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的核心是什么
视频加载中...解决当下中国经济问题,金融改革是纲,纲举目张。信贷改革则是金融改革之魂,可以称为纲中之纲。大家让我讲方案,金融改革和经济治理是我下两本书的主题,内容很庞大,三言两语......接下来具体说说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2023年10月31日,被业界高度关注的中国*高规格金融工作会议传来消息,值得关注的是:以往被冠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称谓,悄然变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动?因为“加强*中*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同时必须把党的经济工作目标化为金融工作的灵魂。这不仅是未来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必须“技配其道”的根本保障,同时也是中国金融发展必须走出中国特色的根本保障。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幅提高这一核心竞争力关乎国家前途和命运。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中国金融的发展必须“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治性、人民性”,必须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作为金融改*发展以及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核心遵从,这无疑是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的关键要义。
所以,研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消息,我们应当可以深刻地领悟到,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实质在于:阐述中国需要怎样的金融供给。
用一句话概括,或应是:未来,全体中国金融业应当将党的经济工作目标当作自身发展的目标,以此为前提,通过更加深入、更加系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坚实路基
怎样的路才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是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至少给出了初步答案:从理论上说,中国金融业界要把“**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实践中看,中国金融业界“必须坚持*中*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同时,还要“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在上述基础上,“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当然,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一套完整而独到的现代金融体系,需要尊重金融底层逻辑,理顺各个金融领域的关系,同时建章立制,明确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体系要什么,不要什么;要什么多一些,要什么少一些。
至少,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首先要求中国金融业界大幅提高金融系统的*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强化其使命担当;必须严厉排斥金融乱象和金融腐败,必须大幅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必须恶补金融监管和金融治理能力的短板,必须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化解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从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看,这不仅是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的当务之急,而且中央已经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并以此作为“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抓手。
上述“八个坚持”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铺就了底色,奠定了坚实的路基。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持续推进我国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这就是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目标导向,就是把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走深走实的本源动能。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必须“技配其道”
所谓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必须“技配其道”是指:一切金融技术的改*创新必须匹配国家发展战略需求——这个根本之道。否则,金融就很容易走向自我循环、击鼓传花、空转套利的歪路。这方面的历史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回望金融改*40年,中国向西方学习金融,的确在金融技术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一个重要问题:全球性的金融自由化思潮涌动,与之相伴的是一系列金融乱象恶性*胀:资金出表,体外循环;高息揽储,多层嵌套;击鼓传花,空转套利;群情躁动,骗子丛生。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下,各色金融技术的无序发展,其结果是什么?金融越发倾斜于短期套利,脱实向虚,丢弃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分,变成自我循环、击鼓传花的“游戏王国”。
近年来,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取得了明显而重大的历史性成就,铲除了P2P等互联网金融的恶性扩张,大幅压缩了空转套利、体外循环规模,规范了金融定义定位,把金融业务全部纳入监管体系,大幅提高了中国金融供给质量。
正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回顾过去6年中国金融发展足迹时所指出的那样:这些实践成果、理论成果来之不易。
来之不易,是感慨,更是事实。我们必须意识到,金融乱象和腐败仍然存在,不少是自由主义金融思维定式之下,一整套金融技术保障合聚而成的结果。所以中央清醒地看到并毫不掩饰地指出:“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也正因如此,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撂下重话:“金融系统要切实提高*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实际是为未来中国金融工作指明方向,即将原则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合为一体,大力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
所谓“原则导向”指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金融工作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治性、人民性”;所谓“目标导向”指的是“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所谓“问题导向”指的是“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为主线,以金融队伍的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为重要支撑,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所谓“结果导向”指的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总之,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必须“技配其道”。所谓“道”就是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所谓“技”则是紧紧围绕和服务于这一目标的任务方法、手段和技术。
建设金融强国加厚长期资本
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这既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的目标,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前提,更是通向“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正因如此,中国所要建设的“金融强国”绝非简单照抄照搬“西方金融强国”的标准,而应依据中国经济特色构建“中国式金融强国”。
所以,建设“金融强国”同样涉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应当如何改的问题。一般而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至少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靠前,推动国家急要领域、薄弱环节的金融有效供给,在金融资源配置方面,做好“给谁不给谁,给谁多给谁少”的系统性政策制度安排;第二,从监管方面,应当做好“要什么不要什么,要谁多要谁少”的系统性制度和规则安排;第三,努力促进形成“长期资本充盈,短期货币适度;信用等级分明,信用定价准确”——高质量的金融供给体系,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对长期资本的热切需求;第四,“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第五,为实现上述目标,从宏观上做出重**律法规和制度调整,并以强大的制度供给促使和保障方方面面实现正确的金融供给转变。
在全球金融各色观念鱼龙混杂、方向飘忽的当下,要实现如此重大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所以,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既需要志存高远,扎实稳健、系统推进,同时也要审时度势、立足脚下、务实破难。或许正因如此,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特别提出,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促进长期资本形成。
什么意思?从字面理解,这或是要求所有金融管理部门,摒弃相互推责,建立充分、协调、统一的市场规则和监管机制,能够让金融市场生成更多的长期资本,并使金融更好、更充分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因为,高质量发展急需高质量金融,而高质量发展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毋庸置疑,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是关键。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已经充分证明,高新技术的快速发育,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撑,尤其离不开股权类资本市场体系的支撑。原因很简单,纵观各类资本,唯有股权资本更在乎企业未来的成长预期,并据此实施投资决策,而不是企业的历史业绩、企业当下的现金流。这样一种投资偏好,天然地契合了高科技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发展历程。
由此看见,“促进长期资本形成”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金融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的当务之急和核心要务。
如何促进长期资本形成?需要通过建章立制,激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私募公募基金、证券公司等重要的长期资本供给者的活力,并使之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国家重点经济领域,更多配置优质股权资产。同时,要让千千万万中小投资者成为中国股权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活跃力量。为此,中国金融市场的建设者应当重新审视资本市场制度供给,修章改制,在“投资为本”这一国际公认的基础原则之下,重构中国股票市场规制,扭转“融资为本”的现实。这同样是促进长期资本形成与供给的重要组成。
有个问题必须澄清。有人认为,中央强调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意味着股市偏向融资的意味仍在。这个认知是错误的。因为,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道”,而将股市从“融资为本”的市场转向“投资为本”的市场则是“技”,是方法,是股市信心强劲、资本市场活跃的基础,是资本市场建设的基本技术遵从,而支撑实体经济、支撑科技创新,哪怕是通过股权融资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并在降低债务率的同时加厚企业盈利和创新能力,则是资本市场活跃的客观结果。所以,道、法、术要合一,要相配,但绝不能混为一谈。
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就资本市场发展专门着墨指出,我们要“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并将“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促进长期资本形成”并列,同时作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的重要内容,这不仅体现了中央对资本市场改*“技配其道”的要求,同时也表达了中央对于中国金融走向长期化、优质化的高度关注。
当然,还有一个多次讲过的道理:促进长期资本形成必须从央行做起,从M2供给结构优化做起,从大力扭转金融短期化趋势做起,从更多关注长期资本流动性而非短期货币流动性做起。为此,中央银行应当向M2注入海量长期基础货币,而相应压低货币乘数。
丰富的具体要求
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应当怎么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不同金融领域提出了具体的原则要求。
从宏观层面看,金融必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因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此,靠前,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第二,要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第三,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从中观层面看,靠前,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第二,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第三,要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第四,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从微观层面看,靠前,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第二,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促进长期资本形成。第三,健全法人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做好产融风险隔离。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
从开放层面看,靠前,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注意,这里再次提出了金融结构性要求:我们需要的是外资“长期资本”而非“短期的金融投机套利资本”。第二,事关中国两大金融中心的建设,即要“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从监管层面看,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此,“要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严格执法、敢于亮剑,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所提要求更加具体而细腻:靠前,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第二,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第三,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第四,维护金融市场稳健运行,规范金融市场发行和交易行为,合理引导预期,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第五,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中央还给出组织要求和节奏与力度原则:靠前,要把握好权和责的关系,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第二,把握好快和稳的关系,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扎实稳妥化解风险,坚决惩治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严防道德风险;第三,对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鉴于“加强*中*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更明确地提出了做好金融工作的组织保障要求: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发挥好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
在强大的组织保障之下,在建设现代金融体系的过程中,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还要完成一些重要任务:靠前,合格而优质的中国金融机构供给;第二,合格而优质的中国金融人才供给;第三,与人相关的优质金融文化供给。
毫无疑问,要建设金融强国,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人是关键。所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要培育一批一流投资银行、投资机构和现代金融机构,以及与之匹配的,具有纯洁性、专业性、战斗力的金融干部和人才队伍,这是建设金融强国、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重要支撑。
所以对中国而言,党对金融集中统一领导的组织供给必不可少,而强大组织保障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是:“要坚持*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同时,要提供与之相关的文化和法治供给:不仅“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还“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
由上述可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内容全面、丰富而深刻,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深入领会,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检视升华。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将原则、目标、问题、结果结合一体去坚持、去思考、去审视、去行动,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给定的方向,进一步大力实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以彻底摒弃金融无视经济实际需求、自我循环、乱象丛生、腐败加持的金融**主义倾向,让金融真正回归服务经济的本色,让高质量的金融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创业板在经过了深幅调整后,今天快速上扬,而且今天创业板反弹时,两地成交量,尤其是深市成交量快速被激活了。整体看,两地市场成交量重回万亿水平,这是一个好迹象。也就是说,市场每次有成交量过万亿时,都意味着市场由弱转强。
从宏观面上看,《人民日报》、新华社近日聚焦金融领域改*与发展,要把金融市场做稳做强,再次重申中国金融市场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是为实体经济进行直接融资的,不能丧失它的融资功能。
既然要融资,我们在虚拟市场中一定要对A股的投资价值进行深度分析,并为投资标提供更准确的估值体系,所以我想 A股它也呼唤价值投资,更是在未来发展中,让A股符合投资规律。也就是说,只有有价值的资产在A股上出现,投资者才能真正敢于在股市中跟随好的上市公司共同成长,共同获得投资收益。
我想 A股在经过充分治理整顿后,接下来如果有牛市行情的话,一定是有成长空间的、国家政策扶持的优质公司将会崛起,所以市场将会进入到良性循环中来。
当然市场恢复也需要过程,三季报已经出来了,有喜有忧,我觉得在三年疫情结束后,有些公司业绩依然突出,非常难得,这些公司是值得大家关注的,尤其是很多高成长的上市公司,目前股价偏低,已经低到了估值水平非常低的程度了。
尤其是创业板中,很多科技概念股,在国家提出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声音后,今天立刻出现资金介入,他们抢的是什么?其实抢的是这些高成长性的低估值筹码。如果他们未来没有成长空间,主力资金不会提前迅速抄底。
从今天的市场状况看,从华为概念点火,一直到创业板出现报复性反弹,说明A股正在反弹路上。最后能让市场获得更大股指反弹空间,还是低估值蓝筹。只不过目前市场我觉得会有一个休养生息,有一个资金在底部介入的周期。
一旦低估值蓝筹开始启动,你会发现不是深强沪弱,一定是深沪两地市场齐头并进,到那个时候才是A股真正企稳反弹的最佳介入期。我想告诉大家,今年要特别关注上证50和深证50,是大家做这一波反弹行情的很好的标的。
如果上证50和深证50集体走强,说明A股企稳了。
解决当下中国经济问题,金融改*是纲,纲举目张。信贷改*则是金融改*之魂,可以称为纲中之纲。
大家让我讲方案,金融改*和经济治理是我下两本书的主题,内容很庞大,三言两语说不清,但我还是尝试提纲契领地给大家讲一讲,为什么金融改*是解决所有经济问题的纲,而信贷改*是打通经济血脉的总枢纽。
一、解决经济问题的战略目标、战术手段和纲
我从战略目标、战术手段和纲三个层面,来谈如何解决当下中国经济问题。
战略目标:提高百姓收入;战术手段: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任务分解;纲:金融改*。
我党一向是以问题为导向,抓住主要矛盾,确定轻重缓急。搞清楚当下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就能理解为什么把战略目标定为提高百姓收入。解决问题要牵住牛鼻子,以一个带全部。解决问题的纲,就是金融改*。
这里仅仅列出了八个有代表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可以称为八大任务:
1、拉动内循环,推动经济增长
2、根治三角债顽疾
3、解决内卷
4、立法保证8小时工作制
5、解决年轻人的住房问题
6、以改*初次分配为手段,实现共同富裕
7、根治腐败
8、产业升级,自主产业链
这些中国经济问题追根溯源,根本问题是百姓收入太低。上述八个问题,有战略层面的问题,也有战术层面的问题;有的涵盖范围广,有的涵盖范围窄;但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广大工薪阶层收入太低,特别是年轻人的收入不能覆盖其结婚生子的成本。
二、为什么提高百姓收入是我们的战略目标
深入分析这八个问题,绝大多数问题的根源都指向收入太低。
1、拉动内循环。启动内循环的关键,是提高百姓收入。道理非常简单,广大中低收入阶层没钱消费,内循环就无法启动。
2、3两个问题是连带的。为什么内卷?因为百姓收入低。企业为了抢市场份额,只好竞相压价,压到百姓收入能够承受的最低水平。这又导致企业利润低,员工收入低,企业资金紧张,互相拖欠,大企业盘剥小企业,形成恶性循环。
4、立法保证8小时工作制。如果不提高员工收入,怎么保证8小时工作制?我小区的门卫一个班12个小时。科技人员工作12个小时,或许还有点道理,因为8小时确实干不了多少事。门卫工作12个小时,就是物业把工资压的太低,门卫工作12个小时拿到的工资,才能勉强覆盖其生活成本。所以,只有提高收入,才能根绝996。
5、解决年轻人的住房问题。房子贵是因为收入太低。收入提高了,房子就不显得那么贵了。只有提高民众的收入,才能慢慢消化高房价。
6、以改*初次分配为手段,实现共同富裕。工薪阶层收入低,本质上是工资收入的增速永远追不上资本收益的增速。这是金融资本主导经济活动以来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拉大贫富差距的根本原因。和平发展时间越久,贫富悬殊越大。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对此有精彩的论述。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改*一次分配入手,而改*一次分配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推动共富基金。请大家去看“电惠天下”系列视频和相关文章。
8、产业升级,自主产业链。民众收入普遍提高了,消费得起中高档商品,产业才能升级。不提高收入,供应是高级的,百姓消费不起,产业怎么升级?民众的消费水平上来了,产业升级了,自然会推动企业去掌控整条产业链,这才是产业链自主的根本动力。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问题的实质是百姓收入太低。所以,提高百姓收入,应该成为经济改*的战略目标,所有改*都要围绕这个战略目标来推进。
三、金融改*之魂:信贷改*+智能化管理平台
现代社会,金融是经济运行的总开关。在金融主导经济活动的今天,完成八大任务,只能通过金融改*。抓好金融改*,就牵住了解决众多经济问题的牛鼻子。金融改*成功了,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金融改*的核心使命,是通过产业链信用链一体化消除内卷,完成产业升级和产业链自主,提升国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达到这一战略目标的钥匙是金融改*,而金融改*之魂,就是智能化平台管理下的信贷改*。换言之,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推出全新的货币供应方式,是金融改*成功的秘诀(具体怎么做,第六部分细讲)。
为什么金融改*之魂是信贷改*+智能化管理平台?因为我们的经济体量太大了,很难搞简单的市场经济。没有大财团垄断的市场经济,结果一定是行业内卷,企业恶性竞争,年轻人负担重、收入低,内循环消费起不来。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允许富可敌国的财团垄断市场。可是政府管多了,又会导致权力寻租,滋生腐败。怎么办?出路就是智能化平台管理下的信贷改*。群友说,国家主导的智能化管理体系是这样的模式:
国家即平台,一个即全部。
数字化时代,在智能化平台管理下的信贷改*,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遏制腐败,还能解决一直困扰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问题,推动构建自主的产业链集群,彻底解决我们生产力强却不能自主产业链的问题。
苹果的利润率高的难以置信,资产回报率都超过20%了!我们不建立自主的产业链,就永远是西方的打工仔。后面的视频,我会专门解释为什么信贷改*可以解决产业链自主的问题。
中国要建立自主的产业链,必须解决货币供应问题。这又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提供国内货币的有效充足供给;
二是构建以我为主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我长期研究货币,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货币是经济的纲,没有货币学就没有经济学。或者说,货币学是经济学的基础。但是很可惜,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一本经济学基础意义上的货币学。
为了回应这个议题,暂定如下写作计划:
《天下货币2-货币与国家》;
《天下货币3-人民金融》。
这两本书将围绕货币这条主线,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下面我用最简洁的方式,给大家勾勒出这个庞大体系的基本框架。
四、当代法定货币的运行原理
货币问题真的很复杂,篇幅所限,这里只能简单地说一下当代法定货币运行的本质。
当代法定货币是主权国家的预付信用。这意味着,无论是央行发行货币,还是财政发行货币,都是对全社会的负债。管理货币发行,就是管理国家的资产负债表。当代货币运行的本质:货币发行方购买资产,其资产价值要能抵得上负债,资产价格下滑或没有有效资产对应,债务就会出问题。
这张卡片演示了货币运行的本质。
卡片分两部分,靠前部分是说,当货币走向投资领域的时候,放出的货币对应的资产,价值要可确定,要升值不要贬值。资产价格递减,就不能覆盖负债。资产覆盖不了负债,如果这个货币是央行发的,就是央行资不抵债;如果这个货币是财政发的,就是财政资不抵债。
第二部分是指流动资金贷款。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要保证企业债务是流动的、可偿的。现在企业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混在一起,这就很难管理。我提出来的货币管理方式,就是在岸和离岸隔离运行,流动资金和固定投资隔离运行。
介绍完这些货币基础理论,就可以引入我设计的新货币体系了。
五、新货币体系的基本框架
先看这张货币结构图。
新货币体系的货币供应是三条线:
一条线是离岸;
一条线是在岸;
在岸又分两条线:
一条线是现有的货币供应系统;
另一条线是财政管理的货币供应系统。
最近我们的M2和实体经济脱钩,根本原因,就是金融领域的资金流动和实体经济的生产资金是搅在一起的。所以,尽管M2的投放量很大,但是并没有对实体经济产生多大的刺激作用,很多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
上图显示,在岸货币要实行分类管理,即:贸易项下的资金和资本项下的资金要隔离运行。贸易项下又分为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这两类资金也要隔离运行。所以,下面行文所说的贸易项下,是指企业的流动资金;资本项下是指固定资产投资、证券市场等。只有这两类资金隔离运行,钱才能流到该去的地方,才能收到货币投放的精准滴灌效果。美国和英国加息力度这么大都不能抑制通胀,也反证了大而化之的宏观货币调控根本没啥用。
那么,货币发行有没有锚?有。在岸货币之锚是物价稳定,也就是货币投放要确保不能造成通胀。离岸货币之锚是国际收支平衡。在岸与离岸是两个**的货币体系,本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人民币要实行在岸离岸隔离运行。美元“一币两用”,就不能很好地管理货币,也无法控制物价的稳定。
在岸货币和离岸货币隔离,在岸货币的贸易项下和资本项下隔离;这两个隔离,是新货币体系的基本架构,也是人民金融思想的理论基石。
对两个隔离有了清晰的认知,金融改*的整体思路也就清晰了。
六、人民金融一二三
我把金融改*的核心思想归纳为“人民金融一二三”。大家去头条搜“”系列,否则就可能云里雾里。这也是我为什么先做完这些系列,才概要性地给大家讲一讲金融改*怎么推进。
我用一句话来概括金融改*的核心:彻底改变货币供应方式。
新的货币供应方式,是金融改*的主引擎,是金融改*成败的胜负手。
马霞
以上就是金融改革的核心是什么?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