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展股票是什么公司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

郑胜辉学习与思考第2118天前言《信息传》。这本书讲的是,信息技术是如何成为一门科学的。这本书的作者是吴军老师。信息技术是吴军老师非常擅长的话题,他是计算机科学博士,又在谷歌和腾讯......

信息发展股票是什么公司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创办于1937年,简称“信息科大”,学校位于首都北京市,是一所公立理工类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关于一所大学的档次可以从学校的建校历史、办学性质、主管部门、录取分数、......接下来具体说说

2021北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实力企业(六十五):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2-04-12 来源: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

企业简介

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首都政务信息化龙头企业,致力于打造“领先的智慧城市和数据产业运营商”。凭借丰富的首都政务信息化服务经验和资源优势,长期为北京市电子政务系统,医疗保险和社保卡系统、住房公积金系统、空气质量监控系统、社区服务信息系统、积分落户信息系统等提供持续、可靠、稳定的信息技术服务;曾承担并完成多项北京市乃至全国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建设、运维工作,树立了“讲*治、信得过”的国有信息技术企业形象。

业务模式创新情况

首都信息拥有自主研发的EA平台、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产品,同时,为提升与打造公司新技术能力支撑平台,加大了在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领域产品技术研发的投入,形成具备行业先进性的自有产品和技术。目前,首都信息与国内先进的区块链厂家和研究院机构进行技术合作整合,建设首信*的的区块链技术团队,完成了北京市西城区区块链基础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并成功交付。此外,基于北京市十四五感知体系要求,首都信息提前布局物联网业务,积极引导市区物联网应用对接试点,推进物联网平台建设,以及物联网感知体系建设等相关业务。

在电子政务领域,首都信息采用互联网+智慧政务模式,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安全可靠的智能沟通、协同办公移动解决方案。与行业内生态合作伙伴本着共同发展的原则,就共同开拓市场,开展全面合作,发挥各自拥有的平台优势,及技术优势开拓市场。

核心产品

首信大数据中台是一套通用的大数据业务支撑平台,为运营数据提供实时采集、清洗、存储、治理、计算分析、基础数据服务;为业务分析、业务建模、智能服务、智能搜索和数据可视化提供框架和组件支撑。

首信CAPINFO EA是基于java的开发平台和可复用组件,提供应用支撑、共性应用及通用基础组件的软件产品。

首信区块链基础支撑服务平台是政务区块链服务的基础支撑平台,在底层区块链技术之上,为各种业务的区块链应用项目提供支撑能力输出,为政务服务实现一键部署及强隐私保护的联盟区块链技术。

物联**理平台是建立符合物联网发展趋势的、以物联网设备管理为核心的物联**理平台产品,并实现与市级“城市码”无缝对接。为集约化统筹规划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北京市机关事务综合服务平台构建通用模块,面向机关事务的普遍业务管理规则,搭建面向机关事务管理的云化多租户平台。

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运用区块链、微服务等技术,构建公积金中心与行业监管部门、相关政府部门、其他公积金中心、合作商业银行的数据共享交换和业务协同。

CAPINFO云服务以服务交付的方式通过云计算技术将IT基础架构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网络安全能力提供给政府用户。目前CAPINFO云服务已形成1500台政务云主机、150T云存储的服务规模,并成功为北京市10余家政府单位的60多个业务系统提供了按需、弹性、可靠、安全的服务。已获得多个软件产品证书。

核心优势

作为国内知名的“数字城市运营商”和“智慧城市服务商”,首都信息是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拥有CMMI5级证书、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 1级等国际、国内多项证书。拥有由北京市科委认定的北京网络多媒体实验室、北京市物联网技术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发改委认定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互联网技术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北京市经信局认定的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等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北京市科委认定的引进高端外国专家国际合作基地、互联网云应用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市属基地。公司亦成立AI(人工智能)实验室、大数据研究中心、区块链研究中心3个前沿技术实验室。

首都信息二十年来承担了北京市多项重要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创造性地实践了BOT/BOO模式,成功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信息化重大工程的IT服务模式,为“数字北京”和“智慧北京”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北京市电子政务网络和北京市政务物联数据专网,目前已连接上万家政府单位和医疗机构,承载了200多个横纵向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全面满足了首都政务应用需求。“首都信息”智慧民生系列产品,包括住房公积金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住房公积金网上业务系统等在内的全方位住房信息化解决方案。首信公司拥有21年北京市医保重大改*的信息化支撑经验,保障了全市医保系统一直稳定运行,拥有一支精通医保业务的技术队伍和成熟的服务体系。

联合北京市两化融合服务联盟,由首都信息公司牵头并担任会长单位,联合阿里、华为、北航、360等单位成立了智慧城市专委会,并成功举行了前期筹备会和正式成立大会,推动联盟资源与公司业务整合发展,提升首信智慧城市资源整合能力。

企业负责人精彩观点

首都信息充分发挥行业经验和资源优势,助“北京城市大脑”智慧程度不断攀升:

1、巩固传统优势,实现创新发展。依托首信云平台,实现城市多源异构数据统一存储、调度、处理,达到数据汇聚汇通及开放共享。

2、开拓新领域打造业务发展“推进器”。利用基础建设中的优势积累,助力实现大数据接入共享和公共大数据融合开放,形成良性大数据生态体系。

3、强强联合构建应用生态,实现合作共赢。重点关注行业合作合作关系的建立,针对不同业务需求,实现城市大脑、区域大脑、行业大脑等多层级“大脑”建设,并实现平台能力、数据能力、AI能力、互联网能力等多能力叠加需求。

——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余东辉

《信息传》:一本书说清楚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底层逻辑

郑胜辉学习与思考第2118天

前言

《信息传》。这本书讲的是,信息技术是如何成为一门科学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吴军老师。信息技术是吴军老师非常擅长的话题,他是计算机科学博士,又在谷歌和腾讯工作多年,一直研究和关注信息科技。在这本书中,吴军老师从近代讲起,梳理了信息科学从无到有,最终改变世界的那段历史。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那段历史呢?有三个理由。

靠前,按照吴军老师的话说,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衡量文明程度,其实只有两个硬性标准,一个是能源,一个就是信息。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发展,不是能源的**,就是信息的**。所以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能为你增加一重审视人类历史的维度;

第二,我们正处在信息时代,理解信息技术,不仅有助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

第三,这段信息科技的历史,也是一段发明与创新的历史,这段历史中那些成功的人、成功的做事方法,也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在这本书里,吴军老师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分成了两个阶段“自发阶段”和“自觉阶段”。用大白话说,一个是摸黑探索的阶段,一个是有了理论有了方向的阶段。接下来,我就按这两个部分来为你解读这本书。靠前部分我们先来看看人们在“自发阶段”的摸索,为信息科学奠定了哪些基础。第二部分再来看看,是谁找到了信息科学的底层逻辑,将信息技术推进到“自觉阶段”。

信息发展股票是什么公司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

靠前部分

咱们的故事要从塞缪尔·莫尔斯讲起。听到“莫尔斯”,你可能会想起电报的“莫尔斯电码”,没错,这位塞缪尔·莫尔斯就是莫尔斯电码的发明人,被后人尊为“电报之父”。不过在19世纪初,莫尔斯在世的时候,他更出名的身份是一位画家。他曾经为美国总统门罗画过肖像,这幅画至今还保存在白宫中。

有一次,莫尔斯接到一项工作,到首都华盛顿为一位战争英雄画像。当时,莫尔斯的妻子刚刚生下孩子才两周,莫尔斯虽然舍不得妻子,但是为了赚钱,还是离开家前往几百公里外的华盛顿。

在华盛顿,莫尔斯给妻子写信,讲述自己在首都的所见所闻,可是让他奇怪的是,妻子一直没有给他回信。过了一段时间,莫尔斯收到了父亲的来信,原来,就在他离开家的这段时间,他的妻子已经去世了。接到消息的莫尔斯匆匆赶回家,可惜沿途的风雪让他路途艰难,等他赶到家中,妻子已经下葬。

没能和妻子见上最后一面,这成了莫尔斯一生的伤痛。一个念头在他心中升起,如果能有一种方式,让他更早地得到消息,他也不至于有这种遗憾。所以,莫尔斯后来把全部的财富和精力,都用来搞发明,希望能发明一种迅速传递信息的设备。

那时是1825年,当时传递信息主要靠信件,信件传递的速度取决于马车的速度。在一开始,莫尔斯想不到还有什么方法能比轮子跑得更快,直到几年后的一次欧洲之旅给了他一些灵感。

在法国,莫尔斯见到法国人用信号塔传递信息。这种信号塔有点像咱们中国的烽火台,不过不是靠烟火传递信息,而是靠机械臂。机械臂的不同姿势,就代表了不同的字母。法国人用这种信号塔传递军事情报,政府也用它发布重要信息,比如拿破仑就用信号塔把自己儿子出生的消息传遍整个法国。

不过,莫尔斯还是觉得这不够快,他对信号塔的评价是“信号塔系统比邮政好,但它不够快,用闪电的话更好。”

当然,莫尔斯后来没有用上闪电来传递信息,但是他用上了电。就在莫尔斯坐船返回美国时,他在船上遇到了一位精通电磁学的博士,这位博士用实验给莫尔斯展示电磁感应现象:一块绕着铜线的马蹄铁,铜线通上电之后,马蹄铁就有了磁性。这给了莫尔斯灵感,他开始构思发明一种用电传递信息的发报机。

其实当时不止莫尔斯一个人在发明电报机,欧洲也有一批科学家,都在尝试用电来传递信息,其中还包括大名鼎鼎的安培和高斯。不过,欧洲的科学家们遇到了两个瓶颈,一个是如何在没有大功率发电机的年代,仅仅靠电池把电信号传到几十公里之外,另一个是如何对信息进行编码。而莫尔斯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莫尔斯通过电池串联的方式提高电压,又发明了中继器,也就是用靠前个电路控制第二个电路的开关,再用第二个电路控制第三个电路的开关,每个电路都有自己的供电电源。这样,电信号的传递,就可以用一种接力的方式进行,很多组电源一起完成远距离的传输。

另一个问题更让莫尔斯发愁,电只有接通和断开两种状态,想要用这两种状态表示各种信息,就要对信息进行编码。今天我们当然知道,最后的答案是莫尔斯电码,用嘀嘀嘀嗒嗒嗒的不同组合来代表不同的字母和数字。但是在当年,从莫尔斯起心动念搞电报,到最后发明莫尔斯电码,这中间的道路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曲折得多。

一开始,莫尔斯并不觉得电只有两种状态。莫尔斯觉得,英文有26个字母,就应该搞出26种传输方式。所以,他之前的设计都极为复杂,技术上难以实现。遇到困难之后,莫尔斯没有意识到自己陷入了思考的误区,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他努力了三年,花光了所有的钱,还是毫无进展。

后来莫尔斯终于承认,电虽然传输速度极快,但是只能传递两种最简单的信号:接通和断开。一般人认识到这个现实之后,可能就放弃了,但是在莫尔斯这里,思路反而清晰了。比如想要传一个数字5,那接通断开电路5次就可以了,对面的接收装置接一个喇叭,接收人只要一听,喇叭响了5次,哦,这是个5。既然可以传递数字,那么给单词编上号,用编号来表示单词,用单词表示信息。那所有的信息就都可以传递了。

莫尔斯拿来一本字典,给4万多个单词都分别编上号。利用这套编码系统,莫尔斯在实验中成功地将一条信息传到了16公里外。可能是艺术家出身,莫尔斯的这条信息还颇有浪漫气息,这条信息是“Attention,The Universe(注意了,宇宙)”。

当然,莫尔斯的这套编码系统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是效率不高,想要传递一次数字9,就得连通9次,让喇叭响9声。而且,信息和信息之间的间隔必须足够长,不然电报机响了9声,对面分不清楚刚才是发了一个数字9,还是一个数字4加一个数字5。效率低又不清晰,所以这套方案最终被莫尔斯自己迭代了。不过,莫尔斯一开始想到的编码方式,用编号代表一组很长的信息,直到今天还在被广泛使用。比如,计算机用一组二进制数字表示一幅图像,或者一个比特币。 莫尔斯的思路,现在被称为“矢量量化”。

莫尔斯找到的更好的方案,就是大名鼎鼎的莫尔斯电码。和之前的方案比,莫尔斯电码采用“嘀”“嗒”,也就是一短一长两种状态对26个字母和10个数字进行编码,更加清晰容易识别。今天的我们无法知道不懂二进制的莫尔斯是怎么想出这种编码方式的。莫尔斯的传记作家们查阅了各种档案文件,也没有发现有用的线索。一种猜测是莫尔斯当时只是将这种方式作为备用方案,自己也没有多重视,所以没有做太多的记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一项发明是多么了不起。

莫尔斯电码能够流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莫尔斯发明了一套非常方便的接收装置。莫尔斯的靠前代电报机是用电火花作为信号,接收信号的人必须时刻盯着电报机,才能一字不漏地接收信号。后来莫尔斯迭代了电报机,发明了点线电报机。电报机的接收端连着一条纸带和带有油墨的滚筒,当电报机短暂连通,也就是接收一个“嘀”的信号时,纸带就往前滚动一小格,同时滚筒就在纸带上印出一个点;当电报机接收一个“嗒”的信号时,滚筒就在纸带上印出一条线。这样,接收人就不需要时刻盯着电报机,他可以取走纸带,根据纸带上的点和线来转译信息。

从这里你就可以看出来,即使是今天看起来非常简单的电报,想要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至少要具备三个基本的部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编码、信息的存储。只有当各种条件都具备时,发明才算真正的完成。

这项发明产生的影响也是空前的。直到19世纪中期,人类的发展主要是靠能量的获取和物质的生产。信息虽然有用,但是作用有限。很少有人把信息当作一个产业来经营。电报的出现,让靠前时间报道世界新闻成为可能,世界各大新闻社由此诞生。报纸的急速发展,培养了大部分人阅读的习惯,之后又催生出报纸广告,改变了商业世界的格局。电报这项新的技术催生出了新的商业模式,塑造了新闻、广告、商业等行业,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世界的运行模式。

在莫尔斯之后,又有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通信,贝尔发明了电话,他们的成功,使得在这个地球快速地传递信息,变成了一件越来越容易的事情。

不过,信息技术的探索之路上,也不都是成功者。就在莫尔斯研究电报的同一时期。大洋彼岸的英国,一位莫尔斯的同龄人正在投入另一项研究,他的人生要比莫尔斯有更多遗憾,因为在他的有生之年,他没有亲眼看见自己的设想成为现实。

但是这个人,却对信息科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个人叫巴贝奇。

巴贝奇是个天才,他曾经担任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数学教授。这个“卢卡斯数学教授”是剑桥大学的一种荣誉职位,同一个时间只授予大学里的一位教授,牛顿也曾经获得过这个称号。

一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往往和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有关。工业**就改变了人们的思想,人类开始相信这个世界是确定的、有规律的,像机械一样精密而有逻辑地运转。这种思想就被称作“机械论”。既然万事万物的规律都可以用机械的规律来描述,人们就热衷于用机械的方法解决各种问题。

巴贝奇的雄心,就是制造出能够完成复杂计算的机械。早在17世纪,法国数学家帕斯卡就发明了一种手摇式计算机。说是计算机,其实只是一种能完成加法运算的计算器。但是在帕斯卡之后,经过两个世纪的改进,机械式的计算机已经可以完成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所以巴贝奇认为,经过自己的改进,机械式的计算机肯定可以完成更复杂的运算,比如三角函数、对数甚至微积分的计算。

巴贝奇用了十年的时间,用复杂的机械结构制造出了一台小型计算机,可以实现6位数精度的计算。巴贝奇把这台计算机命名为“差分机”。

其实这台机器只能算个半成品,因为没有达到巴贝奇的要求,他最初的目标是8位数的精度。不过,这台半成品的计算机已经发挥出了很大的实用价值。

当时的机械工业发展,机械设计、航海、天文都需要完成大量的复杂运算,比如三角函数的运算、指数的运算、对数的运算。这些运算复杂且计算量又大,工程师们在工作中没法完成计算。所以,科学家们只好编制出各种数学用表,让人们可以直接从表中查到计算结果。但是,那个时代的计算用表错误百出,给生产和科研都带来了很多麻烦。巴贝奇用他的机械式计算机,算出了好几种精确的函数表,给大家带来了方便。

这一次成功,让巴贝奇的研究获得了英国政府的资助。有政府的资助,有成功的经验,有自己的天才,巴贝奇的信心更足了。他想要制造一台能够完成一系列计算,甚至具有存储功能的机器。

这个灵感来自他见到的一种法国纺织机。一般的纺织机要想织出漂亮的布匹,需要工匠站在纺织机后面用手控制各色丝线。而这种新的纺织机,是用打孔卡片来进行控制,可以根据事先的设置织出漂亮的布匹。用今天的眼光看,相当于是根据设计好的程序自动运行,这个理念非常先进。巴贝奇看到之后马上想到,自己的机械式计算机也能用打孔卡片来控制运行。

按照巴贝奇的设想,这台新机器中的数据是流动的,数据从卡片进入计算单元,计算的结果再保存在储存单元里,巴贝奇把这台想象中的计算机命名为“分析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巴贝奇还给自己找了一位高智商的助手。说起来,这位助手的人生也颇为传奇,她的名字叫埃达,是英国大诗人拜伦的女儿。埃达继承了拜伦的想象力,又展现出对数学和机械的天赋。在一次聚会中,埃达见到了巴贝奇和他的差分机。当大家只是惊讶于这种机械的神奇功能时,埃达已经琢磨出这台机器的大致原理,这样的机械让埃达很着迷。当时的环境并不支持女性从事科学研究,于是埃达也希望借助一个高智商的头脑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这样,巴贝奇和埃达成了研究伙伴。

可惜,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巴贝奇和埃达的研究始终没有开花结果。为了制造出能够操作其他东西的分析机,埃达不仅投入了后半生的全部精力,甚至变卖了自己的珠宝。可是他们的研究却始终距离成功一直差得很远。埃达在37岁时,身患子宫癌不幸去世。此时已经60岁的巴贝奇只能自己继续研究,又过了十多年,巴贝奇离世,他理想中的“差分机”和“分析机”都没有造出来。他的身后留下了一堆债务,大家觉得他是一个失败者,甚至是一个骗子。

但是今天我们回头看,巴贝奇和埃达是计算机科学的先驱。他们设计的分析机已经有了硬件和软件的区分,硬件上有了运算单元和寄存器的概念,软件上有了循环的概念。这些理念都是今天计算机的基础。

在巴贝奇去世的一百多年后,人们根据他留下来的图纸,成功制作出他想象中的那台差分机,证明他和埃达当初的想法是正确的。他们不是骗子,只是选错了技术路线,为了实现复杂的功能,把计算机搞得越来越复杂,以至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满足他们的想法。因为想法领先于时代的技术能力,让他们成为悲剧英雄。

埃达因为在软件上的天才想法,被誉为世界上靠前位程序员。甚至在一百多年前,埃达就已经预见到,计算机科学会成为一门*的学科,计算机不仅可以用于计算,还能操控语言、谱写音乐,拥有广阔的前景。1981年,美国国防部将新研发的一种编程语言命名为ADA(埃达),以此纪念这位计算机科学的先驱。

巴贝奇和埃达用自己的失败,给了后人一个警醒,复杂的机械计算机,这条研究道路被贴上了“此路不通”的牌子。后来的数学家就开始思考,找到一种更简单的方式来表达数**算。一位叫布尔的数学家提出了布尔代数,简单来说,就是所有的逻辑运算,因果分析也好,三段论的推理也好,其实都可以用“与”“或”“非”三种最简单的逻辑运算组合而成。这种简化的思路,为后来的计算机的发展,信息的处理找到了方向。

当我们回看这一段历史时,会发现早期的信息技术取得突破,往往靠的是个别天才的成就。就像莫尔斯电码,今天我们也说不上来,当年的莫尔斯是怎么灵光一现,就发明出了这样的编码方式。莫尔斯对于电报,马可尼对于无线电,还有贝尔对于电话,都是这样。还有一群人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他们的努力没有取得成功,代表就是我们前边说到的巴贝奇埃达。其实还有更多人,只是他们在科学史上就很难留下名字了。

所以,信息技术的早期发展,研究路径靠不靠谱,研究能不能成功,往往要看研究者自己的运气,即使在一个领域取得成功,那些经验也很难推广到另一个研究领域中。

吴军老师在这本《信息传》里把这个阶段称为“自发阶段”。在这个自发阶段里,大家都是在摸着黑往前探路。直到一个人横空出世,信息技术的黑夜里终于亮起了灯。

这个人,叫香农。以他为界,信息技术的历史被分成了两段,前一段叫“自发阶段”,后一段叫“自觉阶段”,从此,信息技术的探索开始有规律可循了。

第二部分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位信息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香农。

香农也是个天才,他在21岁就已经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读完了两个本科学位,之后来到麻省理工学院,跟着当时世界知名的电子工程专家进行研究。他的导师对他极为重视,让他负责管理一台精密的机械计算机,希望他能用自己的智慧改进这台机械计算机。

而香农则另辟蹊径,他发现,其实这台计算机的功能,完全可以用电路控制,香农就自己搭建了一个电路控制箱,来控制这台计算机。他用自己的智慧,把电路、数学、逻辑之间的关系给打通了。后来,香农发表了自己的硕士论文《继电器和开关电路的符号分析》,别看这篇论文的名字有些晦涩,今天的科学家们却认为,这是整个20世纪最重要的一篇硕士论文,甚至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硕士论文。

那香农到底是提出了什么样的思想呢?

简单来说,香农用数学证明,世界上所有的信息,都可以用两种符号来表示,比如0和1。前边结合咱们前边提到布尔代数,他提出所有逻辑都可以用“与”“或”“非”三种逻辑电路实现,后来又有人证明,其实这三种逻辑电路,可以简化成一种逻辑模块叫“与非”,只要“与非”这种逻辑模块做基础,就能搭建出各种复杂的逻辑运算。

所以, 香农从数学上证明了,如果能设计出一种实现“与非”功能的逻辑电路,再可以处理两种符号(比如0和1),就能完成这个世界上各种信息的处理、存储和传输。 今天的计算机,就是沿袭着这套思路设计的。信息处理的方向,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不禁要感叹一下,如果香农的理论是在巴贝奇的时代提出的,巴贝奇肯定会把自己的分析机设计得简洁得多,也许巴贝奇的设想就能实现了。

这还不是香农的唯一贡献,在香农之前的时代,信息科学其实是两条并行的铁轨,一条是通信,一条是信息处理。通信专家致力于改进具体的通信系统,比如咱们前边说到的莫尔斯、马可尼和贝尔,而信息处理专家关注的是如何进一步改进信息处理的方法。比如巴贝奇和埃达。

而香农,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解决了信息处理和通信最基础的理论问题。香农这篇论文相当于为信息科学建立起一个公理,从此,人类的信息处理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接下来他找到了信息的本质,给人类带来一种新的世界观。

在20世纪中期,一批科学家会在纽约的一家酒店不定期举行聚会,来讨论科学问题。今天看,这些科学家很多都是在科学史上留名的大学者,比如冯·诺伊曼、图灵,控制论的开山鼻祖维纳,当然也包括香农。

这些科学家讨论的内容很广泛,不过他们发现,他们讨论的那些新兴的交叉学科,不论是心理学、人类学还是认知科学,归根结底都要研究一个相同的课题,那就是通信。所以,信息论渐渐成为他们讨论的中心。

虽然在座的都是各个领域的大牛,有人把他们的讨论称作最聪明头脑的大聚会,但是香农的观点,还是颠覆了在座所有人的已有认知。

香农说,所谓信息的含义其实根本不重要。信息的本质,是对不确定性的度量。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我现在脑子里想一件事,你要怎么知道呢?你可以提问,问我正在想的这件事拼音的靠前个字母是不是X?每获得一个回答,你就获得了1比特的信息。当你获得足够多的信息后,你就知道了我大脑中的想法,也就消除了所有的不确定性。

这样一个通过不断提问获得答案,最终得到信息的实验,就被人们称为“香农实验”。香农发现,最后所问的问题数,不可能小于一个特定的值。他借用了一个热力学概念,把这个值叫作“信息熵”。热力学里“熵”代表着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在香农的信息理论里,信息熵就代表着信息的不确定性。

香农用一个公式来定义信息熵,这个公式有些复杂,具体是如何定义的,如果你感兴趣,推荐你学习吴军老师在得到的课程《信息论40讲》,里边有细致的讲解。

如果再通俗一点,你可以把信息熵就理解成咱们平常所说的“信息量”。我们平时都说,这本书信息量大,那一节课程信息量小。香农就用数学把信息量这个感受给量化了。

信息熵代表这个信息最核心的信息量,同一个信息,可以有不同的编码方式。比如,你正在听的这个音频,是用汉语的白话文来和你交付这些信息,如果我把这些文字翻译成文言文念出来,这个音频会短很多。我要是把这个音频翻译成英文念出来,可能还要长一点。英文、汉语的白话文和文言文,这就是不同的编码方式。不论是哪一种编码方式,这段信息的信息熵,也就是核心含义是恒定的。编码方式有长有短,但是不论选择什么样的编码方式,编码的总长度永远不会小于这段信息的信息熵。这些都可以用数学公式来严格证明。

那你可能会问,一段编码长了,是不是就不好呢?多出来这部分,是不是就是单纯的啰嗦呢?多出来的这一部分被称为“信息冗余”,不增加信息量,但并不是没有意义。信息冗余可以在传输信息时减少错误。举个例子,白话文比文言文长,如果从一段白话文里删掉几个字,我们基本上还能根据上下文猜出这段话的意思。但是,如果一段文言文少了几个字,我们想要猜出原本的意思就困难得多了。

所以,想要增强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就要增加信息的冗余度。我们经常讲,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其实就是用信息冗余来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

有了信息熵的概念,了解了什么是信息编码,什么是信息冗余,所有的信息传输和处理,就都变成了一种选择。到底用什么长度的信息编码,应该有多少的信息冗余,就要看具体情况是效率更重要还是可靠性更重要。

那么有没有一种优化的方法,让信息编码的总长度接近信息熵呢?香农给出了具体的方法,那就是经常出现的符号采用短编码,不经常出现的符号采用较长的编码,这样就能做到总的编码长度最短。如果我们回看莫尔斯电码,就会发现他的设计非常符合香农的思想,最经常出现的两个字母E和T用了长度是1的编码,不常见的X、Y、Z用了长度为4的编码。当年莫尔斯仅仅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去设计的,而香农给了后来人指来了明确的方向,告诉大家如何准确又高效地传递和存储信息。

这个有关信息熵的理论,被人们称为香农靠前定律。这个定律让信息存储和压缩的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后来,香农又提出了香农第二定律,这是一条关于信息传输的定律。如果你上网搜一下香农第二定律,会看到一堆术语,什么“信噪比”“带宽”“频带”等等,我用一个比喻向你简单解释一下。

一条信息传输的通道,就像是一条高速公路,香农告诉我们,要想在这条高速公路上运足够多的货物,有两个关键因素。靠前,路要足够宽,这样才能跑更多的货车,这个就是带宽;第二,这条路上较好跑的都是货车,别跑小轿车、吉普车,这个就是信号和噪声比例要足够高,也就是“信噪比”足够高。

换句话说,想要提升信息的传输率,就是这两个方法,增加带宽和提高信噪比。

今天光纤这么普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光纤通信用的可见光频率比无线电的电磁波高很多,频率越高,带宽就越宽,信息的传输率就越大。

你看,香农从硕士论文,到他的靠前、第二定律,就把信息的处理、编码、存储、传输,每一个环节都给出了数学证明。同时,指明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在之后的70多年,不论是互联网的宽带、光纤,还是手机的1G到5G,信息通信的发展都在香农照亮的这条路上前进。

香农天才的创见,再加上更多人的努力,信息技术成了一门真正的科学。在理论的指导下,人们不再需要像在莫尔斯、巴贝奇的时代,摸黑探索,而是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信息技术进入了“自觉时代”。

在这之后,计算机、互联网开始蓬勃发展,接下来就是我们熟悉的、正在经历的这一场信息**。这才有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摩尔定律,英特尔、IBM、微软、谷歌这些巨头。这一段更新的历史,这本《信息传》中略有提及,我不在这里赘述。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在得到听书搜索吴军老师的另一本书《浪潮之巅》,那本书里讲这段历史讲得更加细致、精彩。

结语

我们来总结一下,吴军老师在这本书中,把信息科学的发展分成了两个阶段:“自发阶段”和“自觉阶段”。自发阶段是信息技术的萌芽时期,研究路径靠不靠谱,研究能不能成功,往往要看研究者的运气。即使在一个领域取得成功,那些经验也很难推广到另一个研究领域中。

直到香农横空出世,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解决了信息处理和通信最基础的理论问题。香农天才的创见,再加上更多人的努力,信息技术成了一门真正的科学。在理论指导下,人们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信息技术进入了“自觉时代”。

在这之后,计算机、互联网开始蓬勃发展,接下来就是我们熟悉的正在经历的这一场信息**。

那么,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一场信息**,未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呢?在这本书里边,吴军老师也做了一个预测。

他举了一个例子,2016年AlphaGo在围棋比赛中打败了人类选手。如果用世界上靠前台电子计算机去实现AlphaGo的计算量,需要消耗400万个三峡发电站的发电量。从这里我们能看出一个规律:整个信息产业努力的方向其实只有一点,都是用更少的能量去处理、传输和存储更多的信息。

如果把整个信息产业放在一个更大的维度去考察, 人类利用信息的历史,其实就是通过信息来换取能量,让人们完成同样的活动时,可以付出更少的能量。

当下这些热门的信息技术,都展现出这样的优势,比如5G通信,它可以用原来1%的能量,传输同样的信息。今天的固态硬盘正在取代老式机械硬盘,因为储存同样多的信息,固态硬盘可以节省90%的能量。

各种移动通信应用软件的出现,也是用信息的进步,让人们付出更少的能量,比如打车软件,就是通过更多信息,节约了司机寻找乘客和乘客寻找司机的能量。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依然会遵循这样的规律。

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去节约能量。这,可能就是信息技术的底层逻辑。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属于什么档次?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创办于1937年,简称“信息科大”,学校位于首都北京市,是一所公立理工类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关于一所大学的档次可以从学校的建校历史、办学性质、主管部门、录取分数、学科评估以及教学规模等角度来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信息发展股票是什么公司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

一、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隶属北京市监管,学校是一所省部共建,具有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的地区重点建设院校。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管、理、经、文、法6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北京市共建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111计划”、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示范高校、首批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数字校园示范校,是“一*一*”中波大学联盟首批成员,入选*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具有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

信息发展股票是什么公司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

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1937年创办的北平市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在2008年合并组建,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1937年创办的北平市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

1958年7月,为了适应机械工业发展的需要,靠前机械工业部决定将北京机器制造学校、北京工业管理学校、北京干部学校合并建立北京机械学院。1969年10月,靠前机械工业部军管会决定北京机械学院搬迁陕西汉中。同年,成立北京机械学院北京留守处。1972年,北京机械学院与陕西工业大学合并更名为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留守处更名为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留守处。1980年1月,报经*务*批准成立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信息发展股票是什么公司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

1986年,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机械工业管理专科学校(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精密仪器制造学校、北京机床与工具制造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工业管理学院。1990年11月,学校更名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隶属中华人民**国机械工业部。1998年9月,学校划转北京市管理,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

2003年8月,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08年3月,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学校前身是1978年11月成立的北京大学第二分校,隶属于中华人民**国电子工业部。1996年12月,原电子工业部所属的北京信息工程学院(1978年成立)、电子工业管理干部学院(1984年成立)、北京成人电子工业学院(1956年成立)三所在京院校合并成立新的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发展股票是什么公司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

三、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3年理科高考录取分数段基本是在本科一批(一本)。

通过上表可以看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3年理科高考录取分数段大部分在本科一批(一本)段位。当然,部分省份地区例如江苏、河北、广东等地已经取消了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的划分,因此这里面是看不到一本和二本的划分。

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根据学校官网信息显示,截止目前,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2个,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1个,工程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

北京市重点学科包括机械电子工程、精密仪器与机械、技术经济与管理3个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包括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包括应用数学、测试计量与仪器、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技术、企业管理7个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仪器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博士点: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生物传感与医学仪器。

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仪器科学与技术为C+等级;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为C等级;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C-等级。

五、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下设5个校区,13个学院(部),全日制在校生超过1.3万人。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5个校区,另有占地1200余亩的新校区;设有13个学院(部),开设44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1068人,全日制本科生1066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713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0人,留学生120人。

根据软科排名版大学**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207位;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大学**公布的数据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3年全国排名第225位;在北京市内院校中位列第35位。

以上就是信息发展股票是什么公司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