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企业是国企吗?

从2006年开始,我意外地进入一家服装企业干企划,从那以后,大概在服装行业一共干了十年左右。这是我做过最长的行业,以致于我现在每次去逛商场,看一眼服装品牌,就知道是哪里的牌子,吊牌......

中华企业是国企吗

自2022《财富》世界500强发布后,有些网友就比较疑惑,为什么一些利润为负数的企业也能进入排行榜呢?比如,像中化控股、美国邮政、晋能控股、通用电气等。这是因为《财富》世界500强......接下来具体说说

2023年中国企业500强,前十全部是国企,华为第32位,京东第15位

2023年中国企业500强**出炉,前10让人眼前一亮,全部都是清一色的国企。华为仅仅排在榜单第32位而已,营收才6423亿元,而榜单中有16家企业的营收突破了万亿元。其中国家电网以3.57万亿的营收位列榜单靠前,这也是国家电网连续第三年夺冠。中国石油以3.25万亿的营收排名第二,中国石化以3.17万亿的营收排名第三。

中华企业是国企吗?

私企只有京东和阿里巴巴的营收排在华为的前面,让人意外的是刘强东控股的京东集团的营收居然超过了一万亿元,已经远远超过了马云所在的阿里巴巴,是榜单中唯一一家营收超过万亿元的私企。

中华企业是国企吗?

而这两家都是中国有名的互联网电商企业,主要以做网上贸易为主,真正在国际上有话语权的科技技术并不多。排在前三的三家私企只有华为是真正的高科技公司,其营收虽然比不上排在其前面的企业,但华为为中国科技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可是这些排在前面的企业无法企及的。

中华企业是国企吗?

民企与国企

从2006年开始,我意外地进入一家服装企业干企划,从那以后,大概在服装行业一共干了十年左右。

这是我做过最长的行业,以致于我现在每次去逛商场,看一眼服装品牌,就知道是哪里的牌子,吊牌价倍率,至于一家店的装修成本、人员成本、商场扣点、客流**率、坪效等等,站在门口看个十分钟就能估个大概,几乎到了信手拈来的地步。

我跟其他男人不一样,我到现在还很爱逛商场,拿起一件衣服就忍不住算它的成本,活生生搞成了职业病。

后来我离开了服装行业,在网络上卖过手机、台灯、电动摩托、护肤品、小家电等,从事这些行业后,我突然惊醒过来:

原来以前干服装行业TM这么苦逼!

好多行业只要将产品弄好,常常一两年才换一次产品,平时就安安心心做营销,SKU也不多,不需要太多仓库,销售进入正轨后,一两年都不怎么操心。

而服装行业是如此痛苦,一年四季要更新四次产品,齐色齐码导致SKU又多又杂,每年要不断循环地设计产品、发单、质检、拍画册、搞订货会、商品上架、下架,加上实体店设计、各省招商等等,一年到头把全公司搞得疲惫不堪,很少很少有休息时间。

最痛苦的是容易积压库存,服装公司辛辛苦苦赚来的那点微薄利润,最后都变成了库存堆在仓库里。

我曾经去过国内几家一线服装公司的仓库,那库存多得堆在货架上一眼望不到边,过季的衣服很难卖掉,三年后衣服都老化到只能当抹布处理。

做了其它行业,我才知道以前在服装圈过的什么日子,又苦又累又操心,利润薄风险高工资低,服装跟餐饮一样,是深度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

尝试了别的行业后,我下定决心这辈子不碰狗日的服装,小日子也过得轻松多了。

我一生最放松的时光是2017年到2018年,每天上班两小时就把活干完了,每个月还能挣不少钱,每天就开着辆破车到处爬山、逛野湖,在深山里追着野狗和白鹭跑。

直到我后来莫名其妙做自媒体了,还全国到处跑,因为我常年在珠三角工作生活,接触的都是私企,但在全国大部分城市,拿出来当案例的常常都是当地国企,好家伙,突然发现,还有挣钱更轻松的!

特别是烟草、石油、银行、通信几大行业。

我在湖南常德调研时,发现这里有家特别舒服的龙头企业,就是生产芙蓉王、白沙烟的常德卷烟厂。

这家工厂正式在岗员工仅2600人,算上其他分厂以及临时工之类8500人,正式员工工资一般在8千到一万一个月,五险一金和奖金另算,2020年产值563亿,纳税达到了湖南省靠前,是常德人打破头都想进的企业。

2020年常德的纳税达到了312亿,全湖南排第三,烟草公司贡献巨大,而我老家邵阳没这种好企业,纳税只有可怜的66亿,排在全省第10------内地城市都没有充分工业化,纳税金额都很低,像沿海的东莞2020年纳税额就达到了1775亿元,邵阳连东莞的零头都不到。

高额的税金使常德在湖南看起来像个另类,他们的基建比湖南其他城市明显要好一些,道路宽阔整洁,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这些都是良好的财务状况带来的基建福利。

常德卷烟厂只是全国卷烟厂的细节展现,中国3.5亿烟民,2021年抽掉的香烟纳税总额高达1.35万亿元,刚好等于中国当年的军费开支。

香烟的利润极高,一包65元的软中华,其成本大约不到3块钱,使香烟行业整体毛利率达到了74%。

所以香烟的税率也极高,一包50元的香烟,烟叶税、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印花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加起来要占23.82元。

香烟行业的高利润、高税率,是国企垄断的结果,在中国私自生产香烟是要吃牢饭的,外国品牌也无法进入中国销售,香烟也不是什么高科技行业,几百年技术口味不会变的那种,垄断起来收益稳得一批。

现代的香烟垄断,就是古代的盐铁专营,是为了政府运营创造稳定收益的重要来源。

石油企业也差不多爽。

像我调研过的延长石油、大庆油田,石油企业的工人在前期建设时,苦是真的苦,开荒牛一样苦,但只要把摊子搞定,企业进入正轨后,后面收益爽得飞起,退休金也相对较高,石油员工通常都有较强烈的优越感,一直到全球石油价格下跌,或者油井采完,石油工人的优越感才逐渐消失。

后来我发现,赚钱容易来钱快的大行业,好多都是被国企垄断的,民企干的都是竞争极激烈、利润相对较薄的行业。

比如苦逼兮兮的服装、餐饮行业,行业内卷热火朝天,内部厮杀极其惨烈,我十年前圈子里熟悉的服装品牌,比如美特斯邦威、森马、以纯、班尼路、真维斯等,现在商场很少能找到他们的店铺,基本已经死得七七八八,美邦这个龙头老大,2022年半年报亏损了6.2-6.8亿元,连员工工资都开始拖欠。

拖欠员工工资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一家正常的企业不到山穷水尽,绝不会拖欠员工工资,因为拖欠工资太伤公司士气,但凡脑子正常一点的老板,都不会为了这点蝇头小利让公司凝聚力和声誉造成损害。

我自己在经营企业时,绝不会动发工资的现金流,因为我打工15年,知道打工人极痛恨拖欠工资的行为,基本上这家企业有一次拖欠工资,同事们靠前反应就是这家公司肯定要倒了,大伙快跑啊,再不跑来不及了。

目前我国的民企数量,从2012年的1085万户,增长到了2021年的4457万户,也占到了全国企业总量的92%。

中国民企500强里,有近六成在制造业,达301家,具体细分是钢铁行业65家、综合类商业(比如复星集团,珠宝制药地产医疗啥都干)36家、建筑业34家、批发业29家、机械制造28家、计算机通信27家、石油煤炭25家、房地产25家、有色金属20家、化工类18家、软件业5家。

制造业的老板都是闷声发大财,不像房地产老板那样张扬,像青山控股、中天控股、多弗集团这种,许多人一辈子没听过他们名字。

当然我们不能盯着这些民企500强来分析问题,2021年净利润1238亿的腾讯、1137亿的华为、577亿的阿里,是民企里最靓的仔,中国绝大部分民企是一年几百万到几千万的营业额,养着十几到上百号人,挣着5%到15%左右的净利润,公司上上下下为了活下去操碎了心,总体是相当苦逼的。

但是民企承担了全国最重要的就业任务,全国城镇80%的就业是民企解决的,2021年全国城镇总就业人数达4.68亿人,也就是3.75亿是民企消化掉了。

上面列出的全国民企500强,2021年总共只解决了1094万人的就业,这部分的高薪人口不是普通人的数据,还有3.65亿人是苦哈哈拿着四五千块钱一个月,每天累死累活地干。

我常年从事的服装行业,就业人口达1620万,上游的纺织业另养活了1103万人,我们每年生产712亿衣服,创造4.5万亿销售总额。

中国餐饮行业就业人口达3000万,分布在全国930万家门店里,一年产业规模达4.7万亿元。

中国另有1100万滴滴司机、700万外卖小哥、450万快递员、1700万货车司机、1120万美容美发人员(120万家理发店)、2000万收银员(700万家小卖部)、1000万沐足技师(30万家沐足企业)、5000万建筑工人、1.2亿制造业工人等等,这些才是中国的基本盘。

这些人才是中国就业的主力,他们没有高薪,平均月收入在4000-6000之间。

比如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平均月薪是4699元,收银员多在3000-4500元,快递员一般在5000-7000之间。

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和这些默默无闻的平凡人,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DP、80%的城镇就业。

这些苦逼的民企,创业成功率大约只有5%,每年都在艰难求生,一有风吹草动就无比紧张,常常受不起折腾,光2021年就有390万户民企注销。

根据我跑全国各省的观察,一个地方上有几家大国企,会使当地GDP看起来还行,但惠及不到大部分人,因为大国企往往能带动的就业十分有限,所以河南河北好多城市,GDP看着还可以,但人民生活质量明显要比湖南湖北差。

只有民企活跃的地方,才可以提供充分就业,人民的生活质量才有保障,而中国的民企,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广东三省,次要集中于上海、山东、北京、福建几地,普通人想要好好工作,就只能往这几个地方跑。

内地的成都、武汉、重庆、长沙、郑州、西安、合肥、昆明、贵阳、南宁这几座城市,看起来都比较繁华,但这只是浅表现象,实际上这些城市因为民企数量较少,想在这些城市找一份稳定的高薪工作非常困难,有大量年轻人无法就业,被迫前往长三角珠三角找工作。

民企往几个地方扎堆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产业上下游都要放在一起才省成本,而长江入海口和珠江入海口就是成本最低的自然选择。

内地大城市里,尤其成都、武汉、郑州、重庆四座城市人口太多,常常只能向求职者提供销售、客服这种基础型岗位,面试的时候HR一顿瞎忽悠,分分钟月入过万,真正谈工资就只能给到2500至3000元的底薪加提成,小伙子好好干,我们公司前途无量。

在这些城市,年轻人能上20万年薪的工作岗位,其实十分稀少。

一条简单的总结:

国企多的地方,当地大部分人不一定富裕,民企多的地方,当地大部分人肯定相对富裕。

以前我介绍湛江时,介绍过当地最大的企业是中科炼化,2022年这家企业完成千亿产值,差不多相当于湛江一个市25%左右的GDP,湛江四大企业年产值相当于全市一半GDP,但贡献的就业太少,湛江普通民众并不富裕。

其实洛阳、唐山、大庆、岳阳,也差不多是这种情况。

有些地方的高人均GDP,含有大量的水分,主要就是大国企撑起来的。

国企手拿烟草、石油、通讯等垄断部门,看起来是过得爽,但爽是要付出代价的。

因为国企要做一些社会公共服务的行业,比如发电站、网络基站、自来水、水库;也要参与投资巨大而回报周期极慢的项目,比如航空航天、铁路、公路等;另外还要将赚来的钱拿去建设军队保卫国家,并要保证军工企业的发展,比如军改、歼20、航母。

成飞沈飞这种军工企业,一开始是肯定不赚钱的,可能一亏亏几十年,需要国家慢慢投入养活,这种行业民企害怕风险不会参与,更没有那么多资本亏这么长时间。

所以不要看到国企搞垄断效率低就仇恨国企,也不要看到民企利润低草台班子就瞧不起民企。

他们各有各的职责,各有各的作用,他们是协作关系,不是敌对关系。

在2000年代,中国许多媒体天天抨击国有企业,我曾经深受影响,以为私有化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一私有就有了效率和质量,现在想来当初的想法真是幼稚。

在2020年代,社会风气一变,中国开始整治资本无序扩张,年轻孩子一听到资本两个字就会怒发冲冠,民企突然战战兢兢,生怕有一天被国有化了。

前面说阿里2021年净利是577亿,但阿里2020年净利还是1512亿,阿里下跌之惨重有目共睹,原因也是众所周知。阿里、滴滴、美团等不断遭到处罚,突然成了中国民企老板心中的一块心病,害怕自己成为下一家被处罚的公司。

活下来的民企老板苦熬大半辈子,才累积下手里头这点资产,见到这种现状,突然失去了安全感。

在俄乌战争、新冠疫情,以及经济下行的叠加影响下,民企老板内心惶惶,去年政府推出新版的农村供销社和国营食堂,社会心理冲击相当大,我见到一家投资公司的人时,他们甚至直接问我这是不是又要全面开始搞国有化了?

他们说他们常年跟私企老板打交道,会不会全面国有化,都快成了私企老板们的一块心病。

我费了老大劲跟他们解释,供销社其实是国营农业公司,国营食堂其实是城市社区福利设施,是旧瓶装新酒,又讲了民企与国企的不同职能,才让对方略放了心。

中国国情特殊,在改开前全国没有私企,许多人害怕回到改开前的状态,大量私企老板出生于1960-1970年代,他们对改开前的生活还十分熟悉,作为私企老板,产生这种恐惧感是正常的。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境遇极其特殊,可以说拿出全国资源全力保主权,是在这种特殊背景下,才使新中国的发展一直受到极大打压,前三十年没有私企,是当时高压生存环境下,各种特殊现象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其实只有靠前个五年发展计划是顺利执行的,国家经济发展也就正常了几年。

从“二五”开始,就因为中苏关系破裂被打断,之后美国入侵越南,我们同时跟美苏两线敌对,被迫启动了大三线建设,以保住我们那点来之不易的工业火苗,将原本就不挣钱的工厂陆续迁到中西部。

这一系列举动给国家造成了极沉重的财务负担,使中国迎接一波又一波的经济危机,以及其它衍生的社会危机,直到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和解,我们才有机会腾出手搞经济,而此时距离靠前个五年计划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

改开前中国跟世界巨大的差距,其实就是这20年,我们经济原地不动,而世界的剧本都从欧洲复苏走到亚洲四小龙了。

前三十年高压发展路径,使我们被迫坚持搞城乡二元化,以对冲1958-1978年这20年的经济痛苦,等到1978年宣布改开,1982年中苏关系缓和,国家进入正常的经济发展阶段,城乡二元化逐渐瓦解,农民也开始进入城市,这时候私企才得以有空间释放出来,从1984年开始,中国靠前家私企光彩实业便正式诞生。

前三十年的全面国有化,是特殊环境下的产物,如果我们“二五”没有被打断,民营私企诞生的时间将会大大提前。

民企是解决民间就业的最重要手段,没有谁脑子不清醒要把民企都国有化,民企能干的事情国企干不了,比如服装和餐饮这两大行业,这么苦逼琐碎利润低,国企绝不可能干好。

强行国有化不仅会把这种行业折腾死,还会把经济拖进死胡同,造成激烈的社会矛盾。

中国民企老板完全可以把心放肚子里,这种事情在中国不会再发生。

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比如房地产的发展解决了地方政府的财源,但房地产也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泡沫,需要挤压泡沫刺破危机。

民企的无序扩张有时候也会给社会带来动荡,阿里当年惹上麻烦,就是因为那场演讲关系金融,而金融素来是不能轻易动摇的领地,以此为分界线,引发了一系列对互联网企业的整治。

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对民企的部分扼制只发生在互联网和房地产,实体制造业的民企没有惹上任何麻烦,民企500强还是大量扎堆在钢铁机械综合商业,部分互联网公司扩张有了阻力,利润下降了,但并不是生死问题。

这说明这几年来,对于一部分民企的整治,是经济上的踩刹车,而不是要将民企国有化,民企老板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从2022年末开始,大量支持民企发展的消息陆续传出,房地产也能正常融资,说明踩刹车的阶段过去了。

从2023年起,房地产和互联网应该是渡过了最艰难的阶段,会回到过往的状态。

文章结尾我想讲一个故事。

好多年前,我一朋友去俄罗斯旅游,到莫斯科时,他花了500美金,邀请俄国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共进晚餐,只为了听听这位历史学家分析俄罗斯民族。

那位学者说,俄国人有十分偏激的一面,列宁时说搞社会主义,就全国人民一扭头彻彻底底搞社会主义,沙皇一家都给杀了,到叶利钦时说搞私有化,就迫不及待急吼吼地搞起来私有化,结果把国家搞成现在这个鬼样子。

做事情不留缓冲余地,是造成俄罗斯今天身陷危局的重要原因。

我们在摸索中国经济发展时,切不能走俄国人的老路。

民企与国企到底怎么发展,配比是多少?各自负责哪个领域?谁擅长做什么?谁不擅长做什么?这都是我们花了几十年慢慢摸索出来、实践出来的。

我们要尊重每一种合法合理的经营方式,不瞎折腾,有利于人民的,就是较好的。

我们要记得:

国企是星辰,民企是烟火。

国企是国家的上限,民企是国家的下限。

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有99家是国企,占比高达68%!

自2022《财富》世界500强发布后,有些网友就比较疑惑,为什么一些利润为负数的企业也能进入**呢?比如,像中化控股、美国邮政、晋能控股、通用电气等。

中华企业是国企吗?

这是因为《财富》世界500强的评选标准,是按照企业的营业收入排名的,而不是按照利润排名的,无法绝对衡量企业的经济实力。

今天,就一起来看看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都有哪些特质吧!

1. 中国企业上榜145家,排名靠前

2022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上榜145家,排名第1,美国上榜124家,排名第2。这也是仅有的2个超过百家企业上榜的国家。

中华企业是国企吗?

而日本、德国、法国、英国、韩国等按照企业数量,依次排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第七名。

2. 国有企业共计99家,占比68%

按照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有145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其中国企有99家,占比高达68%,主要包含电力、通信、银行、汽车、建筑等行业。

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企业共有46家,其中,平安保险、京东、阿里巴巴、恒力集团、正威国际、华为等6家大陆企业进入**前100名。

3. 北京一骑绝尘,上榜企业54家

中国145家上榜企业,共分布在39座城市。其中,北京傲视群雄,今年共有54家企业入围。上海、深圳、杭州紧随其后,分别有12家、10家、8家企业上榜。

从省份来看,如果不计直辖市和港台的话,广东省的世界500强数量较多,达17家。其次浙江省为9家、山东省为6家、福建省5家,其他省市上榜企业数量相对较少。

以上就是中华企业是国企吗?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