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业指的是什么行业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北证券,王玮)1.政策暖风频吹,农业扬帆起航1.1. 粮食安全,重中之重农业之于国家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不像军工、机械、电子等行业生产的是航母、 芯片等‚国之......接下来具体说说
作为系列文章的靠前篇,本文首先讲述的是农林牧渔,其一是因为 农林牧渔 这一大类也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所列的靠前项,其二是因为这个大类是我们生活的基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低一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层需求就是生存需求,而要满足这个需求就得靠农林牧渔。所以说,农林牧渔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基础,只有人吃饱了,基本的生存需求解决了,才能谈得上其他更高的追求。
1 汇总
下图给出了基本的轮廓,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农林牧渔业的基本构成,不仅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同样也包括为这些活动服务的行业。
在所有的大类中, 农业所占的比重*高 ,因为农业为人类提供了最为重要的生存口粮。它在人类的事物中所占的比例是*高的,所以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下面本文将就每一个具体的行业进行讨论。
2 农业
现代的人可能不能如古人般体会到农业的重要性,因为现在的农业只占GDP的 10% 左右,而在几百年前,这个比重达到了80-90%。即使是现在,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也丝毫不敢放松,因为这是关系到人类最基本需求的行业,而这个行业的动乱是其他行业所不能比的。如果人连饭都吃不饱,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创作和创新。
言归正传,农业是指对各类农作物的种植。这里涉及到一个农作物的概念,农作物是指农民栽培的植物,主要分为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具体分为: 谷物种植、豆类、油料和薯类种植、棉、麻、糖、烟草种植、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种植、水果种植、坚果、含油果、香料和饮料作物种植、中药材种植以及其他农业 。除了谷物种植外,其他一般属于经济作物的范畴。
A 谷物种植
谷物一般是指以 收获籽实 为主,供人类食用的农作物的种植,如稻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其中,稻谷最常见,在东南亚以及非洲的广袤地区,稻谷都是最主要的农作物,其次是小麦,面包、面条的主要原材料,再次是玉米,最后是其他一些谷物,如高粱。
B 豆类、油料和薯类种植
豆类大家比较熟悉,黄豆、豌豆、扁豆等都属于豆类,现在又有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因大豆之分;油脂是制取工业的原料,通常将含油率高于10%的植物性原料称为油料,如向日葵、芝麻、花生、大豆、油菜籽;薯类应该也会比较常见,主要是指根茎类作物,比如说红薯、紫薯、马铃薯,山药等。
C 棉、麻、糖、烟草种植
棉花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因为人保暖主要是靠棉花,它主要承担着“吃饱穿暖”中的暖,可想其重要性;麻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作物,但是其应用的范围相比较棉花要小一些,这主要是因为麻作为衣物的属性并不是很好;糖料主要是指甘蔗、甜菜等用于制糖的农作物;烟草是近几百年才被算作一种农作物的,也是残害了很多人,至今也无法灭绝。
D 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种植
蔬菜的种类繁多,甚至可以说是枚不胜举,根本说不完,一般是指带叶子的可以食用的植物,但是如今,这种概念也相对比较模糊,定义也不明确,比如说西红柿是蔬菜还是水果一直是一个争论;食用菌种植也是近几百年才开始的,成为了一种新的行业,如平菇、金针菇等;园艺作物种植同样也是新生的,古代宫廷虽然也有,但是主要是靠移植,而非种植,现在这个行业催生了很大的潜力,特别是城市建设中,园艺往往是文明的象征之一。
E 水果种植
水果种植虽然不是舶来品,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种植水果的历史,但是由于水果很难填饱肚子,所以吃水果以往只是有钱人的专利,水果的真正产业化种植还是在近代。如香蕉、苹果、梨子、橘子、火龙果等。
F 坚果、含油果、香料和饮料作物种植
坚果一般是指外面有壳,壳内有子可供食用的种子。如西瓜子、南瓜子、碧根果、核桃等;含油果主要指椰子、橄榄、油棕榈等的种植,一般国外比较常见;香料和饮料种植与下面所介绍的中药种植其实有很多想通的地方,因为有的植物可以作为香料,也是中药的组成部分,也有很多中药原来是作为香料来种植的,同样,中药中,也有很多可做饮料。
G 中药种植
自中药在古代被认可以来,中药的种植就开始了,甚至要早于很多现在我们常见的蔬菜、水果、坚果等。
H 其他农作物
其他农作物指的是没有被以上所列举到,但是按照定义,属于农业的其他作物。
对农业影响较大的是 天气 ,这个部分比较难以控制,虽然现在有人工降雨,各种大坝,但也只能够解决部分问题。其次是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 会大大增加劳动效率,解放生产力,机械要用到油,所以 油价会有影响 ,还有是化肥一般受到 化工原料价格 的影响。
农 产品价格的影响范围就比较大了,一般会造成普遍物价的上涨。
3 林业
“林”是由两个木所构成了,所以顾名思义,当然和木头有关了,包括了木材的培育、种植、维护、采伐以及运输一条龙,不过在林业中,竹料也属于林业的范围,因为竹料在很多地方与木料的作用相似。具体来说,林业主要包括: 林木育种和育苗、造林和更新、森林经营和管护、木材和竹材采运、林产品采集 。
A 树木育种与育苗
自然界中树木的生产与我们对树木的需求并不是一致的,为了适应人类生产,需要培育我们需要的树木,所以就产生了这个行当。
B 造林和更新
造林和更新是指在宜林荒山荒地荒沙、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等一切可造林的土地上通过人工造林、人工更新、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方式培育和恢复森林的活动。
这个行业的产生与历史是有很大关系的,一来这种造林与更新在短期看来并不能产生收益,二来花费较大。在古代,基本上不存在造林和更新,原因很简单,因为划不来,人口相对中国广阔的土壤来说还是相对较少的,农民有更多的选择,而且当时,沙漠化的危害也没有现如今的大。所以,还是成本造就了这个行业,这里的成本包含了很多内容,如安全、环境、经济等。
C 森林经营和管护
同样,森林的经营和管护也是近现代产生的新行当,指为促进林木生长发育,在林木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的促进林木生长发育的活动,主要为了优化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原理还是一样,以前并不划算,随时用随时取,不怕不够,怕的是没有能力运出来。
D 木材和竹材采运
这个行业自古就是有的,是指对林木和竹木的采伐,并将其运出山场至贮
木场的生产活动。从历史上来看,特别是宏达宫殿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高质量的木材,特别是古代的建筑需要以大型圆木作为承重柱,所以需求自然是相对多的。
E 林产品采集
林产品采集是指在天然林地和人工林地进行的各种林木产品和其他野生植物的采集等活动,如中药材的采取,蘑菇的采取等。
林业主要会影响受到天气的影响,机械工具、林业管理等, 林业主要会影响家具市场的价格,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房地产市场 。
4 畜牧业
畜牧业就是各种动物的养殖与捕食,这个行业对人类的生活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而这些氨基酸是植物无法或者很难提供的。所以古代的人通常寿命很短,身体免疫力差,和肉食占比太低有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畜牧业包括 牲畜饲养、家禽饲养、狩猎和捕捉动物以及其他畜牧业 。
A 畜生饲养
畜生饲养一般是指猪、牛、羊、马等动物的饲养,主要是为了获取肉食,不过马的饲养大部分情况下是为了运输。畜生与家禽很难分辨,现代的区别也不明显,不过这并没有关系。
B 家禽饲养
家禽一般是指带有翅膀的物种,如鸡、鸭、鹅。
C 狩猎和捕捉动物
现代来看,这种活动已经相对比较少了,因为以前中国人吃的太多了,结果大部分的动物变成了保护动物,所以也就很少有狩猎和捕捉动物了,但是在遥远的澳大利亚,由于动物繁殖过快,狩猎和捕捉动物依然盛行,不过现在很多这种活动已经从生存转变成娱乐。
D 其他畜牧业
除了上面涵盖的内容,其他符合定义的活动都可以归为此类。
畜牧业与农业比较相似,影响范围广。
5 渔业
渔业是指水产品的养殖或者捕捞。这个行业的历史也是比较久了,因为鱼同样能给人带来很多人体必须的要素。水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如鱼,一类是植物,如海带。具体来说,分为 水产品的养殖以及水产品的捕捞 。
A 水产品的养殖
古代主要以捕捞为主,现代的内河流域主要以养殖为主,一方面是因为技术进步,一方面是需求太大。当然,海鱼同样可以养殖。
B 水产品的捕捞
捕捞就不叫简单了,这里不再细细介绍。但是捕捞要有节制,这种悲剧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
渔业也是类似,影响范围广。
6 农、林、牧、渔服务业
顾名思义,就是为这些行业服务的,分别为: 农业服务业、林业服务业、畜牧业服务业、渔业服务业 。
A 农业服务业
农业服务业是指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但不包括各种科学技术和专业技术服务(如水稻杂交技术研究)。但是如农业机械工具的供给与维修、灌溉、农产品初加工(脱籽、烘干)以及其他服务(病虫妨害)。
B 林业服务业
林业服务业包括病虫防害、采伐工具的提供、木材初加工、防火等辅助性的服务。
C 畜牧业服务业
主要指提供牲畜繁殖、圈舍清理、畜产品生产和初级加工等服务。
D 渔业服务业
指对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包括鱼苗及鱼种场、水产良种场和水产增殖场等进行的活动。
7 农、林、牧、渔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联证券,陈梦瑶、陈安宇、孙凌波)
1.1 业绩回顾:受益周期业绩改善
生猪:猪周期上行,营收净利高速增长
生猪板块 22Q3 营收同比上升 33.7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 161.17%,猪价上 行维持高位震荡,猪周期进入新一轮周期,所有生猪养殖企业进入盈利周期。其中, 营收增速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新五丰、牧原股份、东瑞股份,营收增速分别 180.04%、 147.60%、87.55%;归母净利润增速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东瑞股份、牧原股份、巨星农 牧,利润增速分别是 1293.40%、1097.41%、295.41%。
种植业:农产品涨价带动企业收益,营收与利润规模显著扩张
种子板块 22Q1 营收同比增速 19.39%,归母净利润同增 4351.70%,受大宗农 产品涨价影响,农户种子积极性提升、种子单价上涨,提振板块利润表现。其中,隆 平高科、农发种业、万向德农三季度营收增速排名前三,营收增速分别 129.25%、 82.34%、41.15%;从归母净利润增速看,农发种业、秋乐种业、丰乐种业排名前三, 利润增速分别为 2072.67%、197.30%、61.44%。
饲料:下游产业链扩张,受益猪周期上行营收净利高增
饲料板块 22Q3 营收同比增速 20.84%,归母净利润同增 241.10%,大型饲料集 团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多数公司凭借饲料优势开拓下游养殖端,营收净利高速增长。 其中,唐人神、傲农生物、天马科技三季度营收增速排名前三,营收增速分别 34.63%、 29.07%、27.46%;从归母净利润增速看,海大集团、天马科技、禾丰股份排名前三, 利润增速分别为 453.20%、293.92%、249.16%。
宠物:受益汇兑营收净利增加,国产替代逐步兑现 宠物板块
22Q3 营收同比增速 38.57%,归母净利润同增 139.51%,受益人民币 汇率贬值,宠物公司汇兑收益提升带动公司营收净利增加;公司大力建设自主品牌, 国产替代逻辑逐步兑现。其中,中宠股份、佩蒂股份、路斯股份三季度营收增速分别12.98%、149.49%、9.17%;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49.19%、391.48%、46.04%。
1.2 猪周期变动致子板块景气分化
中信农业指数 2022 年下跌 8.44%,跑赢上证指数(下跌 15.13%)和沪深 300 (下跌 21.63%)。其中动物保健、渔业、饲料业和养殖业跑赢农林牧渔行业,农产品 加工业和种植业跑输农林牧渔行业。受益于养殖产能变动及猪周期上行及后周期板块 带动,动物保健、渔业、饲料和养殖板块表现相对较好。受周期变动影响,农产品加 工、种植业板块承压。
农林牧渔各板块估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已进入历史合理区间。2018-2022 农林牧 渔行业整体 PE 分别为 55.05x、-69.10x、167.60x、9.81x、-8.07x,2022 农业板块 估值在全行业中排名第二十八。受猪周期后产能释放、板块营利能力下降影响,2022年 PE 对比 2020 年出现大幅下降,进入历史较低估值水平。但是,近期生猪价格再 次跌破养殖成本线,猪周期有望出现去化再次带动估值提升。
1.3 机构持仓低配比例收敛
公募基金农林牧渔板块前 20 大重仓股中,海大集团上升为板块持仓靠前大市值 股票,回盛生物、中宠股份新晋前 20 重仓名单。22Q3 海大集团占基金投资股票市 值比为 0.20%,环比提升 0.06pct,成为农林牧渔板块靠前大重仓股。22Q3 牧原股 份占基金投资股票市值比为 0.19%,环比提升 0.02pct,下降为农业板块第二大重仓 股。此外温氏股份、大北农、登海种业基金投资股票市值比分别为 0.15%、0.05%、 0.03%,分别环比变化 0.0094、0.0094、0.001pct。此外,回盛生物、中宠股份进入 基金持仓前 20 名单,分别占比 0.007%、0.005%。
三季度猪价冲高叠加转基因政策逐步落地,基金持仓比例回升。22Q3 农林牧渔 板块基金重仓占股票投资市值比例上升至 0.79%。22Q3 基金低配比例为 0.10%,环 比降低 0.02pct。预计 2023 年随着猪肉消费需求恢复叠加转基因产品落地,农业板 块基金重仓市值比例或将提升。
2.1 消费复苏有望带动多板块受益上涨
消费有望复苏,多板块有望受益上涨。2022 年受疫情影响,猪肉消费出现下 滑,其中 2022 年 10 月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 2097 万头,同比下滑 30.63%, 消费需求下降明显。现阶段,能繁母猪产能恢复缓慢,对应 2023 年下半年生猪供给 缓慢增长。消费复苏刺激需求叠加供给增加缓慢,生猪价格有望维持高位从而带动养 殖公司业绩。生猪养殖公司经过回调后均处估值历史低位,养殖公司有望迎来估值修 复提振。 由于根据能繁产能判断,2023 年下半年生猪养殖进入下行周期。位于下行周期 时,生猪存栏量提升从而带动饲料需求提升,饲料公司销量有望提升从而带动业绩提 振。转基因种子有偿销售 2023 年有望开启,转基因商业化落地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快 速提升。因此,我们建议 2023 年把握生猪养殖板块、种子板块、饲料板块的投资机 会,同时建议关注宠物板块机会。
2.2 生猪养殖:猪价超预期下跌有望延长养殖盈利
猪价自 10 月冲高后出现回落,生猪价格出现旺季不旺,消费复苏仍待观察。2022 年猪周期正式反转,生猪价格自 3 月 25 日最低点的 12.12 元/kg 开启上涨态势,并 于 10 月 21 日上涨至顶点 28.32 元/kg,累计涨幅达 133.66%。养殖集团与散养户在 下半年全部进入养殖盈利区间,猪周期正式进入上行周期。 自 10 月高点后,生猪价格开启震荡下跌。进入 12 月传统消费旺季,生猪价格 并未出现上涨,一反常态呈现下跌趋势。由于散养户为追求更高养殖利润,开启大量 二次育肥,叠加此前受疫情影响,交通运输受限,部分地区被迫二次育肥,二次育肥 的大猪于 12 月进行集中出栏。临近年关,养殖集团厂为完成年度出栏计划,集中出栏。集团厂与散养户的集中出栏导致现阶段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生猪价格旺季出 现下跌,已跌破多数散户与集团厂养殖成本线,产能有望再次出现去化。 现阶段,疫情防护环境有所改善,但猪肉消费需求还未出现明显复苏现象,猪肉 消费复苏仍有待观察,如 2023 年消费恢复至正常年份,生猪价格有望在下行周期维 持高位震荡。
能繁产能增加放缓,延长未来盈利期,未来业绩兑现或超市场预期。能繁母猪产 能数量为生猪养殖行业的产量总开关,能繁母猪数量结合配种数量及行业母猪生产效 率 MSY 即可推断整体未来供给量。能繁母猪数量于 2022 年 5 月开始环比正向增长, 产能数量已正向环比增加 7 个月,累计增幅达 5.05%,整体产能增速较为缓慢。上行 周期 7 个月中仅有 6 月份生猪产能环比增速大于 1%,为 2.03%,其余六个月产能环 比增速均不过 1%。能繁母猪数量转换成出栏量通常所需 10 个月,根据如今产能变 化进行推断,2023 年下半年生猪供给虽会增多,但增量有限,生猪养殖公司盈利期 有望延长,未来生猪养殖公司业绩兑现或超市场预期。
二元母猪价格变动幅度较小,行业补栏热情有限;仔猪价格上涨提升养殖成本。 仔猪与二元母猪价格变动反映了行业补栏与外购育肥的积极性。自进入 2022 年以来, 二元母猪价格处于 33-36 元/kg 区间震荡,变动幅度有限,可见行业补栏热情度不高, 产能增加幅度有限。 外购仔猪育肥中散养户占比较高,仔猪价格较 2022 年 4 月低点出现翻倍增长, 仔猪价格从 4 月 8 号的 24.25 元/kg 上涨至 10 月 28 号的 51.74 元/kg。仔猪价格上 涨导致外购仔猪育肥养殖户成本增加从而推动行业养殖成本,如未来生猪价格出现快 速下跌,跌破散养户养殖成本线,产能或有可能出现去化。
进口量减少,进口量对供给变化影响较小。上轮猪周期,由于非洲猪瘟爆发,为 补充我国猪肉供给,猪肉进口量快速增加。现阶段,国内产能高速恢复,国外进口需 求 降 低 。 据 wind 数 据 , 2020/2021/2022 年 平 均 每 月 猪 肉 进 口 量 分 别 为 35.86/29.78/13.65 万吨,2022 年数量下滑明显。考虑到现在产能恢复充足,我们认 为未来进口量对生猪供给影响有限。
饲料消耗量反证,生猪存栏出现小幅增长,猪价仍有望维持高位。根据中国饲料 业协会数据,猪饲料产量自 22 年 6 月开始出现正向增长,可反证生猪存栏出现小幅 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2022 年 8 月猪饲料产量为 1067 万吨,同比下降 4.56%, 与 2021 年饲料产量相比,无明显大幅增长趋势。我们认为从猪饲料产量看,无过大 增幅可证现阶段生猪存栏数量有限,未来出栏供给有限,猪价仍有望维持高位。
疫情影响抑制消费,未来消费恢复有望带动猪价上涨。受疫情影响,2022 年与 正常年份相比,猪肉消费出现大幅下降。参考广东省数据,2022 年 7、8、9、10 月 份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分别为 2119/2167/2109/2097 万头,同比分别下降 3.46%/6.96%/15.94%/30.63%。冬季通常为猪肉消费旺季,2022 年因疫情影响出现 较大下滑,无法支撑价格上涨,我们认为 2023 年如猪肉消费恢复正常年份需求,猪 价有望上涨维持高位震荡。
养殖利润仍处于高位但产能或出现去化,二次育肥团体已跌破成本线,未来如产 能持续去化发生,可催生板块行情。据 wind 数据,截止 2022 年 12 月 16 日,自繁 自养养殖模式利润为 241.98 元/头,外购仔猪养殖模式利润为 90.13 元/头,较盈利 高点有所下降。由于近两年猪价变动过于激烈,对散养户养殖积极性影响较大,部分 散养户出于对 2023 年下行周期价格下降考虑,对产能补栏进行观望或进行部分去化。 据第三方咨询机构数据,22 年 11 月份能繁母猪出现小幅去化,去化主体主要为养殖 散养户。11 月猪价背景下,二次育肥仍可盈利,但近期猪价快速下跌,二次育肥已出 现亏损。猪价的快速下跌进一步影响散养户补栏积极性,未来或出现产能再次去化, 如产能持续去化发生,可催化生猪养殖板块行情启动。
互联网化普及,散户群体出现预判影响产能补给,猪价变动幅度对散户的盈利预 期影响可形成关键。随着互联网化发展,农村互联网普及率提升,导致农村散户可获 得猪周期信息更加方便。2013-2021 年,中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从 27.50%上升至 57.60%;2018 年 4 月-2022 年 5 月,农村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从 10132 万户增 长到了 16453 万户。散户为生猪养殖行业中的主要存在,如散户接收到 2023 年一致 预期的信息诱导,因此可造成散户群体基于此信息进行产能变动。
2.3 种业种植:需求景气持续提振业绩
玉米饲用需求先减后增,库存量处于历史低位
能繁母猪存栏连续 6 个月增长,生猪存栏延续增势。22 年 9 月,生猪存栏 44394 万头,环比增长 3.1%,接近 2021 年底水平,生猪存栏维持高位。同时,生猪单头利 润仍为正。12 月 16 日,生猪自繁自养头均盈利为 241.98 元/头,外购仔猪头均盈利 为 90.13 元/头,能繁母猪正增长,生猪存栏至少未来半年内仍将维持高位。
小麦价格高企,玉米回归能量原料主位。根据中华粮网数据,2021 年饲用小麦 消费量大幅增加至 3500 万吨以上。2022 年初以来,受俄乌冲突影响粮食价格涨价 明显,小麦价格*高点达 3300 元/吨,超过玉米价格 2884 元/吨,小麦替代性减弱。 且高粱、大麦等,受乌克兰形势影响开始呈现缩量趋势,预计玉米重回能量饲料主位。
工业:玉米深加工需求变化不大。1)淀粉加工:当前淀粉加工行业开工率普遍 偏低,原料库存较高,加工利润较差,且当前淀粉消费处于季节性淡季,短期内玉米 淀粉加工需求难有明显增加。2)燃料乙醇:根据 2018 年玉米消费量测算,燃料乙 醇玉米消耗量约占玉米总消费量 2%-3%,总体占比不大。燃料乙醇生产的初衷为转 化超期超标粮食,生产原则为“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在玉米短缺、价格高企 背景下,玉米大量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可能性不大,玉米的工业需求总体平稳。
产量:受大豆政策限制,国内玉米产量难以大幅增长。2021 年 2 月 25 日,农 业农村部发布《关于落实好*中*、*务* 2021 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 见》,明确要求东北和黄淮海等地区增加玉米面积 1000 万亩以上;黑龙江省明确提 出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目标达到 9000 万亩以上。但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为稳定 大豆供应,国内大豆政策支持力度增强。2022 年 2 月 22 日,中央一*文件发布,明 确提出“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加大耕地轮作补贴和产油大县奖励力 度”。《十四五种植业规划》提出,要求到 2025 年,力争大豆播种面积达到 1.6 亿亩 左右。我国耕地面积 19.18 亿亩,大豆支持政策的增强使得玉米种植面积扩张受限。
进口玉米价格低于国内,或压制国内玉米价格。美国内河运输问题得到缓解之后, 前期进口美玉米大量到港,美国玉米进口到岸价 364 美元,刷新 3 个半月低点。而 巴西玉米 2022 年 7-9 月船期到达国内南方港口价 2650-2660 元/吨;乌克兰玉米 3- 4 月船期到港价在 2720-2730 元/吨。现阶段,南方港口玉米报价多在 3030-3080 元 /吨左右,如果进口玉米价格低于国内玉米价格太多,进口玉米数量将会大幅提高,或 将抑制国内玉米价格的上涨空间。 玉米盈余缩小,价格或继续维持高位。需求端看,2022/23 种植季玉米饲用需求 增长,工业需求维持稳定,总需求同比略有提升。供给端看,国内产量不易大幅扩张, 进口或维持高位。2022/23 种植季玉米国内供需缺口持续,总库存盈余减少,预计后 市玉米价格将继续维持高位。
受新冠疫情、自然灾害、前期种子库存积压,以及种子企业普遍预期转基因加速、 主动规避品种迭代的库存转商风险等因素影响,2020 年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 230 万亩,减少 26 万亩(同比减幅 10%),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预计 2020 年需种量为 10.6 亿公斤,总供给量为 16.4 亿公斤,库存量会进一步下滑至 5.5 亿公斤水平。国 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2 年玉米种植面积约增加 3.3%,玉米种植拐点初现。预计 21/22 种植季起,玉米种子将迎来量价齐升。自主选育的优质玉米品种具备更大的向 上价格弹性,优质的种业龙头将是本轮种子周期中的核心受益资产。
政策持续催化,持续看好优质种业龙头
宏观背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中央农村 工作会议 2022 年 12 月 23-24 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 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2 年 12 月 15-16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举行。会议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农业及粮食相关政策出台,突出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有望提振种子需求。
品种权保护:政策着力提升我国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保护水平,有助于激发 我国种业实质性创新能力。2021 年 5 月 28 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法规司在京 组织召开修改《种子法》座谈会。2021 年 7 月,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家级玉米、稻品种审定标准(2021 年修订)》公开征求意见。2021 年 7 月 9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计划》,强调“把 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的战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 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我们认为,我国现有的植物保**规 尚无对转基因植物进行保护的相关条款和规定。近期持续的政策出台指向提高种业战略地位、鼓励实质创新,为转基因技术的加快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 转基因政策有望持续推进,建议持续关注政策动向。
展望 2023 年,种子板块需求饱满+库存低位,政策有望持续催化板块行情,拥 有优质大品种的种业龙头有望持续受益。种业种植继续推荐国内杂交育种龙头,超前 卡位转基因赛道,渠道优势显著的隆平高科、五代大品种引领玉米种子发展方向,有 望把握转基因玉米机遇的登海种业、转基因技术领先,大北农生物转基因玉米扩区面 积最广的大北农、种子品种优质,有望借力先正达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实现弯道超车 的荃银高科。
2.4 饲料行业:周期提价带动板块业绩提振
猪周期有望迎来下行周期,生猪存栏量提升有望带动饲料销量。能繁母猪自 2022 年 5 月以来开始产能增加,能繁产能的变动对应未来 10 个月后的生猪供给量变动, 生猪供应量变动进一步传导至饲料需求变动。由于未来生猪供给增加,生猪存栏量增 加从而带动猪饲料需求提升。现阶段由于消费需求并未完全恢复,生猪产能增加缓慢, 未来随着消费需求的复苏,猪价提升带动产能增加有望进一步刺激猪饲料需求。
国外禽流感爆发,引种受限,禽价有望提升带动养殖积极性从而带动禽饲料需求 提升。现阶段,世界各国多地爆发禽流感,国内引种受限;白鸡产业已将近磨底 2 年, 产能持续去化。未来毛鸡价格有望因供给减少出现上涨从而提升带动养殖积极性,进 而进一步带动禽饲料需求提升。
水产消费有望受益消费复苏提振,水产饲料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22 年三季度 受高温影响,水产养殖疾病多发、养殖户被动减少投料从而导致水产饲料增速放缓。 进入三季度以来,水产产品价格仍维持较高位震荡,未来待疫情复苏,餐饮行业恢复, 水产需求有望恢复,从而带动水产饲料整体需求增长。
饲料原材料价格出现下降,公司盈利能力增强。玉米、豆粕作为饲料产品中的能 量与蛋白质来源,在各家饲料企业产品中占比较高。玉米、豆粕价格出现回调,有望 进一步降低饲料企业运营成本,从而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集中度提升,优势明显的大型企业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占率。饲料行业的基本逻辑 已发生改变,行业已从前期的中小企业凭借独特优势抢占市场的模式发生转变,现阶 段,行业竞争转变为综合优势比拼。中小企业开始逐渐退出市场,大企业凭借规模化 优势和原料配方优势进一步抢占市场,提升市占率,从而导致了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2018-2021 年,10 万吨以上规模饲料厂从 656 家增加到了 957 家,全国饲料总产量占比从 49.70%增加到 60.30%。年产百万吨以上规模饲料企业从 2018 年的 7 家 增加到了 2021 年的 39 家,其市占率 2021 年达 59.40%。龙头企业的市占率逐步提 升。2021 年饲料生产量前三的企业分别为新希望、海大集团、牧原股份,CR3 市占 率达 20.41%,CR10 市占率为 40.59%。饲料产品存在同质化困境,未来饲料企业将 通过提供高质量养殖服务与提升技术研发开发差异化饲料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稳固 市场地位。
2.5 宠物行业:扩容期下国产替代逐步兑现。
宠物市场仍处快速扩容期,猫经济发展为未来趋势。 宠物消费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宠物行业快速发展。2019-2021 年,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从 2024 亿元增至 2490 亿元,CAGR 达 10.92%,未来有望维持快速 增长。2021 年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2490亿元,相比2020 年增长20.60%, 与疫情发生前 2019 年 18.50%的增速相差无几。 2019-2021 年猫消费市场从 780 亿增至 1060 亿元,CAGR 达 10.77%;2019- 2021 年犬消费市场规模从 1244 亿元增至 1430 亿元,CAGR 达 4.75%,其中 2021 年增长率较 2020 年大幅反弹。相比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宠物市场起步较晚,但中 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宠物行业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9-2021 年,单只犬年均消费从 2261 元/只增加到 2634 元/只,CAGR 达 7.93%;2019-2021 年,单只猫年均消费从 1768 元/只增加到 1826 元/只,CAGR 达 1.63%。单只犬消费出现快速增长,而单只猫消费增速放缓,主要原因是由于新增猫 主人多为年轻宠主,消费能力相对较低,未来随着养猫时长的增加与收入的提升,未 来单只猫消费存在快速增长的潜力。 据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2018-2021 年,中国犬猫数量从 9149 万只增长到 了 11235 万只,CAGR 达 7.09%,维持快速增长;2018-2021 年,宠物主数量从 5648 万人增加到 6844 万人,CAGR 达 6.61%。受疫情影响,居民隔离现象增多,导致了 居民陪伴精神需求增加,因此未来看好新增宠物主人所带来宠物饲养数量提升。
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单身人口增加进一步推动养宠需求。随着我国城 镇化发展,我国社会逐渐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单身人群增多的现象。 2010-2021 年,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从 1.19 亿人增加到了 2.01 亿人;2000-2019 年, 平均家庭户规模从 3.46 人/户减少到了 2.92 人/户;结婚登记人数从 2013 年的 1346.90 万对降低到了 2020 年的 814.33 万对。这三种现象的发生意味着现代社会 的家庭并不像以前一样由多数年轻人与中年人组成,家庭的陪伴需求会随着城镇化的 发展进一步增加,因此有望推动更多居民**为新增宠主从而带动宠物饲养数量。
国产品牌竞争力提升,未来有望向高端化发展。据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在猫主 粮品牌使用率 TOP10 中,麦富迪、比瑞吉、伯纳天纯、耐威克、网易严选、卫仕为 国产品牌;在犬主粮品牌使用率 TOP10 中,伯纳天纯、麦富迪、比乐、比瑞吉为国 产品牌。国产品牌挤进前十榜单的数量增加,与前几年相比增加明显,但整体使用率 与国外品牌相比仍有差距,未来提升空间广阔。未来国货替代为宠物食品市场发展的 主要方向。
宠物角色认知改变带动宠物市场消费需求。2020-2021 年宠物角色认知表中将 宠物看作是家人的比例分别为 85.3%和 85.1%,将宠物看作是朋友的比例分别为 6.7% 和 8.5%。随着社会结构变化和经济发展,人们的养宠观念明显改变,宠物逐渐成为 其情感寄托,角色认知的深刻改变也将进一步促进宠物消费市场的增长。
国产企业线上网络端高速发展,线上市场强力支撑公司成长。与国外市场对比, 我国网络零售市场更为发达,多数宠主偏向线上进行宠物食品购买,近年来我国宠物 食品市场网络端销售渠道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参考乖宝、中宠、佩蒂三家公司 2022 年网络销售数据,佩蒂京东网络销售额 8、9、10、11 月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109.97%/131.07%/140.42%/134.40%; 中宠旗下品牌淘宝销售额 8、9、10、11 月同 比增长率分别为 30.50%/51.32%/70.72%/37.20%;乖宝旗下品牌淘宝销售额 8、9、 10、11 月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5.85%/13.62%/27.93%/14.65%。由于新增宠主中年轻 与老年宠主占比较大,消费习惯偏向于网络购物,未来宠物食品线上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
牧原股份:全产业链经营降本,规模扩张增效
公司核心生猪养殖出栏量高速增长,建立全产业链发展机制。公司 2013-2022 年,生猪出栏量从 130.68 万头增长到 6120.1 万头,九年 CAGR 达 53.33%。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育种体系,坚持价值育种;建立核心群-扩繁群-商品群的繁 育体系,选育优秀种猪及商品猪进行生产并进行市场销售。公司同时拓展了屠宰产能, 屠宰主要为公司养殖生猪。公司建立了专业肉质检测中心,凭借产业链优势,对种猪 和商品猪肉质开展测定工作,为肉质选育提供数据。
温氏股份:肉猪+黄鸡双龙头,资金面充裕、出栏成长性强
猪鸡共振带动业绩,全年业绩扭亏为盈。2022 年公司 1-9 月共出栏生猪 1241 万 头,肉鸡销量达 7.83 亿只。上半年,生猪价格和黄羽肉鸡价格均低于公司养殖成本 线,导致了公司业绩出现亏损。随着生猪供给减少以及黄羽肉鸡产能去化,叠加猪肉 与鸡肉互为替代消费品,因此生猪价格与黄羽肉鸡价格均出现大幅提升,公司生猪综 合养殖成本近 17-18 元/公斤,黄羽肉鸡成本近 6.7-6.75 元/公斤,现阶段肉类价格远 远大于公司养殖成本线,公司业绩扭亏为盈。 公司能繁母猪数量充足,出栏目标有保障。能繁母猪存栏自五月开始环比转正, 对应 10 个月后生猪供应量开始增加,但现阶段能繁母猪产能增加缓慢,叠加疫后消 费复苏带动猪肉需求提升,23 年猪价有望出现淡季不淡现象。公司母猪储备充足, 截止 22 年年底公司拥有高质量能繁母猪 140 万头,可保障公司 2023 年出栏目标。
巨星农牧:“立足四川,走向全国”的生猪养殖企业
“立足四川,走向全国”的生猪养殖企业。巨星农牧 2007 年正式进军生猪养殖 行业,2020 年通过振静股份资产重组上市。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西南地区领先的 生猪养殖企业。公司在川渝等区域拥有 41 家子公司,业务涵盖生猪 养殖、肉鸡养 殖、饲料业务以及皮革业务。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 29.83 亿元,同比增加 107.26%, 实现归母净利润 2.59 亿元,同比增长 102.84%,生猪出栏 87.1 万头,同比+176.5%。
种源优势显著,生产管理效率突出。管理方面,子公司巨星有限与世界知名的养 猪服务技术公司 Pipestone 紧密合作,从猪场的选址、设计、建设、设施设备的配置、 猪场的生产操作流程等方面引入全*养殖理念和生产技术体系。种源方面,PIC 种猪 生产速度快、饲料**率高、肉质性状好和适应性强,巨星有限与 PIC 中国深度合作 多年,已形成四阴母猪群体。得益于优秀的种源与管理,公司成本优势明显。在猪价 下行期,公司养殖业的毛利率依然保持在 19.42%。 出栏量稳健增长,募投项目投产将继续增加产能。2020 年 11 月,公司定向募资 28 亿元建设宜宾、古蔺、平塘等 6 个生猪养殖项目;2022 年 4 月,公司发行可转债 10 亿元用于德昌繁育一体化项目。2021 年底,公司有约 10 万头母猪产能,200 万 仔猪产能。随着 2022 年募投项目投产,预计可增母猪产能 8.6 万头,出栏生猪 225 万头。2021 年公司生猪出栏量 87.1 万头,22/23 年有望实现出栏 150/300 万头。随 着 2023 年猪价有望反弹,公司盈利能力将大幅提升。
天康生物:拓展疆外产能,全产业链布局增强公司硬实力
依靠新*地区降本增效,扩展疆外领域增加产能。公司在 2015 年合并天康控股 后,切入生猪养殖行业。依靠新*地域地理优势,生猪养殖成本优异。后期开拓疆外 甘肃、河南地区生猪养殖业务,产能产量持续扩大,并于 2021 年完成生猪出栏 160 万头。2021 年受生猪价格下行以及疆外区域养殖成本过高所造成的影响,生猪养殖 业务亏损过大,但随着河南、甘肃区域的疫病防控能力提高,生猪养殖业务营收端有 望改善。 养殖产业链布局,饲料、玉米收储、动保多点开花增强公司硬实力。2021 年天 康公司营收多业务分布较为均衡,其中包括食品养殖、饲料、制药动保、玉米收储、 油脂加工业务,其营收占比分别为 22.20%/32.62%/6.22%/24.33%/10.42%。公司并 未押注单一赛道,多业务均衡发展有助于公司在一项业务出现亏损时,其他业务为公 司业绩进行支撑,维持现金流稳定,增强公司在行业中的综合竞争力。
动保疫苗业务稳定,P3 实验室获得 CNAS 认证,动保领域竞争力加强。公司疫 苗产线覆盖种类多,涵盖口蹄疫疫苗、小反刍兽疫疫苗、猪蓝耳病疫苗、猪瘟疫苗、 布病疫苗等多类疫苗,其中口蹄疫疫苗占比*高,近 60%。近期猪价反弹,养殖户育 肥补栏积极性提升,猪用疫苗需求迅速增加,有望增加公司动保领域营收。公司 P3 实验室获得 CNAS 认证,增强公司科研硬实力,未来有望力助公司培育新产品,增 加动保营收。
傲农生物:生猪养殖新秀,实行“饲料+养猪”双主业发展战略
生猪养殖新秀,实行“饲料+养猪”双主业发展战略。公司成立于 2011 年 4 月, 设立之初主业为猪用饲料;从 2014 年开始,公司涉足生猪养殖行业,养殖体量不断 扩大。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0.38 亿元,同比增长 56.62%; 归母净利润15.20 亿元,同比转亏。其中,生猪养殖收入 37.3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8.96%, 毛利率为-13.05%。公司实行“饲料+养猪”双主业发展战略,力求提升生猪产业链价 值,打造产业链一体化经营优势。
公司出栏量高速成长,养殖成本仍具备下降空间。2021 年公司生猪出栏量 324.59 万头,较上年同期增长 141.10%,其中仔猪占比约 58.30%、育肥猪占比约 40.61%。公司更加注重养殖质量,育肥成本未来有望下降至 16 元/公斤。二季度以 来,随着猪周期进入上行通道,公司养殖板块的业绩有望大幅改善。 饲料业务快速成长,已发展为国内大型饲料企业集团。21 年公司实现饲料收入 101.31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55.47%,实现饲料销量 284.08 万吨,较上年同期增 长 36.48%。公司目前饲料产能约 700 万吨,2022 年公司将力争完成饲料外销 500 万吨,中期目标计划实现外销 1000 万吨。
新希望:农牧综合龙头全产业链发展,养殖饲料稳健增长
饲料稳步增长,原材料降价带动盈利提升。公司饲料销量为国内饲料行业靠前, 饲料产品包含禽饲料、猪饲料、水产料、反刍饲料全品类饲料,销售体系建立完善, 饲料产能充足,规模优势明显。预计 2022 年大宗农产品价格大幅上行削弱公司饲料 单吨毛利,现阶段饲料原材料玉米价格维稳,大豆价格持续下降,公司有望迎来利润 修复。 生猪出栏稳步提升,成本进一步下降提升净利。截止 2021 年,公司育肥产能已 达 3800 万头,根据公司股权激励行权条件,公司 2022、2023、2024 年出栏量分别 为 1400 万头、1850 万头、2350 万头。截止 2022 年 11 月末公司已完成出栏 1304.70 万头,2022 年可顺利完成计划目标。公司截止 9 月份,自养成本为 18 元/kg 左右, 放养成本为 16 元/kg 左右,未来随着养殖管理水平提升以及死淘率的降低,公司成 本有望进一步降低提升净利。
唐人神:饲料主业支撑,产业链延申强化养殖优势
饲料业务稳健增长,稳定支撑净利增长。公司主营业务为饲料销售,截止 2022 年 6 月,公司饲料销售收入占比达 83.62%,为公司收入主要来源。公司打造了“骆 驼牌”饲料,饲料产品以猪料、禽料、水产料为主,采用原料集中采购,发挥公司规模优势降低成本。公司强化饲料产品研发、创新推出液体发酵教槽料与固体生物发酵 饲料等产品,专利技术优势领先。 养殖业务维持高增,辅以肉制品业务产业链延伸发展。公司生猪养殖业务以自繁 自养为主、公司+农户为辅发展,先后在湖南、甘肃等区域建设现代化种猪繁育基地, 并在湖南、广东等区域自建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公司 2022 年 1-11 月累计出栏生 猪 186.95 万头,公司计划 22-24 年分别出栏 200 万头、350 万头、500 万头,22 年 可顺利完成计划目标。公司从 1995 年开始从事生猪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业务,在湖南 株洲、河南南乐等区域投资建设了现代化的肉制品生产加工基地、中央厨房生产基地, 肉制品以香肠、腊肉等中式风味产品为主延伸下游产业链增强公司竞争优势。
隆平高科:国内种业龙头,抢先布局生物育种
国内高科技种业龙头,“内生发展+外延并购”实现稳健壮大。公司成立于 1999 年,在 2000 年成功上市。期间公司始终聚焦种业,不断拓展产业布局,至今是国内 最大种子企业。形成以水稻、玉米、蔬菜种业为导向,以小麦、棉花、油菜等种业为 延伸的“3+X”种业运营模式。2016 年,中信集团入主之后,公司开启内生发展+外 延并购发展,吸收国内优质种业资源,开拓巴西市场,至今布局范围不仅覆盖我国国 内主要水稻玉米种植区还在巴西、美国、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建有水稻、 玉米、蔬菜、谷子和食葵育种站约 50 个,试验基地总面积 1.2 万亩,主要农作物种 子的研发创新能力居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杂交水稻、玉米种子业务始终位居世界前列。
登海种业:行业供需两旺,杂交育种龙头景气向好
玉米种业的领军者,公司竞争力强。公司是我国玉米种子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引 领我国杂交玉米高产品种的选育。公司多年来深耕种子研发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储 备和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公司以紧凑型杂交玉米作为发展方向,连续两次创造世界 夏玉米高产记录,是国内最早实施育繁推一体化的试点企业。公司品系储备丰富,大 单品销售持续景气。另外近年来随着种子政策进一步向鼓励和保护创新倾斜,注重研 发投入且具备高品质种子的头部公司有望快速发展,登海种业凭借领先的品种竞争力 和品种储备有望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玉米种业持续景气,供需两旺持续赋能。2017 年以来,国内玉米去库存,当前 产需缺口约 1800 万吨。在政策调控下,玉米播种面积回升,2022 年以来叠加俄乌冲 突、国内异常高温影响,粮食安全重要性凸显,粮价持续景气,玉米种植热度升温。 上游制种环节来看,2022 在 2021 年高基数水平上仍有升高,主要系农资价格及人 力成本升高。下游销售环节方面,农户购种需求旺盛,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充沛动能。
海大集团:原材料价格增长放缓,受益后周期量价齐升
上下游改善,公司估值有望提升。公司 2022 年前三季度,受原材料价格上涨、 猪周期下行期与疫情因素,饲料成本承压,需求降低。现阶段,猪周期上行,禽周期 启动,饲料需求提升;饲料原材料玉米价格维持稳定,豆粕价格下降提升公司毛利率, 公司业绩有望改善。 消费复苏与后周期变化有望带动公司估值提升。近期消费复苏有望带动水产与 猪、禽肉制品需求,水产消费与餐饮供应链关联度较高,公司饲料产品中水产饲料毛 利率*高,业绩有望提升。猪周期进入高价后周期后,带动饲料与动保需求,参考前 几轮周期,饲料与动保板块出现较高涨幅。 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带来正向受益改善。综合养殖成本为 16.3 元/kg,属于养殖公 司成本靠前梯队。2021 年因生猪养殖业务净利出现大幅下滑,2022 年规模扩张叠加 养殖业务正收益,公司净利高速增长。
佩蒂股份:国内品牌建设完善,销量高增有望对冲禽肉价格上涨影响
公司国内市场增速亮眼,长期可维持 30%增速。公司爆款产品爵宴鸭肉干 2022 年双 11 期间销售收入达 2500 万,品牌建设初有成效。现阶段,自主品牌毛利率可 达 30%左右,受国内代理影响,国内市场毛利率为 22%-23%,国内市场仍处亏损, 随着自主品牌销量增加,国内市场有望扭亏为盈。 宠物市场逆经济属性强,公司作为零食龙头有望享受行业红利。2019-2021 年, 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从 2024 亿元增长到了 2490 亿元,两年 CAGR 达 10.92%, 此前受疫情拖累,增速放缓,未来有望恢复整体 20%增速。 公司三地产能利用率提升快,越南产能 2022 年增速达 120%,柬埔寨预计 2023 年产能利用率达 50%,国内预计 2023 年产能利用率达 90%。预计 2023 年柬埔寨、 国内、新西兰 4 万吨干粮产能利用率可分别达 50%/90%/30%,利用率快速提升有望 进一步带动净利率提升。
中宠股份公司近期推荐逻辑:多品牌矩阵建立,宠物食品龙头迎新机
公司坚持海内外市场同步拓展。2013-2021 年国外业务营收从 4.59 亿元增长至 20.97 亿元,CAGR 达 18.39%;中国大陆营收从 0.43 亿元增至 6.89 亿元,CAGR 高达 56.74%,2013-2021 年中国大陆营收占比持续上升,从 8.51%增至 24.74%, 公司国内市场有望维持高速增长。 公司产能建设充足,可支撑未来业绩提升。公司已在全球共有 20 间(国内 12 间,国际 8 间)现代化的高端宠物食品生产基地,全球供应链布局已日臻完善;依托 产业基金及公司直投项目,打造了集品牌运营、销售渠道、供应链协作等多元业态为 一体的“中宠生态圈”。中宠共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144 项,专利优势明显。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北证券,王玮)
1.1. 粮食安全,重中之重
农业之于国家的重要性往往被低估。不像军工、机械、电子等行业生产的是航母、 芯片等‚国之重器‛,不如医药、化工、互联网等行业‚专精特新‛,也没有茅台五 粮液、格力美的、泡泡玛特等广为人知的明星品牌。农业作为最为传统的产业,生 产的主要也是大众日常消费的粮食、肉类等农副产品,其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往 往被低估。纵观全球历史发展进程,我们发现拥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国家,其国 力也基本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尤其在古代粮食极度匮乏的年代,我国古人凭借领 先的农耕技术,始终代表当时最先进的文明,到了唐代更是出现了万国来朝的盛况。 虽然,随着科技进步、生产效率提升,粮食已不像过去那么匮乏,但是诸如美国、 前苏联等所谓超级大国也全都是农业强国。由于粮食安全在应对自然灾害、战争等 突发事件时至关重要,因此大国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正因为农业的基础保障作用, 我们认为农业是一个大国的根基所在。
粮食安全再次被提到战略高度。近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一次将目光锁定粮 食安全,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 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在新冠肺炎疫情、贸易保护主义等影 响下,国际粮食供应链受到冲击,粮食进口的稳定性也面临挑战。粮食安全作为社 会稳定的压舱石,再次被提到了突出的位臵。
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但结构问题依然突出。2021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 13657 亿斤, 比上年增加 267 亿斤,增长 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 7 年保持在 1.3 万 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 484 公斤,远高于人均 400 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 标准线。尽管短期来看,我国口粮库存充足,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 出的 17%-18%的水平,其中小麦的库存更是足够全国 1 年的消费量。但从结构上来 看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大豆、油菜籽等油料库存略显单薄,大豆、食糖对于进口 依赖度较高。
农产品供给和需求存在品质错配。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民收入水平提升也带 来了消费结构的升级,包括对于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比例明显增加。但农产品供给端 则未能跟上消费端的需求变化,生产的农产品品质普遍还停留在中低水平。尽管我 国小麦和稻谷库存偏高,但库存以中筋小麦和籼稻为主,强筋小麦、弱筋小麦和泰 国香米等细分产品仍需要大量进口。
1.2. 共同富裕是根本任务
城乡收入差距悬殊,农民增收刻不容缓。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 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50979 万人,占 36.11%。而 2020 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仅 为 17131 元/年,远低于城镇居民的 43834 元/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巨大。如果无 法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就根本谈不上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具体实施有望落地。《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 —2025 年)》已于今年发布,可以为我国之后的共同富裕改*探索提供优质范本。 共同富裕行动纲要预计也将于 2022 年正式发布,这将推动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 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有助于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逐步 提高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
1.3. 乡村振兴才能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要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 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 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必然要求,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2022 年乡村振兴政策工作有望加速推进。我们注意到今年以来,推动乡村振兴的相 关政策更加密集发布,并且首次将乡村振兴纳入法律范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 供了法律保障。
2.1. 农业高质量发展,种子是重要支撑
农民收入增长依赖亩产提升。农产品销售收入是农村居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因此 提高农村人口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提高农产品价格或是增加耕地单产。而农产品 事关民生,短期内大幅涨价将带来通货*胀等诸多次生问题,因此最为可行的农民 增收方式还是提升亩产,而这需要通过育种技术的进步来实现。
我国种业尚处于育种 2.0 至 3.0 时代之间。无论何种方式,育种的目的都是通过不 同的技术手段,将各种有利的基因不断聚集到一个品种中,使其获得更好的综合性 状。种业发展一般分为 4 个阶段,即驯化选择 1.0 时代、常规育种 2.0 时代、分子 育种 3.0 时代和智能育种 4.0 时代。我国仍处在以杂交选育和分子技术辅助选择为 主的 2.0 时代至 3.0 时代之间。而一些发达国家,种业已进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 +大数据信息技术’的 4.0 时代。
依赖表型选择,常规育种效率颇低。常规育种根据繁殖过程中发生变异的成因,可 分为自然变异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它们都需要通过植株的表现型间 接地对基因型进行选择。受环境条件、基因间相互作用、基因型与环境间相互作用 等多种因素影响,表型选择的效率十分低下。培育出一个优良品种往往要花费 7-10 年时间,导致传统育种发展进度缓慢。
分子育种通过基因型选择大大提升选择准确性。分子育种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 于育种中,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育种,可以分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转基因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利用分子标记与决定目标性状基因紧密连锁的特点,通过检测分 子标记,即可检测到目的基因的存在,达到选择目标性状的目的,并不涉及基因调 控或编辑。过去 20 多年来,分子标记技术以及 QTL(数量性状基因座)定位方法 的快速发展,为复杂数量性状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借助于覆盖全基因组的 分子标记连锁图,利用合适的分离群体,已经定位了大量影响产量、农艺、品质、 生物和非生物抗性等性状的 QTL 和基因,这些都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发展提供了 依据。分子标记是以 DNA 多态性为基础,因而具有以下优点:1)直接检测 DNA 水平的差异,不受环境条件、基因互作影响;2)无需等待性状表达,可以在早期 对幼苗(甚至是种子)进行检测,大大缩短育种周期;3)表型很难区分复等位基 因,而基因型则可以区分;4)育种目标性状往往有多个,可同时对多个基因进行 选择,满足综合性状要求;5)共显性标记可鉴别纯合体和杂合体;6)可将连锁累 赘减轻到较小的程度。
转基因育种可直接导入外源性基因。虽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避免了选种的盲目 性和不可预测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基因选择的准确性和育种效率。但由于受到种间 生殖隔离限制,不同物种间的优良基因还是无法加以利用。而转基因育种所利用基 因资源不受物种的限制,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方式将带有功能性状的基因转入到目标 生物体中,使受体生物在原有遗传特性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特性。与传统育种方式 相比,转基因育种具有准确、直接、高效的特点。(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2. 我国种业大而不强
我国种业市场规模大、但增长慢。我国是人口大国,自然也是农业大国,种业市场 规模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2020 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达 552 亿元,但整体增 长缓慢,过去 5 年 CAGR 仅为 2.3%。我们认为限制我国种业发展的两大核心问题 ——一是种质资源的缺乏,使得品种更新迭代难度大;二是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不足,导致具有核心育种能力的龙头企业研发动力不足。
第七代玉米种子陷入难产。以最具代表性的杂交玉米种子为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 玉米消费国,并且拥有全球最大的玉米种植面积,但平均单产仅为美国的一半。我 国玉米育种行业共经历了六次品种变革,以新单 1 号、白单 1 号、白单 2 号、白 单 4 号、吉单 101 等为代表的靠前代首次将单交种用于农业生产;以中单 2 号、 郑单 2 号、丹玉 6 号等为代表的的第二代种子实现了高产、多抗、广适性三大育 种目标的统一;以丹玉 13、烟单 14、掖单 2 号、四单 8 号等为代表的的第三代种 子将高产、多抗、广适性有机结合,综合性状表现优秀;以掖单 13、掖单 12 号等 为代表的第四代种子实现了紧凑型和大穗型的结合,大幅提高了玉米单产;
以农大 108、豫 22、鲁单 50 等为代表的第 5 代种子,拥有很强的广适性和高抗性,推广 范围明显扩大;以郑单 958 为代表的第六代玉米种子则开创了我国玉米密植的先河; 而先玉 335 主要是推广了单粒播种技术,并不能算得上一次完整的种子迭代,只能 算作六代半种子。过去我国玉米种子大约 5-6 年左右就要更新一代品种,这样不仅 种植风险小,而且有利于快速提高单产水平。不过,近年来玉米种子的研发进度明显放缓,甚至出现停滞。第六代玉米种子郑单 958 国审于 2000 年,成为最大种植 面积品种也已经有十七年之久;同样,六代半的先玉 335 国审于 2004 年,大面积 推广也超过了十二年。六代和六代半种子实际早已进入衰退期,种植面积也从 2013 年起便开始逐渐减少,但目前真正的第七代种子仍未能推向市场。
种植资源扩展缓慢,限制品种升级换代。20 世纪 70~80 年代玉米杂交育种的亲本主 要来源于农家品种中选育的一环系,如旅 28、获白、塘四平头等;从美国直接引入 的自交系,如 Mo17、C103、Oh43 等;还有从单交种中选育的二环系,如自 330、 吉 63 等。种质资源主要集中在获白、旅大红骨、塘四平头、兰卡斯特、金皇后等。 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一环系和引入系逐渐减少,国内自选二环系逐渐增加, 形成了以自 330、Mo17 和黄早四等少数骨干系为亲本的育种体系。
该时期金皇后和 获白系统逐渐被淘汰,瑞得黄马牙使用的比例逐步增大,形成了塘四平头、旅大红 骨、兰卡斯特、瑞德黄马牙的主导格局。20 世纪 90 年代后,玉米种质扩增、改良 与创新工作受到重视,从外来群体中陆续选育出了一批新的优良自交系和杂交种, 利用热带、亚热带种质导入我国温带种质育成的新自交系开始用于生产,进一步拓 宽了育种种质的遗传基础。最终形成了目前 Mo17、黄早四、自 330、E28、掖 478、 丹 340、郑 58、昌 7-2 和 PH6WC 共 9 个骨干系为主体的格局。可见,玉米种子每 一次的更新换代背后都是种质资源丰富的结果。而当前种质资源已经十多年未得到 根本性的增加,导致育种过程的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
政策加码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政府主管部门显然已经意识到了我国种业发展的症 结所在。2021 年一*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加快第三次 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加强国家作物、畜禽和海洋渔业生物种 质资源库建设‛。2021 年 7 月 9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 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方案》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的战略高度, 集中力量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控风险,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 控。重点从产出率、优质率、多样性三个指标提升我国种业发展水平,并提出实施 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市场净化等五大行动。
2.3. 种质资源缺乏问题有望得到绿色
种质资源是种业的核心资源。种质是指生物体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能通过 生殖细胞一代一代地传递。种质资源越丰富,育种时选择面就越宽,就越容易选育 出突破性品种;反之选材面窄,近亲繁育,就难以育出优质品种。跨国公司已基本 完成全球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并根据目标市场农业产业化需求,完成或正在进行 多轮次的不断改良。为了维护竞争中的有利地位,跨国公司还不断强化对种质资源 的知识产权保护。其中最为鲜明的例子就是大豆,作为我国的原产物种,大豆被国 外研究并注册多个专利,导致如今国内依然在大豆育种上很被动。
相比于转基因技术,种质资源才是卡脖子的关键。不同于市场普遍认为是由于育种 技术落后导致我国种业发展迟缓,我们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优质种质资源。 在生物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种质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现代 种业发展的基础。种质资源收集、创新、应用和管理是种业科研活动的核心,离开 它,现代种业就是无源之水。而大量的功能明确、具有实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 关键基因被国外企业掌握,导致我国在育种过程中受制于人,而这也是中国种业‚卡 脖子‛的关键点之一。
全球各国一直都十分重视种质资源保护。野生生物种质资源长期生存在野生环境中, 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够,绝大部分的价值尚未被人类发现,而其中可能蕴藏着栽培作 物和家养动物人工选择过程中丢失的优异性状。截至 2020 年底,全球建成的近 1750 个种子库中,保存了超过 600 万份种质资源。其中,美国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 (National Plant Germplasm System)保存了 16162 种约 60 万份农作物和野生植物的 种子。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千年种子库(Millennium Seed Bank)已在全球范围 内收集 39681 种野生植物的种子,是全球保存物种数量较多的野生植物种子库,并 且牵头开展全球农作物野生近缘种的收集保存。
我国种质资源收集工作已初见成效。自 21 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对于生物多样性的 保护工作逐渐重视,成立了由*家*导人担任主席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 会,并且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 年)。在国家 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种植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我国长期保存种质 资源已达 52 万份,居世界第二位。种质资源供需矛盾有效缓解,基本实现了有种 可供,目前年分发 11 万份次,比 2001 年提高了 17 倍,保存资源利用率达到了 51%。
十四五期间种质资源利用有望加速。随着种子库的基本建立,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 是种质资源的鉴定,从而挖掘出种质资源中功能明确、具有实用价值的基因。这个 过程工作量十分巨大,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目前,我国存入库(圃)种质 资源只有不到10%进行了初步精准鉴定。十四五期间,为加强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 将为已入库的 52 万份资源构建‚分子身份证‛,‚精选‛5.2 万份进行精准鉴定后, 再筛选出 2200 份以上最有利用价值种质进行功能标记。这将为我国种企的育种工 作提供更加充足的弹药,从而孕育出新一代的优质品种。
2.4. 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激发企业育种动力
育种投入巨大,商业化体系亟待建立。育种投入往往以亿元为单位,花费十几年甚 至几十年都很正常。现代种业,越来越呈现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特征。在种业先进国 家都是种业公司组织实施,形成了成熟的商业育种体系。而国内育种体系长久以来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商业化育种有明确的市场化导向,更容易产生突破性新品 种,因此应加快建设商业育种体系,培育一批有核心育种能力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
品种审定门槛降低令种子行业竞争恶化。2017 年以来,国家和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 陆续修改了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降低了审定准入门槛,导致近年来审定品种 数量激增。2020 年,玉米审定品种达到 2827 个,较 2016 年增长 415%;水稻审定 品种 1914 个,较 2016 年增长 281%。事实上,我国 80%以上的种子企业没有育种 能力或育种技术落后,很多所谓审定品种都是在原有品种上做一两个性状的改变, 重复率高、同质化严重。更为严重的是,过多的品种在市场上销售令市场竞争格局 恶化,品种同质化、仿冒、套牌等问题较为严重,侵权行为易发多发。
种子价格走低不利于种业科技进步。商业化育种属于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风 险高的行业。需经过种源收集、种质鉴定、亲本选择、杂交组配等多个步骤后,再 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才能获得品种审定进而开始商品化推广。 按照目前主流的杂交育种方式,整个过程需要 7-10 年左右时间,且研发投入至少数 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所获得的品种能否打开市场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如果市场 竞争恶化、种子价格走低,无疑会严重打击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阻碍种业科技进 步。
多措并举保护知识产权。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此前种业市场存在的问题,今年开始 陆续出台政策和法条保护种子企业的知识产权。除了加强对违法侵权行为的整治、 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提高侵权行为的违法成本、降低知识产权拥有者举证难度 等措施外,也重新修改了水稻和玉米品种的审定标准,将稻、玉米审定品种与已审 定品种 DNA 指纹检测差异位点数由 2 个分别提高至 3 个、4 个,并提高了品种产量 和性状要求。多重举措下,我国种子市场经营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21 年至今审定 品种数量大幅减少,提振了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的信心。
2.5. 把握中国种企全球化历史性机遇
农业生产水平反映综合国力。不同于普遍认知——粮食生产主要受自然地理环境影 响,我们发现综合国力强的国家,其粮食单产水平明显高于自然条件更好的国家。 例如,2018 年,我国的粮食单产为 6081.4 千克/公顷,美国高达 8691.6 千克/公顷, 而拥有广袤平原和充足光照的巴西仅为 4805.8 千克/公顷。事实上,农业生产水平 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反映了其对于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
中资频繁参与全球种业并购。近年来,中资企业在国际种业并购市场动作频繁。2014 年,中粮集团收购尼德拉农业 51%股权,随后又完成收购全部剩余股权,开启国内 企业并购海外优质种企的先河;2016 年,中化集团豪掷 430 亿美元全资收购瑞士农 化巨头先正达,改写世界种业版图;2017 年,隆平高科携手中信农业基金完成对陶 氏益农巴西特定玉米种子业务的收购。
全球竞争需要整合国内资源。通过收购国外优质种业企业,可以快速获得先进的育 种技术和全球销售网络。但如果要保持长期竞争力,我国种子企业还需要拥有自主 研发能力。而育种是一项长期工作,对于企业研发投入要求较高,只有企业具有一 定规模后,育种才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纵观全球种业市场,无论是陶氏益农与 杜邦先锋的合并(现陶氏杜邦拆分后的农化业务由科迪华继承),还是拜耳收购孟 山都,都是强强联合的结果。当前全球种子市场已形成拜耳、科迪华和先正达三足鼎立的格局,三者占据全球近一半市场份额。而我国种业市场我国却业极度分散, 龙头隆平高科的市占率也仅有 4%,CR5 仅为 12%。过度分散的市场格局导致中国 本土种子企业在全球种业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种子市场关乎粮食战略资源。占据了农化和种子市场就等于掌控了全球粮食产业链, 而粮食资源是与石油、矿产等一样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之一。全球三大种业巨头背 后也有着当今全球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政体支持——美国(科迪华)、中国(先正 达)和欧盟(拜耳)。相对而言,先正达产业布局更为完整,在农药、化肥等农化 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但种子领域仍落后于另外两大巨头。为了能更好地应对全球竞 争,我们认为行业亟待建立*家级平台,以整合国内种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2.6. 打开消费出路,才能不违背增产初衷
工业竞争优势可弥补农业成本劣势。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品本身属于刚性消费, 其消费量较为稳定。如果产量大幅上升,势必造成国内粮价走低,这反而会减少农 民收入,不符合国家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政策初衷。若要在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水 平的同时,不降低国内粮食价格,最理想的途径便是增加农产品出口。考虑到我国耕地资源的相对稀缺性,我们认为即便我国农产品单产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颇高 的土地成本依然会使得我国粮食价格不具备出口竞争力。但我国凭借优质的劳动力 优势,工业生产端拥有绝对竞争力,基础农产品经过深加工后的产品,如代糖、氨 基酸、饲用金霉素等领域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都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工业消费可解决农产品供给过剩问题。以玉米收储改*为例,2015 年之前我国玉米 产量连年增长,玉米库存大量累积,至 16/17 年度我国玉米库存已多达 2.59 亿吨, 库存消费比更是一度高达 119%。从 2016 年起,国家启动玉米收储改*,取消临时 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新机制。经过 5 年时间库存去化,20/21 年度我 国玉米库存为 1.12 亿吨,库存消费比降至 37%,基本回到正常水平。在去库存过程 中,除了饲用消费由 14/15 年度的 1.13 亿吨增加至 19/20 年度的 1.74 亿吨外,工业 消费也由 14/15 年度的 5257 万吨大幅增长至 19/20 年度的 8200 万吨,对玉米去库 存贡献颇多。
转基因大豆、玉米有望率先商业化。我国种植的大豆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更适合 用来加工成豆制品。但国产大豆出油率一般仅为 16.5%,而转基因大豆出油率可达 20%-21%。因此,我国每年都进口大量转基因大豆用于榨油。目前转基因大豆只允许压榨成大豆油和豆粕产品被人们直接或者间接食用,不允许在市场上直接售卖也 不允许被做成豆浆或者豆腐。若国内转基因大豆允许商业化种植,通过导入高出油 率基因,无疑将大大降低我国对于进口大豆的依赖。而玉米下游消费以饲用和工业 为主,食用消费占比仅 5%。转基因玉米种植后可以参照大豆模式,允许用作生产 饲料或深加工产品,不允许直接销售或粗加工后作为食品销售。并且玉米单产提升 后,增加的产量也可以通过工业消费进行消化。
口粮品种转基因意义不大。水稻和小麦消费则主要以食用为主,加工方式也基本是 粗加工,加工产品出口难度较大。并且国内水稻和小麦供给相对充沛,单产也处于 全球领先地位,转基因技术对于这两个品种生产效率提升帮助有限。我们认为对于 水稻和小麦育种方向应该更偏向于品质提升,以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
3.1. 本轮猪周期回溯
产能骤减令母猪存栏结构巨变。2018 年年中爆发的非洲猪瘟,令我国生猪养殖行业 经历了一场浩劫,大量生猪和母猪感染死亡或直接被扑杀。随着非洲猪瘟疫情趋于 平稳,2019 年 7 月起养殖户开始大规模补栏。但由于各代次种猪均极为紧缺,养殖 户只能通过回交二元母猪、三元母猪等多种非正常方式进行补栏。而受到新冠疫情 等因素影响,直至 2020 年,进口种猪数量才开始激增,曾祖代存栏方得以有效补 充。
供需两端均受冲击,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由于不同母猪的产能释放节奏不同,导致 生猪供给波动较大。而除了生猪供给的变化外,猪肉消费端也因新冠疫情影响出现 反复。供需两端的剧烈变化,使得 2020 年起生猪价格犹如经历过山车一般暴涨暴跌。 我们通过回溯测试比较证实,生猪价格拐点与我们推算的扩繁周期基本一致。
三元母猪淘汰,抑制猪价涨势。2019 年 10 月,三元母猪达到配种条件。但由于三 元母猪繁殖性能不佳,大量三元母猪存在发情困难的情况,这类母猪只能淘汰。短 期内数量庞大的淘汰母猪(预计总量约数百万头)使得猪肉供给大幅增加,猪价暴 涨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新冠疫情爆发,猪肉需求骤减。2020 年 1 月,新冠疫情爆发,多地实行封控管理, 群众停工停学、居家办公,外出明显减少,餐饮和日常猪肉消费均受到重创。在此 背景下,尽管生猪供给并未得到有效恢复,但需求端的骤减使得猪价也开始走低。 复工复产,猪价反弹。2020 年 6 月,经过多个月的严防把控,新冠疫情得到了基本 控制,企业开始陆续复工复产,猪肉需求明显回升。而此时生猪供给缺口依然存在, 猪价出现大幅反弹。
三元母猪产能释放,猪价应声回落。根据我们预测的时间轴推断,三元母猪所产商 品猪最早于 2020 年 8 月出栏。伴随这批商品猪出栏,生猪供需矛盾相对缓和,猪价 也自 9 月初开始回落。 消费旺季来临、非瘟疫情反复,猪价最后抗争。进入 2020 年 12 月,猪肉消费迎来 传统消费旺季。与此同时,非洲猪瘟再次死灰复燃,多地相继爆发疫情,多省出台 猪肉跨省禁运政策,导致猪肉供需矛盾加剧。在猪肉价格大涨推动下,生猪价格也 顺势跟涨。(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回交二元母猪产能释放,生猪供需出现反转。而随着回交二元母猪所产的商品猪于 2021 年 1 月起陆续出栏,生猪供给明显增加。加之,在宏观经济疲弱以及新冠疫情 影响下,猪肉需求也明显减少。生猪供需彻底反转,猪价正式进入下跌通道。
猪肉收储提振市场信心,但对改善供需帮助有限。2021 年 6 月末,经历多个月连续 下跌,猪价已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6 月 28 日,商务部、发改委等部门发文 称,中央和地方将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7 月进行了靠前轮的 3 批次储备肉收储 工作,共计收储 5.3 万吨猪肉。在此利好下,猪价强劲反弹,涨幅一度高达 27%。 但 5.3 万吨猪肉收储量相对于全年约 5000 万吨的猪肉消费而言,体量规模并不足以 改变供需格局。随着靠前轮收储工作结束,7 月末起猪价再次陷入泥沼。
边际成本支撑,猪价触底反弹场。不同于市场主流的观点,我们认为猪价的成本支 撑主要来自边际成本,而非完全成本。对于养殖户而言,前期仔猪购买成本、固定 资产折旧、疫苗药物费用、甚至包括人工成本(因雇工工资不会因养殖数量减少而 同比例减少)都属于沉没成本,并不会影响其抛售生猪与否的决策。而边际成本主 要考虑的就是饲料成本,其他如水电等费用占比极小。生猪料肉比会随日龄增长而 不断提升,到达出栏阶段料肉比普遍超过 3,即生猪体重每增加 1 公斤需要饲喂 3 公斤饲料。
如果当前 1 公斤生猪价格低于 3 公斤饲料成本,养殖户的理性选择就应 是停止育肥直接抛售。这就会导致生猪出栏体重低于标准,相当于减少了未来一段 时间内的猪肉供给,因而会对猪价形成较强支撑。当猪价于2021年10月初触及10.50 元/公斤的边际成本线后,猪价如期出现强劲反弹。此后第二轮猪肉收储启动进一步 提振了市场信心,导致当前猪价上涨的幅度和持续时间都超出市场预期。
3.2. 2022 年生猪价格展望
猪肉供给恢复,新冠疫情影响消费。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收入水 平不断提升、脱贫工作圆满完成,猪肉已经成为群众日常普遍都消费得起的食材。 2015 年起,国内猪肉消费量停止了快速增长,开始逐渐趋于稳定。而非洲猪瘟疫情 导致供给大幅减少,2019-20 年的猪肉消费也受到较大影响。加之新冠疫情下,外 出就餐、商务宴请明显减少,令猪肉消费进一步下滑。我们预计 2022 年生猪供给增 加将使得需求逐步恢复,但新冠疫情持续或令猪肉需求较正常年份下滑 5%,全年 均衡需求量约为 5300 万吨。
猪价大幅下跌,猪肉进口料回归常态。供给方面,非洲猪瘟下国内猪价高企,国内 外的巨大价差推动猪肉进口暴涨,2020 年猪肉进口量达到 439 万吨,2021 年前 10 月也已进口 334 万吨。但鉴于目前国内猪肉价格已大幅下跌,2022 年进口量预计将 回到正常年份的 100 余万吨水平。综合考虑,2022 年国内猪肉产量的供需平衡点约 为 5200 万吨。
**重维持稳定,均衡出栏 6.67 亿头。过去几年,在屠宰技术提升和平均出栏体重 增加推动下,生猪屠宰后平均酮体重稳步增长,2020 年达到 78.04 公斤/头。我们预 计由于猪肉价格下跌,2022 年生猪出栏体重或有所下降,但基本可与屠宰效率提升 抵消,平均**重预计仍为 78 公斤/头。为满足 5200 万吨的猪肉产量,需要屠宰 6.67 亿头生猪。
三元母猪淘汰、叠加死淘率降低,MSY 或大幅提升。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2018 年下半年起生猪死淘率明显上升。加之,三元母猪生产效率较二元母猪低 30%左右, 过去 2 年能繁母猪整体 MSY 出现明显下滑。随着非洲猪瘟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以及 三元母猪陆续淘汰,我们预计 2022 年能繁母猪整体 MSY 将提升至 18 以上。为实 现 6.67 亿头生猪出栏,均衡的能繁母猪存栏约为 3700 万头。
母猪产能严重过剩,去产能效果不明显。巨大的供给缺口导致 2019-20 年猪价持续 高企,高猪价也刺激了补栏热情,能繁母猪存栏量从 2019 年 9 月起连续增长。2021 年 10 月,能繁母猪存栏高达 4348 万头,明显多于我们估算的 3700 万头均衡数量。 尽管从 2021 年 7 月起能繁母猪存栏就开始下降,但由于存栏结构优化带来的效率提 升以及生猪死淘率下降,存栏下降带来的去产能效果也被很大程度抵消。
2022 年猪价磨底,全年弱 V 反弹。我们假设三元母猪 MSY 为 13,二元母猪和回交 二元母猪 MSY 均为 19,以此推算整体生猪出栏能力。我们预计 2022 年上半年生猪 出栏量仍会维持增长趋势,尤其 3 月首批非洲猪瘟后曾祖代扩繁所产的商品猪出栏 会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而到了 2022 年下半年,母猪去产能的边际改善效果开始逐 步体现,猪价预计将出现反弹。但当前去产能节奏较为缓慢,预计 20202 年生猪养 殖行业依然供过于求,猪价突破 20 元/公斤的可能性较为有限。
生猪养殖亏损程度空前,警惕破产出清风险。自繁自养模式从 2021 年 6 月开始出 现亏损,我们预估万头猪场目前累计最大亏损额约350 万元;而外购仔猪模式从2021 年 2 月起就发生亏损,万头猪场目前累计最大亏损额或已高达 1345 万元。新建的万 头猪场流动资金一般仅 300 万元左右,若非前期养殖利润异常丰厚,多数养殖场已 面临破产窘境。而当前生猪养殖行业现金流情况差异悬殊,外购仔猪的养殖场、尤 其是过去 2 年大规模新增育肥产能而自身没有完备的育种体系的养殖场面临着巨大 的资金压力。若猪价如我们预期 2022 年维持低位,一旦外部融资渠道受阻,不排除 行业出现大面积破产出清的可能。
3.3. 养殖后周期整体承压,看好水产细分市场
受困产品同质化,后周期难有作为。作为养殖后周期的两大行业——饲料和动保, 目前最大的困局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养殖产业链的议价权始终掌握在养殖端。 尽管生猪存栏明显增加,但由于养殖行业巨额亏损,势必通过对饲料和动保产品进 行压价以降低成本。2021 年,随着生猪价格走低,饲料和动保行业盈利能力均明显 下滑。在养殖整体去产能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后周期行业也难有作为。
水产后周期相对看好,动保期待大单品破局。相对而言,细分市场格局更好的水产 养殖后周期更值得关注。消费升级使得水产养殖市场持续扩容,且行业规模化进程 尚未启动,养殖端的议价能力相较畜禽养殖明显偏弱,水产饲料和动保企业有望共 同享受行业增长红利。此外,建议重点关注动保企业非瘟疫苗等大单品的研发进度, 期待核心产品破局。
我们坚定地认为 2022 年农林牧渔行业的投资主线一定是对于政策的把握,在共同富 裕和乡村振兴政策指引下,农业板块将迎来历史性机遇。
种子:不同于市场对于转基因政策的过度期待,我们认为转基因技术商业化固然是 加分项——可解决玉米抗虫基因等外源基因无法通过传统杂交育种导入的问题,但 绝不是唯一的看点。短期内,随着新的品种审定办法出台以及《种子法》的修订, 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将推动我国种子行业市场份额向具有核心育种能力的龙头企业 集中。中期来看,种质资源收集工作初见成效,有助于我国育种领域开启新一轮品 种升级迭代,从而推动生产效率提升和种子市场扩容。更长远的看点在于,种业关 乎我国在全球粮食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也是大国之间综合国力的比拼,因此是继新 能源之后国家将重点扶持的行业,未来可期、前途无量。重点关注具有核心育种能 力的公司,以及有能力整合国内种业资源的平台型公司。
农产品加工:市场对于农产品加工行业的重要性认知存在不足,我们认为这是必须与种业协同发展的支柱行业。只有打开了农产品的消费出路,才能带来种业持续创 新的动力,实现科技进步与增产增收的正向循环。重点关注代糖、氨基酸、燃料乙 醇、饲用金霉素等细分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
养殖:在经历了 2019-20 年的肉类价格暴涨后,目前无论生猪还是禽肉的产能依然 过剩,2022 年养殖业去产能进程或将延续。非洲猪瘟疫情趋于稳定令生猪死淘率下 降,加之二元母猪供给逐渐增加,陆续替代三元母猪使得母猪总体生产效率大幅回 升。两大因素基本抵消了母猪存栏下降所带来的去产能效果,2022 年生猪价格预计 将出现弱 V 反弹。重点关注公司自身基本面向好、成本优势明显的行业龙头公司。
饲料动保:养殖后周期行业则受困于产品同质化,养殖链的议价权始终掌握在养殖 端。猪价低迷情况下,饲料、动保行业也难有作为。重点关注市场持续扩容且行业 格局较好的水产后周期企业,以及非瘟疫苗等动保大单品研发进度。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以上就是农林牧渔业指的是什么行业?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