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公司是国企吗?

众所周知,央企一直以来都是3月上中旬年报季,但今年却成为了年报的难产季。根据最新官方消息:在2月销售榜,地产10强有7强是国企,这是什么信号?房企头部结构正在慢慢调整;在3月1日央......

金地公司是国企吗

混合制房企的阵营,又有了新动静——“公司于9月16日披露《关于股东拟为公司融资提供增信的提示性公告》,两个多月过去了仍没有落地……福田投控是否还有意愿支持公司的发展?”12月初的投......接下来具体说说

金地有大事儿了?

金地公司是国企吗?

行业动荡的背景下,任何小道消息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比如,最近金地有关的小道消息就不少。有不少地产人的微信群里,在传一则金地集团取消某区域公司,几个条线保留到交楼,然后就会全部裁掉的消息。这个消息确实不全是假的,但是也不全是真的,因为这个消息是去年12月的小道消息,不知道又被哪个好事之人挖出来了。到处在传,然后以为金地沦落到这种地步,可能要爆雷了,甚至要垮了。

猫哥都收到不少人在小密圈的提问了,问金地是不是有大事了?

​金地近期确实有事儿,也确实是大事儿,但不是裁员那个假消息。

最近玩地产债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金地的债券在市场上的波动很大,搞得大家心惊胆战的。大型的机构,最近在密集卖出,导致价格萎靡不振。这背后,有一些比较重大的因素消息在发酵。

​事情的原因在内部,金地的管理层和险资大股东,最近的矛盾比较大,闹得有点厉害,已经传到投资者耳朵里面了。对了,金地属于混合所有制企业,既不是纯正国企,也不算是完全的民企,跟远洋有点类似,险资是大股东。两家争执的焦点,在于金地集团大量的合作项目,而且很多是跟民企合作(部分已经爆雷)的,怎么纾困成了一个大难题。

​金地这家房企合作拿地开发的规模,这几年在大幅度的上升,仅仅是2021年的拿地权益占比,只有不到50%了。这些合作的项目里面,有不少合作的房企已经暴雷,项目停工或者半停工,严重拖累项目的开发和销售。大量的风险敞口如何解决,这都是这家房企未来巨大的拖累。 至于这家房企到底有没有资金问题,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并没有要爆雷那么恐怖,这家房企短期仍然无忧。但是资金紧张的问题,是确实存在的,比如他们家今年发生的多个强制执行案例,就是较好的例证:

金地公司是国企吗?

其实这家房企放在一众国央企里面,短期债务压力一直都算比较大的,某种程度上看仅次于已经爆雷的那家。仅仅是根据去年的年报来看,这家国企一年内的短债+应付款,就有多达八百多亿元。面对今年持续下滑的销售压力,他们家的现金流是严重承压的,债务兑付存在很大的压力。

​当然,对外宣传的口径还是很好的,比如近期才兑付了2亿多的美元债,并且声称两年以内都没有境外债到期了。这个好消息,一度在各个媒体和微信朋友圈刷屏了,那姑且算作好消息吧,毕竟这个时候他们家也需要好消息。

重磅!地产10强有7强是国企,这是什么信号?

金地公司是国企吗?

众所周知,央企一直以来都是3月上中旬年报季,但今年却成为了年报的难产季。

根据最新官方消息:

在2月销售榜,地产10强有7强是国企,这是什么信号?房企头部结构正在慢慢调整;

在3月1日央媒再提敦促地产国家队全面执行“退房令”,央企地产从业者要“做减法”;

根据三道红线后有融资优势的央企将更有机会,2021年或将是地产“央企年”,算是加法

通过以上三点综合来看,信息量其实不小,至少说明地产行业格局的两大调整。

然后头部房企“国进民退”新格局正在形成。

地产10强中,除了碧桂园、恒大、融创三家民营房企外,剩下万科、保利、中海、招蛇、华润、金地、金茂全是国企。民企与央企的“二八格局”大致形成!

这之前的格局,并非如此。

金地公司是国企吗?

2015年百强榜中,能上整个地产百强名单的央企也只有7家,2018年能上30强的央企也只有5家入围。

这些年,地产央企一个个座次上移,成长凶猛,陆续进入TOP10阵营。

比如昔日掉队的国企金地,如今重回靠前阵营;

比如昔日掉队被誉为保守派的招商地产如今重组并加速扩张后重回TOP10,

比如很年轻且被誉为不像央企的央企的中国金茂也在2月进入地产TOP10,金茂短时间从百强到30强再到如今10强,快如闪电!

其二,站在今天2020年新时空,地产央企内部在做“加减法”,让地产央企更纯粹。

近期,中国恒大、世茂集团、融创中国、新力控股、佳兆业等房企均宣布延迟刊发2021年财报,理由大多是:疫情原因导致审计受阻。

据不完全统计,3月25日就有17家房企发布年报;3月29日有14家房企发年报;3月30日更有34家房企“组团”公布年报。

时常流传 坊间有人调侃:“对自己业绩越没有信心,就发得越晚”。

虽然这句话并无科学依据,但相关机构对行业预期并不乐观:据统计, 今年A股69家房企发布业绩预告或快报,约有四成房企在2021年出现业绩亏损。

今天乃至未来的中国房地产,在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下,不可能继续出现大黑马,但持续的分化、座次更替、行业集中度提升皆是必然。

金地公司是国企吗?

而且头部房企未来空间也至少还有5到10年稳健成长期,未来竞争将是全方位的,是系统的、长期的竞争,未来地产10年的话语权,可能落在30强房企,30强是胜者为王,也是剩者为王。而在未来的30强阵营中,可能10强将以央企为主导,而10强到30强则以民营企业为主导!

虽然黑云压顶,但还是有部分房企提前发布了年报,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稳健发展,财务较健康的房企:比如绿城、招商、越秀等房企。

这几家房企的大佬也是口吐金句,甚至是和这个时代有点“格格不入”:

当下很多房企都说缺钱的时候,越秀地产董事长林昭远说:“钱是不差的,资金不是问题”。

比如很多房企都说未来几年仍然艰难的时候,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张亚东却说:“2022年到2025年三年是绿城起跑期”。

从他们的发言中,就能感受到对于未来发展的自信。

残酷现实1:大多数房企面临的运营困境——增收不增利

① 拿地心法:严选地块;选择五好城市

大家都选择 “五好城市”:市场好、利润确定性强、团队强、回款佳、存销比低的城市。

招商在杭州、深圳、苏州、上海、南京等长三角核心城市投资占比达到了6成以上。

这些城市也恰恰是过去两年楼市最稳定的地方,重仓于此的房企大部分都活了下来,主要因为这些城市的购买力强,房子卖得动。

② 招拍挂之外:加大旧改业务投入;审慎挑选高回报并购项目

主要是看资产质量、风险是否可控。现在有些项目外面看起来很好,但是尽调之后发现问题特别多,所以会比较谨慎地推进。

总体来说,拿地和并购坚持一个原则:哪里的回报好就做哪里。

③ 增长新动力:培养利润增长第二曲线

残酷现实2:大多数房企面临的时代困境——红利消失

房地产行业过去的黄金时代,主要有四大红利加持:人口红利、城市化红利、经济高增长红利、房地产金融化红利。

虽然该消息真实性有待考究,但目前市场下行已整体放缓,政策层面基本触底反弹,资本市场回暖征兆初显。这一小道消息的放出明显又对市场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世茂、融创、中奥、佳兆业等多个地产股出现大幅反弹,*高涨幅近20%,前进势头一片良好。

针对已经暴雷的恒大,也有传言称粤海、信达、越秀、国信四大国资已进场盘点资产,将联手接管恒大。其后恒大发公告公布了化解委员会成员,四大国资成员均赫然在列,侧面佐证了这一消息。

更为关键的是,相较于将利润作为靠前指标的普通民企, 国央企在打造项目时往往会更严谨,产品品质也更有保证,这在如今交付维权频发的时代,无疑是一种更高级的责任感。

金地的国资股东,终于要下场了?

混合制房企的阵营,又有了新动静——

“公司于9月16日披露《关于股东拟为公司融资提供增信的提示性公告》,两个多月过去了仍没有落地……福田投控是否还有意愿支持公司的发展?”

12月初的投资者关系平台上,面对这样尖锐的提问,金地给了一句模棱两可的答复:

“公司股东都以各自的方式,在支持公司的发展。”

这“各自的方式”,瞬间引起了市场的联想——

核心资产摆上货架?

前些日子,财新爆出猛料——

为了缓解还债压力,金地11月起开始变卖资产,正与第二大股东福田投控接洽,出让深圳核心住宅项目金地环湾城的部分股权。

消息一出,震惊四座。

金地环湾城是深圳航母级旧改之一,靠前期刚开盘不久,成绩斐然,算得上金地手上最有价值的项目了。

既然是马上能变现的珍贵资产,为什么要直接变卖?

有着国资背景的金地为什么迟迟无法发债?

作为国资股东,福田投控是打算掏出真金白银为“亲儿子”托底,还是趁乱渔利?

这一切,随着金地相关人士回应的那句“目前没有可以公布的信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融资及时雨

先看下传说中的交易情况。

虽然信息和细节尚未尘埃落定,但我们大致可以算一笔账。

据媒体消息,此次成交对价或为40-50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

今年,金地的债务高峰期已经过去, 但未来,尤其是明年的前半段,压力确实不容小觑。

2024年1月,有一笔15亿的中期票据到期,截至6月前,有近80亿元的境内债到期,而到了8月,又有一笔5亿美元的境外债面临兑付——

所以,如果真的能敲定买卖,对金地可谓是融资的“及时雨”。

无论是一次性输血这数十亿元,还是分期支付,都够金地稍微喘口气了。

当然,这是卖项目的直接回报,如果从减少支出的方面来看,金地同样能尝到不少“甜头”。

首先,可以大大缓解投资压力。

就像此前说的,金地环湾城是一个旧改大盘,还是市中心难得的超级综合体项目,有住宅有商业,这意味着前期的投入肯定不会少。

企业财报显示,环湾城预计投资近250个小目标,去年开工,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经砸了快50个亿进去——

换言之,这个项目还有近200亿的投资额需要填进去。

在这个形势下,这么一大笔钱,就还蛮难的。

但如果把部分股权卖给福田国资委,假设对半卖吧,投资额也能顺势少掉近百亿元。

另一个利好是国资下场,确实可以恢复购房者的信心。

众所周知,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一旦公众对房企的质疑开始扩散,反馈到市场端,就是销售额的直线下滑。

这不,有媒体报道,在经历前不久的股债双杀和舆论风波后,金地环湾城已经出现不少购房者退房的现象了。

但倘若有福田国资委的入股加持,有政府站台,买房者的心里便踏实许多。

这一切,都要比房企自身的辩解要有力得多。

为什么不发债?

写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们会问——

为什么金地不选择发债这种更便捷的融资方式,而是宁愿抛售项目呢?

确实,我们扒了一下,自从2022年2月以后,金地就再没有发行过债券了,包括公司债、中期票据、美元债等等。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个偏悲观的猜测是,在当下风声鹤唳的时刻,企业信用普遍下降, 公开市场融资难度大,房企想要*发债的通道很难走通了。

就连优秀民企也概莫能外,有时,不依靠中债增等机构,企业根本无法发债。

但想要获得中债增担保发债也不是一件易事。

这就来到第二个原因——

中债增担保发行的成本,可能让企业有些难以承受。

今年9月,美的置业发行了年内第四期中票,其中有两个品种分别由中债增、浙商银行实际提供4.6亿元、4.7亿的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对应信用保护费率为0.79%、1.08%。

对于中票不过3.5-5%的发行利率来说,近五分之一的手续费并不低,与银行借款相比,中债增的成本也偏高。

手续贵就算了, 更关键的是,中债增需要担保抵押——

但民企早就把能卖的资产都卖了,能抵押的都抵押出去了,手里还有多少货可以拿出来呢?

金地高管此前的发言也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去年10月,财务总监曾爱辉在金地集团投资者会议上表示,虽然金地在使用中债增的名单中,但因为某些原因暂时没有使用,比如说中债增会产生相关收费和担保比例等问题。

金地另一财务负责人也强调,公司所有的负债都是无抵押无担保类型。

言下之意,就是中债增的融资风格和金地并不适配。

金地更青睐的,或许是经营抵押贷款和银行借款。

还能买单多少?

最后,再说下大环境。

讲真,即便头戴优秀民企的帽子,在网传的50家房企的白名单之列,背后的股东是险资和深圳市福田国资委,但金地的处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

按理说,底子不差,又手握一副好牌,金地会享有很多融资上的便利和照顾。

但没想到,还是落到靠出售核心资产求生存的地步。

但如果已经开始考虑拿出最核心的项目,以后,金地还有多少物业可以卖呢?

就算深圳福田控股真的接了这次盘,缓解了一时的压力,以后,它还有持续接盘的能力吗?

此时,不由想起另一个混合所有制民企的代表——万科。

万科背后的大股东是深圳国资委,不得不说,深圳国资委的实力的确强悍。

近三年,每年的纳税额、利润总额都接近或超过1000亿元——

来源:深圳市属国资国企2022 社会责任报告

做个比较理想的假设,万科目前的短债是近470亿元,如果深圳国资委把其他城市建设和民生项目暂时放在一边,全力帮万科度过难关, 把一年40%的利润拿出来就可以做到。

那金地呢?

以上就是金地公司是国企吗?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

版权:本文由用户自行上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供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了解详情>>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