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钢铁的股票怎么了邯钢股票为什么会退市
文 | 章舟钢铁是现代社会的骨骼,而中国的炼钢规模举世公认:2018年全年,中国的粗钢生产总量9.283亿吨,同比增长6.6%。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份额,由2017年50.......接下来具体说说
开篇靠前股有点搞笑,虽然是600001但是已经退市。似乎向我们说明了中国股票的出生-成长-涅槃-重生-平庸-......
上市日期1998-1-22,价格7.5元,募集25.80亿元。2019年-12-29日与唐山钢铁合并,退市。
邯郸钢铁 于1958年建厂投产,通过推行并不断深化"模拟市场核算、实行 成本否决 " 经营机制 ,创造了闻名全国的" 邯钢经验 ",被誉为"全国工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2005年,邯钢在河北省百强企业中名列首位,在 中国企业500强 中名列第74位,在全国制造业中名列第28位,位居全国纳税百强企业第62位。并成为 国际钢铁协会 成员单位。
公司的经营范围是: 黑色金属 冶炼、 钢坯 、钢材轧制; 烧结矿 冶炼,焦炭及副产品制造、销售;冶金机械配件的加工、维修;与该公司业务相关的技术开发、 技术转让 、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再查唐山钢铁也是曾用名,现在河钢股份。
前三大股东,邯郸钢铁39.74%;唐山钢铁17.46%;承德钢铁4.07%。
后复权现价26元。
福利:联系扑克小公举(id:puoke002)申请成为扑克财经App智咖;关注公众号引一汪活水(id:puokebaijia)获得大宗商品/投资交易领域更多干货。
文 | 章舟
钢铁是现代社会的骨骼,而中国的炼钢规模举世公认:2018年全年,中国的粗钢生产总量9.283亿吨,同比增长6.6%。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份额,由2017年50.3%上升到2018年的51.3%,稳居全球半壁江山。
【图】中国粗钢产量已经稳居全球之半(图片来源:世界钢铁网)
2019年的《财富》全球企业500强已经尘埃落定,钢铁企业占据13席位,其中,中国企业占了6家。而第9名到第12名全是中国企业,而位列第9名,此前扑克梳理过的的青山控股,更是一家首次冲入500强的民企。
【图】2019年世界500强中的钢企(图片来源:世界金属导报)
然而正如体育比赛只有冠军能被记住一样,行业内的冠军,永远是众生膜拜,学习的榜样。
钢铁行业“一哥”安赛乐米塔尔(A&M),就是这样的典型:2018年,A&M粗钢产量达到9642万吨,已经超过了美国当年的粗钢产量8660万吨。如果把它当成一个“国家”,粗钢产量已经达到全球第四,营业收入也是连续三年上升,2018年达到760亿美元,利润51亿美元。
【图】2018全球前2*大粗钢生产国(图片来源:世界钢铁网)
【图】2008—2018安赛乐米塔尔营收和利润(图片来源:财富500强)
而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钢铁的竟然有着印度的血统。而13年前的那场米塔尔收购安塞洛的世纪之战,不但成就了一家产业巨头,也留下了“野蛮人”的产业印象。
印度钢铁企业走向世界的背后,是印度钢铁业的崛起:据统计,2018年该国的粗钢产量为1.065亿吨,同比增长4.9%,同时意味着印度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钢铁生产国。
【图】2018年印度钢铁产量反超日本(图片来源:世界钢铁网)
虽然严格来讲,企业掌门人早已加入英国国籍,安赛乐米塔尔的总部也分别位于伦敦与布鲁塞尔,不再属于扎根本土的印度家族。但也正因为他出身于印度,起家于印度,后来早早登上国际舞台,反而刚好成为印度家族国际化的先锋。
不仅如此,与一向多元的传统印度家族(例如扑克投资家此前梳理的塔塔)不同,由于米塔尔家族几十年一直专注于钢铁产业,成为印度家族中专业化的典范。下面我们就走进印度,探究这家企业的成长历程。
1
起源于印度:
雄心勃勃的起点
1. 子承父业, 20年磨一剑
1950年,现任A&M董事长出生于印度的一个小村庄。拉克希尔·米塔尔的爷爷一代还生活在卡拉奇(现属巴基斯坦),印巴分治后加入了新印度。而拉克希尔·米塔尔(本文中的米塔尔)他的父亲名叫Mohan Lal Mittal(音译:拉尔·米塔尔),是家族靠前代真正的企业家。
拉尔从小外出经商,后来带领全家定居到加尔各答,投身实业。1952年,他拿出多年经商的积累,在印度加尔各答收购了一家经营惨淡的钢铁厂,改名Ispat钢铁厂,这里成为米塔尔家族钢铁帝国的靠前起点。
到1974年,经过20年的发展,拉尔不仅在印度钢铁业颇有成就,还在印尼买下一块土地,准备进行国际化探索。公司名称也由原来的Ispat钢铁厂正式改名Ispat集团,可见拉尔的雄心万丈。后来,Ispat的钢铁制造业被印度的另一家联合企业巨头JSW收购。
【图】Ispat集团的钢铁车间(图片来源:站酷海*)
到了1976年,由于当时印度政府对钢铁行业实施许可证的制度,民营资本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米塔尔不得不向海外寻求出路。
2. 无心插柳柳成荫,建立海外钢铁基地
实际上米塔尔之所以踏上前往印尼的旅途,并非是为了建钢厂,而是为了受父之命,为家族在印尼的土地寻找买主。但他到了印尼,在迅速对周边商业环境认真调研后,最终建议父亲保留此地,并兴建一座钢铁厂,而父亲也接纳了他的提议。
1977年,米塔尔家族靠前座海外钢铁厂落成,这就是后来的Ispat Indo。虽然只是年产量6.7万吨的小厂,但它的落成,为米塔尔家族企业在海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成为米塔尔靠前个大展身手的舞台。
在此期间,他不仅摸索出一套市场开拓技巧,更重要的是练出削减成本与技术创新等不少独门绝技。其中,直接还原铁(DRI)技术就是一大发明。
所谓DRI,是精铁粉或氧化铁在炉内,用天然气经低温还原形成的低碳多孔状物质,其化学成分稳定,杂质含量少,主要用作电炉炼钢的原料,也可作为转炉炼钢的冷却剂,如果经二次还原,还可供粉末冶金用。这项技术最关键之处在于,用天然气取代焦炭,因而其成本取决于天然气和煤的价格差。
【图】天然气和煤生产DRI的成本比较(图片来源:美国能源信息局)
DRI产品的铁含量高,其铜含量、夹杂物、氮含量和其他不良金属的含量少。DRI的价值体现在其作为废钢的补充,可以降低杂质含量。通过DRI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进口废钢的费用,这在视成本如生命的钢铁行业,优势自不必多言。此外,印尼有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因而DRI在印尼可谓是必然的选择。
【图】使用DRI技术的钢厂(图片来源:站酷海*)
这是米塔尔一生中靠前次转型。在印尼的练手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决定进一步在国际舞台上寻找机会。
而他在印尼的努力,为他之后马不停蹄地并购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也为他改造那些濒临破产的企业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赋予了他“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3
并购: 成就钢业帝国
1. 两次漂亮仗,奠定国际化基础
1982年,Ispat Indo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位于特里尼达&多巴哥的Iron & Steel公司出现危机。这家企业是该国最重要的国有钢铁厂,一直为米塔尔提供废钢等原材料,但由于经营不善,亏损日益严重。较多时,日亏损额竟然高达100万美元,已经彻底成为“烫手山芋”。
无奈之下,当地决定将其出售。米塔尔看准了这个机会,向其父亲提出资金支持,但他的父亲并不看好其前景,因而拒绝提供资金帮助,这让米塔尔很绝望,眼看着难得的机会就要泡汤。
然而“车到山前必有路”,不甘失败的米塔尔,想到了一个变通的方法,他立刻飞赴加勒比海,找到有关人士,希望先租下钢铁厂,5年后若经营业绩良好,就有权买下钢铁厂。当地政府正为此寝食难安,自然是求之不得。
米塔尔接手后,连施三项手术,终于让这家企业奇迹般地在当年扭亏为赢,一年后产量翻倍,终于在1989年,他依照租约将其买下,也让自己父亲刮目相看,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
那么,米塔尔究竟施展出了何种“法宝”,让企业起死回生的呢?
一是更换管理团队,直接将钢铁厂高层换血,换上印尼团队,坚决杜绝“内鬼”吃里扒外;
二是技术改造,采用他在印尼*家摸索的新型炼钢技术,使该厂原料成本降低近50%(天然气海运方便);
三是精确成本管理,参照Ispat Indo每吨钢需要多少吨原材料,多少度电,多少人力工时等,控制新钢厂各项指标,杜绝了“跑冒滴漏”。
实际上,这三**宝不仅帮助米塔尔拯救了这家公司,也在三年后,他的另一场大并购中大放异彩,米塔尔正是靠着这一套真经,杀入了墨西哥的钢铁业,进军美国的前哨。
1992年,墨西哥第三大钢铁厂Sicartsa陷入困境多年。当年,政府为建此厂,耗资22亿美元,作为重大工程对待,甚至想把它建成“太平洋上的匹兹堡”,与美国的钢铁中心呼应,供应扁平钢材与石油焊管。
但天有不测风云,钢厂建成后,石油危机爆发,墨西哥经济也急转直下,钢铁厂于是一直处于半闲置状态,生产能力利用率只有25%,亏损严重。政府先后请来美国顾问、德国专家进行救治,结果都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决定像Iron & Steel一样私有化。
【图】陷入困境的Sicartsa钢铁厂(图片来源:站酷海*)
米塔尔闻讯赶来,经过几番商讨,以2.2亿美元将钢铁厂盘下,不仅出价只有墨西哥建厂成本的十分之一,而且只需要出2500万美元现金,其余由墨西哥政府发行债券,利用杠杆的力量。
他捡了个大便宜,但这种便宜不是谁都敢捡。米塔尔的勇气除了来自印尼炼就的DRI技术、成熟优秀的团队、精确的成本管理,还因为他在救治Iron & Steel的过程中,又创造出微型炼钢炉,手中又添一张王牌。
“科学技术是靠前生产力”此时终于发挥得淋漓尽致:一年后,Sicartsa起死回生,五年后,Sicartsa成为墨西哥的工业明珠。米塔尔也相应成为走衰的国际钢铁舞台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并成功打进美洲。
2. 兄弟分道扬镳,分管国内国际
早在1976年,米塔尔就已经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钢铁公司,即拉克斯米·那拉亚恩·米塔尔钢铁,简称LNM控股公司(LNM Holdings),独自经营,独自管理,但米塔尔并未与父亲一手创立的Ispat钢铁集团断绝关系,而是始终将LNM作为Ispat*子公司。
在米塔尔走南闯北的这20年间,父亲拉尔与两位弟弟在印度的产业也发展顺利。
Ispat集团1980年在印度中部城市Nagpur增建一座大型钢铁厂,投入铁轨与建筑钢材的生产,后又于1985年成立Ispat工业公司,迅速成为印度最大私营镀锌钢管生产商。
但进入1990年代,随着年迈的父亲逐步退出管理,两位弟弟全权接管家族留在印度的产业,兄弟之间在经营思路上的分歧越来越大,最后不得不分家。
直到1994年,米塔尔从家族中完全分离,仅保留家族钢铁产业品牌Ispat,另行成立Ispat国际公司。两位弟弟完全接管家族留在印度的全部产业,完全实现了权力的平稳交接,没有对企业经营造成任何波动。
之后,米塔尔家族的印度公司又通过与日立合作,以及新建彩钢厂,在印度钢铁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年收入也逐步从最初的几千万美元,扩大到2005年的15亿美元左右,成为印度当时最大的钢铁公司之一。
但是,在米塔尔的心目中,这根本不值一提——他的目标是冲出印度,走向世界,更何况他不只是说说,而是真的做到了:他以以并购与投资入股为开路武器,在各国钢铁巨头之间纵横捭阖,最终成就“钢铁业福特”之梦。
3. 全球“买买买”,终成一代宗师
(1)自下而上,扫清障碍
搞定墨西哥的Sicartsa钢铁厂之后,米塔尔的LNM控股不仅增添一功率强大的利润机器,还成为他全球布局的重要棋子。因为墨西哥是美国的前院,美国则是全球钢铁业的制高点,只有拿下美国,才能称得上是全球钢铁业的霸主。
完成对墨西哥Sicartsa的改造之后,米塔尔马上又将眼光瞄向美国的后院。1994年,他如法炮制,成功并购加拿大第四大钢铁厂Sidbec-Dosco,并在一年内扭亏为盈。在墨西哥与加拿大布点之后,进军美国已经只剩下时机问题。
但此时还不是进军美国的最佳时机,米塔尔还需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其他国家开始下手。
1995年,他成功并购德国最大的盘条生产商汉堡Stahlwerke,以及哈萨克斯坦年产550万吨的Karmet钢铁公司;2003年开始,他抓住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和马其顿国营钢铁企业私有化的时机,通过收购获得了这些公司的控制权,,同样一年之内双双扭亏为盈。
2004——2005年,是米塔尔的丰收之年:企业仿佛开了挂一般,收购大单频频。
当年10月,米塔尔以45亿美元收购美国俄亥俄州国际钢铁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后,次年又几经周折以45亿美元,收购乌克兰规模最大的克里沃罗格钢厂,获得了700万吨钢的年产能。此外它还开支45亿美元,用于在14个国家的900项工程。
2005年底,米塔尔钢铁公司的钢锭产量达6300万吨,上升为世界最大的钢铁集团。米塔尔以250亿美元财富,被美国《福布斯》杂志列入世界富豪名册第3位。
【图】米塔尔的并购历史(图片来源:芭莎男士)
但他并不满足,因为居第二位的安赛乐钢铁公司的钢锭产量为4670万吨,仅仅比它少1630万吨,随时随地有追上的可能。“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此时此刻的米塔尔,正在厉兵秣马,策划一场世纪大并购,他要打造的,绝不仅仅是东邪西毒这样的霸主,而是无人能追上的独孤求败。
(2)世纪大并购,终成“钢铁皇帝”
米塔尔收购安赛乐公司的直接原因,还是与克里沃罗格钢厂有关。由于当时安赛乐公司与米塔尔都想并购它,而且都抱着势在必得的决心,导致并购竞价一路上扬,尽管最后米塔尔以45亿美元胜出,但这个出价高于原定计划一倍。精于算计的米塔尔决定,必须尽快收购阿赛洛公司,才能避免自己以后付出更多更高的代价。
2006年,米塔尔钢铁公司放出消息,出价230亿美元“恶意收购”欧洲排名首位、全球排名第二的钢铁企业,卢森堡安赛乐钢铁公司。由于钢铁行业是卢森堡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且安赛乐同样依靠收购,在欧洲各国有着很多业务,并且有着法国和西班牙的股份,因而安赛乐对卢森堡,乃至整个欧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并且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场收购都像是一场“暴发户”对“白富美”的战争:米塔尔为印度裔家族制企业(股权高度集中)、业务集中于中低端、财务表现一般,而安赛乐为欧洲贵族血统的公司制企业(*高股东持股比例仅5%左右)、业绩集中于高端、财务表现优异。
但安赛乐钢铁最大的软肋在于,虽业绩优异,但估值较低,分散的股权比例,为“野蛮人”收购提供了可能性。与此同时,过多的技术投资和并购挤占了安赛乐的流动性,股民多年分不到红利的不满,动摇了公司的基础。
正因为如此,这场大并购不仅立刻吸引了舆论的眼球,而且历经“过五关,斩六将”般的重重围堵。从企业界到政界,全欧洲钢铁界此时团结了起来,的目标只有一个:阻止米塔尔收购安赛乐!
但“野蛮人”要是能被阻止,那就不叫野蛮人了。面对着重重困难,米塔尔请来了公关顾问,密谋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公关大战。经历了无数艰辛战斗,终于将堡垒一个个攻下——以332亿美元巨资收购在高端钢材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安赛乐。有关这里面无数的纵横捭阖,可以参考下面这本中信出版社的《冷酷的钢铁》,回顾那段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
【图】《冷酷的钢铁》再现了米塔尔收购安赛乐公司的全过程(图片来源:中信出版社)
这场兼并从启动到完成历经5个月,到交易完成的时候,新公司成为一个年产钢铁1.1 亿吨的庞然大物,产量比排名第二的新日铁(Nippon Steel)高出3倍以上。公司合并后,2005 年的营业额为685 亿美元——足以使米塔尔钢铁公司在《财富》世界 500 强中的排名从208 位上升到第63位,2005年,米塔尔的股票价格也比 2004 年增长了 2 倍。终于成就了“钢铁皇帝”的称号,此后,世间再无米塔尔,只有安赛乐米塔尔。
下面,摘录书中的几句话,作为这场收购成功的总结,也以此作为其他钢铁企业走向广阔舞台的启迪:
1、“掌握了时机就掌握了一切”,这是米塔尔的人生信条!
2、米塔尔面对的不是商战,它将其**为教育的过程、信息传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改变反对者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两家公司合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双方都不曾被自己的社交圈子所接受,都曾一路摸爬滚打且历经艰辛,都曾把别人看不上眼的资产揽入囊中变成摇钱树。两人在面对竞争对手的时候都很奸诈,但彼此间却很真诚。
4
进军中国,却遇强劲挑战
1. 政策阻碍,收购国企受挫折
耐人寻味的是,对于米塔尔强行收购阿赛洛公司,有舆论认为,其真正目的是想占据更多的中国市场份额。因为无论米塔尔公司还是阿赛洛公司,并购之前都曾多次与中国打过交道:早在1995年,米塔尔就在中国设立了三个销售办事处,
米塔尔觊觎中国钢铁市场由来已久。这是因为中国钢铁市场有了历史性的突破,从净进口国转变为输出大国。2004年中国一举成为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在这样的一个前景下,以收购兼并为扩张手段的米塔尔自然不会忽视中国这样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在此之前,自2004年始,米塔尔频繁与国内钢铁企业接触,由于中国对钢铁行业国有资产的控制,米塔尔没有接触中国钢铁靠前军团的几家钢厂,而是将目光转而投向在中国钢铁市场上属于第二军团,属于地方政府的企业。
米塔尔先后考察过宣钢、邢钢、邯钢、包钢、本钢和八一钢厂等。最终,位居全国十大钢铁企业第八位的华菱集团成了米塔尔公司的最终选择。2005年7月,米塔尔以逾2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华菱管线37%的股份,迈出进军中国钢铁市场的靠前步。
然而,作为一个外来者,虽然资本雄厚,但要在产业政策管制严格的中国钢铁产业分一杯羹,对米塔尔也是困难重重。根据2005年颁布实施的钢铁政策,**限制外资控股中国钢铁企业,米塔尔接下来收购多家钢铁的行动接连受挫。而且在国家钢铁产业政策收紧的现状下,外资获得参与行业重组的机会更加困难。
2. 瞄准民企,资本市场长袖舞
既然在国资钢铁界难以施展拳脚,就把眼光放到民营钢铁企业上来:2007年,著名民营钢企中国东方集团引入安赛乐米塔尔作为其战略伙伴,当时安赛乐米塔尔的持股比例达29.61%,股份仅次于公司董事长韩敬远,为中国东方集团第二大股东。
【图】中国东方集团业务构成(图片来源:格隆汇)
从2014年开始,安赛乐米塔尔陆续累计增持中国东方集团约7.30亿股,增持后持股54.49%跃升为公司靠前大股东,但是这样直接导致了中国东方集团公众持股数少于25%,违反了港交所的上市规则,同年4月29日中国东方集团宣布被迫停牌。直到2016年7月,港交所向中国东方集团发出通牒,要求其必须在2017年1月27前解决公众持股数问题,否决将进行退市处理。
在退市的压力下,中国东方集团终于决定采取增发股份的措施解决问题。复牌后,靠前大股东安赛乐米塔尔的股份从46.99%被稀释到了39.16%,第二大股东韩敬远的股份则从45.04%被稀释到35.70%。两年多后的今天,该公司的股价如下所示:
从“世界钢铁大王”的入股,再到其争夺公司最大的控股权,这样的紧追不舍,虽然压抑了中国东方集团将近三年的时间,但也给了市场无数遐想的空间:这家企业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能让米塔尔如此穷追不舍呢?请留意扑克投资家未来的上线文章。
3.“钢铁皇帝”的宝座,谁会来威胁?
回顾米塔尔的发展壮大,秘诀其实也很简单:瞄准被收购企业的软肋,资本开路,收购挂帅,最终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这也是很多产业帝国规模做大的秘诀,而这样的秘诀,复制起来似乎并不难。
2019年的财富500强榜单上,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名列149名,仅次于排名120位的安赛乐米塔尔蝉联全球第二大钢铁公司。在营收上中国宝武以663.1亿美元,与安赛乐米塔尔的760.3亿美元接近,不过在利润上,2018年中国宝武仅有21.7亿美元,不仅安赛乐米塔尔51.5亿美元利润的一半。
而世界500强的评选规则是“体量为王”,以总收入作为评选标准,这使得宝钢的追赶有了“捷径”。
今年6月,国内钢铁界传来了“爆炸性”新闻:中国宝武对马钢集团实施重组,安徽省国资委将马钢集团51%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国宝武,这意味着宝武成为马钢股份的间接控股股东。
中国宝武与马钢集团均属于千万吨级以上的大型钢铁集团。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宝武和马钢集团粗钢产量分别为6742.94万吨和1964.19万吨,合计达到8707.13万吨。这意味着在产能方面,只要再进一步增量,就能与安赛乐米塔尔并驾齐驱。
宝钢超越安赛乐米塔尔,真的只是时间问题么?
参考文章
1. 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财富》中文网,2019
2. 2018年全球粗钢产量增加4.6% 因中国等地产量劲增;世界钢铁网,2019
3. 买出来的钢铁帝国:拉科什米·米塔尔的并购之旅;芭莎男士,2018
4. 米塔尔家族——全球靠前钢铁帝国;TBC海湾资本,2019
5. 《冷酷的钢铁》;蒂姆·博凯、拜伦·奥希;中信出版社,2010
6. 来自印度的钢铁家族-米塔尔家族;中国工商银行孟买分行,2015
7. 百炼成钢王:米塔尔的全球并购战略;华碧云,21世纪经济报道,2007
8. 并购出来的钢铁大王;文乙;环球人物,2007
9. 米塔尔收购谋略计中计;惠正一,靠前财经日报,2006
10. 钢铁皇帝;Nelson D.Schwartz,2006
11. 米塔尔中国的七年之痒;网易中国,2008
12. 中国东方集团股权争夺大战还会再来?格隆汇,2018
13. 中国宝武并购马钢 产能世界第二"巨无霸"呼之欲出;王金龙,中国经营报,2019
14. 中国宝武将控股马钢集团51%股权,马钢命运或被改写;港股解码,2019
福利一:联系扑克小公举(id:puoke002)申请成为扑克财经App智咖;福利二:关注公众号引一汪活水(id:puokebaijia)获得大宗商品/投资交易领域更多干货。
福利三:后台回复关键词百科,使用一站式大宗金融百科搜索引擎。
【扑克财经APP爆款圈子大合集】
这是一份不可错过的投研伴侣,
已服务1000+产业/机构/投资者;
这是一个属于你的专属研究院,
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站在大咖的投研成果上做投资!
为什么要加入顶级投研圈子?
这是和国内顶级投资大咖、资深产业专家、一线基金经理、顶级咨询机构合作的
重磅投研策略产品,价值千万;
这是一份不可错过的投研伴侣,已服务2000+产业/机构/投资者;
这是一个属于你的专属顶级研究院,
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站在大咖的投研成果上做投资!
超低成本构建你的顶级研究院,
让大佬们一起帮你解决产业决策和投资交易难题
找到一个顶级分析师要多少成本?
构建一个全是顶级分析师、资深产业大佬和一线投资大咖的投资顾问团队要多少成本?
订阅扑克投研圈子,超低成本享受千万级研究和策略服务。
我们的优势
顶级的智咖资源
汇聚2000+产业、研究、投资领域最顶级的投研大咖。
全面的领域体系
覆盖投资交易、黑色建材、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农副产品、宏观六大领域的精品圈子。
实战的策略指导
全面及时的信息、系统完善的分析、具体实战的策略,每个圈子都给你不一样的精彩。
以下是详细圈子列表,
长按识别二维码可直接订阅
投资交易(多品种)
【投资交易】张庭伟“知行合一”期货交易顶级实战圈(圈主:张庭伟)
推荐语:热销400+万,复购率80%以上,一线机构投资人的真实实战分享,圈友评价至少价值10万,圈友中高手如云(产业链企业和金融机构高管、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占比过半)。
【投资交易】扑克-帕丁顿宏观对冲交易策略圈(圈主:帕丁顿宏观)
推荐语:深度利用资产市场的宏观属性,对横跨各资产类别的交易标的进行精细的收益风险标刻,通过简洁、易读、可执行的策略报告为载体为客户投资和交易提供决策支持。
【投资交易】投机情报院(圈主:情报院院长)
推荐语:专注于技术分析研究,核心成员均任职于海外投行交易部门,筛选出短线市场机会,并通过通俗易懂的策略报告及时为客户提供交易决策支持。
农副产品
【棉花棉纱】棉花产业分析和投资实战圈(圈主:刘鑫)
推荐语:一线棉花大咖的高频产业信息和精准实战策略分享,善于站在宏观的高度,将产业思维和金融思维相结合,精准把握棉花单边、套利和点价机会。
【油脂油料】油脂油料研投圈(圈主:朱奇)
推荐语:立足油脂油料全球市场,高频深度分享及时资讯、深度分析、实战策略和系统商品投研方**,通过策略优化对冲组合,把握更多盈利。
能源化工
【甲醇】甲醇投研图表平台(圈主: 贾瑞斌)
推荐语:具备业界顶尖的在线甲醇基本面数据库(百万级数据量),基本面策略回测与优化技术可以为交易提供更详实、可靠的策略建议,让圈内成员交易更轻松。
【聚烯烃】范羽的聚烯烃圈(圈主:范羽)
推荐语:聚烯烃产业链和基本面深度分析,从基差出发,通过基差分析准确判断趋势行情,有效把握主要行情节点,为实际投资提供行之有效的交易指导。
【橡胶】颜冬(东荪)橡胶圈(圈主:颜冬)
推荐语:橡胶基本面深度分析,短中长期供需解读、供需矛盾挖掘、事件推演,把握宏观+基本面+技术+风控策略相结合的交易机会。
黑色建材
【黑色建材】刘源•熵研-黑色钢铁量化研究圈(圈主:刘源)
推荐语:擅长从产业供需基本面来发现市场的主要矛盾、行情逻辑驱动力等,以翔实的研究数据进行逻辑推演,发现市场中的趋势和套利机会。
【焦煤焦炭】兰工双焦圈
推荐语:深耕双焦20年,用1年时间将经验心得、研究方法和市场研判与你倾囊相授,近几年来多次准确预测双焦大行情,擅长发现月间价差、跨品种套利机会和期限套利机会。
宏观
【宏观】莫尼塔宏观策略研究圈(圈主: 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
推荐语:*、客观、深度的第三方研究机构,“宏观政策、市场策略、草根调研、海外研究”四大产品线帮你彻底读懂宏观和把握宏观下的投资机会。
文 | 章舟
钢铁是现代社会的骨骼,而中国的炼钢规模举世公认:2018年全年,中国的粗钢生产总量9.283亿吨,同比增长6.6%。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份额,由2017年50.3%上升到2018年的51.3%,稳居全球半壁江山。
【图】中国粗钢产量已经稳居全球之半(图片来源:世界钢铁网)
2019年的《财富》全球企业500强已经尘埃落定,钢铁企业占据13席位,其中,中国企业占了6家。而第9名到第12名全是中国企业,而位列第9名,此前扑克梳理过的的青山控股,更是一家首次冲入500强的民企。
【图】2019年世界500强中的钢企(图片来源:世界金属导报)
然而正如体育比赛只有冠军能被记住一样,行业内的冠军,永远是众生膜拜,学习的榜样。
钢铁行业“一哥”安赛乐米塔尔(A&M),就是这样的典型:2018年,A&M粗钢产量达到9642万吨,已经超过了美国当年的粗钢产量8660万吨。如果把它当成一个“国家”,粗钢产量已经达到全球第四,营业收入也是连续三年上升,2018年达到760亿美元,利润51亿美元。
【图】2018全球前2*大粗钢生产国(图片来源:世界钢铁网)
【图】2008—2018安赛乐米塔尔营收和利润(图片来源:财富500强)
而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钢铁的竟然有着印度的血统。而13年前的那场米塔尔收购安塞洛的世纪之战,不但成就了一家产业巨头,也留下了“野蛮人”的产业印象。
印度钢铁企业走向世界的背后,是印度钢铁业的崛起:据统计,2018年该国的粗钢产量为1.065亿吨,同比增长4.9%,同时意味着印度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钢铁生产国。
【图】2018年印度钢铁产量反超日本(图片来源:世界钢铁网)
虽然严格来讲,企业掌门人早已加入英国国籍,安赛乐米塔尔的总部也分别位于伦敦与布鲁塞尔,不再属于扎根本土的印度家族。但也正因为他出身于印度,起家于印度,后来早早登上国际舞台,反而刚好成为印度家族国际化的先锋。
不仅如此,与一向多元的传统印度家族(例如扑克投资家此前梳理的塔塔)不同,由于米塔尔家族几十年一直专注于钢铁产业,成为印度家族中专业化的典范。下面我们就走进印度,探究这家企业的成长历程。
1
起源于印度:
雄心勃勃的起点
1. 子承父业, 20年磨一剑
1950年,现任A&M董事长出生于印度的一个小村庄。拉克希尔·米塔尔的爷爷一代还生活在卡拉奇(现属巴基斯坦),印巴分治后加入了新印度。而拉克希尔·米塔尔(本文中的米塔尔)他的父亲名叫Mohan Lal Mittal(音译:拉尔·米塔尔),是家族靠前代真正的企业家。
拉尔从小外出经商,后来带领全家定居到加尔各答,投身实业。1952年,他拿出多年经商的积累,在印度加尔各答收购了一家经营惨淡的钢铁厂,改名Ispat钢铁厂,这里成为米塔尔家族钢铁帝国的靠前起点。
到1974年,经过20年的发展,拉尔不仅在印度钢铁业颇有成就,还在印尼买下一块土地,准备进行国际化探索。公司名称也由原来的Ispat钢铁厂正式改名Ispat集团,可见拉尔的雄心万丈。后来,Ispat的钢铁制造业被印度的另一家联合企业巨头JSW收购。
【图】Ispat集团的钢铁车间(图片来源:站酷海*)
到了1976年,由于当时印度政府对钢铁行业实施许可证的制度,民营资本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米塔尔不得不向海外寻求出路。
2. 无心插柳柳成荫,建立海外钢铁基地
实际上米塔尔之所以踏上前往印尼的旅途,并非是为了建钢厂,而是为了受父之命,为家族在印尼的土地寻找买主。但他到了印尼,在迅速对周边商业环境认真调研后,最终建议父亲保留此地,并兴建一座钢铁厂,而父亲也接纳了他的提议。
1977年,米塔尔家族靠前座海外钢铁厂落成,这就是后来的Ispat Indo。虽然只是年产量6.7万吨的小厂,但它的落成,为米塔尔家族企业在海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成为米塔尔靠前个大展身手的舞台。
在此期间,他不仅摸索出一套市场开拓技巧,更重要的是练出削减成本与技术创新等不少独门绝技。其中,直接还原铁(DRI)技术就是一大发明。
所谓DRI,是精铁粉或氧化铁在炉内,用天然气经低温还原形成的低碳多孔状物质,其化学成分稳定,杂质含量少,主要用作电炉炼钢的原料,也可作为转炉炼钢的冷却剂,如果经二次还原,还可供粉末冶金用。这项技术最关键之处在于,用天然气取代焦炭,因而其成本取决于天然气和煤的价格差。
【图】天然气和煤生产DRI的成本比较(图片来源:美国能源信息局)
DRI产品的铁含量高,其铜含量、夹杂物、氮含量和其他不良金属的含量少。DRI的价值体现在其作为废钢的补充,可以降低杂质含量。通过DRI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进口废钢的费用,这在视成本如生命的钢铁行业,优势自不必多言。此外,印尼有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因而DRI在印尼可谓是必然的选择。
【图】使用DRI技术的钢厂(图片来源:站酷海*)
这是米塔尔一生中靠前次转型。在印尼的练手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决定进一步在国际舞台上寻找机会。
而他在印尼的努力,为他之后马不停蹄地并购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也为他改造那些濒临破产的企业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赋予了他“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3
并购:成就钢业帝国
1. 两次漂亮仗,奠定国际化基础
1982年,Ispat Indo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位于特里尼达&多巴哥的Iron & Steel公司出现危机。这家企业是该国最重要的国有钢铁厂,一直为米塔尔提供废钢等原材料,但由于经营不善,亏损日益严重。较多时,日亏损额竟然高达100万美元,已经彻底成为“烫手山芋”。
无奈之下,当地决定将其出售。米塔尔看准了这个机会,向其父亲提出资金支持,但他的父亲并不看好其前景,因而拒绝提供资金帮助,这让米塔尔很绝望,眼看着难得的机会就要泡汤。
然而“车到山前必有路”,不甘失败的米塔尔,想到了一个变通的方法,他立刻飞赴加勒比海,找到有关人士,希望先租下钢铁厂,5年后若经营业绩良好,就有权买下钢铁厂。当地政府正为此寝食难安,自然是求之不得。
米塔尔接手后,连施三项手术,终于让这家企业奇迹般地在当年扭亏为赢,一年后产量翻倍,终于在1989年,他依照租约将其买下,也让自己父亲刮目相看,感慨“长江后浪推前浪”。
那么,米塔尔究竟施展出了何种“法宝”,让企业起死回生的呢?
一是更换管理团队,直接将钢铁厂高层换血,换上印尼团队,坚决杜绝“内鬼”吃里扒外;
二是技术改造,采用他在印尼*家摸索的新型炼钢技术,使该厂原料成本降低近50%(天然气海运方便);
三是精确成本管理,参照Ispat Indo每吨钢需要多少吨原材料,多少度电,多少人力工时等,控制新钢厂各项指标,杜绝了“跑冒滴漏”。
实际上,这三**宝不仅帮助米塔尔拯救了这家公司,也在三年后,他的另一场大并购中大放异彩,米塔尔正是靠着这一套真经,杀入了墨西哥的钢铁业,进军美国的前哨。
1992年,墨西哥第三大钢铁厂Sicartsa陷入困境多年。当年,政府为建此厂,耗资22亿美元,作为重大工程对待,甚至想把它建成“太平洋上的匹兹堡”,与美国的钢铁中心呼应,供应扁平钢材与石油焊管。
但天有不测风云,钢厂建成后,石油危机爆发,墨西哥经济也急转直下,钢铁厂于是一直处于半闲置状态,生产能力利用率只有25%,亏损严重。政府先后请来美国顾问、德国专家进行救治,结果都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决定像Iron & Steel一样私有化。
【图】陷入困境的Sicartsa钢铁厂(图片来源:站酷海*)
米塔尔闻讯赶来,经过几番商讨,以2.2亿美元将钢铁厂盘下,不仅出价只有墨西哥建厂成本的十分之一,而且只需要出2500万美元现金,其余由墨西哥政府发行债券,利用杠杆的力量。
他捡了个大便宜,但这种便宜不是谁都敢捡。米塔尔的勇气除了来自印尼炼就的DRI技术、成熟优秀的团队、精确的成本管理,还因为他在救治Iron & Steel的过程中,又创造出微型炼钢炉,手中又添一张王牌。
“科学技术是靠前生产力”此时终于发挥得淋漓尽致:一年后,Sicartsa起死回生,五年后,Sicartsa成为墨西哥的工业明珠。米塔尔也相应成为走衰的国际钢铁舞台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并成功打进美洲。
2. 兄弟分道扬镳,分管国内国际
早在1976年,米塔尔就已经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钢铁公司,即拉克斯米·那拉亚恩·米塔尔钢铁,简称LNM控股公司(LNM Holdings),独自经营,独自管理,但米塔尔并未与父亲一手创立的Ispat钢铁集团断绝关系,而是始终将LNM作为Ispat*子公司。
在米塔尔走南闯北的这20年间,父亲拉尔与两位弟弟在印度的产业也发展顺利。
Ispat集团1980年在印度中部城市Nagpur增建一座大型钢铁厂,投入铁轨与建筑钢材的生产,后又于1985年成立Ispat工业公司,迅速成为印度最大私营镀锌钢管生产商。
但进入1990年代,随着年迈的父亲逐步退出管理,两位弟弟全权接管家族留在印度的产业,兄弟之间在经营思路上的分歧越来越大,最后不得不分家。
直到1994年,米塔尔从家族中完全分离,仅保留家族钢铁产业品牌Ispat,另行成立Ispat国际公司。两位弟弟完全接管家族留在印度的全部产业,完全实现了权力的平稳交接,没有对企业经营造成任何波动。
之后,米塔尔家族的印度公司又通过与日立合作,以及新建彩钢厂,在印度钢铁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年收入也逐步从最初的几千万美元,扩大到2005年的15亿美元左右,成为印度当时最大的钢铁公司之一。
但是,在米塔尔的心目中,这根本不值一提——他的目标是冲出印度,走向世界,更何况他不只是说说,而是真的做到了:他以以并购与投资入股为开路武器,在各国钢铁巨头之间纵横捭阖,最终成就“钢铁业福特”之梦。
3. 全球“买买买”,终成一代宗师
(1)自下而上,扫清障碍
搞定墨西哥的Sicartsa钢铁厂之后,米塔尔的LNM控股不仅增添一功率强大的利润机器,还成为他全球布局的重要棋子。因为墨西哥是美国的前院,美国则是全球钢铁业的制高点,只有拿下美国,才能称得上是全球钢铁业的霸主。
完成对墨西哥Sicartsa的改造之后,米塔尔马上又将眼光瞄向美国的后院。1994年,他如法炮制,成功并购加拿大第四大钢铁厂Sidbec-Dosco,并在一年内扭亏为盈。在墨西哥与加拿大布点之后,进军美国已经只剩下时机问题。
但此时还不是进军美国的最佳时机,米塔尔还需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其他国家开始下手。
1995年,他成功并购德国最大的盘条生产商汉堡Stahlwerke,以及哈萨克斯坦年产550万吨的Karmet钢铁公司;2003年开始,他抓住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和马其顿国营钢铁企业私有化的时机,通过收购获得了这些公司的控制权,,同样一年之内双双扭亏为盈。
2004——2005年,是米塔尔的丰收之年:企业仿佛开了挂一般,收购大单频频。
当年10月,米塔尔以45亿美元收购美国俄亥俄州国际钢铁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后,次年又几经周折以45亿美元,收购乌克兰规模最大的克里沃罗格钢厂,获得了700万吨钢的年产能。此外它还开支45亿美元,用于在14个国家的900项工程。
2005年底,米塔尔钢铁公司的钢锭产量达6300万吨,上升为世界最大的钢铁集团。米塔尔以250亿美元财富,被美国《福布斯》杂志列入世界富豪名册第3位。
【图】米塔尔的并购历史(图片来源:芭莎男士)
但他并不满足,因为居第二位的安赛乐钢铁公司的钢锭产量为4670万吨,仅仅比它少1630万吨,随时随地有追上的可能。“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此时此刻的米塔尔,正在厉兵秣马,策划一场世纪大并购,他要打造的,绝不仅仅是东邪西毒这样的霸主,而是无人能追上的独孤求败。
(2)世纪大并购,终成“钢铁皇帝”
米塔尔收购安赛乐公司的直接原因,还是与克里沃罗格钢厂有关。由于当时安赛乐公司与米塔尔都想并购它,而且都抱着势在必得的决心,导致并购竞价一路上扬,尽管最后米塔尔以45亿美元胜出,但这个出价高于原定计划一倍。精于算计的米塔尔决定,必须尽快收购阿赛洛公司,才能避免自己以后付出更多更高的代价。
2006年,米塔尔钢铁公司放出消息,出价230亿美元“恶意收购”欧洲排名首位、全球排名第二的钢铁企业,卢森堡安赛乐钢铁公司。由于钢铁行业是卢森堡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且安赛乐同样依靠收购,在欧洲各国有着很多业务,并且有着法国和西班牙的股份,因而安赛乐对卢森堡,乃至整个欧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并且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场收购都像是一场“暴发户”对“白富美”的战争:米塔尔为印度裔家族制企业(股权高度集中)、业务集中于中低端、财务表现一般,而安赛乐为欧洲贵族血统的公司制企业(*高股东持股比例仅5%左右)、业绩集中于高端、财务表现优异。
但安赛乐钢铁最大的软肋在于,虽业绩优异,但估值较低,分散的股权比例,为“野蛮人”收购提供了可能性。与此同时,过多的技术投资和并购挤占了安赛乐的流动性,股民多年分不到红利的不满,动摇了公司的基础。
正因为如此,这场大并购不仅立刻吸引了舆论的眼球,而且历经“过五关,斩六将”般的重重围堵。从企业界到政界,全欧洲钢铁界此时团结了起来,的目标只有一个:阻止米塔尔收购安赛乐!
但“野蛮人”要是能被阻止,那就不叫野蛮人了。面对着重重困难,米塔尔请来了公关顾问,密谋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公关大战。经历了无数艰辛战斗,终于将堡垒一个个攻下——以332亿美元巨资收购在高端钢材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安赛乐。有关这里面无数的纵横捭阖,可以参考下面这本中信出版社的《冷酷的钢铁》,回顾那段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
【图】《冷酷的钢铁》再现了米塔尔收购安赛乐公司的全过程(图片来源:中信出版社)
这场兼并从启动到完成历经5个月,到交易完成的时候,新公司成为一个年产钢铁1.1 亿吨的庞然大物,产量比排名第二的新日铁(Nippon Steel)高出3倍以上。公司合并后,2005 年的营业额为685 亿美元——足以使米塔尔钢铁公司在《财富》世界 500 强中的排名从208 位上升到第63位,2005年,米塔尔的股票价格也比 2004 年增长了 2 倍。终于成就了“钢铁皇帝”的称号,此后,世间再无米塔尔,只有安赛乐米塔尔。
下面,摘录书中的几句话,作为这场收购成功的总结,也以此作为其他钢铁企业走向广阔舞台的启迪:
1、“掌握了时机就掌握了一切”,这是米塔尔的人生信条!
2、米塔尔面对的不是商战,它将其**为教育的过程、信息传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改变反对者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两家公司合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双方都不曾被自己的社交圈子所接受,都曾一路摸爬滚打且历经艰辛,都曾把别人看不上眼的资产揽入囊中变成摇钱树。两人在面对竞争对手的时候都很奸诈,但彼此间却很真诚。
4
进军中国,却遇强劲挑战
1. 政策阻碍,收购国企受挫折
耐人寻味的是,对于米塔尔强行收购阿赛洛公司,有舆论认为,其真正目的是想占据更多的中国市场份额。因为无论米塔尔公司还是阿赛洛公司,并购之前都曾多次与中国打过交道:早在1995年,米塔尔就在中国设立了三个销售办事处,
米塔尔觊觎中国钢铁市场由来已久。这是因为中国钢铁市场有了历史性的突破,从净进口国转变为输出大国。2004年中国一举成为世界钢铁生产大国。在这样的一个前景下,以收购兼并为扩张手段的米塔尔自然不会忽视中国这样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在此之前,自2004年始,米塔尔频繁与国内钢铁企业接触,由于中国对钢铁行业国有资产的控制,米塔尔没有接触中国钢铁靠前军团的几家钢厂,而是将目光转而投向在中国钢铁市场上属于第二军团,属于地方政府的企业。
米塔尔先后考察过宣钢、邢钢、邯钢、包钢、本钢和八一钢厂等。最终,位居全国十大钢铁企业第八位的华菱集团成了米塔尔公司的最终选择。2005年7月,米塔尔以逾2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华菱管线37%的股份,迈出进军中国钢铁市场的靠前步。
然而,作为一个外来者,虽然资本雄厚,但要在产业政策管制严格的中国钢铁产业分一杯羹,对米塔尔也是困难重重。根据2005年颁布实施的钢铁政策,**限制外资控股中国钢铁企业,米塔尔接下来收购多家钢铁的行动接连受挫。而且在国家钢铁产业政策收紧的现状下,外资获得参与行业重组的机会更加困难。
2. 瞄准民企,资本市场长袖舞
既然在国资钢铁界难以施展拳脚,就把眼光放到民营钢铁企业上来:2007年,著名民营钢企中国东方集团引入安赛乐米塔尔作为其战略伙伴,当时安赛乐米塔尔的持股比例达29.61%,股份仅次于公司董事长韩敬远,为中国东方集团第二大股东。
【图】中国东方集团业务构成(图片来源:格隆汇)
从2014年开始,安赛乐米塔尔陆续累计增持中国东方集团约7.30亿股,增持后持股54.49%跃升为公司靠前大股东,但是这样直接导致了中国东方集团公众持股数少于25%,违反了港交所的上市规则,同年4月29日中国东方集团宣布被迫停牌。直到2016年7月,港交所向中国东方集团发出通牒,要求其必须在2017年1月27前解决公众持股数问题,否决将进行退市处理。
在退市的压力下,中国东方集团终于决定采取增发股份的措施解决问题。复牌后,靠前大股东安赛乐米塔尔的股份从46.99%被稀释到了39.16%,第二大股东韩敬远的股份则从45.04%被稀释到35.70%。两年多后的今天,该公司的股价如下所示:
从“世界钢铁大王”的入股,再到其争夺公司最大的控股权,这样的紧追不舍,虽然压抑了中国东方集团将近三年的时间,但也给了市场无数遐想的空间:这家企业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能让米塔尔如此穷追不舍呢?请留意扑克投资家未来的上线文章。
3.“钢铁皇帝”的宝座,谁会来威胁?
回顾米塔尔的发展壮大,秘诀其实也很简单:瞄准被收购企业的软肋,资本开路,收购挂帅,最终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这也是很多产业帝国规模做大的秘诀,而这样的秘诀,复制起来似乎并不难。
2019年的财富500强榜单上,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名列149名,仅次于排名120位的安赛乐米塔尔蝉联全球第二大钢铁公司。在营收上中国宝武以663.1亿美元,与安赛乐米塔尔的760.3亿美元接近,不过在利润上,2018年中国宝武仅有21.7亿美元,不仅安赛乐米塔尔51.5亿美元利润的一半。
而世界500强的评选规则是“体量为王”,以总收入作为评选标准,这使得宝钢的追赶有了“捷径”。
今年6月,国内钢铁界传来了“爆炸性”新闻:中国宝武对马钢集团实施重组,安徽省国资委将马钢集团51%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国宝武,这意味着宝武成为马钢股份的间接控股股东。
中国宝武与马钢集团均属于千万吨级以上的大型钢铁集团。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宝武和马钢集团粗钢产量分别为6742.94万吨和1964.19万吨,合计达到8707.13万吨。这意味着在产能方面,只要再进一步增量,就能与安赛乐米塔尔并驾齐驱。
宝钢超越安赛乐米塔尔,真的只是时间问题么?
以上就是邯郸钢铁的股票怎么了邯钢股票为什么会退市?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