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上市公司有碳排放交易权碳排放交易概念股龙头股有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重点包括:建立绿色股票指数,发展碳排放权期货交易…一股君整理了碳交易概念股名单,供大家参考。一、参股碳交所深圳能源:持有深圳碳......接下来具体说说
目前上市公司碳排放披露水平参差不齐、几乎没有A股公司主动披露相关数据。从2021年起,《财经》杂志与中创碳投每年都会联合发布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榜,该榜从八大高耗能行业起步,将逐步覆盖各行各业的主流上市公司。2022年起,还将增加碳中和榜
文 |《财经》杂志&中创碳投联合团队
11月17日,“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2021)”在由《财经》杂志主办的“碳中和高峰论坛”上*发。榜单上100家公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合计为44.24亿吨,超过全国排放量的40%。总量榜前十名的公司,排放量接近全国的20%;前二十名的公司,排放量占到全国的1/4左右。
“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2021)”由“总量榜”和“强度榜”组成。总量榜,按照上市公司2020年度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由大到小排序,强度榜则按上市公司每万元营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大到小排序。
今年的榜单涵盖了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100家高碳排放公司,他们分布在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八大高耗能行业。从2021年起,《财经》杂志与中创碳投每年都会联合发布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榜,该榜从八大高耗能行业起步,将逐步覆盖各行各业的主流上市公司。2022年起,还将增加碳中和榜。
榜单展示
注:榜单中的碳排放主要是指二氧化碳排放;碳排放数据来源中,标注*,为中创碳投&《财经》杂志的估算数据,标注**的企业,自己有披露,但以调整后的数据排名,标注为空的企业,均采用自行公开披露数据;部分港股上市公司营收按1港币=0.85元人民币折算
注:榜单中的碳排放主要是指二氧化碳排放;碳排放数据来源中,标注*,为中创碳投&《财经》杂志的估算数据,标注**的企业,自己有披露,但以调整后的数据排名,标注为空的企业,均采用自行公开披露数据;部分港股上市公司营收按1港币=0.85元人民币折算
2020年9月,***主席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后一年里,所有与减碳相关的工作都开始提速。中国犹如处在巨变前夜,政府、企业、第三方机构……各方都在摸索、试水。
中金公司估算,参考2020年的价格水平,未来40年,碳中和将撬动约140万亿投资。如此庞大体量的资金将流向何处?在近半个世纪的减碳之路上,哪些行业的命运将被改变?哪些企业又将首先受到冲击?
首当其冲的,是高耗能行业。2020年度,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99亿吨,占全球总量约30%,居全球首位(见图1)。而能源相关排放,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燃烧,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90%。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覆盖的八大重点行业——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便是耗能主力。据中创碳投统计,2020年度,八大行业的碳排放总量合计约占全国碳排放的80%(见图2)。
图1:全球及各国历年二氧化碳排放量
图2:2020年度八大行业碳排放占比
以当下全国碳市场约50元/吨的碳价来计算,企业每购买1万吨碳排放权,就要增加50万元成本。在总量控制较为严格的欧洲,碳价约为50~55欧元,每购买1万吨碳排放权,成本高达400万人民币。
碳排放数据对高耗能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衡量经济效益、还是制定发展规划,碳排放带来的额外成本,都将成为决策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而企业增加的成本,也将以各种方式,不同程度地转嫁出去,最终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
为支撑全国碳市场建设运行,上述八大重点行业,已经连续多年开展碳排放数据核算,并上报给政府部门,但目前并未对公众公开。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首批纳入2162家电力企业,后续将逐步纳入另外7个行业。
为了增加公众,尤其是普通投资者对企业碳排放情况的了解,《财经》杂志联合中创碳投,共同发布《中国上市公司碳排放**(2021)》。
这是在上市公司碳披露水平参差不齐现状下的一个努力成果,也是一次突破。我们希望借此机会,向公众普及碳中和知识,也希望能够推动上市公司更加主动地披露相关数据、采取减排行动,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下面,我们将解读榜单并介绍编制方法。
从碳排放榜看高碳行业发展趋势
榜单上100家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合计约44.24亿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BP能源统计,2020年度,中国大约排放了99亿吨二氧化碳,也就是说,这些公司的碳排放总额占全国的44.7%。
电力公司的直接排放,与其他行业外购电力产生的间接排放,可能造成重复计算。但是,间接排放在这些企业的排放总量中占比很小,即使考虑重复计算的问题,上述占比也很可能超过40%。
高额的占比,意味着这些公司在碳中和行动中处于重要地位,也需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但是,作为上市主体,它们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表现却不尽人意。
100家企业,只有47家主动披露了2020年度碳排放总量。由于港交所对企业编制ESG报告的要求较为严格,港股上市公司的披露情况要明显优于A股。榜单上,51家A股上市公司,仅4家主动披露;23家A+H股上市公司,仅3家未披露;26家H股上市公司,同样仅3家未披露。
从分布来看,上榜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体现了一定的“二八效应”。排名前二十的企业, 2020年度排放量都在5000万吨以上,合计排放约占百家企业总排放量的62.5%。
而总量排名前十的企业,2020年度排放量均超过1亿吨,合计排放约占百家企业总排放量的46%。也就是说,这些“大块头”们,排放总量几乎接近剩余所有企业排放总和。
排名前二十的企业,均为各自领域的龙头。其中,电力8家,水泥6家,数量占比70%。
剩余的6家公司,分别是石化行业的“两桶油”——中国石油(601857.SH)和中国石化(600028.SH)、煤炭行业的中国神华(601088.SH),钢铁行业的宝钢股份(600019.SH),以及有色行业的中国铝业(601600.SH)和中国宏桥(1378.HK)。其中,中国神华的排放,并非主要来自于其煤炭开采业务,而是来源于其发电业务。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榜单中其他煤炭开采企业。
分行业来看,电力、水泥、钢铁三大行业的排放总量规模相对更大。其中,电力与水泥行业的公司更是占据了总量榜前五名。
图3 榜单各行业不同碳排放区间的公司数量分布
企业排放总量受到行业特性的影响,但首先与自身经营规模密切相关,而强度榜则更清晰地突出了行业特性。
强度榜衡量的是企业每万元营收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排名前30的企业,几乎全部来自于电力和水泥行业,而前10名,则几乎被电力行业包揽。
从行业强度分布图可看出,电力、水泥的排放强度要远高于其他行业。钢铁行业虽然排放总量较多,但强度相对较小。而化工行业的排放总量相对较少,但强度相对较高。煤炭企业,排放量中的大部分来源于其发电业务,强度也相对较高。
作为石化行业的龙头,中石油与中石化,虽然排放总量过亿,位列前十,但由于营收规模巨大,每万元营收的碳排放量仅不到0.9吨,强度较低。
图4 榜单各企业碳排放强度分布
据中创碳投统计,八大重点行业合计约占2020年度中国碳排放总量约80%。而在这八大行业内部,电力、钢铁、建材合计占比约86%。其中,建材行业的排放,又主要来源于水泥。
综合来看,电力、钢铁、水泥这三大行业,在中国的减碳行动中尤为重要。
减碳抓手,最关键的行业——电力与供热
发电与供热部门,为居民生活与经济运转提供了基础保障,但同时也是碳排放靠前大户。据WRI(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发电与供热行业产生的排放,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41.6%。
据中电联统计,2020年,火电发电约占全国发电总量68%。火电发电,是将煤、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化学能**为电能。中国的资源结构富煤、贫油、少气。因此,国内火电又以燃煤为主,气电占比较小。从2020年底的全国发电装机结构来看,火电装机达12.5亿千瓦,其中煤电装机为10.95亿千瓦。
燃煤发电能耗高、污染重,每发一度电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燃气发电的两倍左右。但我国天然气资源探明率低,2019年对外依存度达到43%。为了保障能源安全,中国要优先考虑发展风、光、水、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电。
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在碳中和的目标下,2050年,中国非石化发电量占总电量的比例将超过90%,煤炭比例则将降至5%以下。这意味着,届时的发电能源结构,将完全倒置当下的现状。
表1 榜单A股电力公司2020年度非火电发电占比
电力公司们正纷纷在新能源领域开疆拓土。大多数A股发电企业,都已开始布局风电与光伏业务。(见表1)
在我们的榜单中,那些非燃煤发电占比较高的企业,碳排放强度相对较小。(见图5)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我们在计算强度时,统一以全部营收作为除数。非火电业务的营收增大了分子。二是燃气的单位排放量相对较小,气电比例增大,排放量会相对降低,减少了分母。
图5 A股电力公司2020年度非燃煤发电占比及碳排放强度
作为能源供给端,只有电力行业实现了“清洁”,下游的各行各业才能真正走向“低碳”。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将在未来引发一场能源变革。
工业排放NO.1——钢铁
钢铁是现代工业的筋骨,但同时也是耗能与碳排放大户。据《中国钢铁工业节能低碳发展报告(2020)》,钢铁行业排放量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5%,在国内所有工业行业中居首位。
不过,根据强度榜单,钢铁行业每万元营收排放量大约为3~5吨,处于高耗能行业的中间水平。
钢铁的生产工艺流程可分为长流程和短流程两类。长流程,即将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送入高炉中炼成铁水,再进行炼钢。短流程,则是直接用电炉,将废钢炼成铁水,再制钢。长流程的高炉冶炼过程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短流程的排放量相对更低。
在数据搜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榜上公司使用短流程炼钢的比例较少。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钢铁处处长徐文立亦曾指出,中国钢铁行业电炉短流程占比不到10%,远低于美国(62%)、欧盟(39%)、日本(22%)的发展水平,也低于全球(25.2%)的平均水平。
当前,我国短流程炼钢发展面临废钢资源供应不足和炼钢成本偏高的制约。但提升电炉钢工艺占比,增加长流程工艺中废钢的使用量是钢铁行业结构减排的重要方向。工信部2020年底发布的《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十四五”末,短流程炼钢占比提升至15%以上,力争达到20%,废钢比达到30%。钢铁行业是典型的难减排行业,要完成深度脱碳需要创新技术突破与高额资金投入。
据中金估算,假设钢铁行业在2019年实现碳中和,那么全行业大约要为此付出高达7000亿的成本。
难以减碳的“皮肤组织”——水泥
植被和土壤是自然的皮肤,水泥则是人类社会的皮肤。数字水泥网的调研报告显示,2020年度,水泥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约占我国排放总量13%。在工业大类中仅次于钢铁行业。
石灰石是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水泥行业的排放,约50%来源于于石灰石在高温锻造下产生石灰的过程。东方证券研报显示,水泥生产的过程排放占我国总工业过程排放的75%左右。
从榜单来看,水泥和电力一样,属于总量、强度”双高“的行业。除亚泰集团、金隅集团、中国建材拥有较多的非水泥业务收入外,其余水泥企业每万元营收产生的碳排放量为12~20吨不等。
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的限制,加大了水泥行业的脱碳难度。据中金测算,2019年,钢铁行业的绿色溢价为22%,而水泥行业绿色溢价高达156%。所谓绿色溢价,是指使用零排放燃料、技术的成本会比使用当下的化石能源、技术的成本高多少。简而言之,就是以当下的状态,需要为零碳排多付出多少成本。
中金预计,到2060年,钢铁行业的绿色溢价可下降至7%左右,而水泥行业仅能降至67%。可见,水泥行业的脱碳之路尤为艰难。
榜单编制方法
榜单范围及选取标准: 我们选取了2020年度营收大于60亿人民币,主营业务位于中国境内,在A股或港股上市的100家高碳排放公司。覆盖,但不限于前述八大行业。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化工行业,我们目前仅列入自行披露排放量的企业。这是因为,化工产品种类繁多,产业链庞大而复杂,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开信息中,可用于排放量估算的信息十分有限,较难把握估算误差。
估算范围: 《温室气体核算体系》将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分为三类。其中,范围一是指企业控制实体的直接排放,比如化石燃烧,生产过程排放等;范围二是指企业外购电力、热力等产生的间接排放;范围三是指除范围二之外的所有间接排放,包括产业链上下游可能产生的所有排放。我们估算的是“范围一+范围二”,这也是大多数企业目前所能统计的范围。就温室气体的种类而言,主要估算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各行业估算方法简介: 有53家公司未主动披露碳排放数据,主要集中在电力、钢铁、水泥行业,另有少数其他行业。我们对所有公司都进行了估算,但优先采用企业自行披露的数据。
发电企业:
发电企业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和净购入电力排放,前者占比超过99.8%。因此,估算发电企业的排放量,主要看各类燃料的消耗量及每单位产生的排放量。
我们用产量×单位产量能耗,计算总燃料消耗量。发电企业主要生产电和热两种产品,企业在计算单位煤耗时,会在二者间进行分摊,分别得到供电煤耗与供热煤耗,而主要披露的则是供电煤耗。因此,对于供电产生的排放,我们采用供电量、供电煤耗和单位煤耗碳排放因子计算,而供热产生的排放,则主要依据供热量和单位供热碳排放强度估算。(注1)建投能源未披露发电量数据,在估算其燃料消耗量时,根据燃料成本折算。
火电的主要燃料为煤炭和天然气。企业披露的供电煤耗,是不同燃料折算成标准煤(注2)后的数据,而燃煤和燃气的碳排放因子差异较大。因此,根据每家企业的生产情况,我们对单位煤耗碳排放因子、单位供热碳排放强度均进行了加权调整(注3)。
综上,我们的估算公式为: 发电企业碳排放=供电量×供电煤耗×加权的单位煤耗碳排放因子+供热量×加权的单位供热碳排放强度
钢铁企业:
钢铁企业的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工业过程排放、净购入电力热力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含碳金属冶炼、石灰石分解形成的直接排放和粗钢等含碳产品固定的排放,被称为“工业过程排放”。
钢铁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中,可用于过程排放估算的信息有限,因此我们的估算公式为: 钢铁企业碳排放=(粗钢产量×吨钢综合能耗×单位能耗碳排放因子)/能源消费排放占比
其中,吨钢综合能耗,若企业年报未披露,则参考其他公开资料,取近年数据。单位能耗碳排放因子、能源消费排放占比,则是我们基于行业碳排放特征数据库并依据上市公司历史披露数据进行回测确定的。
水泥企业:
水泥企业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熟料生产过程。将石灰石、黏土、铁矿石等原材料混合研磨后,得到生料,再将生料送入水泥窑中高温煅烧,产出熟料。这一过程,需要使用外购电力、燃烧化石能源,并在石灰石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水泥上市公司的数据披露同样有限,我们的估算方法是: 水泥企业碳排放=各产品产量×可比产品综合能耗限额×单位能耗碳排放因子+熟料产量×单位熟料过程碳排放强度保守值
其中,产品种类主要有熟料、水泥、混凝土。各类产品的单位能耗,参考政府规定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值,即“可比产品综合能耗限额”。根据不同产品生产过程消耗的主要能源种类,选取对应的碳排放因子。
对于生产熟料的过程排放,我们根据行业碳排放特征数据库,获取每单位熟料产量的碳排放强度。
其他企业:
煤炭、建筑、有色等其他行业,主要采用产品产量、产品单耗和碳排放因子计算碳排放。煤炭企业的发电部分,参考电力行业算法。
另有个别企业,采取的方法包括:咨询公司、参考2019年披露碳排放数据推算、依据披露的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计算。
上述估算方法及关键参数,我们参考了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各行业碳排放核算指南、生态环境部更新的发电行业核算指南、各行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行业碳排放特征数据库等等。
参考公司披露数据,及部分未披露企业的反馈,我们的估算误差大约在±5%。大唐电力的披露数与我们的估算数差异较大,大唐电力回复《财经》称,公司披露的2020年度数据非实测值,而是根据缺省值计算的结果,缺省值一般取保守的较高值,因此总量偏高。
结语
碳中和,表面是环境议题,本质是经济发展与*治博弈议题,重点在于能源**,关键依靠技术突破。最根本的,还是在于设计机制、形成合力,驱动自利的个体,为了实现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
碳中和背景下,上市公司在低碳方面的表现,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投资决策因素,公众对上市公司披露自身碳排数据也产生了更高的期待。但是,目前能做到这一点的公司并不多,尤其在A股市场,几乎没有企业主动披露相关数据。
上市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低碳减排上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将有利于增强自身竞争力、影响力,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做到公开、透明,是至关重要的靠前步。
注:
1、对于每单位能源产生的碳排放量,以下统称为“碳排放因子”,对于每单位产量产生的排放量,以下统称为“碳排放强度”
2、标准煤是指热值为7 000千卡/千克的煤炭。由于不同能源的发热量不同,为了便于比较及统一核算,通常会将它们折算成标准煤。
12月21日,国新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值得注意的是,“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再次被提上日程。该白皮书提出,将完善节能低碳激励政策,积极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在浙江等4省市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在北京等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整理了一下两市涉及碳交易的概念个股,共计18支,如有遗漏,还请海涵。
600292.SH 远达环保
公司已具备二氧化碳捕捉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碳交易平台。
002610.SZ 爱康科技
2017年年底,中国统一碳市场正式启动,控股子公司北京碳诺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碳资产管理及碳交易业务布局,对外提供面向CCER碳资产开发和配额碳资产管理的服务,公司区块链能源研究院以配额碳资产和CCER碳资产为锚定物,结合区块链技术研究碳排放权,力求实现以碳排放权为定价依据的区块链跟踪评估及结算,交易体系,促进产业节能减排。
603126.SH 中材节能
公司是余热发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经营水泥、建材行业的余热发电工程设计、建造、运营和设备的销售,碳交易的实行,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强化了各主要控排单位的减排力度,有利于公司业务的发展。
000993.SZ 闽东电力
公司目前持有海峡股权交易中心(福建)有限公司1000万股,占4.76%。
000966.SZ 长源电力
湖北碳排放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为公司参股企业,公司持有其9.09%的股权。
601991.SH 大唐发电
公司拥有众多的CDM项目资源,2013年大唐集团与俄罗斯天然气集团在北京环境交易所举行“六螯三期风电CDM项目减排量购买协议书签字仪式”。该项目于2010年2月22日在联合国注册成功,年减排量达到4.8万吨,为企业带来碳交易收益1000余万人民币。
300234.SZ 开尔新材
公司持有20%股权的开源新能主要从事碳金融、碳资产开发与管理、碳交易等业务,致力于从碳资产开发和管理逐渐延伸至碳交易和碳金融,打造碳资产的完整产业链。
000027.SZ 深圳能源
据企查查显示:截止2020年11月27日,公司持有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12.5%的股权。
002658.SZ 雪迪龙
公司是环境监测行业龙头。公司是专业从事分析仪器仪表、环境监测系统、工业过程分析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运营维护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碳交易的实行,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强化了各主要控排单位的减排力度,同时推动了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对于节能减排的巨大需求,脱硝改造和产品更换需求为公司带来持续增长空间。
600517.SH 国网英大
孙公司置信碳资产管理公司是国网公司系统内唯一一家专业从事碳资产经营业务的公司。
002549.SZ 凯美特气
2011年9月,公司与湖南大学合作,将利用公司二氧化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封存等工程技术研究和二氧化碳资源化相关技术研发,公司将为上述项目连续2年提供经费。2011年首期安排130万元用于13个课题,10万元/个。每年以双方名义申请专利2项以上,每年以公司名义申请3项专利。
600160.SH 巨化股份
公司是国内首家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的氟化工企业,自2006年开始,先后与日本JMD公司、气候变化资本中国有限公司(英国)合作CDM项目。公司对外经济合作部保持与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组织密切配合和合作,为温室气体减排,尤其是HCFC-22生产过程中副产HFC-23处置做出努力。
600475.SH 华光环能
公司是高效锅炉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形成了350MW 以下的节能高效燃煤电站锅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垃圾焚烧锅炉、生物质锅炉为主的产品系列,具备传统电站、新能源电站、烟气治理的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总包能力。碳交易的实行,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强化了各主要控排单位的减排力度,同时推动了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对于节能减排的巨大需求。
600744.SH 华银电力
据企查查显示:公司是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第六大股东,持股比例7.5%。
002430.SZ 杭氧股份
公司利用先进的低温和气体分离技术,在国内率先实现了乙烯冷箱、液氮洗冷箱等一批石化装备的国产化。公司具备包括精馏塔、低温动阀等在内的核心部机的设计和生产能力。公司生产的空分设备核心部机不仅为自身生产的成套空分设备配套,还为国内其他空分制造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000928.SZ 中钢国际
公司联营企业中成碳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备遍布全国的碳交易市场网络、深厚的行业客户资源与资金运作优势,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的碳市场交易服务。
002118.SZ 紫鑫药业
控股子公司北方环境能源交易所有限公司从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相关交易。
600378.SH 昊华科技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的意见》,重点包括:建立绿色股票指数,发展碳排放权期货交易…
一股君整理了碳交易概念股名单,供大家参考。
一、参股碳交所
深圳能源 :持有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12.5%的股权。
华银电力 :持有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7.5%的股权。
长源电力 :持有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9%的股权。
国检集团 :持有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9%股权。
闽东电力 :持有海峡股权交易中心(福建)4.76%的股权。
金融街 :持有北京绿色交易所16%的股权。
海油发展 :持有北京绿色交易所4%的股权。
华自科技 :持有湖南省国际低碳技术交易中心12%的股权。
中泰化学 :持有新*碳排放权交易中心10%股权。
中国电建 :间接持有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有限公司10%股权。
四川路桥 :持股40%的子公司铁能电力,参股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40%的股权。
二、碳资产
国网英大 :子公司置信碳资产管理是国网系统内部唯一一家专业从事碳资产经营业务的公司。
中钢国际 :持股38%中成碳资产,主营业务为碳资产管理。
开尔新材 :持股20%的开源新能主要从事碳金融、碳资产开发与管理、碳交易等业务。
晋控电力 :孙公司北京中茗碳资产是全国领先的碳资产管理及低碳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
协鑫能科 :子公司协鑫碳资产服务开展碳交易、碳资产管理相关业务。
先河环保 :子公司经营碳排放权交易的配套服务。
爱康科技 :子公司碳诺科技为碳市场参与者提供碳资产开发及管理、碳金融投资及交易、碳市场咨询及培训等低碳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
紫鑫药业 :控股子公司北方环境能源交易所从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相关交易。
岳阳林纸 :子公司森海碳汇对交易进行布局。
太阳能 :公司所属项目曾参与基于cdm体系及黄金标准的国际碳交易。
云铝股份 :子公司云南亚能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碳资产开发经营管理。
德展健康 :子公司德嘉健康与全球碳资产有限公司及中国香港排放权交易所有限公司签署投资意向书。
三、碳排放权
中材节能 :余热发电行业龙头。
首航高科 :余热电厂有碳排放指标,以碳交易作为重点。
巨化股份 :国内首家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的氟化工企业。
维尔利 :总承包建设国内碳交易成功的大型农业沼气项目。
大唐发电 :拥有众多CDM项目资源,为企业带来碳交易收益。
四、碳捕捉
远达环保 :在重庆合川有国内首台套万吨级碳捕捉装置。
冰轮环境 :公司拥有通过碳捕捉,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净化再利用的相关技术。
昊华科技 :在碳捕捉方面的技术储备初具规模。
以上就是哪些上市公司有碳排放交易权碳排放交易概念股龙头股有?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