PMI的定义及特征。实际上,越深入了解和研究,越能发现该指数背后可能隐藏的重要信息,以及与其他高频数据互相印证、互相预测的关系。
比如:2020年底及2021年航运指数大幅上升,PMI供应商配送时间同期也明显变慢。如果能在发现PMI配送时间变慢的时候去研究原因,大概率不会错过“中远海控”后半程的涨幅。(虽然,实际作股票交易的人肯定是早在这之前就已经入场了,但是作为散户,没有消息渠道、没有投研能力、没有广度覆盖的情况下,能有效利用公开信息佐证,也不失为对知识的有效利用)
再比如:2020年上半年疫情初期,PMI进口采购量指数显著低于PMI总采购量指数时,是不是可以在了解原因之后(进出口受阻,可能存在买不着需要的上游原材料),对赌未来上游资源价格、下游出口产品价格会暴涨?尤其是后来PMI新订单指数维持在荣枯线以上超过1年的时间。
以上就是采购经理人指数是什么意思PMI?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